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成峰法师:论六根门头的修行——略论《阿含经》中的修根法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4日
来源:   作者:成峰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成峰法师:论六根门头的修行——略论《阿含经》中的修根法

  [提 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每个人用眼见色、耳听声的时候,由于颠倒、虚假的我执,总是贪念于自己喜爱的色与声,对于自己讨厌的色、声则予以排斥。由此在内心生起种种苦乐的感受,执著不放以至于起惑造业,于是在六道长夜中流转不已。通常六根接触六尘——眼见色、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觉触和意知法,一般人在每天生活中总是免不了的。在六根触对六尘境界时,如何去面对才能既不受染污又可以获得解脱呢?是闭上眼睛、塞起耳朵一昧地躲避,还是积极有效地应对?本文打算从《阿含经》中所述作一整理,探讨这一话题。

  [关键词] 《阿含经》 六根 解脱

  一、何谓六根

  一、明六根

  根是生长的意思,指六根可以引生有情的认识作用,所以称为根。1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外六尘进入内心的大门,故又称六根门。又六根入于六尘,也称为内六入处。

  六根各有其功能:眼可以看色,耳、鼻、舌、身、意分别听声、闻香、尝味、觉触和知法,它们各自追求快乐的境界,讨厌其余的境界。印顺法师解释六根时说:“六处中的前五处,为生理机构,是色法。此色,经中称为‘清净色’,是物质中极精妙而不可以肉眼见的细色,近于近人所说的视神经等。意处是精神的源泉。依五处发前五识,能见五尘;依意处生意识,能知受、想、行——别法处,也能遍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我们的认识活动,根源于六处,而六处即有情的一切,所以佛常说六处法门。”2 佛陀也在经中称赞:“一切善法皆依内六入处而得建立。”3

  二、六根的特征

  眼等五根四大和合所造。佛陀说:

  彼眼者,是肉形、是内、是因缘、是坚、是受,是名眼肉形内地界。比丘!若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津泽、是受,是名眼肉形内水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内、若因缘、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内火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内、若因缘、轻飘动摇、是受,是名眼肉形内风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4

  一切物质都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所造,因缘所生,五根也不例外。由此注定了它们是无常、苦、空和非我的。

  六根无常、苦、空、非我。佛陀说:

  一切无常。云何一切无常?谓眼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如无常经,如是苦、空、无我,亦如是说。5

  由六根的苦空无常,引发出六尘、六识、触、受等等的一切的苦空无常,世间的真相就是如此。

  二、修根的意义

  尊者摩诃迦旃延曾经为一外道婆罗门解释为何要修习守护根门:

  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缘着,不可念色而起嗔恚。不住身念处,故于心解脱、慧解脱无如实知,于彼起种种恶不善法,不得无余灭尽,于心解脱、慧解脱妨碍,不得满足;心解脱、慧解脱不满故,身满恶行,不得休息,心不寂静;以不寂静故,于其根门则不调伏、不守护、不修习、如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6

  普通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六根入于六尘时,总是象尊者所说的那样:不是对喜欢的一切起贪爱,试图抓住不放,迷恋在其中;就是对厌恶的种种生嗔恚,千方百计想除掉。结果由种种爱恨之心,造作种种恶业,招感种种苦报。

  一、不护根门的过患

  1.三毒攻心

  婆蹉王向宾头卢尊者自述过他的护根心得:

  尊者宾头卢!我亦如是,有时不守护身,不持诸根律仪,不一其念,入于宫中,其心极生贪欲炽燃、愚痴烧燃;正使闲房独处,亦复三毒烧燃其心,况复宫中!7

  不能守护六根,即便一人独处,贪、嗔、痴三毒也会在心中燃烧。心火炎炎,不堪忍受。但这只是现世的花报,来生的果报更惨。

  2.长夜受苦

  有一天,世尊对各位比丘开示不护根门的过患:

  如是,比丘!有愚痴人依聚落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不善护身,不守根门,心不系念,见诸女人,起不正思惟,而取色相,发贪欲心;贪欲发已,欲火炽燃,烧其身心;烧身心已,驰心狂逸,不乐精舍、不乐空闲、不乐树下,为恶不善心侵食内法,舍戒退减,此愚痴人长夜常得不饶益苦。8

  淫欲如刀剑,能断人慧命;爱欲似猛火,火烧功德林。出家人因为禁不住女色的诱惑而舍戒还俗的比比皆是,究其原因还是不能照顾自己的六根:对年轻飘亮的女性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听见别人谈论黄色话题还觉得津津有味,心里常打女人的妄想,欲火焚心,讨厌僧团的清净生活,最终只能脱离僧团。致使多年的修学毁于一旦,多生累劫的善根拱手相送。故佛陀在经中反复叮瞩弟子们要远离色欲,最好的办法无过于守护根门,还强调“于此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9

  二、守护根门的利益

  离苦得乐、断除烦恼、获得解脱是每位修行者的追求。可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修习、守护六根是最根本的途径。修习六根是种植未来乐报的善因,佛陀如是说:

  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善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执持、善修习,于未来世必受乐报。10

  当然,我们修习六根不仅仅求来世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为了去除内心的烦忧乃至最终获得生命解脱。

  1、断除烦恼

  佛陀有一次向弟子们介绍七种断除有漏烦恼的方法,守护六根也是其中之一:

  云何有漏从护断耶?比丘!眼见色,护眼根者,以正思惟不净观也;……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护意根者,以正思惟不净观也;不护意根者,不正思惟以净观也。若不护者,则生烦恼、忧戚;护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护断也。11

  用不净观看世间可以去除我们对六尘的贪爱、占有和黏附,因此不会为得不到的东西苦恼,也不因心爱的人事失去而难过。正所谓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2、究竟解脱

  《杂阿含》二一二经上说:

  若诸比丘在学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隐,向涅盘住,如是像类比丘,我为其说不放逸行。所以者何?以彼比丘习学诸根,心乐随顺资生之具。亲近善友,不久当得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12

  初学佛人在修行道路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猿意马,容易放逸。要想解脱生死,简直是痴人说梦。佛陀慈悯弟子,为他们指出了一条即生解脱的殊胜之法,在习学诸根上下工夫,再多多依止善知识的教诲。用不了很长时间,就能除灭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三、修根的方法

  在了解修根的重要性后,可以通过学习修根的方法,用来指导我们的修行。佛陀教诫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这样观察自己:

  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彼比丘亦复如是,当起增上勤欲方便,系念修学。13

  随时随地,我们的六根都要和六尘相对。此时,修行人需要觉察身心是否对喜爱的东西有执著?假如六根还是被六尘境界所转,就要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兴起种种方法来降伏六根,令心安住。

  一、修六触入处律仪

  律仪即是戒,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修学六根律仪,不仅可以抵御世间各种恶不善法,更能使修行人的三业清净。如何修习六触入处律仪呢?佛告诉目揵连:

  若眼见适意、可爱念、能长养欲乐、令人缘着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缘、不着、不住;若眼见不适意、不可爱念、顺于苦觉之色,诸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于彼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不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倦。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14

  面对外界的一切人与物,无论是自己喜欢的或是厌恶的,都没有贪嗔之想,更不会去随顺它,增长我执与无明。因为所谓‘喜欢’和‘厌恶’,仅仅是根、尘、识三者和合升起的觉受,都是因缘所生的感觉,它本身就虚妄不实。我们只要内心安住不动,无心于万物,就不会受外境的束缚。

  二、观无常、苦、空、非我

  佛陀教导弟子正观六根无常、苦、空、非我:

  当正观察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正观故生厌,生厌故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我说心正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离喜、离贪,离喜、贪故,比丘!我说心正解脱。……如是苦、空、非我,亦如是说。15

  因缘和合所生的六根,从产生的当下就决定了它必然是无常、苦、空的,这是任何人即使佛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对它生起贪爱之想并幻想它能永恒,那只能是水中捞月、了不可得。

  “正观察眼无常”是看破;“正观故生厌。生厌故离贪”是放下;“离喜贪故,我说心正解脱”是自在。同样,观苦、空、非我一样可以生厌乃至解脱,随各人选择。

  三、无上修根法

  有些修行人错误地认为修根就是眼不看色,耳不听声。于是他们远离喧嚣的城市,住进深山,把自己关在茅蓬里,不与人接触,认为这样彩轿才叫修行。殊不知早已误解了佛陀的教法,与如来的本义背道而弛。在佛世时,有些外道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因此有一天,佛陀反问一个外道弟子:“如果眼不见色是修根 ,那么盲人看不见世界,是否是在修根?”阿难紧接着追问:“聋子是不是也在修根?”接下来,佛陀将佛法中‘无上修根之道’开显出来:

  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缘眼、色,生眼识,见可意色,欲修如来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故,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不可意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厌离正念正智。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舍心住正念正智。如是,阿难!若有于此五句,心善调伏,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是则于眼.、色无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16

  佛说种种法,为有种种心。见到喜爱的东西,佛让你修厌离法以免染着;见到厌烦的事物,佛教你修不厌离法以免烦恼;见到你认为无所谓的,佛要用舍心。方法灵活多样,应病施药,方便易行。

  结 语

  有情从六处和合安立了假我,却不知道其性质——如梦如幻、刹那变化、片刻不停。对于外部的六尘境界紧抓不放,牢固地以为是我所有的。迷恋于所适意的,恼恨于所厌恶的,无知于不善不恶的种种。如此对触对的一切不能如实了知,无法用缘起观去看待世间万象,于是放纵诸根入于六尘,起惑造业,于是生生世世流浪生死,希求出头而无穷期。释迦世尊悲心深切,特为有缘众生开启了修根法门,即如实正观六根具有缘起生灭、无常、无我、苦空的特性,适时用各种方法观待六境,守护根门而不放逸。我们在修学中,只要秉持佛陀的教诲,牢记其原则,善巧地运用,何愁不能收摄六根,获得解脱。

  1 《佛法概论》

  2 同上

  3 《大正藏》T2,p.225.3

  4 《大正藏》T2,p.72.3

  5 《大正藏》T2,p.50.1

  6 《大正藏》T2,p.64.1-p.64.2

  7 《大正藏》T2,p.311.2

  8 《大正藏》T2,p.345.3

  9 《大正藏》T2,p.76.1

  10 《大正T2》p.76.1-p.76.2

  11 《阿含部T1》p.432.2

  12 《阿含部T2》p.53.3

  13 《大正藏》T2,p.57.2

  14 《大正藏》T2,p.77.2-p.77.3

  15 《大正藏》T2,p.49

  16 《大正藏》T2,p.78.2

-----------------------------------------------------------------------------------------------------

更多成峰法师佛教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