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佛教与道德
佛教的道德规范,并非人类功利主义所缔造的道德规范。
今天的世界一片混乱,传统的价值观被全面的推翻了,唯物主义无所不疑的精神,破坏了传统道德的本质。但是,还有不少关心传统道德和生活文明的人,注意到实际的道德问题。道德是人类行为中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有关我们自己和全人类的切身问题。人类并非天生就完美的,因此,有赖于道德的扶持。一个人必须训练自己以臻完美,因此,道德就成为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佛教的道德标准,不是以人类功利主义的目的为基础而创造的,也不是某个独裁者的任意发明,更不是无缘无故自由设定。人类的法律和社会习尚,不足以成为佛教的道德规范。举个例子来说,人类的服装是为了适合气候、时代和文明而设计的,对不同的气候、时代和文明就不适合了。这就是社会风尚的问题,并没有丝毫道德成份在内。但是,人类为社会所累积的风俗习尚,却不断的混淆和破坏道德的原则。佛教的道德基础是一种恒久不变的自然规律,它不断的改变社会不良的习俗和风尚。佛教的道德价值根源于自然界不变的因果律,佛教的道德观,实际就是扎根于自然界的自然法。佛教的道德规范,有效的改变了现代的世界,而且能令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事实告诉我们,超过二千五百年历史的佛教道德,并未因时间的消失而有所减损。
佛教的道德规范是讲求实际的,是引导我们迈向永恒幸福的最佳工具。对佛教的解脱目标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幸与不幸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不依靠外力的情况下,为自我拯救而努力奋斗。佛教所提倡的自我拯救,是以自我坚韧的意志力来克服业力的结果,既不能加强于人,也不能接受他人的赠与。佛教的使命,在于启发人类生存的本质,并告诫人类如何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因此,佛教不以教条强迫信徒遵守,佛陀只告诉世人,什么样的因缘能获得长期的利益。佛陀不用诸如:无耻、邪恶、卑鄙、废物、亵渎等教训罪人的字眼,他只是这么说:「因为你的愚痴,所作的事情,给你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佛教的道德伦理,表现在不同的戒律和修持,这些戒律或教诲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人类获得终极的解脱。虽然很多戒条表现的很烦琐,但是,我们不可因此而认为佛教的道德观是既不作恶,也不行善。
佛教的道德原则,可浓缩为三点:
停止造作一切恶行,奉行一切善行,
净化自己的心识,这是诸佛的教导。
《法句经》.V183
佛教对善恶业行的区别非常简单,所有的行为,基于自私心而生起的贪、嗔、痴,以及所衍生的种种损害和自我的错觉,都是罪行、不善巧或坏的,这些就是造就恶业的恶行。所有基于道德和智慧所做出来的事,就是造就善业的善行。善行与恶行都是基于身、语、意的行止。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
佛陀说:「业就是意志力的作用」。行为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与恶,善与恶是我们思维的造作。但是,佛教的道德观并不同意,当一个人犯了传统的罪行时,同时又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基于善意。如果佛教采取这种立场,将受到心理的困扰,同时也使佛教的道德观失去意义,解脱也变成没有价值了。思想和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身和心的一切行为都是思想的延续。一个人不可能带着善心去犯谋杀罪,因为杀害生命是以内心嗔恚为主导的外在表现。行为是思想的压缩,就好像雨水是蒸汽压缩而成一样。行为表现思想的造作,一切行为的表现,其实在内心已经酝酿很久了。
当一个人有不道德行为的造作,等于宣布他无法摆脱不健全的心智。同样的,当一个人拥有纯净和明晰的心智,断除了一切污染的意念和感受,他就不可能犯下任何不道德的行为。
佛教的道德范围,同时也包含了客观的道德价值。换句话说,果报的产生是按照自然业力的作用,不关系到个人或社会对这行为的态度。举个例子来说明,醉酒有它一定的业力果报,这是一种罪行,它助长了个人的不愉快,也导致他人不愉快。不管醉酒者或社会对喝酒的看法是如何,对佛教来说,喝酒就是一种恶行。流行的观念和态度,无法改变喝酒就是恶行的客观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社会、心理或业力,都与判断的心态无关。佛教的道德观,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无损于佛教道德价值的客观性。
戒律
戒律是佛陀为僧众和尼众所制定的纪律制度,持戒能引导他们获得道德化的人生。
佛陀并不是一次过程把戒律完备。佛陀在某种情况下制定某条戒律。在《律藏》中详细的记载了每条戒律制定时的故事。对佛陀而言,最佳的戒律是控制自己的身、语、意三业行。佛陀早期的追随者,都有很高的觉性,因此根本不需要戒律。当僧团发展到越来越庞大时,由于良莠不齐,有些甚至还从事一些在家人的活动,因此,佛陀才为僧众、尼众及在家信徒制定了戒律。这时,僧团才真正获得全面的发展,信徒们也依据戒律过着神圣的宗教生活。
佛陀为僧团制定了一切必要的戒律。当佛陀入灭后,信众们都以戒律为师,遵循戒律而生活。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份为所有的信徒,包括在家和出家信徒都必须奉行的「广戒」(Loaajja)。第二部份是有关文化,或社会习俗的戒条,称为「分别戒」(Pannat ajja)。「广戒」制约一切对世间的伤害、不道德和邪恶的行为。「分别戒」对在家人不起制约作用,而出家人则必须严格奉行。触犯「广戒」会破坏个人的名誉和缔造恶业。触犯某些「分别戒」虽然不缔造恶业,可是污染了个人的净修,也对僧团造成名誉的伤害。要知道戒律制定于二十五世纪前的印度,虽然佛陀在《大般涅槃经》(MahaParnbbana Sutta)提到,一些「小小戒」可以舍,但是,这些并未包括那些不道德或造成伤害的行为。在佛陀生前,一些「小小戒」在僧众的提议下,佛陀也同意放弃。佛陀也同意生病的僧众可以暂时舍弃某些戒条。在佛陀入灭后的第一个月,由僧众自发组织的第一次结集大会,所结集的戒条,却没有人同意删除或更改。所有的信徒都同意奉行佛陀生前所制定的戒律。从那时候起,佛教徒就以戒律为引导精神生活的唯一依归。佛陀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佛陀说过,任何人只要理解佛法,奉行佛法,就已经足够引导他自己进入神圣的境界。另一个佛陀早期信徒不愿更改戒律的原因,是不想在佛陀入灭一个月这个短的时间内,对佛陀的言教有所更动,这也是出于他们对佛陀的忠诚和深切的敬爱。后来,社会风貌改变了,佛陀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去时,佛教徒依然不愿意更改第一次结集的佛教戒律,是因为不愿意附膺于政治或经济的流变。
僧团的发展:
僧团是经过长时期,由小到大,不断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最后,才在印度正式成立的。佛陀为僧团制定了很多戒条,也曾经想舍弃一些「小小戒」。上座部佛教是僧团的代表,大众部和其它部派却显得太放任了。上座部佛教是唯一严格遵循传统僧团戒律的佛教部派。上座部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暂时舍弃哪些戒条。其他部派的僧人,穿颜色和式样不一的袈裟,上座部僧众却坚持穿着传统的橙黄色袈裟。这些僧人都清楚的理解,唯有接受传统的佛教文化,对圣道才能有所成就。
在另一方面,某些僧人却认真的研究每一条戒律及它的精神,通过这些研究,他们吸引了很多的信众。越来越多的僧人被邀请到社会习尚、文化与东方截然不同的西方国家去弘法,这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只是对外来的文化的好奇,僧众也必须以自己的智慧来断定他们是不是被愚弄。戒律的宗旨在于消除不道德、残忍、伤害及防止一些下流与敏感的问题。如果一名僧人能自我节制,过着诚实、慈善、不伤害,及了解人类是以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为生存的目的,他们这种品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欢迎。佛陀的教诲,就是要他们维护佛教传统和尊重自己所在的国家。
戒律引导信徒们过美好、神圣,同时不放弃世间的生活。佛陀鼓励信徒们多阅读经典,如:《吉祥经》《宝经》等。
很多戒律只对那些放弃世间生活的出家人有效。当然,这些出家人也必须根据戒律来发展最大的心灵力量。
社会的变动:
当社会改变时,僧众也无法依据传统,不作改变,虽然他们已经放弃了世间的生活。有些人无法谅解,僧人根据社会改变而作出的相应改变。若僧人想要修改任何戒条,都必须获得僧团的批准和通过。个别僧人是无权修改或更动任何戒条。僧团有权根据僧团的需要而增加戒条。佛陀指示僧团协助僧众防止邪恶和世间的诱惑。戒律只是一种生活的指导,不是「神」的旨意,或掌握在「神」手中的无上权力。
在亚洲国家,出家人受到普遍的尊重。信众把出家人当作是引导他们脱离苦恼,过着神圣生活和教导佛法的导师。僧众无私的指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并不要求物质的回报。因此,信众也为僧众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品,以换取精神的需要。
因此,僧众也培养了优良的品德,来换取公众的信赖和尊敬。如果,一名僧人,在某些不道德的场合出现,虽然他并没有不道德的行为,他同样要受到他人的责难。因此,僧人必须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僧团的名誉受到伤害。
如果,僧人不尊重信众的感受,自己独断独行,他将被信众唾弃,不再受到信众的供养。当佛陀在世时,也有不少不负责任的僧人,受到信众的唾弃而失去供养,这些实例都详细的记载于经典里。僧人从事一些世间的活动,会受到批评,只有在家信徒可以自由的从事世间的活动。
僧人的品德:
纯净、自发、谦虚、朴素、无私、自律、耐心、慈悲、仁爱是僧人淳良的品德。他们遵守四种高尚的道德戒律:
一、基本的道德戒律(Patmoha Sila),制约于不道德、残忍、伤害及自私的行为等等。
二、制约于欲望的戒律(ndryasamara Sila)。
三、净化生活的戒律(Ajaparsuddh Sila)。
四、生活必需品的戒律(Paccayasannssta Sila)。
这四种戒律称为「清净戒」(Sila suddh)。
当一个人刚刚加入僧团时,称为沙玛内拉(Samanera),他需要持守十条「沙玛内拉戒」。一直到他接受了「比库戒」后,才真正的成为一名比库(僧人)。
比库必须接受四种「比库戒」,共二百二十七条,及一些附带的条款。比库戒的主要范围在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方面。身为一名比库必须严格的持守比库戒,如果触犯任何戒条,就会被视为失败者,同时被僧团剥夺某些权力。如果触犯了其他的条例,就必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接受惩罚、做出弥补,同时忏悔于自己的过失。
出家为僧,是个人对圣道生活的向往,不存在任何强制性或誓约。因此,僧人不受任何誓约的约束,僧人持守戒律是出于自愿。当他想还俗时,他可以很自由的离开僧团,重新过着在家人的生活。
十善与十恶
幸与不幸的生活是受到善与不善业的影响。
十善:
善行将带来善的功德(善业,Punna),一种高品质的、纯净和明晰的心识。一个人的心识,如果不善加控制,将受恶力的影响导致恶行,为自己带来烦恼。功德净化我们的心识,抑制贪、嗔、痴等坏的心念。贪欲导致渴求和欲望永远无法满足,嗔恚导致愤怒和不满,而愚痴是贪欲和嗔恚的根源,将恶行当作善行。这三种恶根为人类带来不幸,抑制了人类向善、学佛和修持佛法的心。
功德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它将我们和善业,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时提升了我们思维的境界。物质的财富会因为盗窃、水灾或火灾而消失,功德的利益却紧跟着我们,永远也不会失去,因此,我们要不断的累积功德。一个人能获得幸福,主要就是功德的展现。
功德是大收获。它的大门永远打开,任何人都能轻易的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一个拥有功德的人,如果他想做生意,将会碰很好的机会和朋友,如果他想求学,他将会晋身名校,如果他想修行,将会遇见有高深修养的导师,协助他开发心智。他的一切梦想,都会因为功德的回向而实现。功德同时也帮助人往生善界,或提供正面的条件,协助他证悟涅槃。
功德,是各种不同善行的积累。这有如优良的土壤,造就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善行造就的功德,同样可以回向给他人,如:僧人、修行者、父母、祖父母等。一个人的善行,将会造成许多不可思议和美妙的结果。
佛陀阐述了十种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和宁静生活的善行,我们必须以我们的智慧,对他做全面的了解。这种善行是:
一、布施。
二、持戒。
三、禅修(发展心灵的力量)。
四、恭敬(礼敬佛陀,尊重一切圣贤、师长)。
五、服务社群。
六、随喜功德(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
七、回向功德与他人。
八、弘扬正法。
九、学习和聆听佛法。
十、正直己见(矫正自己不正确的见解)。
实现十种善行,不仅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任何实现善行的人,都会获得利益。发展心灵力量,能使人更容易的接近和实践佛法。尊重贤德者,能稳定社会。服务社群,能提升他人的生活素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或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人,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弘扬和学习佛法是一种自我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人理解佛法的微妙。学习佛法的同时,也矫正了自己不正确的见解。
佛陀曾经这么为我们开示:
如果一个人做了善行,
他应该继续不断的做,
他应该喜欢于自己的善行,
善德的积累将带来安乐。
《法句经》V.118
不要轻视小小的善行,
不要以为它不会带来善报。
一滴滴的水珠,能装满整个水瓶,
累积一点一滴的善,以将福德满盈。
《法句经》V.122
十恶:
佛陀指示我们远离十种恶行。这十种恶行扎根于贪、嗔、痴,它们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来生。当我们了解「业力」这种学说时,就应当了解造成恶业的就是这十种恶行。
我们的「身」行,能创造三种恶行:
一、杀害生命。
二、偷盗。
三、邪淫(不正当的性行为)。
对治这三种恶行,就是持守五戒中的前三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杀生剥夺了一切众生平等的生命,导致无法生起慈悲心。偷盗助长了贪欲。邪淫败坏社会伦理关系。
我们的「语」行,创造四种恶行:
一、妄语。
二、绮语。
三、恶口。
四、两舌。
对治这四种恶行,必须持四种语戒: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 妄语、绮语造成我们的真性晦黯,无法认清真实。恶口助长了嗔恚心。两舌造成人 与人之间或社会风气败坏。
我们的「意」行,创造三种恶行:
一、贪欲。
二、嗔恚。
三、愚痴。
这三种恶行是一切恶行的根本。我们持守五戒,主要的就是要对治这三种恶根。有效的压抑「意」的种种恶行,也就是有效的压抑了「身」与「语」的种种恶行。我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恶行为我们带来丑陋、病痛、和令人讨厌的来世。邪见令我们生起不良的欲望、导致愚痴和没有智慧,并受到病魔的纠缠和被人批评。
一个人要永远的实现善行和回避恶行。当一个人有意或无意间做了恶行,他应该清楚的知道他做了什么,他应该马上反省,对自己的恶行做出补救或忏悔,同时努力的使自己不再重蹈覆辙。一个人要获得圣道的生活和自我解脱,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善行。
为赎罪而祈祷,是没有意义的。当祷告过后,他又我行我素的从事恶行。什么人能替你洗清罪孽?除了你自己,什么人也办不到,唯有通过自我的证悟。首先他必须了解自己所做的恶行,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其次,他必须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做的是恶行,尽力的以自己的善行来补救,并从中学习,不再重犯。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以善行来克服和减轻恶行所造成的果报了。
在佛教里没有所谓「永远的罪人」,尤其是那些觉悟和精进于佛法的人。一个人如果被误导,从而相信可以通过「神奇的力量」来消除「罪孽」,这是一种迷信。更糟糕的是,这种迷信不但无助于心灵的发展,同时还使道德沦丧。这种错误的信仰,给人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越他所害怕的「罪孽」带给他的恶果。
持戒
持守戒律,不单能培养道德规范,同时也能为众生提供更高的服务。
每一个国家或社会都以一套自己的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也和法律关系密切。一个正确的行为是不抵触任何法律的。这种人类自我缔造的法律,通过了长时间的验证和修订。法律是以社会和人文的标准而拟定的,法律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德规范。
相对来说,佛教的道德观并不是人类思维的发明,也不是以宗教的价值观取代人类的价值观,而是基于一种宇宙的自然法──「业力」,即所谓的「善行」与「恶行」的果报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一切为人类带来「利益」的「行」,不一定就是「善行」,因为它可能为其他众生带来精神或肉体的痛苦。
佛陀曾提出一个简单而意义深长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鉴别善与恶行?」这问题对佛教徒来说,是太简单了。一切「行」的本质以正确的心念为出发点,不包含贪、嗔、痴的成份,就是善行。反过来说,不包含慈悲、施舍和智慧等的一切行,就是恶行。我们应该了解贪、嗔、痴就是邪恶的根源,慈悲、施舍和智慧就是三种善的根源。这两大类的根源,就是一切「行」的缘起。不管一个人如何忽视这些「行」的真性,都深深的受到这些「行」所带来的果报的影响。
「意」的行,是一切「身」和「语」的行的基础。身为佛教徒,首要的任务就是断除导致「意」行的贪、嗔、痴。这么做并不是奉承「神」的旨意,如果以这种思想,就是智慧还不圆满。这么做,就好像小孩子因顽皮而害怕被处罚。佛教徒必须拥有理解力和智慧,透过道德的增长,能开发心灵的基础,从而获得解脱。他清楚的理解到,一切喜乐和痛苦都是业力的作用,要减轻或消除一切「苦」,除了要「精进」外,还要防止一切「恶行」,他行善,因为他知道,唯有「善行」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宁。每个人都向往过幸福的生活,因此必须为「幸福」制造条件,致力于「善行」遏止一切「恶行」。这种心灵的进展,遏止了一切「反社会」的行为,因此不单利益自己也利益了整个社会。
五戒:
佛教徒都受持五戒。受持五戒能带来两重利益。第一,令一个人合群,与群众沟通、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第二,这是心灵发展的起点,从而获得解脱。持戒并不是在服从任何「命令」,而是真的了解自己的身、语、意所造成的种种不善后果,而产生的一种「自发」的行为。他明白畏惧和处罚无补于事,因此自愿的持守五戒。五戒须要每天受持。五戒是: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在持守五戒的同时,能获得五种崇高的德行。当五戒在指示你不应该做什么的同时,他也同时在实践五种崇高的德行:慈悲、自制、满足、信任与正念。当一个人持守不杀生戒时,他就会生起慈悲心,持守不偷盗戒时,自制心由然生起,持守不邪淫,将满足于正常的家庭生活,持守不妄语戒,他的诚实将获得大家的信任。持守不饮酒戒时,他不会在麻醉品的刺激下胡作非为,从而培养了正念,正念生起了慈悲与关怀,从而引导他过正直和道德的生活。
持戒是佛教徒最基本的修行,持戒的宗旨在于引导正确的身、语、意的行为。持戒能让心识获得发展。如果缺乏道德的基础,一切修行将是错误和自私的。
八戒:
很多佛教国家的虔诚信徒,都在每个月圆日(十五)或新月日(初一),持守八戒(八关斋戒)。这是一个传统的习俗,信徒们清晨就到庙里,持守八戒,一直到隔天清晨。八关斋戒日的主要目的是隔离信徒们的物质与家庭生活,体验圣道的生活,从而获得正确的心识及精神生活的发展。
在八关斋戒日里,信徒们诵经、静坐、聆听佛法开示和协助寺院的一切活动。隔天,他们重新持守五戒,回家过他们正常的生活。
八戒的内容是: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进食。
七、不跳舞、不唱歌、不看戏、不穿华丽的衣服、不涂脂抹粉。
八、不坐高广大床。
很多人不了解八戒的真正意义,从而误解以为佛教反对唱歌、跳舞、看戏、穿华丽的衣服和涂脂抹粉。佛陀并没有要求在家信徒戒离这些事情,这些事情的戒离,只是虔诚的弟子在短期内执行而已。他们通过对这些欲乐的戒离,来协助感官的冷静,即使只是仅仅几个小时的训练,也可以使内心不受感官所奴役。这些欲乐只会助长信众的欲望。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自制能力,和了解自己的弱点。但总的来说,佛教并不反对这些欲乐。
持戒(五戒或八戒)能开拓一个人的心识,能利益今世或来世。因此,一个人必须了解持戒的好处,并尽自己所能严持戒律。
慈悲心
今天的世界,缺少的就是慈悲心。
今天的世界,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源、拥有先进的知识、拥有才华横溢的作家、能言善辩的演说家、高明的医生、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宗教顾问、诗人、有才干的政治领导人物等等。虽然这世间拥有这么许多有才干的人,可是这世间并不因此而获得幸福与和平。这世间一定是缺少了某些东西,是的,就是缺少了对他人的慈悲心。
物质不能带来永恒的幸福与和平。和平必须奠基于人类的心,唯有自己的心识,才能带来和平,进而扩展到他人以及全世界。要获得真正的和平,唯一的道路就是依据佛陀的教义而行。
要修持慈悲心,首先必须培养非暴戾的崇高原则,克服贪欲、嗔恚、愚痴,以正道处事待人。殴斗并非我们的身体的个别作用,而是我们的「心」以不正确或不正当的「念」引导我们身体的作用。非暴戾的慈悲心,远比以暴力的行动来报复更为有效,报复只会助长邪恶。
要修持慈悲心,必须抛开个人自私的「爱」。这世界太多的「爱」是以个人为出发点,人们只爱个别的自我。
「爱丈夫,并非出自对丈夫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爱儿女,并非出自对儿女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爱上帝,并非出自对上帝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到头来,所有被爱的人,都得不到真正的爱,而是他人自己对自己的爱。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
人们应该了解修持无我的慈悲心,能获得自我解脱。自杀能终止身体的活动,自私却阻碍了心灵的进展。今日世间所缺少的就是无我的慈悲心。慈悲心在佛教里不是情绪化,也不是自私的。慈悲心是根除贪、嗔、痴、嫉妒、暴戾和根除一切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慈爱」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对一切动物的爱。佛陀说,爱的动机有很多种,首先是自私的爱和无我的爱,自私的爱,只是在满足于个人对同伴的感受,嫉妒就是自私的爱的另一种表现。无我的爱,是指一个人完全放弃自我的感受,全心全意的去善待他人,如: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通常,人类对「自私的爱」和「无我的爱」混淆不清,譬如: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通常都还有要求回报的因素存在。
另一种与「慈爱」很接近的就是「友爱」。「友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作用于少部份的人。还有就是「性爱」,「性爱」是一切成长的众生,缔结伴侣,繁衍后代的一种必然程序,「性爱」也造成了成人之间的最密切关系──夫妻关系。
超越种种「爱」的就是「慈悲心」(Metta),这是佛陀极力推荐的。佛陀抛弃家庭、王位、荣华富贵,为的就是由于他多世实践慈悲心。佛陀的慈悲心不仅仅对于人类,也普及一切众生。佛陀的慈悲心没有动机也不自私,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奉献。世间的爱,往往以失望为收场,就是因为有所求。慈悲心却能带来更大的幸福和满足。
一个人如果发展这种宇宙性的慈悲心,不仅为他带来快乐,也提升了他个人的境界。
在《佛陀的古道》(The Buddha's Ancent Path)一书中,作者毗亚达息尊者( Ven. Pyadass)说:
「慈悲心是一种活跃的力量,由意识的引导而作用,导致一切支援、振奋、简化、消除烦恼的正面力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
「发展慈悲心,要断除邪恶和嗔恚。根据真性,根据业力而加以发展。嗔恚是一种愚蠢的行径,导致无明与黑暗,唯有通过正知加以消除。慈悲心增长,嗔恚心减退,慈悲心圆满,嗔恚心消遁。通过正确的方法以精进对治嗔恚,当慈悲心获得发展时,也就能获得慈悲心所带来的利益。」
佛陀在《慈经》(Metta Sutta)中说道:
「有如母亲在危急的环境中保护她唯一的子女一般,我们以类似的心,去培养无边无际,一视同仁对待众生的慈悲心。我们把这无边无际的慈悲心,推广普及于世间,乃至天下,横遍十万方广,没有障碍、没有嗔恚、没有敌意。」
布施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布施后,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即使人类是善忘的,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承担任何义务。
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有些人的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正确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对物质的贪着,从而获得对心灵修养的进展。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的进展,就必须无我的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令一个人获得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着。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巴拉密(pàramã),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护持。
人类可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飢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专心的聆听和祝福那些有困难的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做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于佛法的布施(法施),法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当一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佛教对动物生命的态度
如果我们相信动物是为人类而生,同样的,人类也是为动物而生,因为,有些动物以食用人肉为生。
有些人认为动物只能意识到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同样的,婴儿也没有未来的观念,他们生活在现在,一直到他们的脑力发展后为止。
人类有思维能力,能以思维驾驭行动。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思维能力。佛教相信动物不但有本能的生存能力,还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在某些方面,动物超越人类。狗拥有超越人类的嗅觉,昆虫有敏感的听觉,鸟类能飞行并拥有超凡的视觉。毫无疑问,人类比动物要聪明。但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在人性中,还保有很多的「兽性」。更重要的是,人类拥有精神发展的潜力。
佛陀不接受动物是为人类而生的概念。如果动物是为人类而生,那么,人类同样是为动物而生,因为,有些动物以食用人肉为生。
佛陀倡导的慈悲心,不仅是针对人类,而且是针对一切众生,佛教徒应该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佛陀告诫我们,我们没有权力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所有的众生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力。动物和人类一样,有恐惧和痛苦的感受。杀害动物的生命,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我们不应该滥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杀害众生。即使有时候动物的行为令我们讨厌,但是,牠们的确需要我们的同情。杀害动物的生命,不是唯一摆脱他们的办法。每一个生命对世间都有一定的贡献,人类剥夺动物生存的权力,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
D.鲁尼,在他的著作《理念的手册》里说道:
「我们很难说明,我们与那些一向来都被我们一口一口嚼咽的动物的道德关系。大部份时间,我们把它们屠宰了、煮熟了,然后吃掉,有时候还是生吃。这世间有很多人爱马、爱狗、爱猫,可是,他们同时抓住鹿、牛的颈项,割断它们的喉咙,吮吸它们的鲜血、吃它们的肉。这难道说,他们所锺爱的马,会比吃掉的鹿来得高贵?有些人甚至还吃狗肉、猫肉和马肉,并强迫牛只为他们工作。」
有些人为自己所蓄养的小鸟或金鱼的死而恸哭。有些人长途跋涉的去捕鱼,有些人是为了吃,有些人是为了娱乐。有些人以打鸟为乐,有些人到深山去做狩猎游戏。有些人把猎物当宠物一样蓄养在家里。
有些人饲养青蛙来做科学实验,有些人切下青蛙的大腿来烹煮姜葱田鸡。有些人把鸟类关在鸟笼里,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些人把牠当早餐。这些对动物的态度,令人混淆。人类只关心人与人的离合和战争,却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人类与其它动物之间的道德关系。
每一种宗教都教导人类应该去爱护和关心人类,或者去爱护同一宗教的教友。可是佛陀却教导我们以慈悲心、平等心去对待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代表一切宇宙,也代表一切法。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导,要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一天,佛陀发现有人准备以动物来祭祀,他问那么人,为什么要杀害生命呢?那么人回答,要获得神的庇佑。佛陀对那个人说,那你用我的生命来取代那无辜的生命吧,人的生命总比动物的命来得高贵,更容易获得神的庇佑。
人类残酷的对待动物,是因为欲望无法获得满足。今天,我们毁灭动物或剥夺动物的生存空间,却堂堂的以环境发展为理由。但是,我们已经为这种残酷和自私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动物无法生存,那么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无法获得保证。这是事实,其它动物的遭遇也将是人类的遭遇。我们不要以为人类比其它动物来得伟大,发生在其它动物身上的事情,永远也不会发生在人类身上。每一种动物都为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毁灭牠们,等于毁灭我们自己的生态环境,造成大自然的不平衡。
容忍
假如一个愚痴的人冒犯了我,我以无限的爱回报他,他越是冒犯我,我越是以爱回报他,我永远的散发出善的芳香。
─佛陀─
今天,世间的人太忙碌和太疲倦了,他们充满了恐惧和不满足。他们沉迷于权力、名誉、财富、地位的追求。他们追求感官的满足,生活在恐怖和猜疑中。在这动荡和充满危机的时代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责任促进彼此间的和平共处。今天的世界,对容忍的需求是迫切的。
今天,世间的流血和苦难,来自于教条主义和不能容忍。今天,很多国家的山河,布满了各种不同的社会问题,宗教祭坛流满了众生的鲜血。有如同数千年前,天空布满了殉教者焚烧自己的烟雾。今天,人类已经觉察到有责任把人性带到他们的生活中,进一步的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确,十字军的不能容忍,破坏了宗教的纪律。
让我们回顾一下,现代高度公认的所谓「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机械和发明的时代,一系列高新科技的玩意令人头晕目眩──电话、电报、发电机、收音机、电视机、太空船、人造卫星等等。在同一个世纪,发明这些新玩意儿的人,也同时是那些以武力、炮弹、毒瓦斯屠杀千千万万同胞的人。虽然说科技是进步了,可是容忍的精神在哪里?
今天,人类的科技已经在发展外太空了,可是却无法促进人与人之间协调、和平的共同生活。人类将把这些荒诞的事情带到月球或其它星球。
为了物质的利益,人类听不见大自然的声音。他们只想到满足欲乐而忽略了身心的发展。这种现代人类不自然的行为,是人类对生活的终极目标产生错误观念的结果,这也是导致现代人恐惧、焦虑、不安与不能容忍的主要原因。
今天,不能容忍仍然存在于宗教中。人们仅仅有兴趣谈论宗教的教义,却没有兴趣去实践和修持宗教的教义。假如基督教徒依据《新约》的《登山宝训》而生活,佛教徒依「八圣道」而生活,回教徒依《古兰经》而生活,印度教徒依他们圣者的教诲而生活,那么,这世界将到处是和平、协调和幸福。虽然,有这些伟大宗教导师的教义,在指引人类的生活,可是,人类依然无法了解容忍的价值,以宗教名誉做出不能容忍的事,是可耻和可悲的。
佛陀告诫我们:
「生活在怨恨中,而没有怨恨,是真正快乐的生活,在怨恨的人群中,我们住在无怨恨中。」《法句经》V.197
「生活在贪欲中,而没有贪欲,是真正快乐的生活,在贪欲的人群中,我们住在无贪欲中。」《法句经》V.199
佛教的丧葬仪式
真正佛教的丧葬仪式,是简单而庄严的宗教服务。
在很多信仰佛教的国家里,一个真正的佛教的丧葬仪式,是一种简单而庄严的宗教服务。不幸的,一些人将那些不必要,无关的仪式,乃至迷信的风俗习惯也掺染到佛教丧葬仪式中。这些无关的和迷信的仪式是根据传统和风俗习惯而来的。古代人们举行这些传统的仪式,是因为不了解生命的真正本质、死的本质、以及死后的本质是什么?当这些观念掺染到佛教丧葬仪式中,人们就开始谴责佛教丧葬仪式的铺张和浪费。当大家接近佛教传统,接受佛法,并对佛法有一定的了解,或向大德高僧学习后,才能真的对佛教丧葬仪式有所了解。最不幸的是,人们对佛教的丧葬仪式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印象,以为佛教鼓励把金钱浪费在不必要的仪式。我们要清楚的识别佛教的丧葬仪式和那些低等的仪式是完全不相干的。
佛教并不特别在意土葬或火葬。在许多佛教国家,火葬是一种传统,为了卫生和经济,火葬是明智的。今天,世界人口激增,假如我们继续推行土葬,宝贵的土地将被死人占领,活人反而无处可以维生了。
很多人反对火葬,他们认为这是违反「神」的旨意。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反对过很多的事。对这些人来说,他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真的了解到火葬比土葬来得适当和更有效率。
以佛教的观点,火葬和土葬并没有差别。佛教徒并不相信,有一天会有人把坟墓中的骨骸唤醒,并决定他们是上天堂或下地狱。
人一旦死后,意识和心理能力就与身体、骨骸、骨灰分离。很多人相信,假如没有给死者适当的安葬,或为死者的坟墓安立墓碑,死者的灵魂将四处飘荡,无助的哭泣与悲叹,有时候,还会找家属的麻烦。这种信仰,在佛教中是不存在的。
佛教相信,一个人死后,将依据他所做的善业或恶业而往生。只要一个人眷恋、执着于生命,他必定会重生。唯有阿拉汉对生不再执着,死后不再轮回,他们已证悟最终的涅槃。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