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如石法师译解:入菩萨行论 附录 中国藏传佛教“修心”文集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8日
来源:   作者:如石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如石法师译解:入菩萨行论 附录 中国藏传佛教“修心”文集

 

  前  言

  藏语修心(blo sbyong)一词,简单地说,就是冶炼心志;广说,则举凡端正思想、去除私欲、厌离世间、扩大慈悲、强化意志和坚固信仰等知、情、意三方面的修养、锻炼和提升都包含在内。在藏传佛教的“藏外文献”中,“修心”是个专门术语,专指有关冶炼心志之方面的文献,属于偏重实践的“道次第”(Lam rim)一类。以下所译《修心八颂》(bLo sbyong tshig brgyad ma)及《佛子行三十七颂》(rGyal sras lag len so bdun ma),即属这方面的名作。而七世纪末,印度高僧寂天那部传世不朽的《入菩萨行》,很可能就是藏传佛教《修心》文学的滥觞。

  《修心八颂》,是噶当派(bKa’gdams pa)善知识——朗日塘巴(gLang ri thang pa,1054~1123)所作。朗日塘巴,本名多杰僧格(rDo rie seng ge),是阿底峡(Ati’sa,982~1054)的再传弟子博多哇•仁青赛(Po to ba rin chen gsal,1031~1105)的二大高足之一。博多哇极重视经论的讲习,他所传出的学派一般称为“教典派”或“持教派”(bKa’gdams gzung pa)。朗日塘巴继承师志,一生讲经说法,以“慈氏五论”作育僧众。《青史》中记载,跟随在他左右的门徒有二千多人,可见其人影响力之巨。

  《修心八颂》原文以偈颂体写成,全文共八颂,每句七个音节。依照传统译规,每句七字的藏文偈体,汉译时应成每句五字,然而如此译法,又觉得有些句子不能达意。故笔者改采七字译法,以弥补每句五字达意之不足。

  又,此《修心八颂》,系应澳籍格鲁派比丘——义成之请而译出者。所依藏文本,见Geshe Rabten & Geshe Dhargyey,Advice from a Spiritual Friend.(London:Wisdom Publications,Revised Edition,1984),p152。藏文及英译资料由德籍高明道先生提供,译文亦蒙其审阅,特此致谢。

  《佛子行三十七颂》,是萨迦派(Sa skya pa)学者——无著贤(Thogs med bzang po,1295~1369)所作。他的另外两部名著《入菩萨行注——妙解大海》和《修心七义根本颂释》(或译《大乘修心七义论释》)(bLo sbyong don bdun ma’i rtsa ba dan’grel ba),亦颇受西藏学界重视。《佛子行三十七颂》曾由严定法师译出流通,译笔堪称精湛雅达,惜笔者手边的译文不全,只有a、1~11颂、16、18、21~24、35等十八颂;共缺了二十五颂。兹根据印度Dharamsala 所出“藏英双语版”——The Thirty Seven Practices of All Bud-dhas Sons.(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1989)补足之。严定法师原译文,除第3颂的“心静”被改为“心澄”,第35颂的“烦恼串习难治故,勇士持念如军令”改为“烦恼串习则难治,勇士明持正念器”外,其余全部保留。

  修心八颂

  1.我于一切有情众, 视之尤胜如意宝,

  愿成满彼究竟利, 恒常心怀珍爱情。

  2.随处与谁为伴时, 视己较诸众人卑,

  从心深处思利他, 恒常尊他为最上。

  3.一举一动观自心, 正当烦恼初萌生,

  危害自与他人时, 愿疾呵斥令消除。

  4.秉性邪恶众有情, 恒为猛烈罪苦迫,

  见时如遇大宝藏, 愿恒惜此难得宝。

  5.他人出于嫉妒心, 非理辱骂谤我等,

  粗恶秽言我取爱, 愿将胜利奉献他。

  6.吾昔饶益助某人, 且曾深心寄厚望,

  彼虽非理妄加害, 愿视彼为善知识。

  7.无论直接与间接, 愿献利乐于慈母,

  如母有情诸苦患, 我愿暗中自取受。

  8.愿此一切我所行, 不为八法念垢染,

  以知诸法如幻智, 无执离缚而解脱。

  佛子行三十七颂

  a.虽见诸法无来去, 唯一勤行利众生,

  上师观自在尊前, 恒以三业恭敬礼。

  b.正等觉佛利乐源, 从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复依明行要, 故当宣说佛子行。

  1.此生幸得暇满船, 自他须度生死海,

  故于昼夜不空过, 闻思修是佛子行。

  2.贪爱亲方如水动, 瞋憎怨方似火燃,

  痴昧取舍犹黑暗, 离家乡是佛子行。

  3.远恶境故惑渐减, 离散乱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起定见, 依静处是佛子行。

  4.常伴亲友还离别, 勤聚财物终弃捐,

  识客且遗身舍去, 舍现世心佛子行。

  5.伴彼若使三毒长, 并坏闻思修作业,

  能转慈悲令丧失, 远恶友是佛子行。

  6.依役若令恶渐尽, 功德犹如初月增,

  则较自身尤爱重, 依善知识佛子行。

  7.自身犹筑生死狱—— 世间天等能谁救,

  故于救度不虚者, 归依三宝佛子行。

  8.诸极难忍恶趣苦, 能仁说为趣业果,

  故虽遭遇命难缘, 终不造罪佛子行。

  9.三有乐如草头露, 是须臾顷坏灭法,

  故于无转解脱道, 起希求是佛子行。

  10.无始时来悯我者, 母等若苦我何乐,

  为度无边有情故, 发菩提心佛子行。

  11.诸若由贪自乐起, 佛从利他心所生,

  故于自乐他诸苦, 修正换是佛子行。

  12.彼纵因贪亲盗取, 或令他夺一切财,

  犹将身财三时善, 回向于彼佛子行。

  13.吾身虽无少过咎, 他人竟来断吾头,

  于彼还生难忍悲, 代受罪是佛子行。

  14.纵人百般中伤我, 丑闻谣传遍三千,

  吾犹深怀悲悯心, 赞他德是佛子行。

  15.纵人于众集会中, 攻吾隐私出恶言,

  于彼还生益友想, 倍恭敬是佛子行。

  16.我以如子爱护人, 彼若视我如寇仇,

  犹如母对重病儿 倍悲悯是佛子行。

  17.同等或诸寒微士, 虽怀傲慢屡欺凌,

  吾亦敬彼如上师, 恒顶戴是佛子行。

  18.虽乏资财为人贱, 复遭重病及魔侵,

  众生罪苦仍取受, 无怯弱是佛子行。

  19.虽富盛名众人敬, 财富量齐多闻天,

  犹观荣华无实义, 离骄慢是佛子行,

  20.倘若未伏内瞋敌, 外敌虽伏旋增盛,

  故应速兴慈悲军, 降伏自心佛子行。

  21.五欲品质如盐卤, 任几受用渴转增,

  于诸能生贪着物, 顿时舍是佛子行。

  22.诸所显现唯自心, 心体本离戏论边,

  知已当于二取相, 不着意是佛子行。

  23.设若会遇悦意境, 应观犹如夏时虹,

  虽现美丽然无实, 离贪着是佛子行。

  24.妄执实有起忧恼, 诸苦犹如梦子死,

  故于违缘会遇时, 观为虚妄佛子行。

  25.求觉尚需舍自身, 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于身财尽舍却, 不望报是佛子行。

  26.无戒自利尚不成, 欲成他利岂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 勤护戒是佛子行。

  27.欲享福善诸佛子 应观怨家如宝藏,

  于诸众生舍怨心, 修安忍是佛子行。

  28.唯求自利二乘人, 犹见勤如救头燃,

  为利众生启德源, 发精进是佛子行。

  29.甚深禅定生慧观, 能尽除灭诸烦恼,

  知已应离四无色, 修静虑是佛子行。

  30.无慧善导前五度, 正等觉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离三轮, 修智慧是佛子行。

  31.若不细察己过失, 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当相续恒观察, 断己过是佛子行。

  32.因惑说他佛子过, 徒然减损自功德,

  故契大乘诸行者, 不道人过佛子行。

  33.贪图利敬互争执, 闻思修业将退失,

  故于亲友施主家, 离贪着是佛子行。

  34.粗言恶语恼人心, 复伤佛子诸行仪,

  故于他人所不悦, 绝恶言是佛子行。

  35.烦恼串习则难治, 勇士明持正念器,

  贪等烦恼初生时, 即摧坏是佛子行。

  36.随于何时行何事, 应观自心何相状,

  恒系正念与正知, 修利他是佛子行。

  37.为除众生无边苦, 勤修诸行所生善,

  咸以三轮清净慧, 回向菩提佛子行。

  c.我依经续诸论典 及众圣贤所说义,

  为欲修学佛道者, 撰佛子行卅七颂。

  d.才浅学疏文不精, 硕学阅之难生喜,

  然依经教圣者故, 佛子行颂应无误。

  e.然佛子行诸巨浪, 愚钝如我难尽测,

  故祈智者慈宽恕, 违理无关诸过失。

  f.吾以此善愿众生 皆发真俗菩提心,

  不住有寂得自在, 咸成怙主观世音!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