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五卷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五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页,「丙二、劝愿流通」。
丙二、劝愿流通
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有三次劝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第一次劝我们发愿是在「正宗分」的前二科,就是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个地方,本师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发愿,主要是依据二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当中,就是说极乐世界它提供我们一个庄严的正报身心,跟依报的国土。就是说从正报的身心上来观察,这个果报体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所创造的一个意生身,他能够解脱老病死的痛苦,他能够具足五种的神通,所以有种种自在的境界。从依报的国土上来观察,极乐国土它住处的庄严、生处的庄严,种种的宫殿、楼阁、天乐鸣空、黄金为地、宝树、华香等等,衣食自然,依报的环境也特别庄严。所以释迦牟尼佛从:极乐世界它提供你一种安乐的果报,所谓「极乐国土者,好梦者也」,劝我们发愿求生国土,愿生彼国。其次,从圣道的修学角度,极乐世界它能够使令你「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说你到了极乐国土,你那一念的明了心性,在受用依正二报的时候,你内心当中能够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换句话说,你这一念心,一直往佛道亲近,绝对不会再退转。另外你在那个地方,能够亲近诸上善人,亲近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种等觉菩萨。这样的理由,主要是扣着「极乐世界者,醒梦者也」,它有一种清净的功德。所以佛陀在讲完前面二科,他很真诚的第一次劝我们发愿,「愿生彼国」。这当中,他主要依着二个理由,就是「极乐世界者,好梦者也;极乐世界者,醒梦者也」,这是第一个发愿。其次,第二次是在「正宗分」的第三科「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释迦牟尼佛讲到净土的行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个地方,佛陀讲完这一段以后,他后面再强调:「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个地方是说:因为修习净土的人、一个念佛的人,他临命终的时候,能够得到佛力的加被,所以能够保持心不颠倒。从临终能够心不颠倒的这种利益来说,佛陀也是再一次的劝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第二段,基于「心不颠倒」的理由,劝我们往生彼国。第三个是基于受生的理由,受生于彼国,而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第三个理由。我们看经文: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经文当中主要有二个:第一个是说明发愿的功德,第二个正式劝我们发愿。在发愿功德当中,佛陀招呼了一声「舍利弗」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就是说发愿的情况有三种情况,从过去、现在、未来来说:你这个人,在没有听到本经之前,你已经发愿了;或者你现在才开始发愿;或者你刚发愿,你准备要发愿。发愿什么呢?「欲生阿弥陀佛国者」,这个「欲」者,希望,你内心当中希望下辈子能够生到阿弥陀佛国土。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前面的信心:是说你能够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忆念十方诸佛的名号,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加持。这个是你对佛的名号一念的信心、一念的忆念,能够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但是并不表示你能够往生,因为没有愿力的引导。这个地方更进一步就是说,如果你能够生起愿,「愿生阿弥陀佛国者」,这样你就有一种力量,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就能够有一种力量在彼国土受生,而能够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这种不退转的情况,也是有三种情况,就是「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这个「已生」是根据前面「已发愿」所成就的功德,「今生」是「今发愿」成就的功德,「当生」是「当发愿」的功德,配前面的发愿而成就受生。这一段是说明发愿的功德,就是发愿而能够受生到彼国。第二段佛陀就正式劝我们发愿:「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就是你已经有信心以后,虽然你能够得到诸佛的护持;但是你还是要进一步的发愿,由这个发愿的功德,使令你受生彼国,而成就无上菩提,是这个意思。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这当中对受生彼国这件事情,有一个正式的解释:
正释二
明三劝之意
在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三次的劝我们发愿。
┌已愿─已生┐
│ │
┌┼今愿─今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
││ │
│└当愿─当生┘
这个愿是扣着信心而来的,「已」发「愿已生」、「今」发「愿今生」、「当」发「愿当生」,所以我们依止我们真实的信心所引生的愿,这是一个真实的愿力,有真实的功德。
┤┌非信不能发愿┐
├┤ ├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
│└非愿信亦不生┘
所以信跟愿这二个是互相有关系的。
│ ┌信之券┐
└又愿者┤ ├尤为要务,举愿则─
└行之枢┘
┌信┐
─┤ ├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行┘
这个「愿」在三资粮当中,它对望着前面的「信」是一个「券」。这个「券」就是古时候的银楼,给你这个银票,这种价值的证明。这个地方就是说:「愿」它是「信」的保证。这句话怎么说呢?就是说我们刚开始依止「信」而发起「愿」,而当我们发起「愿」的时候,也就对前面的「信」有一种加强的力量,它对「信」有一种保证的功德,它对望前面的「信」,它有加强信心的一种力量。对望后面的「行」呢,它是行的「枢」纽。这个枢纽就是它能够引生行门的生起、它能够引生行门的生起。由愿力,因为你想要往生,所以你就会在没有时间当中,强迫自己拨出时间来念佛。为什么呢?因为你想要往生,就是这个理由。所以说这个愿在三资粮当中特别的重要,因为「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我们从本经的文字上来看,如果我们细心一点,这个「愿」贯穿了整个「正宗分」的信愿行。虽然在第一科「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它的重点在信,相信极乐世界三力所成;但是极乐世界所表达的那种功德的境界,其实也有引生我们「愿生彼国」的味道在里面,也有「愿」的味道在里面。第二科的愿,那当然真实。佛陀讲完名号的行门以后,佛陀又说持名的好处,因为你有佛力的加被,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所以「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在讲完「行」的时候,又再一次的劝我们发愿。所以说从本经上看,佛陀很重视发愿这件事情,因为它往前能够加强你的信心,往后能够引生你念佛的行门。所以佛陀在本经当中,不厌其烦的三番劝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就是因为它太重要了。
明愿依四弘
┌欣┐
复次愿生彼国,即┤ ├二门─
└厌┘
┌苦┐二諦所發二
┌厌离娑婆,与依┤ ├ ┐
│ └集┘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
┤ ├
│ ┌道┐二諦所發二│大菩提道
└欣求极乐,与依┤ ├ ┘
└灭┘種弘誓相應
这个「愿生彼国」事实上开出来是二门:一个是「欣」、一个是「厌」。第一个是「厌离娑婆」。你为什么厌离娑婆呢?这当中的理由是「依」止「苦集二谛」,因为娑婆的果报体是苦的,这个苦是杂染的烦恼跟业力所招感的,就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二个理由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也是依「道灭二谛」,约着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了成就清净的功德,而发起「二种弘誓相应,故得不退转于大菩提道」。换句话说,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事实上是随顺于四圣谛的。我们之所以厌离娑婆,主要的是娑婆世界是一个杂染的流转门;我们之所以欣求极乐,是因为极乐世界是一个清净的还灭门。所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正是跟无上菩提心完全相应,就是你的四弘誓愿,跟你的无上菩提心是完全相随顺的。所以这愿生彼国,事实上就是菩提心,是这个意思。这个是蕅益大师把这个愿跟无上菩提心给融通了。看第二段「破疑」,对这段经文的破疑:
破疑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就是说我们现在发愿,但是我们还是一个人的果报,怎么能够说「今发愿、今生」呢?应该是「当」来受「生」,这个地方怎么「今发愿、今生」呢?提出这样的疑惑,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 ┌现生─发愿持名。
│答:此┌一约一期名今┤
└ ┤ └临终─定生净土。
亦二義│
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今」是约着「一期」的生命,所以这个「今」的范围很广。什么叫「今」呢?就是我们「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那这二件事都是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所收摄,所以说「今发愿、今生」,这样讲也可以。但是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偏重在第二段的解释,这第二段当中有深义、甚深的含义,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二約剎┌一念相应─一念生┐
└ ┤ ├──
那名今└念念相应─念念生┘
┌妙因┐
┌┤ ├不离一心─┐
│└妙果┘ │
┤ ├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
│ ┌低┐ │
└如称两头┤ ├时等┘
└昂┘
┌信愿┐┌莲萼光荣┐便非娑婆界內人
池─只今┤ ├┤ ├
└持名┘└金台影现┘矣。
这段经文在解释的时候,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偏重在第二个。说「今发愿、今生」,你现在发愿有什么好处呢?你现在就受生。什么叫「现在」呢?就是「剎那」,你念头开始发愿的时候,那一个剎那当中,「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你一个念头发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时候你就一念的受生极乐世界;乃至你念头的相续,你那个「生」的力量,一次一次的增长广大。什么叫做「生」呢?「生」就是本无今有。说这个东西、这个法,不管是一个杂染法、不管是一个清净法,它本来不存在,本无,但是「今有」。因为你造作的因缘,诶,现在出现了,这个叫做「生」,本无今有叫「生」。就是你在发愿的时候,你的内心当中就有变化,在你这个杂染的惑业苦当中,出现了一种往生的力量,出现了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功德的力量。这当中的道理,蕅益大师解释它的道理,说「妙因妙果,不离一心」。这样解释因果是最彻底的。一般我们讲这个「因」就是一种业,一种身口意的造作。说你这个身口意的造作,事实上是从心发动的,身口是不能造作的,所以「因」是你心所造作。这个「果」就是十法界的依正二报,也是你一心所变现。我们经常讲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叫「一切」呢?这一切包括因跟果。就是因地是怎么来的呢?你为什么会有业力呢?你心所发动的,这个业是你心所发动的,这个身口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就是你的「妙因」是你「一心」所创造,果报是你的心所变现,这「妙因妙果,不离一心」。这当中讲一个譬喻:「如秤两头,低昂时等。」就像秤子的二头,一个低下去,另一个同时高起来。就是说你在创造因地的时候,你那个果报在心中也就同时成就。所以不必等到「娑婆报尽」,「方育」,「育」就是受生,你才受生于「珍池」,受生于七宝池莲华当中。那我是什么时候受生呢?「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莲萼」者莲华,莲华开时,慢慢的茂盛。这个「金台」就是莲华座,莲华座的光明也慢慢的「影现」,你已经不是「娑婆」世「界」的「人」。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因果」是根据天台的圆教思想,依着现前一念来解释因果,这样的解释因果是最圆满、最了义的。比如说:我们今天是一个欲界的果报体,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我们依止佛号为所缘境,我们强迫自己的内心,在现前一句佛号当中,专一的安住、相续的安住,这个时候慢慢把我们散乱的心给统一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可能欲界地定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的时候,我们色身就有变化,这个果报体就有变化。说我们这个四大:地、水、火、风啊,就产生一种殊胜的轻安乐。这个轻安乐不是欲界的果报,欲界的果报是粗重性,怎么会有轻安乐呢?《瑜伽师地论》就解释说:你内心当中产生禅定的同时,你内心当中也产生一部分色界的四大,就从你这个身心当中产生出来。「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就是你在创造一种禅定的业力,因为这种禅定的业力不是欲界的业力,是过人法,超过欲界众生的一个法。所以说,虽然你正式的果报是来生的色界果报,但是现在你的果报体已经有了变化。从这个道理来看,我们打佛七也是一样。打佛七的前几天,心散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你在这七天当中,用这句佛号,忆佛、念佛,来熏习你这一念的身口意。打完佛七以后,你还是你,你的眼睛、鼻子、嘴巴一点都没改变,还是一个人的果报,其实你的身心世界已经不一样了。你身心的果报,在你的内心深处当中,有一种殊胜的业力、有一种殊胜的功德成就。虽然它果报的出现是临命终,但是你打完佛七的时候,你那个果报已经成就了、那个功德已经成就了,是你在打佛七的时候,功德同时成就了。当然约显现,它是临终才显现。所以说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强调因果同时的观念。这个地方它强调因果同时,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地方有一个深义,就是说「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比如说我们发愿的时候,我们一般说:我今天所有功课都做完了,我才发愿。这当然是的。但是这个地方的「念念相应念念生」啊,它很强调你要数数发愿。就是说你发愿,一次有一次的力量,发愿二次有二次的力量。所以这个地方,印光大师也一再的强调,他提醒所有的在家居士说:你身为在家居士,你的逆缘特别多啊,是的,障道的因缘特别多。但是站在净土的角度,你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一个修行人,特别是一个净土的修行人,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完全没有逆境啊,「凡情日盛」,你怎么能够厌离娑婆呢?你要花很大的精神体力去修观的啊!但是你在逆境当中,转逆缘成菩提道,每一次逆境的刺激啊,你内心跟逆境一接触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从内心深处的苦啊,所以这个厌离娑婆是从苦集二谛发动的,你内心当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再也不到三界受生了,那个力量就大、就是大。
所以慈济证严法师,她现在六百多个会员,慈济功德会。她刚开始的时候三十几个会员,她那个时候要会员一天存一块钱,一个月缴三十块过来,拿这个钱做功德,慈济功德会刚开始是一个人交三十块的。有信徒说:师父啊!那么辛苦干什么,一个人一天存一块,我一次就给你三十块。证严法师说:不是,你每一天要存一块,每天都起一个善念。「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你每一天都存一块,你一个月有三十个愿力;你一次给我三十块,你才起一个愿力,这功德不一样。我觉得证严法师这个人有大智慧,通达诸法的缘起,这个思想跟蕅益大师完全一样。
所以我们在发愿的时候,当然我们也强调在做完功课的时候发愿;但是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强调: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这个地方强调平时。你内心平常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你怎么去操作你这一念心?特别是遇到逆境的时候。遇到逆境的时候,那真是千年的冰山雪莲,大的机会。因为你在逆境的时候,你逆境的刺激、身心病痛的时候,你那时候发愿的力量,那可是大啊!跟你平常在冷气房里面,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发愿的力量就不一样、不一样。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把释迦牟尼佛的秘密义解释出来。你说发愿就发愿,为什么要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呢?这个地方佛陀在秘密当中,就提醒所有修净土的人,所谓的发愿是在平时,特别是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你一定要把这种逆境强大的力量,本来是要折损你的,经过这么一转,变成往生的一种动力、往生的资粮。这一段经文有这么一层深义在里面。
结赞
┌极圆极顿┐
┤ ├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难议难思┘
─丙二「劝愿流通」竟──
这么一段殊胜的缘起,这么「圆」满「顿」超的观念,很「难」口「议」心「思」的,只有「大智」慧通达缘起的人,才「能」够真实的去相「信」它。
这段的「劝愿流通」,它的意思就是说:希望我们的生命是一行三昧,《华严经》说是一行三昧。净土有一个祖师说:你做一件事情啊,你先想一想,先想一想你做这件事情,跟你的往生是相随顺、或者相违背?说这件事情我该不该做呢?我们怎么去抉择呢?就是说这件事情你做了以后,对你往生是相随顺的,你可以做;这件事情你做的时候,跟往生极乐世界是相违背的,你不要做。为什么要这样抉择呢?这样子你每一次都以这个思考来抉择啊,你这个人的生命啊,就只有一个方向而已,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你这棵树只有一个发展方向,你这棵树所吸收的所有阳光、水分、矿物质,所生长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往西方的方向,往这个地方倾倒。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时候把这棵树砍断,它倒下去也只有一个方向;乃至你死于非命,你的生命体也不必别人助念,因为你的生命也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平常的思考都是这样的思考。所以这个地方「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这个是一行三昧的功夫。这个地方是「劝愿流通」,劝我们平常应该要数数的发愿,是这个意思。看「丙三、劝行流通」:
┌丁初诸佛转赞 今初。
○丙三、劝行流通┤
└丁二教主结叹
这个「行」指的是执持名号,从本经当中安立的行门,就是能够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为行。这当中分二科:「初、初诸佛转赞;二、教主结叹」。先讲诸佛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第二个讲到释迦牟尼佛的赞叹。看第一科「诸佛转赞」:
丙三、劝行流通二
丁一、诸佛转赞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讲完这个经文要结束的时候,佛陀又讲了一件事说:「舍利弗」,招呼了一声舍利弗,他讲出一件重大的事情:「如我今者」,就像我现在赞叹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像我「赞」叹「诸佛」弘扬净土法门这样的「不可思议功德」;唉呀!「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原来在十方世界的诸佛,也对他的弟子提起我「释迦牟尼佛」,赞叹我不可思议功德。十方诸佛是怎么赞叹释迦牟尼佛呢?这以下就说出它的内涵,说啊:在娑婆世界有一尊释迦牟尼佛,他能够成就「甚难希有之事」。什么叫「甚难希有之事」呢?就是他「能」够在「娑婆国土」,这个「娑婆」就是堪忍,说这一类的众生,他能够堪能忍受心中罪业的障碍,心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有无量无边的罪业障碍他,他能够堪忍。其次,他能够堪忍生死轮回痛苦的果报。他每一次的果报体,有种种老病死的痛苦来折磨他,他也能够堪忍,不想要解脱,他有这种力量。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能在这种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当中,他能够做二件事情「甚难希有」:第一件事情,在「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无上的菩提,这件事情「甚难希有」。其次,「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在这样的一种五浊恶世当中,弘扬净土法门,这件事情甚难希有;其次为诸众生说是难信之法,在这样的一种五浊恶世当中,弘扬净土法门,这件事情甚难希有,也是甚难希有。就是说他能够在这样一种乱世当中,成就无上菩提、成就自力的功德;他也能够在乱世当中,宣扬这么一个殊胜的法门,他有这种勇气,这件事情也甚难希有,能够成就这种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是诸佛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讲这一段经文有什么深义呢?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明诸佛转赞
┌功德智慧─虽皆平等
┌诸佛┤
│ └而施化──则有难易。
一切的「诸佛」从他的本门来说,他的法身、报身「功德智慧」是「平等」的;就着一期的应「化」来说,这当中就「有难易」的差别,这个应化身。每一次他所成就的应化身,在成就佛道、在教化众生,有难易的差别。这个「难易」蕅益大师作一个简别,说:
│┌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
成就自利功德当中,我们在清净的国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自己的果报体没有老病死的障碍,这个成就无上「菩提」容「易」,你要打坐也容易,你要亲近十方诸佛也容易;但是在五浊恶世就难。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每一个人成佛都是从凡夫开始修起,凡夫的心情,心就是有所住。我们内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住在这个境界,就随这个境界而转了。假设我们今天是生长在一个非常放逸的环境,你在这个地方,你看到周遭的人他也很放逸,全是很放逸,众人皆醉我独醒,非常困难。这个世间上,它所散发出来的色声香味触,都是使令你放逸的境界,你修行就是难,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你今天能够在一个清净的道场,依众靠众,你就是三点半起床,你觉得很正常,大家都是这样子。隔壁的也三点半起床、后面也三点半起床、前面也是三点半起床,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定课。你在一种好的环境修行,它就是容易,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你在一个净土的环境,成就无上菩提容易;在五浊恶世就是难,这是成就自力的功德。
├┤┌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
这个是根机的问题。在「净土」当中,大家的心善根强,心比较寂静,在这种寂静当中随顺圣道,你跟他「说法」容「易」。在五「浊」恶「世」当中,「众生」的烦恼粗重,你要为他演说正法就是「难」。我们如果去读读隋唐祖师的开示,你看祖师早期的开示,那个口气就跟现在的口气不同。早期祖师的开示,一开口就是:「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那一些废话都不说,那个时候的人根机高,直接的讲解脱的法门。你看看我们现在这些弘扬佛法的大德,我们现在讲「人生与佛法」(诃──)、「佛法与人生」。我们现在弘扬佛法的内涵,很少提到解脱生死这件事情,很少。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弘法的大德,因为现在的根机差,烦恼那么粗重,他能够守住五戒十善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讲这个生死的大法,他根本没有办法承当。所以就着弘法的角度也是一样,在「净土众生说法易」,你在五「浊」恶「世」当中,「众生」心就是粗,你要为他说法就是困「难」。这种困难程度呢,蕅益大师作出了四番的简别:
│└┤┌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
│ ││
│ │├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
│ └┤
│ ├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
│ │
│ │ ┌但持名号┐┌奇特胜妙┐
│ └说此无藉劬劳修证┤ ├┤ ├
│ └径登不退┘└超出思议┘
│
│ ─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
「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这个「渐法」慢慢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慢慢慢慢的断恶修善,这件事情还是思议境,还是容易。你一下子要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下即空、即假、即中,这件事情就是难。这个「顿」法它的内涵就是比较细,比较不思议,很「难」。「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你跟他讲其他的法门还容易;你在顿法当中跟他讲「带业往生,横超三界」,又更困难,这种他力法门更困难,这末法众生生起信心就困难。「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在「净土」的「顿超」当中,你跟他讲观想、观像的法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你跟他讲「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但凭六字出乾坤,他要能够相信,那是「难中之难」。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当中,他能够在众生根机这么差的情况之下,坚持他的理想,讲出《阿弥陀经》啊:
└故十方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
就是难行能行。这个是讲到释迦牟尼佛被赞叹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第一个、释迦牟尼佛成就无上菩提,在五浊恶世难;第二个、他弘扬《阿弥陀经》这个法门也是难,这释迦牟尼佛特别勇猛。
释迦牟尼佛从他的《本生经》来看,他的确是特别勇猛。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是弥勒菩萨的弟子,生生世世;但是他特别勇猛,所以他超越了弥勒菩萨先成佛。我们可以讲一个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情况就知道。这释迦牟尼佛做一个龙王,他做一个龙王在龙宫享受也不错啊,但是他想:我不能这样空耗时光,现在世间有佛法住世。他就变现出一个年青人的样子来到僧团受八关斋戒。受了八关斋戒以后,他也不想回到龙宫去,龙宫那些宫女的境界、放逸的境界,会破坏他的梵行,所以就到一棵树下打坐。打坐的时候昏沉,打瞌睡的时候神通就失掉了,他就由一个年青人变现出他本来的面目,变成一条大蛇的样子,龙王就像长长的大蛇。这个时候有一个猎人到山中去打猎,看到这个蛇:唉呀!这个蛇的皮太美,如果把它剥下来送给国王,国王会赏很多的黄金啊。他就用刀子割龙王的皮。割到一半的时候,龙王痛就醒过来,一看:唉呀!这个人割我的皮啊!这龙王想:我一生气的时候,可以把一个城全部都毁灭掉,这个小人物怎么能够障碍我呢?但是不行,我今天受八关斋戒。我受八关斋戒,我破坏我的梵行,不可以的,我要忍受。这个时候他忍受,整个皮就被猎人全部割掉了。割掉以后他痛,想要爬到大海去。爬到一半的时候,不巧遇到一群蚂蚁跑过来,看到他又是血又是肉,爬上去吃。他心里一想:我要爬到大海里面去,这些蚂蚁都会淹死了,也是破坏我的八关斋戒:罢罢罢!宁可持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就在那个地方忍受痛苦,全身的肉都被蚂蚁吃光了,剩下骨头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因为持戒的功德生到忉利天去,这是佛的本生故事。
我再讲一个:在森林当中起火燃烧。起火燃烧的时候,所有的众生都要跑到另外一个森林当中去,这个森林跟另外一个森林有一个独木桥,大家开始跑,七跑八跑就把那个独木桥踩破了一块木板。这个时候很多众生都掉下去。释迦牟尼佛是做一只猴王,看到不对劲,赶快把身体趴下去,前面的手抓住前面,后面的脚勾住后面,以他的身体来挡住破洞。很多的动物──大象、兔子、鹿……踩着他的身体冲到对岸去。冲完了以后,他很累,本来想要起来,看到差不多没人了;但是他一看:唉呀!看到还有一只小白兔在那边跳来跳过去,这个火已经燃烧了,但是它又不急:我一定要等到它跳过去。等到最后,这个兔子玩累了才跳过去。跳过去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他没有体力爬起来,爬不起来,就掉到深谷里面去摔死了。那只小白兔就是佛陀最后度的须跋陀罗。(哈──)佛临灭度的时候,他已经八十几岁了才去找佛陀,最后一个成就阿罗汉,临命终的时候得度。
所以我们看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释迦牟尼佛的确是特别勇猛,在诸佛的因地他特别的勇猛,所以你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也特别勇猛。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当中的历代祖师,那每一个祖师大德都欢喜修苦行,这是业感。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诸佛的眼光当中,这一期的释迦牟尼佛「偏为勇猛」(哈──),他修行就是勇猛。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当中,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弟子,就欢喜修精进行、苦行。释迦牟尼佛,本来按照次第,弥勒菩萨是他的学长(哈──);但是他超越弥勒菩萨先成佛。所以成佛这件事情也很难讲、很难讲。
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讲这个很困难,他不是在赞叹自己的勇猛,这个地方有它的深意。它的意思就是说在这么困难当中,我们对名号要珍惜,它后面会讲出这个观念。佛陀不会自我标榜,他讲这句话、讲这个难啊,他的意思就是有劝修的意思,劝行流通,劝我们要珍惜这句名号,是这个意思。因为这句佛号是佛陀在万难当中,他排除了万难,才宣说出来的。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也自我作一个榜样,你看:你有本事像我这样子,舍这个身体喂蚂蚁,做种种的苦行,在娑婆世界这样打滚,才成就佛道,这不容易啊!从这个当中,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一种亲身经验,他是劝勉弟子:应该要执持名号,求生净土。是这一层意思。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