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301-320题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2日
来源:   作者:达真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301-320题

 

  301.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以后会有哪些反应和变化?

  如理如法地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一段时间以后,人们会在很多方面产生不同的感受。有的人烦恼、习气比以前更明显、更严重了,身体的个别部位也比以前更难受、更疼痛了,但是不要紧,这都是正常的现象。继续修持,用不了多久,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烦恼、习气越来越少,越来越轻,心情也会越来越轻松、愉快,身体上的疼痛也会逐渐消失,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对修行、对解脱、对佛法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信心,对上师的感恩心、对众生的慈悲心越来越增长,这都是业障消除的表现。有的人修持一段时间以后,见解、证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根基好的甚至会业障消尽,证悟空性。

  302.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离恶友吗?为什么?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远离恶友,远离恶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与恶友交往共处,贪心、嗔恨心、愚痴三毒会逐渐增长,会失坏闻思修行,变得没有慈悲心。对于修行人来说,这非常可怕。所以,要尽量远离那些不信佛的人,甚至对佛法有邪见的人。尽量不要与他们接触,交往。那么这算不算舍弃众生呢?这也不算舍弃众生。若是自己有度化他们的能力,你就可以接触,交往;若是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和机缘,还是要尽量远离这样的人。

  我们都是凡夫,心态、相续都容易变。经常和这样的人交往共处,自己也许会慢慢被他们转变了,闻思等功德也许会慢慢失坏了。如果明明知道他是个恶友,但是实在没有条件离开他,那么一定要把握好心态。随时祈祷上师三宝,随时观察自己的相续,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正知正念来约束、保护自己的相续,不要为外境所转,不要为他人所转。如果能把握自己的心态,能把握自己的相续,对方有再大的魔力也不会染污你的相续。拿佛法来衡量自己,纠正自己,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了,才能慢慢转变别人。这是最最殊胜的一个方法。

  303.什么叫出离心?

  对世间没有贪念,对轮回、对三有(三界)产生真正的厌离心,并且真切地希求解脱,渴望解脱,这样的心就是出离心。

  304.同修道友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现在很多时候,金刚兄弟、同修道友聚在一起不谈佛法,也不谈修行的感受,只说一些闲话,说社会上的、家里的或者是亲戚的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题。我们交往共处的时候不能说闲话,不能说世间的一些琐事。这都属于绮语。道场是修行的地方,应该宣扬佛法,互相交流修行的感受,这样对自己的修行也有一定的帮助。应该保持坛城、道场的清净,不应该染污它。否则不仅没有功德,反而还有一些罪过。

  305.怎样做才能在梦中想到佛?

  念佛的时候专心念,观想佛的时候专心观,专心思维。能这样专心,晚上做梦的时候就能梦到佛。

  306.怎样才算犯菩萨戒的根本戒了?

  菩萨戒的根本戒是舍弃众生。舍弃众生的界限是从心里想:我能救度他的时候也不救度他,我能帮助他的时候也不帮助他。对任何一个众生只要有这么个念头的时候,就算彻底犯菩萨戒的根本戒了。那个时候在你的相续中存在的菩提心的戒体就失去了。我们都是凡夫,有时候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没关系,犯戒以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忏悔,然后再重新受菩萨戒、发菩提心。

  307.我们为什么要用《开显解脱道》这个仪轨来修加行?

  修加行的仪轨有很多种,我们用的这个仪轨是麦彭仁波切造的,叫《开显解脱道》。麦彭仁波切是大圆满法第十七代传承上师,他对法王的恩德特别大,法王跟他有特殊的缘分。法王曾经说过,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这个仪轨格外殊胜,对我们来说有格外的加持,所以法王要求我们都按照麦彭仁波切造的仪轨来修加行。我们在喇荣修加行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仪轨。按照这个仪轨来修加行比较方便,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308.凡夫能不能救度众生?

  每个众生都一样,都不愿意感受痛苦,都希望能够幸福快乐,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痛苦的因,所想与所做背道而驰。所想的都是让自己解脱,活得快乐幸福,但是所做的却是恶业,所以最后得到的都是苦报;想得到安乐,得到幸福,但是却不会行持善业。这就是众生沉沦轮回苦海的原因。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从这种愚痴颠倒中觉醒,进而从苦海中解脱。但是因为我们也是凡夫,就好比我们与他人同时落水,尽管我们有帮助他人的心愿,但是我们连自己都无法解救,又怎么能谈得上解救他人呢?同理,我们与众生同时在轮回中流转,在我们没有能力解救自己的时候,说救度他人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凡夫是没有能力救度众生的。想要解救众生于苦海,只有达到佛的果位,然后辗转法轮,才是真正的救度众生。

  309.可以轻易评论陌生的上师善知识吗?

  对一些不太了解的上师、善知识,若是进行赞叹或者诽谤,都不是很好。因为你不了解他,也看不出来他是个具德的上师,还是邪师,或者是魔师。有的人根本不了解,一听到、或者一见到某些上师就开始评论。有时候说一些好的,有时候说一些不好的。在不太了解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接触,也不要反对或者是诽谤、侮辱,这都是不如法的。

  310.什么是心的相续?

  心的相续,是很多个刹那心的连续。前一个刹那心是后一个刹那心生起的因缘,后一个刹那心是依靠前一个刹那心而生的。这样连续不断的过程,就是心的相续。

  311.饭前做简供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吃饭之前都做简供,做得很像样,但都是马马虎虎地做。因为快要吃饭了,饭菜都摆在眼前了,心里都很高兴,唱诵的时候都非常有劲儿,可心里根本没有观想,吃的时候也没有把饭菜当作加持品,没有当作甘露和甘露丸,都是贪吃。“这个味道不错,得多吃点;那个味道不行,少吃点。”光想这些。

  我们一定要发心,一定要转念。做完简供以后,如果把这些食物、饮品都当作加持品来享用,这样,第一、能积累福德;第二、能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上师三宝的加持处处都有,在哪里都可以融入,主要是你自己有没有信心。其实加持是靠信心来感召的。我们的信心就像窗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像阳光,永远在放射光芒。

  如果你把窗户打开了,阳光马上就可以照进来,照亮你的小屋,照亮你的身心。我们吃饭的时候,能够把信心这个窗户打开,把这些食物都当作上师三宝的加持品,然后享用,这样不但对身体有帮助,而且还能祛病、驱魔,多好啊!我们做会供的时候给大家发一点食品和饮品,提醒大家要将这些观为甘露和甘露丸,也是这个道理。

  312.我们在顺境当中要注意什么?

  当我们遇到一些顺境,或者一些世间的利益和福报的时候,一定要观为彩虹一般,不能贪执。虽然这些名誉、地位、财富、权势,显得非常有益,非常美妙,我们可以享受,也可以拥有,但这都像彩虹一样,都是无常的,很快就会消失;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空的、虚假的、不可靠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被诱惑,被干扰,被染污,一定要保持自心清净。我们这些凡夫容易被顺境所诱惑,心随着境转动,经常沉迷在贪嗔痴这些烦恼当中。其实作为一个修行人,在逆境当中会好一些。因为在逆境当中,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容易调整心态,但是在顺境中非常难把握。我们得到了一些帮助、一些好处、一些表扬,春风得意的时候,都非常执着,沉溺其中而不自知。这个非常可怕,一定要注意!

  313.如何培养信心?怎样才能具足信心?

  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信心是一切加持的根源。没有信心就没有加持,没有信心就不能成就。如果信心不是特别具足,就需要多培养信心,多闻思轮回的过患、解脱的利益、上师三宝的功德,多看这方面的书和光盘。但主要的还是消业积福。懂得再多,如果业障没有消,没有积累一定福报的话,要具足信心也是很难的。

  314.为什么不能轻易谈论众生的过失?

  佛经中讲过,一地菩萨不能衡量八地菩萨的境界。我也经常跟大家讲,我们不能说别人的是非。有些修行人喜欢谈论他人的过失、长短,说这个人修行好,那个人修行差;说这个人做的如法,那个人做的不如法。你怎么知道如法不如法啊?你凭什么来衡量、判断啊?仅仅靠一些直觉,你作为一个凡夫有那么大的能力吗?光靠这双肉眼,连墙外面的东西都看不到,能看到别人的内心吗?能看到别人这些有漏、无漏的功德吗?谈论众生的过患,还容易诽谤到佛菩萨。有一种说法,“佛和贼不知道在何处。”我们看不出来贼在哪,同样也看不出来佛在哪。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也有化现成狗、猪、苍蝇、蚊子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能伤害这些众生,也不能轻易说这些众生的过患。若真的我们有幸遇到了一位菩萨或是一位成就者,却诽谤他们了怎么办啊?所以,都要注意。

  315.得到人身的因缘是什么?

  断除十恶业,修持十善业(不杀生,断除杀生,爱护生命;不偷盗,断除不予取,行持布施;不邪淫,断除邪淫,护持戒律;不妄语,断除妄语,说谛实语;不两舌,断除离间语,化解怨恨;不恶语,断除恶语,说悦耳语;不绮语,断除绮语,精进念诵;不贪心,断除贪心,当持舍心;不害心,断除害心,修饶益心;不邪见,断除邪见,当依正见。)并且要有殊胜的愿力。这两个因缘具足了才有可能得到人身。我们今生今世得到人身了,不是偶然的,是累生累世积累的福德,才有这么一个机缘,才得到的这个人身。

  316.受持八关斋戒的八条戒律都能到哪些功德?

  如果我们能受持八关斋戒的话,将来能得到佛的色身、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

  (1)戒杀就能得到佛的金刚身的果报;

  (2)戒盗能得到手足千辐轮相的果报;

  (3)戒淫能得到六根无漏、清净庄严的果报;

  (4)戒妄能得到面相圆润、梵音深远相的果报;

  (5)戒酒能获得体相庄严、令人生畏相的果报;

  (6)过午不食能获得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的果报;

  (7)不涂抹装饰能得到圆满戒定真香的果报,不歌舞等能获得具足圆满三十二相的果报;

  (8)不坐卧高贵床褥能获得享用三种法座法垫的果报。

  这都是在《根得吉自求经》中讲的。在自己的相续中受持了八关斋戒,然后认真守护,仅仅一日一夜也能得到这么多的功德,能得到暂时与究竟的利益。就这么殊胜圆满。

  317.修四无量心为什么要以舍无量心为基础?

  菩提心的基础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我们修四无量心的时候,先要修舍无量心。若要在相续中真正生起慈心和悲心的话,必须要依靠舍无量心,否则慈悲心就无法生起。舍无量心就是要舍掉两种心态:舍掉对亲朋好友的贪恋心;舍掉对怨敌仇人的嗔恨心。我们很多人都是凡夫,在相续中自然而然就有这种习气和观念。认为这是我的亲人,对我有恩,所以我就应该喜欢他;认为那是我的敌人,与我有仇,所以我就应该嗔恨他。

  我们首先要去掉这些念头。若是舍无量心没有修好,舍不掉这两种心态,有亲朋好友、怨敌仇人的分别,这就不是平等心,就无法做到对每个众生都平等地对待。

  318.身顶礼(磕大头)的时候心中如何思维观想?

  身顶礼的时候,双手合十,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空心合拢。依次合掌于顶轮、喉轮、心轮。同时心里观想:恭敬顶礼上师三宝的身口意,使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上师三宝身口意的加持,使身口意得以清净。然后俯身,双手触地向前推出,同时呼气,心里观想呼出贪嗔痴慢疑五毒。然后,前额着地,双手举过头顶,观想:恭敬顶礼上师三宝,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我等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祈请加持后起来,同时吸气,观想吸入了佛的五种圆满智慧——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法界性智,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或者,吸气的时候,观想:吸入了佛的身、口、意、功德、事业,也就是佛身的加持、口的加持、意的加持、功德和事业的加持。这样观想也可以。

  319.皈依时为什么要把父母观想在身边,却把怨敌观想在前面?

  观修皈依的时候,观想自己跪在皈依境面前,左边是今生的父亲,右边是今生的母亲,前面是自己的怨敌仇人,后面有很多家亲眷属、冤亲债主以及所有的众生,都跟着自己一起皈依上师三宝。其实所有的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但是为什么要把今生的父母观在自己左右?这代表孝顺,我们要尽孝道。佛法里讲众生平等,但是佛法不离世间,佛门里也讲孝道,所以今生的父母要观在左边和右边。这些冤亲债主、怨敌仇人为什么要观在前面呢?我们要断除对仇敌的怨恨。所以我们做皈依的时候,要把这些冤家、仇敌,我们最讨厌、最不愿意在一起的,对我们伤害最大的众生都摆在前面。对其它的众生要生起慈悲心不太难,但是对怨敌、仇人发慈悲心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定要把这个障碍去掉。

  320.依止上师有哪几个阶段?

  依止上师有三个阶段:观察、依止、修习上师的意行。首先要用智慧来仔细地观察、分辨,当自己能确认他是个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再去依止。具德的上师肯定会有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清净的传承,也一定有圆满的灌顶、殊胜的窍诀、清净的戒律、摄受弟子的能力。这些功德都具足了,才算是具德的、具足法相的上师。但是你要依止的话,还要考虑自己能不能随时亲近,随时沟通。观察好以后,你对他有信心了,觉得跟他很有缘分,你想依止他,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从心里做决定:从今以后,我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跟他学佛、修行。这样你就可以依止他了。

  要把自己的身口意三门完全供养给上师,使它们变成上师利益众生的工具。修习上师的意行就是修上师瑜伽,跟上师相应。修上师瑜伽,最好是他怎么做你也怎么做,他怎么说你也怎么说,他怎么想你也怎么想。慢慢地你的身口意就和上师的身口意相应了。最好是把自己的心融入到上师的智慧当中。

返回目录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