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珠金刚上师:西藏古代佛教史(十八)
敦珠金刚上师:西藏古代佛教史(十八)
甲三 释结施愿分
乙一:本书之根据
如上所说之来源,以为本书之根据:
(一) 是从宁玛巴教派大部份共同之历史。
(二) 是不共之历史。其著者及书名,分别如左:
君清龙巴之心要母子史迹名东屯青摩
罗青达玛诗列之意经灌共义续与传教口诀纲要光明灯
雅德道珍亲饶渣楚之佛法来源问答宝库
学者雅汪罗爵之古代佛法来源名欢喜学者
贵洛孙奴啤之青史(按是西藏之史书名)
巴波朱那青华之佛法来源名学者之欢喜书中之宁玛巴之时代一章
竺巴君清啤吗嘉波之佛法来源名弘扬佛法之太阳
达那拿他尊者之邬金历史三具信心
君清支麦宁巴之宁玛巴续目录名遍满广之庄严
嘉图班知达祝墨车汪卓竹之十万续目录名如天鸣鼓之语
蒋干罗爵泰贤之一百尊严传导师史迹名整齐之琉璃
麦彭能巴渣华之善说法之支分
如是等一切正常经籍中,加以采集。
复以第五代DL,将所闻法,加以记录,名新义清波(亲闻记)与万宁德青宁波车之亲闻记,荣增叉汪罗布之佛法大事次第等,均有极详细之记述;故并从以上三种书籍,参考集聚而成。从无少许是自己随便所说,亦未有稍事增减。
且于名闻利养之世间欲望,均已断绝净尽。以现在环境之关系,关于古代佛法来源之经籍,搜罗自非易事,所以至今一切之史迹,大小混合而编著者,亦付阙如。但不欲使此史迹,如乌道无者之遗失;为对皈依佛法诸所化者利益之故,我于末法时代,将密乘佛法来源之历史,从文字之道路中,使能于此世间,永久恒存,宁非胜事?此盖依于完全清净之意趣而成者。
我从北方之雪地,流离而至南方,脱离缠缚,喘息于印度之际,以大理解之力,从事写作。如是此佛法来源,使极清净光明,而搜集完备,是可以依止者也。为之偈曰:
有谁赞叹佛法库之顶甚难当此轮回之在法界海有名者
极密胜乘宝贵法所成明见甚希有可与乌坛波罗①以抗衡
无量功德如繁华成熟脱俱胝如藤木丛②二成就③殊胜果
希有胜者思想之乐园西藏所化得之是真伊吗可④之福缘
①邬云波罗者坛花也
②俱胝者一千万也,藤木丛即大树林。
③二成就指与不共
④伊吗可义为极希有而惊奇
大密持明经如天趣河① 三传②祖师威猛如狮子
项发纷披极威风而来③ 堪布教主法王④之以心
为利有情⑤请来甘露续 希有开辟开示修行道
义传成就千光逾太阳 无量恩德谁能超越之
意传曲子现前已酝酿 口诀有如元酒之精华
能用此酒具福证悟者 醉极疯狂造大变舞戏⑥
贪父碗清净之愚拙语⑦ 并非为中干之虚名故⑧
而是对古代显密法要 道路完全无误之纲要
见到俱胝学者成就者 如是途程因而导引之
如上理璎珞光已接触 消除一切愚痴之烦恼
随三信心水库⑨增智慧 白莲微笑如理登彼岸
①(天趣河即恒河,喻多也。)
②(谓身语意三种传承。)
③(法王传承,极多作威风之姿态)
④(堪布谓史华楚,教主谓莲师,法王谓赤松德真。)
⑤(有情谓西藏之具福缘者)
⑥(表除烦恼也。)
⑦(此语如成语“敝帚自珍”之意。)
⑧(谓虚有其名,如贪父堔清净。)
⑨(谓净信、诚信、不退转信,有如水库。)
无价之宝亦不能比拟 佛法来源如甘露一般
能闻之者耳根具福缘 阅读则十万功德围绕
凶猛末法衰落大风暴 威胁佛法慈航事现前
微小智慧导航师之我① 极清净意趣以除傲慢
放下方便幻术著此史 西藏古代佛法之道路
俱胝学者及诸成就者 以其辉煌史迹为庄严
但到此最极末法时代 欲说明显史迹只余我
文字配合写作非希有 良好义如年青美媚女
无欺语如美女微笑者 智慧明显之青年读者
于彼意根亦復能夺取 如此理趣对诸具愿者
一切所看之眼亦如是 多闻一切胜上语庄严
对持义传承②胜意甘露 所以我欲作如意宝事
①(我是著者敦珠上师自称,下同。)
②(谓身语意传承,)
色身年令转瞬已老大 但童心智慧之力未衰
因此尚在见胜法乐园 愿作开示著述之幻术
以前所得一切殊胜会 一百种精进之所施与
希有殊胜密乘如意宝 一切清净所有诸法规
开始修行之诸瑜伽者 以及所有法幢负荷者
要知如此重要之责任 在我辈及随入者①身上
如此稍精进之善作从无热大海所来无边福德之大云聚遍满一切法界而成
希有利益如“云之花”②得随所喜能润世间衰落之干涸以生长圆满善趣之药草
依清净见莲池善事莲心所生殊胜水生③新长森林一切喜爱香味从百万冒放
三宝之果如太阳所完全成熟以取轮涅希有之金穗圆满善时所意愿玉成之
导师殊胜能力人狮子之无垢法规说法者大乘天自在④具三根量⑤用金刚⑥兵器
刹那摧毁邪分别邪见蔑戾车之脑以离边中观见之杖战胜花箭者⑦及其军队
深义法大鼓各方雷鸣能使无知酣睡枉受轮回昏沉迷惑之所有一切有情
佛语龙音天妙音诸有情一听闻全获苏醒愿彼等得无尽法及辨别之大智慧
大密殊胜法理如海所说仿若金刚音以许多喉舌管弦写成文字其模样如是
无量有情消除苦恼者何时向第五导师⑧法身至此不衰以增长永久遍满事业
无精进“乘王”任运四见中高举⑨离戏论空性千幅光耀般若行边际各方围绕者
金刚心要神圣佛法金轮在四洲上空对三界吉祥安乐如须弥山愿永远不动
①(按即弟子)
②(云之花即是下雨)
③(水生即莲花)
④(大乘谓车,天自在谓修大乘者。)
⑤(天人缺舌鼻等根,故云具三根。)
⑥(金刚兵器谓密乘法也。)
⑦(指邪分别等三。)
⑧(第五导师谓弥勒菩萨)
⑨(谓密乘法在释迦佛法中之最高者)
乙二: 著书之缘起
如是在雪地(西藏)完全佛法之根本,古代金刚之宝贵法,如何来源之道理,清净明显,以宣说此胜利王之鼓音。盖从哈渣赤真波统治布波容而来;自此处官吏名嘉林卓渣之无垢民族而生长,在隐藏之啤吗谷,以呱呱坠地者。邬支雅那大教主之大悲光触到之心,以稍事开发智慧之莲花者,释迦居士,持密咒智者移喜多杰格尼能巴渣华;或笔名(按或作表示名)楚宗遮啤兰楚扰那玛惠呢吗;(按义为海生欢喜年青说法之太阳。)常用名字共称为敦珠活佛渣康巴。我之年令,是十个五与吉祥独一之数目时,同时亦是第十六耀宗壬寅年,从无二续之王(按似是赤松德真)第一次将密语甘露,持与具福者之三月,开始属草。在一切有请受用夏天之圆满庆祝会,成熟果之时期,大自在猴月十日,于印度之沙珂耶那褒呢城,大乐啤吗森巴华,对渣波朱那珍吉祥教集法海中围内,造成熟之大手印智慧幻舞,遍满虚空游戏之圣地,而得完成。第一次造此经卷者罗文星律车,密宗导师卓渣渣楚,极尊敬与精进善巧,以编成之。
乙三:愿文
愿写此书之善愿,共同宝贵之佛法,不共大密心要无垢之教规,方、时、暂时、一切内中增长,弘扬不断,永久具足。一切有情,时常得到吉祥快乐圆满欢喜之根本。
愿 善 妙 增 长
译事笔记
西藏古代佛教史之译为汉文,从乙巳年(西元一九六五年)八月初七日开始,直至己酉年(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五日蒇事。如是整整凡四周年,所有译述、统一专名、修饰、润色、钞誊、制表、装订等,虽指导匡助,不乏其人,然大部份均一手一足为之,其中之得失廿苦,不欲自家独知,此译事过程,有足记者。
自乙巳年八月初七日起,每日均由明珠活佛,先将藏文原本详阅准备;时余为业障所累,世法所缚,上下午分在模范、博雅两英文书院,担任文史教席,所授生徒凡四百人,文卷已倩人代故,然从辰至酉,讲授不断,下课即趋与对译,明佛口授,由余援笔速记,记毕复诵校正,非千言左右,从未辍也,日以为常,每周只休息一日,良辰佳节亦然。翌年(一九六六年)四月三十日译毕,如是暂告一段落矣。
从外文译成汉文,于信、于达、于雅,均不甚难;但于专有名词,则常需有所推考。玄奘三藏,译场广大,人材众多,仍有五种不翻之规定。然或不同其时,不同译者,则彼此歧异,自不能免:如龙猛之与龙树、都史多天之与兜率天,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之与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涅槃之与泥洹;如是人名、地名、经名、法名,每有矛盾。古既有之,于今为烈,如美利坚国前任总统甘迡迪之与肯尼弟等,不可胜数。如不加以划一,则不独使读者目迷五色,反复不知所谓,此时人所以以为统一译名,为译事当务之急也。倘同出一人手笔,而前后异名,则更无有是处;而所述史实,更无从联系,其关系异常重大。但划一之法,非从原始文宁之藏文入手不为功,遂于四月廿七日,始在金刚乘学会,编订藏汉专名辞典,时明珠佛尚留港也,以需对译故,所需不多;只得约三百则。旋于七月初五日件带返家中编录,直至丁末年(一九六七年)四月初五日圆满。依原译稿登记,专有名词,共有五三二九则,其中有已发觉重复者不列,及依各藏文字分别录出,为四五八三则。初稿既脱,于统一译名,尚感一筹末展,苦思多日,因又以藏文字母为经,以显教密乘诸旧译,及余前译之专名为纬,且为便于翻寻,以资更正,乃于四月十五日起,加缮卡片。并登载日记,庶几计日程功,籍以驱策。明知日间需执教两梭,夕或须至学会修待,或宣说法要,昕夕劳瘁,时作时辍,在所不免,乃自规定今日未录,则明日多录以补之,如是而巳。于此前后整编辞典,凡四易其槁;自愧对西藏文字,认识不深,书写又复缓慢;及戊申年(一九六八年)二月十四日,始克完成,历时已将两年矣。
辞典既已编竣,则工欲善其事,已先利共器。于是对于所译专有名词,加以整理、校勘,期划一而定名。因又发觉所译,有音同而字异,亦有因各地方之各异其音,如是前后分歧,令人读之,如堕五里雾里,例如藏王持松得尊与赤松得真,不胜枚举。遂先后同一专名而异译者。分别整理,自二月廿二日,至六月初二日,历时又四阅月矣。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自维学殖浅鄙,文字荒芜,本不敢妄言文体;然或作白描,或用语体;前后不能一致,则亦贻笑大方。故于七月初七日,开始润色词句,至闰八月初五日,如是者三阅月。当润色时,发觉统一译名,仍复错误百出,感于全由藏文为经,未为圆满,乃改用汉字为经。夫汉字每字之开始,不外点、撇、 竖、横,因于人名用“虹身成就”四字,地名用“江山千古”四字,经、法名用“佛法难闻”四字,以为区别。于闰八月初八日,改编藏汉人名地名经法名辞典,不及两月,又于润色辞句,双管齐下,如是前后凡七阅月,至十二月十四日完竣。然只能寡过,仍未敢自诩无谬也。
润色甫毕,爰事誊录,非惟照本钞誊,且随加以整理。全文计凡二十余万言,从是年十二月廿五日,至翌年己酉年(一九六九年)五月廿八日,凡五阅月,每日钞誊整理,平均约一千余字也。
本书传承系统,胪列纷如,乃加以图表,庶几朗若列眉。而师尊大德,别名颇多,若表而出之,则不至脱跳。尤其师佛法相、圣地图片,藏文原本所有,如不将之附入,未免可惜;而详细编排文内,亦复维艰,但又不敢安加臆测。乃函请示明珠活佛,得覆奖励有加,不作详示。如是经数十日,始稍程功,仍未完全得当也,任之而已。
译事至此,实已大功告成,如是接摺、装订等,至七月十五日,全部完竣。越日七月十六日,佛制之自恣日,四年文债,一旦清偿,大可放下而安居矣。
跋
写文章难,译文章更难,不才如锐之而译文,则尤难上之难。所以者何?写文章是就一己之所知,及所欲言,有取舍之自由;故其行文,不过词达而已矣。而译文则须揣摩迎合著者之意,应有尽有,应无尽无,必也忠诚确实,绝不能发挥一己之主张,有形格势禁之慨。若此书为以汉译藏,而锐之对于藏文程度,只是略识之无,稍谙单语,何能译此皇皇钜文,其难一也。古人译述,人材济济,尝读佛祖统记,古代译经,其职掌分为第一译主,宣读梵文。第二证义,与评量之。第三证文,听读以验差误。第四书字,书成梵音华字。第五笔受,翻梵成华。第六缀文,使成句义。第七参译,参考两土文字,勿使有误。第八判定,删削冗长。第九润文,参详润色。今也从证义至润文,进而钞誊,甚至装订,均须一己为之,其难二也。且以生活所迫,日间执教两校,晚间复须宣说法要;而能致力于译事之时间,不过五分之一。往往于筋疲力竭之际,仍须励精从事,并须刻日程功,其难三也。年前译述之大幻化网导引法,面对具正遍知之 敦珠上师,而由悟谦和尚从中度语,即夕加以整理,倘有不了之义,翌日请示,便能解决圆满。今也明珠活佛,虽为智慧如海之译师,但以时间匆促,来去匆匆,无暇修词,更无整理编配之暇晷。别后如有问题,对于 敦师既以重译困难,彼此均不识英文。而藉英文以通讯,欲其解答疑问,当无可能。明珠佛亦须间接通信,每有请示,辄覆函加以鼓励,极少作正面之答复。故年来执笔,若遇不能处理之点,既不敢臆测杜撰,致失其真。更恐郢书燕说,致蹈扪烛扣盘之覆辙。惟有焚香上师护法座前,长跽乞示,至三至再,于澄心净虑而后,诚至能通,始克应付完卷,其难四也。既知有此四难,而复不自度德量力,婴此难钜者,其故何哉?无他,一原则而已!一者云何?密乘行人,必领恪遵师命,努力以赴是也。
癸卯(西元一九六三年)季秋,奉 敦珠上师函论,以“曾参加宗教会议,甚为成功,因而从事起草关于宁玛巴佛教派起源之书,有意将之译成英文与梵文,并先用藏文出版。尔如能将之译成汉文,当可使余无限欢喜,有厚望焉。”并述“美国哥捷 colgrte 大学教授,坚尼地摩根君 mr.kenneth morgan 对尔所译之大幻化网导引法,甚感兴趣,不久当来访问,可面洽也。”旋而摩根君专程前来香港,得晤面焉。越二年乙巳(一九六五年)孟春,藏文出版,上师以多本赐给。
无上密乘即身成佛之殊胜法耍,清鼎既革,始得流入民间。释尊所示:“说食不饱”,故佛法重于身体力行,而密乘尤贵亲证。语云:“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能如此将可速而易达。孔子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书系统详明,文笔流畅,备举历代大德,修行之顺达缘经历过程,史实丰富,多采多姿,瑜伽行人,极堪择善而从,向之借镜,盖不应只作为历史看之,而应奉作修持轨范。此书既有此无上价值,况奉 师命,遂计划著手从事焉。
自给西藏文学,只得皮毛,必须有精娴藏文,晓畅佛法,而能通汉语者,始克将事。然事之创始,在在需财,所谓有财始有用也。李子世华相从研习内学有年,年来常能发愿财施,以弘扬佛法其荦荦可述者:如印行陈君健民文集多种,创设并支持金刚乘学会,供养张君澄基宣说大手印等无上密法,提倡编印佛经选要,资助鼓励余赴印度求法,欢迎格赖活佛莅临弘法,并护送前往台湾等,均属法施之胜举。是时彼受环境影响,商业不大如意,仍复独发大心,玉成斯事。乃刊登报章广告,徵求藏汉通才,久未有报聘者。明珠活佛,格赖活佛之介弟也,知既难得其人,毅然愿为主持译事,如是九阅月矣。世华须赴异国经营,虽行色倥惚,而殷勤备至,于招待迎送诸仪节,并无膰肉礼酒之偶疏,洵可感也。
明珠活佛才高学广,以活佛之尊,仆仆来往,不辞委屈,下榻学会中,居处饮食,不嫌简亵,而于译述忠诚,不稍假惜,甚可佩也。
明知度语笔受,虽告圆满,而于全部译事,十只得其二三;盖于统一译名,润色编配,若能共同努力,自收事半功倍之效。但供应之费虽不多,亦苦无所出,学会同人,类多袖手旁观,括囊无咎,任之而已。及后统一译名,编配图像之烦琐情况,艰困无限,缓慢非常,具见译事笔记中,兹不复赘。
当斯时也,学会同人,间有具世间见者,以为经济枯涩,岌岌可危,裹足不前,若将浼己。甚或乘机诬谤,谣诼繁兴,别有用心,不可殚述。丁兹未法,有此众生,殊堪浩叹。时方内顾不遑,本书之译述,虽已稍具雏型,更复无心整理。陈宝芳随学多年,于殊胜法要,均有参与,且常闭关修持,颇有证量。知学会情状之如此,乃挺身而出,放弃潜修,不受酬报,赴会主理,躬任劳怨,于是群小莫敢觊觎。近年会务由危疑震撼中,转趋安定,使能对于译事得以安心进行,其功迨不容没,而此种以身语意作无上之供养,甚可嘉也。
文将脱稿,谈延祚躬任校讎,于词句之蒙昧,文字之不当,均能有所献替有足多者。书成后复饬写成提要,及西藏密宗编年,尚能纲举目张,有条不紊,可称后起之秀,特附编末,以备阅读之参考。
易初稿时,张智梁、冯灼炎,欲为分劳,先后负责钞誊,虽其后以钞录时兼事笔削,乃躬任之,周达文为誊写日记初稿,此三人之发心,亦足记也。
正伏案间,忽奉 敦师手论,以“藏史已译成梵文脱稿待印”与此书同时脱稿,如斯巧合,真大喜事也。因念由外国文译成梵文,千古以来,只有玄奘三藏,而所译者非其所著;今 上师以所著作,译成梵文,更属难能而可贵。复忆十余年前,旅游印度,知该国佛法久灭,兹幸得无上密法,以反哺之,有胜奘师多矣!遂乃虔诚所祷,吾 师长寿住世,使佛法得以重兴,于此作殷重之启请焉。
藏历九四三年西元一九六九年己酉七月十五日舒囊卓之赞青东莞佛根刘锐之谨跋
《西藏古代佛教史》提要
弟子谈延祚述
一 般若乘缘起
西藏佛教徒,称显宗为“般若乘”,密宗为“金刚乘”。本章系依密宗的传说及观点,以叙述显教的缘起。倘自广义而言,则亦可视为佛教的缘起。
本章共分三大目;一为释迦示现史迹;二为释迦寂灭后,遗教结集的历史;三为般若乘传播史略。
关于释迦示现部份,密宗的说法大致上与显宗大乘的说法相同。释迦末示现前,居兜率天上,成为白幢天子时,已修成十地菩萨;而小乘的说法,则释迦示现之后,在金刚座上,始由资粮位一直修至究竟位。这两种说法,歧异很大。而密宗则根据印度佛密论师,释迦亲论师等所说,与显宗一般大小乘略有不同。即释迦在尼连河边入定时,其智慧心曾被钩召至色究竟天受诸佛灌顶。此说与密法修持的关系极大。
就无上了义言,密宗认为释迦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始得成佛之说为不了义。因自无始以来,释迦在法界中早巳成佛,其在三千大干世界中每一世界示现,资为救度有情之故而已。此说具见于正文所引之续上师论颂中。
这种说法,其实与大乘的共通说法并无矛盾。因为密宗以为,释迦下降兜率天成白幢天子时,亦为示现之一相。换而言之,十地菩萨身者,不过是由佛示现至诞生期间之过渡时期而已。
这差歧的意义也很大。因为显教力主须经三大阿僧祇劫始得成佛之说,而密宗则以为修行人可即身成佛。
此外,在三转*轮上,密宗也别具特殊的见地。依密宗经续,释迦初转*轮制定律藏,而律藏中又分经、律、论等三部。二转*轮,传授经义,经藏中亦分经、律、论三部。三转*轮,传论藏之要点,论藏中分经、津、论等如上。兹将各部所摄之意义排列如后;
律藏
律之律:为自他秩序的安排。
律之经:禅定、平等住,瑜伽次第。
律之论:为前二者之广论。
经藏
经之律:菩萨戒之次序。
经之经:甚深广大之禅定。
经之论:地、道、总持及禅定之阐明。
论藏
论之律:以善巧方便免除烦恼。
论之经:进入空性之方便。
论之论:指示蕴、处、界、根、识及如来藏。
将三藏鸿文详加判别,是西藏重因明、次第的作风。
关于遗教结集部份,依显教经典,第一次结集为由大声闻邬波离结律藏;阿难陀结集经藏;大迦叶结集论藏。第二次结集,为由尊者渣巴(梵云耶舍)重诵三藏。第三次结集,由迦腻色迦王发愿重订经律论三藏。
密宗据分别论,则认为大乘佛法之根本结集,均由普贤王如来、文殊、金刚手及弥勒菩萨所结集。
这种歧异,大抵和两宗的传承有关。
此外,密宗又认为第三次结集以前,文殊已化身比丘传大乘法。
关于般若乘传播史略方面,密宗认为释迦所亲传者有两支:一支传与上座十六人,此十六人具虹光身,弘法于四大洲及三十三天等处,非具大福德者不得见其人。一支传与迦叶,迦叶传阿难陀,阿难陀传日中罗汉(又名水中罗汉),及草衣两支。草衣则传与近藏,近藏传圣达德迦,圣达德迦传圣黑,圣黑传圣善现,圣善现传与龙猛。至日中罗汉则于阿难陀灭后二十年,以大神变,化成迦湿弥罗国(即今印度克什米尔地)。对于这种传说,似可视为是小乘与大乘,南北两支分传的反映。
有关金刚乘本身,旧教的说法,是本书的重点,故其传播史实,具见以后各章。至于新教的观点,是以为释迦授记,将一切密续传与邬金(有些译本称乌仗那或乌苌)国王因渣菩提。──或以为密主金刚手传与因渣菩提。其后法统,为巴苏嘉巴得密集金刚续,龙猛得喜金刚续,姑姑叶巴得马哈玛那及大威德等续。支噜巴则自香拔拉得时轮金刚续。
一般对密宗生误解者,常以为密宗缺乏理论。本章叙述。大乘之论师时,极力推崇龙猛、提婆、法称、无著、世亲、陈那等性相两宗论师,则尤可见西藏密乘之学术传统。──由中道而唯识,是学术部份;密法传承,是修持部份,全书于此,系统灿若列眉。
二 金刚乘缘起
依宁玛巴观点,金刚乘有三种不同缘起。一为“胜者意趣表示”;一为“持明语文”;一为“补特迦罗口耳传承”。
胜者意趣表示,是佛在其刹士中作明朗示现,不落言诠,但以行相及加持力,使其眷属得证空性之智慧。普贤王如来示金刚持行相,所转无上瑜伽*轮,即是此种意趣。
换而言之,这种传承不在世间(且超出三界之外),所以,经续结集的来源,便和显教所说的不同。一般来说,密乘经续的说法者就是结集者,或者,受法者就是结集者。这就与显教经典由人结集不同。
持明语文与补特迦罗口耳传承,为密法在世间的传承。而尤以后者至为重要。
持明语文大别可分非人待明及人持明两类。前者为导师化作天、龙、药叉等非人,以度化非人族类。后者为密法在人间的传播。
向天人度化的,是文殊(妙吉祥)的化身;向龙族度化的,是观世音化身;向药叉度化的,是金刚手化身。
佛灭后二十八年,天人、龙王、药叉、罗刹、及人等五持明显现,金刚手菩萨亦作报身显现,此为普贤王如来在法界传授的密法,于人间广泛传播的开始。其后,有伽哈那巴、楞伽渣华桑波、珍渣果密等教主,相继在马拉雅山弘扬密法,故马拉雅山圣迹甚多。
至于补特迦罗口耳传承,肇端于从金刚手受密法的五百大乘教主。他们受西方国王那义雅疏供养,造密乘经续甚多。此后,沙珂那王渣(即中因渣菩提)是传承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王渣曾受佛授记,同时得金刚萨埵亲自降临授以智慧灌项(三级灌顶),并得受自天降临之阿努约噶及玛哈约噶经续。故王渣在此两部约噶传承中,均居主要地位。
玛哈约噶,或译生起次第,分续部与修部两部。续部共一十八部,计有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大续,修行支分五部续,瑜伽支分五部续,补充、及无不具备两续,一切集成一续。修部则分两派,一为教传派,一为岩传派。
在续部中,王渣传大幻化网与姑姑喇渣,经数传而至西藏密宗的开创者莲花生大士。王渣传大乐光明与渣伦打拿,经数传而至噶朱巴(白教)第一代祖师谛洛巴。此外复有王渣的事业手印传承,及罗睺罗的集圣类传承。
但在初期的传承系统中,似乎只是指经续的传授,而非法统之传承。因王渣奉到降临经续后,呈献姑姑喇渣,姑姑喇渣依经续修持,修至可见金刚萨垛之面,并得开示授记。其后反将一切续部分十八函,为王渣开说。故自法统而言,姑姑喇渣实为一代宗师。
在西藏密宗莲花生大士地位极其崇高。相传大士为阿弥陀佛化身,由莲花化生,得天人及海洲中空行传授密法,其后为邬金国法之大臣兹拉尊迎请入宫,由国王因渣菩提抚养。及长,示种种神变,得天人、龙王、空行等护持。但为得法之传承故,乃从教主渣巴哈德出家。此后曾在沙珂、邬金、印度东、南、中部,及蒙藏等地示现,调伏有情,示大神变。至其来藏地后事迹,详见后文。
玛哈约噶之修部,依教传系统,教主为出生于尼泊尔之婆罗门族空遮伽雅。修成大手印成就。另一教主蒋巴宁舍,则得四事业法经卷。此外尚有圣龙猛论师、卑吗那密渣、及渣巴哈德等教主,其传略均一一见于正文。
岩传一派,相传为金刚法菩萨将修部经续交付事业自在空行母保管,其后由空行母将经卷八箱分别交付与卑吗那密渣、空遮伽雅、蒋巴宁舍、郎嘉佐那、莲花生、达那生芝达、严布姑希、及史华迎波等八大成就者,后此八宝箱经卷,均由莲花生大士总摄受焉。
阿努约噶,或译圆满次第。由金刚手传授王渣。但为尊重法统故,王渣仍请人持明赖渣华为之灌顶,并向其求法。于此可见密宗重传承的特色。王渣将法传与四人,其中最能弘扬法统,代有传人者,为释迦布捷(即小因渣菩提),后经五传而至释迦狮子(莲花生大士之异名),寝且法传至尼泊尔。
除上述两约噶外,尚有最殊胜修心法要阿的约噶,或译大圆满。此法传承肇自嘉饶多杰。其母为邬金国公主。公主为比丘尼,夜梦有人以宝瓶印盖其顶上三次,不久即诞嘉饶多杰,实为金刚萨垛化身。公主以有违世法,将之弃于灰堆,历三日而无恙,公主乃复将之迎请回家。六七岁,即能与国王供养之五百班知达(学者)研讨佛法,辩才无碍。其后从自心中涌现金刚萨垛为之开示灌顶,得内外乘一切经续,及大圆满偈六百零四万颂。世寿七十五岁时,传法与蒋巴宁舍尔。
蒋巴教主将大圆满六百零四万颂分作三部:心部、中心部及口诀部。又有修明点降下法等。分传圣天菩萨、莲花生、宋惠寿、及生遮移喜四人。其中宋惠寿又从生遮移喜受心部传承。
最值得注意的,是大圆满的传授竟涉及中国,按云,中国疏清城有诗列星哈者( 敦珠上师据传说以为此即宋惠寿之异名),因观世音开示,赴印度叩见蒋巴教主求法,得一切教诲及随行教诲,并得教主圆寂后之最胜口诀。
诗列星哈将大圆满口诀部,分为外类、内类、密类、及无上密类等四,藏于中国菩提树寺及吉祥座下。以后分别传北来求法之渣那宿拉、卑玛那密渣及移喜度。
在藏密中,大圆满为最高法门,其心要直与禅宗相通——故藏地又称禅宗为大密宗,而其传承,竟有北传我国之痕迹,此颇为值得汉地教史研究者注意。
从传承历史可知,无上密部之修法,多由口诀秘密传授,至嘉饶多杰而始集大成。其余密宗一切经续,则大部份由邬金国王传出。
至经续数目,据胜乐金刚续云:一切瑜伽续,有六千万续;瑜伽母续,一亿六千万;大乘之外一切经,八亿续;般若波罗密,五亿零一百万续。
以上所述,多为金刚乘未传入藏士前之历史。
三 西藏佛教传播概况
(原题:西藏黑洲佛灯之传播)
前面两章,已将佛教未入西藏前显密两宗之面貌予以概述,盖为尊重传承之故。由本章起,即进入西藏教史部份。本章先述西藏开国之神话,及佛法流入西藏的起源。而佛法传播则分隆兴、中衰、重兴等三时期。
开国之先,藏人以为藏地是由海变成。藏人的来源,则是由洛伽山观世音菩萨所加持之猴子与石山罗刹母配合而产生。这传说,研究民俗学者当有颇大的兴趣。
西藏第一代王,为具有神话色彩的尼墀赞波。经二十七传而至哈图妥列呢珍。其时国家历由黑教管理,故 敦珠上师称当时之西藏为黑洲。哈图王时,有印度大德罗森楚及悌列些携佛教经续来,王颇敬礼,而不知经义。(据黑教传说,此种经续为由天下降,这是因为黑教尊天的缘故)。及后又经五传王位,始对经典意义了解,然佛法实未尝流入民间也。
始大弘佛法者,为第三十二代藏王松真则布,相传为观世音化身。王迎娶尼泊尔公主慈珍(相传为有额部度母化身)及中国唐代文成公主(相传为绿度母化身)。于是佛法乃从尼泊尔及中国传来。其时兴修庙宇,并延印度、尼泊尔及中国教主(中国教主据称名哈森玛哈雅那)来藏,于是始开译场、弘佛法。然仍未广被民间。唯是西藏采梵文为藏文蓝本,依佛典制成文法,则知佛教对藏士文化之影响甚大。
又历四传而至妙吉祥(文殊)化身之国王赤松德真,因广弘佛法而招致灾害,逐迎密宗堪布莲花生大士来藏,盖为调伏西藏之非人等故。此为金刚乘在藏地弘扬之始。
莲花生大士在藏,神变甚多,调伏罗刹、龙王等非人甚众,并使非人等助建巴桑雅庙,历五年而建成。于是国王广开译场,自印度延聘大小乘大德,教育藏民、翻译显密经续。其时密宗大德卑吗那密喳(无垢善知识)亦在延聘之列。
西藏人出家,自巴芝诗等七大臣始,称为“舍美”七人。由是藏地始有僧伽,而佛教亦臻隆盛矣。莲花生大士居藏五十五年又六月,于赤松王禅位于其子穆尼遮波后十六年又六月,乘马腾空而去。行前,为藏地普作加被,并留下极多授记,盖为将来绍续密宗法统之故也。
除密宗外,法相宗在藏地亦异常发达。于穆尼王时,设平等供养法会,使民众无论贫富均可参加。又复广建庙宇,并由王族献予赋税以供养出家人。同时,复从印度延请班知达众,与藏地大德研究,改良翻译,以期普及民间。故当时大小乘均得流通,仅密宗内续予以库藏而已。
松真刚布、赤松德真及穆尼遮波,为隆兴佛教三代法王。
及后,三传而至朗达玛王,王迫害佛教不遗余力,影响所及,至其被杀后仍无人敢皈依出家,而藏王统治亦四分五裂,此为佛教在藏地之中衰时期。当此之暗,只有居士白衣传法,而密乘法统乃赖之不致中断。
于受朗达玛王迫害,有堪布三人,携经、律、论三藏至西康弘法,于是大乘律藏、般若、及密宗大圆满心要乃得传至康地。及后西藏佛教重兴,乃自康地反聘堪布伦美回乡邦弘法。然此际传承已大异三法王时期,于藏土流行者为噶登巴派之律仪,及经部之般若波罗蜜多,兴论部之集论及俱舍论。此为密宗而外,流行藏土的经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