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禅林开示 第五讲 除障与修福
玛欣德尊者:禅林开示 第五讲 除障与修福
在我们讨论之前,大家一起来礼敬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各位尊者、各位法师、各位大德,我们今天晚上要讨论的内容,是关于禅修的障碍以及如何来培育禅修助缘,也就是如何来培育福德的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禅修的障碍问题。我们要修行止,修行观,要禅修,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要排除障碍。这正如说,我们要去一个地方,我们要先找到路。找到路之后,我们先要排除在路上的一些干扰,一些障碍。这样的话,才能够使我们更加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同时,我们要顺利地到达一个目的地,我们除了要有自己行走的能力外,还需要有其它的一些资粮。比如说路上的一些盘缠、一些干粮、一些费用、路费等等,这些也要准备。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直接讨论禅修业处的问题,而是讨论跟禅修有关系,但是又不是直接讨论禅修业处。那么,在《清净道论》里面也提到了,我们要修行业处的时候,要具备很多种条件,比如说要住在适当的地方,要避免一些不适合的住所,而且要做一些身体的工作,比如说要清洗袈裟、把身体洗干净、剪手指甲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属于让我们能够更加顺利地、更加自然地去禅修。
那在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关于禅修方面的障碍,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属于对于禅修的障碍法或者说叫做障道法;而另外一种,是属于禅修的障碍,这种障碍是属于盖。
我们今天讨论的第一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禅修的盖障的问题,障有五种,盖也有五种。其中的盖我们在当时讲入出息念的时候已经讲过了,盖是属于平时所提到的五盖,也就是nīvarana、pañcanvarana。分别是欲贪、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跟疑。因为我们已经讨论过了,今天就不再作详细的探讨。
下面再讲一下障碍法,障碍法也有五种,也就是说对于我们禅修,会障碍我们禅修的这些因素。障碍法通常在巴利里面叫做antarāyika dhamma;antarāyika就是障碍的意思,就是妨碍的意思,法就是这些因素、这些现象。一般我们都会提到一个人禅修会有一些障,最常用的障就是说业障,业障来了就不能够禅修,或者说他禅修遇到了业障。
在这里说的障,一共有五种:
第一种是属于烦恼障;
第二种是属于业障;
第三种是属于果报障,或者叫做异熟障;
第四种叫做毁谤障;
第五种叫做威令障。
如果一位禅修者具足了这五种障的任何一种,他的禅修就会遭到障碍,甚至说在今生他的禅修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成果,假如他不去除这些障碍的话。而且,在这些障碍当中,有些是可以改变的,有些是不能够改变的,有些是可以去除的,有些是不可以去除的。那今天我们就根据经论里面的记载,再结合禅修来探讨一下。
首先第一个是烦恼障,烦恼障包括了三类:
第一类是属于定邪见,就是决定性的邪见;
第二类是属于两性人;
第三类是黄门,就是paõóaka,这个是记载在《清净道论》里面的。
决定性的邪见又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无因见(ahetuka diññhi);
另外一种是无作用见(akiriya diññhi);
还有另外一种是虚无见(natthika diññhi)。
第一种是无因见,就是否定一切因的,比如说有人认为说我们现在的人生、这个世界都是偶然的,没有原因的。这种邪见就否定了人是由过去造的善跟不善的业,而遭致的果报而投生来的,而且呢,也否定了一切现在的一些现象都是由因果关系所组合的。
第二种是属于无作用见,无作用见就是认为,现在无论行布施也好、行善也好、偷杀抢也好、做恶也好,都没有果报的,你所做的任何业不会带来任何的果报,做只是做而已,这种是叫做无作用见,也就是属于否定因果的另外一种。
而第三种叫做虚无见,虚无见也就是否定因、否定果、否定缘起的,认为说没有三世轮回,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现在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是由于过去所造的业,而带来的结果。现在所造的善或不善的业,也不会导致任何的果报,所以我们平时说这种虚无见也是属于否定因果的。
这一种邪见唯有在其中的一种情况下,我们才称为定邪见,也就是决定性的邪见,也就是说一个人坚持这三种邪见的其中任何一种而不放,很顽固地认为说没有因果、没有三世、没有缘起。而且这一种邪见,在他临终的时候还不放弃的话,这种邪见会成为一种叫做garukamma,就是很重的、极重的业,而导致他决定性地堕落到四恶道里面去,所以我们说这种叫做定邪见。如果一个人有定邪见的话,他是不可能禅修的,即使他很努力地尝试去禅修,也不可能成功。
另外第二种烦恼障,是属于两性人。两性人在《阿毗达摩》那里,他是属于无因结生的,善果报的无因结生,这种人也不可能禅修成功。两性人是指同时具有两性根,如果执着于男,就会有女性根出现;如果是执着于女,贪着于女,就有男性根出现;或者说两种同时具备;这种人也不可能禅修成功。
还有另外一种人是叫paõóaka,就是古代类似于太监那一类的人,也是不可能禅修的,这是属于烦恼障。
然后第二种是属于业障,业障可能是我们平常所用的词语很常用的,就如:「我们有业障啊,业障很重,要消业障啊。」但是真正我们说的业障,是什么呢?我们相信在座每一个人都没有业障。业障是指五无间业,极重业,也就是: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杀害自己的亲生父亲,杀害阿拉汉,以恶意去使佛陀的身流血,还有分裂和合的僧团,或者叫破和合僧。如果一个人曾经造下了任何这五种极重业的其中一种的话,在今生无论如何他即使连禅那都不可能证得。
我们知道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著名的护法,叫阿迦答沙都(Ajàtasattu),就是阿阇世王。阿阇世王他具足了非常强的巴拉密,也就是说他有很强的善根因缘。他的巴拉密已经强到可以使他只是听闻佛陀讲完《沙门果经》,就可以证得初果。如果从四类可以值遇佛法的人来说,他是属于第二种广演知者,就是说听闻了佛陀或者说佛弟子所讲的详细的佛法开示,就可以证得圣道圣果的这一类人,所以他是属于广演知者这一类人。
然而,因为阿迦答沙都在之前已经杀害了他的父亲宾比萨拉王(Bimbisàra,古译为频婆娑罗王),所以他杀害父亲的这一种业,障到他在听闻佛陀开示《沙门果经》的时候,并没有证得任何的圣道跟圣果。虽然,阿迦答沙都在听了佛陀说完了《沙门果经》之后,他成为了信心第一的国王,信心第一的在家弟子。而且,在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第一次三藏圣典的结集,就是阿迦答沙都做护法的,他做外护的。他支付了在第一次结集当中所参加的五百位阿拉汉的所有的资具、饮食,乃至也装修了第一次结集的所在地七叶窟。
在他对三宝、对佛法产生信心之后,也是一直到他死之前,他都是毫无疑义地去资助佛教,去供养僧团。即使他造了这么多善业,然而,因为他之前已经造了杀害父亲的重罪,当他死后,他仍然是掉落到地狱里去,因为他所造的杀父的业太重了。当然,在他听闻了佛法,对三宝产生信心之后,这些善业也不会白做,他将会在未来成为辟支佛。但是,我们可以说,现在阿迦答沙都仍然在地狱油锅里面打滚。
这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假如他造了任何一种无间业,就是杀母、杀父、杀阿拉汉、出佛身血跟破和合僧,那么就肯定在今生连禅那都不能证得,更不用说道果了。
在这个时代,杀母跟杀父还是会有可能出现的。有时候,我们打开报章杂志,偶尔会发现,现在还是有一些人连自己的母亲、连自己的父亲都杀害。
杀阿拉汉可能性就很小,因为现在即使有阿拉汉也是非常罕见。
而佛身血就只有在佛陀在世的时候,才能够出佛身血。
如果想破和合僧的话,现在也不容易。因为破和合僧首先你必须是比库,而且,你必须得在同一个界(sima)当中,你另外举行自己的羯磨,你倡导把佛说说成非佛说,把非佛说说成是佛说;把法说成非法,非法说成法;把律说成非律,非律说成律;就是倡导一些非法非律的东西;而且你另外起羯磨,组成另外的僧团,这样的话才造成了破和合僧。所以,这个在现在也是比较难实现,那我相信这种业障大家是没有的,所以,大家应该放心,在禅修当中不用担心自己有业障。
然后,下面一种是果报障,或者叫异熟障。异熟障是指两大类的人:一类是二因结生的;另外一类是无因结生的。
根据《阿毗达摩》,我们投生为人,都是四种大善心所造的果报。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在座的人,在这里果报心都是属于八大果报心的其中一种。在前世或者说在过去生,我们曾经造下的都是属于八大善心的其中的一种,所以,现在我们在座每一位禅修者,有分心都是属于八大果报心的其中一种。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在座没有无因心结生呢,我们是可以肯定这点的。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所有的四恶趣里面的众生,包括地狱的众生、畜生、饿鬼跟阿修罗——这是属于堕苦趣的阿修罗,这一类的众生,他们都是属于无因结生。无因结生是不可能证得任何禅那跟道果的,换一句话说,安止速行跟道心路过程跟果心路过程,不可能在无因结生的有情的名色流里面出现。
那同样的,二因结生也不可能,二因结生是什么呢?我们学过《阿毗达摩》知道,《阿毗达摩》的八大善心里面,有四类的善心是属于三因心,有四类的心是属于二因心。其中,我们在八大善心里面的第一种是喜俱的智相应有行心、喜俱智相应的无行心、然后,还有再下面的舍俱智相应有行心、舍俱智相应无行心,这四种心是属于三因心。
如果已经修过名业处的禅修者,应该就可以明白,这四类的心,为什么是属于三因心呢?因为,其中前面的那两种智相应的喜俱的善心,他的名法是三十四;而舍俱智相应两种有行跟无行心,他的名法是三十三。其中,在这三十四或三十三当中,有一种是无贪,另外一种是无嗔,还有另外一种是无痴,或者叫慧根,这三种因是在这个心流里面具足的,所以,这种心我们称为三因心。
而喜俱智不相应有行、无行两种心,和舍俱智不相应有行、无行这两种心,加起来这四种心,在这四种心里面,其中喜俱智不相应心的名法一共有三十三种,而舍俱智不相应有行跟无行心里面,他的名法只有三十二种。所以,在智不相应的这四种心里面已经没有了无痴这种心所,因为没有了无痴这种心所,所以他只有无贪跟无嗔这两种心所,因为有无贪和无嗔这两种心所,所以我们才称为二因。
这里的因,只有六种称为因,就是贪、嗔、痴、无贪、无嗔、无痴,这六种心所才称为因。然而,在一切善心里面,不可能贪、嗔、痴的这些心所,所以只有无贪、无嗔、无痴这三种因。
所以,在一种心里面,在一种名法里面,具备了无贪跟无嗔这两种心所的,我们称为二因心;具备了无贪、无嗔、无痴这三种心所的,我们称为三因心。
我们在心流里面,凡是凡夫心流里面的速行心,不是善心就是不善心。假如我们造了一些善业,比如说布施、持戒、禅修,这个时候我们心流里面所产生的是属于善心,而且,很可能是属于三因的善心,也就是智相应的心。
如果,我们造善业这种善心所种下的业因,在临终的时候成熟的话,下生我们就会投生为人或天;而之所以能够投生为人或天,肯定是由善心、善业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因为都是人,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我们的有分心,我们的果报心,在这生命流里面的果报心,都是属于善心。
但是,人有三类不同结生心的人:一类是三因结生、一类是二因结生、还有一类是无因结生,为什么我们说我们在座中没有无因结生呢?因为,如果是无因结生的人的话,有一个比较容易辨认的特征,就是要么他是先天性的盲、聋、哑、残废、弱智——就是智障,或者说一些精神病人,乃至到两性人,这些是属于无因结生的。我们在座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任何的一个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在座当中没有无因结生的人。
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投生为人,都是因为在过去生,曾经造下了善业,而这善业在什么情况下投生为二因结生的人,在什么情况下投生为三因结生的人呢?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在过去生曾经造下了殊胜的三因善业的话,我们可以在今生投生为三因结生的人,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在过去生曾经造下了低劣的智相应心,以智相应心造下了低劣的善业的话,我们今生还只是投生为二因结生的人。如果在过去生曾经造下了很殊胜的二因善业的话,今生有可能投生为二因结生的人。如果在过去生曾经造下了很低劣的二因善业的话,这种善业促使我们今生可能投生为无因结生的人。
因此,要投生为三因结生的人,只有在过去生造下殊胜的三因善业,这样的人才能够投生为三因结生的人。
那么,什么是殊胜,什么是低劣的呢?举例来讲,当我们在行善的时候,像我们布施,我们把如法所得的物品,用一种清净的心去布施而且我们有戒行,而且供养的对象使我们很恭敬,供养的对象有德行,那么,我们把这种物品供养这位尊者所造的业就是殊胜的。
但是,如果在我们做这些善业的时候,产生了我慢心:「你看我有这样的能力去做这样的善行,你看他没有。」自赞自诩,或者说毁谤他人,甚至对自己所造的善行做了之后感到很后悔:「哎呀,怎么我刚才那么傻,我把那么好的东西去给他。」或者说:「我为什么不自己留下来用呢?我要把它供养出去?」这样的话,即使你造的是善业,但是之后你追悔,你感到后悔,这样的话也会影响到你所造的业,变成是很低劣的业。
然而,虽然说我们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只需要有两种因结生就可以,但我相信我们在座大部分的人,都是属于三因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我们能够遇到佛法,能够千里迢迢来这边禅修,还是可以肯定一点,如果没有在过去生造下与佛法很深一段因缘的话,这种因缘不可能在我们今生成熟。那为什么是我们来到帕奥禅林,而不是其它的人?
我们现在可以再思索一下,可以省思一下:现在世界上有60亿人是吧,多少亿人?50还是60亿人?其中佛教徒有多少亿人呢?佛教徒不到3亿人,是不是?所以,在20个人当中,还选不到一个佛教徒、信佛的人,是不是?那么我们可想而知,能够值遇佛法的比例是多么少啊!
我们又可以再想一下,在现在这3亿人当中,有多少的人能够真正对佛陀教导的戒、定、慧,所教导的四圣谛产生很深的信心呢?有多少个人呢?在这3亿的佛教徒当中,我们可以想想,很多人只是因为他宣称自己是佛教徒,或者说他曾经到寺庙里面烧烧香、拜一拜,然后在户口里面,或者说在他的个人的资料里面就填上自己是佛教徒而已,是不是?
有些地方,比如说马来西亚,或者是台湾,我想这一类人应该不在少数吧,是不是?在那么多的佛教徒当中,能够真正来禅修的有多少?整个世界,整个地球60亿人,我们能不能够找到1千万人在禅修?或者我们再想想5百万呢?再少一半,有没有?然后在那么多禅修的人当中,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的人有多少?
我想,在座很多同修们,都知道来这边,我们都是想要禅修。但是,因为大家在寻觅禅修的过程中,可能也是遇到了很多其它各种各样的方法。无论是藏传的、汉传的或者南传的,在这里我们不是去作比较,或者作批判,只是举个例。比如说现在大家有很大部分人是来自汉传的。
据我所知,在中国大陆寺院里面的禅堂也许不少,但是我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北传法师,曾经这样描述过,就是说他跑遍了大江南北的禅堂,来来去去,还不过是那1百多人在禅堂里面常住的。中国大陆现在的出家人也许有20多万,其中来来去去,才那么1百多个人真正地在禅堂里面禅修的。而在这1百多个人当中,到底他们有没有正确的方法呢?
想想看,所以我们从这些概率、从这些比例上来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值遇佛法,能够不远千里、攀山涉水来到这边,可以知道我们的因缘是多么难得!我们可以从推理上知道,其实来到这边并不简单,是不是?从比例上来说,现在帕奥禅林加起来这些外国人才多少啊?整个帕奥禅林还不到1千人,是不是?那在这1千人当中,就算1千人全部都禅修,然后再加上缅甸,整个缅甸就算有1千多座禅修中心吧;那这1千座禅修中心里有很多平时才只有二、三十人(在禅修),甚至还是以在家人为主的。
我去过北缅的一些禅修中心,几乎整个禅堂才2、3个在家人在那里禅修,让人感觉到是一种很荒芜、很荒凉的一种状态。我发现那么多禅修中心里,应该咱们帕奥禅林是最多人的,而且能够感觉到很强的禅修气氛的一个禅修中心。
所以,我们只要再省思一下,应该对自己在这么多人当中,在这么少的比例当中,是占有其中的一份,应该感到庆幸!而不要认为说,现在目前只是因为因缘没有成熟,因为巴拉密没有成熟,就对自己丧失信心。我们应当要好好地珍惜现在的因缘,努力地积累巴拉密。
对于在座,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属于三因结生的人。即使偶尔有一、两位很不幸是属于二因结生,但是二因结生的人也不等于说他不用禅修,为什么呢?因为,即使是三因结生,也不一定说:「我肯定在今生可以证得禅那,可以证得道果。」为什么呢?
因为,值遇佛法的人一共分为四类,这四类人在《增支部》(Aïguttara Nikàya)的第四集,跟在《论藏》里的《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里面都有提到:
第一类人是属于略开知者。也就是只是通过听闻很简短的佛法开示,就可以证悟道果的,就好像之前的Upatissa,后来的舍利弗尊者,还有Kolita,就是后来的目犍连尊者一样;他只是听闻阿沙基(Assaji,古译为阿说示)尊者的一首偈颂,就证得了初果。这一类人是属于略开知者,就是(只须听闻佛法的)简略的开示,就已经可以证得圣道圣果的人;
第二类人是广演知者。广演就是详细的解说,详细的佛法开示,知就是证悟的意思。这一类人可以通过听闻佛陀或者佛陀的弟子开示详细的佛法,就可以证悟圣道圣果的这一类人。就比如说安雅衮丹雅(A¤¤à-Koõóa¤¤a,古译阿若憍陈如),或者说咖沙巴(Kassapa,迦叶)三兄弟的那一千位比库,在佛陀讲了《燃烧经》之后,他们都证得阿拉汉果,这一类人是属于广演知者;
第三类人是属于所引导者(neyya)。是指除了听闻佛法之外,还要经过如理思维跟法随法行,就是很有系统地禅修,很有体系地,很有次第地禅修,才可以在今生证得圣道圣果这一类人;
第四类是属于文句为最者,就是无论如何努力禅修,都不可能在今生证得圣道圣果的人。
其中,前面的三种,就是略开知者、广演知者跟所引导者是属于三因结生的人,而文句为最者是属于二因结生的人。
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有略开知者跟广演知者了,也就是说,在我们现在(距离)佛陀已经入灭二千五百五十五年了,现在已经不可能有只是通过听闻佛法就证悟的人了。所有的禅修者,都必须得经过很有系统,很有次第地禅修,才有可能在今生证得禅那,证得圣道与圣果。
如果我们很庆幸是属于所引导者,我们必须得在今生很努力地禅修,以期在今生能够证得圣道与圣果,因为我们具足有巴拉密。
如果很不幸是属于二因结生者,也不等于说今生就可以不用禅修,因为如果我们在今生积累了足够的巴拉密,今生很精进地禅修,在临终的速行心是可以属于三因心的。
如果在我们临终的速行取的是禅修的目标,比如说我们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的话,我们下一生投生的时候,就成为三因结生;而如果我们在今生的临死速行是属于修vipassanà的心的话,那下一生我们要证悟圣道跟圣果是很容易的。
在《随顺经》里面就提到了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假如有一些禅修者在今生他很努力地修行vipassanà,在他修行的时候,如果死去,因为他是在修行当中死去,那么这个时候,他的临死速行心很可能就是属于观智的大善心。这种观智的大善心,所带来的下一世的果报,也就成为了下一生的结生心跟有分心;而下一生的结生心跟有分心,特别是有分心,它都是取vipassanà的所缘,就是观察诸行的无常、苦、无我的心。因为在他下一生的果报心里面,有分心里面,都是属于观智的心,所以在下一期生命他要证悟圣道圣果是很容易的。
因此,现在无论大家是三因结生,或者即使很不幸是属于二因结生的,也不应当放弃修行,为什么?因为我们放弃修行的话,甚至连机会都没有,是不是?现在,大家假如很有幸是三因结生,那么大家也应当很努力地禅修。如果稍微懈怠,稍微放弃的话,也不可能在今生证得任何的圣道圣果。
如果,大家很不幸的是二因结生的话,那么还是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就是现在今生努力地禅修,以期在下一生当中,能够证得圣道圣果或者至少在下一生能够证得禅那,今生只是作为积累资本,只是作为培育巴拉密,下一生可以证得禅那跟圣道圣果。
还有另外一种选择,这个我曾经问过帕奥禅师,我问:「二因结生的禅修者可不可以修vipassanà?」禅师的回答是肯定的,还是可以修vipassanà。所以,我们不要因此而气馁,如果说作为二因结生者,很不幸他不可能在今生证得禅那,他还是可以作为纯观行者。
当然,如果我们是三因结生的话,而且今生我们又有机会成为止观行者的话,当然我们这个机会更要珍惜,更要争取了。即使不是,我们还是可以作为纯观行者;纯观行者是在这个时代没有办法的选择,但不是说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可以修行的。乃至到,如果一个禅修者是二因结生的话,乃至他可以证得行舍智,只是很困难而已,很困难不等于说没有机会。
所以,先勿论大家是不是三因或二因,大家应该只管去积累巴拉密,只管依照导师的教导去修行、持好戒,修行止、修行观,大家都有机会,至少在来生,我们可以有希望证得更高的成就。
现在再回到我们所谈的,就是作为异熟障,就是作为果报障来说,无因结生的人是不可能在今生证得禅那跟道果的,作为二因的话,也不可能。所以,在这里,首先已经排除了无因这种可能性。
然而,二因的我相信在座也不多,即使是,也不是说没有机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好今生,不要浪费今生。如果,有些人认为今生已经是属于二因的,那就放弃的话,那么就连仅存的机会,连下一生能够投生为三因结生的人的机会,都可能给抹杀了,这是更不值得的。
然而,假如禅修者已经可以证得禅那,那么就可以肯定他今生是属于三因结生者。而如果大家的禅相已经很稳定了,或很亮很亮了,那么也有非常大的可能,大家是属于三因结生者。所以,至于说异熟的东西,我们是不可能改变的,然而,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现在所造的业。所以不要因为大家以前的果报而气馁,我们应当创造好现在的机会,把握好现在的机会跟创造未来的机会。过去只是已经过去了,不要再叹息,未来是可以把握的,可以争取的,可以变得更好的,这是属于第三种障。
第四种障是属于毁谤障,在《清净道论》里面提到的前面三种障的次第是第一种是业障,第二种是烦恼障,第三种是果报障,这几种障在《增支部》跟在《分别论》里面都有提到。然后注解里面还提到了后面有两种障,第一种是属于毁谤障,第二类是属于威令障。
毁谤障就是一个人毁谤了圣者。毁谤了圣者有两种方式毁谤:第一种方式是以极恶的事,极恶的语言去毁谤;第二种,是以毁谤圣者的德来毁谤。什么是以极恶的事来毁谤呢?比如说:「他哪里像个出家人,他根本就不是出家人,他根本就不像沙门,他根本就不是沙门。」这是以极恶的事情去毁谤。
还有另外一种是以毁谤圣者的德,什么是毁谤圣者的德?比如说:「他没有戒,他哪里有禅定,他哪里是解脱的人,他哪里有解脱,他没有圣道,他没有圣果。」用德去毁谤圣者。
如果其中的任何一种,只要说出口,就是属于毁谤。
这种毁谤必须得具足一些条件,比如说,对方必须得是圣者,才会造成障碍。如果是凡夫的话,还不成毁谤障;第二,必须得用身或语,特别是语言说出来,然后就会造成障碍。然而有一点就是说:「我没有心毁谤啊。」没有心也算,所以,毁谤圣者的这一种障,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都造成了毁谤。
而且,这种障非常重,重到可以使一个人堕落到地狱,可以使一个人堕落到四恶道,因此,一位禅修者如果能够证得了天眼通的话,也就是死生智证通的话,他就可以看到,因为一个人身造了恶业,口造了恶业,意造了恶业,毁谤圣贤,怀有邪见,他就堕落到地狱、畜生、饿鬼。
假如一个人曾经毁谤了圣者,至少在今生会障两种东西,也就是有两种情况是不可能产生的:
第一、他在今生不可能证得禅那跟任何道果;
第二、他不可能在下一生投生到天界。
因此说,毁谤障第一是障道,第二是生天之障。
这就是《清净道论》里面的记载,《清净道论》里面也举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有一次一位老比库跟一位年轻的比库一起入村托钵。在第一家的门口,他们都得了一勺的热粥,这个时候,这位年老的比库就发现肚子痛,因为风的作用,他感觉到肚子痛,结果他就想:「我趁热把这热粥喝下去,可以平息我肚子因为风大而引起的痛。」
于是,他就坐在一棵用来准备做门柱而放在地上的木柱上面,坐下来就把这热粥先喝了。这个时候,那位年轻的比库就很厌烦地说:「啊,看这位老比库饿成这个样子,真让我们感到羞耻。」这位老比库当时也没有说什么,于是他们就一起继续托钵,等回到寺院之后,这位老比库就问那位年轻的比库说:「贤友,你在我们的教法当中有什么建树吗?」这位年轻的比库说:“尊者,我是初果圣者。」那位老比库说:「你是不是不想为证得更高的道果而努力呢?」那位年轻比库说:「怎么样呢?尊者?」那位老比库说:「因为你已经毁谤了漏尽者。」结果,这位年轻比库听了之后,就知道当时他说的那句话,已经毁谤了阿拉汉,结果立刻就向这位年老的阿拉汉忏悔,于是这种障就已经消除了,也就是说它已经不会成为障碍。
然而,毁谤的业还是在,我们必须得清楚不会障道,但是不等于说业已经消除。
假如有一位禅修者,或者在座有些人怀疑自己曾经毁谤过一个人,但是我们不确定他是不是圣者的话,最好还是建议要忏悔。
忏悔的程序,基本上是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就是表白,或者叫告白。在《清净道论》里面就是说,在去到那一位圣者的跟前,然后跟这位圣者说:「尊者,我说了『这么这么这么样』的话。」这个叫做表白,就是把自己所说的话,或者所做的行为说出来;
第二个步骤是请求原谅,就是叫忏悔;
第三个步骤是改过,以后就要好好防护,不要再犯。
假如这一位圣者已经离开了,不在了,那怎么办呢?最好,就能够找到他去的地方,然后亲自跟他道歉。如果他只是一位来无影去无踪的一位云水比库的话,借用叫云水比库(就是只是在这边暂时住,然后一走就不知道去哪里的)这样的一位比库的话,那么,就必须得找到人,曾经跟这位比库要好的另外一位比库。然后,在这位比库面前忏悔,然后说:「尊者,我对于那位尊者曾经说了『如何如何如何』的话,我现在请求原谅。」然后,那位接受忏悔的比库,就跟这位想忏悔的比库说:「根据我知道,他应该会原谅你的,你应当好好地以后防护。」那这样的话,也可以把毁谤的障去除掉。
假如,被毁谤的那位圣者已经去世了,如果是阿拉汉的话,已经入般涅槃了,那么就必须要去到他去世的床前,或者说到他的塔墓前,进行忏悔。忏悔了,就可以把这种障道的障碍可以去除掉,这是属于毁谤障。
在这里我们也要再顺便说一下,我们通常平时在谈话的时候,必须得很小心。如果我们在谈戒律的时候,或者说我们在谈法的时候,尽量不要提到人。如果我们要谈的话,就谈事情比较好。就比如说,我们在谈戒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假如有人他这么这么样做,那么会不会犯了什么戒?」这个只是谈事情;如果说:「我看到某某比库他这么做。」
但是,假如你已经不知道当时这位比库是不是真的是这么做;或者说我们看错了,误解了;或者说当时他也许是有其它因缘而要这么做,但是他做的目的并不是像你认为的犯戒。如果你不知道,而你这样指责他,或者说:「他这样子已经是犯戒了。」那很可能在无形之中(毁谤了对方),假如对方又是圣者的话,那么就是很危险的,非常危险的。
因此,无论在谈法,在谈戒律的时候,我们都谈事,不要谈人,要谈戒就谈戒,谈法就谈法,如果指人的话,就比较危险的。
而通常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很容易夸大别人的缺点,或者说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乃至到有些人甚至是对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曾经教导过自己的,或者说曾经在某一方面帮过自己的。然而由于一个人的习气,或者由于个人那种心态,很容易对对方产生排斥感,即使他没有得罪过自己,但是有的时候,就是那种内心的一种不善的气量,使你一谈到别人的时候,就会对那一个人感到抗拒,这个时候很容易就指责对方怎么样。
批评是很难避免的,即使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非常普遍的。曾经有一个叫阿图拉(Atula)的人,有一次他想要知道一些佛法的知识,然后他就去找阿难达尊者。见到阿难达尊者后,就把他对佛法的疑问,就去问阿难达尊者。结果阿难达尊者就很详细地跟他解答了这样的问题,即使阿难达尊者很细心地帮他解答问题,然而他听了之后,他感到很不耐烦;他说:「我只问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他那么啰嗦跟我讲一大堆的话?」
然后,他又去问沙利補答(Sàriputta,古译为舍利弗)尊者的弟弟,叫勒瓦答(Revata,古译为离婆多)尊者。勒瓦答尊者是一个很沉默、不喜欢多说话的人,他去问了勒瓦答尊者,结果勒瓦答尊者没有怎么去回答他。然后他又批评了:「我那么好心去问他,他居然不回答我的问题,那么高傲,有什么好了不起的。」
于是,他又把这个问题去问沙利補答尊者,沙利補答尊者就很简单扼要地回答他的问题。他听了沙利補答尊者的回答之后,他又毁谤了:「我问这个问题,他那么简单就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怎么可以理解呢?」
结果他又去找佛陀,然后就把他去见阿难达尊者,见勒瓦答尊者,见沙利補答尊者的情况,跟佛陀报告。这个时候,佛陀就说了一首偈颂:
「阿图拉,不是现在才如此,过去已经是这样了,说多话的人给人毁谤,说少话的人会给人毁谤,乃至到沉默的人也会给人毁谤。」
(法句经.愤怒品)
「阿杜罗应知,古来已如此,
非是今日事,默然受人谤,
多言受人谤,适言受人谤,
不为诽谤者,此世未曾有。」
这个就是人性,中国有一句话:「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人前不说人。」是不是?这是人性的缺点。作为禅修者,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包容,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别人的优点,别人的可取之处,别人可以学习的地方。不要老是用带刺的眼光去看别人,不要用带刺的口气去挖苦,去刻画别人。
如果我们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再去说,这个是属于一种随喜的心态;如果是带着批评的、带着贬低的、带着挖苦性质的话,去说别人,这很可能是属于一种嗔恨心。批评一个人,唯有一种情况才是可取的,也就是说你当面说他的缺点,在适当的情况下说他的缺点,或者告诉他的老师,叫他的老师或者叫他的朋友去提醒他,帮他改过,在这种情况下,说别人的缺点才是允许的。
而平时,一些人聚在一起,说这个不好,说那个人不行,基本上都是由三种心态所造成的:第一种要么就是傲慢心,很高傲的心,看不起对方;第二种是嗔恨心;第三种是妒嫉的心。
如果在讲到一个人的不是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提醒一下自己,用什么心态去讲别人,真的要提醒一下自己,而且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想想,讲这些话对自己、对对方有没有利益,有没有好处?如果没有好处,我们就不要做。
有四类的人:
第一类的人就是既做利益自己,又做利益他人的人;
第二种只是利益自己而不利益他人的人;
第三种是损害他人来利益自己的人;
第四种既损害他人也不利益自己的人。
第一种人是最高等、最上等的,帮助了自己又帮助了他人;比如说,我们跟大家一起说:「我们一起去做供养吧,我们一起去禅修吧。」或者说,我们去教导别人,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提升自己,这种叫做利益自己又利益他人。
第二种人就是利益自己而不利益他人。比如现在大家正在禅修,有些事不用我们管、不用我们帮的,我们就暂时放在一边,我们只是先管好自己禅修,这个叫做只利益自己先不管他人。
第三种人是损人利己的,就是伤害了别人,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去利益自己的。比如说贪污一些公款,当然这是在家人的事情;或者说我们私自挪用了常住、寺院的一些东西来为自己,或者说拿了别人的东西来自己用,这个就是损害别人来利益自己。
第四种人是损人不利己的,既损害了他人又没有利益到自己。如果我们批评别人,我们去毁谤别人,就是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既损害了他人,既毁谤了他人,又为自己造成了一些没必要的障碍。这种做法是最没有智慧的、最蠢的一种做法。
因此,我们在谈论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要涉及到批评,尽量不要涉及到毁谤;如果对方已经有了戒,对方是持戒清净的人,我们去毁谤他的禅修,我们去毁谤他的一些为人,这是很不应该的。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了定,我们去毁谤他的戒,或者去毁谤他的一些为人,他的一些性格,这也是会对自己造成障碍的;如果对方已经有了观智,我们去毁谤:「他修到vipassanà了,他持戒怎么是这么样的!」或者「他还会说出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我们谈论的话,最好只是谈论事,不要谈论人。如果一谈论人的话,就会涉及到这些东西。即使对方不是圣者,如果对方有德,这个德包括了戒德、定德、慧德,即使他还没有解脱的德,没有解脱知见的德,也就是说他还不是圣者,他还是一位凡夫,但是他是一位禅修者。如果我们毁谤,对他生起不善心,说了一些挖苦的、谴责的、毁谤的语言的话,也是会造成不善业的。因此,我们在谈话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口业。
然后,第五种障是属于威令障,这里的威令是什么意思呢?威令是从佛陀而来的。威令障是指一个禅修者已经违犯了以佛陀威力而制定的学处。如果一位比库,他就必须得很好地持守比库的227条戒,以及20种犍度里面所规定的那些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当做的事情,他应当尽自己做比库的一切义务;如果是作为沙马内拉,他应当持好十戒,以及应当做的义务,还有众学法;如果是一位十戒尼,她必须得持好十戒;如果是一位比库尼,她必须要持好比库尼戒;如果是一位在家人,他来这边,如果这边是规定要守八戒或守十戒的话,他就必须得要持守好自己的戒。
在上次我们已经说到了持戒清净有两种:第一种是守持不犯,守好戒律而不去犯;第二种是犯了就忏悔。如果比库知道自己犯了戒,他应当忏悔,如法地忏悔;而对于沙马内拉、对于十戒女、对于在家人,如果自己知道已经违犯了其中一条戒,他应当去重新再受戒,重新再受,戒就清净了。
如果一个禅修者无惭无愧地犯了戒,而且没有惭愧的心,没有想悔过的心,他去禅修的话,是不可能证得任何禅那跟道果的。因为这个禅修者无惭无愧地犯戒,而且犯了戒没有悔过的心,已经毁坏了以佛陀威力所制定的学处;因为违犯了这种学处,所以已经使他的道业成为障碍,这种障叫做威令障。
那有的人说:「我看到有些人,他根本就不持戒,他晚上要吃饭,什么东西都做,他照样可以禅修,照样可以入禅那,那是怎么回事呢?」这种人呐,很有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假如他(她)是比库或比库尼的话,那么很可能他(她)不是真正的比库或比库尼戒,他(她)没有成为真正的比库或比库尼。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犯了戒,比如说有些人他住在森林里面,他一个人住,就发现到他真的是犯戒,但是他还是可以入定,那怎么回事呢?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一个人独处,或者说一个人在森林里面住的时候,他犯了戒。当他犯了戒的时候,他起了惭愧心,他想要忏悔,他想:「如果我遇到了其它的比库,我将会如法地忏悔。」这样的话,还是不会成为他的障碍。
但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知道自己犯了戒,我们就忏悔,忏悔了,就把它放下,然后我们就去禅修,这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假如一位禅修者,有了这五种障碍的任何一种,第一是烦恼障,第二是业障,第三是异熟障,第四是毁谤障,第五是威令障。如果有这任何一种障碍,我们在这些障碍的障碍之下,是不可能证得道跟果的,甚至禅那的。
对于第一种烦恼障,我们在座不用担心,都没有;第二种业障,也不用担心,我们在座都没有;第三种果报障,我相信可能性也很小;第四种毁谤障呢,就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可以消除的,而且很容易,很快消除的。然而,我们能够在平时守护好身、口、意,这种障碍也是不难发生的;而第五种威令障,就是我们犯戒的障碍,在我们共住的情况下,也是不难去除的,即使我们犯戒,或知道有些戒自己持不清净,通过如法地忏悔,还是可以免除掉的。
所以,大家可以省察一下,如果有这些障碍当中其中任何一种,就要知道如何去排除这些障碍。排除了这些障碍之后,就不要担心,然后把心再投进自己的业处,继续禅修。
以上是属于对禅修的障碍。
然后,盖就是指五盖,也就是欲贪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和疑盖,我们上次已经谈过了,所以在这边就不谈;还有至于其它的一些障碍,在这边是简单的带过一下就可以。
禅修,要具备非常多的因缘才能够成就的。如果其中任何一种因缘缺乏,或者不具足,没有具备的话,都会给我们的禅修造成障碍。比如说气候太冷、太热、食物不适合、身体很多病、身体很虚弱,这些都会给我们的禅修造成障碍。那这些障碍,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来改善的。比如身体不行,真的是很多病的话,要正视现实,然后,在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再禅修。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注意饮食跟运动的一些调节。
假如是气候的话,比如天气很热,我们知道在这边不可能说天气热了,我们每个人都装空调,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就要做到心静自然凉。不要太多的去抱怨,也不要说本来天气已经是热了,已经是成为我们禅修的障碍了,然而我们再加上新的障碍,在心里面老是抱怨:「这种鬼天气怎么那么糟糕,这种鬼天气怎么那么热。」因为气候的、天气的、大环境的,没办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的。而且,这些障碍只要我们禅修者有很好的心态,都不会成为障碍的,气候的障碍、饮食的障碍等等(都应该如理作意对待)。
另外,还有有一些障碍是属于人为的,比如说在禅修当中,大家都应当互相体谅,应当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而有些障碍是人为所造成的,这种障碍是很不应该的。比如说别人在禅修,我们在谈话,影响到别人,这也是属于一种障碍,这样的障碍也是很不应该的;如果别人在禅修,我们在做其它的事情,妨碍到别人,这个也是会造成障碍。
因此,我们在这边,就尽量要做到多点去理解别人,要去体会别人。如果别人在禅修,别人想要安静,我们要创造一个空间,让别人能够尽量的、能够更加没有障碍地去禅修,特别是不会因为我一些不适当的行为跟不恰当的语言,或不适时的语言而障到别人。
有时候,我们也应当学会独处,不要老是去窜聊,谈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题,或谈一些不适当的话题,这个也没有意思。有时候别人很想禅修,你就老是去窜聊,然后去谈一些家常,谈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样的话,只是在浪费时间,所以不要这样做,要尽量保护别人的禅修环境,为别人禅修创造条件。所以在这里,要尽量免除一些禅修人为的障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也是很重要的。
然而,更重要的就是说我们要学会用一种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任何的事情。比如说条件不允许,就要调整心态。自己是可以创造一些条件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会有一些干扰,即使你到深山里面,还是会有蚂蚁、有蚊虫这些干扰,还有风声、鸟声、野兽叫声等等。所以,更重要的是要用一种很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任何外在的一些变动,一些波动。这个是对我们如何排除禅修的障碍,排除禅修的干扰的讨论。
那接着,我们再谈一下,如果要成就禅修,除了禅修之外,我们还是要有很多其它的助缘的,还是要其它的福德因缘的。凡是修行过缘起的禅修者,都知道或者都了解,我们在修行缘起的时候,要观照过去世,观照过去世跟今世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中,观照过去世我们要观照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说造成我们今生这一组果报五蕴的因,也就是我们在过去生曾经造了什么样的业,这些业由什么样的烦恼支持我们造这样的业,然后使我们今生投生为男人,投生为女人的,这种是我们在修缘起,观照过去世的时候必须观照的。
还有第二种跟第三种,我们在观照过去世的时候也要查的,查找的、追查的:第一种是属于vijjà bīja,第二种是caraõa bīja,vijjà bīja就是明的种子、智慧的种子,第二是行的种子,也就是福德的种子。因此,一个可以修到缘起的禅修者,在观照过去世的时候,不仅仅要查找导致投生今生为人的因,这些因包括烦恼跟业,也就是无明、爱、取、行跟业;而且还要查找过去生是不是曾经有修行过,修行过哪一些业处;是不是造了一些善业;如果在过去生曾经修过四大,修过vipassanà,这个是属于在过去生曾经积累了vijjà bīja,就是明的种子、智慧的种子。
如果在过去生曾经做过布施,曾经持戒,曾经修过止业处——止禅的业处,这是属于caraõa bīja;或者说有些禅修者曾经在过去生曾经遇到佛陀,或者说曾经见过佛陀的弟子,这些都是属于过去生的caraõa bīja,就是行的种子、福德的种子,这个都是我们必须追查的。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位禅修者禅修成功,除了修行之外,还必须得有很多其它的福德因缘的。这些福德因缘总结起来有十种,巴利叫做pu¤¤akiriyavatthu,也就是做福德的基础,十种功德事。这十种功德事分别是:
“Dàna, sãla, bhàvanà, apacàyana, veyyàvacca, pattidàna, pattànumodana, dhammasavana, dhammadesanà, ditthijjukammavasena.”
一共是十种,也就是:
第一是布施;
第二是持戒;
第三是禅修;
第四是恭敬;
第五是服务;
第六是回向(回向功德);
第七是随喜功德;
第八是听闻佛法;
第九是说法;
第十是正直己见。
这十种在巴利里面叫做造作功德的基础。我们每一个禅修者,在禅修之外,想要造功德,我们可以依照在经论里面的这些指导去造功德。这样的话,会明确很多,应当造哪一些功德,应如何造。而且,有些功德是非常容易的,是举手之劳,易如反掌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分别简单的讲一下:
第一种是布施(dàna)。布施是积累福德、积累福报最好的方式。在经论里面,有时候把布施分为两种,有时候分为三种:一种是财施,财施就是财物的布施,生活用品、资具的布施;另外一种是法施,法施是指佛法的布施,开示佛法;然而,有时候也分为无畏施,就是当别人有畏惧,当别人流离失所,需要帮助的时候,安慰他使他不会感到恐惧。
在这里特别说到的是财施,因为法施我们在后面还有一个叫dhammadesanà,dhammadesanà就是说法的意思。所以,因此在这边的布施特别是指物品、物资方面的布施,物品方面的布施有很多种类型。
在《注解》里面对此而分得非常细,比如说有亲手的施,有拜托别人去做布施的施,还有没有贪染的施,有贪染的施。比如说自己布施了之后,想要投生为人,投生为天,这个是可以导致继续轮回的布施;如果布施的时候,希望这种布施的功德成为自己证悟涅槃的助缘,这个是没有贪染的布施。
还有的施是很精心准备的施,还有没有精心准备的施。比如像我们布施食物一样,先把食物洗好、切好,再做得很好吃,这就叫精心准备的施,有时候只是买来,然后就把它供养,这个叫没有精心准备的施。
还有,可以伴随着很多附加条件的施,跟没有伴随附加条件的施。比如伴随附加条件的施,就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施主,他供养了一间孤邸(kuñi,僧寮),然后再把孤邸的很多设备,桌子、凳子、香等等这些都附带上去,也作为一起供养,这个叫做有附带其它的布施。跟没有附带其它的布施,比如说只是供养一间空屋子,里面没有一些家具摆设,这个叫没有附带的布施。
还有很欢喜地做的布施,跟只是中舍性的布施;还有有智的布施跟没有智的布施。有智的布施就是当我们布施的时候,相信业果,相信做这些善行能够带来善的果报,这个是称为有智的布施;如果没有智的布施,就是只是认为说:「我布施就只是布施。」并不相信因果,或者说没有去思维因果,没有去考虑业果法则,这样做的布施就称为没有智的布施。
还有很主动的布施,跟被动的布施。主动布施就是自己很喜欢去布施,不用经过别人的支持、鼓励自己都去做。还有被动的布施,就是经过别人的支持鼓励才去做的布施。
还有有罪施跟无罪施。有罪施就是比如说你把偷来的东西拿去布施,你去用一些非法所得的,骗来的东西,或者说不是属于你的东西,你拿去布施,这个称为有罪布施。没有罪的布施就是自己如法的正当所得拿去布施,这样的叫做无罪施。
这些施的分类有很多种,这些不同种类的布施,它所带来的果报也是不同的。至于具体的分别我不想在这边展开来讲,要讲的话,一个晚上都讲不完。
在这里想要举一个例子,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谷比嘎公主,谷比嘎公主有一次她来到了佛陀的面前,然后礼敬世尊,之后就坐在一边,然后就问世尊这样的问题说:「假如有两个禅修者,有两个人,他们在持戒、在德行、在禅修、在对三宝的信心、在定力、在智慧方面,都是同等的这两个人。但是其中一个人有布施,曾经经常做过布施,而另外一个人不做布施,这两个人的果报有什么区别呢?请世尊跟我开示一下。」
接着佛陀就说:「有两个人,他们的信心、他们的戒德、他们的定力、他们的智慧都是一样,然而一个人有布施,一个人没有布施,他们在以后轮回的果报都是不同的。如果有布施这个人,无论他以后投生到哪里,如果他是投生为人的话,他都可以投生到富贵的家庭。或者说,他投生之后,他很容易获得财富,很容易投生为上等的家庭;而如果一个没有布施的人,无论他投生到哪里,他只能够投生到很贫穷的家庭,很下贱的家庭,他要积累财富也是很困难。」
「而如果这两个人,有布施的人在命终之后投生为天界的话,那么,这个有布施的人在十个方面可以超越那个没有做布施的人。哪十个方面呢?他可以在天的容貌(就是天人的容貌)、天的寿命、天的快乐、天的威德、天的力,还有天的颜色、天的声(他所享受、所感受的天的颜色、天界的声)、天界的香、天界的味跟天界的触,都要殊胜过这个没有行布施的人。如果这两个人都投生为人,结果又出家成为比库的话,那么,曾经在过去生有布施的这个人,无论他获得的袈裟、饮食、住所、药品这些用品都很容易得到,很容易获得。而没有行布施的在获得袈裟、饮食、住所、药品这些用品都很难获得,这个就是他们的差别。」
然后,这位公主又继续问:「那假如他们两位都入般涅槃之后,还有没有差别?」
佛陀说:「如果他们两位都入般涅槃之后,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也就是说,如果有布施的人,在他轮回当中,无论如何都会比没有布施的人更殊胜。同时,在这边,要鼓励大家如果要做任何布施的时候,要做「成为涅槃助缘的布施。」成为涅槃的助缘的布施,并不是说这种布施成就我们证入涅槃。而是说我们做这些布施,当这些布施带来的果报都可以助成我们,成为我们修行的助缘;成为我们的福德因缘,而且可以为我们的禅修创造很好的条件。
比如说我们可以不需要在禅修的时候为饮食犯愁,不需要为袈裟衣服而犯愁,不需要为住所而犯愁,不需要为有病的时候没有人照顾,或者说我们的身体会很好很健康,我们要去哪里,比如说以后我们听到一个地方有很好的善知识,有很好的禅修导师,那么接着会有很多人会来帮助你,帮你出车票,会护持你啊。
所以,有布施跟没有布施的差别就在这里。如果我们把这种布施成为我们证悟涅槃的助缘的话,那么这些布施都会助成我们,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把我们带到法上,而且很容易使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中减少这些障碍,减少这些没有必要的一些因为一时欠缺,因为没有人资助等等这样的障碍,这个是对于布施的区别。
第二种是持戒(sãla),持戒是指不同品类的戒,对于比库来说是比库戒,比库尼来说是比库尼戒,沙马内拉来说是沙马内拉戒,如果是(sãla行)来说持十戒,十戒女要持好十戒,八戒女要持好八戒,对在家人来说要持好八戒跟九戒。这个是不同的戒,如果自己已经持好戒,佛陀说:「如果我们今生有持戒,至少可以保证我们在下一生不会堕落到四恶趣。」
一个有德行的人,也就是一个持戒清净的人,可以保住他不会堕落恶趣,可以保住他在下一生仍然能够投生为人跟天。即使一个人没有任何的禅修,如果他持戒清净的话,也是可以投生为人天善趣的。
然后我们就结合着下面的禅修来讲,禅修(bhàvanà)可以分为两大类的禅修:
第一种是samatha bhàvanà;
第二种是vipassanà bhàvanà。
Samatha bhàvanà就是我们修止,对禅定业处、禅修业处的修习。Vipassanà bhàvanà是修习观。
如果一位禅修者有戒行,而且也修各种的业处,如果他还没有证得禅那的话。那么,这种持戒清净跟禅修的这种善业,可以支持他在下一生投生为人或天。而如果在禅修的时候,他已经证得了禅那,而且这种禅那可以保持到他临终的时候不退失的话,这种禅定的业是成为一种极重、极强而有力的业,使他能够投生到梵天界。
刚才我们说到了业障里的五种无间业,五种无间业是极重的不善业。这种不善业没有任何其它的业可以跟它匹敌,使一个人堕落到无间地狱,堕落到四恶道。而如果一个禅修者有了禅那,而这种禅那可以维持到临终的时候,而且他又有意愿想要投生到梵天界的话,这种禅那的业也是一种非常强而有力的业,可以支助他能够投生到梵天界。
当然,如果一位已经有禅那的禅修者,因为他已经对许多种业处已经善巧了,所以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继续投生为人也可以,投生为欲界或天界也可以,如果他愿意的话,他还可以选择投生为梵天界。而如果一个禅修者修vipassanà,修观智,观智因为只是属于欲界的善心;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修vipassanà的时候去世,或者说他修vipassanà这种业支助至他投生的话,下一生他还是会投生为人界或天界。然后再下一生,因为今生已经修vipassanà,下一生的有分心是属于观智的心,所以他要证果,要证得禅那也是很容易的。
再从果报上来说,我们有持戒,可以支助我们在轮回过程中可以保住人身,可以资助我们在善趣当中,因为唯有善趣,我们才可以听闻佛法。我们不可能向一个动物说法吧?是不是?在饿鬼当中即使有时候能够听闻到佛法,但是他们都是属于无因结生的,即使它们听闻佛法,它们也肯定不可能证得任何圣道圣果的。
所以唯有人身跟天身,跟梵天人才有可能证得圣道跟圣果;当然除了无色界梵天,如果无色界梵天乃是一个凡夫的话,他也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的。除非是一位索答般那以上的人投生到无色界的梵天,他才有可能证得更高的果位。一个凡夫投生为无色界梵天,是属于八难之一,他不可能听闻佛法,所以他也在无色界梵天那么漫长的岁月里面,不可能证得任何的道果。
因此,我们也要持戒清净,因为持戒清净是很强的助缘,可以使我们在轮回当中,能够继续的在人跟天趣当中,继续轮回,而使我们能够有机会听闻佛法,精进禅修。
第四种是恭敬。恭敬在我们前一次的讲座当中已经谈到了,我们恭敬的对象有五种,分别是佛陀、法、僧、自己的父母跟自己的导师,在这里我就不想再讲。然而我们在这里所要讲的,就是我们出家人应当恭敬的。
我们在这里首先应当恭敬的是佛陀、恭敬佛法、恭敬僧团;还有作为出家人,作为比库,应当恭敬自己的导师(àcariya,古译为阿阇梨),自己的戒师、自己的依止师、自己的业处的师、教导自己禅修的、教导自己佛法、教导自己戒律的这些导师,这些都是在巴利叫做àcariya。âcariya包括很多种:有dhamm àcariya,有kammaññhàna àcariya,有vinaya àcariya,也就是分别跟我们有恩的、传授我们禅修业处的、传授我们佛法知识的、教导我们戒律的、乃至到我们去问他们,他们能够回答,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的老师(àcariya),我们都应当恭敬。
还有应当恭敬比我们先受比库戒的,这是对比库来说的。因为在《律藏》里面规定,比库只能够礼三种人:第一种,就是后受具足戒的比库应当礼敬先受具足戒的比库;第二,就是依注而如法说的这些长老,这些上座也应当礼;第三是一切人、天、梵天都应当礼敬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就是佛陀,这是恭敬,我们恭敬也是一种善业。
在斯里兰卡的传统里面,当一位比库受人恭敬的,经常会念一首偈颂:「如果一个人时常礼敬有德者,有四法可以得增长,就是色、寿、力、乐。」如果一个人经常礼敬比库,恭敬应当值得恭敬的对象,他可以增长自己的容貌,自己的容貌可以变得更庄严、更漂亮,还有可以增长寿命,可以增长健康跟可以得到快乐。这是《法句经》里面的一首偈颂,因此,恭敬也是一种善业。
第五种是服务(veyyàvacca),相对于布施来说,布施是以物品的布施,而服务是更偏重于体力方面的,体力方面的服务。比如说帮僧团做一些事情,帮比库做一些事情,乃至到我们扫扫地、帮寺院搬一些东西,有建筑的时候,帮寺院提提水泥、提提沙,这些也是属于服务。或者说在有必要的时候,如果是沙马内拉或者在家人,可以帮寺院清洁卫生、除除草……这些对僧团的服务,做比库的净人,这些都是属于服务。服务,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
最高的服务是我们对寺院的服务,然后是对比库的服务。乃至到我们对一般人的这些帮助,比如说我们走在路上,见到一个老人,我们帮他扶一把,这个也是属于服务。当然,这种服务在世俗上,一般称为慈善事业的,在这十种功德事当中就是属于服务。当然,世间的慈善事业也包括在布施里面,如果是出财、出物的话是属于布施,如果是出人、出力的话,是属于服务这一类。服务的范围很广,只要我们是作为一种奉献,我们就可以说是属于服务。
第六种是属于分享功德。分享功德,我们可以说是举手之劳的。当我们布施之后,我们有持戒、我们每天的禅修、我们去礼敬、礼敬长老、礼敬僧团、礼敬比库、乃至我们去礼佛,还有我们做任何的善事、闻法等等,之后都可以回向功德。回向功德就是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一些众生,回向我们导向涅槃。虽然回向的内容是我们所做的善业,然而回向本身也是一种善业。回向可以克服吝啬、可以克服悭吝,把我们所得的成就,我们所做的功德,回向给一些众生。
跟回向相应的,第六种是随喜功德。回向功德的对象,主要是自己所做的功德;而随喜功德是他人所做的功德,他人的成就,我们可以随喜。
随喜功德又可以分为两种,两大类:
第一类、当我们随喜的时候,如果别人做了一些善事,一些善行,我们说“Sàdhu!Sàdhu!Sàdhu!”这个我们说“sàdhu”的时候内心感到欢喜,这个就是属于随喜。
在斯里兰卡有一种传统,就是当你捧着要去供养比库或供养僧团的物品的时候,如果有其它人知道你要去供养比库的话,通常他会很恭敬的用手碰一碰你所供养的物品,然后再拿去供养,这个就是一种随喜的行动。因为对别人所做的善事,对别人所做的善行,感到欢喜,感到随喜;对他人所得的成就,也是感到随喜,这个就是属于随喜。
还有另外一种随喜,我们是说赞叹,赞叹他人的功德。比如说别人的性格很好,我们说:「他的性格很不错!他的性格很好!跟他相处很快乐,很和善!他持戒很好!他持戒很清净!他的修持很好!他很精进地禅修!他可以修到vipassanà!他有定力!」这些我们都是可以赞叹,为什么呢?
因为,当我们赞叹之后,所缘是他人的成就,这种所缘的成就是他人的德,而通过我们的语言说出来。我们说出来的时候,不是很平淡地说,是很欢喜地,对他人所得到的成就以及功德我们感到欢喜,而感到欢喜我们由衷地说出来,赞叹别人,这个就是一种更强的随喜。所以,并不是我们说“sàdhu”才叫随喜,我们赞叹别人,这个也是随喜。
因此,我们在平时,如果跟人交往的时候,多点看到别人的长处,要学会如何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多点去赞叹别人的长处,发觉别人的长处;不要老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看到别人的缺点说出来就属于毁谤;如果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长处,说出来,这个是属于随喜,何乐而不为呢?是不是?因此,我们要用一种很柔软的心,对别人的成就,对别人的功德表示随喜,表示赞叹;这个是属于随喜。
第八种是闻法(dhammasavana),就是听闻佛法,听闻佛法的开示。我们在经典里面可以看到,如果一个禅修者要证悟初果,有四种必须具备的:第一种是亲近善知识;第二种是听闻佛法;第三种是如理作意;第四种是法随法行。
亲近善知识是第一种,然后,我们还要听闻佛法。因为听闻佛法,我们才知道如何禅修,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应做、什么是不应做。
而在中部的《小业分别经》里面说到:「我们经常去亲近沙门、婆罗门、亲近比库、听闻佛法,是属于我们智慧的因。」
如果我们过去生能够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我们今生是智慧的原因。有些人很聪明,就是因为曾经听闻佛法,曾经询问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应做、什么是不应做。因此,听闻佛法等于说我们让别人帮我们打开慧眼,使我们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应做的、什么是不应做的。
而如果在禅修的道场,我们可以通过听闻佛法,可以了解我们应当如何禅修,应当如何排除障碍,应当如何解决我们禅修中碰到的问题,应当如何持好戒律,应当如何积累善行,所以,听闻佛法是有很大的功德的。
同时,佛陀也说过:「梵行的全部都依靠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跟善知识在一起,我们不听闻佛法,这个就跟汤匙放在汤里面一样。如果我们有听闻佛法,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吸收,这个就像舌头去尝汤的味道一样。
因此,跟善知识在一起,如果不询问、不听闻、不恭敬,那就好像汤匙放在汤里一样,永远也尝不到汤的味道;如果能够听闻佛法,那就好像是舌头尝汤的味道一样。而且,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能够依照次第,次第分明,很有系统地禅修,也是因为我们听闻佛法的原故,听闻禅修导师那种或者简短,或者详细的禅修解说,这个我们都可以说是闻法。
当然,闻法更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如果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开示、一些佛法的讨论,我们都去珍惜这样的机会,去听闻,这个也是属于听闻佛法。而听闻佛法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恭敬地听、很用心地听、很认真地听,在听闻佛法的过程中,我们生起几乎都是属于喜俱的智相应的心。喜俱智相应的心如果大家是很主动的来的话,这种是属于无行的心,这些都是很强的善业,是不是?而且它又可以使我们能够成为以后很聪明,很有辩才,很有智慧的因。因此,听闻佛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善业、积累福德因缘的因,一种很好的机会。
第九种是说法。当然,说法就不是随便说我现在一知半解,半桶水,就到处去说,说法还必须得是自己对佛法有透彻的了解。如果自己懂得戒律,才能够讲戒律;自己懂得法,才能够讲法;自己懂得禅修的业处,有禅修的经验,才可能去指导别人。
要不然的话,那就很容易造成误导,使别人混淆,乃至到法说非法,非法说法,这样子就很不应该。因此,说法,如果自己不行的话,介绍别人。比如说,把一本很好的书,禅修指导的书,或者说佛法的书,介绍给别人,这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的说法;或者说,哪里有闻法,我们去鼓励别人说:「现在某某地方有说法,我们去听闻佛法,听闻佛法是很有利益的。」这样的话,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的,虽然自己还不能够说法。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方法,就是如果我们去助印佛法的书籍,禅修的指导书籍,这个也是说法。因为,有些大长老解释,因为自己不一定有能力说法,因为说法必须得要有精通教理(pariyatti)的人,才有资格说法。然而对于绝大部分的人,他想要在这方面积累巴拉密,积累福德因缘,又没有能力的话,他可以通过去助印一些佛法开示的书籍,一些禅修的书籍,来积累这种善业,因此,在这里还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一种是正直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知见(ditthijjukammavasena)。对于正直己见,自己的见解,有两大类的解释方法,帕奥禅师曾经解释:正直己见就紧扣着禅修来的,第一种就是,如果一个人证得了禅那,在禅那的心路过程里面的慧就是属于禅那正见;而如果一个人修vipassanà,在修vipassanà的时候,他的观智就是属于这里的正见,而如果一个人可以证得圣道与圣果,在圣道与圣果里面的慧,就是这里所说的正见,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另外一位大长老解释,正直己见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皈依三宝,以三宝为自己的信仰;而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修四念处,提升正念,这也是属于正直己见。
无论如何,我们也必须得要把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知见,对佛法、对三宝的这些学说、这些见解,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常,根据上座部佛教,我们对于佛法的理解,对禅修的指导,都是依照巴利三藏的、依照《律藏》、依照《经藏》跟《论藏》、依照佛陀的教导,以及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些大弟子们的一些教导。
而对于三藏跟注解以外的,通常就不是我们上座部佛教所应当过分去宣扬和持的。因此,我们说正直己见,最好的方法是:如果我们想要对于佛陀的教导,对于三宝,对于戒定慧有正确的了解,有更好的认识,我们必须得具备有一定的经论知识。我们可以去看一些很好的,那些大长老们的开示,可以去看三藏,最好是自己看三藏了,如果不行的话,我们也必须得要可以去学习一些《阿毗达摩》,具备一些《阿毗达摩》的知识。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很容易给一些其它似是而非的学说而混淆,才可以把自己的对于佛法的理解,对禅修的理解,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一种正确的态度。
那今天就讲到了,如果我们要积累福德因缘,有十种方法可以积累:
第一种是布施;
第二种是持戒;
第三种是禅修;
第四种是恭敬;
第五种是服务;
第六种是分享功德或者叫回向功德;
第七种是随喜功德;
第八种是听闻佛法;
第九种是说法;
第十种是正直己见。
如果我们很清楚地了解这十种做功德的事情,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积累巴拉密,这十种事情都是巴拉密,不要以为说只有禅修才是巴拉密,任何的善行都可以成为我们禅修的助缘,乃至我们禅修本身,有时候回向我们都说:愿此功德成为我们证悟禅修的助缘。
同样,听闻佛法,布施、持戒、礼敬比库、礼敬长老、回向功德、随喜功德、听闻佛法,都可以把我们所做的这些善行善业,作为我们的巴拉密,我们证悟涅槃的巴拉密。
那同样的,在我们做这十种事情当中,只要我们知道了应当怎么去做,而且,都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些善行,是我们证悟涅槃的助缘,是证悟涅槃、断尽烦恼的巴拉密的话,这就是一种智慧。
而如果这种智慧出现在我们所做这些善业的心路过程里面,造下的就是属于三因的很强的善心,如果这些善心能够成熟的话,如果在我们今生临死的时候,我们做这十种善行当中的任何一种,在临终的时候成熟的话,下一生我们肯定可以投生为人或天。
如果,在今生曾经证得禅那,而且这禅那能够维持到临死的时候,甚至还可以投生为梵天界;这些都是我们禅修或直接或间接的助缘,它都可以助成我们在禅修当中去除障碍,排除障碍;都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地、更快速地让我们达成最高的目标,使我们能够更顺利地证悟涅槃。
因此,当知道了我们应当避免哪一些障碍,应当积累哪一些善行,哪一些福德,哪一些巴拉密之后,以后就可以更加清楚、更加明确、更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应做的,什么是不应做的。在这里,就希望大家都能够排除禅修的障碍,都能够去除禅修的一些没必要的盖障,更好地积累巴拉密,能够使大家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能够尽早地证悟涅槃,断尽一切烦恼。
Sàdhu!Sàdhu!Sàdhu!
我们下面再一起回向:
Idaü me ¤àtãnaü hotu,sukhità hontu ¤àtayo (3x)
Iminà pu¤¤akammena,mà me bàla-samàgamo.
sataü samàgamo hotu,yàva nibbàna-pattiyà.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Sàdhu!Sàdhu!Sàdhu!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