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操杰大师造释:中观四百论释 善解心要论
甲操杰大师造释:中观四百论释 善解心要论
圣天菩萨 造颂
甲操杰 造释
法尊法师 (从藏)译颂
任杰 (从藏)译释
敬礼具足大悲诸正士
犹如雪山极白妙善聚,亦如牟尼能满一切愿,
于此大地皆称为遍智,敬礼有情师长能仁尊。
阅无量经唯一正见眼,诸佛教法究竟心要义,
圆满解说佛语证遍智,估主龙树足下恭敬礼。
童年广学多闻悉圆满,无量智慧般若海渊博,
谁由智慧灭除生死苦,贤善大悲不住涅槃乐。
由名称光照破众生暗,圣尊师徒足下恭敬礼。
大车密意固然难通达,但为自己修习众经论;
及为饶益具根有情故,大论注释我今乐分析。
此菩萨瑜伽行四百论释分四:(一)题义;(二)翻译敬礼;(三)正释论义;(四)论末义。
(甲)初(题义)
梵语扎睹夏打戛,此云四百,梵语夏打,此云论,梵语戛日戛,此云颂,即《四百论颂》。此论有十六品,每品二十五颂,每一颂大致很圆满的显示一义。由有四百颂,故名《四百论》。本论原文称:夏打戛夏打,即名《百论》,如月称释中说:“此《四百论》原先没有‘四’字;能破除诸邪分别故名为‘百’,能断除实执故名为‘论’。”不说“扎睹”(四)是有所为的;这就是由于破除百种邪分别为例,以表示破除无边邪执的意思,所以叫做《百论》,这是就它的作用而立名。有些注释中误解此论题的“百”字的含义,是不合理的,如上解释题义,乃是此论的本意。月称为了破除那些邪分别,特作注释而申正义。
(甲)二(翻译敬礼)
敬礼圣者曼殊室利,是就广抉择增上慧学为缘以为主要所诠,是为令人了知此论属对法论摄。
(甲)三(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一(总义)分三:(一)造论者殊胜;(二)破除某些注释的错误分别;(三)略述各品大意。
(丙)一(造论者殊胜)
月称释云:“由于圣天阿阇黎是龙树阿阇黎的弟子,是故此论属于此宗,非别宗义。”圣天阿阇黎是狮子岛(今锡兰岛)的王子,后舍王位出家,游历到南印度遇龙树,受龙树教,即为龙树的近住弟子。由于他博通和深修显密教法,现生已得佛位,这是圣天阿阇黎在他自己作的《摄行论》中说他证得无上瑜伽“不共幻身”。如果证得无上瑜伽不共幻身时,此生决定获得殊胜成就。这是怙主龙树的意思。有些书中说,先得生起次第,后得圆满次第,其义亦如上说。是故有说圣天先是凡夫异生,后得圣位,亦不相违。在《智慧金刚集论释》中亦说圣天阿阇黎已得八地。阿阇黎圣天著有很多显密论典,兹不烦述。
(丙)二(破除某些注释的错误分别)
月称释云:“现在有些文学家把此论分为两部分。”这是指大德护法依据“百”字把此论分为两部分,前八品名《说法百论》,后八品为《辨议百论》,并且把此论的中心意义说成是破除遍计所执有自性,以唯识宗的理趣来解释,这不是此论的本意。如月称释说:“把《四百论》的意义,说成与龙树宗的意义不同,这是臆造的。”此论是为了说明,具足大乘种姓的补特伽罗趣入无上菩提的道次第,必须要有整体的联系故;主要的意义亦是抉择诸缘起法没有少许自性。所以自宗(中观宗)从来没有怀疑要许依他起有自性之处。又彼等宗许解脱三有不须证微细无我,而此论正是成立解脱三有必须证微细无我故。
(丙)三(略述各品大意)
问曰:那么,造此论就无必要了,因为缘起无自性的正理,在阿阇黎龙树的《中论》等中已经广说故。答曰:无过,由于在阿阇黎的诸论中对自他部所计,已由多种正理破除,但恐有些怀疑《中论》是特为调伏他宗唯是争辩的论典。其实《中论》等并不是专为争辩的论典,而是为诸求解脱者通达诸法真实性;并且是为具足大乘种姓者由修习此瑜伽行的道次第而得成佛。圣天为了使人了解龙树阿阇黎的密意,所以作此论。兼带要说的是:诸小乘补特伽罗证得菩提。必须依靠通达诸法真实性。
问曰:这些道理不是在《中观宝鬘论》等中已经说了吗?答曰:无过,因为此论广说生起大乘发心,必须先断除执为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修习下中士意乐的规则;以及怙主龙树建立二谛,破除他宗的邪执的道理,在此论中当作精辟地广为阐述,所以造此论没有重复的过失。此论不别作皈敬文,是说明此论非仅为断除别人怀疑龙树阿阇黎的论典而作(有怀疑《中论》专是为的争辩),而是表示此论属于《中论》。
问曰:此论如何说明道的次第呢?答曰:月称释中说:“先分析如何安立世间诸有为法,然后渐次宣说胜义谛。”初四品广说执有漏五蕴是常等的颠倒,于生死应生起出离之理。其中第一品是说明五蕴皆依因缘而生,故是无常,此即广说必须修习死无常的规则断除常执颠倒。第二品是说明有漏五蕴既然是无常,则不应认为是自利究竟之处,了知彼有漏蕴具有损恼性,即说明执有漏为自性乐的颠倒。第三品是说明彼有漏五蕴既是苦,即应当常生厌离,从而即断除执生死为净的颠倒。第四品是说明有漏五蕴既是不净,则应弃舍,不应执我及我所而生我慢,应当破除我慢执境,即是断除执我的颠倒的规则。这四品是说善修中士意乐,生起由业及烦恼为缘而流转生死犹如火坑之想。附带显示:具足大乘种姓者志求成佛即应生起愿菩提心的规则,小乘种姓只是生起希求解脱的方便。第五品说明由于现见成佛必须依菩萨行,即发起行菩提心而趣入菩萨行的规则。由于现见随顺烦恼而转尚且不能圆满自利,何况圆满利他,所以第六品广说烦恼生起等之理由。由于烦恼生、住和增长的因是色等境,所以第七品说明破除缘诸境以后而生起现行烦恼的理。第八品说明由于没有通达色等诸境真实性而起的非理作意,即是烦恼生起的因;教诲生起断除烦恼的欲乐,和对真实性的理有少许的怀疑,亦应趣入等,是净治弟子成为法器的规则。
如是前八品是说明成熟身心的道次第,后八品是说明为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而依胜义谛的道次第。
第九品是为说明有为法无有少许常体,教人修习破除执诸法是常的见。第十品是说明内外诸法无我。第十一品是说明执时为常。第十二品广说破除边见。第十三品别说根境非实有。第十四品是说明诸缘起法犹如旋火轮虽然全无自性,而能得解脱和一切智等以破除边执。第十五品广说修习有为法生住灭三相自性空的理。第十六品是说明造论的所为和断除诸敌论者的其他攻难,抉择师长和弟子所应修习。是故就道的所缘来说,此论则广释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和依胜义谛的道次第。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