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五卷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五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页,「戊三、列上首名」。好,看经文: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这一段是属于「序分」里面的通序。这个通序,蕅益大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法会时处」,第二科是「引大众同闻」。「引大众同闻」当中又分三小科:一、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这是属于声闻众的第三小科「列上首名」。这个「列上首名」的意思就是说:这以下的十六位尊者,都是「从佛转轮、广利人天」,都经常的跟随在佛陀的身边,来弘传佛法。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前面的三位尊者,就是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这三位尊者,不管是就着佛在世的时候的弘法、或者佛灭度以后的结集的流传,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这三位尊者。这三位尊者我们已经讲过了,我们看第四位,「摩诃迦旃延」。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第十九页:
├文饰尊者─婆罗门种,论议第一────────┤
│ │
「迦旃延」尊者,翻成中文叫做「文饰」。这个「文饰」指的是他一种特殊才华,就是他文义的修饰特别的专长,文义修饰。他是「婆罗门种」,他本来是婆罗门种,当然出家以后就变成释种姓了。他特殊的功德就是「议论第一」。这个「议论」就是他能够文词达义,他能够把他所觉悟的义理,用文词表达出来,文词达义。当然文词达义,他的基础还是对义理的观察特别透彻,才能够进一步的用文词表达出来。比如说外道问迦旃延尊者说:人跟人怎么会发生冲突呢?每一个都是希望安乐,每一个都想要过着和平的生活,怎么人跟人会有争执呢?迦旃延尊者说:人跟人之间争执的根源,是内心的贪欲,为了追求世间的欲乐,追求不到以后就起瞋心,就有争执了。外道又问:一般世间人是贪欲而争执,佛弟子这些修行人为什么也会有争执呢?他们那些人没有贪欲了,怎么会有争执呢?迦旃延尊者说:佛弟子的争执是因为我执跟法执,这种我见、法见,这种思想的不同而有争执。所以这个地方迦旃延尊者把这个争执分成二类:一个粗、一个细。人跟人之间的争执,粗的方面,是由于贪欲;但是微细的话,是我执、法执。从他这一段回答,可以知道他对义理的观察很透彻,文词的表达也是很详细,所以他「议论第一」,他在论说这个事理,特别的详细,「论议第一」。接着是「摩诃拘絺罗」:
├大膝尊者─答问第一─────────────┤
│ │
「摩诃拘絺罗」,翻成中文叫做「大膝」,大膝尊者。这个「拘絺罗」翻成「大膝」,是从状得名,从他这个身体的形状得名,因为他的身体,小腿跟大腿连接膝盖的地方特别大,所以叫「大膝尊者」。他的功德「答问第一」,他这个问答第一是有一段因缘的。这个大膝尊者(就是摩诃拘絺罗)本来是舍利弗的母舅,他的姊姊是舍利弗的母亲。他在家的时候就很聪明,经常跟他姊姊辩论,都能够辩胜。但是他姊姊开始怀孕舍利弗以后,母子连心,他就辩不过他姊姊。所以他知道:他姊姊这个儿子肯定是非常聪明。尔后,生出来以后,这个舅舅辩输外甥!他觉得很丢脸。就趁他还没生出来之前,赶快去参访南印度,参学了十六年,跟那些婆罗门学习四吠典。这十六年当中,因为精进的修学,没有时间剪指甲,指甲长得很长,所以人家称他为长爪梵志。经过十六年,回来以后,他就要找这个外甥辩论,就回找他姊姊说:你儿子呢?说:我儿子随佛出家了。他就到僧团。来到僧团的时候,刚好遇到佛陀,他就要佛陀把舍利弗请出来。佛陀就说:你立一个宗旨,如果你得胜,我就把舍利弗交给你。摩诃拘絺罗当然对自己很有信心,他参学了十六年,他就立一个宗旨说:我的宗旨是「一切法不受」。以「一切法不受」为宗旨,他认为「一切法不受」这句话是不能破坏的,任何的话不能破坏这个宗旨。佛陀就从根本上来问他说:你一切法不受,你讲出这一句话,这句话你本身受不受?佛陀反问:你本身受不受?拘絺罗就想:如果说我受,我就跟我的宗旨相违背;我讲一切法不受,我又受了这个宗旨就违背了。我说我不受,我自己的宗旨我都不接受,这个宗旨不能建立。所以他就自相矛盾,就失败了。失败以后,就随着佛陀出家了。因为他过去有十六年的参学经验,所以他出家以后,「答问第一」,他对各式各样典籍学习的广泛,他的答问特别厉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特别一提的就是:他讲一切法不受的时候,舍利弗尊者刚好在场,舍利弗尊者听到「一切法不受」,当下证得阿罗汉果。(哈──)所以这个人的善根是不可思议的。这是讲到「大膝尊者」。接着「离婆多」:
├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
│ │
这个离婆多,翻译成中文叫做「星宿」。这个「星宿」的来由是:因为他的父亲本来是没有儿子,所以向星宿(天上的星星)祈求,而得到了儿子,所以他父亲就把他安立做「星宿」。他出家以后,他特殊的功德是「无倒乱第一」,就是心中也不颠倒,也不散乱。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一个阿罗汉他心不颠倒,这个是很正常的。阿罗汉不管是在打坐当中、不管是出去托钵,他我空的智慧,那个圣道的力量是念念现前,不可破坏;但是他的禅定,他要不入定,他心中肯定要散乱。「星宿尊者」(这个离婆多),他特别的地方就是:他平常不管是入定、不管是出定,他会经常摄心,他的特色,他经常保持摄心的状态,不使令自己的内心散乱。他这一方面的功夫,在所有的阿罗汉当中他是最为第一的,「无倒乱第一」,经常保持正念正知,这是离婆多尊者的一个功德。接着「周利盘陀伽」:
├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
│ │
「周利盘陀伽」,翻成中文叫做「继道」,「继道尊者」。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印度的女人要生儿子,他们的规矩是要回娘家生儿子。他母亲要回娘家生儿子的时候,在中途的地方,就生出了儿子,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他哥哥比较聪明,弟弟是周利盘陀伽。周利盘陀伽因为他过去生是一个大法师,但是悭法,把一些殊胜的法隐藏起来,不使令别人知道,因为悭法的因缘,使他生生世世变成愚痴。后来他哥哥出家以后,他也跟着出家。出家以后,「因根钝仅持一偈」,他哥哥告诉他一个偈颂,百日不能成诵,一百天都背不起来。他哥哥很生气说:你这个人不适合出家,你回去好了。就把他赶出僧团。赶出僧团,这个时候,他又不想回家,但是他哥哥又诃责他,就在僧团外面哭。佛陀从外面进来以后,就明知故问说:你怎么哭呢?就如是如是的报告。佛陀知道他有遮障,就告诉他一个破障的方法,佛陀说:你拿这个扫把扫僧团,扫地的时候你就念这四个字:「去除污垢」。他刚开始念的时候,念这个「去除」,「污垢」就忘掉了;念「污垢」的时候,「去除」就忘了。记忆力非常差,但是他这个人专心用功,哦,把这四个字背起来,「去除污垢」,一方面扫地、一方面念「去除污垢」。没多久就把他悭法的罪障给消灭了。消灭了以后,佛陀教他修数习观,观察呼吸从鼻孔到丹田,从丹田到鼻孔,就得定。得定以后,观察呼吸是无常、无我,就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以后,「辩才无尽,义持第一。」就是有这种境界,他过去做大法师,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由于圣道的加持,完全都表现出来,「义持第一」。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看这个修行,这个专一的修行是很重要的,从周利盘陀伽的公案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不怕笨,但是我们这一念心的力量,你要能够集中在一个法义上,一次一次的去专精修行,这件事情就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你今天念佛,明天持大悲咒,后天持观世音菩萨,你心力一分散,再大的善根都不能成就,「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你要肯把你的心力集中在一个法上用功,它那个法的力量就能够表现出来,法力不可思议就能够表现出来。所以「继道尊者」虽然是「仅持一偈」,但是后来成就「辩才无尽,义持第一」,这可以看出来。接着我们看「难陀」:
├喜尊者──佛之亲弟,仪容第一────────┤
┤ ├
「喜尊者」是从他的相貌来安立名称,因为他长得特别庄严。这个喜尊者他有三十相,佛陀是三十二相,他具足三十相,相好庄严,人见欢喜,所以叫做喜尊者。他是佛陀的亲弟弟。他的出家因缘,我们也解释一下。佛陀是净饭王的大儿子,佛陀出家以后,净饭王就立难陀做太子,准备继承王位。喜尊者他娶了迦毗罗卫国里面最美的美女做太太,他跟她的感情非常的好。有一天,他为他太太梳头发的时候,佛陀来到他的门口托钵。难陀看到哥哥来,二个兄弟在家的时候感情很好,他就跟他太太说:我马上就回来。他跑去厨房添饭要去供养佛陀。但是他追佛陀的时候,他跑得快,佛陀也跑得快;他走得慢,佛陀也走得慢,就永远保持一个等距离,不知不觉就走到僧团去了。走到僧团以后,佛陀就命令舍利弗尊者把他的头发剃下来,就出家了。出家以后说:唉呀!我是拿饭来供养佛陀,(呵)怎么佛陀把我剃度了呢?因为他哥哥佛陀很有威德,所以他也不敢讲太多话。出家以后,就随众作息。每天就修止修观、做五堂功课。但是他毕竟不是真正思惟苦谛无常而生起道心来修行,所以他还是怀念他家庭的太太。有一天,佛陀为了度化他,以神通力带他到忉利天去,到了忉利天就看到很多很多的宫女,在那个地方跟一些忉利天人玩乐。佛陀就问难陀尊者说:你看忉利天的天女,跟你太太比起来怎么样?难陀尊者说:我太太跟天女比起来,就像猕猴一样。在经论上说:淫欲心重的人,他看到天女的相貌会发狂而死。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个天宫的宝座没有人,其他的宝座都有人,这个地方没有人,大家还在那边布置。佛陀就说:你去问问看,这个宝座怎么没有人?难陀尊者就问:你们这个地方怎么没有男人,其他的地方都有男人?宫女就回答说:这人世间有一个难陀比丘,他因为出家持戒的功德,死了以后,升天做我们的丈夫。他说:我就是难陀。她说:不可以,你现在的色身是欲界的色身,特别的臭秽,你要死掉以后,得到天的果报,才可以到这个地方。难陀就很高兴。很高兴以后,佛陀又带他到地狱去,他看到很多刀山油锅,有一个狱卒在那个地方刚好要起火。佛陀又说:你去问看看这个油锅都没人,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就问,狱卒说:世间有一个难陀比丘,他因为持戒的功德升天,他在修行的时候打妄想,打妄想这个罪业,天上果报结束以后,来到这个地方受油锅的果报。这个难陀尊者一听以后,惊怖不得了,回去以后就不敢打妄想。(呵──)不敢打妄想以后,专心的修四念处,就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心为业主」,我们这一念心在三宝的境界活动,念念创造功德庄严;我们这一念心在五欲的境界活动,念念创造刀山油锅的果报:都是这一念心在造作。所以印光大师警告我们修行人:「折伏现行烦恼」,这件事情是修心的要务。因为你每一个五欲的活动,就表示你心中累积了一种三恶道的罪业。你一个往生净土的人,你这种罪业越重,对你往生是有障碍的。这个罪障,这个罪业对你会有障碍的,所以从难陀尊者这个情况看得出来。这个是讲到「难陀尊者,仪容第一」。一个人长得庄严,跟他因地修忍辱波罗蜜有关系,这忍辱波罗蜜修得好的人啊,人长得庄严。接这「阿难陀」尊者:
├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复为侍者,多闻第一───┤
│ │
「阿难陀」翻成中文叫「庆喜」,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刚好是佛成道的日子,这个时候净饭王非常的欢喜,就把他安立做「庆喜」,因为刚好是佛成道日。他是「佛」的「堂弟」,就是净饭王的弟弟白饭王的儿子。出家以后,做佛的「侍者,多闻第一」,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阿难尊者他在结集经典的时候,他一升座,他能够把佛陀所说的法,一字不漏的诵出来。所以结集完了以后,所有的阿罗汉就讲一个偈颂来赞叹他说:阿难尊者「面如净满月,目如净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前面的偈颂是赞叹阿难尊者色身的庄严。「面如净满月」,他的脸部特别的圆满,就像月亮一样;他的眼睛,「目如净莲华」,眼睛特别的明亮,就像莲华一样的清净无染:这是赞叹他的色身。他的心有什么功德呢?「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佛法深广如大海,但是大海全部都流入到阿难的一念明了心中,被这一念心全部摄持住了,所以他「多闻第一」,这是他一个特殊的功德,阿难陀尊者。接下看「罗罗」尊者。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
│ │
「罗罗」翻成中文叫「覆障」。这个「覆障」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他过去生中,以瞋恨心把一个老鼠洞给塞住,使令这老鼠塞了六天以后,饿死在里面。这个罪业在今生起现行,他处胎六年,在母亲耶输陀罗的胎中六年,都不能出来,所以叫做覆障。这个覆藏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他覆障自己。在胎中很痛苦,受这个胎狱之苦,不得自在,处胎六年,障碍他自己。其次,他障碍他母亲,因为他处胎六年,佛陀已经出家六年,耶输陀罗才产下这个儿子。大家就议论纷纷说:一般的女众怀胎十月就生儿子了,佛陀都出家六年她才生儿子?这时候所有的王宫大臣都怀疑她不清净,连净饭王也相信这件事情,就要处罚他。在古时候,这种不清净的女众,就是挖一个火坑,把她推到火坑去烧死。这个时候耶输陀罗就抱着罗罗向天发誓说:「我若清净,天将为证。」如果我是清净,诸天你们要给我证明。抱着罗罗就跳到火坑里面去,结果火焰化红莲。所以我们每次上供,诵「戒定真香」,它后面就是把耶输陀罗讲出来:「耶输陀罗,灭罪消灾,火焰化红莲。」这赞叹耶输陀罗的戒定的功德特别殊胜,感动了天人,能够火焰化红莲。这叫做「覆障」,障碍自己,也障碍母亲。他是「佛」陀的「太子」,出家以后,「密行第一」。什么叫做「密行」呢?古德解释说:「积德而人不知,谓之密行。」他这个人积集功德而没有人知道。大家晚上都睡觉了,他起来扫厕所,扫得很干净。大家早上起床,诶,这厕所很干净,也不知道是谁扫的。佛法的意思,你若造了罪业,要把这个罪业公开出来,这个罪业就会折损;但是你有功德,不要公开,有功德要隐藏起来。我们讲说:「阳德享盛名,阴德天报之。」你这个「阳德」你把功德公开了以后,「享盛名」得到别人的赞叹,但是在别人赞叹的当下,也把你的功德折损了。「阴德天报之」,你能够把功德遮盖起来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明明是你做的,但是别人不知道你做的,上天要报答你,这个功德特别的广大,这就是「密行」。罗罗在出家以后,他专修密行,积集阴德的,在这一方面他最为第一,所有阿罗汉当中他最为第一。接着看「憍梵波提」:
├牛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养第一─┤
│ │
「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牛」,这个「」就是吃东西那个「咀嚼」,嘴巴嚅动咀嚼叫做「」。为什么会有这个名称呢?因为「宿世恶口,感此余报」。他过去生的时候是做一个沙弥,他看到一个老比丘在诵经。那个老比丘很老了,诵经的时候嘴巴在那边动动动,他就戏笑说:这老比丘诵经就像牛在吃草一样。这老比丘说:你糟糕了,我是一个阿罗汉,你怎么能够这样毁谤我!他跟阿罗汉忏悔,免去了地狱的果报;但是因为他所毁谤的是一个阿罗汉,那这是不得了的境界,这圣人的境界,还是堕落到牛中去做五百世的牛。那五百世的牛出来以后,他还有这个余报,他的嘴巴长得像牛一样。这个时候,佛陀慈悲:你是一个阿罗汉,你嘴巴长得跟牛一样,这个世间人会毁谤你、造罪业。就命令他到天上去受天人的供养。因为天人都有神通,当然都知道他是阿罗汉圣者,不敢去轻视他。阿罗汉以后,他就在天上「受天」人「供养」,当然也为天人说法。一直到佛陀灭度以后,迦叶尊者在第一次的结集,鸣槌集众,召告阿罗汉先不要灭度。迦叶尊者也派一个阿罗汉到天上去,要请憍梵波提下来结集。憍梵波提讲了一个偈颂来表达他的心情,他说:「憍梵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如来灭后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说这个「憍梵波提稽首礼」,我至诚的顶礼,顶礼谁呢?「妙众第一大德僧」,我至诚的向这些所有参加结集的阿罗汉,至诚的表示我的敬意,我至诚的向你们顶礼,「憍梵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第二句话讲出他的心情,「如来灭后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如来灭度以后,我的心情不想再到人间,我也要入灭了。讲一个譬喻:「如大象去象子随」,在所有的动物当中,大象跟它的儿子的亲子关系是最密切,这个象子它永远不会离开大象,那大象也不会离开象子。就讲出他的心情,他不想再到人间来结集,讲完以后,就用三昧真火把自己烧掉,就入了涅槃。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阿罗汉他经常作因缘观,他观察每一个人各有各的得度因缘,他不勉强。譬如说阿罗汉今天他要从这条路走过去,他会入定:我会遇到哪些人,哪些人看到我会欢喜,哪些人会不欢喜。他看到有些人会不欢喜他,他就不过去了,他走另外一条路,他对度化众生完全是随顺因缘。那菩萨的心情不一样,菩萨度化众生是:「为诸众生不请友」,没有因缘,可以创造,创造因缘,菩萨度化众生是主动积极的、主动积极的。所以这二点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如来灭后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大象离开以后,我这个象子也不想做事了,就入灭了,所以他是「受天供养第一」。接着「宾头卢颇罗堕」尊者。
├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
│ │
「宾头卢颇罗堕」翻成中文叫「不动」,他不动。「久住世间,应末世供」,因为佛陀观察他跟众生的因缘特别殊胜,所以佛陀命令他久住世间,不可以入无余涅槃,做末世的福田,乃至于弥勒菩萨出世为止,才能够入灭,他是「福田第一」。所以我们一般的斋僧大会,都要准备一个座位,就是这个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我们看常住的十八罗汉,有一个长眉尊者,眉头特别的长,眉头垂地的那一个就是宾头卢颇罗堕尊者,长眉尊者。佛在世的时候,有二个阿罗汉没有灭度,他是其中的一个,佛陀命令他不能灭度。接着看「迦留陀夷」:
├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
│ │
这个「黑光」指的是他的色身,他的颜色粗黑而具足光明。他颜色很黑,但是看起来有黑光,具足光明。是「佛」陀的「使者」,「教化第一」,善巧说法。这迦留陀夷尊者跟佛世的一些大国王的交情很好,很多很多的大国王都供养他很多东西,因为他善于教化,他跟那个时候的十六国王那些王宫大臣都有很好的交情。接下来看「摩诃劫宾那」。
├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
│ │
他的父亲也是向星宿祈祷而得到这个儿子,所以叫「房宿」,这个「房宿」是一个星宿的名称。他的功德是「知星宿第一」,他对天文学特别有研究。他能够观察星星的变化,就能够知道世间上有各式各样吉凶的事情,「知」这个「星宿」,从「星宿」的变化能够预知吉凶,「知星宿第一」。看「薄拘罗」:
├善容尊者─寿命第一─────────────┤
│ │
「薄拘罗」翻成中文叫做「善容」,因为他的容貌特别的端正。在所有阿罗汉当中「寿命第一」,他活到一百六十岁,而且一百六十岁当中,一生当中完全不生病,从出生以后到一百六十岁,完全不生病。他生命当中只有生、老、死,没有病的情形出现。怎么回事呢?因为他过去生持不杀生戒,持得特别的严谨,所以招感生生世世不生病,而且长寿,「寿命第一」,所有阿罗汉当中活到一百六十岁。阿难尊者也是,阿难尊者他持不杀生也持的很清净,他一生也不生病。在阿罗汉当中,薄拘罗尊者、阿难尊者二个都不生病的,阿难尊者活到一百二十岁,薄拘罗尊者活到一百六十岁,所以他「寿命第一」。最后一个「阿楼驮」,「阿楼驮」翻成中文叫「无贫」。
└无贫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
「阿楼驮」的特色是无贫,就是他的生命当中,因为过去对布施波罗蜜的善业特别的强,所以生生世世无贫。我们可以举二个例子:第一个是他在家的时候,(因为他是八王子出家的,他跟阿难陀、难陀都是八王子),跟王宫大臣那些儿子(公子哥),玩赌博的游戏。谁赌输了,就要拿出饼干给对方。这一天他的运气非常不好,连续输了好几次,他就一直跟他母亲拿饼干,一整盒饼干都用光了。他又去赌,又输了,又跟他母亲拿饼干,他母亲说:饼干没有了,都被你输光了。阿楼驮(又翻成阿那律)的心情:这饼干不可能会没有,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他母亲为了取信于他,就把空的饼干盒给他看。但是因为阿那律尊者布施波罗蜜的善业力强,他这个饼干盒一打开的时候,全部都是饼干,(哈──)他有这样的善业力。出家以后,还有一件事情值的我们一提的,就是他去托钵,他即使去到贫民窟,别人把那些臭酸的饮食放在他的钵中,入此钵中成甘露味。任何人只要把食物放在阿那律尊者的钵里面,它就变成美好的饮食。他如果把吃剩的食物倒给其他阿罗汉的时候,又恢复原状(哈──)、恢复原状。所以阿那律尊者他布施的善业力强,他一生当中是「无贫」的,他是「佛堂弟,天眼第一」。这个「天眼第一」也是有一段因缘。因为阿那律尊者的福报太大,富贵求道难,他听佛陀说法的时候,就打瞌睡,福报大的人就不容易精进。佛陀说法的时候,他就开始说觉,佛陀说完了,他刚好醒过来。有一次,佛陀就诃责他说:「咄咄胡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你这样愚痴,生生世世愚痴堕落到畜生道,三千年不闻三宝的名字。人家在说法,你在睡觉,三千年不闻三宝名字。他一紧张以后(所以有善根的人,一刺激他就精进),七天七夜不睡觉,精进的修行。但是这个眼睛是血肉之躯,它不休息,眼睛就瞎掉了。瞎掉以后,就不能照顾自己的生活。佛陀怜愍他,教他修「照明金刚三昧」,照明金刚三昧就从头部的中间发起了天眼。在《楞严经》上说:他的天眼能够观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的庵摩罗果。他的天眼发动的时候,观察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像观手掌中的庵摩罗果(这个庵摩罗果是印度才有,就像我们现在的槟榔这么大。)一样,这么清楚的情况,如观掌中庵摩罗果,他「天眼第一」。这以上是讲到与会大众的十六位尊者,我们再往下看:
┌─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
│
此等常随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
││ │
└┼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复名当机众矣。
│ │
└增道损生,自净佛土┘
这些都是属于「常随众」,经常跟随在佛陀身边的这些僧众;他的本地风光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就这他的迹门,他示现声闻,他是扮演影响众。因为声闻人是不求生净土的,声闻人的心情是求入无余涅槃,就着声闻的角度,他们是影响众,就是他自己不是受益者,但是他参加,使令参加的人多一点,影响别人。但是「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就着他的本门来说,他是法身大士,听闻到「净土」广大「摄受」的「功德」,他「得第一义悉檀」。这「第一义悉檀」就是我们讲的四悉檀: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前面的三个悉檀都是事相的;这第一义悉檀是理观的,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他就是能够理解到「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这个时候要成就净土怎么办呢?「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增加自己的圣道,折损自己的生死,来亲近他的佛土。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是「当机众」,因为他的本地风光是法身菩萨。这是讲到「声闻众」的最后一科「列上首名」。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