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新月释 下(十三)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31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新月释 下(十三)

 

  丙二、宣说受持胜法之法器

  彼说如此恭敬时,仙人于彼又说道,

  非深立为深广故,归纳上义说此教。

  流浪者极恭敬说此语之时,仙人为使浅智之流浪者成为深广之大智故,又对其归纳上说而摄略如下。

  殊胜妙法狮子奶,唯容智慧胜妙器,

  否则虽勤亦不住,如是此容此妙器。

  对于犹如狮子奶之甚深经续殊胜妙法,唯有犹如金宝胜妙容器之大智法器才能受持,否则,如何精勤亦不能证悟受持,如同狮子奶不住于劣器之中。如是此甚深经续窍诀胜法,唯有被具深广智慧法器者所受持。

  丙三、摄要精藏真实之教言

  阿(A)者不生之法门,(<)者远离诸垢门,

  巴(0)者胜义显现门,杂(4)者无有生死门,

  纳(/)者远离诸名称,德(KA:)者甚深智慧门。

  阿(A)字者,诠示二谛不生之法门;(<)字者,诠示入于有寂等性之法门;巴(0)字者,诠示真实根本慧定无有任何执著,然也非为无念昏迷,而是具有胜观之智慧,现见究竟之胜义,故为胜义显现门。杂(4)字者,诠示真实之观察能引上寂灭四边戏论之定解,从而证悟无有生死等性之法身,故谓为无有生死门;那(/)字者,诠示二谛无有一切主次之相状,现空二者不可分离,犹如火与火之热性般,此二者于名言中同等重要,此为言思之境;于胜义中,此二无别之实相超离言思,远离名称,不可思议,故谓为远离诸名称;德(KA:)字者,诠示现空二谛无别甚深义于如微尘之有法上,亦可抉择,即若了知与证悟超越观现世量之诸法大等性,其显现分即为究竟之共同所见境,胜义离戏无承认与名言有承认二者不违而相合,及从大乘到金刚乘间名言量对此之安立,故谓为甚深智慧门。

  德字门诠示的是佛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的究竟境界,即是大圆满之自然本智。对此依于基道果不分金刚乘之大圆满理论,可以作相似之介绍,以胜义理论抉择空分,以观现世量名言理论抉择后得之缘起显现,以净见量名言理论抉择究竟所见境佛境界之明分,究竟之法界或佛各别自证智之境界是明空大双运,此净等无二之究竟实相,是佛智慧之究竟所见,是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之境界。第六问题与第七问题从明分与空分二个反体进行了抉择,故不仅不相违,而且是相合双运之同一本体。

  第一问题宣说了正行现空双运之相,第二问题宣说此正行之相非是声缘等之行境。第三问题宣说了修持正行之理,第四问题宣说了修行者相续中如何生起正行之理;第五问题宣说了自相续生起甚深证悟者前,如何承认二谛;第六问题宣说于彼者前以二理宣说一切诸法为大等性;第七问题宣说按自己之证悟而为他者宣说甚深见解。如是佛所说的因乘果乘之教全部摄集于此,故若如理通达此要义,则能了知显密之大海,能开显自证及为他者宣讲之八大辩才宝藏门。是故从一一字门中,能了知和证悟诸时方所摄之无量法理。一义中包括一切义,从劫至劫,说不能尽,故是无尽之智慧。一义中遍摄诸法,以一义也能宣说诸法,故是开发法藏。一字中尽摄一切字,故必定是等性。摄集一切后,抉择为等性双运之唯一智慧。此者亦是开显法藏之甚深窍诀。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总持与辩才之修法》中说:上述六字门归纳了全部佛法,如若广讲,极为广大与甚深,今略述如下。

  以文殊六字心咒归摄所有教法,除本论外,在《般若十万颂》等中,也以文殊六字归摄了所有般若之义,特别是在阐述总持之修法时说:“阿者不生之法门,者远离诸垢门……”开显般若现证密意《现观庄严论》之注释,如宗喀巴大师之《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中也以文殊六字心咒归摄了所有教法,尤其是般若空性。大圆满续部也有以六字心咒归纳一切法。一些修法仪轨中也以六字心咒归纳一切之修法。总之经续窍诀中,以六字心咒可归摄所有佛法。

  在第一问题中,以“阿”字归纳了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等之观点。全知麦彭仁波切于《总持与辩才之修法》中云:阿字宣说正行双运之相,现空无有任何偏袒,为法界实相本性,亦为大乘正行修法。《真实名经》中亦云,阿字代表无生法,代表一切诸法本性大空性。《大幻化网根本续》第四品以阿字之修法为主而进行抉择。阿字是无生的名相,表诠大无遮之大空性,在大圆满中即为本来清净之义。为现空双运或明空双运的本性。

  第二问题中,阐述证悟大空性的唯是大乘见道以上圣者,小乘之声缘罗汉等没有证悟圆满的空性,故暂时安立为三乘,故云:“者远离诸垢门。”“诸垢”是指畏惧轮回,希求涅槃,唯求自解脱之垢染,唯有大乘见道以上之圣者,才真实远离了这些垢染,小乘及凡夫等,暂时上未离如是之垢染,但是由于:一、法界之本性是离戏;二、众生相续中,都具有如来藏;三、佛之事业遍布一切众生。故所有众生必定会圆满证悟全部空性而成就佛果,故暂时为三乘究竟为一乘。故《入中论》亦云:“诸法真实义,无变异差别,此证真实慧,亦非有别异,故佛为众说,无等无别乘。”

  第三问题中,以修持正行之“巴”字名相,诠示根本慧定虽无任何执著,但有胜观光明,非为无念之和尚宗,故云:“巴者胜义显现门。”此正行之修法中,无有任何心与心所之执著,远离一切戏论,在显宗中是一地以上圣者之境界,但在密宗,尤其是大圆满窍诀部中,凡夫以无漏智慧可以相似或支分地修持。

  第四问题中,以“杂”字无有生死之名相,诠示如何生起正行根本慧定之修法。在显宗,以观察、轮番、安住三种方式修行而引上正行修法,在密宗中,修上师瑜伽,以上师之加持而速疾无难入于根本慧定,在此境界中,无有生死与刹那生灭法,是明空大双运之本性,是无二智慧之境界,在大圆满中,是彻却与妥噶双运之修法,故谓为“杂者无有生死门。”

  第五问题中,以无有主次“纳”之名相,诠示在已证悟法界之修行者前,二谛是如何显现的。诸法实相,是明空双运,后得时,二谛相依而俱存,故以二资双运而修;入定时,以无二慧现见无二之法界,究竟时获得二智,成就色法二身之佛果。故唯以双运安立基道果,对于根本慧定而言,二谛无有主次,即使二谛之名称也不存在,故云:“纳者远离诸名称。”《大幻化网根本续》亦云,诸法皆是远离名相,是远离实有之本性。般若经中亦云,五蕴唯名言假立而有,其本性远离一切名相。故于胜义中,不用说实有之自性,即使是诸法之名称也不存在。

  第六、七问题中,以“德”字诠示甚深智慧之行境。德字是文殊菩萨之种子字,也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之名,其有众多含义。在第六问题中,以净见名言量抉择了诸法是大清净圣尊之本性,从基上讲,此是大圆满之本基,从果上讲,是尽所有智之境界。从暂时共同所见境之现相,与究竟所见境之实相二个侧面而抉择。第七问题中,以胜义理论,宣述了诸法大平等之本性,此也即如所有智之境界。此二问题分别抉择了明空双运实相之有承认显现分与无承认空性分,二者双运无二,乃为佛智之境界,故云:“德字甚深智慧门。”其为佛所证悟的二等与殊胜二等,并且佛任运度化众生时,也是如是而宣讲佛法,为众生转甚深广大之法轮。

  总之,显密九乘佛法皆可归摄于此六字门中,若通达此六门,即通达了八万四千法门之精要,若真实修持此六门,能速得成就,也能为他人无误善巧开演佛法。开启总持辩才之宝藏门。故此六字门前后次第不可错乱。

  彼者一一六门者,亦以二谛理所缘,

  若修幻化之等持,则由无边大海水,

  能其吸收引腹中,其心无垢珍宝中,

  盛燃总持辩才慧。槃槃槃槃槃槃槃槃

  对阿等六门,若皆一一缘于现空二谛无别双运远离生灭之理,即能说之“A”字是不生故,所说义也是本来无生,故为等性,以等性于等性则无诠说,犹如以虚空于虚空中绘图画一样,如是无说是诸说之胜因,从劫至劫而说,也于法界无增无减,并了知诸法是唯说者,为缘于胜义门。如是能说之“<”字与所说之离垢,能说之“0”字与所说之胜义光明,能说之“4”字与所说之无死无变,能说之“/”字与所说之离名称,能说之“KA:”字与所说义之双运无二甚深智慧,彼等一一之能说与所说二者皆为无生,故是等性,以彼于彼本来住于无说,以此要经劫而说,亦于离言之法界无增无减,了知诸法是唯名唯说者,乃为缘于胜义门。如是于等性中三时无有动摇,“A”字为<、0、4等其余字,以及轮涅所摄诸法之生处或来源,若了知此者,即为无欺缘起,此乃极为希奇、无与伦比之大神变者所宣说,若知此者,为缘于世俗门。二者无别双运中,智慧藏等八大辩才藏之门,能被迅速开启,其因乃为修持犹如幻化之殊胜等持,能以深广智慧将犹如无边大海水之经续窍诀智慧吸于腹中,于心之珍宝中盛燃无二智慧之无垢总持与辨才。

  八大辩才藏又名辩才八库,《广大游舞经》中云:“无从忘记忆持库,思维辨别智慧库,了彻一切经义证悟库,执持一切所闻总持库,善说能满众生所愿辩才库,护持一切圣法佛法库,三宝慧命不断菩提心库,堪获无生法忍修行库——此乃辩才八库。”

  定解灭除四边戏,彼道究竟之实相,

  离心光明本性界,入于文殊大圆定,

  依于灭除一切四边戏论甚深定解之道,能入于诸法究竟实相,超离心与心所,界智无二光明本来界,了义文殊觉空无别光明大圆满无改等性中。

  于广离边见王中,入定现见真实义,

  灭尽四边劣意暗,显出一切光明日。

  如如入定于离戏见王觉空无别光明大圆满一切等性广界,现证法性光明大圆满之真实义,自然澄清并寂灭有无等四边执著之一切劣意痴暗显现,显现出二智光明之日轮。

  乙四、归摄宣说的所有要义

  公正观察仙人者,顿到分别流浪者,

  如是彼彼问答故,宣说难处王宝数。

  公正观察的大智仙人与顿到分别流浪者,以一问一答而宣说了极难证悟甚深轮王七宝数之善说。

  总之,本论以文殊六字心咒归纳了基道果之定解,第一问题阐述了大乘显密共同之定解。第二问题阐述了全部与支分证悟此定解之补特迦罗,暂时安立了三乘,究竟上成立为一乘。第三、四问题阐述了前译宁玛巴不共之定解——自证智见,并从前行修法与正行修法二个侧面论述,剖析歧见而安立无垢之自宗。第五问题,阐述了自宗唯以二谛双运净等无二安立基道果,且依此见解之高下而安立九乘之高下。第六问题阐述了大光明之有法见;第七问题阐述了大平等之法性见。故全论以定解为中心,从前行、正行、小乘、大乘、密乘等各个侧面加以阐述,也可以归摄为基、道、果及度生事业四项中。基为所知,道为所修,果为所得,度化事业是得果后之事业,因其须以法身智为近取因故。抉择了基之了义本性后,依此而修,可入解脱门,得解脱果。若仅抉择了人无我之见,没有发菩提心,而仅以出离心为基础修持人无我见,可得暂时解脱之罗汉果,小乘虽许其为无余涅槃,但未寂灭所知障故,非为究竟之无余涅槃,尚须入大乘,成就佛果,才能任运度化众生。故前前为因,后后为果,互为因果。反之,欲任运度化众生,必须得无上佛果之法身智慧,此则必须修双运之大乘道,此又必须具基之了义正见。故为得后者,须以前者为基础。

  学道者应对照自相续,有什么样的定解?有什么样的修法?若未生起究竟之定解,应反复学习全论,若未有正行修法,应从前行见解上着力。总而言之,此论总括九乘佛法,从凡夫初入道乃至佛果的一切层次,故为甚深与广大,此论乃修道之指南,佛法之总纲,祈视为无上至宝。

  如吾浅慧寻思者,极为甚深稳固义,

  如从大智圣意中,取后又复此善造。

  似我浅慧分别者,对此极深难证以十万分别念之证理亦不能刺穿之稳固义,从具大智慧圣者无二智慧深广秘藏中真实取出而善造。

  甲三、后善结义

  分三:一、发起胜心智慧作答;二、慈悲利他而造;三、依此能获胜乘妙道当依止之教言

  乙一、发起胜心智慧作答

  如是善说妙法雨,俱胝佛子喜行处,

  当闻其心得有利,此问随喜洒甘露。

  如是真实深义善说美妙的法雨,是俱胝数佛子大智者所喜行与证悟处,有信心者若欢喜听闻思惟能获极大利益。故随喜流浪者的提问,而向众生洒下了极为甚深妙法的甘露。

  乙二、慈悲利他而造

  是故如是又复说,为众思维深广义,

  由意境面何显现,游乐玩名德者造。

  是故,离于正量无由生起甚深定解,仅为道之形象,为诸具缘者思维证悟深广经续之义,如同无垢镜之意所现,由名为“德”者以无垢智慧而善造。

  乙三、依此能获胜乘妙道当依止之教言

  极深佛法如虚空,虽以诸时不可说,

  而此定解宝灯论,若依能得殊胜道。

  诸善逝佛世尊经续之甚深法理等同虚空,虽于所有一切诸时中宣说亦不能尽述,而此《定解宝灯论》已归摄一切甚深经续之要,若能一心依止、闻思修行,必可远离一切怀疑,开显殊胜光明,获得大乘经续甚深妙道,并为他人者无误宣示。

  茫呷拉木

  增上吉祥。

  再者,全知麦彭仁波切亲赐之后跋云:“此《定解宝灯论》是我幼年欲发心求学之时,顿然自现于心中,于一座上而造毕,其意义融通无违,并具有关要,故不加改动,保持原文。麦彭巴于五十七岁时著,善哉!”

  全论释竟。

  后  记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的讲解始于藏历火牛(1997)年七月二十六日,于藏历土蛇(2001)年持明法会圆满日整理圆满。在这一千多个日子里,几批金刚道友陆续帮助整理,学人亦反复校正,以期成为道友们闻思修行的助缘。

  学人对《定解宝灯论》有很大信心,曾背诵全论,并于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座下聆听过多次,对每一金刚句都做过审慎的思维,但因为学人智慧欠缺的缘故,讲解时未能全面彻底地复述金刚句外、内、密的种种涵义,再由于讲解和整理的时间过长,内容上难免重复、遗漏、颠倒以及错误,其过失在于讲解者和整理者,若有未理解他派观点、误解其他论师之立宗以及对持教大德在语句上的不恭敬处,于上师三宝、三根本前不覆发露诚挚忏悔。若有少分功德愿上报四恩,下济三塗,无边有情,同登极乐!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