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八)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八)
这个暴流就是高山当中快速流动的一个水流,就是我们身口意的造作就像暴流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它波浪相续,相续不断。你看你在拜佛的时候,你的色身的动作是那么地相续,你内心当中忆念佛陀的功德,内心也是一样,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前际后际,不相逾越,前面的波浪跟后面的波浪不会重叠的,前面的消失了,第二个念头才生起,行阴当知亦复如是。前面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以后会带动我们的行动。当然你是往哪一个方向想,它就往哪一个方向去造作。所以到行阴的时候,就正式去造业了。当然这个行阴是受想阴的影响,想阴又受到感受的影响,是这样子的,它这前后有关系的。
不过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这个想阴是很重要哦!你的思想模式如果老是随着你的感受而走,那你要解脱就很困难很困难了。你的想象是要根据佛陀的教法来想象,你才能够超越生死的,所以这个想是很重要的。不要被你一时的感受,如果你这个想是受着你的受阴的影响,这个想就完蛋了,那你就被你这个五阴的身心世界牵着走了,我们讲产生一种生死的轮回。什么叫轮回呢?就像那个车轮子一样,它就没有停止了。因为你过去的业力创造一个生命,就有感受,然后这个感受又带动你的想象,又去造业,造业以后又创造一个生命,然后你又有感受,这个感受又产生想象,又产生造业,就恶性循环。所以你真正能够从五蕴当中跳出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改变你的想象,就是我们讲如理思维。比方说,思维娑婆世界的痛苦,你不应该再来轮回了,为什么?因为生命有无常的过失,有三恶道的过失;极乐世界有安乐的功德、清净的功德,这部分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所以学佛的人,你要改变你的生命,你要善用你的想象力。而这个想象力不能够跟你的外在环境而走,依止佛法的思维而产生正确的想象,你才能够从这个地方产生一个正确的行为。所以想阴会带动我们的行阴,而行阴最后产生识阴,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你所造作的业力都到我们的仓库去了,这个识阴就是阿赖耶识。我们看经文就容易清楚了: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前面的我们的业力创造一种感受,可能是快乐的感受,可能是痛苦的感受,那我们习惯性从感受当中产生一个想象,由这个想象力推动我们造业,这个业力又存到我们的阿赖耶识。那么这个阿赖耶识是怎么回事呢?比方说有一个人,他去取这个频伽瓶,频伽就是一种鸟,频伽鸟,妙音之鸟。这个鸟它的形状很美丽,音声很悦耳,所以这个商人就把它的形状作成一个花瓶的样子,叫频伽瓶。这个鸟它是两个头,这个商人把它的两个头这个孔给塞住。这个时候满中擎空,就把这个瓶子里面的虚空从甲地带到千里以外的乙地去受用,就把这个地方的虚空带到另外一个虚空去。那这表示什么呢?这个瓶子里面的虚空跟外面的虚空本来是相通的,但是因为塞住以后,就表示我们的我执法执。那么我执法执就把内在的虚空的空气跟外在的空气给阻绝了。也就是说,我们个体生命的灵性跟真如佛性的灵性,因为我们的执着,所以我们就忘了回家的路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本来我们五蕴身心的身心世界是有一个真实的灵性在,一个觉性在的,因为个体的水泡是从大海而来,但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在五阴当中过分地执取,所以我们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看被带到很远的地方去,然后一次一次地去带到甲地、带到乙地、带到丙地……就表示我们因为塞住了整个对外的通风孔,所以我们开始跟虚空加以隔绝。识阴当知亦复如是,我们生命的本质阿赖耶识也就是这样,因为被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的阻绝、隔绝,所以我们在身心世界当中,我们已经忘了来时路,我们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们再也找不到了,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在破的时候,当然是破六七八,就是想象力、行动力跟整个阿赖耶识。当然下手,我们说过,是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思想。
天台宗倓虚老和尚他讲《楞严经》的时候,他讲这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内心深处一个仓库,我们造了善恶业都跑到阿赖耶识去了。因为阿赖耶识的善恶业的引导,让我们忘失了我们的本来面目。倓虚老和尚他讲出一个偈颂说:眼观青山数千里(看着这个青山可以看到数千里),青山内外皆自己,只因自己不相识,不识己者是自己。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面对眼前的身心世界,我们不认识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被一时的因缘假相所迷惑、所牵动,就忘失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所以就跟着这个因缘不断地波动。你看你今生有一个生命体,然后你就执着你这个五阴的身心,被你的感觉牵着走,然后产生一种生灭的假相,又造了很多的业力,又创造另外一个生命。这个生命你又产生一个感觉,你就跟着你的身心世界而转,又创造另外一个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次一次地轮回,我们的生死永远不能停止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我们一次一次地执着,一次一次地投入,就加强那个生死的力量。所以你必须要把生死的力量降低,你必须要慢慢慢慢把这个五阴身心慢慢地放下,慢慢地松脱。你要站在一个清净的本性来面对你的生命,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你这个时候念佛,这个佛号才能够产生一定的正念。假设你一定要跟五蕴身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那你佛号肯定被破坏。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把五阴讲出来,色受想行识都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都是暂时存在的。而且它们都没有错,错在我们对它的执取。佛陀在经文当中一再地告诉我们,我们本来没有五蕴的,那是因缘和合才有的。
我们看丙三、结示劝修。当我们了解这样的因缘以后,我们应该怎么修学?前面所讲的是理论,这以下我们来看修行。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结示法要,结示法要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开显妄源,整个生命的颠倒的根源在哪里: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