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法增比丘: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槃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2日
来源:   作者:法增比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增比丘: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槃的分析

 

  在每一个人生命的过程之中,它有几个极为特别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那即是有分的状况;有分,睡与死的差别;有分、定、灭尽定、与死的差别;死与结生,如何转生于三界、及如何到达涅槃。

  认识这些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佛陀的教法,生起正见,证取道果。

  有分(Bhavanga)

  有分(Bhavanga)是生命之流或生命的成分,或生命相续流。有,bhava生命,anga分,成分。这里的‘有分’是指多数,平常用的是单数。‘有分’有二种:一是诸心识剎那相续的有分,二是十九种有分(作用)心。

  当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等触撞到六个根门时,五门转向心还未生起,有分心仍在生灭,第一个被触撞的有分心是‘过去有分心’(Atitabhavanga),第二个是‘有分波动’(Bhanvangacalana),第三个是‘有分断’(Bhavangupaccheda),接下来是路心(vithicitta)的生起。路心里有五门转向,五识,领受,推度,确定,七个速行心,二彼所缘,然后又再进入有分心。意门的路心里有意门转向,七个速行心,二彼所缘,然后又再进入有分心。

  有分心会在每一个心识刹那前后生灭,犹如河水不停的在流动,心不会保持静止于两个心识刹那,因此有分心是离路心(vithi-muttapariccheda)或离门心(dvara-vimutta)。路心依根门有六种。离路心有结生心,有分心与死亡心三种。

  有分心在我们清醒时,在各个心路过程前后出现过无数次。当我们用正念来作任何事的时候,我们将能把有分心的出现减少到最低的次数(包括进入有分的睡眠状态),正念正知就能提升,因此我们因为失去正念,造作恶业的机会就会减少。

  一个人在生命的过程当中,从结生心开始,有许多的路心与离路心(有分心)的交替生灭,直到死亡心生起为止。有分心的出现对一个修习定的行者来说,最容易觉察是在近行定的阶段,因为定还未稳固,因此容易堕入有分,他会感到一片空白或一无所知,没有心路过程,也即是失去了正念,我们要努力的修习正念,保持心停在禅修的所缘,以致它强大,这样我们才能觉知当下的每一刻。

  睡(middha)

  睡是指一个人进入睡眠状态。进入‘有分’,有分心在无梦的睡眠状态最明显,有分心相续不断的生灭。在睡眠时我们不能修习正念。昏沉睡眠是六盖(指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和无明盖。前五盖是证禅那的障碍,无明盖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碍。)之一,昏沉也是十烦恼(贪、瞋、痴、慢、邪见、疑、昏沉、掉举、无惭、无愧十种烦恼)之一。

  目犍连在证阿罗汉果前曾为睡眠所障,佛为他开示断除睡眠障的八种方法,即是(1)不应注意睡意的念头;(2)应思维所听闻和学习的教法;(3)详细重复思维所听闻和学习的教法;(4)用手拉两个耳垂或按摩四肢;(5)以冷水洗脸和眼、环视四方,并仰望天上的星星;(6)作意光明想,修习白昼想;(7)起来经行,并觉知地来回;(8)若睡意浓,应正念正知地右胁作狮子卧,双足交叠,心里保持应尽速起身的想法。

  睡与死的差别

  睡眠是进入‘有分’,睡中有梦是路心,仍在造业,它是微弱的欲界意门心路执取欲界的所缘而做梦。死是‘有分’的灭绝,或是无‘有分’,是离路心。

  佛教修行者应该天天在睡前对治昏沉睡眠,提起正念,检讨自己一日里身口意的行为,忏悔恶业,提醒自己要修善业,然后才正念的进入睡眠的‘有分’状态。这将有助于将来死时的慌张与无助,因为他已对心的各个状态已修习的很纯熟。

  死(maranam)与结生(patisandhi)

  死(maranam)是无‘有分’或失去‘有分’,而结生是得‘有分’。根据[摄阿毘达摩义论]---[摄离路分别品第五]所载:众生有四种死与结生(patisandhi)的次第,死是命根被切断,众生的死因有四种:

  1.由于寿命已尽,

  2.由于业力已尽,

  3.由于寿、业两者俱尽,

  4.由于毁坏业而致死的,这是非时死。

  众生在死的时候,由于其本身的业力,在六个根门的任何一门之中现起以下三种相之一:

  1.业(kamma)---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导至下世(后有)的业,这能导至下世的结生。

  2.业相(kammanimitta)---将成熟导至下世投生至何处的善恶业,或见到他以前造业时曾见到的色相等的业相。

  3.趣相(gatinimitta)---或见到下世(后有)当得忍受(苦、乐)的去处的趣相。

  他的意识便住于那现起的业、业相或趣相(所缘tāda-rammana),依照将要成熟之业的染净,及依照将得到生有之处,他的心相续,数数转起(āvajjana),强大的倾向于该所缘;依随这些所缘而使新的业,如重新造作般出现在他的意门。

  临终之人,在他的心路(dvāravithi)之末,或在有分(bhavan-ga)灭尽之时,他的死亡心生起之后就灭尽,死亡心灭尽之后,结生心立刻生起,执取临死的速行心同样的所缘,或有所依或无所依,而住于后有(新的一世)。因为临死时的速行心是与贪瞋痴相应,由于这些恶业的业力的牵引,而转生在三恶道。因为它是受‘无明随眠’(avijjānusaya)的缠缚,以‘渴爱随眠’(tanhānusaya)为根本而造业所生;因为它把前生的业有与后生的业有连接起来,所以称为‘结生’的意识(patisandhicitta),为相应法所执取,是俱生法的主要住处,而成为轮回生命的先导者。

  众生死的路心,由于迟缓的转起,只有五个速行(剎那)的期望,如果是现于(意门)的现在所缘而死的,则结生、有分也取得现在的所缘。

  在欲界结生,是由六门的(任何一门)取现在与过去的所缘的业相与趣相。业只是意门所取的过去的(所缘)。所有这一切的所缘法,都是属于欲界的。

  在色界结生的所缘是概念,所以必定是业相。于色界结生的所缘,只是意念施设的业相。

  在无色界结生的所缘是概念或广大心,所以也必定是业相。同样在无色界结生的所缘,根据情况,是色界与无色界二界的(业相)与意念施设的业相。

  无想有情只有命根九法结生而生,因此称它们为(无想有情)‘色结生者’。

  无色界有情为‘无色结生者’。

  其余的有情名为‘色与无色的结生者’。

  如是取结生者,是从结生心灭了之后,获得同样的所缘,转起一个相似的心,犹如河流流动般不断地(生起),直至死亡心的生起,在没有路心生起的时候,因为它是生命的(主要)部分,名为‘有分相续的意(识)’,最后由于死时的死亡心生起而灭,而后再生起结生心等,犹如车轮一般,展转次第的转起。

  「在于此生中,结生与有分,以及路心死,如是于后有,

  再结生有分,转起心相续。善务之智者,如是而观察,

  知生命无常,善断爱结缚,得永久寂静,至不死涅槃。」

  ([摄阿毘达摩义论])

  定(samadhi)

  定是路心,有正念,以不散乱为相,以消灭散乱为味(作用),以平静为现起(现状),以乐为足处(近因)。是故修定不能将六个根门都开着,以避免散乱产生,必须尽量关闭根门,修安般念的是以鼻根及意根,修遍的是以眼根及意根,修经行的是以眼根、身根及意根三根,念佛号的是以眼根、耳根、舌根、身(手持念珠)根和意根,用越多根门的,散乱的机会就增如,就表示越难入定。有分心会在入定前后生灭一次。定中心的色界与无色界的名法相续的生起,因此有分心不会生起。

  进入初禅是先要从‘离欲’着手,把戒持清净,让心从繁多的事物中远离,而后‘离恶不善法’,这是从持戒与四正勤着手,故此佛说七清净法:戒清净故,心清净、心清净故,见清净、见清净故,疑清净、疑清净故,道非道清净、其它是道迹知见清净、和道迹断智清净。

  「圣弟子以舍为所缘,得定,得心一趣。彼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对由离生喜与乐之初静虑,具足而住。

  寻伺静寂故,成内净,心一趣,无寻无伺,对由定生喜与乐之第二静虑,具足而住。

  离喜故,住于舍,对正念正知之乐,于身正受,如诸圣者之所宣说,对舍与念乐住之第三静虑,具足而住。

  断乐,断苦故,及先已灭忧与喜故,对舍念清净之第四静虑,具足而住。」([相应部.根相应10经])

  初禅里最重要的两个禅支是‘寻与伺’(vitakka,vicara),寻是寻求,思考的意思,引导心达到修定的目标,伺是伺察,令心继续留在修定的目标上。([清净道论]126页)若以十随念的安般念来说,寻是找到出入息,伺是使心能持续的跟随着出入息。

  ‘离生喜’是指离去五盖而生欢喜(piti),喜悦。

  ‘乐’(sukha)是可乐,身心的轻安,无有苦恼是乐,它与喜相随。

  ‘具足’是证得或成就的意思。

  这里虽没提到‘心一境性’,但提到‘心一趣’,它是五禅支之一,指的是定,心专注于修定的目标。所以初禅时有五禅支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在二禅时‘寻伺静寂’是指寻与伺已经止息或寂静,因为这是比较粗的禅支;‘内净’是指自己心里清净的禅支,这是因为止息了动摇的寻和伺而得到强力的信与心净。

  ‘心一趣’是指心专一的意思,因为没有了寻伺,犹如海水没有了风与波浪,而得平静,所以二禅时有四禅支即净、喜、乐与心一境性。

  在三禅时,因为喜心是激动的,所以三禅时已经超越了喜心,故说‘离喜故’,‘住于舍’是指具备了清明坚强的舍。这舍(upekkha)有十种:即六支舍(六根)、梵住舍、觉支舍、精进舍、行舍、受舍、观舍、中舍、禅舍、和遍净舍。虽然第二禅时有住于舍,但因寻与伺的作用,舍的作用不明显。在第三禅时,寻与伺已没有,所以舍的作用才显著。

  佛说:「有定、有定相,彼定即是定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彼定相即是定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槃。」([杂阿含713经])

  定,指三摩地(samadhi);依修止法门修四色界禅从初禅至四禅,再到四无色禅,以及灭尽定。

  定相,这跟修定取相(假想观,胜解作意)有关,如八胜处,十遍处中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八遍,八解脱中的内有色想外观色,内无色想外观色,与净解脱身作证三解脱,这些都是缘欲界色和色界为境,或依色界来修定。

  二禅的少光天,无量光天是定中的光明相,三禅的少净天,遍净天是定中的净相,这与十遍处的前八遍相吻合。如此的精勤修习,能起智慧,能开悟,趣向涅槃。

  四禅那(Jhana)是根本定,要进入须以修止法门或业处培育五禅支才能进入,要多修习定才能认识禅支,发现禅支。若不认识禅支,修定的人会生起许多疑问甚至邪念,定也不能持久。所以要以正确的方法修习,善知识的指点是很重要的。

  要对四禅那修习圆满还需观察五禅定自在;即入定自在,住定自在,转向自在,出定自在与观察自在。要能修习到无阻滞的入于定,随欲多久住于定,转向于更高或更低的禅定而无阻滞,随欲出定,观察自在是指在那里转向之后而观察诸速行心。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入于三摩地是巧、住于三摩地是巧、起自三摩地是巧、安于三摩地是巧、于三摩地之境界是巧、引发于三摩地是巧。诸比丘!成就此等六法之比丘,能破坏雪山王,何况下劣之无明乎?」([增支部6.24])

  「由禅相应别,一一分作五,说此无上心,共有四十种。

  当知如色界,初禅等差别,无上心亦然。无色属第五。

  于是初禅等,各说十一种。最后第五禅,共有二十三。

  善心三十七,异熟五十二。是故智者说:一百二十一。」

  ([摄阿毘达摩义论])

  根据[摄阿毘达摩义论]:色界心十五(善、异熟、唯作心各有五个)、无色界心十二(善、异熟、唯作心各有四个)。出世间心八(四道、四果)。

  由于禅支相应的差别,每种出世间心分为五种,则八个出世间心,共有四十种。色有五禅差别,无上(出世间)心也具五禅。‘无色属第五’,因为所有无色界禅都只有舍与一境性二支,和色界第五禅一样,所以无色界心是被认为包摄于第五禅中的。

  ‘各说十一种’,因为色界初禅等,各各有善、异熟、唯作三种,再加上出世间的四道四果八种初禅等,故有十一种。

  ‘二十三’,即色界第五禅的善、异熟、唯作三种,加无色界十二种和出世间的八种第五禅,故有二十三种。

  定的心路依善巧与不善巧分有以下的心路过程:

  不善巧定的心路:

  有分心→过去有分→有分波动→有分断→意门转向→遍作→近行→随顺→种姓→安止定→有分心→

  善巧定的心路:

  有分心→过去有分→有分波动→有分断→意门转向→遍作→近行→随顺→种姓→安止定→安止定→安止定→安止定→有分心→

  睡与定的差别

  睡是进入有分,没有了正念,也没有了正知(即是能观照无常、苦、无我的真相)。定是没有落入有分,心里有正念与正知。

  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

  在[杂阿含568经]里质多罗长者问尊者伽摩比丘:“尊者!有几法?若人舍身时,彼身尸卧地,弃于丘冢间,无心如木石。

  答言:长者!寿暖及与识,舍身时俱舍,彼身弃冢间,无心如木石。

  复问: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

  答: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在灭尽定里,心与心所之流完全被暂时停止,只有证得色界与无色界禅的阿那含和阿罗汉才能作到,虽然名法已经停止,但身体还保留温暖。这灭尽定只能在欲界与色界才能证得。禅修者需知道自己还有至少七天的寿命,并需知道自己的必需品不会受损,以及知道若僧团需要他时,就要出定。作完这些决意后,即从初禅渐次入第四无色禅定,在此禅心只生灭两次,而后心流被暂时停止,证得灭尽定。舍利弗常在他的施主前入灭尽定,以给他的施主们最大的功德。

  出定时若是阿那含,在阿那含果心生灭一次就进入有分;若是阿罗汉,在阿罗汉果心生灭一次就进入有分,而后生起省察智。

  灭尽定、与死的差别

  凡夫死时,诸根败坏,身命分离,识离开身体。但是证得灭尽定者,口,意行虽灭,不舍寿命,不离于身体温暖,诸根不坏,身命相随。在定与灭尽定中,‘有分’都存在。识不离开身体。

  证得灭尽定者死时,识不离开身体,识在体内灭尽,‘有分’也灭尽,进入涅槃,不再转生于三界。

  转起(āvajjana)结生(patisandhi)

  凡夫欲界的转起(āvajjana)结生(patisandhi),是在他的心路之末,或在有分灭尽之时,死亡心生起之后就灭尽,结生心立刻生起,执取死时的所缘,或有所依或无所依,而转起结生新的一世。他是受‘无明随眠’的缠缚,以‘渴爱随眠’为根本造业而结生;因此它把前生的业有与后生的业有连接起来,转起于欲界六道:地狱、鬼、畜生、阿修罗四种,是欲界的恶趣地(apāyabhūmi)、人、欲天两种是‘欲善趣地’(kāmasugatibhūmi)。这是‘欲界结生’。

  [中阿含.意行经]指出:「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彼此定乐欲住,彼此定乐欲住已,必有是处。住彼乐彼,命终生梵身天中。…命终生晃昱天(光音天)中…命终生遍净天中。…命终生果实天中。」

  达到初禅的行者,生起初禅的异熟(心),在三种梵天初禅地中,转起结生、有分、死。

  达到第二禅的行者,生起第二禅的异熟(心),在三种光天的第二禅地转起结生、有分、死。

  达到第三禅的行者,生起第三禅的异熟(心),在三种光天的第二禅地转起结生、有分、死。

  达到第四禅的行者,生起第四禅的异熟(心),在三种净天第三禅地转起结生、有分、死。

  达到第五禅的行者,生起第五禅的异熟(心),在三种果实天第四禅地转起结生、有分、死。

  无想有情,只是色的结生,在结生之后的生活与死的时候,也只是色的活动的生与灭。这六种名为‘色界结生’。

  [中阿含.意行经]指出:「比丘,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是无量空处(ākāsāncāyatana)成就游。彼此定乐欲住,彼此定乐欲住已,必有是处,住彼乐彼,命终生无量空处天中。…命终生无量识处天(viññānancāyatana)中。…命终生无所有处天(ākincānnayatana)中。…命终生非有想非无想处天(Nevasannānāsannāyatana)中。」

  无色界结生有四处:空无量处、识无量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生无色界者,以修到无色界的业相(kammanimitta)而转起结生。这四种名为‘无色界结生’。

  结生与死的差别

  结生是进入‘有分’,死是舍弃‘有分’。结生是得到‘有分’,而死是‘有分’的灭绝。

  涅槃(Nibbana)

  被称为出世间的‘涅槃’它是由四道所证得,为四道、果的所缘。因为离去(Nikkhantatta)称为‘盘’(vana)的渴爱,故说为‘涅槃’(Nibbana)。

  涅槃,原文为Nibbana,等于Ni+Vana。依自性说,只有一种。若依原因的差别,则有‘有余依涅槃界’及‘无余依涅槃界’二种。有余是指阿那含果已断五下分结(疑结、戒禁取结、有身见、欲贪结、瞋恚结),但未断五上分结,死后生到净居天(阿那含天),在那里修习圆满,不回来人间,在那里般涅槃。无余是指尽有漏(断色爱、无色爱),意(心)解脱(断掉举、我慢),慧解脱(断无明),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不再受有。若依行相的差别,则有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三种。

  「大仙解脱爱,说此涅槃句:无死而究竟,无为及最上。」([摄阿毘达摩义论])依第一义看,涅槃(Nibbana)是什么呢?它是四究竟法之一(其它是二十八色法、五十二心所法与八十九心法)。

  巴利圣典对涅槃的解释如下:「涅槃是彻底断绝贪爱;放弃它,摒弃它,远离它,从它得解脱。」([初转*轮经])佛对罗陀说:「罗陀!爱尽实是涅槃。」([相应部.卷三]。佛对舍利弗这么说:「此五取蕴根除与舍弃欲贪,即是苦灭。」([中部.第廿八经]佛又说:「比丘们!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无贪最上。就是说:远离憍慢,断绝渴想,根除执着,续者令断,熄灭贪爱,离欲,寂灭,涅槃。」([增支部.卷二]。

  在[自说经]中佛说:「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无限空间、非无限意识、非空无一物、………非此世、非彼世、非此彼二世、非日月之界。」

  涅槃是有的,就好像未生之火、风等等,不能因为见不到,就说没有。

  涅槃是‘有分’的舍离与灭绝。轮回是‘有分’的获得与延续。

  结论

  对有分心的认识,我们将能明白它是因缘生的,因为它的存在,我们存在,因为它的灭绝,我们死去。睡是有分心的泛滥,死是有分心的灭绝,这只说明了我们的身体是无常的产物,连识都是非我。唯有通过修习八正道,戒定慧学,我们方能清净三业,进入定境,缘取色界与无色界的所缘,增强正念,乃至得灭尽定,使心不像睡眠一般落入有分,这样子我们才有可能在死时令有分心的灭绝,识也灭尽,证得涅槃,不再受生。愿大家共勉。

  参考书

  1.[摄阿毘达摩义论],阿楼罗陀尊者著,叶筠译

  2.[中阿含.意行经]

  3.[自说经]

  4.[中部]

  5.[增支部]

  6.[杂阿含经]

  7.[相应部]

  8.[清净道论],觉音著,叶筠译

  9.[摄阿毘达摩义论表解],明法比丘编

  法增比丘20/12/2009于马来西亚BuddhistSocietyofIpoh

----------------------------------------------------------------------------------------------------------------

更多法增比丘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