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七)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七)

 

  ※修行人修四禅波罗蜜(小止观),有些人的修行,从粗重的散乱心,到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帆风顺,什么事都没有,身体也无病,鬼神也不干扰他,自然而然一路修上去。可是有些人就不是如此了,风风雨雨,什么情况都出现了。这不是谁安排的,是跟「因地」有关系,(以世尊成道降魔之公案观察),这世间上都是因果法,在因地上不要轻易去刺激人家,这会障碍自己的修行。

  不能帮助别人的话,起码也不要干扰别人。(修行比较没有障碍,或临终时也较没有障碍。)

  《智度论》: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好时:美好时光。一、善得人身。二、生于胜处。

  一、人的果报很重要。二、生于有佛法住世的地方更重要。若失好时,则死生流转不相值。

  善心所十一个生起次第概说:

  十一个心所的生起分成三个次第:第一个次第是:信、精、进、惭、愧。第二个次第是:无贪、无瞋、无痴。第三个次第: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我们在无明妄想当中,由于过去的善根,今生跟佛法接触时,第一个出现的善根就是「信」,也就是在无明妄想中出现了一念的信心。这个「信心」的本质,最主要的就是:深信因果。生命的本质是由「业力」而有。对宇宙人生因果的法则,生起了清净的信心,由这一念「信心」的支持,我们会皈依三宝,在这无量业力的洪流当中,我们没有依靠,只有皈依三宝,我们相信三宝决定有救拔我们的大势力。这是初入佛门的人的「信心」,这个「信心」包括:深信因果和皈依三宝。

  我们会相续的在三宝境界中勇猛「精进」,精进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再进一步去受持戒法,由戒法的摄持,内心产生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惭愧心」,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没有学佛的人内心是没有标准的,只要我快乐就好!但是受了戒以后,内心是有惭、有愧的,会尊重善法,排拒恶法。此时就是有「惭愧」。由「惭愧」的摄持,身口意的恶业会慢慢降低下来,能够断恶,也能够修善。断恶修善内心所依止的心所就是:信、精进、惭愧。这就是修学佛教的第一步(第一个次第)。

  进一步由惭愧心的加强,我们对于「善法」的追求会更深入,对于「恶法」的调伏也会更深入。此时就进入到第二个次第,无贪、无瞋、无痴。(般若波罗蜜)。「信」所依止的智慧,是世俗谛的智慧(相信因果),那是一种「有相」境界的活动,皈依三宝,三宝在哪里呢?「佛像」就是三宝,看不到佛像就忘了三宝。经典就是「法」,颂经就叫皈依法,一离开了经典,内心还是苦恼的。而「僧」是在僧团。内心都是向外攀缘,在有相的境界里面分别、攀缘,虽然身、口二业由惭愧的心摄持,能够减少恶业,但是内心与境界接触时的波动是不能停下来的。

  「无痴」是学习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此时的「智慧」是见到了第一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时我们会看到内心深处,从表面内心的波动,这个依止无明的境界,以圣教量的指导,会慢慢回光返照,看到内心深处那一念清净心,那是无我、无我所,无贪、瞋、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由空性的智慧,我们也可以把贪瞋的烦恼调伏下来,这也是修止观,而此时所皈依的三宝就不是外相的三宝而已,皈依外相的三宝,但是更皈依内心的三宝,把心带回家,此时内心有一个「家」了。面对境界现前可以马上止观,烦恼就停下来了,这是第二个次第:无贪、无瞋、无痴。从前面惭愧的「戒」波罗蜜,进步到止观的力量。三善根的止观是能经常作定课,但是心还是散乱的。虽然有时候可以入无相行,有时候心又是有相行,但是心还是散乱的境界,完全只是闻、思的智慧。

  第三个次第:我们会进一步息诸外缘加行,把这一念散乱的心,以一句佛号

  的摄持,「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把散乱心慢慢收摄回来,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乃至到初禅,此时内心有禅定的力量,就出现「轻安」。(身心有殊胜的三昧乐)「轻安」乐一出现,对佛法的信心是不得了的,三宝是大功德的境界,信心是更加强胜了。有了「轻安」我们也不容易放逸了,「行舍」可以任运的生起(正念可以任运现前),到最后是「不害」,慈悲心的生起,内心调柔了,这时的「智慧」是修慧,般若波罗蜜的空性智慧有禅定的摄持,突然间可以一念的相应,「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而把无始的我执和法执破坏掉,入「无生法忍」。(以上是我们修学这十一个善心所的次第,这十一个次第的总相都不离开皈依三宝。最初从外相外宝开始,然后到内心的三宝,最后一念相应而知;能皈依的心,跟所皈依的三宝是不二的,这就入法性。)

  心所法第四类:烦恼六者: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此六心所都是根本烦恼。)

  解:烦燥扰动,恼害身心,故名烦恼。

  烦恼的体性:烦恼一出现时,不管是贪、是瞋、或慢等,在我们内心出现时,它的体性是「烦燥扰动」的,它不是寂静的状态,它不随顺涅槃的。这种烦燥扰动它所产生的作用就是「恼害身心」,本来内心是平静的,但是跟境界一接触,各种烦恼就现前,就把内心寂静的功德破坏了,恼害我们现世的身心,也恼害我们来世的身心。因为烦恼的活动,使令我们到苦恼的法界去得果报。烦恼的体性是内心烦燥扰动,而由于烦燥扰动以致恼害身心,依止这个作用产生现生、来生的苦恼与果报。

  公案:禅宗二祖、初祖。「弟子心不安」。觅心了不可得!

  「弟子心不安」,不学习佛法,会认为我的心不安是因为外境而来,外面的人,外面的境,所以我心不安。但是从此公案我们知道;弟子心不安是因为我们内心有烦恼。若像二祖之回光返照,从粗重的烦恼照到内心的深处,从很深很深的心识,觅心了不可得,从空性里了知烦恼不安的心了不可得,烦恼因此而停歇下来。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唯识学对于烦恼有一专有名称:烦恼障。烦恼的活动,障碍我们修学圣道。意即:一切菩萨的功德,六度万行等等,它都是在一种寂静的心情里面生起,不能跟烦恼相应,烦恼一活动,它就障碍六波罗蜜,因为它的体性是违背涅槃的。(以上是解释烦恼的体性和业用。)以下解释烦恼的差别相貌:

  一、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

  能障无贪善根,生苦为业。

  根本烦恼第一个是「贪」,「贪」的体性:于「有」(三界的正报,三界的正报包括贪爱自己的色身,或贪爱他人的色身,都属于三界的正报。)、「有具」(正报所依止的环境;房子、车子等。)、资具等,对于一切正报、依报,内心有一种染着的状态出现。(心中与这个境界合在一起,不管境界现不现前)这就是贪的「体性」。

  因为经常思惟附着再三界的色身、三界的资具,就把我们本来过去生所栽培的「无贪」的善根给破坏了,过去生修四念处修得很好,但是因为今生的放逸,贪烦恼生起活动,就把善根破坏掉了,内心生起苦恼,这是「贪」的「业用」。

  ※若不修学佛法,人活在世间,无非都在五欲之乐,我们以为五欲可以带给我们快乐。但是,从古至今我们的物质不断在进步,但是人的苦恼却是越来越厉害。「生苦为业」,苦恼并不是由外境而来,而是我们有「爱」烦恼,有爱着,所以「爱是苦本」,爱着心才是使我们痛苦的根源。

  世间五欲的果报,是由因缘业力所变现的(善业),但是我们过去造业时,并

  不是恒常的造善业,「业」有一定的势力,当势力消失时,果报就有变化,而果报开始有变化时,我们的心早已深深爱着这个五欲果报(眷属、资具等)的境界,境界一但在破坏,我们的内心就很痛苦。「痛苦」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爱着」。「诸行无常」是诸法的真相,但是我们迷惑颠倒而染着,住在这个五欲境界上面,境界一变化使令我们内心生起苦恼。

  二、瞋:于苦苦具,憎恚为性。

  能障无瞋善根,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贪」所面对的是如意的境界;而「瞋」面对的是不如意的境界。

  「苦」:三界里的苦果(正报里有老病死的苦恼)。「苦具」:正报所依止的资具(外在的环境,或者饥饿,或者寒冷等)。我们对于依正二报的不如意,内心出现「憎恚」,憎恨和愤怒,这就是「瞋」的体性。

  憎恚在内心活动时,能够障碍我们过去栽培的「无瞋」的善根(慈悲观),引生内心的燥动(不安稳性),依止瞋恨心所造作的身口意恶行就从这当中出生了。这就是「瞋」心所的业用。

  「贪」烦恼会引生痛苦,但是不一定是「不安稳性」,「贪」烦恼有痛苦,但是有些时候还可能是安稳的。「瞋」烦恼是决定不安稳的,因此古德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从经典上也可以看出「瞋」的杀伤力超过于「贪」烦恼,尤其是在菩萨戒里,「瞋」心对于慈悲心、菩提心等善根的破坏尤其厉害。因此在大乘特别诃责「瞋」心,这是我们特别必须去了解的过患。

  三、慢:恃己所长,于他有情,心生高举为性。

  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慢」;凡夫总认为五蕴的身心里有一个「我」,有一个「我」,所以「我」来受用我的身心世界,「我」来造业,「我」来得果报。我们在还没有资粮的时候不会起「慢」,但是问题是「恃己所长」,当这个「我」有一点功德的时候,造了一点善业,得到了一点庄严,得到了财富,得到了眷属,「我」的旁边累积了一些功德时,就会「于他有情,心生高举」,以「自我」为中心,挟带这些功德,在与众生接触时,就把这个「我」提高了,把内心高举起来。

  「慢」,以自我去创造一些善业,由善业出现一些果报,此时这些功德果报,自然而然就把「我」给提高了,这就是「慢」的体性。

  以这样的体性,它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我慢山高,法水不入」,「慢」就像一座尖尖的高山在内心里面,任何对我们身心有帮助的劝谏法语,我们都听不下去。一个生死凡夫又听不进劝谏,把过患不断的累积,总有必须受苦的一天到来,故说「生苦为业」。

  如果我们听不进别人的劝谏,人家就不讲你了,这样是自己吃亏了,因为我们得不到别人的劝谏,也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而过失在身、口、意相续的出现,业力的力量就使令我们很苦恼,吃亏的还是自己,在道业上就很难进步了。所谓「谦受益,满招损」,谦卑一点,就能得到很多善知识的教化;得到很多镜子的照了,身、口的罪业就能很快修正过来。

  「慢」特别障碍修道。

  问答:

  安稳?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

  「贪」烦恼活动时也许还不会不安稳,但是「瞋」烦恼一活动就有不安稳性。「慢」烦恼也不会不安稳性,它是最微细的,像色界、无色界的天人,在高深的禅定中,那一念冥静不动的心,其实慢心都还在活动着。(得到禅定的人我慢心是很重的,看不起欲界的人活在烦恼当中。)

  「慢」心所唯有修「无我观」才能对治,因为「慢」心主要是因「我」而起,「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不可得,内心高举的相貌就消失掉了,我「慢」高山一旦瓦解,平等法性就出现了。

  问答二:

  「有」跟「有具」,「有」→正报;「有具」→依报。「有」跟「有具」都指如意的境界。

  「苦」跟「苦具」,「苦」→正报;「苦具」→依报。「苦」跟「苦具」都指不如意的境界。

  四、无明:亦名为「痴」。

  于诸理事,迷闇为性。

  能障无痴善根,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无明」在佛教中另一种说法叫作「痴」。

  「痴」的体性,就是对于诸法的谛理,也就是真实的道理,或者说二空真如之理,以及对于诸法缘起的差别事相,不管是对于「真谛」或「世俗谛」迷闇为性,迷惑闇沌,迷惑是学习佛法,所以迷惑;而闇沌是,即使学习了,但也学习不来,根性闇沌,过去生在智慧的栽培不够,这都是「痴」的体性。依止这样的体性,就会障碍我们「无痴」的智慧善根的生起;而因为愚痴,就广泛的造作一切杂染的业力。(看不到诸法真实相,就不知道什么是该作?什么是不该作?随顺习气一切杂染业力都现前。)

  「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一切罪恶的根源。在《瑜伽师地论》说无明有两个相貌:第一个叫「异熟果愚」,不明白世间的因果,认为世间是没有因果的,这种愚痴是最严重的(异熟果愚)。在《瑜伽师地论》中说,我们造恶业有三种情况:一是依「贪」,二是依「瞋」,再有一个是依「痴」。举例来说:杀一只鸡。为什么杀一只鸡呢?因为我喜欢它的肉,这是依「贪」而起杀业。第二、我看这只鸡不顺眼,依止「瞋」而杀它。第三、这个鸡本来就是上帝创造给我们吃的嘛!这种是依止「痴」而造杀业,是最严重的。因为依止「贪」或「瞋」,假若你还深信因果,你在造这杀业的时候,多少是有惭愧心的,虽然一时之间控制不了烦恼(贪、瞋),但是造业时内心有惭愧心活动,这样可以折损一些恶的势力。但是,一旦你依止「邪见」造杀业,在你杀的时候是一种「尽情的」杀,完全没有一点惭愧心,这种「杀业」的势力就非常猛利的,以后得果报也非常强大。

  《瑜伽师地论》上说:依止「邪见」造恶业,罪业最重,「无惭愧心故」。

  第二个相貌是「真实义愚」,对于真实的道理,也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不明白,这是比较微细的愚痴。总之,「无明」(痴)就是对于「理」跟「事」迷闇为性。

  《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一、过去生曾有「谤法」

  因缘。二、过去生卖酒、卖毒药给别人。(所卖的东西使人迷惑、颠倒)

  一切罪业的根源,都来自于「愚痴」,生命也难以增上。

  五、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

  能障不疑及诸善品为业。

  「疑」所对的对象是「谛理」。谛者,真实不虚。「谛理」主要是指「四圣谛」,佛陀所说的苦、集、灭、道的道理。苦、集是世间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的因果。对于这样的「谛理」内心犹豫不决,虽然不是不相信谛理,但是内心可也有怀疑和不肯定。

  因为我们内心有怀疑,也使令一切的善品都被障碍了,不相信就不能精进修学,生命也就在犹豫不决当中浪费掉了。

  智者大师「四禅波罗蜜」对「疑」提出三种相貌:

  一、「疑法」:对我们所修学的佛法怀疑,也就是《百法》中所说的谛理(四圣谛)。(修学四圣谛真的能够成就圣道吗?)对于「法」的本质产生怀疑,称为「疑法」。

  二、「疑师」:对我们的师长的功德产生怀疑。怀疑师长真能引导我们在佛法中增上吗?如果我们生在正法时代,这件事情就很单纯了,因为圣人身、口、意都是清净的,我们很容易对师长就生起信心。但是我们没有这么清净的业力在正法时代出生,到了末法时代我们才得到人身,虽是末法,总还算遇到了佛法,依我们过去业力的招感,在末法时代所依止的师长多数都是凡夫,既是凡夫,这一念心虽也摄持正法,但也摄持了很多的烦恼,有时它是散发出正法,有时是散发出烦恼,此时我们要亲近师长就会有困难。智者大师告诉我们方法:贪者要得珍宝,必须忍受垃圾的烦恼,珍宝放在垃圾堆中。也就是;不要观师长的过失,只取师长的优点(珍宝),至于过失(垃圾)的一面不要取,但是要忍受。离开了师长就得不到他优点这方面的加持,所以「疑师」当然是对自己障道。

  三、「疑自」:对于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真的可以仰赖信愿持名的功德,就能往生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吗?真的吗?我过去所造的罪业不会障碍我吗?对于自己的能力不能肯定,有怀疑。

  修净土门,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谛是很重要的,你能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了解到在粗浅的心识活动内心深处,那个本质是清净的;这些心识的活动,都是串习因缘而有的。明白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你会发觉过去的罪业不能障碍到你了。其实罪业会障碍我们是来自于我们的执着,你若是坚固的执着,罪业是有真实体性的,那它就真实障碍你了。它障碍你不是它的本质,而是你坚固的执着。如果我们看到内心的真相,「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我已经皈命阿弥陀佛了,我过去的罪业烦恼相续心,都已经慢慢调伏了,这时我们应该相信,往生是绝对可以的。既然「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那么罪业都是没有体性的。只要我临命终时,这些烦恼罪业不要现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时佛号要现前,那么就能感应道交。

  空性的智慧对我们修学佛法是非常重要的,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烦恼不能障碍你,观察它是如梦如幻的,不随着它而转,它就不能障碍你。若是你不了解它是毕竟空,它就真的可以障碍你,「障碍」是从内心的执着而生起的。

  因为有「怀疑」,使令我们在善法中的修学不能进步。

  六、不正见:亦名「恶见」。(邪恶的知见)

  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

  能障善见,招苦为业。

  「不正见」,亦即对于四圣谛的道理,因为没有经过亲近善知识,听闻正理的修学,只是自己内心暗中在颠倒推求,内心也生起一个智慧(染慧)来,这种染慧是「恶见」的体性。依指这种体性,能够障碍「善见」,一个人已经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一开始没有亲近善知识,只凭自己打妄想,想出了一个知见以后,等到他去亲近善知识时,就很难接受「善见」了,这样的后果当然是苦恼的。

  ※「痴」与「恶见」之差别:

  「痴」是:于诸谛理,迷闇为性。迷闇是:即使经过修学,还是学习不来。内心也并没有任何固定的知见,这是迷闇的相貌,又叫「痴」。「不正见」是:内心中有知见存在了,他对宇宙人生也有他自认的一套玄妙的道理,但是他这个知见没有佛法的传承,是他自己颠倒推求而来的。故知「痴」与「不正见」是不同的。

  「不正见」复有五种:

  一、萨迦耶见:萨迦耶义翻积聚,亦名身见,谓于五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萨迦耶翻成中文是「积聚」的意思,另一个名称又叫「身见」。所谓「积聚」

  主要是指五蕴。何以是积聚呢?意即:把有质碍的东西汇归成一类(例:筋骨、血肉等),这一堆都是同样性质的,就叫「积聚」。积聚讲的就是五蕴,又叫「身见」。

  「身见」:在五蕴当中执着这个是「我」,这一切的法是「我」所受用的。以下的四种邪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都是依止萨迦耶见而生起的。故萨迦耶见又叫「根本邪见」,也叫「我见」。

  关于「我见」:我们认为我们这一念的心,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体叫作「我」。「我」能造业,也由「我」去得果报,设若是深信因果的人,就依止这个「我」去造善业,若是这个「我」不信因果,那这个「我」就什么都作了,这就是「我」。但是佛法对这种思想是否定的,佛法认为身、心是不断变化的,你造一个业力,你的身心就会变化,你的思想也会变化。(比如:造了恶业,生为一条蛇,作蛇时的思想,也跟做人时不一样。)「思想」也是随着业力所变现的果报,而各有不同的变化,(畜生是畜生的思想,人是人的思想),既是有变化的,那么哪有一个「我」呢?

  外道问难: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耶?(见补充讲表p.2)

  佛法根本知见:万法唯识。在一切法毕竟空当中,生命之流之所以能够建立,就因为我们有明了的心识,由现前一念心识去造业,也由下一期生命的心识去得果报。心识本身亦是剎那剎那变化的,故说「我见」是一切邪见之根本。

  二、边执见:谓即于身见,随执断常,障出离行为业。

  「边执见」或称「边见」,意即:对于果报体的色身,或者执着是断灭,或者执着是常住,障碍我们的「出离行」。「边执见」就是落一边,佛法对于生命现象的说明是:不常又不断。像流水一样,不断灭恒常流,但也不是常住,剎那剎那变化的。但是「边执见」执着生命是断灭的,没有前生,也没有来生,死了就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生命就这一期生命而已,人死如灯灭,「我」在这宇宙间就完全不存在了。依止这个断灭见,那断恶修善,皈依三宝都没有意义了,那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及时行乐而已。「断灭见」很容易出生很多的罪业,生时有这种知见是一回事,等到死时却也得照样得果报,诸法真实相就是如此,「断灭见」是很苦恼的。

  另一种「边执见」就是「常见」,佛弟子比较不容易生「断见」,但是「常见」却很容易生起,比如:福报大的人,事事如意,很难体会「无常」,认为我会活得很好、很久,心中不会有死亡的念头出现。这种知见很容易使我们懈怠,不知实时行道,也就是没有「无常」的观念。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