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七)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七)
戊二、、明灭妄名真立六十圣位转依号
前面是讲凡夫的六道轮迴颠倒相貌,这以下是菩萨的功德相,「灭妄名真」,菩萨依止智慧的观照,包括正念真如的理观还有种种波罗蜜的事修;理观跟事修建立的六十个圣位,转“依”号。
六十个圣位是怎麽算的?
《愣严经》在判教它的六十个圣位是:一、三渐次(三个),其中还有一个乾慧地,共4个,中间十信、十住、十迴向、十地,它又把“妙觉”,等觉又多一个妙觉也放进去,构成六十个圣位。它的圣位是这样子来的,总共有六十个圣位的转依自号,转烦恼而依止菩提,转生死而依止涅槃,二种转依自号。
(渐次三位 二 乾慧一位 三 十信十位 四 十住十位 五 十行十位 六 十向十位 七 四加四位 八 十地十位 九 等觉一位 十 妙觉一位 )
(分三:己一、总明三渐次为能转之行。己二、别明诸位次为所转之号。
己三、合结诸位次由三行而成)
己一、总明三渐次为能转之行
先拢总的说明,三渐次是整个能转依的妙行,它真实是能够产生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为涅槃这种因地的修学。
(分二:庚一、结前生后。庚二、标列正明)
庚一、结前生后
结束前面凡夫的迷真起妄,生起后文菩萨的灭妄名真。
(分二:辛一、结前生类互具。辛二、生后对治法门)
辛一、结前生类互具 结束前面的十二类生其实是互含互摄的
正明互具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
华发生。
迷真成妄 颠倒妙圆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佛陀招呼了一声阿难尊者说:
「如是众生」指的是前面的十二类众生,在每一类的众生当中,又俱足了十二种颠倒。譬如卵生的也俱足其它的胎生、湿生、化生…各式各样的,每一个众生它的内心当中也俱足了其它的十二种颠倒。
这种情况,佛陀讲出一个譬喻:犹如捏目,乱华发生。
虚空本来是清淨的没有华,但是有一个人用手去捏他的眼睛的时候,他就从眼睛当中自己看到自己的华,比方说,我们现在有十几个人在教室裡面看虚空,你看虚空没有华,那每一个人捏自己的眼睛,你捏你的眼睛,他捏他的眼睛,你看到你的华,他看到他的华,个人在清淨的虚空当中,个人看到自己的华相出来。
那你会说,这个华是从什麽地方来呢?从每一个人错乱的眼睛表现出来。
(合法)颠倒妙圆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妙圆真淨明心」指的虚空,我们众生本俱圆满清淨光明的一念心性,本来是没有这种十二类颠倒,但是众生一念颠倒产生了烦恼跟罪业以后,就具足这十二种的虚妄颠倒乱想的果报出来。
这地方主要是讲「互含互摄」,比方说我们现在是胎生,但不是说你今生是胎生,你来生就是胎生,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你做人,你死了以后还是做人;你是一隻蚂蚁,你死了以后还是蚂蚁,不是这个意思。你是一个人,你今生表现一种胎生的惑业苦,但是你也俱足其它的惑业苦,只是它隐藏不现。假设你今天当中起了某种烦恼,造了某种业跟十二类生某一生很像的时候,来生就表现出来。牠今生是个蚂蚁,但是牠在蚂蚁当中,牠能够产生一个人类的烦恼相、人类的造业相,牠来生就变成人。所以它每一类生当中又具足了十二类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穷十二变为一循环」,它的十二类生是不断的变化循环的。
这就是〔天台宗〕的理具跟事造,它的事造法界是以某一个法界,但是它的每一个法界当中,在理性上又具足了其它的十二类生。
这地方是结束前面的十二类生,是互含互摄的。
辛二、生后对治法门 生起后文的对治法门。
十二类生的惑业苦应该怎麽对治呢?
法 说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
譬 喻 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法说:你现在要修证成佛的《首愣严王三昧》,于是本因元所乱想,“本因”就是我们众生最初的一念妄动,一切颠倒之因叫「本因」。因为一念妄动就产生各式各样烦恼跟罪业的乱想出来,所以应该要安立「三渐次」,方得除灭。
譬喻:359就好像在清淨的器具当中有毒蜜。那怎麽办呢?先把毒蜜倒掉。倒掉以后你还有残馀的毒蜜怎麽办呢?用热的汤水还有香灰(现在的洗洁精),来洗涤那个器具,然后才能储藏甘露。
首先去掉毒蜜就是先「严持淨戒」,严持四根本淨戒;再用热汤,“热汤”,以本经来说就是智慧的观照;“杂灰香”其它的种种诸行,比方说诵咒…等等,乃至种种波罗蜜的修学。杂香灰来洗涤残留的毒,再储存佛陀的无上菩提跟大般涅槃二种的功德。
本经它的重点在「破妄显真」,就是你一定要先把妄想,那一念妄动所带动的妄想,慢慢慢慢的熄灭,找到你清淨本性来当作你菩萨道的根本。以《愣严经》跟《法华经》说,凡夫如果是一个储存毒蜜的器具,其实《愣严经》要做的重点就是二个事情:除掉毒蜜,然后把毒蜜洗乾淨。
本经对于怎麽去储存甘露,怎麽去修波罗蜜讲得就不详细,它主要就是在破妄这一块,怎麽样熄灭众生的惑业苦、怎麽去储存甘露、怎麽去储存波罗蜜,怎麽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那这个就是《法华经、华严经》就讲得详细。所以《愣严经》可以说是《法华经、华严经》的一个基础,一个是把杯子洗乾淨,一个是储存甘露,这二个内容是不太一样的。
庚二、标列正明
正式说明三渐次的名称,也正式说明它其中的涵义。
(分二:辛一、标列。辛二、正明)
分二:辛一、标列
云何名三种渐次?
一者修习,除其助因。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一、「修习」除其助因。可以说是整个修行的基础,一种善法的熏习,来去除助因;“助因”什麽意思呢?生死轮迴的一个助缘。
二、「真修」刳其正性。刳除我们生死的正式的体性;“正性”指的是杀盗淫妄,断杀盗淫妄,因为杀盗淫妄它正是一个生死的根本。前面只是一个助因,这是一个生死的根本,叫「正性」。
三、增进,违其现业。开始对治众生身口意向外攀缘的这种生死轮迴之业。
360要以蕅益大师的说法,前面二个除助因跟刳正性,是偏重在事修的助行;「除助因」是断除五辛的生死的助因;「刳正性」严持四种清淨淨戒。这二个都是属于助行,正式的修学的理观是在「违现业」,正式的正念真如,对治我们的向外攀缘。这三个是可以慢慢的熄灭我们前面的十二类生的种种的惑业苦的颠倒,这叫「三渐次」。
「三渐次」它第一个「除助因」,比较偏重在道前基础,要以〔密宗〕来说它是先远离恶因缘,因为你食五辛它会产生邪恶的因缘,第一个、你内心产生贪欲的烦恼跟瞋恚的烦恼。第二个、你容易招感那些不好的鬼神,外在的邪恶因缘跟内心的邪恶因缘,这个就是「除助因」,这是道前基础。
其实正式的修学,到了「刳正性」,就正式了断除杀盗淫妄的行为,再断除杀盗淫妄的心念,这是第二个「刳正性」。到第三个就是「正念真如」,观一切法无生,来破我们的攀缘心,这三个。以蕅益大师说,它整个修学就是这三个重点,《愣严经》就是这三个重点。
淨业学园101讲次 讲义222面
辛二、正明
361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明灭妄名真立六十圣位转依号」,这一科在本经的修学当中,佛陀很强调一个字,那就是「转」。“转”这个是它的内涵,有二个:一个是「能转」,一个是「所转」。「能转」的就是我们心中要栽培的一种修行的力量,就是我们上一堂课简单说的「三渐次」。整个戒定慧的内涵是能转;「所转」就是我们内心的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在整个「所转」当中又分成二个内涵,一个因地的转,一个是果地的转,我们是先求因地的转然后慢慢的才有果地的转变。
在本经所描述的「三渐次」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整个修行,烦恼障跟业障的因地,我们是先转业力;它整个「三渐次」,第一次的“除助因、刳正性”这二个就是在转业力。就是你修行当中,第一个、你对你的身口意三业的业力你要先转变,我们讲「深信业果,断恶修善」。
所以在整个「三渐次」当中,首先我们先持戒清淨,来对治我们的罪业,这时候就把业障转成了解脱德。其次更进一步,转烦恼障,贪瞋痴烦恼的活动,就是第三个渐次的违现业,违现业其实就是修《首愣严王三昧》的圆顿止观。
当然本经在对治烦恼,它不是像前面我们所说的四念处,从它的贪瞋烦恼的作用去对治,它是从它的体性去观照。所以你看你贪烦恼活动的时候,在本经的处理方式就是「迴光返照,你从什麽地方来?」我们要去观照烦恼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它不是从色身而来,它也不是从内心而来。所以烦恼它是怎麽样呢?它是没有一个真实体性的,我们讲「觅心了不可得。」完全是我们一念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我们自己捏造一个烦恼,然后就跟着烦恼走,是这样子的!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是本来没有烦恼的,所以当我们迴光返照的时候,我们就把整个烦恼的根切断了。切断的时候,当然烦恼还会活动,但是这个人烦恼慢慢澹薄了,他慢慢慢慢开始迴光返照,心常觉照,不随妄转。所以这个时候烦恼障就转成了般若德,先转业力再转烦恼,最后把我们的报障,生死五蕴的痛苦的果报转成法身德。所以它整个后面的修行的位次就是依止「三渐次」,转三障而成三德。当然它的次第先求断恶修善,第二个再求返妄归真,它是二个次第。
辛二、正明
正式说明「三渐次」的内涵;前面是简单的标列,这地方是正明。
(分三:壬一、除助因。壬二、刳正性。壬三、违现业)
壬一、除助因
“除”,去除。什麽叫助因呢?
造作我们生死罪业的一个助缘,它本身是不能造罪,但是它会引生我们造罪,它是一个造罪的助缘,这一部分我们要去除。
徵 起 云何助因?
什麽是我们造作罪业的一个助因呢?
答 释
断除五辛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为什麽要除助因?
在整个三界的十二类生当中,每一个众生的特色是不能够独立自在的生活,没有一个例外,在三界的众生他都必须要依止饮食而住。
362「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这个观念是佛陀出世以后提出来的,他提出的因缘是当初有一种自饿外道,外道他就是修苦行,吃得很少。
佛陀就诃责说:一切众生都必须要饮食才能够相续。
外道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一个人都知道,还需要你说吗?
佛陀反问外道:那你知道饮食有几种吗?外道就不清楚了。
佛陀就正式说明,一切众生有四种的饮食,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段食:“段”这个字是变坏的意思; 蕅益大师说以变坏为相。也就是说,这个饮食它吃到我们身体当中,它必须要经过一个转变,它必须要被咬坏、转变,才能滋养我们的色身,经过一种消化的过程,段食主要的是欲界的畜生跟人道以段食。
触食:“触”就是触境,譬如鬼神祂要去接触饮食,吸取它的一种精气,把它的气吸走,鬼神就能够滋养祂的色身。所以你看我们供过鬼神的东西很容易腐败,因为它的精气被吸走了,当然我们看不出来。所以鬼神是触食,以接触食物吸取它的精气来滋养祂的色身。
思食:“思”,蕅益大师讲它以希望为相。我们一个心中经常往光明面去想,乐观的人他的身体特别康健,他除了我们的饮食以外,他多了一个思食。“食”有滋养色身的意思。你一天到晚悲观,你就缺乏思食,你经常思惟负面的,比方说我们上次讲过,在飢荒的时代,小孩看到挂在花板上的沙,他把它当做是米,他心中对它存有希望,它能够七天当中不会死亡。又比如说曹操带兵,他到的那个地方找不到井水,曹操说:没关係在不远的地方有梅子林,那梅子又大又酸。大家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的口渴的力量就降低很多。那事实上梅子没有现前啊!是希望的,他以希望来滋养它的色身。思食主要的对象是色界天人,色界的天人他入了禅定以后,他以「三昧乐」,以禅悦为食,这种是思食。
识食:“识”执持为相,比方说地狱的众生,无色界的众生,他们都是也没有段食、也没有触食、也没有思食,主要靠第八识;“识”就是第八识。只要第八识没有离开色身,这个色身就不会败坏,第八识来执持色身使令生命相续。
所以佛陀说:一切众生都必须要依止四种食而住。
这一段佛陀是什麽意思呢?
你生命的变化跟饮食是有关係的,你吃什麽东西跟你的身心世界有关係。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所以我们的生命,你吃到一个有滋养色身,你的生命相续;你吃到有毒害的东西,你生命就会断绝。
从这道理当中就知道,你今天要在内心成就一种「三摩提」,一种「止观」的力量,你就要断除对修习止观有障碍的五种辛菜(一大蒜。二葱。三韭。四薤(小蒜)。五兴渠(印度有))。
我们内心的变化跟你的饮食有关係,从一个身安道隆的角度,你一定要断除五种辛菜,因为你吃五种辛菜你会产生一种躁动。
363发婬增恚 是五种辛,熟食发婬,生啖增恚
这五种辛菜,如果你把它煮熟来吃,会引生我们心中的贪欲,假设你生吃增长瞋恚。
五辛对我们整个法身慧命会有毒害的作用。
这地方是讲到我们吃五辛会引生内心邪恶的力量;第二个它会引生外在邪恶的力量,它会产生内外邪恶的力量。
天远鬼近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ㄕ)其脣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
外在邪恶力量:这个人经常食五辛,纵然他能够宣说大乘的经典;本来讲大乘经典应该要诸天、诸仙护法神都应该来护持才对,但是因为他食五辛的关係,他口中有那种五辛臭秽的味道,诸天诸仙因为这种臭秽,就不肯过来护持,善神没有过来护持,这问题就严重了!
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脣吻,常与鬼住。
反过来,那种比较属于邪恶的鬼道众生,他们最喜欢这种五辛的臭秽,因为他们是一种等级比较下劣的,所以当这个人吃完五辛以后,他就去舐其脣吻,“舐”,是用舌头去捲取食物,去捲取他嘴巴剩馀的五辛的味道。所以食五辛之人是经常跟鬼道众生同住,所以慢慢的福德日销,就很难增长自己的功德。
我们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跟那些下等的鬼道众生在一起,当然你的福德就慢慢的削减。更可怕的是下一段…
无护遭魔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讚婬怒痴。
食五辛之人他既然得不到诸大菩萨、诸天跟仙人、乃至于十方善神的守护,这时大力鬼王就得其方便。大力鬼王比较严重的就是色界的摩醯首罗天,或者欲界的波旬,他看到这个人会演说大乘经典,就要破坏他的功德。
怎麽破坏呢?
变现作佛陀之身,来为他说邪恶之法。
说什麽邪恶之法呢?
非毁禁戒,讚婬怒痴。
先破坏他的戒行,再破坏他的知见。他说不必要持戒,所谓的大雅不拘小节,说:大乘菩萨修习功德,我们不必修声闻戒(这是毁破戒律)。第二个讚歎贪瞋痴就是戒定慧,你行贪瞋痴就是在修戒定慧。
这地方我们要说明:
我们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我们一再强调,大乘菩萨观我空法空的时候是不坏假相。我们在观一切法「即空」,下面一定要讲「即假」;你观一切法空,你不能毁坏因缘果报的差别,这就是「即假」,然后即中。
所以大力魔王就来说一些断灭空的思想,来破坏他的戒行,破坏他的正见。所以这个人到最后…
命终堕狱 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这个人因为食五辛的关係,经常跟鬼道众生在一起,就受到鬼道众生的误导,以后就变成魔王的眷属,中品的是魔民,下品的是魔女。就把他今生所修的功德转成有漏的魔业,福报享尽以后就直堕无间地狱
结示劝修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佛陀告诉我们修《首愣严王三昧》的要永断五辛,来保护我们内外的善根。
如果你看「止观」的书,不管『大乘止观、小止观』都会讲到一个观念…当然我们一般人修福报,那你就什麽都没关係,整天跑来跑去的躁动;但是你开始要培养心中一种正念的观照的时候,你就要开始注意你所吃的东西。
为什麽这样讲呢?吃东西跟修行有什麽关係呢?
在经论当中讲一个观念说:「根明淨故,识明淨」。你六根、你的色身要特别明了寂静,你释放出来的内心也特别宁静;你六根很躁动,你吃的东西,你吃了油炸的或吃得非常的辣、非常的甜,你的色身感到很暗钝,你的心识也会暗钝。因为你的心要依止根,我们的明了心是不能单独活动,你要依止根才能产生明了作用,那你依止的根它躁动,你的心也躁动,这是有关係的。
在本经当中讲到饮食,佛陀很明显的讲到「修止观」,三个东西不能吃,前后都讲到:一、不能吃众生肉,二、不能饮酒,三、不能食五辛。这三个你吃下去,对我们的善根都会产生破坏,这就是「除助因」。它本身不是造罪的因,但是它却有助长造罪的因缘,这是要注意的!
壬二、刳(ㄎㄨ)正性
“刳”,去除的意思;“正性”,它正是我们业果相续的根本,一切恶法的根本就是正性。这地方的正性当然主要就是杀盗淫妄。
徵起 云何正性?
什麽叫作正性呢?
答释
戒为定本 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淨戒律。
佛陀首先先总标:你想要进入大乘的三摩地,你要以持戒清淨来当作根本,持戒是止观的根本。
本经的「持戒」,应该怎麽持?
永断婬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无啖生气。
断淫杀心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婬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当观婬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第一件事情,永断婬心,在本经当中对于杀盗婬妄,它对于二个戒是很重视的:第一个是婬戒,第二个是杀戒。这二个对生死轮迴都是很强大的力量,杀跟婬当中又以婬作根本,所以要先永断婬欲之心(怎麽断后面会说明)。不餐酒肉,你不要吃酒,因为酒会使令我们心性猖狂,酒会乱性,酒吃下去以后你的心就很躁动、放逸;吃肉会产生命债,来生就要偿还肉债。以火淨食,持戒的第三点就是你不能够吃生的东西,要用火把菜煮熟了。无啖生气,你不能够去吃有生长功能的东西,比方说水果裡面的子,这是不能吃的,它有生长功能、它有生气。为什麽?增长慈悲。
这地方提出四点:永断婬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无啖生气。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婬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你有志于要出离三界,杀生跟婬欲这二个是最严重,这当中又以婬欲最为根本,从一个生死轮迴来说,从自利的角度最为根本。
那应该怎麽办呢?
当观婬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我们在对治婬欲的第一件事情,要思惟婬欲给我们的过患,它就像毒蛇,要来毒害我们的法身慧命,就像怨贼一样,夺取我们心中的功德法财。
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你要做二件事情:第一、你要努力积集你波罗蜜的功德,因为波罗蜜让我们身心得到安乐。第二、你对于已经成就的功德要加以保护。你看有些人他很会赚钱,但是他钱留不住,他的钱完全漏失掉了。
为什麽呢?从经典上说:这个人他不知道断除婬欲。
第二个要断除瞋恚。所有对我们功德最破坏的二件事就是:第一个、婬欲的心,第二个、瞋心。一个就像盗贼一样,瞋心就像大火一样。所以我们不大会赚钱,但是起码我们赚到了钱就要把它守护住,第一个婬欲,第二个瞋心。
应该怎麽做,前面讲它持戒的内涵,持戒的方法次第看下一段…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淨律仪,执心不起。 执身不动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
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在本经当中佛陀讲到持戒的次第:先持声闻戒,比丘的四重、比丘尼的八重,使令我们身口七支能够执身不动。「执身不动」它的动力点主要的是业果思惟。我们刚开始持戒是害怕罪业会带给我们痛苦,所以「执身不动」,我不敢犯戒。为什麽呢?犯戒会破坏我的功德。进一步就是从菩萨戒的心地戒当中「执心不起」,菩萨戒的每一个戒它有止观的力量。你看我们过去讲『菩萨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律仪,一定是怎麽样?受菩萨戒你先成就菩萨种性。菩萨种性有二个内涵:一、菩提心,二、空正见。所以『菩萨戒』它每一个戒法都有止观的力量,「执心不起」,他念念当中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开始不随妄转。当然刚开始先从事相上的持戒,再求心地上的持戒。
当我们大小乘的淨戒成就以后,这时候在世间当中,就没有相生相杀的业报;婬心断就没有相生,瞋心断就没有相杀,乃至于偷盗跟妄语都不现前,就没有负债跟欺诳的问题,那我们也就不用在世间当中,再来世间偿还过去的业障。
杀盗婬妄,基本上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业果相续,你有业的产生来世的果报。
业报清淨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覩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淨,得无艰险。
持戒的功德:
如是持戒身口意清淨之人,这个地方包括了执身不动,也包括了执心不起。在持戒清淨的基础之下修三摩地,你就依止你父母所生之身,也就是说,你不必经过来生的转世,也不需要天眼,你就能够得到相似的五种神通:一、自然观见十方世界,这是相似的天眼,它这地方的天眼不是果报的天眼,也不是禅定的天眼,是持戒清淨修学大乘三昧,所引生的一种相似的天眼。覩佛闻法,这是相似的天耳。闻法当中我们就能够亲自的去承奉佛陀大乘的旨意。得大神通,这是相似的他心通。游十方界,游行在十方世界,是相似的神足通。宿命清淨,这是相似的宿命通,能够了知过去我们多生多劫的事情,而无有障碍。得无艰险,这地方的“艰险”是指的我们生生世世不再堕落到三恶道当中。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结示劝修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364这个「刳正性」主要当然是持戒清淨,持戒清淨在这地方讲到二种功德:第一个成就相似的五通,第二个不堕恶道。
「不堕恶道」,菩萨在什麽情况是不堕恶道?在『瑜伽师地论』上说:菩萨到了内心成就一种菩提心坚固的时候他不堕恶道。也就是说,菩萨的菩提心它会产生一种增上惭愧。虽然这个菩萨烦恼没有完全断尽,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于这种善法产生强大的好乐,对恶法产生强烈的厌恶,「崇重贤善,轻拒暴恶」。
这种菩萨他是怎麽样呢?
虽作恶业,速疾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他即便一时造了恶业,因为他对恶业非常的厌恶,他马上能够忏悔,即便他因为某种恶业到了恶道去。我们讲弹球地狱,他马上弹出来,虽堕恶趣,终不久留,因为他的菩提心特别坚固,这种增上惭愧的力量。当然这跟持戒是有关係的,持戒是帮助我们菩提心。
这是讲到「刳正性」,刳正性包括执身不动,也包括执心不起。
壬三、违现业
“违”,不随顺的意思。前面二个,一个是断五辛,一个是持戒。这地方就讲到修习「止观」。以止观的力量来来违背我们生死的业力。生死的业力是说,我们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产生六识,六识是起惑颠倒的根源。所以你看《愣严经》,它在破六根、六尘的时候,它主要就是不能让六识生起来;《唯识学》修学止观是根尘碰撞以后,先把“识”创造出来,然后再来对治。《唯识学》它是渐次止观,它是在第二义谛的时候对治。《愣严经》它根本不允许你生起六识,它根尘一碰撞的时候,它那正念真如的力量马上要渗进去,它不能让六识生起来,它后面会讲到「根境不偶」。
蕅益大师说:前面的除助因跟刳正性,主要是持戒清淨,是一种助行。这地方的「违现业」,正是一个圆通的正行、修习圆通。
徵起 云何现业?
什麽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答释
脱离根尘 阿难!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无贪婬,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
不行。
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无贪婬
这一段是承前面刳正性而来。也就是说,前面受持大小乘清淨戒行的人,他内心当中慢慢慢慢对于男女贪爱的意念慢慢的澹薄,因为他的「执身不动,执心不起」,就算是偶尔有一些邪念生起,马上能够责心忏来加以对治。所以他对外在的六尘没有太多的活动跟放逸,他对于六尘的攀缘相对的减少很多了。
到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还是属于持戒的范围,这地方还是持戒的范围。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 (正式的修止观)
在持戒清淨不对外攀缘的基础之下,开始修习圆顿止观,旋转我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蕅益大师说:这段经文就是前面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我们六根的作用是见闻嗅尝觉知,我们在用它的时候你不能随着它的作用而转,你要在作用当中迴光返照,去正念真如,观察它六根之根性,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从什麽地方来?」为什麽我们会见呢?为什麽我们会听闻呢?那个功能从哪裡而来?
所以当我们开始迴光返照六根功能的时候,「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这时候我们对六尘的攀缘就减少了,能对的六根就没有一个攀缘的对象,最后「反流全一」,这时候那个“流”,流是六根的作用。我们以前是依止“一心”而产生六根,现在就回过来把六根的功能而回归到一心,最后「六用不行」。观念在这个地方,“六用”指的是什麽?六识不再活动了。
所以有人说《愣严经》是破六识,捨识用根,它直接用根照了,它不允许识活动。因为它在六根当中,它就把六根门头控制得很好,它六根一动的时候它是迴光返照。所以它脱离了六尘,也脱离六识,最后把根的功能带到它的根性去了。
这一段是讲到「旋元自归」,把六根的功能恢复它最原始的一个本来的相貌。
这一段是讲到修止观的方法,这以下讲出它的功德,有三种功德:第一个成就广大神通,第二成就无漏的智慧,第三成就三德密藏,最后成就圣道
依正庄严 十方国土,皎然清淨,譬如瑠璃,内悬明月。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
我们刚开始把六根慢慢慢慢的旋元自归以后,我们会产生六根的功能变得更加的广大,因为六根它不再攀缘眼前的六尘,这时候它六根的功能更广大,它能够显现十方国土,它一念心当中随它的心念能够显现十方的清淨国土,¬皎然清淨,了了分明,没有任何的障碍。这种情况好像一种清淨的琉璃,在裡面悬着明月一样,内外透明,琉璃本来就是透明的,裡面放着一个明月,这就表示我们成就一种广大的神通。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
这地方是成就无漏的智慧。
身心快然,古德解释说什麽叫快然?因为他能够真实的了解到大乘的不二法门,他在整个六根的迴光返照当中,他真实的体会到「幻化色身即法身,无明实性即佛性」。我们当下的六根它迷惑颠倒的时候是造业的根本;觉悟的时候,你看它产生广大,同样是六根嘛!但是你向外攀缘,你的功能反而更少,你迴光返照,你的功能强大。所以他内心当中非常的快乐,他找到了回家的路。妙圆平等,内心产生广大的安稳性。
这地方是讲到,它能够从平等的不二法门当中产生广大的安稳,这是讲无漏智慧的生起。
诸佛现前 一切如来密圆淨妙,皆现其中。
这时十方诸佛如来“密”;这地方的“密”, 蕅益大师讲是法身德;“圆”是般若德;“淨”是解脱德,等于是「三德密藏」。三德密藏微妙不可思议,就在一念的清淨心中当下显现。
所以我们讲六根,你看你开始向外攀缘的时候,你的生命就变得非常的狭隘,六根一迴光返照,收摄回来的时候,广大的神通三德密藏就显现出来。同样是六根,一个向外,一个向内。
成就圣位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这个人当下就能够成就无生法忍,他对无生的真理能够安住不失,乃至于依止这样的基础慢慢的渐渐的修学,随所修的戒定慧的浅深,而各自去成就他圣位的差别。(戒定慧越深圣位就越深。)
结示劝修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前面的除助因,刳正性,我们还可以看得到他还是一个生死凡夫,虽然成就神通还是凡夫。但是到了“违现业”的时候,他是转凡成圣了,「是人即获无生法忍」,因为他六根的功能转回到他六根的根性去了。
淨业学园102讲次 讲义224面
365我们讲到「三渐次」,三渐次蕅益大师是认为,你整个修学的过程从凡夫到成佛,其实主要的内涵就这三个内涵,你要调饮食、调睡眠,做修道的基础,远离邪恶的因缘。其次,你要持戒清淨,远离身口的过失。第三个就修圆顿止观。所以蕅益大师他的判定是认为前面二个渐次是一个助行,第三个违现业这个渐次是真实的真修,念念之间迴光返照,在六根当中「旋元自归」,把六根的功能慢慢找到它最初根源,最后是成就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
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这个“忍”不是忍辱的忍,这个“忍”是智慧的意思;「忍」开出来有五种忍,五种浅深差别的智慧:
一、伏忍。伏忍指的是别教三贤位的菩萨,他能够依止对真如的信心,调伏烦恼使令不起,这叫「伏忍」。
二、信忍。初地到三地以上的菩萨,他对真如佛性产生真实不退转的信心,叫作「信忍」。
三、顺忍。四地到六地的菩萨,他念念之间能够随顺真如佛性,念念观照真如的佛性叫「顺忍」。
四、无生忍。无生法忍,七地到九地的菩萨,了知诸法悉皆无生,一切生灭的因缘,当下就是无生,我们说,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五、寂灭忍。十地到等觉妙觉,这时候他惑业断尽,身心寂静,清淨无为。寂灭忍十地以上乃至于成佛。
所以我们讲「无生法忍」是七地到九地,了知诸佛悉皆无生。这地方是讲到能转的三渐次。
己二、别明诸位次为所转之号
“诸位次”前面讲到六十个位次,这个地方我们要简别一下,这六十个位次前面三个「三渐次」,它不是修行的位次,它是方法,所以事实上是五十七个阶位。但是佛陀在后面会讲到五十五个菩提路。为什麽会变成五十五个呢?因为“乾慧地”它只是因,所以它不算,“妙觉”它是果,它也不算;中间的话才是真正菩提的路,必须把“乾慧地”跟“妙觉”删掉,剩下五十五个菩提路。
(分四:庚一、观行转依号。庚二、相似转依号。
庚三、分证转依号。庚四、究竟转依号)
庚一、观行转依号
366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为什麽从观行位开始叫「转依号」,之前的都不算呢?
因理即佛是众生,名字即佛虽然大开圆解,但是他内心的观行没有正式的生起,还不能调伏五住烦恼。所以从观行位开始才正式的,念念之间观照真如,调伏五住的烦恼,所以他才有资格叫「转依号」。这地方的六即佛都是约圆教来说的,诸位要知道都是约圆教。
依德之名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乾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ㄧㄥ)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我们先看「乾慧地」修行的因地:
蕅益大师解释「善男子」,就是他修学三渐次以后。为什麽叫“善”呢?内心调柔而正直,一方面正直一方调柔,一方面调柔一方面正直。他的功德有第一个:「欲爱乾枯」,这地方是指着他前面的除助因跟刳正性,也是经过持戒清淨以后,对于贪欲的烦恼已经调伏而不生起,这地方主要是约着持戒来说的。「根境不偶」,根境不偶就是正式的违现业,修习圆顿止观使令六根不再攀缘六尘。
「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所以他整个今生的生命,在残馀的生命当中,他以经不再造作生死的业力,把今生过完就算了,他今生当中都是在积集资粮,他不再去造作生死的业力。所以他这个人他的功德相:「执心虚明,纯是智慧」。他以“虚明”的智慧来执持他的内心;“虚明”指的是他我空法空的智慧,叫「虚明」。所以蕅益大师说:虚明者,了知一切法皆如来藏,内心虚通明朗无有障碍。
但是这地方的「虚明」我们要解释一下:它这个「虚明」主要的是一种胜解的力量,对我空法空的真理没有真实的证入,只是产生一种坚定的理解。所以内心当中「纯是智慧」,表示这个人烦恼已经得到某种程度的调伏,平常当中起烦恼活动的范围很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智慧现前。
慧性明圆,蓥十方界
他的观照的智慧,能够很清楚光明圆满现前,而且照了整个十方的身心世界,没有真实的自我,也没有真实的法可得。367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智慧为什麽加一个“乾”字?
出其所以 欲习初乾,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乾”有二层意思:一、对治烦恼来说,这个人烦恼已经被他调伏了,欲爱的水已经完全被他的烦恼火烧乾了,这个人平常没有什麽贪爱烦恼,很轻薄,所以叫作「乾」,从破恶的角度叫作「乾」。从生善的角度也叫作「乾」,因为他也还没跟如来真如的法性之流正式的相接。他的内心状态是烦恼已经被他调伏,但是他真如的法性还没有真实的生起;杯子裡面装了很多髒水,髒的水已经倒掉了,但是乾淨的法水还没有正式的倒进来,所以叫「乾慧地」,他依止他的智慧,把烦恼的水烧乾,但是真如法性的水还没有正式的进来。
所以在古德的注解说:这个人调伏烦恼是怎麽回事呢?欲爱初乾。海公说:这个人是大石压草,观慧的力量把烦恼缚住,只是使令种子不起现行,种子没有断,所以他还是一个生死凡夫。
所以五品观行位,它这地方是生死凡夫,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根境不偶」这四个字是个关键。我们从一个公桉来看这四个字的意思:
六祖大师有一个弟子叫神会禅师,因为六祖大师往生以后是「南顿北渐」,北方是神秀大师的渐教禅,南方是惠能大师的顿教禅。惠能大师往生以后,真实把惠能大师的法发扬光大的是神会禅师。这个人他十三岁就亲近六祖大师,非常聪明,悟性很高,六祖大师对他非常器重。有一天,六祖大师在打坐的时候,神会禅师就过去做他的侍者,大师打完坐要出定的时候,神会禅师就问六祖大师一句话:师父!你在打坐的时候,「是见还是不见?」打坐时候的“见”当然是六根的功能,你到底是有用六根去见闻嗅尝觉知,还是完全不用六根?
六祖大师就用手拍了一下神会禅师的头说:我打你,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禅师悟性很高,说:我是亦痛亦不痛。
六祖大师也回答:我是亦见亦不见。
这地方就是「根境不偶」。“亦见”是我们的六根是有在活动的,你眼睛也是要去看,耳朵还是要去听。我们讲「六根不行」,好像是整个六根都关掉,不是这个意思!你平常当中眼睛还是去看,耳朵还是去听,第一个叫作「亦见」;「亦不见」见相当下离相,观照力要现前。所以见当中旁边多一个光明的智慧出来,开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他是在见相当下离相,观一切法本自无生,「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他的心是不动的,一念不生,但是他对整个外境是了了分明,这叫「根境不偶」。
在《愣严经》它是绝对不允许六识生起来,你可以用六根,但是你不能够「仁者心动」,你不能动,这就是所谓的「亦见亦不见」。你完全没有见,那你这个人就完全没有作用了,全断灭了。那你见了以后心随妄转,那就产生六识又带动了惑业苦,那就完了!造生死业。所以「根境不偶」是整个修行圆顿止观的思想。
他根据「根境不偶」的思想,慢慢的把欲爱的水烧乾了,但是他法性的水还没有正式的生起,叫「乾慧地」,这是第一个位次。
庚二、相似转依号。
前面观行位是形容他观照的智慧念念的现前调伏烦恼。这地方的“相似”是什麽意思?这个人对真如佛性已经有相似的理解,这第一个意思。第二、他俱足圣人的一种相似的相貌,因为这地方他都是已经断惑了,起码断见惑以上。他有圣人相似的相貌,他对真理有相似的理解,这叫「相似」。因为他虽然没有破界外的无明,但是他三界裡面的见思已经慢慢慢慢被他断除了,所以叫「相似」。他位教是圆教当中的十信。
「信」就是对真如理,念念的能够随顺忍可。在〔天台宗〕的判教,把这个位子判作六根清淨位,六根裡面见思烦恼的垃圾都打扫乾淨了。
信 心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馀,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即以此心」,这地方的“心”,指的是前面的乾慧地的那一念观照的智慧之心。前面观照的心它不断的加强,「中中流入」,他继续的用功,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念头,念念之间能够生起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念念的观照真如,生起中道的智慧,它会产生一个功德相,叫作「圆妙开敷」。
前面的观行位,他对真如理的理性还没有真实的契证,然后到这个地方「圆妙」,“圆妙”就是讲真如佛性,他是圆满而不可思议。真如佛性在十信位初信的时候,他的中道智慧慢慢的增长,他慢慢的契入真如佛性,就像「开敷」,就像莲华一样一层一层的渐开,一层一层的深入。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
妙圆就是前面的圆妙,从这真实的妙圆真理当中,开发他一个心真妙的佛性。
「重发真妙」就是前面的「开敷」;「从真妙圆」就是前面的圆妙。他对真理的了解一天一天的深入,一天一天的深刻。最后「妙信常住」,对于佛法僧三宝,还有对真如这四个法,产生真实不可破坏的信心。
一切妄想灭尽无馀,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妄想”指的是他界的见惑,三界的见惑被他灭尽无馀,中道纯真的智慧念念的现前,叫作「信心住」。
「信心住」也就是他已经断除三界的见惑,在小乘的阶位当中已经算是初果的阶位。
「信心住」在『摄大乘论』当中说:一个人到了信心住,他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正式算结。这菩萨内心俱足三种功德力:第一、清淨力,他菩萨对真如佛性产生真实的信解,信解大乘实相,「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内心有这种清淨的信解力量。第二、坚固力,他对于整个佛道的追求,对众生的度化坚固不可退转,产生坚固的菩提心。第三、增上力,他不断的继续的修学止观,使令内心止观的力量不断的增上。
这是十信位,初信的菩萨的三种功德,清淨力、坚固力、增上力。
念 心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捨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真信明了」,这是承前面初信的功德,他对中道实相的信心可以说是俱足成就;「一切圆通」,对身心世界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已经是圆满通达,他对整个当下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它整个根尘识交互作用当中,他整个根尘识的作用已经不会障碍他坚固的菩提心。如是乃至对无始劫过去未来无始劫当中,他捨掉一个旧的身接受新身,他对内心的烦恼习气,都能分明的现前在一念心性当中;对于整个过去现在未来的烦恼习气,这个善男子都能够忆念而没有忘失。
这段是什麽意思?
他的观照力已经超越整个时间相,我们讲这是过去的烦恼、这是现在、未来的烦恼,他能够知道实是古今不离当下的一念,他对整个烦恼的调伏是念念的现前。我们讲法法消归自性,叫「念心住」,也就是说,他整个智慧的观照力更加的深入了,更加的圆通。
精 进 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淨,名精进心。
「妙圆纯真」是指的前面的信心跟念心,他对于中道实相的智慧,虽然产生信解,但是前面二位还没有真实的纯真,智慧力比较薄弱,还有带一点信仰的成分,到了三信位,他的智慧相对来说比较纯真。所以依止纯真的智慧能够发化无始习气,它慢慢的去融化他三界的思惑,对三界贪瞋的烦恼慢慢的调伏,通一精明,他能够很清楚的了解到一切的烦恼都是一念的妄动熏染而有,当下是无生的。所以他以这种精纯的智慧,念念来观照而进趣真如佛性,叫作「精进心」。
「精进心」是有不退的意思,就是他的止观的力量,精而不杂,进而不退,他这时候止观的力量不断的在进步当中,不断的在精纯当中而且开始在调伏烦恼。
慧 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心精现前」指前面的精进心,承前面而来。他的精纯的智慧念念的现前,而且能够把心中的智慧,把贪瞋痴转化成智慧,名「慧心住」,转烦恼为菩提。
我们看前面的信心跟念心这二个智慧,主要是要改变思想,改变见惑,到了真实调伏烦恼,是在精进心跟慧心这二个,烦恼融化成智慧。到这个地方都是属于智慧所收摄,后面的定心、不退心、护法心跟迴向心,他就产生禅定了。
定 心 执持智明,周徧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执持”,菩萨开始加修禅定,前面的定可能是欲界定或未到地定,这时候他加强禅定的力量来执持前面这个精纯的智慧,使令这个智慧因为禅定寂静力量的摄持,使令这个智慧更加的周徧圆满、更加的寂静。「寂妙常凝」,前面的周徧寂湛是讲禅定帮助智慧,这地方讲智慧也帮助禅定,智慧摄持禅定,使令禅定更加的坚固,名定心住。
古德说前面的四信,基本上是慧多定少,到了第五信以后,他才慢慢的把不足的定力慢慢的补强。
不 退 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定”指的是菩萨的禅定,“光”指智慧。这个菩萨禅定智慧这二个均等的发明,所以他能够止观的均等,明性深入,对于真如佛性慢慢的深入,而且他惟进无退,名不退心。
这地方蕅益大师说:他的“不退”主要是他能够「善修道品」,他把前面戒定的道品又加强,他不像前面的四信,偏重在止观调伏烦恼,他把持戒跟禅定这二部份加强,所以他更加的不退。
护 法 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心进」的心是定慧二心,定慧二心念念之间,它慢慢的进趣真如而且是安然;这地方“安然”就是任运的成就。前面的定慧均等不是那麽的自在,这时候他的定慧能够任运的现前,他禅定当中有智慧,智慧当中有禅定,而且保持不失,对止观的二种功德任运的保持不失。所以可以跟十方如来真如佛性的气分互相的交接,名护法心。
他的「护法心」护的是什麽?护的是真如之法,也就是说,随着他定力的转深,他对真如佛性的护念,更加能够任运自在的现前,叫心进安然,保持不失。
前面的菩萨他要保护真如佛性不忘失比较困难,因为定力薄弱;他禅定转深以后,他念念之间就可以把真如佛性在他的妄想心中,慢慢慢慢的相续的保持不失。
迴 向 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觉明保持」这一段是承前面的护法心而来的;“觉明”,以定来摄持智慧的菩萨,他能够使令「止跟观」二种功德,能够保持不失。进一步他能以「妙力」,“妙力”指的是定慧二力,他可以禅定跟智慧二种功德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他能够迴转他佛的慈光,而向自己内心来安住,向自己的心光安住,他佛而迴自佛。这种情况就好像二面镜子,他佛跟心佛,佛光跟心光这二个镜子光明相对,彼此互相的对照,二个之间的影子互相的摄入,菩萨的心入佛的心,佛的心也入菩萨的心,名迴向心。
「迴向心」蕅益大师说:他从自他不二当中建立了迴向,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观照当中,迴转他佛的功德而趋向于自佛。这地方的迴向是迴向「真如法性」,把一切三宝的功德迴向一念的真如佛性,把外在的三宝回归到内在的三宝,叫迴向心。
戒 心 心光密迴,获佛常凝无上妙淨,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心光密迴」自己的心光跟佛光,冥冥当中彼此感应道交。为什麽叫“密”呢?他的感应道交,他自己的心光跟佛光彼此间的互相摄入,互相感应的时候,是别人所不知道的,所以叫作「密」。在心光跟佛光彼此感应当中,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什麽加持呢?常凝不动,清淨微妙的大乘的戒体,他得到诸佛菩萨所受大乘三聚淨戒的戒体。这戒体指的是本元自性清淨,所以他能够安住在真如无为的戒体当中,得无遗失,对于整个持戒的功德没有一念的妄失,他的念头不落于有为,名戒心住。
如果以真如为戒体的,那一念的妄动就算犯戒,因为你违背了戒体,真如本来就没有妄动。前面的初四信叫作「智慧」,第五到第八是「禅定」,这个地方是讲持戒,大乘的戒体生起了。
愿 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住戒自在」他安住在大乘的戒体能够任运的现前,而且他依止戒定慧的功德,身心世界游于十方国土,所去随愿,他到哪一个国土去,他心中有任何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都能够自在的成就,叫作愿心住。
368他整个十信,整个转凡成圣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菩萨的功德先成就智慧。你看“四信”,他完全是观照自己的心念,从五到八的时候他再加修禅定,以定力来帮助智慧,最后成就大乘的无作戒体,最后成就他菩萨的广大愿望,他的十信是这样。
整个十信当中,蕅益大师作一个总结说:初信到七信,是先观真谛之理,到七信的时候断了四惑(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所以在初信到七信,是念念观照随缘不变的真谛之理,到八九十的时候是观俗谛理,破尘沙惑修假观,再观不变随缘的妙用。
所以他整个修学当中,主要是先成就真谛,再成就俗谛。
庚三、分证转依号。
前面的相似,其实他没有真正的证入真如佛性,虽然观照力很强,断除了见思烦恼,但是他只是相似的证入,没有真正的证入,有那个相貌,但是没有真实的证入。要一直到分证,真实的分破一品的无明,分证一分法身。这时候他转依,转相似的阶位而依止分证的阶位,叫「转依」。
(分五:辛一、明十住。辛二、明十行。辛三、明十向。辛四、明十地。辛五、明等觉)
辛一、明十住
“住”对实相理真实安住,破无明证法身,住于真如佛性当中。
369发 心 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善男子」指的是十信位的菩萨,以真方便,他大开圆解以后他称性起修,以空假中三种智慧的方便成就了十信的功德。进一步,心精发晖,因为他前面的智慧又加上禅定,又加上菩萨三聚淨戒当帮助,所以使令他的「心精」,他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发晖增长广大;「十用涉入」依止十信所成就戒定慧的功德,涉入于初住的本位。
前面的十信是修智慧、修禅定、修菩萨的戒法,这时候用十信裡面所累积戒定慧的功德,慢慢的涉入初住的本位,而圆满成就一心真如,名发心住。
发什麽心呢?发起一念的清淨心,也就是说他整个无明黑暗当中,他出现了一丝的光明,正式的破一品的无明,就是发心住。
「心精发晖」指的是空假中三观,他以空观来破见思惑成就般若德,以假观来破尘沙惑成就解脱德,中观破无明惑成就法身德;空假中三观转三障而为三德。
我们看看整个菩萨的阶位,菩萨道的整个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智慧观照。
为什麽这样讲呢?
因为修行是你自己要修行的,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替你修行。说实在你一个人要跳火坑,谁都救不了你,佛陀在你的旁边也没有用。你看佛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你跟佛出家都堕三恶道,佛陀也没办法。
你整个修行是你自己愿意修行,我自己愿意断恶,我自己愿意修善,我自己愿意度众生。那你为什麽愿意这样做呢?
你来自于觉悟,你内心觉悟了以后,你主动的去断恶修善,主动的去修学圣道。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你自己可以改变,别人不能帮你改变。
当然这个智慧的观照,我们前面讲的三渐次二段,第一个你要先从业果觉悟,你要很清楚的知道造恶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造善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要从业果的觉悟来持戒。很多人持戒他不知道为什麽持戒,他都是在事相上做,你要从觉悟的心去产生持戒,这个持戒才有解脱的力量。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持什麽戒嘛!
你为什麽持戒?
因为我要离苦得乐,我要断恶修善。所以你看它每一个法都跟智慧观照,它是用智慧来推动戒定。我们要相信世间上真的是有因果,你造恶招感痛苦的果报,造善招感安乐的果报,所以从深信业果而产生断恶修善,这是第一个,觉悟因果的道理。
第二个你觉悟真妄的道理,你要相信「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根本就没有烦恼。你心中一动才有烦恼,从没有烦恼当中观一切法无生,破除我们无始的颠倒妄想,这第二个。
先觉悟业果再觉悟真如之理,以这个觉悟来带动你的持戒,带动你的禅定,带动你所有的波罗蜜,菩萨的阶位是这样安排的。
淨业学园103讲次 讲义226面
辛一、明十住
370这一大科讲是到修习《首愣严王三昧》修行的位次,在《愣严经》的修学过程,我们要记住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称性起修」是约因地,「全修在性」是约着果地上来说。《愣严经》的因地它是“称性”,称,有随顺的意思,随顺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来发起菩提心。
说:你为什麽修学佛法呢?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当我们在发心的时候是缘外境,比方说,你缘人天的安乐果报,缘二乘涅槃的寂静,乃至于缘权教波罗蜜的功德。在本经的判定都不叫「称性」,因为这都是外在的因缘。
在《愣严经》的圆顿止观的发心只有一个理由,说:你为什麽修学佛法?因为我要顺从我的本性,我的本性它本来就具足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我本来就应该把它开显出来。
所以在《愣严经》的思想,修学佛法是正常的。说:你为什麽造杀盗淫妄呢?这是一念颠倒,这是不正常。
所以在《愣严经》的称性当中就是说,其实你去断恶修善度众生,这是随顺你本心,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缘来开显你自性的功德,这叫「称性」,随顺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发起一念的菩提心。
发心以后就开始在产生修,「称性起修」,“修”在本经当中主要是修空假中三观。在十住、十行、十迴向,它的主修是“空观”,它的重点在于转烦恼障为般若德,成就真如之体;“十行”当中它的重点在修假观,转业障为解脱德,成就真如之妙用;到了“十迴向”的时候那是成就中观,空假不二,顺入中道,转报障为法身德。
它一开始是称性而起修,最后的结果还是在开显你自性功德,在《首愣严王三昧》的观念,它完全安住一念心性,跟外境没有关係,它是托彼外境,显我自性,是这样的思想。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回归此法界,它才能够成就《首愣严王》,永远保持「不迷、不取、不动」,特别的坚固而不可破坏,是这个意思。“十住”的意思是依实相理,如实的安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善男子指的是十信位已满的菩萨,他在十信的过程当中是以真实的方便。因为在《愣严经》的修学他是要大开圆解,先能够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以后,依止一念心性,而称性起修,所以它叫作真实当方便。经过了十信的阶位以后,这时候心精发晖,这地方是指在十信满心的时候,他内心的智慧就慢慢的增长广大,发晖就增长广大,到最后十用涉入。他把整个十信戒定慧的功德,会归到一心真如当中,而发起的一念清淨心。
371什麽叫作「十用涉入,圆成一心」?
前面的十信,蕅益大师的判教叫做相似位,相似转依号。这个人他称性起修,你说他是也有那麽一点像,但他又不完全是,因为他还没有破无明,所以他要假借对佛法的闻思,假借外在因缘的摄受,他才能够法法消归自性,他只要一妄动又心随境转。
所以十信位基本上是没有真正的安住真如,他还要假借很多很多的因缘的熏修。但是到了十住就不同了,他「十用涉入」,“入”就是入了内心的世界,而显现了一心真如。在发心住的时候,其实称性起修那一念心性,那第一道光明是在这个时候发动起来,叫「发心住」。当然这个发心他是经过十信戒定慧的熏修。
治 地 住 心中发明,如淨瑠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
住。
前面的发心住,内心产生一道一心真如的光明出现,到了治地的时候,他当下那一念真如的心中,发明另一道的空假中的智慧。前面是以如如智,而初证如如理;现在又如如理当中又产生另一道的智慧。当然这智慧更深入了,这种智慧就像清淨的瑠璃宝,裡面有一个放光的黄金;“瑠璃宝”指的是一心真如,一心真如当中,它又产生了另一道的光明的黄金(三观的智慧)。这个智慧干什麽呢?是做什麽样的呢?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
「以前妙心」前面初住的那一念空假中的妙心,然后去履见真如之地。
372蕅益大师说:初住是佛性最初的显现,二住是把佛性的量再扩大,到这个地方叫真修次第。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前面的初住好像降落伞刚刚落到大地上,是一个点状的东西,这时候它在地上开始活动,把它的活动范围慢慢的扩大。当然你要能够在真如理扩大,你得靠智慧,如如智要观如如理,它产生另一个深层的空假中的智慧,在真如理谛慢慢的活动,使令他所证的真理慢慢的扩大、慢慢的扩大,叫作「治地住」。
圆瑛老和尚讲出一个譬喻说:就像盖房子…十住还没有开始修波罗蜜,十行开始修波罗蜜,十地是做内心的调整,他证得法身以后,他并没有马上付出行动。他在盖房子之前先平整大地,就是在修大乘的波罗蜜之前,先平治一心真如的大地,来当作未来十行的一个基础,叫「治地住」。
修 行 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这地方讲“心跟地”,前面的发心住,他是产生一道清淨的智慧,这是指的能证的智慧来说,空假中能证的智慧。“地”是所证的真如理,前面第二住“治地住”的地。
“修行住”这把前面“发心住”那一道智慧的光明跟所证的真如理,二个彼此互相的涉入,使令理跟智既能够通达明了,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如如智返观照如如理,理智相互运作,慢慢慢慢的熟悉了,通达明瞭了。
所以这菩萨的心中,能够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十方”指的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他能够探讨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整个三世的心中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行动都没有障碍,叫「修行住」。他能够把理跟智的相互的运作能够通达明了。
生 贵 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
种,名生贵住。
“行”指的是菩萨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妙行。前面的修行住都还是在心地上用功,到生贵住的时候,他慢慢慢慢有一些简单利他的行动,而这行动他表现出来的跟佛陀的本质就有点相似。也就是说,受佛气分,他能够领受佛陀真如的气分,得到少分的气分。你看他不管是在佛堂拜佛、不管平常的度化众生,有那麽一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的那种气分。
讲一个譬喻:如中阴身,自求父母。
中阴身他在七七四十九天当中,他去寻求自己有缘的父母,去寻找他共业的父母。
意思就是说:这个菩萨的内心跟诸佛的内心是阴信冥通,入如来种。菩萨的那一念菩提心,悲智双运的菩提心,冥冥当中跟诸佛的菩提心是相契相合,虽然没有佛陀那麽圆满,但是却有佛陀那个气分出现,叫「生贵住」。他这时候正式生于佛家,在佛陀的母胎中正式的受生,已经是入胎在佛家了。
在圆瑛老和尚注解当中他讲,从发心住到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这四个地叫作入胎,入于圣胎,他开始在佛陀的家族当中入胎了,所以他所成就的是一种「实智」,偏重在我空、法空的智慧这一部分。
具 足 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入胎以后,他那个明了的心,就能够游历于诸佛的道胎当中。菩萨一念的菩提心游历于二空真如的佛性当中,慢慢慢慢增长自己的善巧方便,而且亲奉觉胤;他已经能够亲自把自己当作佛陀的真子,他内心有承当力,「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对佛陀的整个家业,已经有承当的那一份的勇气,认为自己是迟早要能够继承佛陀的家业,亲奉觉胤,已经自认为是佛陀的真子。
讲一个譬喻:如胎已成,人相不缺
就像一个人他在胎当中,胎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已经具足了,五脏六腑已经具足无缺。表示他其实已经具足佛陀实智跟权智的智慧,只是缺乏历练,但是那个相貌格局已经有那麽一点味道出来了;看起来像个人,虽然胎还在母胎当中,什麽事都不能做,但是你远远看过去像个人,因为他眼精、耳朵、鼻子、嘴巴、身体都像个人,人相不缺。当然他没有产生人的行为,但是已经有那个相状,胎相成就,叫「方便具足住」。
他在前面的四住当中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三空自调,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善巧他也慢慢的跟诸佛学习,具足广度众生的善巧方便,慢慢慢慢的具足。
正 心 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是在形容前面的具足住。这个菩萨他在方便具足住的时候,他是胎相已成,人相不缺,外表看起来跟佛长的是一个样子,当然长得比佛还小,也没佛陀的作用,但是外表看起来跟佛差不多。进一步,「心相亦同」,前面是讲外表,这地方是讲内心;他内心当中,实智权智也慢慢慢慢的具足,叫「正心住」。空观假观的智慧,慢慢在一念心中,慢慢的增长广大。
不 退 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什麽叫“身”呢?表现在外的,能够见闻觉知叫「身」,比喻菩萨方便善巧的智慧。菩萨在广度众生的时候,他所施摄的方便,你可以看得到的。「心」就是菩萨自己内心调伏烦恼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这一部分我们看不到叫「心」。
权智跟实智已经逐渐的成就,而且日益的增长广大,叫「不退住」,道心已经不退了,菩提心不容易退转。当然这时候还没出胎,菩萨还在修行进修当中,但是他的内心权智跟实智,已经跟诸佛有慢慢一点相似了,最重要他的菩提心不退转。
童 真 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童真住」就是前面的身心合成,他的色身跟内心在母胎当中,念念的吸收母亲的滋养而增长广大。菩萨不断的亲近十方诸佛,一方面增长自己的空观来调伏自己,一方面增长自己的假观来成就自己的方便。
这时候他已经有佛陀的十身,《华严经》讲如来是具足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身,五、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身,九、法身,十、智身。
菩提身、法身、智身这三个属于内身,佛陀自受用,别人不能跟佛陀分享,我们不能见闻觉知的;其馀的七身叫外身,是我们可以受用的。这叫「童贞住」,他在母胎当中还是很天真,虽然空观假观具足,但是没有经过历练,很天真;虽然天真,但是佛陀的十种身他都具足了。
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前面的五六七八,在古德的判教当中…海仁老法师认为五六七八,他叫做长养圣胎,一二三四叫做入胎;这地方就是慢慢的慢慢的亲近十方诸佛,学习广摄方便来长养圣胎,增加自己的权智,权巧方便的智慧。到了法王子住这个菩萨出胎了、毕业了,形成出胎。他在母胎当中十月的怀胎,他对佛陀的实智权智二种功德已经具足了,亲为佛子。他已经真实的从佛陀的家族当中诞生,而成为佛陀的一份子,我们讲「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少分」,这个人已经正式出胎了,名为「法王子住」。
灌 顶 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
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菩萨从家族出胎以后,他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慢慢慢慢的到二十岁,这个人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独立了,这时国王就要把家业付给他。比方说,一国的大王,“大王”指的是掌管四大部洲的金轮王。金轮王的儿子叫太子,刹利王的儿子叫世子。如果是一个金轮王,他就把他的诸多国事,把它其中一部分委託他的太子;如果是刹利国王(管理一个国家),他就把他的长子,他也一样把一国裡面几个小部分的区域,委託给他的长子。他必须要灌顶,用四大海水来灌其顶,叫「灌顶住」。
这时候长大成人,他要正式的继承佛陀的家业,开始要走入人群度化众生。
所以说,前面的十信,他主要是信解,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叫「相似」。到分证的时候…我们看菩萨刚开始证入佛性的时候,他并没有马上採取度化众生的行动,他也是入胎、长养圣胎,然后出胎,到最后长大成人到了灌顶。
这地方他都是破无明证法身,在《唯识》的经论对于十住菩萨,有一个偈颂来形容他内心的相貌: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唯识》初心的欢喜地,就是圆教的初住。一个刚开始证入法身破无明的菩萨,他的特点就是他有一些俱生的烦恼,他有与生俱来任运生起的我法二执。比方说,须菩提尊者他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的断德是等同别教八地菩萨,圆教是八住。以断德来说,我们不讲他的善巧方便,不讲他的智德、恩德这二部份,先讲断德。但是你看须菩提尊者,他在走入人群的时候,他是捨贫从富,他喜欢摄受那些福报大的人,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居士。你不能够说他攀缘,因为他一个阿罗汉,他根本就没有三界的贪爱烦恼,他连色界的禅定都不贪爱,何况是欲界这种有苦恼有过失的安乐呢?但是他就是特别喜欢摄受富贵人家。
又比方说,大迦叶尊者,他的特点捨富从贫,他就是很喜欢摄受那些贫穷下贱的弱势团体。他也是大阿罗汉,二个人都跟平等法性不相应,俱生犹自现缠眠。都还有一些微细的我执法执的烦恼在活动。
十住等于是在调整微细的我法二执这一部分,但是慢慢的亲近十方诸佛以后,当然菩萨就会进步。
辛二、明十行
“行”就是菩萨经过十住的整个止观的修学,增长自己的实智跟权智以后,慢慢的破无明,慢慢的增长内心的法身,开始产生十波罗蜜的妙行。而这个十波罗蜜,完全是从利他安立的。菩萨的行波罗蜜跟我们在行波罗蜜完全不一样,当然我们的境界是差一段距离,不过这个“十行”我们迟早要经过的。所以我们先随喜功德,先将善种子种下去,佛法是先有种子再有开花结果的,我们先用随喜的心来看十行菩萨的功德,未来我们就可以开花结果。
欢 喜 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
欢喜行。
373欢喜行主要的特点是成就「施波罗蜜」。
善男子指的是十住位已经圆满的菩萨,他已经在佛陀的家族中诞生,而且已经成就灌顶,已经长大成人了,不能老是待在家裡面,佛陀开始付给他一些事情做。这时候他的心中已经俱足无量如来的妙德,他的实智权智二种的功德都慢慢的俱足,所以他能够十方随顺;他能够随顺十方众生差别的根机,来观机逗教,来做种种的财施、法施、无畏施,叫作「欢喜行」。
“欢喜”是在形容诸行,菩萨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他内心是欢喜的,因为他要有众生,他才能够历练。十行以后那可不是普通的菩萨,他经过前面安住,他对真如已经是很坚固的安入,他深深的相信我们一念心中俱足法身、般若、解脱,他缺乏的就是历练,假借众生的因缘来开显我内心的功德。所以他看到众生的时候他起欢喜,因为他没有众生他怎麽去开发他的功德?没办法开发他的功德。因为他前面的十住都是在亲近十方诸佛,在做自我的调整。到十行的时候他开始下化众生,来到五浊恶世苦恼众生的世界开始历练。
历练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麽样呢?
十方随顺起大欢喜,众生是怎麽样的根机,他就用什麽样的方法来度化他,而且度化过程中起大欢喜。
饶 益 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这地方是讲菩萨的「戒波罗蜜」。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是安住在菩萨的三聚淨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他能够平等利益一切种种的众生,不管是有善根、没有善根的一切众生,他都能够多多少少饶益他。
为什麽菩萨能够给他饶益呢?因为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依止三聚淨戒,所以他俱足一种威德力,所以他对众生多少都能够有所饶益。
前面的欢喜是菩萨内心欢喜,这地方是讲菩萨对众生多所饶益。
无瞋恨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这地方是讲菩萨的「忍波罗蜜」。
“自觉”,菩萨的内心正念真如,自己能够安住在二空的真如理,叫「自觉」;“觉他”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外观根机,向外能够观察众生差别的根机,所以他对众生有各式各样顺逆的因缘,他都能够无所违拒,而安忍不动。
古德的注解上说:无瞋恨行这个菩萨,乃至于他在度化众生的时候起大悲心,众生对他有所辱骂,甚至于用行动去伤害他,他都能够安忍不动,因为他的心随顺真如。
我们为什麽会动呢?
因为我们对真如有所抗拒。从《愣严经》的思想,我们起烦恼只有一个理由,我们讲「不守自性」,我们对真如佛性抗拒,你抗拒真如你就被外境所转。
所以这个菩萨他念念之间,他会把一切的顺逆因缘都当作是自己历练的对象「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众生对他的伤害都是在消他的业障,他把法法都销归到一念心中,不见外面有什麽众生可度,也没有所谓的功德可成,完全都是在假借外境,修练他内心当中的般若、法身、解脱三德。所以他念念顺从真如,也没有所谓的抗拒、瞋恨。
无 尽 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这地方是讲「精进波罗蜜」
「种类出生」,菩萨在整个苦恼众生之中,他能够随顺众生十二类生的差别随类示现,他要度人道众生,他肯定要现人相;他要度化狗众生,他就显现狗王,或者是猴王等等。空间当中他是种类出生,在时间上是穷未来际,菩萨是不休息。「三世平等,十方通达」,时间上是平等皆能够成就,在空间当中,十方世界都能够通达无碍 ,名无尽行。
菩萨他那一念心对积集资粮、度化众生是时空无尽。他不会说,我度化众生度了二十年三十年就退休,没有这种事,他是时空无尽的。因为他顺从真如,真如当然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他无尽行,称性而起的悲愿。
离痴乱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这地方是讲「禅波罗蜜」
一切合同,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他要是依体起用的时候那是法法不同,你看忏公师父,他度化众生也是各式各样,对于有善根的众生他特别严格,你要是出家以后,他对你的态度就不同了,你要是在家居士他对你特别好,初学者他是种种的善巧方便,但是你一旦入门以后,他标准就提高了。
菩萨度化众生是各式各样,他依体起用的时候,当菩萨假观现前的时候,他是无量差别;但是他摄用归体的时候,他回归到一心真如的时候,法法销归自性的时候,那是一种无差别的意境,一切合同。忏公师父他回到佛堂一打坐时,正念真如的时候,那是一切合同;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的时候,那又是一个平等的法界。
在平等当中又种种法门得无差误。
前面是讲菩萨的摄用归体,这地方是讲菩萨的依体起用。当一念心性开始观机逗教的时候,这个众生应该是用慈悲摄受、应该是金刚怒目,他的表达方式不会有差错,该怎麽做他还怎麽做,不会有差错,离痴乱行,不会有愚痴错乱的情况发生,菩萨的禅定转深了。
善 现 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般若波罗蜜」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菩萨度化众是理不碍事,“同”就是前面说的合同。
他在一念平等心当中,他能够显种种差别的相状。你看那菩萨早上现慈悲相,他晚上会现怒目金刚相,现各式各样的相。一念平等当中现差别相,理不碍事;他可以现种种差别相当中,他的内心又能够平等不二,事不碍理。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叫理不碍事;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叫事不碍理,叫「善现行」。菩萨的空观假观的智慧在心中的操作非常的熟悉,理事无碍。他能够同中现异,异中见同,叫「善现行」。菩萨在理跟事之间,他能够善巧的显现。
无 着 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
相留碍,名无着行。
「方便波罗蜜」
“如是”是承前面善现行的功德,前面的菩萨理事无碍,真俗圆融。从理事无碍当中慢慢慢慢能够达到事事无碍,乃至进步到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他能够把一个广大虚空,能够容纳在一个小微尘当中,大中能够现小。而且在一一微尘当中又能够现十方世界,小中又能够现大。现尘现界,能现跟所现;如果是小中现大,那能现的就是尘,所现的就是界;如果是大中现小,能现的就是界,所现的就是尘。总而言之,能现所现彼此间不会互相的破坏。不会互相的破坏就是说,他小中现大,它大的相、小的相不会破坏,但是还是显现,不会坏小相大相的假相,名无着行。
从前面的善现行是理事无碍,无着行是事事无碍,小大无碍。
尊 重 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愿波罗密」
这个地方的“种种现前”是指前面的善现行跟无着行。善现行的特点是理事无碍,无着行的功德是事事无碍;尊重行就是他能够把前面的理事无碍跟事事无碍的二种的功德妙行,随修一法都合乎第一波罗蜜多,他都能够把它会归到一念成佛之道的菩提道行,法法会归到一念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行,叫「尊重行」。
为什麽叫尊重?
因为这个菩萨他的菩提道心,经过前面的理事无碍,他该现什麽相,他就现什麽相,现什麽相他的心还是平等。所以他的心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合乎中道第一义谛,特别的可尊可重。他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道心,菩提心当中摄持了理事无碍的功德,也摄持事事无碍的功德,这个菩提心是特别值得我们尊重,叫「尊重行」。
愿波罗蜜多,这时候他的菩提愿,已经不是普通的愿,是种种现前,他随时可以现理事无碍,随时可以现事事无碍的功德,愿波罗蜜的菩提心特别的殊胜,叫「尊重行」。
善 法 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力波罗蜜多」
《唯识学》讲力波罗蜜多,菩萨的“力”有二种:一个是禅定力,一个是抉择力。但是《唯识》的『成唯识论』的解释,“力”是偏重禅定这一部分。就是你在修止观的时候,遇到障碍你要坚持,那种行力的坚持。但是在这个地方的“力”,它偏重在智慧抉择力,而且是属于善巧的智慧。
淨业学园104讲次 讲义228面
374善 法 行
在蕅益大师的科判当中的判教,他把圆教十信位叫做「相似」,也就是说,他在顺从真如的过程当中,他是要假借很多的因缘来帮助他。到了十住、十行、十迴向,蕅益大师把它判作分证,他实际上整个脚已经安住在真如的实际理谛上,实际的活动。所以到了十住以上的境界,其实每一个地方都入了〔天台宗〕的不思议境。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的心态就是随喜讚歎。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力波罗蜜多」
“力”是包括禅定力跟抉择力。但这个地方偏重在抉择力。
如是圆融,菩萨经过前面的修学,他能够达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这样的一种圆融无碍的境界。他能够在度化众生当中,他每一个法门都能够成就十方诸佛在利他的轨则。「善法」是他能够俱足利他的善巧方便,不会有任何差错。
比方说,我们看孔夫子在利他的时候,有一次孔夫子要到一个小国家去,那个国家发生了内乱,叛军不喜欢孔夫子过去找那个国君,就把孔夫子跟他的学生们围起来,然后要求孔夫子说:不准到那个国家去,我就放你走,你要到那个国家去,我就将你困住。孔子说:好啊!那就不要去,很简单。答应他以后,这个叛军的军队就退了,退了以后,那时候子路为孔子驾车,说:那我们要到哪裡去呢?
孔夫子说:照我们原来的计画去。子路是一个很憨直的人,他说:我们答应人家的事,可以后悔吗?
孔夫子说:我们这不叫答应,他拿着刀来强迫我答应,这不能叫答应,这构不成答应。他还是到那个国家去,所以你看他在判定事情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违背信用,他还有更高的鑑定。
又比方说,有一次子路看到有一个小孩子掉到河裡去了,他勇敢把他救起来,这个小孩的家人很感谢子路,就送了一隻牛给子路。子路很谦虚,救人是应该做的事情,夫子教诫我们行善是应该的,就把牛退回去了。孔夫子听到以后就诃责子路,他说:以后会有更多人溺毙河中,就是因为你把这个牛退回去。后来子路听了以后,不得已接受这头牛。
为什麽呢?
因为你今天去救一个人,人家用牛来回馈你,这样子得到大家的鼓励,鼓励大家做善事。虽然牛只是小的回馈,但是对众生有启发有鼓励的作用。
所以你看在利他当中,「善法行」就是这一个菩萨他在做每一件事情,他的抉择,那个见地,都能够成就十方诸佛利他的轨则,他做什麽事,佛陀来做也是一样,没有差错。他的抉择力特别的精准,该怎麽做,做到什麽程度,他那个分寸的拿捏非常的精准。当然他经过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以后,他能够成就十方诸佛,他每一言一行都合乎十方诸佛度生的轨范。
真 实 行 一一皆是清淨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诸位学到这个地方,你一听到真实,就知道是指什麽东西,《愣严经》裡面所有的因缘所生法都是虚妄的,假借因缘而生的都是虚妄的,只有一念心性是真实的,就是本具的,你本来就有的东西就是真实的,后来才有的都叫虚妄。
真实行是把前面的九位做一个会归。说“一一”,一一指的是前面九个阶位当中,每一个阶位的功德都是随顺于清淨无漏,都是随顺于一真无为。
「清淨无漏」古德注解说是成就真如佛性,随缘不变之体,叫「清淨无漏」;「一真无为」是真如不变随缘的妙用。也就是说,到真实行的时候,他每一个自利也好,利他也好,都是随顺于不变,随顺于随缘,体用不二的思想,而且这样的思想是「性本然故」。
到了十行的菩萨他很清楚知道,每一个功德都是他本来具足的,非从修得,只是假借修行的过程而加以显现,他念念之间法法销归自性,不见一法离心而别有。他每一个身口意的行为,念念之间都是「性本然故」,他就是在做一件事情,顺从他的本性,本性是如此,叫「真实行」。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随顺真实的佛性而产生的行动。
前面的十住是偏重在自利这一部分,十行的时候就开始偏重利他,当然他的利他当中,圆满自己的菩萨的功德。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有一个叫阳羡生,阳羡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他是阳羡这个地方的众生,叫阳羡生。这个人他生长在一个富贵的家庭,家裡面非常的富有,而且很聪明而好学。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考取了功名,将近二十岁的时候要到县城去考贡生。他就跟几个读书的好朋友一起相约到了县城去,到县城以后,离考试的时间还有七天,大家住在旅馆当中到处走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一个算命的先生的地方,听说这个算命先生很准。算命先生就一一的为他们算命,说你今年会考第几名,他考第几名,到了阳羡生的时候,他一看,“哎哟”!你这个人很聪明,很会读书哦!可惜啊…就没讲下去了。
阳羡生说:没关係,有什麽事你就讲。他说:你这个脸有晦暗之气已经形成了,你三天之内一定要死于非命。他说:你从什麽地方来?他说:我从阳羡。你现在回去,三天之内还赶得到,你赶快回去。因为古人死都要死在家乡,落叶归根。
这时候阳羡生心裡面想,我到底是回去好还是不要回去呢?回到旅馆的时候,他的同参道友说:你不要相信他的话,我们就这样住下去,没事的!后来阳羡生就选择没有回去。没有回去,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过去到第三天的黄昏的时候,他觉得心特别的烦闷,就到外面去散步,走着走着,就看到一户人家,裡面有女众的哭声,哭得很凄惨。他就是敲门,敲门以后一个妇人来应门,他问:你为什麽哭得这麽凄惨呢?妇人说:我先生做生意失败,欠人家一笔钱,那个人告官府去,我先生被官府抓去了,三天之内如果不把债还清,官府就会判把我跟我的子女全部卖给人家来抵债,从今以后,我跟我的子女就要永远骨肉分离了,所以我就很伤心。
阳羡生一看就起了慈悲心,问她:那你先生欠人家多少钱呢?欠人家五十两银子。
阳羡生说:哦!就回去了。回去以后,他就把他的包包打开来一看,“哦”!还有七十多两。他想,我是将死之人,我留这些钱没有用,所以就生起一个利他的大悲心,就拿了七十两银子,就到这贫穷的人家裡面,把七十两交给这个妇人。他说:你把五十两把你先生赎回来,二十两给你们做个小生意。妇人就很感激,就跟他磕头感谢。阳羡生就走了,回来的时候心情特别好,刚刚那种烦闷的心情消失掉了,然后晚上就一觉好眠。睡到天刚亮的时候,欸!就有人敲门,他就去开门,原来就是昨天那个他帮助的那个妇人,他的先生也被放回来了,二个人就过来感谢他。阳羡生就请他们坐、喝茶,坐着坐着,突然间,“啪”!他住的旅馆牆壁突然倒塌,刚好压到他睡觉的床铺上,他要不起来开门的话,他肯定压死在那个地方,所以他这死劫就逃过去了。天亮以后,他就找那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远远一看说:你不要讲了,你那个晦暗之相消失了,你肯定做了一个大阴德,脸上有祥光现前。后来他果然贡生考得很好,后来做到了翰林。
坐花志果的那个主人说:一念的慈悲心现前,破恶增善,趋吉避凶。
我们看阳羡生他的心他本来是要帮助别人,他没有考虑到自己,他连想到自己都没有。结果反而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欸!它反弹回来,无不还归此法界。果然是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把自己广大的障碍破掉了。
375也就是说,我们布施为什麽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麽地方来?诸位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从《愣严经》称性起修的角度,我们的心本来就有福报,但是你一定要透过布施的因缘它才会现前,其实福报还是你自己给你自己。说:为什麽我们今天杀生会短命呢?短命是谁给我们的,它从什麽地方来?你自己给你自己短命,循业发现,你造杀生的时候,那杀业去熏习你的真如,我们讲「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杀生的业去触动你的短命多病的功能,结果你自己去受用你自己自性的痛苦。
《愣严经》讲「法法销归自性」,外在的造作只是一个助缘。总而言之,从真实行的角度来说,你每一个法都是「性本然故」,自性本来如此,你释放一个善的念头出去,你启发一种功德的功能;你释放一个过失的行为出去,你自己受伤。
为什麽呢?性本然故,你自作自受。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去体会,痛苦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痛苦,不是别人给我们痛苦;快乐也是自己给自己快乐,因为我们的自性本来就具足功德,本来具足痛苦。不过从本经来说,痛苦是虚妄的,快乐是真实。所以你看我们为什麽临命终的时候十念可以往生,因为你念佛是随顺于真实的功德,过去的罪是虚妄的,真能破妄。所以我们要对真实有信心,对真实的功德有信心。
这地方讲到「十行」,菩萨透过十波罗蜜的妙行来圆满自己的功德,假借众生的因缘来圆满他的功德。
辛三、明十向
什麽叫迴向?迴向于中道的实相。古德说:其实「十住」是偏重于空性的智慧,「十行」偏重在假观的慈悲,都没有顺从中道。所以「十迴向」透过三种迴向,迴向众生,迴向佛道,迴向真如,透过这三种迴向,使令他每一个行为,都能够顺从于中道实相,叫作迴向。
(分二:壬一、正明十向。壬二、别明加行)
壬一、正明十向
离相迴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当度众生,灭诸度相,迴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
离众生相迴向。
阿难!是善男子;这地方指的是十行已满的菩萨。「满足神通」指前面第六的善现行、第七的无着行、第八的尊重行,这三种行他能够一切合同,而现种种差别,一切差别当中又能够各各见同。所以他能够在整个事事无碍法界当中,来成就无量的神通。这种神通不是一般禅定所发的神通,是真如所显现的神通。所以他能够「成佛事已」,成就利他的佛事;「成佛事已」指的是菩萨的善巧,偏指第九的善法行跟第十的真实行。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的十行做一个总结。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从这一个地方开始讲第一个迴向。)
初迴向心的菩萨,纯洁精真,他内心安住在真如佛性当中,称性而修习种种的波罗蜜,而且在度化众生的过程,能够远离种种执着的过失。
什麽叫过失呢?当度众生,灭诸度相。
初迴向的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能够消灭种种度化众生相的执着,他能够迴无为心而向涅槃路。他能够把有为的行动而入无为之心,渐渐趋向大般涅槃之路,救护一切众生,而离众生相迴向。
比方我们要度众生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众生相,我相、人相、众生相。什麽是众生相呢?我们会对众生表现出来的假相执着,你跟他有缘,你对他好一点,你跟他没缘,就保持距离。我们一般凡夫的相貌是这样子,众生所表现的身口意的相状,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初迴向的菩萨他不会有这种干扰,他透过一种迴向的力量,迴向中道,他能够离众生相迴向。
不坏迴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迴向。
前面的离相是远离即相跟离相的颠倒,这地方是远离有为跟无为的颠倒。
「坏其可坏」,“坏”是破坏,破坏可破坏的东西。可破坏的东西是一切有为法,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远离一些生灭的因缘,而且能够「远离诸离」,他能够远离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众生相及中间的度生之法,名不坏迴向。
这个菩萨的迴向,他不但能够远离有为的诸法,也远离无为的诸法。前面是偏重在离一切众生相,但是他又能够不坏于度众生的妙行,远离有为,远离无为,该行动的时候行动,该保持默然的时候保持默然,他在有为当中跟无为当中的分寸拿捏得非常正确。
在圆瑛老法师的说法当中。他认为「离相迴向跟不坏迴向」,在三种迴向当中是属于迴向众生,「迴自向他」,透过迴向众生当中,使令自己远离着相的颠倒,跟有为无为的颠倒。所以在这第一跟第二的所观境都是众生,三四五六七他是迴向佛道,他整个所观境是佛道,「迴因向果」
等佛迴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迴向。
「本觉」就是这个菩萨用始觉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照了本觉的理性,而这时候本觉理性清楚分明的显现,而且他所现的本觉理性跟诸佛所觉的理性是齐等的,在本质上是齐等的,当然量不圆满,本质上是齐等,名等一切佛迴向。
「等一切佛迴向」是指什麽呢?其实他每一个迴向都是在消灭对立的意思,因为中道就是不二法门。而这个地方消灭的对立是什麽呢?消灭能观的智跟所证的理,始觉跟本觉之间的对立。也就是说,它这个「觉齐佛觉」,其实就在讲始本不二,等一切佛迴向。因为佛陀也是始觉跟本觉是平等不二,他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至处迴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迴向。
「精真」指的是菩萨在因地当中,所生起观照的智慧,念念之间开发明了,增长广大。
「精真发明」是讲因地的发心,依止不生灭心所生起的智慧;“地”是果地,菩萨在果地当中…因地他是称性起修,无不从此法界流,因地中散发出种种的波罗蜜;在果地当中,无不还归此法界,他还是回到他所证悟的觉性当中,名至一切处。
菩萨能透过因果不二的道理,普遍的至一切处广做佛事。「至一切处迴向」是消灭菩萨对因地、对果地的执取,因果不二,因果同时。
无尽迴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罣碍,名无尽功德藏迴向。
前面讲因果不二,这地方讲依正互融,依报跟正报。
在佛道当中,我们知道到了第三四五六七以后,所观境都是佛的功德,「佛道」。
佛的功德有二种:第一个依报的世界,第二个是正报的身心。
“世界”指的是依报,“如来”是正报。他能够对于佛地功德依正二报,彼此间互相的互含互涉;比方说,「以一毫端,现宝王刹」,他能够在身体上的一根毫毛当中,现广大的宝王刹,依报能涉入正报,又能够「坐微尘裡,转大法轮」,在微小的依报当中,显现佛身来转大法轮,正报又能够涉入依报。
在第五个无尽迴向的菩萨,对诸佛所成就的依正二报,能够互相涉入完全没有障碍,叫「无尽功德迴向」,他能够安住在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事事无碍的法界。他随所修一法,都能够成就佛的无量功德,因为他已经能够做到依报跟正报,互相的含涉,无有罣碍的境界。
平等迴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
等善根迴向。
这个迴向的特点,是讲到性德跟修德不二,「性修不二」
「于同佛地」,菩萨心中既然能够成就无尽藏的功德,他对于所证悟的性德是等同诸佛;性德是等同诸佛,当然量不圆满。
地中各各生清淨因
在整个性德的心中,他又够生起各各差别的菩提心的因。菩萨的菩提心是各各不同,虽然称性起修,比方说,菩萨的菩提心当然是缘四弘誓愿,有的是偏重在缘众生法界,这是大悲,悲增上菩萨,有些是缘佛道法界,智增上菩萨。所以菩萨的因地,这个「清淨因」就是菩萨的菩提心,慈悲的不同,这是约修德。
所以「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各各依止他因地的菩提心,来发挥而趋向涅槃之道,名随顺平等善根迴向。
也就是说,菩萨因地的善根虽然各各不同,但是他所趋向的理性,所圆满的性德却是平等的。这个菩萨已经可以把性德跟修德把它作迴向,让它能够平等不二。
等观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
观一切众生迴向。
这地方是强调自他不二,自己的心跟众生的心是不二。
“真根”是指前面平等迴向的清淨因,地中各各生清淨因,就是他的菩提心。他的菩提心当中有性德也有修德,有修德也有性德,在一念菩提心当中,性修不二,叫「真根既成」,他的菩提心成就。
所以他能够「十方众生皆我本性」,他能够等观一切的众生,皆不离开我一念心性当中之所显现。所以他能够「性圆成就,不失众生」,他心性一方面能够圆满成就,一方面能够不失众生,不忘失大悲心。
他这个菩萨一方面能够照顾到性德的圆满,一方面不离开他修波罗蜜,他在面对菩萨的时候,随顺等观一切众生迴向。
依止自他不二的平等大悲心,他等观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一念心性所流露、之所显现,他的迴向是自他等观,把自己的身心世界跟他人的身心世界,这种对立的颠倒把它消灭掉。
真如迴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着,名真如相迴向。
真如迴向,就是在消灭真如的体跟真如用的对立,真如的体是不变,用是随缘。
「即一切法」指的是真如随缘的妙用,他能够随缘显现一切的妙法,该怎麽做该怎麽度化众生,他就怎麽做。「离一切相」指的是真如的不变之体。
唯即与离,二无所着
“即”,即一切法,真如的作用跟离一切相真如之体,体用都能够平等而无所执着,叫真如相迴向。也就是说,他能够满足真如之体,也能满足真如之用。
我们前面说过,在十住它偏重在满足真如之体,十行偏重在成就真如之用,到了真如迴向的时候,它把体用之间的对立消灭了。
376解脱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迴向。
这地方是讲真谛跟俗谛的平等不二。「真得所如」,这地方是讲菩萨所证的真谛,菩萨内心当中以我空法空的智慧,证入真实的实相境界,同时又能够依止他的假观,十方无碍,到十方世界显现种种的妙用,名无缚解脱迴向。没有缚也没有解脱。
有一个禅师参访一个祖师说:我心中有很多的障碍。祖师说:谁绑住你呢?欸!没有人绑住我。既然没有繫缚也就没有所谓解脱。
在《愣严经》裡面,是认为我们本来就没有烦恼,也没有障碍。所以他一直在对治那个一念妄动。《愣严经》讲我们人只有一个问题,你没有顺从真如,你对真如产生抗拒。
其实没有人绑住你,你干嘛求解脱呢?
是这个意思,所以叫无缚无解脱迴向。
无量迴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迴向。
这地方的“性”指的是体跟用,体用的圆融;“性”,真如之体,“德”,真如之用,二个圆满成就。因此「法界量灭」,外在的法界慢慢的减少了。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对外在事相的执取慢慢的减少了,他对于法法销归自性这一部分做得更加殊胜,名法界无量迴向。随捻一法,都是真如法界的全体大用,他对法界量的执取慢慢消灭了。
第一跟第二所观境是众生,依止众生而趋向于中道;三、四、五、六、七,是迴向于佛道;八、九、十迴向于真如。
「迴向」,圆瑛老法师把它解释是「发愿」,就跟发愿一样,只不过发愿是在前面,迴向是在后面。事情做完以后,我们的心还会动,所以在最后再调整一下,透过于迴向众生、迴向佛道、迴向真如这三种的迴向,我们把心态再把它拉回到我们一念心性。
你本来是称性起修,但是在修的过程当中,我们很习惯又仁者心动,又开始抗拒真如。这时候怎麽办?迴向众生、迴向佛道、迴向真如,在这时候再做个调整,这是事后的调整,再把心态拉回来,拉回到一念心性,这就是「十迴向」,透过这十个过程使令我们的功德,迴向众生、迴向佛道、迴向真如,而满足于一念心性。
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是分证,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的菩萨。
淨业学园105讲次 讲义229面
壬二、别明加行
377这一大科是讲到,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也就是讲到整个《首愣严王三昧》修行的位次。事实上圆教的菩萨,他的菩提道的过程主要的是依止二种根本,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
菩萨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是真为生死而发了菩提心,我们首先思惟我们自己,在生死轮迴的痛苦而发起出离的道心,进一步我们观察一切的有情也在轮迴当中,而生起救拔的大悲心,由大悲心如理的作意而生起四弘誓愿,就形成所谓的菩提心。但是这个菩提心基本上要「空正见」的加以保护,才能够增长广大。「空正见」我们从本经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菩萨在运用空观的时候他是二个方向的:
(一)、内空,他向内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假中;空观照了我们心性不变之体,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假观是照了我们心性随缘的作用,它具足无量无边的德能。
所以它菩提心云何应住?你一定依止不生灭心而住。
你看六祖大师去参访五祖的时候,五祖说:你为什麽来出家修学呢?
他说:我不为别的,只为作佛。
所以从圆教的思想,你出家的目地,你修行的目地,乃至于要弘护正法续佛慧命,这个都是心外求法,这个只能说是权教菩萨的发心。因为菩提心不能建立在一个外在的因缘,因为外在的事相因缘是变化。比方说,阿难尊者看到佛陀的相好而出家。佛陀的相好是变化的,它会消失掉。
所以我们的菩提心生起,为什麽要修学佛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我要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我要成就佛道。
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为什麽要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我们是假借这样的因缘,来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法法销归自性,是这样的思想。菩萨不见外在有一法可得,离心没有其它的法门,所以他整个称性起修就是菩提心依止一念心性而住。这是第一个思想--「内空」。
(二)、其次,菩提心向外去接触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他也是要修「外空」,观一切所缘境也是空假中三观。为什麽呢?因为要破障。
我们内心当中有三种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以空观破烦恼障,以假观破业障,以中观破报障。
所以当我们讲空观的时候,我们讲「菩提心跟空正见」,其实这「空正见」是包括假观跟中观在裡面,菩萨观一切法空,他是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菩提心第一个、依止内在的心性而住,第二、他开始依体起用的时候,用空假观三观破除障碍,而成就三德密藏。前面所说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他的整个菩萨道的操作都这个道理,「称性起修」。所有的修行,回过来还在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菩萨不见有一法可得,都是一种历事练心,如此而已!你要掌握这个思想,你去看前面修学位次就很清楚。
这地方讲到四加行的修行位次。
壬二、别明加行
总 标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佛陀招呼阿难说:“是善男子”,这地方指的是已经成就十迴向圆满的菩萨,他已经穷尽了清淨无漏的四十一个阶位,这四十一心包括了乾慧地、十信、十行、十住、十迴向。其次,他必须要再成就四种妙圆的加行。「妙圆加行」,为什麽讲“加行”呢?
蕅益大师说:因为你要进入初地之前,你要面临一个障地的无明,障碍初地的无明,这个无明特别的坚固,所以你必须要加功用行才可以加以破坏。
为什麽叫“妙圆”呢?
蕅益大师说:虽然藏通别三教都有四加行,但是因为前面的三教都是依止生灭心、都是有所得。前面三教的发心不管发出离心也好,发菩提心也好,他的心都是建立在外在的世缘,或者缘众生法界而发心,或者缘佛法界而发心,总而言之,都是以外境为住,所以不能叫作妙圆。
这地方的圆教是法法销归自心,念念顺从中道的实相,所以叫作「妙圆」。这当中有四个阶位。
别 明
煖地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鑽火欲然其木,名为煖地。
「煖地」刚开始用佛觉,来当作自己因地的发心。
「佛觉」指的是什麽?
就是这个初地,他这时候已经十迴向圆满了,而即将要进入初地,所以他把初地的本觉理性来当作自己的所观境。我们讲「称性起修」,当然依止的是现前一念心性,但是每一个人心性的内涵是不同的,你看初地也是称性起修,二地也是称性起修,那他们二个的性德会一样吗?
蕅益大师说:也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六而常即,二个都一样,道理是一样。但是浅深,即而常六,初地的心性当然跟你二地的心性不同。
十迴向他当然也是称性起修,但是他所开显的性德跟初地的性德当然不一样,但他要进步啊!那怎麽办呢?他以初地的本觉理性,来当作自己因地的所观境,不断的去思惟观察,用空假中三观来开显初地的佛觉。
经过一段的时间用功以后,「若出未出」,初地的本觉理性,将出而未出。讲一个譬喻,比方说我们鑽木要去取火,经过一段时间的旋转,木头将燃未燃,火即将出来,但是还没有出来,但是已经有温度,有一个温暖的相状出现。也就是说,虽然初地的智慧之火,还没有开显出来,但是温度已经形成了,这叫作「煖地」。表示这菩萨相续的用功,某种程度已经有少分的相应。
六而常即者。 谓众生即佛。 而渐次分之,则有六种阶级。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 五分证即。六究竟即。
凡夫到成佛,须有六个阶段,而佛性是一样的,所以就是「六而常即」。
顶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
,名为顶地。
圆瑛老法师的注解当中,他讲这个譬喻讲得很好,他说:「煖地就是佛即是心,顶地是心即是佛。」
煖地是以佛德,把初地的佛德向内心中求,向内观照自己即空、即假、即中,他不断的深入,所以他把初地的功德慢慢的开显出来,就像鑽木取火,不断往心中真如的木头去鑽。所以「佛即是心」,佛德从心中去鑽求;而顶地,「心即是佛」,他的心已经慢慢慢慢的出现少分佛的功德,「心即是佛」。
又以已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
“己心”指的是十迴向的菩萨,他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慢慢慢慢成就初地的本觉理性之所履;“履”,践踏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慢慢慢慢已经是安住在初地的本觉理性,有少分的安住,但是安住又不完全安住,「若依非依」,有一部分安住,但是又有一部分没有完全安住。讲一个譬喻,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一个人登高山,他很想要进入最高最高的山顶,乃至进入虚空,他的身体大部分已经进入虚空,但是双脚的脚跟还没办法离开大地。也就是说,他即将进入虚空,但双脚没有离开大地,也就是说,他即将成就初地的智慧,但是他又没有完全离开十迴向的部分,叫作「顶地」。若依非依,对整个初地的功德有一部分依止,但是又有一点障碍,「心即是佛」。
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圆瑛法师解释就很好,他说:「即心即佛」,心佛不二。第一个“心”,当然是他第一个四加行的观照力,“佛”指的他的所观境,整个初地的本觉理性。他用它的空假中的智慧,不断的去观照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慢慢的深入,慢慢慢慢心佛二同,善得中道。他能够慢慢的体验到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不二的道理。这种情况讲一个譬喻:
如忍事人,非怀非出
他心中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他对这件事情已经了了分明,但是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不能向别人宣说,他很想要去宣说,但是又不知道用什麽语言来表达,「非怀非出」,他知道,但是没办法表达出来,名为「忍地」,即心即佛。
世第一地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世第一地」,圆瑛老法师说:「非心非佛」。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这个思想看前面第一句话就清楚,说「数量销灭」,什麽叫“数量”?简单讲就是他有所得心叫数量。
蕅益大师他说:在煖地的时候,「即以佛觉,用为己心」,他心中还存有己心的数量,还存有一个能观智可得,他依止能观智。到顶地的时候,「以己心,成佛所履」,他还存有一个“佛履”,还有一个所观境,还有一个所观的初地觉性的执着。到第三忍地的时候,「心佛二同」,他还存着一个二同的执着。到了世第一的时候,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能所双亡,这时候「二无所目」,迷觉中道,迷也不可得,觉也不可得,这时入了世第一,「非心非佛」。世第一下一个刹那,就“啪”!进入了欢喜地,把初地的无明给破坏了,这时候他的心性又更深一层。
我们讲「称性起修」,比方说你刚开始学《愣严经》的时候,你也是讲这一句话「称性起修」,但是你现在讲「称性起修」,跟你初学的时候那肯定不一样,你对心性的深层更深一层。它的整个修行就是「无不从此法界流」。你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去拜佛、去修忏、去念佛,最后这所有的修德,还是让你整个心性更加的智慧、更加的慈悲、更加的开阔。所以他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最后数量消灭,迷觉中道,名世第一。
辛四、明十地
“地”就是他的称性起修,整个心性就像大地,更加的普遍、更加的圆满。
欢 喜 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
欢喜地。
这个善男子是经过四加行圆满的菩萨,他对佛果的大菩提已经能够善巧的而成就少分的通达,得到少分通达,而且他的始觉智慧,已经能够潜通如来的智慧,「尽佛境界」,他也能够穷尽佛陀大般涅槃的境界。这个「觉通如来」是约着智德,「尽佛境界」是约断德,名欢喜地。
378「欢喜地」,蕅益大师说:欢喜地的安立是在形容初地菩萨,他破了障地无明所显现的初地真如的时候,他内心的相貌。为什麽欢喜呢?有二层意思:
一、对自己的欢喜,诸佛所得我已得之。原来诸佛所得到的这种真如,我现在得到了,我现在跟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觉通如来」,二个生命体相通了,不像之前二个生命体不一样,就好像母子连心,小孩子跟母亲同一鼻孔出气,「觉通如来,尽佛境界」。他第一个欢喜:对自己内心的欢喜。经过这麽长的时间,减少饮食、减少睡眠,现在终于,诸佛所得,我已得之,对自己的欢喜。
二、众生本具,我已证之。为一切众生欢喜,原来每一个众生只要他努力,他也可以做到,所以「庆己庆人」,生大欢喜。
初地所得的真如是什麽真如,让他那麽欢喜呢?
在『成唯识论』说:要证得徧行真如,他完全破除异生性的障碍,而入了平等无差别的真如理性。
我们前面讲到,前面的菩萨到了十住,他就破无明,圆教十住破无明,但是初地菩萨的真如跟十住菩萨的真如有所不同。初地的真如叫作徧行真如,普徧的在一切境裡面活动。在初地之前的真如,他不一定能够普徧一切的境缘,比方他有时候可能在静中,他能够称性起修,他心中不会动,永远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但是他遇到逆缘刺激的时候,他可能就仁者心动,还是执着有外境可得。但到了初地就完全不同,他的真如是徧行真如,一切顺逆的因缘,他都能够称性起修,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所以他生大欢喜,他已经是「觉通如来,尽佛境界」,佛陀也能够在一切境缘当中,把真如的功德显现出来,他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离 垢 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异性入同」,承前面的初地的功德来说,初地菩萨的特色,就是把三贤位的异生性把它转成初地的同生性,叫「徧行真如」。「同性亦灭」,这一段正式形容二地的功德,因为初地他刚开始进入了徧行真如,所以他对同生性还是有所执着。到二地的时候,同生性的执着也消除了,他已经任运自在了,叫离垢地。
「离垢地」它的真如在『成唯识论』上说,所证的叫「最胜真如」。什麽叫「最胜真如」?这个菩萨在整个菩萨戒当中已经是持戒圆满,对于整个身口意的三业,乃至于微细的过失,乃至于无意的过失,不是故意的过失都消除了。他身口意的造作,任运的不恼害一切众生,他的身业、口业、意业一发动出来,绝对不会让众生产生不欢喜,离垢地有这种功德。他那个真如的力量称性起修,他依止一念心性的菩提心发射出来的身口意,他不一定会让众生得到更大的利益,但起码他不会让众生恼害,不管是故意的、不管是无意的,都不恼害众生,叫离垢地。他的真如特别厉害,最胜真如。
发 光 地 淨极明生,名发光地。
前面的离垢地是在形容菩萨他的戒波罗蜜的殊胜圆满,这个发光地以下到燄慧地,这二地都是在形容他的禅定的殊胜。
内心当中因为禅定的转深,所以清淨到了极限,而生起了广大的智慧,就像镜子的污垢已经消除了,生起种种的光明。
发光地他所成就的真如叫「胜流真如」,他因为禅定的力量,他成就殊胜的陀罗尼,来破除心中微细的暗钝相。在三地之前的菩萨的真如,虽然他也称性起修,但是他所依止的一念心性,在三地之前都还有暗钝相,有时候忘失法义。到了三地的菩萨,他那个法义流入他的心中永远不会忘失,铭记不忘的念力特别的强大,叫发光地。
这地方我要解释前面一个观念,刚刚忘记解释在「异性入同」的地方,蕅益大师提出了疑问,诸位也可以看看蕅祖的注解,他有解释,这个观念很重要。
十住菩萨就破无明证法身,在圆教裡面这样讲。为什麽在经典当中,还把三贤位的菩萨把他判它“异性”呢?他应该我等同入法性啊!十住菩萨他有资格跟佛陀说:我跟你共坐解脱船,安住在共同的法性,为什麽三贤位还叫异性呢?
蕅益大师说:在圆教当中虽然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但是我们要知道二层差别。从「六而常即」的角度可以说大家同入佛性,但是就着「即而常六」,那当然说有异同。我们也不妨安立前面是异,后面是同,毕竟蕅益大师说:有浅深差别故也!有浅深的差别,你前面的三贤位也是称性起修,问题是你依止那个真如不普遍,不像初地以上那个是徧行真如,他可以在普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境裡面,产生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真理,把它不变随缘的真理表现出来,但是在初地之前做不到。
所以从即而常六,说有异同;从六而常即,同入佛性。
燄 慧 地 明极觉满,名燄慧地。
这一段也是在形容菩萨的禅定功德圆满。
「明极觉满」,菩萨到这个地方,他的禅定,可以说他对整个四禅的功德,他的“入、住、出”,完全的自在,所以他心中的污垢完全的消除,他那种散乱的暗钝相完全消除,心中的智慧也逐渐的圆满,叫作燄慧地。
燄慧地所证得的真如叫「无摄受真如」,也就是说,他想称性起修,他那个“性”所依止的性德,那个真如,他已经不再摄受微细烦恼的现行,乃至于那种具生烦恼的活动,都被智慧的火燄给烧乾了,他不再摄受一切微细的烦恼,叫作燄慧地。因为他到燄慧地的时候,他的禅定的功德已经圆满了。
379难 胜 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到难胜地的时候…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要有一个观念,我们在判定一个菩萨,你看他从初地到十地,他不是判定这个菩萨做了什麽事,不是!所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称性起修,就是你依止的性德功力的浅深。不是说,初地菩萨做很多事叫初地,二地菩萨做得更多,不是这个意思。是他所依止的真如理,他的层次提升了,那他就入了更高的境界了。
到难胜地的时候,他所依的真如是什麽真如呢?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
“同”指的是初地到四地的智慧;“异”指的是三贤位的智慧。
也就是说,五地菩萨他所证的真如叫作「类无别真如」。
什麽叫「类无别」呢?
在『成唯识论』上说:真谛是离一切相,俗谛是即一切法,这二者的形相是互相违背的。但四(五)地菩萨却能够把真俗二谛圆融无碍,真俗双照极难胜故。这件事情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二个的性质是完全背道而驰,一个是离一切相,一个是即一切法。但是这个四(五)地的菩萨,他却能够同时在一念心中,同时把这二个功德显现出来,叫难胜地。
现 前 地 无为真如性淨明露,名现前地。
现前地是他内全安住在无所为的真如,他的体性可以说是清淨光明,完全显露无遗,叫现前地。
现前地他所证的真如叫「无染淨真如」。说:杀盗淫妄是杂染法,戒定慧是清淨法。这个菩萨对染淨诸法的执着已经完全的断除。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为了度化一种特殊的众生,他甚至于可以示现种种的病行来度化他;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他显现淫怒痴的时候,他从淫怒痴当中就可以增长他戒定慧的功德,他没有染淨对立的差别,他的真如达到这种境界,「无染淨真如」,叫作现前地。
『成唯识论』给它一句话,说什麽叫「现前」呢?
「染淨平等,妙慧现前。」他那空假中的智慧一现前的时候,杂染法、清淨法都是平等的,他有那种功德力,叫现前地。
远 行 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远行地的智慧能够穷尽真如的边际,也就是说,他所证的真如可以说是竖穷三际,横徧十方,深广无涯,叫远行地。
远行地他的真如叫作「法无别真如」。“法”当然有杂染法,杂染法指的是生死的流转门,清淨法是还灭的涅槃门。远行地的菩萨对生死涅槃二种法,都能够平等的观察,叫远行地。
远行地也有一层意思,就是「有功用行住最边沿」。到这个地方,他的有功用行已经圆满了,他如理作意的修学到这个地方已经达到了真如最后的边际,下一个地就入无功用行。
不 动 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到了不动地的时候,内心只有一真法界的真如之心,名不动地。
不动地他所证的真如叫「不增减真如」,这菩萨他已经没有增减的相状。比方说,我们偶尔去做一个闭关加行,我们感到我们内心的正念增加了;从闭关出来,到外面去走动以后,感到戒定慧又减少了。所以我们在八地之前的功德会有增减的差别相状,到了八地以后,他入无功用行,他的整个功德是任运的现前。他不管是动、不管是静,他的功德完全一样,他没有所谓的闭关修行、历事练心,他没有这种差别,对他来说都一样,动静一如,完全是无功用行。无功用行在『成唯识论』解释说,像这个船开到了大海,有功用行好像什麽呢?就像船跟陆地还有距离,还有地心引力,所以你要不往外移,你不用力划,它会被吸回来。到了八地菩萨,他入了大海的中心,你不用去划它,任运的,风的力量会把它往前带走。无功用行他根本就没有如理作意这件事情,他证得了不增减真如。
善 慧 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
修习位。
「发真如用」,前面的不动地是成就真如之体,善慧地是依止前面八地的真如之体,而发起真如随缘的妙用,叫善慧地。
善慧地所证的真如叫「智自在所依真如」。善慧地他已经成就四无碍的辩才,度化众生的那种智慧辩才无所障碍。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这个菩萨从初住一路走来到善慧地,他整个自利修学的功德,不管是有功用行、无功行的修习完全圆满,他的称性的功德完全圆满。也就是说,从初住到九地,它的自利功德圆满。
古德说:十地菩萨以后的菩萨他完全在利他,不管做什麽事情,都为别人在做。因为到善慧地以后,他的自利功德完全圆满。他不必说什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没有所谓上求佛道这件事情,他的生命只有一个宗旨,就是下化众生。
法 云 地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从他自受用的功德,叫作「覆涅槃海」。这个菩萨的真如,我们讲称性起修,依止一心真如而生起种种波罗蜜的修行,他所依的真如就像天上的云。
天上的云有二层意思:一、从他自受用来说,他这个云特别的广大,能够覆盖整个大般涅槃的性海,他具足大般涅槃常乐我淨的四种功德。二、从他受用利他的角度,他能够慈阴,慈悲的庇阴一切的众生。他这个「妙云」一方面覆盖涅槃海,一方面庇阴一切有情众生,名法云地。
法云地他所成就的真如叫「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菩萨他整个身口意三业得大自在,他能够随时的普门示现,广度众生,为众生拔一切苦,给予一切乐,名法云地。
380在十地当中,蕅益大师做一个总结说:十地当中他所依止的真如,称性起修的性德,我们在理解的时候横竖二义:
从横的角度来说是,差即无差,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十地所依止的真如都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都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即一切相、离一切法,都是这个道理。
从竖的角度,地地差别,地地深入。初地的真如、初地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跟二地的不变随缘,那当然是浅深,地地差别,地地深入。
我们看菩萨的阶位,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去注意的。我们看前面十信位的时候,十信位的菩萨在下手的时候,他是先修智慧,然后再修禅定,最后再修戒波罗蜜,十信是这样子。但是在讲到功德圆满的时候,他是戒波罗蜜先圆满、然后禅波罗蜜圆满、智慧波罗蜜圆满;下手的时候是慧定戒,圆满的时候是戒定慧。他十地圆满的时候是戒波罗蜜在二地圆满,禅定波罗蜜在四地圆满,后面的几地就成就智慧,包括空观的智慧,假观的智慧。
辛五、明等觉
「等觉」这二个字有二层意思:一、他所证的觉性与佛相等,他的真如跟佛的真如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差别的。不像前面的十地,地地深入,地地的圆满。到了等觉菩萨,他称性起修那个“性德”,跟佛的性德是完全一样,叫等觉。
第二个意思、他望于妙觉,犹差一等。虽然二个人依的性德是完全一样,但是还是有差别,差佛陀一等。
到底差哪裡呢?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等觉菩萨的称性起修,佛陀也称性起修,二个性是一性无二性,但是二个方向不一样、方向不一样,本质一样。
佛陀称性起修的性德的方向:
如来的性德是逆流,佛陀称性起修,他那个性德发射出来的波罗蜜是“逆流”;是逆涅槃之流,而入于生死之流,佛陀是倒驾慈航,「月印千江,百界作佛」。
等觉菩萨的他的称性起修,它的性德是顺行而至,他刚好跟佛陀的方向完全相反,他是逆生死流而顺涅槃之流。
二个人的方向不同,但是二个人却在同一个地方产生了交集,「觉际入交」。佛陀的觉性跟等觉菩萨的觉性,二个人刚好一入一出,产生了交集。
蕅益大师讲出一个譬喻:比方说一个家,爸爸要出去,一脚在外面,一脚在裡面,这个大儿子要进门,也是一脚在外面,一个脚在裡面,二个人在门槛的地方产生了交集,这个就是等觉菩萨。说体相相同,一个是摄用归体,一个依体起用,这二个产生了差别,方向不同。佛陀他的真如的方向是要依体起用,等觉菩萨的真如是摄用归体,方向不同,但是二个人的真如是完全一样。等觉是所证觉体与佛相等。
庚四、究竟转依号 (妙觉)
阿难!从乾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乾慧地。如是重重单複十
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这地方讲到成佛究竟圆满的相貌。从最初的乾慧地,乾慧地所修行的是三渐次…
淨业学园106讲次 讲义230面
庚四、究竟转依号
这地方讲到究竟圆满的妙觉他的转依的功德,这转依的功德其实是有二层的差别:
第一层、是从乾慧地到等觉菩萨的阶位,这个菩萨称性起修以后,明白如来藏妙性圆三谛理,依止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真如理而生起的三渐次,三渐次其实就是戒定慧。这时候,到达了乾慧地,「六根不偶,欲习初乾」,调伏三界的烦恼,乃至到了等觉菩萨,他成就了金刚喻定,金刚心中得到金刚喻定,这个等觉菩萨止观的力量特别坚固,像金刚一样,这时候他在金刚心中有生起一个乾慧地。
也就是说,我们在断无明烦恼的时候,是有重重单複十二种的差别,才能够穷尽妙觉。
为什麽叫重重单複,要二重呢?
第一重就是从乾慧地,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煖、顶、忍、世第一,到十地、等觉,乃至金刚心。他第一重是断无明的正使,无明烦恼的现行。第二重他入了金刚心以后,到了等觉菩萨的后心,入了金刚喻定以后,他还要再从前面再走一次,他要从金刚心中的乾慧地,金刚心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煖、顶、忍、世第一,到金刚心中的十地、等觉,来断无明的习气种子。
他要经过二重,这个诸位懂了哦!第一重断无明的烦恼,第二重断无明的习气。就好像一个杯子,它装了酒,你把这酒倒掉以后,它裡面还有一些气味,入了金刚心的时候,他要把前面乾慧地的习气再把它断掉,所以我们习气是最后断的。《唯识学》的观念也是这个观念,《唯识学》说:俱生的种子是不能断的,我们地地都是断它的现行,只有到最后「金刚道后异熟空」,这时候的种子,在金刚心中突然间顿断烦恼、所知障二种的种子。就是这个意思,它二重,第一重断烦恼的现行,第二重断烦恼的种子。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整个修行的阶位讲完了!
己三、合结诸位次由三行而成
把前面修行的位次作总结。
(分:庚一、总以止观结。庚二、正以三行结。庚三、复以邪正结)
庚一、总以止观结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淨修证,渐次深入。
用整个圆顿止观来总结前面的阶位。
「是种种地」,这地方包括乾慧地到金刚后心。当然他所经过的过程不同,他所经历的地地的过程不同,所破的障浅深不同,但是他的修学方法其实圆教是完全一样。就好像蕅益大师常常讲一个譬喻说:你去鑽一个很厚的牆壁,它的结构当然浅深不同,越外面越薄,越裡面牆壁的结构越坚固,但是它能鑽的鑽头就是一个,就是一个鑽头一路的鑽进去。
在整个修行位次当中,依止的智慧是什麽?金刚观察。这个“金刚”就是依止不生灭心,所生起的空假中的三观。这三种观因为他依止不生灭心称性而起,所以不可破坏,就像金刚一样,这地方指的是能观的智慧。
他所面临的境缘是,如幻十种深喻;所观的境…当然菩萨的所观境有二种,一种是众生法界,一个是佛法界,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十种的譬喻。我们根据古德的注解,把它念一遍:「一幻,二阳燄,三水中月,四空中华,五谷响(山谷裡面的迴响),六乾达婆城(海市蜃楼),七梦,八影,九像,十化」。总而言之,他把众生法界跟佛法界都当作是梦幻泡影,如水中月,如空中华。依止奢摩他,一心三止:简单讲以一心真如为止,依止一念心性称性而起,以心性为止,生起毗婆舍那,而生起空假中三观,经过这样清淨的修证。
什麽叫“修”呢?
蕅益大师说:称性起修名之为修,全修在性名之为证。如是渐次的深入,慢慢慢慢一层一层的假借外在的因缘,对治心中的障碍,开显内心的功德。层层的、慢慢的就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往内深入,最后成就妙觉、成就佛道。
381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圆教的修学,称性起修的思想就是「如幻三摩地」。你要知道什麽叫如幻三摩地,你就知道什麽叫称性起修。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你好好体会,你就知道什麽叫「称性起修」。
这故事是发生在最近美国一个大学生的事情:
在美国柏克莱大学,有一个体操的选手,这个选手他的名子叫丹米尔曼。这个丹他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看人家在表演体操,他就很喜欢体操。他小学的时候就参加体操队,他非常的有天份,而且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几乎平常不是上课睡觉,就是整天在体操的教室裡面练习体操。因为他生命当中只有一个宗旨:就是得到奥运金牌。
他也因为体操的关係,就进入了柏克莱大学,他整天就是跟体操队的人在那个地方练习。经过一年的时间,在奥运之前都有一个会前赛,就是美国全大学盃的一个总比赛,谁得到冠军就代表美国参加奥运。当然这会前赛是最重要的,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要比赛,大家都加紧的练习,他是全校教练最看好的体操选手。
后来他就在将近比赛的前一年,他发生了车祸,他骑摩托车跟一部汽车相撞,整个人飞起来,就把右腿给撞断了。撞断了以后,经过了复健快半年的时间,虽然慢慢慢也就恢复。但是他恢复以后,他又到体操队,在练体操的时候他就觉得力不从心,他已经没办法表现出他之前的水平出来。所以他的同伴也慢慢的远离他,教练也跟他讲说你没有希望了,你要永远退出体操队,另谋发展。
他觉得非常沮丧,因为他觉得他从小就立定要在体操当中有所表现,而得到奥运金牌。所以他晚上经常从恶梦中醒过来,那个车祸对他的杀伤力太大了,毁掉他整个生命的理想抱负,甚至于把他生存的斗志完全破坏。
有一天,他突然间从恶梦中醒过来以后,他就睡不着觉,他就到外面去散步,走着走着,看到一个夜间的加油站,有一个老人家在为别人加油,他就走过去,他问:你整天这样加油不会很累吗?老人说:不会啊!我在服务人群,很快乐!老人家加油完以后就跟这个年轻人丹聊说:我看你心情不太好。他说:对啊!我受伤以后,我一直不能表现我的水平,所以我很沮丧。老人家说:那你先放下吧!你现在也没事,你乾脆来跟我一起加油,为人家加油,我们也可以顺便聊一聊。这个年轻人因为他每一次跟老人家聊完以后,心情就很开朗,二个就做朋友了。
有一天,他要回去的时候,老人家说:你明天早上把登山鞋带来,我带你去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你看了会很欢喜。这个年轻人因为今天心情很不好,他想说一个美好的地方,心情就很愉快。第二天早上就把登山鞋带过来,老人家就带他去登山,一路爬山有说有笑,爬了三个小时,爬到了山顶。
爬到山顶以后,年轻人说:你不是要带我看什麽美好的东西吗?
美好的东西就在你的当下。丹他就往地上一看,一块石头,他就把它拿起来说:这块石头吗?他就把它丢掉。
老人家说:你今天为什麽会挫折呢?你啊!太重视结果。他说:我跟你讲说带你到美好的地方,你看一路走来,我们二个人聊得很快乐,欣赏很多的风景,随着我们每一次的爬高,它的风景就不断的变化,结果你看到一个石头,你把它拿起来又丢掉。就像你去追求奥运金牌一样,你得到了金牌,你还是要失掉,就像石头一样,结果是会失掉的。;奥运金牌你这一次拿到,下一次就被取代,你还是要失掉的嘛!
他说:你既然喜欢体操,你就应该把体操当作你人生的历练,而不是去追求金牌,你的问题点就是你的得失心太重,你要用体操的因缘来训练你内心的专注力、忍辱力,当作你人生的一个理想抱负,不要去管外境怎麽样,把它当作一个人生自我的完善,用体操来启发你内心的完善。从每一个动作当中,你身心的柔软专注,来培养你内心的功德。
这个年轻人听了以后恍然大悟,他回去以后还是继续的练体操,但是心态完全不同。后来,经过半年以后,他那时候就不敢再跟大家一起练,都是别人下课,晚上以后他偷偷的跑到体操室去练。但是他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要得到金牌,他把所有的得失完全放下,专注每一个动作,完全用这一念心去观注体操。
老人家说:用心去体会,不要用欲望来观察人生,要用那一念心来观察人生,欲望就是你的名言分别。
你看我们前面《愣严经》一路讲来,六根、六尘、六识,产生一个识,识就在我们的心中一直在动、动动动,一直在引导我们。
他说:你要把要得到金牌的名言分别把它破坏掉,活在当下每一个动作。
结果,他开始练体操,他进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后来他过去很多很难做的动作,比方说,他从上要跳下来的时候,他要练习三个滚翻然后才着地,他现在可以做到。后来在正式比赛的时候,教练本来不让他参加,他说:教练你站在那边,我表演给你看。他一上去以后,所有的人都吓呆了,他的表现不但不会因为受伤,反而表现得比以前更好。后来他参加柏克莱大学的比赛,得到柏克莱大学的冠军,又代表柏克莱大学参加全美国大学,又得到全美国大学的冠军。
他的成功,很多体操队的选手去请教他,你是怎麽做到的?
他说:依你们的技术,你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他说:你们的心态错误,你跟我过去一样,你不能用欲望的心来做事情。他说:我去训练体操就是要得到金牌,得到金牌我才能够感受到我人生,让我活得快乐啊!他说:你这观念错误,欲望会让你痛苦,而且是事情做不好。你一定要依止不生灭心,称性起修,不要用欲望来训练体操,要用你那个明了的心来做体操,「无不从此法界流」,用你的心去做体操,所有的体操还是在追求自我的完善。后来他这个观念启发了很多人。
就是你不要去管外境的成败得失,做你该做的事情,从人生当中启发你内心的功德。这个思想就是我们这段经文说的:「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在一心真如的心中,生起「毗婆舍那的三观,清淨修证,渐次深入」,道理是一样。
这是把前面的修行位次作总结,总而言之,都是依止一心真如,不要依止意识分别心。
庚二、正以三行结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其实整个修学位次,当然有浅深的差别,但是能增进的就是三渐次,就是正行圆顿止观,助行就是持戒,还有《愣严神咒》。依止这样的三渐次,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我们前面讲五十七位,要把乾慧地扣掉,乾慧地它是路,但是它不是真;妙觉是真,而不是路,因为妙觉是结果不能讲路。把乾慧地跟妙觉去掉,就是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庚三、复以邪正结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你能够照前面的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这叫作正观。假设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时候,用有所得的意识分别心来起观,这样是邪观。你一开始邪,你后面一路走来就是邪。
《愣严经》修学只有一个思想,就是破你心中的名言分别。你该做什麽,你还做什麽,但是不要老是被你的妄想不断的牵动。这就是以不生灭心的根本思想。
在这一段当中,蕅益大师他的判定邪正,他提出三个看法,他说:以三事来判定邪正。
一、「安住」圆顿止观性修不二,名之为正。你在修行当中一定要性修不二,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你所有的修学依止一念心性而生起,最后还是开显一念心性,以不生灭心来当本修因,这叫作正。
二、「过程」知由三渐次,正助并修,戒乘俱急,名之为正。在修学的过程当中,理观叫作乘,事修(持戒),这二个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一方面理观,一方面事修,这个叫作正。
三、知六而常即,而不生退却;知即而常六,而不生憍慢,所以能够理事无碍,名之为正。在道理当中我们产生信心,在事相上,我们点点滴滴一天一天的进步。前面讲到渐次深入,我们只保证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事要渐修,名之为正。
三重的差别来判定邪正。
到这个地方,整个修行的位次讲圆满了。
乙四、结成经名以彰圆体圆宗圆用
佛陀到这时候,其实整个修学的内涵、修学的位次已经讲圆满了,但是佛陀都没把经题定下来,所以必须由大智慧的文殊师利菩萨来提经题。
经题当中它彰显了三个内涵:一、彰显本经的「体」,本经的题就是第一大科: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是所依的理体,就是我们讲的不生灭心为体。二、圆宗,就第二科:“空假中”三观的正助双行,叫作「宗」。三、圆「用」,第三科讲到修行的位次,功德力用。
(分二:丙一、文殊问。丙二、如来答)
丙一、文殊问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文殊菩萨代表大乘的实智(真实的智慧),所以他这时候在大众法会中从座位而起,而白告佛陀,他说:「我们应当如何安立这部经的名称呢?蕅益大师说:问本经的题。二、我及众生云何奉持?这一段是问本经的宗趣跟它的功德力用。」
第一个问是问体,第二段是问宗跟用,等于是本经的体宗用。
丙二、如来答(分二:丁一、别答五名。丁二、总答奉持)
丁一、别答五名
依体立名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囉无上宝印,十方
如来清淨海眼。
这一段的经题是彰显本经所依的体,就是我们常说的「称性起修」。
菩萨的菩提心所产生的波罗蜜,都是依止不生灭心而起的。所以他这个地方是经名--《大佛顶》。这个《大佛顶》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前一念心性,就是「不生灭心」,拣别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能够根据六根去接触六尘,根尘碰撞而产生一个识,不能依止这个,不能产生意识分别。
所以你为什麽修行佛法?
只有一个理由:依大佛顶而修。你的心都不能依外在的因缘,从《愣严经》的角度,你说我为了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而修学佛法,这个都不对的。这意识分别心嘛!六根去攀缘众生苦的境缘,产生一个慈悲的意识分别,这样子都是属于生灭心,这个菩提心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整个修行所依的理体就是《大佛顶》,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
「悉怛多般怛囉」前面的《大佛顶》是约显教来说;密教就是「摩诃悉怛多般怛囉」。“摩诃”是大,“悉怛多”是白,“般怛囉”是伞盖。海公说:其实「大白伞盖」就是《大佛顶》,道理是一样,一个是密一个是显。
「无上宝印」,大佛顶性是无上之法。为什麽是“印”呢?因为所有要成佛的人都必须要经过这个过程,「以心印心」。如果你所依止的心不是这种心,那你根本就过不了关。「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前面我们讲过,十方诸佛要成佛,没有一个人意识分别心根据一时的冲动来学佛的,没有这回事情!都要明白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起修的,这是一个无上宝印,这是「以心印心」的法门。
十方如来清淨海眼。
前面是讲所依的理性,这地方是依止理性所产生的智慧。
依止不生灭心产生清淨广大的智慧眼,依止不生灭心产生空假中三观,叫「清淨海眼」。
这个标题偏重在「体」所依的体性。
依用立名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
海。
这段的经题偏重在功德力用。这部经有什麽功德力用呢?「救拔亲因」。“亲因”蕅益大师说:就是亲因缘。救拔谁呢?一个是阿难尊者,一个摩登伽女,这二个出了状况,佛陀才宣说《愣严咒》,才宣说此经。
所以这部经主要的亲因缘…当然如果说讲得更远一点,末法众生都是救拔的对象。但是他当时直接的因缘,的确是因为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的事情而宣说的。
阿难尊者他是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背很多道理,但是都活在意识分别心中;性比丘尼是淫心炽盛的淫女。这二个人一个是烦恼很重,一个是分别心很重,结果二个人因为这个教理以后,得菩提心,入徧知海。
前面是说它所救拔的根机,这以下讲他得到的利益,都能够发起菩提心,而成就正徧知。
“正”讲大乘的实智,空观的智慧;“徧知”是讲菩萨的假观。
依宗立名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依宗立名)
「如来密因」就是前面的体,十方如来的秘密之心,非凡夫二乘跟权教菩萨所能了知的,叫作密因。「修证了义」正是讲到本经的宗,空假中的智慧,依止空假中才能够达到修证了义。“宗”就是它修学的方法。
体宗立名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体宗)
「大方广」就是《大佛顶》,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妙莲华」是讲譬喻,它是出污泥而不染。这二句话都是讲体和宗。
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依体所产生的智慧是十方诸佛之母,十方诸佛都是依止称性起修的空假中三观而成就的,而且这样的一种智慧能够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叫陀罗尼咒。
因果立名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愣严。
「灌顶章句」是讲它的出处,因为本经是出至于灌顶部所录出的,属于〔密教〕部,叫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是讲整个修行的因地,它有五十五位的真菩提路。它的果就是成就《首愣严》,坚固而究竟圆满的真如。
依止一念心性而修学,最后还是会归到一念心性的真如,叫《首愣严王三昧》。
这个地方等于是佛陀安立了五个经题,包括体宗用。
丁二、总答奉持
汝当奉持。」
蕅益大师把「奉持」这二句话讲得非常的妙。
什麽叫“奉持”?
他说:你不管做什麽,法法销归自性,这个就是「奉持」。
前一段时间我去正觉精舍听清公上人上课,我觉得他老人家上课那真的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如果你不知道什麽叫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建议你看看清公上人上课。他老人家上课,他不管你下面干什麽,他都不管,睡觉的睡觉……他都没关係,他讲得自得其乐。他讲课就是完全「称性起修」,从内心讲出种种的法义,这个法义还是开显他自心的功德。
所以「称性起修」的菩萨是什麽意思?
因为外在的因缘你控制不了,你该做什麽你还做什麽,是这个意思。所以称性起修的人,没有所谓的末法时代,没有这种事情!心性还有过去现在未来吗?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就是这一种相貌,现在还是这个相貌啊!当然你要说,我是假借外境在修学,那的确是末法时代,那你感觉的出来,那真的是魔强法弱的时代。但是要法法销归自性,那就是事在人为,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正法、像法、末法。你那一念心能够转过来就是正法,你能够把你自己生起的妄想,把它不随妄转那就是正法;那你跟着你妄想在动就是末法,就在一念之间而已嘛!
「汝当奉持」就是说,就在你当下那一念当中,你的分别心生起的时候,你的观照力要现,不迷、不取、不动,你做你该做的事,该做什麽你还做什麽,这是「汝当奉持」。
乙五、借破戒恶法为问端而广示七趣差别。
其实前面的理观讲得很详细,其实后面这二大科,佛陀在讲事相的因缘,一个是破戒的恶法,第二是对治五阴魔境。
借破戒恶法为问端,这地方的破戒二法,在经典当中提到三个人,第一个宝莲香比丘尼,第二个琉璃大王,第三个善星比丘。他们整个破戒跟破戒的过程来当作问端,佛陀趁这个机会,广泛的说出三界的业因跟三界果报的种种差别。
一般我们讲六道轮迴,这个地方讲七趣是包括仙道,把仙道也加上去。
(分二:丙一、申请。丙二、示答)
丙一、申请(分二:丁一、经家叙益。丁二、当机正请)
丁一、经家叙益
这一段是结集经典的人来叙述阿难尊者所得到的利益,不是阿难尊者自己说的,是结集经典的人把它描述出来。
叙所闻法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囉义,兼
闻此经了义名目
「说是语已」佛陀讲出前面五种经题以后,讲到本经的体宗用以后,阿难尊者跟法会大众,得到如来的开示。开示什麽呢?「密印」,成佛最关键的一个无上宝印,就是你一定要找到你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来当起修。
这个密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摩诃悉怛多般怛囉」,大白伞盖的意思。得到这个“体”,而且得到本经了义的名目。
明所得益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
烦恼。
从这地方以后,他能够顿悟禅那。这个“禅那”前面是了解体,这地方讲到宗,依止不生灭心禅那(圆顿止观),修习空假中三观,而经历了五十七个阶位,从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最后成就一个殊胜圆满的真如之理。知道这个道理以后,阿难尊者他的功德就讲出来了,「心虑虚凝」,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就把妄想的心转成止观的心,断除三界当中修心六品微细烦恼。断除欲界当中的思惑,前六品的烦恼。这时候的阶位,从断德方面等同小乘的二果,欲界的思惑有八十八品,他断了六品。
丁二、当机正请(分二:戊一、讚谢。戊二、陈疑)
戊一、讚谢
阿难尊者一方面称讚如来的威德,一方面敬谢如来甚深的大恩。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
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从座位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他说:「大威德世尊,“威”指的是讚歎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依止戒定慧而断除了烦恼,名之为威;“德”佛陀能够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救拔众生,名之为德。
依止大慈悲的慈音,能够无遮,不简别众生的贫富贵贱,平等的善巧开导一切众生微细的烦恼,使令我今日能够身心快然得大饶益,身心世界非常的愉快,色身非常的安然,而得到广大的利益。
这地方的「身心快然,得大饶益」,蕅益大师说就是前面的顿悟禅那的意思是一样的。
这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为什麽菩萨得到《大佛顶密因》以后,会「身心快然,得大饶益」呢?
我们一般人啊!心是向外攀缘。我们一个人向外攀缘的时候,你会发觉成佛是很困难的,非常困难!因为你心一动的时候,一念方动乌云遮,六根一发动去碰撞六尘,就把六识创造出来,整个我法二执一创造以后,整个世间上的事情就很複杂、弄得很複杂。所以我们觉得断烦恼很难,要成佛道也很困难。但是你研究本经以后,你开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称性起修。你往内心去观察的时候,你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原来烦恼是如梦如幻,无量的功德也是我本具的。所以烦恼是可以断的,既然我本具的功德也可以开显的,所以他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大乘的正信。
诸位你去看看『大乘起信论』,菩萨的起信,虽然刚开始仰仗佛法僧三宝这个助缘,但是他真正的起信是信根本。菩萨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之所以不退转,完全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从自他不二当中产生的那种菩提心,才真正的是大乘的信心。
所以他到这个时候,虽然对阿难尊者来说,他的断德等同二果,但是他对自己的成佛之道产生了信心,所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蕅益大师说,这一大科「借破戒恶法为问端而广示七趣差别」,主要佛陀要强调持戒的重要。这一段的宗旨就是:「若无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因为前面一路走来,佛陀把空假中三观讲得很详细,但是对因缘的断恶修善、业果这一部分讲的少,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作一个补充,强调理观不能障碍事修,事修也不障碍理观。但是这一段这一大科的经文强调持戒的重要。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一段经文有一点「扶律谈常」味道,就是《涅槃经》一方面谈真如佛性,一方面强调持戒的重要,有扶律谈常的意思在裡面。
淨业学园107讲次 讲义233面
戊二、陈疑
我们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要注意二个重点:一、你内心安住的问题,我们讲「云何应住」。菩萨道的发心,我们不能够住在外在的因缘,因为你外境是变化的,外境是用来历练的,但是不安住。所以整个菩提心你的所缘境不能缘事相而发心,而要依你的真如理性而发起菩提心。就好像我们今天跟敌人作战,你双脚的脚跟一定要先站稳,你脚跟没有站稳你什麽事都不能做,自己就先跌倒。本经很重要就是依止不生灭心,发自内心的那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第一个以理性而住,以真如为住。
二、调伏的问题。382当我们发心以后,我们开始历缘对境来调伏内心的烦恼,这时候所依止的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观的智慧,使令我们能够不偏空不着有而顺入中道。
在整个历练的过程中,其实它是要有一个所缘境的,发心是从内心发心,但是在历事练心的时候,它是要二个所缘境的。这二个所缘境,第一个菩萨所缘的是「佛法界」,依止觉悟的心所显现的清淨的功德庄严。这
一部分本经讲的不多,上一科我们讲到修学位次,菩萨的乾慧地,乃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本经有略略的带过,当然整个内涵没有像《法华经、华严经》讲佛法界那麽的殊胜,那麽的详细。这是菩萨第一个所缘境,就是「佛法界」。
第二个是「众生法界」,众生依止迷惑颠倒的心,所捏造出来的惑业苦,这一部分本经讲非常的清楚。佛陀很有耐性的、很详细的把众生依止无量的烦恼,造差别无量的业力,所显现的整个六道轮迴的果报,从这一科开始就详细的分别了。
这当中我们从蕅益大师的开示,本科就是所谓的「借破戒二法为问端而广示七趣的差别」这科的安立,阿难尊者的请问,佛陀的回答。蕅益大师认为有二层意思,这大家再进入经文之前要先了解。
当我们在面对众生法界的惑业苦的时候,第一层意思,佛陀是要我们怖畏当来的果报,对果报先产生怖畏,特别是对三恶道的苦,本经讲得非常的详细。我们看到当来的果报我们现在就产生一种怖畏的心情,这第一点。第二、对恶因产生厌离,我们对果报产生怖畏,我们对烦恼的活动就会想要对治它、厌离它,我们就不喜欢烦恼。而这样出离的念头正是一个修行的动力,我们因为怖畏果报,所以我们才会厌离我们当下的烦恼,厌离当下的烦恼,我们才会用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去对治。
所以说,本科主要的宗趣有二个:第一、让我们怖畏当来的恶果,第二、让我们厌离当下的恶因。蕅益大师是把它分为这二个重点。
戊二、陈疑
这一段是当机者阿难尊者正式提出他心中的疑惑
(分三:己一、总疑真不容妄。己二、别疑地狱同别。己三、结请决定开示)
己一、总疑真不容妄(总相疑惑)
他的总相疑惑是什麽?「真」,我们现前一念真如之心,既然它的体性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它怎麽会有三界的杂染因果出现呢?这是阿难尊者第一个疑惑,既然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那麽这种众生的惑业苦,这种杂染的因果,又是怎麽出现的呢?
心体本真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来徧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动
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既然这个妙,“妙”,体性不变,名之为妙;“明”,指的它作用随缘;“真”,是从来无妄,从来就没有所谓的颠倒虚妄的东西叫「真」;“淨”,从来无染。
这一念心性是妙明真淨,而且本来是周徧圆满的,没有任何欠缺的,这是约着佛性来说。
前面这一段是讲性德,这以下讲经过修练以后性德的圆满。性德跟修德结合起来的一个圆满的佛德。也就是说,当我们经过修行以后,成就佛道以后,所谓的「一转一切转」,这时候包括整个大地草木,外在的器世间,乃至于整个有情世间,一切的蝡动含灵。这些有情无情,当一个成佛的佛陀来看,都是真如佛性全体的显现,因为它的本质就是佛陀的清淨本体所显现出来的。
我们常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当一个人成佛以后,他看到有情的蝡动含灵,无情的大地草木,通通都是万德庄严的境界。也就是说,不管是从佛性的因地来说,是「妙明真淨」,从佛的果地来说,也都是「万德庄严」。因果都是清淨的,而这过程怎麽就会有六道产生呢?
何有诸趣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
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383「佛体真实」这句话是顺着前面的文来说。佛陀因地的佛性是真实清淨的,佛果上的庄严也都是庄严圆满的。但是为什麽佛性到成佛的过程当中,就有这麽多的地狱、饿鬼、畜生,乃至于人天六道轮迴的杂染因果呢?这些杂染因果是怎麽来的呢?
阿难尊者他提出二个假设,说这个是在我们佛性当中本来就有的?还是众生一念的妄动,一种虚妄习气的熏习而生起的?提出二个问题。
当然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他内心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请佛陀来抉择回答。
这个地方,我们看圆瑛老法师注解,他也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他说:前面事实上满慈子也提出类似的问题:「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前面的满慈子提出这个问题,跟阿难尊者这二个问题是相同还是不同?
圆瑛老和尚他回答说:前面的问题是比较微细,以根本无明来说。因为他整个问题在于「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他所问的是:既然心性是全体不变,怎麽会有这种有为的像状产生?这地方问的是根本的一念妄动,所以才有所谓的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这地方所问的偏重在第八识三细的烦恼,就是那个微细的烦恼。
这地方阿难尊者所问的,是一个枝末的烦恼,比较粗。就是从我们的第八识再继续的动下去,产生的第六意识的情想分别。后面讲到一种是爱情的力量,一种是理想的力量,我们内心有二种力量,一种是情爱的力量,一种是理想的力量,随着这二种力量在那地方互相的冲击。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所问的,是偏重在第六意识的枝末烦恼,就是情想的差别,这地方大家要清楚有所不同。
己二、别疑地狱同别
前面是拢总的对六道轮迴因果的产生,产生怀疑,这地方是各别的在六道中提出了对地狱。说地狱的同跟别。什麽叫同呢?大家共同来承受地狱的果报。换句话说,这个“同”指的是说地狱是有共同的处所,有一个地方叫做地狱,我们大家一起来受这个果报,叫做「同」。“别”就是各别各别的受报。也就是说事实上,没有一个地方叫地狱,你造了业你自己发现你的地狱,他发现他的地狱,其实地狱是没有固定处所的。提出同跟别的问题。
贪淫堕者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杀非
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勐火,后于节节勐火烧
然,堕无间狱。
这是讲到佛在世的时候的一个佛弟子,她现身堕地狱的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
世尊!比方说,你老人家有一个弟子叫宝莲香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它已经发心受了菩萨戒,但受了菩萨戒以后,却私下去行男女淫欲之事,破了菩萨戒的戒体。
这地方指的是宝莲香比丘尼她做了破戒的事情,这第一点。其次,更糟糕的是第二点,她破见。
她破了淫戒以后,她私底下公开的宣说,行淫欲是非杀非偷,她也没有去伤害众生,也没有去盗取他人的财物,换句话说,行淫欲并没有去恼害他人啊!没有让众生痛苦啊!所以她认为这就不是一个恶因,不是一个罪业之因,既然没有恶因,当然未来也不会有所谓痛苦的果报,这个就是破见。这是她因地的破戒跟破见二种情况,在她生命当中同时出现。
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勐火,后于节节勐火烧然,堕无间狱。
(结果)宝莲香比丘尼她破戒破见以后,她的第一个果报就是花报先现前,在她现世当中,她的女根就生起了勐火。因为男女的淫欲本来是属于火,她的因地是在火当中造业…我们后面会讲到,你因地是烦恼火就会招感业力火,最后就是果报火。因地因为淫欲的火去造业,果报当中就招感了果报火在女根先出现,然后再慢慢的,在身体当中一节一节的出现,就把整个身体烧死。这是她今生的花报,来生的正式果报就直接堕到无间地狱(阿鼻地狱)。
这个是在我们的经论当中,很少见的花报果报同时现前,这种情况不多的。因为她本身破戒,已经损伤自己的法身慧命,更重要是她破见,这是比较严重。因为她破见以后,她无惭无愧,她不会想忏悔,而且她又误导众生,说:行淫欲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对众生产生误导的作用。这是讲到依止贪欲,所造的因果的情况。
怒痴堕者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
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前面宝莲香比丘尼,她在造业的时候依止贪爱的烦恼,琉璃王是依止瞋心。琉璃王他杀害瞿昙种姓,这是有过去的一段因缘。那时候波斯匿王想要去娶释迦族的公主来做夫人,但释迦族认为他自己的种姓是很高贵,他不想答应这件事。但是波斯匿王的军事非常强大,他们根本惹不起波斯匿王,那怎麽办呢?他就想出一个方法,就把公主的婢女把她打扮成公主嫁给波斯匿王。这件事情的欺骗,埋下了释迦族被灭掉的一个祸根。
这时候波斯匿王也不知道公主长得怎麽样,他就接受了,后来生下一个琉璃王,太子就是琉璃王。那时候琉璃王也不知道有这麽一段因缘。有一天,琉璃王年轻的时候,就随着他的母亲回到他的外公外婆家,回到释迦族,因为家族那时候刚好办一个庆祝的法会。回到释迦族以后,当然人家都看不起这流琉璃王,说你这个是婢女所生的,大家私底下议论纷纷没有当场道破,所以琉璃王觉得很奇怪,但是他也不知道为什麽?
后来释迦族刚好做了一个很大的讲堂,准备请佛陀来开示。讲堂当然装饰得金碧辉煌,中间又摆了一个法座。这时候琉璃王看到这个法座,他就好奇,自己坐在法座上。当然,这件事情就激怒了释迦族的长老,当众就诃责琉璃王太子,说:你是卑贱的种姓,你哪有资格坐中间的位子!这件事情对琉璃王的刺激就很大,在他的年轻的心灵当中受到伤害。受到伤害以后,他就跟他的侍从说:有一天我做国王以后,一定要报这个仇!后来琉璃王太子他的父亲波斯匿王往生以后,他做国王以后,他就带着军队将释迦族全部灭掉。
当时的记载,佛陀曾经劝过三次,琉璃王都没有改变,乃至于目犍连尊者用钵救起了五百个释迦族的年轻人到忉利天去,最后也变成血水,因为它业报成熟。
琉璃王造了这麽大的罪业以后,佛陀就预言说:琉璃大王七天以后,现生被大火所烧,直接堕落阿鼻地狱。也是花报跟果报一起承受。这时候琉璃王就很害怕,他就造了一个船跑到大海去。但是业报不可思议,到大海去也是一样,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海裡面就生起业风,从海裡面产生大火,把他给烧死。琉璃王也是在烧死以后,也是现生堕入阿鼻地狱,这是依止瞋心造业。
第三个例子是善星比丘,善星比丘他是在今生成就四禅,成就四禅以后,因为他亲近恶友,造成很多过失,就退失了四禅。他退失禅定以后,他就生起邪见,他说:这世间上没有所谓因果的事情,没有世间的因果,也没有出世的因果,你看我得到禅定以后还不是失掉了?造善绝对不会招感安乐的果报,造恶也不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他就拨无因果,妄说一切法空,他也现身堕入地狱。善星比丘所依止的烦恼是愚痴。
阿难尊者把当时所发生的三件事情提出来,他提出这三个事情以后,他提出的疑问是说…
双问同别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这三个人都堕落到地狱去了,一个依止贪欲、一个瞋恚、一个愚痴。那麽到底地狱是有固定的处所?也就是说,各别造业但大家一起来共同承受?还是顺其自然的轨则,是各各去造业,而且各各别受,是没有固定的处所?
从后面的回答是这个意思,地狱的确是有固定的处所,但在固定的处所当中,共业中有别业,每一个人又各自去发现他个人痛苦的相貌。比方说,我们住在佛学院,佛学院也的确有他的处所,有所谓大家的共业,但在共业当中,有各各发业各各自受。
这地方是你必须把前面的跟后面的结合起来就对了。
384蕅益大师说:这一科的重点,佛陀要破除二种邪见:一、妄言心淨则国土淨,所以他认为地狱没有一定的处所,这样是违背了唯心万法的道理。就是说,这件事情是有点执理废事。破除的第一个邪见就是,有些人一天到晚观照现前一念心性,既然现前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那只是个人循业发现而已。理观过强以后,就忽略了事相的差别,执着地狱没有一定的处所。这一点是佛陀要破的第一个邪见--「执理废事」。
第二、有些人看到的确地狱有固地的处所,就执着地狱就是真实有的,是真实有的不能改变的,你忏悔都没有用的。这种情况是违背了万法唯心之理,有点「执事昧理」。
前面认为地狱没有一定的处所,就忽略了因果丝毫不爽的道理;假设你执着地狱有固定的处所,是真实有,又违背了法性本来空寂的道理。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的回答,是双破执着有跟执着空,而发明中道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前面一段是阿难尊者提出二个疑情。
己三、结请决定开示
请佛陀做出明确的开示。决定,明确的意思。阿难尊者他提出二个疑情以后,他就把这个做总结,说为什麽要提出这个疑惑。
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惟愿佛陀依止大悲心,来开发我们众生心中的迷蒙(迷惑),使令一切的末法众生,末法众生在持戒的过程当中,他能够产生一个决定义;「决定义」就是说,当佛陀这样讲以后,众生很明确的知道因果跟空性,所谓的自性空跟因缘有这二个道理,是绝对没有差错的。佛陀讲完以后众生就没有任何疑惑了,就是「决定」。大家能够很顶戴欢喜的去受持佛陀的禁戒,而无所毁坏。
385蕅益大师在这一段的总结他就说:观此经文,有扶律谈常之意。
我们前面经过一大段在讲修行位次的时候,其实修行位次在正念真如的过程当中,他观的时候是观空性。因为你破烦恼障,你当然是观空性,觅心了不可得,所以他从空观裡面一直观进去,把烦恼的力量慢慢慢慢的消灭掉。
因为烦恼是根据“我爱执”,我们执着我们生灭的因缘当中有一个自我,所以空观把烦恼消灭以后,他才能够转凡成圣。但是在修空观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忽略了因果的道理,所以佛陀必须把戒律的这一部分把它也扶持起来,就是「扶律谈常」,一方面畅谈清淨的佛性,一方面强调持戒断恶修善的重要,这一段有这一层意思。
丙二、示答
前面都是阿难尊者提出疑情,这以下如来就很清楚的显示来回答这个问题。
(分二:丁一、讚许。丁二、正说)
丁一、讚许
如来对阿难尊者的请法,一方面对阿难尊者讚歎,一方面允许来宣说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首先佛陀先讚歎阿难:快哉此问!“快”,畅快心意。《快哉此问》简单的说是:阿难尊者你问得好啊!你这个问题问得正是时候。因为前面佛陀一再强调理观的重要,可能会忽略事相的断恶修善。所以这时候阿难尊者提出这个问题也是正是时宜,问得好!因为你这样一问,才使令末法众生不入二种的邪见,一方面不会执理废事,一方面不会执事昧理,破除二种邪见。第二、允许。你应该好好的谛听,我会为你详细的说明,众生法界整个惑业苦的生起的因缘。
我们可以这样子讲,诸位我们看前面的「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前面那一段佛陀虽然讲正行跟助行,其实佛陀在整个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过程当中是偏重空观的,他就是一直在破我法二执,我空观破我执,法空观破法执,让心胸慢慢的扩大,内心的功德慢慢的显现、慢慢的显现、慢慢的圆满。所以前面是理观破烦恼障,这一科以后就修假观了,破业障。前面我们可以说是修空观,偏重在转烦恼障成般若德,这以下这一科是修假观,转业障成解脱德。前面的对治在烦恼,这一科对治在业力,对治罪业。
丁二、正说
正式说明三界染淨因果差别的道理。
(分三:戊一、总明二分。戊二、别示七趣,戊三、结示劝修)
戊一、总明二分
刚开始讲到三界的因果,佛陀先把众生的内心世界,分成二分。我们一般人这二分都具足,看这个意思,大部分的人都是具足内分跟外分,一个是充满理想抱负,一个充满种种的情爱跟贪欲,这二种分都是具足的。
(分三:己一、约迷真双标。己二、约情想别示。己三、明纯杂昇沉)
己一、约迷真双标
众生因为迷失了清淨的本性,而生起一念的妄想,这时才标举出,在虚妄的妄想中产生内分跟外分。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淨,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我们众生清淨的本体,它的确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没有三界虚妄的相状执,本来是没有的。这一点蕅益大师会不断的强调,本来没有这种染淨因果的、本来没有。本来没有怎麽就有呢?因彼妄见,有妄习生。所以我们在观察一念心性,我们要掌握二个重点:第一、不变性跟随缘性。你观不变的时候是本来都没有,如果我们的惑业苦是本来就有,那就糟糕了,那我们就不能改变了。所以「一切众生,实本真淨」,是发明清淨的随缘不变之体,体是没有,但是它有它随缘的作用,这种随缘的作用会随顺我们众生一念妄动的因缘,就产生能见所见的无明烦恼的显现。所以这「因彼妄见」就是产生第八识三细的烦恼,这是比较微细的。「有妄习生」,由根本的烦恼再继续的…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外境的刺激就产生种种第六意识的爱取烦恼的种子跟现行的生起,有妄习生。这是第六意识所产生的枝末的烦恼,前面是第八识的根本烦恼,这二个都是在发明心性虽然全体不变,但是它会随染淨的因缘而显现差别的因果。这个地方是随着颠倒的因缘,产生了颠倒的因果。因为一念颠倒以后,就产生了内分跟外分,“内分”就是我们众生心中的情爱,“外分”就是我们众生种种的理想,这二种。
内分外分都是约着一念的妄动才有的,本来是没有所谓内分外分的差别。
己二、约情想别示
前面只是把内分外分的名称标出来,这以下就把内分的情爱跟外分的理想,它的相貌各别的标示出来。
坠落之本 众生依止内分而产生坠落的相貌:
贪爱为本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
生爱水。
386什麽叫内分?为什麽叫“内”呢?
众生的分内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诸多古德的开示说法都是一样,众生以造作恶业当作本分事。
说:我们内心当中也的确有很多的善根,有很多烦恼。但是为什麽就把烦恼当作分内的事情呢?你造作烦恼不必别人教你,一个人你把他放在深山地带,没有受过教育,他很自然会造作很多的很自然的烦恼,这不必教的。但是外分就不同,你要经过教育才有的,正常人是不能生起外分。
内分就是说,我们对于各种东西的贪爱是不必别人教的,做这件事情是众生本份的事情,因为生生世世都做这件事情。什麽叫内分呢?
因诸爱染,发起妄情。众生内心发动爱染,爱本身就是染着,贪爱以后,当然我们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是对治,用持戒或者修止观来对治,它就慢慢消灭;假设你没有对治,就会慢慢进入「发起妄情」。
前面只是贪爱,这个地方就是有取,执着而不相捨离。
我们在讲十二因缘的时候有提到,“爱”的话就是你很喜欢,但是你不一定想要得到,可有可无,就是看着它很不错、很喜欢。到“取”的时候,你就想追求了,你一定要得到,烦恼就更炽盛。
其实爱染跟妄情都是贪爱,只是一个是轻微的贪爱,一个是比较严重的贪爱。贪爱以后当然就造业,「情积不休」,相续的去造作这方面的业力,最后的结果产生贪爱的祸水,就是果报出现了,惑业苦。
这地方是先把众生的分内的相貌,这种情爱的相貌,引生的惑业苦的道理讲出来。这以下就引出四证,证明前面的道理是对的。
举例验证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
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
流液。
贪爱怎麽就能够产生水呢?
六道众生,你可以实际去印证,譬如我们心中去忆念美味的食物,当然这也是一种贪爱,他所缘境是饮食。饮食并没有现前,但是我们用贪爱的心去忆念美味的食物的时候,口中就自然生起口水,这是第一种水,口水。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
我们去忆念过去往生的人,一方面怜爱他过去对我们种种的好处,或者悔恨他怎麽这麽早就往生,为什麽不多住一段时间呢?这种怜恨之心,我们很自然的就在眼中流出眼泪来。水是怎麽来的呢?也是一种爱怜之心产生的。
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当我们内心把自己所得到的财宝,把它拿出来看一看,看到自己有这麽多的珍宝,产生贪爱的液体,这时候你的身体就会产生光泽,像精神特别好一样。这个也是一种水的润泽。
心着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当我们想着男女婬欲之事,男女二根,不管男众女众都是一样,都会流出情爱之水。
这个地方就引证,因为你有烦恼水,就产生业力的水,最后产生果报出来,是这个意思。这个“水”到底是怎麽样的情况?说:贪爱产生水,这个水会有什麽样的结果呢?
结示立名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能贪的心是一个,但是它所贪的境不同,贪爱饮食、财物乃至于男女等等,它产生的结使的烦恼是一样的。产生水有什麽样的问题呢?因为水性是润湿而不升。
你看我们看到水,水有一个特性,水往低处流。你看我们要把低处的水要拉到高处,那一定要马达冲上去,它不会自己跑上去;但是你要让水从高的地方流到下面,你就不用麻烦,它自然的就往下流。水它有一种天生的本性,就是往低处下坠,这个就是「分内」。
我们之所以人道做好好的,为什麽会下坠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呢?
就是你做人的时候贪爱的水太多。
它的意思就是说,理想会产生一种气,蒸气是上升的;贪爱会产生水,会下降。
《愣严经》的意思就是说,临命终的时候你到底是往下降还是往上升,看你的气比较多?还是水比较多?它是这个意思。你看我们气体是往上升,水是往下降。
这地方是讲到众生的本分事,本分就说是你不用去教育他,他自然就会去做的,第二个是“分外”,这就要教育了,要读圣贤书,因为你本来是不会做这种事情,要经过后天的教育。
超昇之本
渴想为本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
生胜气。
什麽是外分呢?
众生分外的事情,要经过圣贤的教育才有的。
什麽叫外分呢?因诸渴仰
经过圣贤之道的教育以后,对圣贤的功德殊胜的境界;比方说我们念佛的人,对于佛的功德,对淨土依正庄严的殊胜,产生种种的渴想、仰望,我们也想要得到,所以「发明虚想」,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理想抱负出来。「想积不休」,想,再不断的去造作、造作,就产生殊胜的气势出来。
淨业学园108讲次 讲义235面
己二、约情想别示
387这地方佛陀讲到六道善恶的因果,佛陀是讲出二个观念:一、从我们心性的本体上来说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说:「一切众生,实本真淨。」
我们在观察我们心性的不变之体的时候,是无有少法可得,没有所谓的内分外分这样差别的对立,没有这种事情。但是当我们在观察我们心性随缘作用的时候,当然讲作用,那就是念头开始动的时候,一动就分成内分、外分这二种差别。
“内分”这个动,是由情爱来带动的,随顺于我们情爱的力量所带动,就产生水分出来,使令我们的生命慢慢的往下坠;第二种动,是根据我们经过圣贤的教育产生的理想,产生了气势,使令我们超昇。
佛陀在讲六道之前,先把超昇跟坠落的主要因素区分出来。
我们讲到理想(渴想)会产生气势,这以下引证。以下佛陀举出我们一般修道人的六念法门来作证明。
举例验证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
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念施、念戒: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
我们经常抱着一种持戒的理想,我一定要把戒持好,有这样理想抱负的人,很自然就少欲知足,从少欲知足当中,就能够产生内心的轻安而随顺于禅定。
这地方的心持禁戒,要按古德的解释,是包括了布施在裡面,我们愿意施捨,也会让自己身心感到轻安,这就是念施跟念戒。他为什麽有轻安呢?他有一种气势让他身体往上轻飘,一种持戒的气势,布施的气势产生。
念法:心持咒印,顾盼雄毅;
这一个人他经常喜欢持『大悲咒、愣严咒心、或往生咒』。咒是如来的心印,所以他持咒以后,就感觉到他的心跟佛的心在一起,他产生一种强大的气势,就「顾盼雄毅」,充满了雄心壮志,纵然遇到天魔外道的干扰也无所畏惧。因为他的心跟咒一接触的时候,他就产生一种气势,这种气势使令他顾盼雄毅。
念天:心欲生天,梦想飞举;
这个人他的心中厌恶下界的麤苦障,欣求上界的淨妙理,他经常想到他自己要生天,有这样的美好理想抱负,他就能够在梦中,乃于在寂静当中,想像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是往上飞举的。
当然往上飞举这是好事情,表示他这个人有清淨的胜气,殊胜的气势在他内心当中生起,他还没有生天哦,但是只要他有这样的理想,他的身心世界当下就变化了。这个地方还没有讲到他真正生天,这只是引证。
念佛:心存佛国,圣境冥现;
他经常忆佛念佛,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淨土的殊胜,在梦中跟禅定中,他就能够看到佛菩萨的庄严,淨土的庄严在心胸显现出来。
念僧: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他为跟善知识求法,而愿意侍奉善知识,他就能够像善财童子一样,「百城烟水,不辞辛劳」,为了求般若的法门,能够放弃自己色身种种的受用。
我们在六念:念戒、念施、念法、念天、念佛、念僧的过程当中,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殊胜的气势,会让自己感到轻飘,这都是一个功德相。
结示立名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想像的所缘境不同,有的想像持戒,有的想像法门,有的想像僧宝,想像的所缘境不同,但是依止想像所产生的轻举是相同的。身心既然是属于飞动的,自然就不下沉,临终自然就超越而往生到善趣,这个就是「外分」。
388这地方蕅益大师的注解讲出二个总结,值得我们注意:
蕅益大师说:众生全体在迷,所以以爱染为内分,以渴想为外分。
我们众生一念迷惑以后,当然活在自我,自我当中其实不管情爱,不管想像,其实这个地方我们从《唯识》来看,都是想心所在作祟。你研究《唯识学》你会发觉,在整个唯识所有心所当中,最有强大力量就是“想心所”,就是五徧行:触、作意、受、想、思中的那个“想”。
我们为什麽产生贪爱?因为你对这东西产生美好的想像。
所以它这个地方整个关键点就在“想”。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想:「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我们的堕落是一种错误想像的误导,但是我们的超昇,「诸佛正徧知海」,也是从众生心想生。我们为什麽能够念佛、念法、念僧,也是要靠经典的学习而想像。
海公他在录音带他常说:一个人为什麽证得空性呢?他就是不断的想,他想我的色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他说:你就这样不断的想想想,想久了,你就跟真理相应了。
说:空性的真理是怎麽出现呢?你就是不断的想,想出来的!
说:他为什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会现前呢?他平常就经常的忆佛、念佛。
关键点在“想”,当然想有颠倒想,还有一个如理思惟的想,这地方不同。这是第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同样是想,一个是颠倒的,一个是智慧的。
第二点蕅益大师说:虽然众生有内分外分的差别,但是当我们会归到清淨的本体的时候,依旧是「狂花乱舞,空体依然。」其实这个都是我们内心当中,随顺染淨的因缘所显现的一个假相而已,从清淨的本体来说,它依旧是清淨的。
我们眼睛有毛病看到华,有的看到美好的华,有的看到丑陋的华,在空中飞来飞去,虚空还是这样。就表示说,生命是可以改造的,因为它的清淨本性永远没有变,它只是一个随缘的因缘显现的杂染相,随顺清淨相,但是那个清淨的本质是没有改变。
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能够依止正念真如,依止忆佛、念佛,马上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假设这些的烦恼相罪业都是真实的,那我们怎麽带业往生呢?不可能带业往生,那就要消业才能够往生。所以念头的转变在于这一句话:「狂花乱舞,空体依然。」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在观察身心世界的时候,你看蕅益大师的开示,他经常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他讲即假的时候,他要提醒你是即空;他讲即空的时候,他会提醒你即假;自性空而因缘有,因缘有自性空;清淨本然而循业发现,循业发现又清淨本然。你要随时保持中道的平衡,是这个意思。
己三、明纯杂昇沉
前面是简单的说明,以下就讲得比较详细,纯一的想跟情,或者是有参杂的想跟情,所产生的六道的超昇跟六道下沉的差别。
(分二:庚一、正明昇沉。庚二、结答同别)
庚一、正明昇沉
依止情想纯杂所产生的昇沉。
临终相现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
未捨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在一切的世间,这个地方的“世间”,是偏指有情的正报世间。在整个生死辗转相续当中,我们的生命是相续的,你看死了以后又出生,出生了又死,它是相续的。在生跟死生命的交换当中,我们有一个心态:「生从顺习,死从变流」,我们众生是贪生怕死的,这一句话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受生的时候是顺从习气,顺从我们的习气去受生,但是死的时候,就会产生身心的变化,我们是顺从习气而生,然后因为业力的变化而死亡。所以在临命终的时候,将死但是还没有死,为什麽这麽说呢?因为他「未捨煖触」。在临命终的时候,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临命终的时候,首先前六识都不活动,最后进入梦觉,但是他第八识还会在,还在一段时间。所以第八识还在的时候,他就温度还在,他的寿命也在,这时候他一生所造的善恶业同时显现出来,就像看电影一样,他一生当中他没有学佛之前,依止情想造的杀盗淫妄那种烦恼水、业力的水、果报水显现出来;但是他学佛以后他在佛堂拜佛、修忏、忆佛、念佛这种功德法也显现出来。这时候真妄交攻,「死逆生顺,二习相交」,“死”是违背我们的心情的,“生”是顺从我们心情的。这个时候众生他有二种心情,一求生,二怕死,这二个心情在我们心中同时显现出来。在善恶显现的时候,他的心情是这样子的,是「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这地方是讲到临命终当时业力的显现,跟一般人内心状态。
依想超昇
纯 想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淨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淨土,
随愿往生。
“纯想”就是他心中有一个很明确的理想。这个地方的理想看经文的意思,不是出世追求圣道或往生的理想,应该不是这个,指的是他心中修学上品十善业的理想,他对这个理想非常的坚定。所以临命终的时候,因为有这样子的理想的坚持,使令他的身心世界是飞举的,而生天,「纯想」。这个人烦恼澹薄,但理想却非常的坚定。
在整个纯想当中又有另外一个情况,「若飞心中」,假设在他纯想飞举的心中,他又有持戒修福,而且他又有出世的智慧,出世无漏空假中的智慧,而且他有清淨的愿力,这个愿力包括菩萨的四弘誓愿,也包括了往生淨土的愿力,福报、智慧跟愿力这三个加持,临命终的时候就心地开通。
古德说:一般人的神识是暗钝的,一个没有理想抱负的人,到临终的时候,你看他的眼神是呆滞暗钝的;修行人的眼神他是明亮,因为他内心当中有理想,所以临终的时候他是心地开通。这时候他就会自己见到十方诸佛,乃至于种种淨土的庄严,而随顺心中的愿力往生十方淨土。
这地方把生天当中,又另外标出了他有福德力、智慧力跟誓愿力这三种的差别,而产生了往生。这是在六道轮迴的凡夫当中,最好的一个相貌,表现最好的「纯想」,这个人没什麽贪爱的,完全是活在心中的理想。
杂 想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
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
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ㄙㄨㄟ)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中等的:他一生对男女财富多少有一点贪爱,但是他理想抱负这种正念的力量是超过贪爱的力量,想像的力量多,情爱的力量少。这个人从本经来说,当然他身体裡面有水,但是也有气势,但是气势强,所以他能够高飞,但是不能够飞得很远。
这以下提出四种差别:即为飞仙;这是指的九想一情,百分之九十的想,百分之十的情,这种人是具足五种神通,在天上做种种飞行的天人。大力鬼王;指的八想二情 ,比方山神种种的土地尊神,某某大帝,某某国王等等的,这种大力鬼王。飞行夜叉;七想三情,前面是指鬼王,这是指他的将帅,八部的鬼帅,他能够飞行。地行罗刹;六想四情,一般的旷野鬼神,但是他也没有太多障碍,就算不是多财鬼应该也是少财鬼,还不是属于饿鬼,因为他想的成分还是多,六想四情。这以下四种最多的范围,能够游行在四天王天来去自如,无有障碍,因为他生前虽然有一点贪爱,但是他的理想,希圣希贤的那种抱负还是多的。
另外一种在情少想多的过程当中,它又把它分出一种。
佛陀在讲经的时候,前面的纯想也是一样,他先讲非佛弟子,再讲佛弟子。前面是讲非佛弟子,变成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这个是世间的善人,这以下讲佛弟子。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ㄙㄨㄟ)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假设他有一般的善心,除了希圣希贤的理想抱负,更重要他有一种善愿,护持三宝的愿力。护持三宝当中,他以下提出了有四种的情况:护持我法,护持如来的正法。这种护法尊神,讲大乘经典的时候,护法神会来护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护戒的善神。在戒坛当中有很多的护戒善神,或者他是保护戒法,或者保护持戒之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保护神咒,乃至于保护持咒之人。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有的护法神是专门护持哪一个人修禅定他就保护他,使令他远离魔障,保绥(安定),使令能够身心安定,而成就无生法忍。
有这种亲近护持三宝愿力的尊神,他就会在如来的座下而成为三宝护法尊神。
它这个地方,我们一般讲鬼道,其实它是把鬼道分成二类,一种是鬼,一个是神;有福德的是神,没有福德叫做鬼。在神当中,本经又分成二类:一、具足善心而不具足善愿,他有善心,但是没有护持三宝的愿,这一类大概就是到了飞仙、鬼王、夜叉、罗刹去,福报力很大,但是跟三宝都没有什麽因缘,只有善心的。二、他有善心又有善愿,就会亲近三宝,来护持三宝。
情想均等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他内心当中对于五欲的情爱,跟对整个圣贤之道的理想抱负是均等的,一半一半的,这种人他也不会飞举,也不会坠落,而生在人世间。
做为一个人有二种差别:第一种人是想明斯聪,这个人他平常欢喜用觉照的智慧来推度事理的聪明人,这种人就属于聪明人,凡事用智慧来推度的。第二种人是情幽斯钝,他遇到事情是习惯用感情来判断,跟着感觉走,做什麽事情也没什麽章法,没什麽考虑的,这种人一般都是暗钝愚痴之人。
这是讲到情想均等,他是做为一个人,到这个地方还没有堕落,都还不错!以下看堕落的情况,堕落的情况又分二种,一个是杂情,一个是纯情。
依情坠落
杂 情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勐火,身为饿鬼,常被焚
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
二种地狱。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流入横生」古德说是六情四想,“横生”就是畜生道。这个人的情感已经多于理智。在畜生道又分二种,一毛群,二羽族。在畜生道中情爱比较重的就在地上爬,像牛、马…种种的走兽;假设他过去当中,他的情爱比较轻薄,就是飞行的鸟类。这地方有所不同,情感重是在地上走,情感轻薄的在天上飞。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勐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如果他是七情三想,他就沉在水轮之下,而生于火轮之上,他刚好受生在水火二界交接的处所,他经常受到勐火气分的燃烧,就变成饿鬼。饿鬼的特色是什麽呢?常被焚烧。“常被焚烧”古德注解有二层意思:第一、常被内火所烧,饿鬼众生他内心经常有一种飢渴之火逼迫,他永远也喝不饱、也吃不足,有飢渴火的逼迫,内火。第二、他有外火,外受勐火的烧燃。什麽叫外火呢?水能害己。饿鬼道他去喝水的时候,他过去悭贪的业力,就把水变成勐火,把自己给烧了,但是他被烧了以后,他下次看到水,他还是过去喝水,又被烧,经常被外火所烧。他一生当中的总结是:无食无饮,经百千劫,没有食物,没有饮食,活在内外火燃烧当中,经过百千刧的时间,这是七情三想所引生的。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地狱:这个人他一生当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根据感情在做事情,偶尔有一分是跟着理想抱负,临终的时候就下洞火轮;“洞”沉沦,沉沦到火轮之下,而到火风二地交接的地狱,风轮跟火轮的交接处所。比较轻的八情二想,他就在有间地狱,重的就在无间地狱。有间无间当然有几种差别,比方说他受苦差别,无间地狱你一进去以后,你的痛苦是没有停止的,有间地狱他的痛苦是有停止的。第二、生命也有差别,有间地狱的生命是有期限,无间地狱的生命是没有期限,死了以后,业风一吹,又活过来,一天当中万死万生,生命受苦无间,乃至于时间也有种种的差别。
纯 情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
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
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这个人一辈子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希圣希贤的这种理想,完全是一种情感的作用,这个人就直接堕入阿鼻地狱,也不用经过中阴生直接堕入。
古德注解说:这个地方的阿鼻地狱比前面的无间地狱更厉害,那无间的力量更大,受苦无间、寿命无间、时间无间等等,更厉害。
在无间当中,前面是一般人,这以下有更厉害,就是跟三宝有关係的。
假设在整个纯情的下沉心中,有毁谤大乘,说大乘佛法非佛说,或者毁佛境界,比方说,宝莲香比丘尼破戒、破见;或者狂妄说法,比方说前面那个善星比丘,说一切法空而拨无因果;或者虚贪信施,假借种种的因缘来贪求信施的财物;或者滥膺恭敬,自己没有德行就假装有德行,来追求别人的恭敬,乃至于造作五逆十恶的重罪,这种人他就不只一个阿鼻地狱,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因为一个阿鼻地狱它是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一个大劫,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一个大劫阿鼻地狱结束以后,他的罪业还没有结束,他又换到另外一个阿鼻地狱去,他的时间是无间,时间特别长。
这地方就是他对于整个三宝有毁谤、伤害的过失。
389这一段是把整个情想昇沉的差别做一个大方向的说明。
蕅益大师说:众生法界造业也是不可思议,因为众生法界造一念心性的时候,也是即空、即假、即中,也是不可思议。
在这不可思议当中,蕅益大师就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麽不可思议呢?
说:我们这一念心性清淨的本体就像黄金一样,而随缘的相状你可以把黄金做成佛像,让人家恭敬礼拜;把黄金做成兵器去杀人。兵器跟佛像就是它随缘的作用,黄金就是它的不变之体。当然兵器你也可以重新把它烧一烧又可以做成佛像,关键在哪裡呢?
蕅益大师说:就在迷悟的差别。众生随顺迷惑的因缘,跟随顺于觉悟的因缘而产生差别。
这个“想”,第一个是以迷惑来引导的,一个是由觉悟来引导的。
「想」我们再说明一下:
我们一路看来,你要超生比较高的境界,想是不够,他要达到纯想的时候,还加一个「思」。五徧行裡面,触、作意、受、想、思。
我们常说思想、思想,其实这个观念不对,是「想思」,「思」是决定性的造作。比方有些人说,我内心存有善念就好,我干嘛受戒呢?不一样。你没有受戒,你对于持戒这件事是存在这个“想”,我很想要做善事,但是你受完戒以后,到“思”的时候,是我一定要造善业。
诸位知道“想跟思”有什麽差别?一种是一种增上意乐。你看为什麽我们〔淨土宗〕一定要发愿,我为什麽要发愿呢?我觉得淨土很好就好。不可以!因为你很想要往生,这叫做想;我一定要往生,这叫思。这地方有所不同。
这地方就是说,你内心的坚定的力量,这是成败的关键,那种「坚持」。我们修行人你最关键就是…每一个人都会修行,但是那个力道有所不同。你看忏公师父对善法的坚持,我们比起来就差一截的,当然这就是善根的问题。
那麽这“思”是怎麽来的?为什麽他能够坚持,而我们就没办法坚持呢?智慧浅深有差别,就在那个胜解,对功德法的胜解。
我自己参加佛七,我有这种感觉,你看我们同样是依止佛号来抗拒烦恼,一念敌万念,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每一个打佛七的人都是妄想纷飞才来打佛七,没有一个人是寂静来打佛七,都是在这个地方打滚了很久没办法了,到佛堂去,把佛号提起来。有些人一下子就上路了,有些人他念了七天还是老样子,佛号总是建立不起来。
关键在哪裡?就是你没有坚持佛号嘛!你坚持佛号妄想就消失。
那个坚持的力量来自哪裡呢?来自于对生命的胜解,来自于对淨土功德的胜解,那种坚定的理解。
我们在学习经论的时候,有一个好处就是说:欸!我们看那麽多经典干什麽呢?
看那麽多经典你平常不觉得有什麽好处,你读圣贤书你也不觉得有什麽好处,但是你一旦修行的时候,你真妄交攻的时候,你会对正法多那一分的坚持。那一分坚持就是养兵千日,平常的闻思来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个想,你不能停留在想,要到思,增上意乐。
庚二、结答同别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先做一个简单的回答,它分二段:
别业:众生各别造业个别受报。
从别业的角度,一切众生,他循其所造的恶业的轻重不同,各自去招感自身不同的痛苦的果报。
共业:从共业的角度,在众生的共业当中,也的确有一个地狱的处所存在。
蕅益大师说:你要讲「万法唯心」的时候,把一切法汇归到一念清淨的随缘不变体的时候,那就是所谓的「故知道地狱非本来有」;你依体起用讲「唯心万法」的时候,那就是大众共同造业共同受报。就是说,也的确有一个地狱,但是进到地狱的人,各自受个自报,共业中有别业。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