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三)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三)

 

  别释:五位百法

  一、心法:于一切法中最胜。由其能为主故,此能统一切法也。「心法」之所以排第一,因为它「于一切法中最胜」。于一切法中,它的造业功能势力最强大,这个能够「了别」的功能势力最强大。「心法」就是「了别」,你的这一念心跟境界一接触,你能够了别这个境界的好坏差别,这就是「心法」。为什么说「最胜」?因为它是业力的主宰,「心为业主」,它能统摄一切法。

  举例:小沙弥发愿作龙王,持戒、精进的业力终使他满愿。「心」统摄一切法,它就像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向着哪一个方向走,其它人就跟着它往哪个方向。有愿力也要有业力来推动,发愿回向处不能错误。

  学佛发菩提心,目标确认非常重要,再把所有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研究「百法」,最重要的就是心法,「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最重要的就是第六意识。

  二、心所有法:即与此心相应,故不离心也。

  心所有法,系属于心王所有。它不能单独生起活动,心所有法有烦恼的心所,有善的心所,但是一定要与「心王」相应才能活动。因为它经常与「心」相应,所以说它不离心。心所有法与心王的关系最密切,因此排第二位。

  三、色法:即是心及心所二者所现之影,故不离心及心所也。

  「色法」是心王与心所的活动所表现的影像,因此它有一个轨则的,所谓「相由心生」也。(以智者大师之兄为例)既是「万法唯识」,内心有功德或有罪业,多多少少也可以从「色法」观察出来,就是因为「色法」是「心」和「心所」所表现出来的影像,从影像可以看出本质来。

  四、不相应行:即是依于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别而假立,故不离心心所也。为什么叫「不相应行」呢?第一、它不与心法相应,因为它没有明了性。第二、它也不跟色法相应,因为它没有质碍。它与「心法」、「色法」都不相应,故叫「不相应行」。又是如何安立这个「法」呢?即是依于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别而假立,就是说:心法与色法有各式各样的差别,因为每个人的业力差别不同,为了分别这些差别相,安立了一些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就是不相应行法。

  以上都是有为法。有为法通于凡圣,无为法只限于圣人。

  五、无为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应行四有为法所显示故,亦与四有为法不一不异也。

  无为法是前面四个有为法(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所显示,(有为法通于凡圣,凡夫的有为法大多是杂染的,圣人的有为法则是清净的妙用,因此造就出有漏与无漏的业力差别。)无为法是圣人安住的家,凡夫进不了无为法之家,但是无为法虽然我们没有证入,它和有为法可也是不一不异,不相分离的。举例:以心法来说,我们的这一念心是无我、无我所的,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呢?是「因缘力故」,是因为你经常在这种境界里面造作,所以贪、瞋的势力就很大。这个经常打妄想、起贪、起瞋的这一念心(明了性),等到有一天成佛了,清净心现前的那一念心,还是原来打妄想的那一念心,故说不一不异也。(打妄想的那个「明了性」,与成佛的那个「明了性」,只是迷、悟之差而已。)

  大乘菩萨戒:「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现在的「我」,不是我的本来面目,透过熏习修行就可以还我本来面目。)

  佛法以迷悟差别来安立凡圣。因为本质有佛性,所以从生死凡夫成就佛道是可能的。

  问答:

  佛法所谓之「色法」,是广泛的色、声、香、味、触。唯识学中,一定要有心识活动才能创造业力。(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打死了一个人,苹果是一个色法,它没有「心识」,所以它没有业。)

  百法最重要在「心法」,「心法」搞懂了,后面的就是跟着「心法」转而已。「心法」里面最重要的是「心王」,八识心王,八识的活动它是怎么样运转的,如何创造业力?如何保存业力?又如何再创造另外一个业力?八识的相互关系活动,构成整个生命的状态,八识心王不只单独活动,它还带动了五十一个心所法,所以心所法排第二位,把心法、心所法都搞懂了,后面那些就简单了,色法只是随着心而转,不相应行法只是专有名词,而「无为法」才是我们的目标,达到我空、法空的真如里去。

  从大乘经典中看佛陀的意思:

  你还没有入圣位,你最好把你的功德回向净土,先不要把功德花掉,先到极乐世界去成就圣道,先成就圣道这件事很重要,成就圣道以后,你过去的善业,想要到哪一道去都可以的,因为这时你的内心已经是无漏的境界了。我

  们还在凡位时,也应该积功累德,但是不要发愿在三界杂染污泥中得果报,要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先成就圣道要紧。(在你急急受用果报时,一定又是造业,五欲境界难自在。)

  问答:既有心法,为何再安立心所法?

  因为:心王只有一个,以第六意识来说,第六意识这个心王只有一个,但是我们心法的起心动念是很复杂的,如果不安立心所法,我们很难了解内心的状态,(举饮食为例)一道饮食可能使我们起贪心,也可能起慢心,也可能起愚痴心,(饮食是有真实性的一件事,容易理解)爱着这个饮食是起「贪」,我认为我能够煮得比它更好,这是起「慢」,像这样的,这时的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会很多很多,但每一个法都有一个功能,一定要安立一个名称,因为内心状态不是单一的状态。比如我们修行也是很复杂,我有善根,但也有烦恼,所以修行时有时候起「善」,对佛法有信心,但是这个信心当中又夹杂了很多的贪欲。贪欲里面又有佛法的信心,像这样要怎么分别呢?佛就把这种种的形相一一安立相貌的名称,透过这些心所的安排,我们可以了解现前第六意识的明了性,有很多的心所,然后才知道哪些是烦恼?是要对治的,哪些是要增长的?可以把内心当中哪些是贼的相貌看出来,哪些是我的主人看出来,我们内心本身就很复杂,所以单一的心王一定不够。记住:心王是无记,它的善、恶是由心所决定。(八识心王本身的明了性是无记)但是我们从八识心王的运作,可以了解整个生命创造业力的大纲,八识是怎么活动的,每一个是它一定夹带很多心所,这也是我们所要了解的百法第二位「心所法」。

  戊二、重举五位详列百法 以下广泛解释百法

  己一、心法

  「心」在唯识学的定义是「了别」,这个法与境界接触时,它能对所缘的境界生起「明了分别」的功能,以这样定义为「心法」。「心法」总共有八个。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心法」在一切有为法当中,它的造业势力最为强大,故说「一切最胜故」。

  内容共有八个,所谓「八识」也。

  蕅祖批注:

  (一) 发明心识的体性

  心性离过绝非,尚不可名之为一,云何有八?

  性——本质。「心」的本质是离过绝非的,若以教门来说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以宗门而说叫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是一种无我、无我所的清净的法性,一种平等法性的境界,没有对立。既是没有对立,「一」都不可得,哪有八个体性呢?(哪有所谓八识的体性)

  (二) 说明心识之作用

  若论相用,浩然无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显著者,略有八种;

  「心」的本性是毕竟空,所谓的「八识」,乃是约着它的「相状」跟「作用」来安立名称的。因为内心一动就有作用,就有相状,可能是污染的相状,也可能是清净的相状。内心不动时当然是离过绝非,但是我们凡夫的心好动,一但内心动了,那就是浩然无涯了。既然无法将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都讲出来,因此就把比较明显的八种作用将它列出来。

  研究百法不能有错误的观念:我这一念心有八个体性。本来一个妄想就很严重了,研究唯识以后变成打了八个妄想(八个心)。它是一种功能,就着任一个识的了别功能而安立作用。八个识的安立,是因为我们内心基本上有八个很特殊的作用,因此约着它的相、用而安立八识,千万不要认为有八个自体的识。

  补充讲表:

  附表二——八识业用(此附表系李炳南老居士所制)

  性:真如法性。真者:真实不虚。如者:恒常不变。从经典上看,佛说真如佛性是每一个人本来具足的,不管你成不承认,它都是恒常存在的。而它的相貌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三种东西:烦恼、业力、果报。(惑、业、苦)既然我们的真如本性里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么我们就可以了解:惑、业、苦

  并不是我们的本性里本来就有的东西,也因此而可以了解,这些本性里本来没有的东西是可以对治的,必须对治的。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但是一念不觉、一念妄动,《起信论》上说「真如不守自性」,真如很清净,但是凡夫的真如不欢喜安住在自己的空性,真如妄动一念不觉变成了「识」。「识」虽然是「了别」,但它是杂染的。(凡夫才叫做识,如果是圣人就叫智了,所谓「转识成智」也。)我们如果在经论中看到「识」这个字,表示污染的意思,也就是内心不清净的。「识」里边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业力、果报。

  第一个最微细的识是第八识,它有异熟的功能。《成唯识论》将八识分成三类,八个识有八个功能,但是我们将它汇归成三大类,第一类叫「异熟」,就是第八识。第八识行相最为微细,它本身不造业,永远保持在「无记」的状态。(一类相续保持无记状态),它的功能只是「受熏」,它接受业力的熏习,把种子保存下来。因此第八识的功能在唯识学上安立它为「异熟」。另外一个名称叫阿赖耶,是摄持之意。此处《成唯识论》则安立为异熟。

  解释「异熟」:

  「异熟」简单讲就是「果报识」。它本身不造业,只是收集你所造业的结果,就是「受熏」。之所以称之为「异熟」,有它特殊的三种意义:一、异时而熟:前七转识在造业时不能马上得果报,第八识会把它保存下来,业力要累积一些时间,也就是造业的时间和得果报的时间,「时间」不一样。(不同时)二、异类而熟:因和果性质上的差异。「因」通三性,「果」唯无记。造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性。但是「果报」唯是无记性,果报是不讲善恶的。比如:贫穷,它只是一个不可乐的果报,是恶业所招感的不可乐果报,不可说贫穷是一个「恶果」,因为「恶性」有招感性,假如这个果报的本质是恶性,那就永远没办法解脱了。在唯识学上来说;「恶性」是有招感性,有招感性就是会去招感另外一个果报,如此一来如果一个人堕落到一个「不可乐」果报,如果「果报」有恶性(招感性),那这个人就永远没办法解脱了。「果报」不能讲善恶,这样处在不可乐果报当中的人,才有可能藉由逆增上缘而改变命运。

  三、变异而熟:因到果之间存在着变量。比如:造了五逆十恶的重罪,这个业力被第八识摄持住,在内心当中一定会有不安的感受,但是业力在未得果报之前,就存在着变量。透由忏悔(拜忏)、念佛(万德洪名清水珠)等等,清净佛水一入到内心当中,与五逆十恶之罪业一接触,「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念之间把五逆十恶的罪业给消灭掉了。只要一口气还在,我们对我们的业力都有改变的能力。「业」不是经常保持一定的,这就是「变异而熟」。除非业力已经得果报了,那就很难改变了,只要业力还被第八识保存,那都有变量。变异就是变化,有可能会增长,也有可能会消解。因此所谓「异熟」就是因到果之间有异时(时间差异)、异类(性质差异)和变异(过程差异)三种差异,所以安立为「异熟」。这三种变化都以第八识为主,所以安立第八识为「异熟识」。它负责从无始劫来收集业力,它本身虽然不会变化,但是经由前七识去造业,对它就能产生变化。

  第二类是第七识,它的功能是思量。第七识本身也是不造善、不造恶,它的性质与第八识同样都属于「无记」。但是第七识是「有覆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有覆→覆盖真如→障碍圣道。第七意识的行相(功能)是思量→思惟度量。「识」都是了别,但是第七识为何安立它是「思量」呢?因为第七识的明了性的特性是;它能够对所缘境生起很深入很深入的思惟观察,很深入很微细的去观察,而且相续的观察。第六意识的所缘境是变化的,有时候想善,有时候想恶,想现在,想过去,想未来,它的所缘境就像猴子抓树,抓一个放一个,再抓一个放一个,前六的所缘都是各式各样的变化,第七识则是专一的,它的所缘境就是第八识,从头到尾它只注意第八识,所以它是将第八识错认为「我」,也就是执持第八识的见分为我。意思是:第七识不向外攀缘,它的明了性不向外,它只攀缘第八识,第八识的明了性非常非常微细,它是剎那生灭。但是第七识错以为第八识是恒常住、不变异的。(这就好像我们看日光灯,以为它的光是相续的)第七识一次又一次去观察第八识,误认为第八识就是我的本来面目,持着第八识为「我」。它的功能就是思量,一次又一次的去对第八识思量,思量第八识然后再持为「我」。(在有漏位时,把

  这第八识执为「我」,但是在转识成智了以后,它是思量二空平等之理。)(在凡位时思量的是我、法二执)因此,总的来说,第七意识的功能就是「思量」。

  前六识:《成唯识论》将第六意识的功能安立为「了境」。了——了别。八识都有了了别的功能,但是前六识的了别行相特别显,第七与第八识的了别性都非常微细,性质也不是那么明显,反而第八识的了别性所发动出来的作用是「异熟」的特性多,第七识的特性则是思量。前六识是真实的「了别」,了别外在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前六识所了别的境界。广泛的去了分别过去、现在、未来,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所以安立为「了境」。前六识多数都在一起活动。

  《成唯识论》把八识分成三类:第八识是「异熟」,第七识是「思量」,前六识则是「了境」,三类各有其性质。

  以下再看讲义p.10

  蕅祖「别释八识相用」:

  蕅祖把八识分成四类,前五识是一类,第六、第七、第八都各一类。(唯识学上有把八识分成三类与四类两种情形。)

  一、前五识:

  依于眼根,了别色尘——名为眼识。

  依于耳根,了别声尘——名为耳识。

  依于鼻根,了别香臭——名为鼻识。

  依于舌根,了别滋味——名为舌识。

  依于身根,了别痛养寒热等触——名为身识。

  前五识各有其所依的「根」和所缘的「境」界。前五识的作用都是「了境」,但是前五识的了境各有它的所依和所缘。依者——依止处——根。「根」在唯识学的解释是:依托。(喻:树它能生起枝、叶、花果,是要依托它的根吸收阳光、水分、矿物质。)此喻前五识要生起了别的功能,也要依止「根」。

  「根」它是色法。医学上对于「根」的认识较为肤浅,医学上认为眼能分别青、黄、赤、白是眼根,而这眼根所指的是视神经,这「视神经」是可以用显微镜看到的,四大的色法。但是佛法认为:眼睛能够看到,是内心的明了

  性,也就是「眼识」的作用,眼根只是眼识的依止处,「识」才有了别的作用。比如:一个眼根坏掉的人,他只是分不出青、黄、赤、白,但是他的眼识仍有作用,因为他的「明了性」看出去的是一片黑暗,「眼识」所缘的是一片黑暗,而它能了别出一片黑暗正是「识」的作用。「根」是色法,「色法」没有明了性;「识」是心法,只有「心法」才有明了性。但是「根」是「识」的所依托,因此「根」败坏了,「识」也会有障碍。因此眼根所缘的是「色尘」,而能了别色尘的是眼识。

  《瑜伽师地论》说明根、尘、识之间的关系:

  人 开着 车子 到某一 地点 去办 事情。

  ↓       ↓         ↓         ↓

  →         →        →

  识 依托  根    缘   尘  造业   业 。

  识、根、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十八界的关系,主要的还是「识」。

  能造业的是「识」,但是「识」无法单独活动,它还必须依止「根」,要有「所缘境」,这三种条件(根、境、识)都具备了才能造业。五识依止五根了别五种尘境。

  ※所谓十八界者,六根、六尘、六识,界者,界限也。在凡夫位时,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界限。(例:眼识只能了别色尘,不能了别声尘。)各识有各识的活动范围,但是到了圣位就没有这种限制了,入了「法性」的圣人,六根是能够互用的,所谓的十八界,对圣人而言是没有障碍的。

  ※前五识不能单独生起了别的活动,前五识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识,眼睛看东西时,第六意识不在这个地方,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第六意识帮忙,前五识是不能活动的。因此第六意识就是前五识的「增上缘」。

  ※因为是依止五根了别五种尘境,故知五识都是向外攀缘。「识」是过去的因缘,并不是每一个人所了别的尘境都一致。例如以眼识为例:一般而言,普通凡夫眼识的活动范围只能见到阳间境界,有些人眼识特别,它能见到阴间境界。就人的果报而言,眼识和耳识特别重要,修学佛法的听、闻特别重要,因此眼识和耳识在人道就格外重要。

  第六意识:

  依于意根,遍了五尘,亦能分别落谢影子,亦能通缘过去未来,名为意识。

  第六意识所依的根是「意根」,「意根」就是第七意识,它是心法,(前五识所依的根都是色法)。依止第七意识的意根来作三件事情:一、遍了五尘:意即「五俱意识」。前五识只能分别自类尘境,但是第六意识能跟前五识合作,普遍的了别五尘境界,它的活动范围很广,能了别颜色,听声音,也能嗅香,乃至于触,同时和前五识活动,所以叫「五俱意识」。二、亦能分别落谢影子:它也能生起「独头意识」,能够单独活动。前五识一定要第六意识帮忙才能够活动,但是第六意识可以不须要前五识帮忙,比如打坐时,前五识的分别都停下来,只有第六意识专心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也可以的。分别前五尘所落谢的影像,也就是「独头意识」,第六意识可以不须要前五识,单独的打妄想,单独的分别。(此乃对望「空间」。)就「时间」而说,亦能通缘过去未来。前五识只能分别现在的境界,第六意识它能分别过去现在未来,已经发生过的事,它可以把它调出来再了别一下,还没有发生的事虽然没有印象,但是第六意识对于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它自己可以先创造出一个印象来。第六意识它能分别过去、现在、未来,因此它分别的功能就比前五识广大了。

  前五识所依五根,皆是净色。此第六识所依意根,则是心法。

  前五色所依的五根是「净色根」,它是色法。第六意识所依的意根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识「有了别性」的心法。(识有了别性,是心法。)

  问答:

  前五识是心法(识有了别性,是心法),但是五识所依的五根是色法,此根(清净根)属四大,是色法。第六意识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识,是识,所以是心法。第六意识可以不必要眼睛的帮忙,它自己就能够现出影像,从种种名言中,创造出所缘境的影像。所谓「落谢影子」,就是你曾经学习过的法义。

  (一)第六识业用

  前六识的功能都是「了境」,了别六尘境界。前六识中,主要以第六意识为主。换句话说:第六意识挟带前五识来造业。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意识两特性:一、活动范围特别广大。(一、二句)

  二、造业势力特别强胜。(三、四句)

  一、活动范围:

  性界受三恒转易:性——三性。(善、恶、无记)第六意识与第七、第八不同,第七、第八是经常保持在无记的状态,但是第六意识能够起善,能够起恶,也能够起无记。界——三界。(欲、色、无色)第六意识可能在散乱心的欲界活动(五欲境界中活动),它也能够修习禅定,由定心到色界、无色界去。

  意识是通于三界的,像四禅、四空定那么高深冥静不动的心,都是第六意识。除了无想天以外,其它全部都是第六意识的境界,只是由粗到细而已。所以第六意识的活动是三界都有的。受——五受。(苦、乐、忧、喜、舍)第六意识有苦、有乐、有忧、有喜、有舍各种不同的「受」。第六意识在性、界、受三种也不固定,它是时常变化的,随外在境界的变化而变化。

  根随信等总相连:第六意识所相应的心所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以及「善心所」。意思是第六意识只要还在凡位,不管是善人、恶人,都有根本烦恼、随烦恼、善心所等善、恶夹杂的内心活动,所以说「根随信等总相连」。总而言之,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通于三性、三界、五受,通于染污,也通于清净,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前五识是不通三界的。)

  二、造业势力: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第六意识的造业,它能驱动你的「身」去造业,发语;能讲,也是第六意识所发动,它发动身业、语业,在整个八识中是「独为最」,唯独是最有力量的。所以八识中,造业力量最强胜的是第六意识。(前五识只是帮助它,第七和第八都是无记性,不造善也不造恶。)因为它「动身发语独为最」,所以就「引

  满能招业力牵」。它所招的引业和满业的作用就是能够牵引第八识去三界得果报。(造善业去得可乐果报,造恶业去得不可乐果报。)第八识虽然是生命的本体,但是它是「果报识」,本身并不造业。第六意识负责造业,而第八识去得果报。所以说;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一念迷,生死浩然。同时也是「众妙之门」,一念悟,轮回顿息。这「一念」指的就是第六意识。因此「弟子心不安」,不是像鲧治水用围堵的方式,而是像大禹那样用疏导的。第六意识可以造恶业,但是也可以用第六意识来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也可以用第六意识来「念佛」,转念念佛。「围堵」就像高深的禅定,「如石压草」,让烦恼暂时不起而已,八万大劫过后,又回到烦恼里。而「疏导」就像转念念佛,转烦恼成菩提。第六意识欢喜在五欲境界里活动,活动的力量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方向错了,所以我们只是把它拉回到正确的方向,到三宝的境界来活动。(就像西藏的上师说:把心带回家。)

  佛法所谓「不二法门」——真妄不二。能造业的是第六意识,觉悟以后,能修诸功德的也是第六意识,是同一个明了性,只是它「转迷为悟」了。所以说第六意识是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在八识中,它的造业势力最为强大。修行,就是在第六意识上用功,但是第六意识要活动,也还得前五识帮忙。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