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七·十二、广释种现缘生分别(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七·十二、广释种现缘生分别(注解)
注解
1 本论《述记》卷四十六末。
2 谓解第十八颂。
3 如本论《述记》卷四十六云:
上来解此﹝第十八﹞颂中,初、依颂释文﹝即前略释﹞,第二、广解﹝即此“广释”﹞。广解中,初、问缘生分别,第二、答解。解中,初、解四缘等,第二、解生分别。生分别中,初、辨现种分别等,后、总结。
或从前释﹝第十八颂﹞中分三:初、略解颂,次、广解,后、结。
或于广中分三:初、解四缘等,次、明﹝《金藏》作“缘”﹞生分别,第三、广分别。
或于此广分别中﹝《金藏》有,余无﹞分二:初、辨生,后、辨分别。余解,同前﹝即同此处科分﹞。
4 即第十八颂。
5 “相应”,谓心及心所。
6 第十八颂之上三句。
7 “文”字下,余本有“中”字,《金藏》无。
8 即第一等句。
9 即第三句。
10 谓皆是因缘。
11 灵泰《抄》云:
古者,诸大德说名言种子三界皆无别,但由善恶业别故。谓由欲界善恶业感此名言种子,名言种子即生欲界。由色界善业感此名言种子,名言种子即生色界。无色界亦然。今《疏》主序云“不然”。违此论故,又诸界、地等功能差别故,即三界九地名言种子,各各不相杂乱。有如四无色界中,四地中,名言种子各各有别﹝不相杂乱﹞,亦不得将空处名言种子而生识处等。若四禅中,地地名言种子,各各有别。虽地地有三天,皆同一类名言种子。如杂修静虑,资下三天名言种子,生上为净居天。故知第四禅中,虽有八天,皆是一类名言种子。乃至将少净天中名言种子而生遍净天,亦无妨。乃至将梵众天种子而生梵王天,亦将大梵王天名言种子而生下二天,亦得。上八地,八地﹝各自﹞皆同一类名言种子。
......若欲界中虽同一地,以趣别故,不可五趣中同一类名言种子。既欲界中五趣别,即亦有五类名言种子......。
12 “因”字,《金藏》无。
13 “类”字,《金藏》作“种”。
14 “种”,即名言种子。
15 灵泰《抄》云:
善、恶种不是异熟名言种子之因缘也。
16 此谓:现行业法望异熟种及果,非因缘。
17 “性”字,《金藏》有,余无。
18 “有”字,《义演》疑“即”误。
19 法执等类,虽亦说为异熟生,此皆能熏。
20 如“所熏四义”中,第二及第三云:
二、有胜用:若有生灭,势力增盛,能引习气,乃是能熏。此遮异熟心、心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本论《述记》卷十四解云“‘心所等’者,等彼相分,或六识中异熟生无记。此举第八异熟心、心所,‘等’六识中业所引者,非谓一切异熟生心。法执等类,皆不能熏。唯业所感异熟心等(名言、异熟)二种所生,无胜用故。或此法尔皆非能熏,以无用故”﹞。三、有增减:若有胜用、可增可减,摄植习气,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圆满善法,无增无减,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圆满;前后佛果,应有胜劣。
21 见本论卷二“能熏四义”。
22 如本论卷云:
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势用而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
23 本论卷二云:
此遮异熟心、心所等,势力羸劣,故非能熏。
24 “熏”字,《金藏》无。
25 “所”字,《义演》无。
26 即本论《述记》卷十四,如云:
无姓有情,此第七识毕竟无有动转之时,缺无第三“有增减”故,应非能熏。此有二释:一云:此亦不然。无始以来我执增长,刹那刹那现种增长,非是不增。如邪见等虽言一品,亦有异故,四义具足。如无分别智入见﹝道﹞以去,渐渐增长;非谓体大,名为增长,但加明利。此亦如是,从无始以来,行相转暗坚执不舍,故名为增。然极难也。
二云:亦有增减。欲界为粗,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为细。地系差别,粗细不同。生下上时亦有转动,有增减故。
27 指本论卷二。
28 即第二中第二也。
29 《俱舍论》卷六云:
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五蕴相望,应知亦尔。
《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云:
自地自部前生诸法,如种子法与后相似,为同类因。
30 《金藏》作“以”,余作“已”。
31 均属现行前后相望。
32 即第二中第三也。
33 此即俱时或异时。
34 “可知”二字,《金藏》无。
35 原作“等第四”,今改。
36 即现行六因。
37 《对法论》第四“因缘”二义中,初义说“阿赖耶识﹝藏文作“阿
陀那识”﹞及善习气”,均以种子为因缘。而第二义说现行六因是因缘,即现望现,如云:
又自性故,差别故,助伴故,等行﹝藏文作“mthun par rtogs pa/”﹞故,增益﹝藏文作“rgyas pa/”﹞故,障碍故,摄受故,是因缘相。当知此中以“自性”等六种因相﹝藏文作“rgyu drug po/”﹞显因缘义。谓自性、差别,两句建立能作因。余句如其次第建立俱有﹝藏文作“lhan cig 'byuv ba/”﹞、相应、同类﹝藏文作“skal ba mbam pa/”﹞、遍行、异熟因。
自性者,谓能作因﹝藏文作“byed rgyu/”﹞﹝为﹞自性﹝藏文作“rgyu rav gi vo bo bid/”﹞,依因自性建立能作因故。当知一切因皆能作因所摄。
为显差别义故,复别建立“助伴”等因﹝藏文此下有“能作因差别者,当知即唯以和合望识为喻显示。由此品类于余具有如是自性者,亦可知故”。此段文汉译在二十种能作分述之后,文稍异﹞。
差别者,谓能作因差别。略有二十种:一、生能作﹝藏文作“'byuv ba'i byed rgyu/”﹞:谓﹝藏文有“如”字。以下十九均同﹞识﹝藏文作“眼等”﹞和合望识。由此和合所作,本无今有故﹝藏文作“由此未生果得生故”﹞。二、住﹝藏文作“gnas pa'i/”﹞能作:谓食望已生及未生有情。由此势力﹝藏文作“stobs/”﹞生已,相续不断故。三、持﹝藏文作“brten pa'i/”﹞能作:谓大地望有情,载令不堕故。四、照﹝藏文作“gsal ba'i/”﹞能作:谓灯望诸色,了暗障故。五、变坏﹝藏文作“'gyur ba'i/”﹞能作:谓火望薪,令彼相续变异故﹝实际望炭变异生起﹞。六、分离﹝藏文作“'bral ba'i/”﹞能作:谓镰望所断,令连属物﹝藏文作“'brel ba/”﹞成二分故。七、转变﹝藏文作“bsgyur ba'i/”﹞能作:谓工巧智﹝藏作“处”﹞等望金银等物,转彼于成异相﹝藏文作“yul gz/an du 'pho bar byed pa/”﹞故。八、信解﹝藏文作“yid ches pa'i/”﹞能作:谓烟望火,由此比知不现见﹝藏文作“lkog tu gyur pa/”﹞故。九、显了﹝藏文作“yid ches par byed pa'i/”﹞能作:谓宗、因、喻望所成义,由此得正决定故。十、等至﹝藏文作“'thob pa'i/”﹞能作:谓圣道望涅槃,由此证破﹝疑“获”。藏文作“'thob pa/”﹞故。十一、随说﹝藏文作“tha sbad kyi/”﹞能作:谓名、想﹝藏文作“相”﹞、见﹝藏文作“mthov ba/”﹞。由如名字,取相执著,随起﹝藏文作“假立”﹞说故。十二、观待﹝藏文作“ltos pa'i/”﹞能作:谓观待此故于彼求欲﹝藏文作“don du gber ba/”﹞生,如待饥渴,追求饮食。由此是彼欲﹝藏文作“de la 'dod pa/”﹞生因故。十三、招引﹝藏文作“'phen pa'i/”﹞能作:谓悬远﹝藏文作“rgyav riv ba'i/”﹞缘。如无明望老死,由此异位﹝藏文作“gnas skabs gz/an du/”﹞,展转招当有﹝“当有”藏文作“'byuv ba/”﹞故。十四、生起﹝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i/”﹞能作:谓邻近缘。如无明望行,由此无间生当有故。十五、摄受﹝藏文作“yovs su 'dzin pa'i/”﹞能作:谓所余缘。如田、水、粪等望榖生等,虽自种所生,然增彼力故。十六、引发﹝藏文作“chud par byed pa'i/”﹞能作:谓随顺﹝藏文作“mthun pa'i/”﹞如臣事王,会正悦豫,由随顺引发﹝藏文作“'gugs pa/”﹞故。十七、定别﹝藏文作“so sor ves pa'i/”﹞能作:谓差别缘﹝藏文作“种种缘”﹞。如五趣缘望五趣果,由差别自性,招﹝藏文作“'byuv ba/”﹞别别果故。十八、同事﹝藏文作“lhan cig byed pa'i/”﹞能作:谓和合缘﹝藏文作“rkyen tshogs pa/”﹞,如根不坏,境界现前﹝藏文作“yav snav ba/”﹞,作意正起,望所生识。以成自所作﹝藏文有“果”字﹞,必待余能作﹝“能作”,藏文作“因”﹞故。十九、相违﹝藏文作“mi mthun pa'i/”﹞能作:谓障碍缘﹝藏文作“bar chad pa/”﹞,如雹望榖,能损﹝藏文作“gegs byed pa/”﹞彼故。二十、不相违﹝藏文作“mi mthun pa ma yin pa'i/”﹞能作:谓无障碍。如榖无障﹝藏文无此四字﹞,与上相违。
于此能作因差别中,唯说识和合等者,且举纲要。为诸智者依此一方类思余故﹝此段文,藏文在分述二十种能作之前﹞。助伴﹝藏文作“grogs kyi/”﹞者,谓诸法共有﹝藏文作“有助伴”﹞而生,必无缺减﹝藏文作“必无不备”﹞如﹝藏文有“所谓”二字﹞四大种及所造色。若于是处有尔所量,此必俱生,互不相离。
等行﹝藏文作“mthun par rtogs par/”﹞者,谓诸法共有﹝藏文作“同时生起”﹞等行所缘,必无缺减。如﹝藏文作“'di lta ste/”﹞心、心所。
前约助伴决定建立俱有因﹝藏文作“俱生因”﹞中,唯说大种及所造色者,此但略标纲目﹝藏文作“唯举譬喻”﹞,以心、心所互不相离,性决定故,亦助伴摄。
若尔,不应别立相应因﹝藏文作“mtshuvs par ldan pa'i rgyu/”﹞,诸心、心所亦共有﹝即“俱生”﹞因所摄故。
虽尔,然义有异。谓诸法共有﹝即“俱生”或“同生”﹞等行所缘,互不相离,此等行﹝即“共知”或“同了”﹞故,立相应因。非﹝藏文误漏﹞唯共有义,如﹝藏文作“'di lta ste/”﹞心、心所。
增益﹝藏文作“rgyas pas/”﹞者,谓前际修善、不善、无记法故,能令后际善等诸法展转增胜﹝藏文作“gov nas gov du win tu rgyas pa dav/”﹞,后后生起﹝《杂集论述记》卷十四云“显与等、胜为因,非劣故”;藏文作“mchog tu rgyas par 'byuv ba/”﹞。
“前际修习”者,谓先所数习现行义﹝藏文作“svon kun du spyad ces bya ba'i tha tshig go/”﹞;“后际展转增胜后后生起”者,谓由彼长养诸种子故﹝藏文不及“种子”为佳,如作“de dag gis yovs su gsos pa rnams te/ de'i rgyu las/”﹞;于未来世,即彼种类增胜而生。如是诸法能为相似增长﹝藏文作“'dra ba rnams kyi/”﹞因故,立同类因﹝藏文作“skal ba mam pa'i rgyu/”﹞。
障碍﹝藏文作“bar du gcod pas/”﹞者,谓随所数习诸烦恼故﹝藏文无此句﹞,随所有惑皆得增长坚固,乃令相续远避﹝藏文作“thag bsriv ba/”﹞涅槃。此遍行因﹝藏文作“kun du 'gro ba'i rgyu/”﹞,非唯令相似烦恼﹝藏文无“烦恼”二字﹞增长。所以者何?若有随习贪等烦恼,皆令嗔等一切烦恼相续增长、坚固﹝藏文作“rgyas par bstan par byed par 'gyur te/”﹞。由此深重缚故﹝藏文作“dam du 'chiv bar byed pas/”﹞,障解脱得。是故建立遍行因。
摄受﹝藏文作“yovs su 'dzin pas/”﹞者,谓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摄受自体﹝藏文作“lus/”﹞故。即是异熟因。由此能引摄﹝藏文作“'phen pa/”﹞当来﹝藏文作“phyi ma/”﹞一向﹝与业﹞不相似﹝藏文作“las gcig tu mi 'dra ba/”﹞、无覆无记自体所摄﹝藏文作“lus su bsdus pa/”﹞异熟果故,即摄受义建立异熟因﹝《杂集论述记》卷十四云“异熟因不同余宗,据内自体有异熟因也”﹞。“善有漏”言,为简无漏。由违生死故﹝藏文作“zag pa skye ba dav mi mthun pas/”﹞,不能感异熟果。
38 或谓泛说。
39 “实”字下,《金藏》有“或”字。
40 “等”字,《金藏》有,余无。
41 即广义之因缘。
42 前本论《述记》解“生四果名一切种处”,已引讫。
43 如《瑜伽》卷三云:
因缘者,谓种子。
44 如《瑜伽》卷五云:
依种子缘依处,施设因缘。
45 《瑜伽》卷五十一末云:
云何因缘?谓诸色根根依及识,此二﹝随顺经部色、心互持﹞略说能持一切诸法种子。随逐色根,有诸色根种子及余色法种子,一切心、心法种子。若随逐识,有一切识种子及余无色法种子、诸色根种子,所余色法种子。
46 《瑜伽》卷三十八中云:
当知此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藏文作“'phen pa dav mvon par 'grub par byed pa'i sa bon/”﹞,名能生﹝藏文作“bskyed pa'i/”﹞因。......当知此中,若能生因,是名因缘。
47 《显扬》卷十八末云:
诸法种子是因缘。
48 “于”字,《金藏》有,余无。
49 “种”字,《金藏》有,余无。
50 如《瑜伽》卷五十一云:
云何建立互为缘性转相﹝《显扬》卷十七作“互为因相,建立云何”﹞?谓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作二缘性﹝藏文作“能作二缘业用”﹞:一、为彼种子﹝藏文有“dvos pa/”﹞故,二、为彼所依故。“为种子”者,谓所有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一切皆用阿赖耶识为种子故﹝藏文作“一切皆有阿赖耶识种子随逐”。《显扬》作“一切皆因阿赖耶识种子而生”﹞。“为所依”者,谓由阿赖耶识执受﹝藏文作“zin pa'i/”﹞色根,五种识身依之而转,非无执受。
又由有阿赖耶识故,得有末那﹝《显扬》作“意根”;藏文作“yid/”﹞,由此末那为依止故,意识得转﹝藏文只有下文,合述意与意识依阿赖耶识而转,未如汉译分述﹞。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识身转,非无五根,意识﹝藏文作“意及意识”﹞亦尔,非无意根﹝藏文作“非无阿赖耶识”﹞。
复次,诸转识与阿赖耶识作二缘性: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生﹝藏文作“de mvon par 'grub pa'i/”﹞,摄植﹝藏文作“yovs su 'dzin pa/”﹞彼种子故。
“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者,谓如﹝藏文作“如如”﹞依止阿赖耶识,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如是如是于一依止同生同灭,熏习阿赖耶识﹝藏文作“bag chags bsgo bar byed do/”﹞,由此因、缘,后后﹝藏文作“phyir z/iv phyir z/iv/”﹞转识,善、不善、无记性转更增长﹝藏文作“win tu brtas pa/”;《显扬》作“复增上”﹞,转更炽盛﹝藏文作“win tu sbyavs pa/”﹞,转更明了﹝藏文作“win tu 'od gsal ba/”﹞而转。
“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植彼种子”者,谓彼熏习种类﹝藏文作“de'i bag chags kyi rigs gz/an/”﹞能引摄﹝藏文亦作“yovs su 'dzin pa/”﹞当来异熟无记阿赖耶识。如是为彼种子﹝藏文作“sa bon gyi dvos pa/”﹞故,为彼所依故,长养种子故,摄植种子故,应知建立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性转相。
51 见《摄论》卷一、两《释》卷一,如云:
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即于此中复说颂言:“由摄藏﹝藏文作“der sbyor ba”。《摄论·世亲释》卷一云“于中转故,名为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藏文作“kun gz/i rnam par wes pa/”﹞,胜者﹝藏文作“dam pa/”﹞我开示。”如是且引阿笈摩证﹝藏文作“luv/”﹞。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一切有生﹝藏文作“skye can/”﹞杂染品法,于此摄藏﹝藏文作“der sbyor ba/”。无性云“显能持习气”,即为习气所依﹞为果性﹝藏文作“'bras bu'i dvos po/”﹞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藏文作“de dag tu sbyor ba/”﹞为因性﹝藏文作“rgyu'i dvos po/”﹞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藏文作“de'i bdag bid du sbyor bas/”,指执取其见分﹞故,是故说名阿赖耶识。
52 诸相分等。
53 原文此处有“及所缘缘”。
54 “所”字,原作“法”。
55 《瑜伽》卷三十八原文作:
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开导﹝藏文作“skabs 'byed pas/”﹞所摄受﹝藏文作“yovs su zin pa/”﹞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
56 即有缘虑法——心与心所。
57 谓众同分。
58 “者”字,《金藏》有,余无。
59 仍指缘虑。
60 相分亦然。
61 《对法》卷五原文作:
不必刹那中无间隔。虽隔刹那,但于中间无异心隔,亦名中无间隔。若不尔,入无心定心望出定心,应非等无间缘。
62 谓出无心之定。
63 道邑《义蕴》云:
心与心所和合似一,虽多少异,亦名齐等也。
64 “相似法沙门”,亦名“著名沙门”。如本论《述记》卷二十七云:
此何不如著名沙门义——想望想、受望受等耶?
亦名“相似相续沙门”。如《大毗婆沙论》卷十末云:
问:前后刹那诸心所法,或多、或少,云何名“等”?如欲界心所多,非色界;色界心所多,非无色界;善心所多,非不善;不善心所多,非无记;有漏心所多,非无漏;如何可说此缘,能引等无间法耶?
答:依事等说,不依数等,故无有过。若一心中有一想、二受“等”者,可不名“等”。以一心中受等心所,随所应生各唯有一,是故名“等”。
问:为心但与心,受等但与受等作等无间缘,为不尔耶?
相似相续沙门说曰:心但与心作等无间缘,受等亦尔。各与自类作等无间缘。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若必尔者,应善心还生善心、不善心还生不善心、无记心还生无记心、贪心还生贪心、恚心还生恚心,痴心还生痴心,如是便无究竟解脱。又诸心所或少,或多。少生多时,便应缘缺;多生少时,便应果减。如是则一心聚中,有从缘生,有不从缘生;有作缘者,有不作缘者。又无漏心聚,应无缘而生。应作是说:心与心,亦与受等,受与受,亦与心等,作等无间缘。余心所,亦尔。
问:为心与心作近等无间缘,非受等,受等与受等作近等无间缘,非心等,为不尔耶?
相似相续沙门说曰:心与心作近等无间缘,非受等。受等与受等作近等无间缘,非心等。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前﹝世友等﹞已说能开辟义,是等无间缘相。开辟义中,无远近故。应作是说。前生﹝或前灭﹞心聚,与后生心聚作等无间缘,无有差别,如豆等聚。
65 “心”字,《金藏》有,余无。
66 如前引《大毗婆沙论》云:
以一心中,受等心所,随所应生,各唯有一,是故名“等”。
67 《俱舍论》卷七云:
尊者世友作如是言:于一身中,一长养色相续不断,复有第二长养色生,不相违害,故不可立等无间缘。大德﹝法救﹞复言:以诸色法无间生起,或少,或多。谓或有时从多生少,如烧稻秆大聚为灰。或时复有从少生多,如细种生诺瞿陀树﹝梵文作“nyag-rodha”,即无花果树﹞根、茎、枝、叶,渐次增荣,耸干垂条多所荫映。
68 灵泰《抄》云:
若我大乘及经部,皆许不相应是假。若有宗,即许是实。
69 即“等无间缘”一科。
70 即自作等无间缘。
71 即互为等无间缘。
72 本论卷四护法解“开导依”云:
若此与彼无俱起义,说此于彼有开导力,一身八识既容俱起,如何异类为开导依?若许为依,应不俱起;便同异部﹝如萨婆多等﹞,心不并生!又一身中诸识俱起,多少不定。若容互作等无间缘,色等应尔!
73 而体用无有各自差别。
74 《金藏》作“时俱”,余作“俱时”。
75 《显扬》卷一云:
如薄伽梵说:若于此伺察,即于此了别。若于此了别,即于此伺察。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之二法,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复如是说心、心法行不可思议。
76 非互为等无间缘。
77 “四”字,原本论《述记》作“五”,今改。
78 如本论卷四云:
虽心、心所异类并生,而互相应,和合似一,定俱生灭,事业必同;一开导时,余亦开导,故展转作等无间缘。诸识不然,不应为例。然诸心所,非开导依。于所引生,无主义故。若心、心所等无间缘,各唯自类,第七、八识初转依时,相应信等此缘便缺。
79 谓入无余心末心,非等无间缘摄。
80 《瑜伽》卷八十原文为:
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藏文作“yid la mi byed pas/”﹞,唯正思惟真﹝藏文无﹞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藏文作“此后能断阿赖耶识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藏文则作“阿赖耶识及转识,无因不生故”﹞,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藏文作“唯余清净无垢无为界在”﹞。
81 本论卷三末云:
又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定非无心﹞。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谓生死时,身心惛昧,如睡无梦,极闷绝时,明了转识必不现起。又此位中六种转识行相,所缘不可知故,如无心位,必不现行。
82 本论《述记》卷二十二初,引《瑜伽》卷八十文后解云:
由斯即显若以六识为命终识,彼如何成?若说意识受生、命终,由无学愿力致然,既有第八,亦非无心。又﹝此论﹞说诸异生、有学,不相违也。
83 为等无间缘。
84 《瑜伽》卷三中云:
等无间缘者,谓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
85 “二”字,原本论《述记》作“三”,今改。
《瑜伽》卷五十二卷初云:
复次,云何等无间缘?谓此诸心、心所无间,彼诸心、心所生,说此为彼等无间缘。若此六识﹝藏文作“rnam par wes pa drug po/”﹞为彼六识等无间缘,即施设此名为意根﹝藏文作“de dag ni yid la yid ces bya ba dav/”﹞,亦名意处,亦名意界。
86 如《显扬》卷十八云:
等无间缘者,若从此识等无间,诸识等决定生,此是彼等无间缘。
87 即《显扬》。
88 即无余依涅槃。
89 即无有等无间缘。
90 即《显扬》中文。
91 “辨”字,《金藏》有,余无。
92 此,即第一阿陀那识。
93 初中又三:一、显三界九地死生为缘,二、有漏无漏前后为缘,三、二性心前后为缘。此即初中初文。
94 “阿陀那”,梵文为“adana”;藏文为“len pa'i rnam par wes pa/”。
95 本论卷三中云:
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此等﹝阿陀那、所知依、种子识﹞诸名,通一切位。
96 如本论卷三云:
或名阿赖耶﹝梵为“alaya”;藏为“kun gz/i/”﹞,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
本论《述记》卷十二云:
“多异熟”者,谓此识体,总有三位:一、我爱执藏现行﹝《金藏》无此二字﹞位:即唯七地以前菩萨、二乘有学、一切异生,从无始来谓名“阿赖耶”;至无人执位,此名“执藏”。二、善恶业果位:谓从无始乃至菩萨金刚心时﹝《金藏》有,余无﹞,或解脱道时,乃至二乘无余依位,谓名“毗播迦”﹝梵文为“vipaka”;藏文为“rnam par smin pa/”﹞,此云“异熟识”。“毗”﹝梵文为“vi”﹞者,异也。“播迦”﹝梵文为“paka”﹞,熟义,至无所知障位。三、相续执持位:谓从无始乃至如来尽未来际利乐有情位,谓名阿陀那。此名﹝泰《抄》牒文作“名”,余作“云”﹞“执持”,或名“心”等。
97 即与大圆镜智相应第八识。
98 谓无记、善二性。
99 谓无覆无记。
100 谓非善性阿陀那识生无记性阿陀那识故。
101 灵泰《抄》云:
即是顿悟、渐悟二菩萨也。
102 谓无所依之身。
103 灵泰《抄》云:
今十地菩萨生第四禅中,作第四禅中王。此王业即是以先地前四善根位作此十善业。入初地以去更不造业。即从地前造得十王业已,经百生千生至第十地生第四禅,方受地前所造,得第四禅业。“智处生”者,第十地菩萨在大自在宫。一切智、一切种智生处故。或是智见生处。
道邑《义蕴》云:
言“后报利益”者,谓最后心身获利益也。
104 “摩醯首罗”,梵文为“mahewvara”;藏文为“dbav phyug chen po/”。
105 《十地经论》卷十二﹝藏文北京版, ngi, 327A.6﹞云:
如是佛子!是菩萨住此第十菩萨法云地中,彼菩萨不可思议﹝藏文无此四字﹞智行﹝藏文作“ye wes kyi rgyu ba/”﹞,一切众生、一切声闻、辟支佛、从初地乃至住第九地菩萨所不能及﹝藏文作“mi 'phrog pa/”﹞。是菩萨住此地中,大智照光明﹝藏文作“ye wes snav ba/”﹞,能令一切众生,乃至住﹝“能令住”,藏文作“'dzud par 'gyur ba/”﹞一切智智﹝藏文作“thams cad mkhyen pa'i ye wes/”﹞,其余智慧之明所不能坏﹝藏文亦作“mi 'phrogs pa/”﹞。佛子!譬如摩醯首罗天王光明,过﹝藏文作“win tu 'das pa/”﹞一切生处众生光明,令众生身心清凉﹝藏文作“sems can rnams kyi lus kyav tshim par byed do/”﹞。
此下经文复云:
若菩萨住此地中,多作摩醯首罗天王﹝藏文作“lha'i rgyal po/”﹞,具足自在,善授众生、声闻、辟支佛、菩萨波罗密行;于法界中有问难者,无能令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
106 “八”字,《金藏》误为“五”。
107 如《瑜伽》卷八末云:
问:若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作“anuttara-samyak sajbodhi/”﹞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罗汉等尚当无有所余一生,何况当有多生相续﹝藏文作“skye ba gcig kyav med na skye ba'i rgyun lta smos kyav ci dgos we na/”﹞?答:由彼要当增诸寿行﹝藏文作“tshe'i 'du byed bsriv nas/”﹞,方能成办。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藏文作“byav chub tu yovs su 'gyur ba/”﹞声闻,密意说言:物类善男子﹝藏文作“rigs kyi bu nor gyi rav bz/in can/”﹞“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余一劫”。“余一劫”者,此中意说过于一劫。彼虽如是增益寿行,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极成迟钝﹝藏文作“win tu dul ba/”﹞,乐涅槃故,不如初心始业菩萨。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藏文作“dbav po'i lus byin gyis rlob par byed civ/”﹞,别作化身﹝藏文作“sprul pa'i lus kyis/”﹞,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缘,﹝诸同法者﹞皆作是念:某名尊者﹝藏文只用“de/”﹞,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赡部洲中,随其所乐﹝藏文作“gav 'dod pa/”﹞,远离而住﹝藏文作“dben par gnas par byed do/”﹞,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
彼于涅檕多乐住故,于遍游行彼彼世界,亲近供养﹝藏文作“bsben bkur bya ba/”﹞佛菩萨中,及于修习菩提资粮诸圣道中﹝藏文作“byav chub kyi phyogs kyi lam bsgoms pa la/”﹞,若放逸时,诸佛菩萨数数觉悟,﹝藏文“yav dag par skul bar mdzad de/”﹞被﹝《佛地论》卷二作“彼”﹞觉悟已,于所修行﹝藏文亦有“数数”﹞能不放逸。
108 “色界”二字,《金藏》有,余无。
109 “天”字,《金藏》有,余无。
110 灵泰《抄》云:
此大自在宫即在五净居天上。故《六门陀罗尼经》云说:薄伽梵在净居天上,依空而住,众妙七宝庄严﹝道场﹞。此净土即名他受用土。即第十地于他受用土中,即菩萨自身而成自受用身佛﹝疑佚“土”字。依下文,应是后受异熟果,即前文“后报”﹞。若十地菩萨,不见诸佛自受用土,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111 菩提流支译。
112 “莫醯伊湿伐罗”,梵文为“mahewvara”。
113 “宫”字,《金藏》有,余无。
114 《金藏》有“第二卷”三字,余无。见《华严经·十地品》,唐译在卷三十四至三十九,东晋译在卷二十三至二十七。
115 《瑜伽》卷七十八云:
如来所行,谓一切种如来共有——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众所庄严清净——佛土。
《瑜伽》卷七十九云:
于清净世界中,无那落迦、傍生、饿鬼可得;亦欲界、色、无色界;亦无苦受可得。纯菩萨僧,于中止住,是故说名清净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萨由愿自在力故,于彼受生。无有异生及非异生声闻、独觉﹝藏文无“独觉”﹞。
问: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声闻、独觉﹝藏文无“独觉”﹞者,若异生﹝藏文无此二字﹞菩萨得生于彼﹝藏文“于说诸菩萨时”。汉译在问语之前,应改。今移置于此。“异生”二字应删﹞,何因缘故,菩萨教中作如是说——若菩萨等意愿于彼,如是一切皆当往生?
答:为化懈怠种类未集善根所化有情故,密意作如是说。所以者何?彼由知是蒙劝励时,便舍懈怠,于善法中,勤修加行。从此渐渐堪于彼生当得法性﹝藏文作“des rim gyis de dag tu skye ba'i chos bid thob pa'i skabs can du 'gyur ba/”﹞,应知是名此中密意。
116 如《对法》卷六云:
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藏文作“是佛境界故”﹞,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藏文作“rtog ge pa/”﹞!
117 《显扬》卷二云:
若善修习菩萨,无量不思议三摩地所引第十地中第四静虑者,受出过净宫大自在天果。
《瑜伽》文见下。
118 谓受变易生死在下无云等三天处。
119 “居”字,原作“宫”。藏文作“gnas gtsav ma/”。《金藏》有“天”字,原无。
120 “第”字,原作“有”。
121 《瑜伽》卷四原文作:
复有超过净宫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
122 谓色界。
123 “唯”字,《金藏》有,余无。
124 《金藏》作“许”,余作“说”。
125 《瑜伽》卷八十末云:
于此﹝无为离垢真法﹞界中般涅槃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梵文为“yaksa”;藏文为“gnod sbyin/”﹞、若健达缚﹝梵文为“gandharva”;藏文为“dri za/”﹞,若紧捺洛﹝梵文为“kinnara”;藏文为“mi 'am ci/”﹞,若阿素洛﹝梵文为“asura”;藏文为“lha ma yin/”﹞,若人等数。以要言之,所有有情假想施设﹝藏文作“sems can du gdags pa/”﹞,遍于十方一切界、一切趣、一切生﹝藏文作“skye gnas/”﹞、一切生类﹝藏文作“skye ba/”﹞、一切得身﹝藏文作“lus thob pa/”﹞、一切胜生﹝藏文作“rigs btsun pa/”﹞、一切地中,非此更复堕在彼数。何以故?由此真界离诸戏论。唯成办者﹝藏文作“grub pa rnams/”﹞,内自证故﹝藏文作“so so rav rig pa dav mthun pa'i phyir ro/”﹞。
126 如《胜鬘经》云:
如是无明住地缘﹝本论卷八引作“如取为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
127 如本论卷八云:
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成身,随意愿成故。
下文复云:
谓不定姓独觉、声闻,及得自在大愿菩萨,已永断伏烦恼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恐废长时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定愿资助,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彼复何须所知障住?既未圆证无相大悲,不执菩提、有情实有,无由发起猛利悲愿。又所知障障大菩提,为永断除,留身久住。又所知障,为有漏依。此障若无,彼定非有。故于身住,有大住力。
128 “说”字,《金藏》有,余无。
《枢要》卷下云:
此中问言:《瑜伽》第四说四静虑中凡圣同处:“﹝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各﹝原作“此三”﹞由软、中、上三﹝原无﹞品熏修﹝第四静虑﹞故生﹝原无﹞。无想天,即广果摄,更无别处。复有诸圣住止不共五净居﹝原作“宫”﹞地: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由软、中、上、胜、上极品,杂修第四静虑故。复有超过净居天﹝原作“净宫”二字﹞大自在住处。第﹝原作“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
今观义意,熏修定等而招生者,乃有四句:
一、唯有漏熏。如第八﹝中﹞说:舍福资命行等分段生死﹝如云“无漏定愿资有漏业,令所得果相续、长时、展转增胜,假说名感。如是感时,由所知障为缘助力,非独能感。然所知障不障解脱,无能发业润生用故”﹞,及四禅中各三处生。论但言熏修,不言杂修故。第十二﹝初﹞言余取杂修、生五净居,不言生下故﹝如云“若有余取(藏文作“bon movs pa'i lhag ma dav bcas bz/in du/”)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净居。由软、中、上品修诸静虑,有差别故,于一切处受三地果”﹞。
二、唯无漏修,如一切变易生死。
三、有漏无漏杂修,谓生五净居者。第十二﹝初﹞《瑜伽》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为于等至得自在故,为受等至自在果故﹞。长时相续入诸静虑,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熏修成就﹝若于是处、是时、是事(藏文作“srid/”),欲入诸定,即于此处、此时、此事能入诸定﹞。此为于定得自在故。即﹝原作“是名于诸等至获得自在。等至自在果者,谓于”﹞现法乐住,转更明净﹝藏文作“gsal bar 'gyur ba/”﹞。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净修治﹝藏文作“yovs su dag par 'gyur ba'o/”﹞解脱、胜处、﹝遍处﹞等胜品功德﹝藏文无此四字﹞能引之道﹝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i lam/”﹞。若有余取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净居。”不说生下诸静虑故。即依此修资先所造下三天业,令其转胜生五净居。非今新业能感异熟,圣不造业故。
《大论》第四﹝初﹞既云“极熏修第十地故”。第十地生彼,八地以去,既受变易生,如何十地更熏修生彼?即是八地以去生第四定下三天处﹝无云、福生、广果﹞,今极修此无漏胜前三地业,资感今﹝有漏﹞业而得生彼。据实,非更新生。以同地﹝有漏﹞业于彼受果处,往彼,名“生”。同地名“生”,非地别故。名之为“往”,不相违也。
第四句明非二所资而生。即一切欲界异生等,以色界等业定心住境,名为“不动”。非不异处受故,名为“不动”。既云第十地菩萨四禅之主故,于自在宫起十种果相,现大宝华王座﹝座处有十种相,如《十地经论》卷十二初说:一、主相(藏文作“mchog gi rav bz/in gyi bdag po/”),二、量相,三、胜相,四、地相,五、因相,六、成相,七、第一义相,八、功德相,九、体相,十、庄严俱足相﹞故,要须生彼。非第八地已得生彼,唯说第十地极熏修故。又八地菩萨非生彼故,亦非变易有﹝实﹞生死故。设许生死,何者新生业?
129 即顿悟人。
130 如理《义演》云:
此下第二护法正义。
131 灵泰《抄》云:
若初、二果人﹝预流、一来﹞唯于欲界中有;若部行,唯在人中有,唯除北部,通三洲有;若麟角,唯于南洲有;若色界中,唯有不还及罗汉发心。
如理《义演》同。
132 见《瑜伽》卷八十云:
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瞻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
133 “诚”字,《金藏》作“成”。
134 “引”字,《金藏》作“别”。
135 《金藏》作“舍”,余作“者”。
136 “然”字,《金藏》作“化”。
137 谓下界。
138 “等”字,《金藏》有,余无。
139 后秦竺佛念译,见《中阴经》卷下〈三世平等品〉。
140 如《中阴经》云:
尔时,世尊即以神力接中阴众生至非想非非想识天。尔时,世尊复以神力到彼,至非想非非想识界,施设庄严七宝高座,皆有化佛。一一化佛,皆有四众。一一众者,威仪、法则悉皆成就。此众生中,或有诵经、说义。贤圣默然,或有入定、出定。
141 魏译《楞伽经》卷七云:
入法云地已,次入三昧力自在神通诸华庄严如来之地。入如来地已,为教化众生,现种种光明应庄严身,如水中月。依无尽句善缚所缚,随众生信者,而为说法。离心意意识身故。
142 《大般若经》卷一百二十六第一会云: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种种庄严,置清净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时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即欲界六天﹞,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恒来是处,观礼、诵读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右绕礼拜,合掌而去。所有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恒来是处,观礼读诵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供养恭敬,恭敬赞叹,右绕礼拜。合掌而去。所有净居天谓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净居天处,不说“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亦恒来此,观礼诵读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右绕礼拜,合掌而去。
143 见《瑜伽》卷四、卷七十八、七十九。
144 “等”,取《显扬》卷二。
145 谓诸经论皆说他受用土、自在宫等。
146 如理《义演》云:
若第二会,即当旧《大品经》第十五卷说。......或可“今”字未详,宜更勘余本。
然《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明品〉第三十二有文相类。
147 “六”字,原本论《述记》作“九”,今改。
148 原本论《述记》作“天”,今改。即四大王众天。
149 “天”字,《金藏》误作“者”。
150 “烦”,或作“繁”。
151 “大”字,原本论《述记》作“天”,今改。即四大王众天。
152 “已”字,《金藏》有,余无。
153 “天”字,《金藏》有,余无。
154 《金藏》“诸”字在“以”字上。
155 “心”字,《金藏》无。
156 “经”字,《金藏》有,余无。
《佛地经论》卷二云:
若有学位回向菩提,或随烦恼感生势力,感彼生已,于最后生伏诸烦恼,起定愿力资后身因,如前道理﹝即“令于长时生果相续渐渐增胜”﹞,乃至成佛。或回心已,即伏烦恼,起定愿力资现身因,如前道理,乃至成佛。诸用无漏定愿资助,非烦恼者,皆不思议变易身摄。若烦恼力所感异熟,分段身摄。
157 《金藏》作“即”,余作“则”。
158 《金藏》同作“者”,余作“生”。
159 “住”字,《金藏》有,余无。
160 “故”字,《金藏》无。
161 “不”字下,余有“共”字,《金藏》无。
162 “生”字,《金藏》有,余无。
163 谓初、二果圣人。
164 《俱舍论》卷二十四云:
若在圣位,经欲界生,必不往生色无色界。由彼证得不还果已,定于现身般涅槃故。
该论《光记》卷八十一云:
欲圣经生,若能励力起得圣道断诸烦恼,必不生上。厌欲界生多苦恼故,恐生上界有长时苦同欲界故。故欲经生,不生上界。
165 灵泰《抄》云:
第二解为胜。即是后第二师释。......犹如七生初果发菩提心,留身受变易,未必同时。“未必同时”者,不俱义。有发菩提心时,即受变易身而留身,即发心、留身同时。有发菩提心已,或经一生即受变易身,或经二生受变易身,或经三、四生,五、六、七生,方受变易身,即发心、留身不必同时。不还果亦尔。即发心留身未必同时故,有欲界发心,即于色身受变易身。
如理《义演》同。
166 即第四静定。
167 “方”字,《金藏》有,余无。
168 “其”字,《金藏》有,余无。
169 见《佛地经论》卷一云:
故受用身居受用土,为初地上诸菩萨说,令传法者结集流通。
170 “是”字,《金藏》有,余无。
171 见《十地经论》云:
若菩萨住此﹝法空地﹞中,多作摩醯首罗天王,具足自在。
《瑜伽》卷四云:
复有超过净宫,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
172 “已”字,《金藏》作“以”。
173 本论卷五初云:
染污末那缘彼执我,即系属彼,名彼所系;或为彼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名彼所系。若已转依,即非所系。
174 泰《抄》、《义演》均具解。
《枢要》卷下云:
第七识不说初起,何界受生。以不定故。若说色界无回心,初起唯欲界。若色界有回心,初起通色界。以定不在无色初起法空,故不说。若平等﹝智﹞,初起在色界身。
175 “故”字,《金藏》有,余无。
176 即护法。
177 本论卷五初引《显扬》卷一为证,如云:
《显扬论》说末那恒与四烦恼相应,或翻彼相应。恃举为行,或平等行。故知此意通染不染。
178 “后”字,《金藏》有,余无。
179 “随”字,《金藏》误作“虽”。
180 如《对法》卷十三云:
欲色界菩萨者,谓与灭离﹝藏文作“spav pa/”﹞无色界生静虑相应,住静虑乐,而生欲界,或生色界。
问:何缘菩萨不生无色界?答:若已证得最胜威德﹝藏文作“thu'i khyad par thob pa/”﹞菩萨,凡所受生,皆欲利益安乐﹝藏文只作“成熟”﹞有情,以无色界非成熟有情处故。
181 “下”字,《金藏》有,余无。
182 “依”字,疑为“引”。
183 即三性各容故。《义蕴》云:
有《疏》作“三各”者,误耳。
其牒文只作“容故”。
184 如《瑜伽》卷六十九末云:
复次,生差别者,略有五种:一、欲界生行﹝藏文作“'dod par skye ba'i rgyu ba/”﹞,二、色界生行,三、无色界生行,四、往上地生,五、还下地生。
“欲界生行”者,从欲界系若善,若染污,若无覆无记心无间,遍一切欲界心生,是名欲界识生差别。如欲界系,如是色、无色界系自地三心无间,皆生自地三心。若先未起静虑,无色、初欲生时,要从欲界善心无间,初静虑善心得生。初静虑地善心无间,第二静虑善心得生。如是乃至无所有处善心无间,第一有地﹝藏文即作“有顶”﹞善心得生,必从色界善心无间,初学新生。学心无间,无学心生。若先已起静虑、无色,即于彼地不退失者,彼从欲界善心无间,随其所乐上地诸心及学无学心欲起现前;先已善取彼行相故﹝藏文作“rnam pa dav mtshan ma legs par gzuv ba'i phyir/”﹞,于彼诸心如意能起﹝藏文作“能生起彼彼识”﹞。如是所余上地诸﹝藏文作“善”﹞心无间所起,如其所应当知亦尔。
又从欲界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变化心﹝藏文作“sprul po'i sems/”﹞即从色界善心无间,此欲界无记心生。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藏文作“de'i gzugs brban gyi rigs 'dra ba bid/”﹞故,非自性故。又欲界没生上地时,欲界善心、无记心无间,上地染污心生。谓生初静虑乃至有顶,以一切处结生相续皆染污心方得成故。如是应知往上地﹝藏文作“gov du 'gro ba las/”﹞生诸识,决定于自所行﹝藏文有“境界”﹞生起差别。
又诸异生退先所得世间静虑﹝或﹞无色时,由染污心现前故退。此下地染污心,从上地善心﹝或﹞染污心无间生。
又从上地没生下时,从一切上地善心、染污心、无记心无间唯有下地染污心生。如是应知还下地生﹝藏文作“'og tu phyir 'ov ba las/”﹞。诸识决定于自所行﹝境界﹞生起差别。如是障、治,生差别故,诸识决定于自所行境界,了别所识诸法差别。
185 如《显扬》卷十八云:
又依欲界系心起欲、色、无色界系心及不系心;依色界系心起色、无色界系心及不系心;依无色界系心,起无色界系心及不系心。
186 如《对法》卷五云:
“同分、异分心、心所生等无间”者,谓善心、心所望同分善、异分不善、无记、无间生心、心所,为等无间缘。如是不善、无记心、心所,望同分异分无间生心、心所亦尔。又欲界心、心所望欲、色、无色界及无漏无间生心、心所,为等无间缘。如是色界等心、心所,各各别望色界等及欲界等,无间生心、心所,如其所应尽应知。
187 “二”字,原本论《述记》作“三”,今依《瑜伽》改。
188 《瑜伽》卷六十九云:
又出世智能为一切世间功德所依持处,能令一切上地下地所有功德,皆自在转。
189 “许”字,《金藏》作“约”。
190 “心”字,《金藏》有,余无。
191 如《显扬》卷十六云:
出世间智能为现观,非世间智。为断见所断惑,唯是见道,非修道故。
问:彼复何行?答:无分别证得。谓现前证得无分别智行,非未现证。
问:彼何所依?唯依静虑,不依无色。
192 灵泰《抄》云:
若鼻、舌二识,唯欲界有,上界无。即不可言上下界互为缘。
193 本论卷十中云: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菩萨修道位中后得引故,亦得初起。
《佛地经论》卷三中云: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初地以上诸位皆得现行,随法流故。
又本论卷四中云:
次,俱有依。有作是说:眼等五识,意识为依。此现起时,必有彼故,无别眼等为俱有依。眼等五根,即种子故。
道邑《义蕴》云:
问:此师如何无漏识,许依无漏根?答:此不依有漏根。准前第四卷一师,眼等五根即五识种。识既无漏,种亦无漏。又此五识以无漏意识为俱有依,故不违理。
194 “无漏”二字,《金藏》有,余无。
195 《枢要》卷下云:
无漏种子在因识,及无漏五尘在因内,即质、变化,第八皆不缘。设因有无漏五根为五识依,第八不缘,此有何失?
解云:五根实者,第八必缘。假者,不要第八缘。种子、色等,不要余缘方成实用。故于因中,无有五漏五根。问:色等可尔,云何种子第八不缘,而成实种子?
如相应法及第六识缘,皆非实种。何故不要第八缘,有实种子用?此义应思。
196 “发无漏识”四字,《金藏》有,余无。
197 “理”字,《金藏》有,余无。
198 本论卷十中云:
有义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异熟识所变眼等,非无漏故。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发无漏识理不相应故。
《佛地经论》卷三中云:
如实义者,佛果方起。以十地中有异熟识所变五根,非无漏故。能依五识亦非无漏,有漏五根发无漏识,曾未见故。
199 “识”字,《金藏》有,余无。
200 本论卷九云:
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厌心非殊胜故。
《瑜伽》卷六十九云:
非生上地,或色界,或无色界,能初入圣谛现观。何以故?彼处难生厌故。若厌少者,尚不能入圣谛现观,况于彼处一切厌心少分亦无!
201 “地”字,《金藏》有,余无。
202 “界”字,《金藏》有,余无。
203 本论卷十中亦云:
此二于境,明昧异故。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无漏根方容现起。
204 灵泰《抄》云:
非临欲成佛时,五识一切皆是无记,一切皆是善性。今言善性者,即是修所成摄。
如理《义演》同。
205 灵泰《抄》云:
若欲界,有四心:一、善心,二、不善心,三、有覆无记心,四、无覆无记心。色、无色界,各有三心:一、善心,二、有覆无记心,三、无覆无记心。无漏有二心:一者、有学无漏心,二者、无学无漏心。都计有十二心。
《俱舍论》卷七复详解云:
欲界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入定时及续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无色界一——于续生位,欲善无间生彼染心,不生彼善,以极远故;无色于欲四远,故远——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及学、无学,谓入观时。
即此复从八无间起: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出定时,从彼善起,彼染污定所逼恼时,从彼染心生于下善,为依下善防彼退故;及学、无学,谓出观时。
染谓不善、有覆无记,二各从十无间而生:谓十二中除学、无学。于续生位,三界诸心皆可无间生欲界染心故,即此无间能生四心,谓自界四,余无生理。
余,谓欲缠无覆无记,此心从五无间而生:谓自界四及色界善。欲界化心从彼生故。
即此无间能生七心:谓自界四及色界二——善与染污;欲界化心,还生彼善,于续生位,生彼染心;并无色一——于续生位,此无覆心能生彼染。
色界善心,无间生十一:谓除无色无覆无记心。
即此复从九无间起:谓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无色无覆无记。
有覆从八无间而生:除欲二染及学、无学。
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善、不善,有覆无记。
无覆从三无间而起:谓唯自界,余无生理。
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无色染﹝即欲恶、有覆无记、无色有覆无记﹞。
无色界善,无间生九心:谓除欲善及欲、色无覆。
即此从六无间而生:谓自界三及色界善、并学、无学。
有覆无间能生七心:谓自界三及色界善、欲、色界染。
即此亦从七无间起:谓欲、色染及学、无学心。
无覆如色﹝界﹞说,从三无间生:谓自界三,余皆非理。
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及欲、色染。
学心从四无间而生:谓即学心及三界善。
即此无间能生五心:谓前四心及无学一。
学心从四无间而生:谓即学心及三界善。
即此无间能生五心:谓前四心及无学一。
余谓无学从五无间生:谓三界善及学、无学二。
即此无间能生四心:谓三界善及无学一。
206 见前文已说。
207 《金藏》作“中”,余作“下”。
208 “总”字,《金藏》有,余无。
209 “中”字下,余本有“亦”字,《金藏》无。
210 “无为”,即圆成实。
211 “是带己相”,梵文为“avadharana”;藏文《观所缘缘论》作“ves par 'dzin pa/”。
212 即指陈那等古师,及小乘迦湿弥罗诸论师。
213 “似彼境相”,梵文为“bhasa”,或“prajbayate”;藏文多作“snav ba/”。
214 “行相”,梵文为“prakara”;藏文为“rnam pa/”。
215 “行相是见分”五字,《金藏》有,余无。
216 《金藏》作“如”,余作“以”。
217 如本论卷二云:
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是心、心所自体相故。心与心所同所依、缘、行相相似。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识、受、想等,相各别故。
218 “般若鵋多”,梵文为“prajba-gupta”,译为“慧护”。
219 小乘多不建立“真如”,只说“真实”。化地部有云“执离色、心等定实有法”。
220 “戒日”,梵文为“wila aditya”。
221 “无遮会”,梵文为“pabca-paris”,或“pabca-varsika”。
222 《金藏》作“则”,余作“即”。
223 本论《述记》卷七云:
真如无遍计所执相,名无相。仍有体相。
224 见《大般若经》卷七十三、卷四百零九等。
225 《金藏》作“云”,余作“言”。
226 前句原文作:
一切诸法皆同一相,所谓无相。
该经第二会卷四百零九云:
以一切法自性皆空,能取、所取俱不可得故。
又云:
于一切法皆不取相,亦不思惟无相诸法。以相、无相法不可得故。
227 即“谓若有法”。
228 即“是带己相”。
229 如《瑜伽》卷三十八中云:
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唯望一切心、心法说。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
230 陈那等。
231 玄奘。
232 “等”字,《金藏》有,余无。下二处同。
233 “所照”,《金藏》有,余无。
234 “托”字下,余本有“者”字,《金藏》无。
235 “外”字,《金藏》有,余无。
236 “缘虑”,梵为“alambana”;藏文为“dmigs pa”。
237 《佛地经论》卷三中原文为:
复次,如是所说四智心品为有相分、见分等耶?
定有见分照所照境,有自证分通照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照自证分,故亦定有。若无如是三分差别,应无所缘,应不名智!相分不定。有义:真实无漏心品无障碍故,亲照前境,无逐心变似前境相。以无漏心说名无相,无分别故。又说缘境不思议故。
有义:真实无漏心品亦有相分。诸心、心法,法尔似境显现名缘。非如钳等动作取物,非如灯等舒光照物,如明镜等现影照物。由似境现,分明照了,名无障碍。不执、不计,说名无相;妙用难测,名不思议,非不现影。
若言无相,则无相分;言无分别,应无见分!都无相、见,应如虚空,或兔角等,应不名智!无执计故,言无能取、所取等相,非无似境,缘照义用。若无漏心全无相分,诸佛不应现身土等种种影像,如是则违处处经论。转色蕴依,不得色者,转四蕴依,应无识等,则成大过!
有义:无漏无分别智相应心品,无分别故,所缘真如不离体故,如照自体,无别相分。若后得智相应心品,有分别故,所缘境界或离体故,如有漏心似境相现,分明缘照。
238 “此”字,《金藏》有,余无。
239 即不离依他起性。
240 本论卷二初云:
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谓曾闻说虚空等名,随分别有虚空等相。数习力故,心等生时,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此所现相,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假说为常。二、依法性,假施设有: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离诸障碍,故名虚空。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缺所显,故名非择灭。苦乐受灭,故名不动。想、受不行,名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有实常法,名曰“真如”。
241 为自身第八识所变。
242 “等”字,《金藏》有,余无。
243 “缘”字下,余有“谓”字,《金藏》无。
244 “仗”字,《金藏》有,余无。
245 《枢要》卷下云:
下说亲所缘缘必缘有者,与五十二﹝初文﹞相违。彼云缘无生心故﹝如云“又有性(藏文作“yod pa”)者,安立有义(藏文作“yod pa'i don gyis rnam par gnas wiv/”),能持(藏文作“'dzin par byed la/”)有义。若无性(藏文作“med pa/”)者,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故皆名法。由彼意识于有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由此义,起识了别。于无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若于二种,不由二义起了别者,不应说意缘一切义,取一切义。设作是说,便应违害自悉弹多(藏文作“grub pa'i mtha'/”)”﹞。
应会彼云:五识必有疏所缘缘者,此依观彼业力界、地。若定、通力所变五尘,非必有本质。如生上界,缘下界地色,或身在下,起天眼耳缘上地色等。
又解:异熟之心,缘境浮浅,非要藉本质,第八识是。虽缘似他身,仍不名本质。前五识等有分别故,必仗本质。缘异地时,虽无自本识本质,有他变者为本质故。若尔,即前六识无时无本质故,恒分别故。前解为胜。
下明五识粗、钝、劣故,定有本质。五识粗者,行相易知;钝者,行相浅不相续;劣者,他引方生,无自力起故,必仗本识及第六识所变方起。以“带质通情本”,今随本说故。
246 “我”字下,《金藏》有“说”字。
247 本论《述记》卷十五中云:
以影像相为行相者,出《集量》文。
《杂集论述记》卷五中云:
依《集量》说疏所缘缘,一切心生决定皆有。
《集量论》﹝德格, ce, 16A.6﹞云:
若时唯以外义﹝藏文作“phyi rol gyi don/”﹞能作所量时,尔时颂曰:“境显现﹝藏文作“yul gyi snav ba/”﹞即此”。彼时能量虽为诸识自证,然乃能量此,以无所观待为境义之显现。何以故耶?颂曰:“由此义,能量”。如如诸义,行相白非白等,于识上显现,尔时,即是能量具有彼彼自性境界,即许能了别众多行相,如是如是,安立能量所量,由一切法远离作用故。
248 见《枢要》卷下。
249 “根”字,《金藏》作“恨”,今依义改。余本无。
250 如本论卷二云:
有义:唯能变似依处。他根于己,非所用故。似自他身五根现者,说自他识各自变义。故生他地,或般涅槃,彼遗尸骸,犹见相续。
251 如《中边论》卷上云:
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
252 《金藏》作“言”,余作“云”。
253 “或”字,《金藏》无。
254 “姓差”,《金藏》作“性各”。
255 道邑《义蕴》云:
谓前师说必仗他质,质与相分理必仗齐,故作是难。佛仗有漏,他必许之。其数仍齐,于理无失。
256 “依”字,《金藏》作“根”。
257 “故”字,《金藏》有,余无。
258 灵泰《抄》云:
若缘三世、无为等,即无本质﹝现在世除外﹞。若缘余有为法,即有前所缘缘本质。
如理《义演》同。
259 “质”,《金藏》有,余无。
260 此句应作:心王可尔,心所不尔。
261 道邑《义蕴》云:
此意说:如第八识是业果故,自体力胜,不必须质。第七俱生,无力故,要仗质力起。
262 缘此识所待缘少故。
263 故说“前”言。
264 见《枢要》卷下,解“疏所缘缘必有”中说。
265 “说”字,《金藏》有,余无。
266 本论《述记》卷二十一云:
为缘如不?西方二说:一云:许缘,佛智通故;二云:不缘,名成所作,缘事智故。准下﹝卷十初﹞论文,此解为胜﹝如云“随作意生,缘事相境,起化业故,后得智摄”﹞,然甚难知。
267 原本论《述记》作“因”,今改。
如本论卷二初云:
若得自在,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但可随根,无相滥失。
268 “根”字,《金藏》误作“相”。
269 初中又二:一、显顺违胜用,二、显更广于前三。此即初中初文。
270 即遍计所执。
271 “用”字,《金藏》有,余无。
272 道邑《义蕴》云:
前所缘缘唯望心法以为杖故。此望一切非顺即违。非无缘故。
273 “俱”字,《金藏》有,余无。
274 道邑《义蕴》云:
灭相过去,以无体故,不可为缘。但与异、住等有法为缘也。
275 《瑜伽》卷三十八云:
云何十因?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
276 即《瑜伽》文中前八及第十因。
277 即《瑜伽》文中之第九因。
278 即第四增上缘。
279 《瑜伽》卷五原作: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藏文作“ci la brten nas/”﹞?谁和合故﹝藏文作“ci dav phrad na/”﹞?何法生耶?
答:自种子为先﹝藏文作“先有”﹞,除种子依,所余若有色,若无色依及业为建立,助伴、所缘为和合故,随其所应,欲系、色系、无色系及不系诸法生。
280 《对法》卷五原文作:
任持增上﹝藏文作“rten la dbav byed pa/”﹞者,谓风轮等于水轮等;器世界于有情世界;大种于所造;诸根于诸识;如是等。
281 “等”,取《显扬》第十八。
282 “成立”,藏文作“grub par 'gyur/”。
283 “成办”,藏文作“'grub par 'gyur/”。
284 《瑜伽》卷五原文: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成耶?
答:所知胜解﹝藏文作“wes bya la mos wiv/”﹞、爱乐﹝藏文作“'dod pa/”﹞为先,宗﹝藏文作“dam bcas/”﹞、因﹝藏文作“gtan tshigs/”﹞、譬喻为建立,不相违众﹝藏文作“mi mthun pa med pa'i 'khor/”﹞、善抗论者﹝藏文作“phyir rgol ba/”﹞为和合故,所立义﹝藏文作“bsgrub par bya ba'i don/”﹞成。
285 《瑜伽》卷五原文作: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办耶?
答:工巧智为先;随彼勤劬﹝藏文作“de dav mthun pa'i brtson pa/”﹞为建立;工巧业处众具为和合故;工巧业处﹝藏文作“彼彼工巧业处”﹞办﹝《显扬》作“成办”﹞。
下云:
复爱为先,由食住者依止为建立,四食为和合故,受生有情安住,充办﹝藏文作“gnas wiv 'tsho la brtas par 'gyur ro/”﹞。
286 “得”,藏文作“'thob par 'gyur/”。
287 《瑜伽》卷五原文作: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得何法耶?
答:声闻、独觉、如来种姓为先;内分力为建立﹝藏文作“nav gi yan lag gi stobs la brten nas/”﹞;外分力为和合故;烦恼离系,证得涅槃。内分力者,谓如理作意、少欲知足﹝藏文只作“'dod pa chuv ba/”﹞、内分善法,及﹝藏文作“de bz/in du/”﹞得人身、生在圣处、诸根无缺、无事业障﹝藏文作“las kyi mtha' ma log pa/”﹞,于其善处深生净信,如是等法,名内分力。外分力者,谓诸佛兴世、宣说妙法、教法犹存、住正法者随顺而转、具悲信者以为施主﹝藏文作“gz/an dag sbiv brtse ba/”﹞,如是等法,名外分力。
288 《对法》卷二十三初云:
果差别有二十七:谓信解、见至﹝藏文作“mthov bas thob pa/”﹞、身证、慧解脱、俱解脱、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极七返有、家家、一间﹝藏文作“bar chad gcig pa/”﹞、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藏文作“gov du z/ugs pa/”﹞、退法阿罗汉、思法﹝藏文作“bdag gsod pa'i chos can/”﹞阿罗汉、护法阿罗汉、住不动阿罗汉、堪达阿罗汉﹝藏文作“rtag tu rtogs pa'i skal par pa/”﹞、不动法﹝藏文作“mi 'khrugs pa'i chos kyi/”﹞阿罗汉。
289 灵泰《抄》云:
如过去恶业种子为先,不如理作意为建立,外分恶知识等为和合,恶业得成。善法准知。
如理《义演》文同,并有“无记法”亦同“善法准知”。
290 如《瑜伽》卷五云:
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用耶﹝藏文作“chos ci z/ig byed par 'gyur/”。﹞?答:即自种子为先;如此生为建立;即此生缘为和合故;自业、诸法作用﹝藏文作“rav rav gi chos kyi rav gi byed pa yod civ rav gi las byed de/”﹞可知。
何等名为自业作用?
谓眼以见为业。如是,余根各自业用应知。又地能持﹝藏文作“rton par byed/”﹞,水能烂﹝藏文作“rlan par byed/”﹞,火能烧,风能燥﹝藏文作“skems par byed/”﹞,如是等类,当知外分﹝藏文作“phyi rol gyi dvos po rnams/”﹞自业差别。
291 “前”字下,多本有“第”字。道邑《义蕴》谓:
又有疏本云“或唯前三”者,于理为胜,“第”字误也。
今遵之,余本均作“第”字,乃改正。
292 如《瑜伽》卷五十七初云:
问:何等是根义?答:增上义﹝藏文作“dbav byed pa'i don/”﹞。
问:为显何义?答:为显于彼彼事﹝藏文作“gz/i/”﹞、彼彼法最胜﹝藏文作“gtso bo/”﹞义。
云何建立二十二根?谓能取境﹝藏文作“yul 'dzin pa la/”﹞增上义故,建立六根。安立家族相续﹝藏文作“rigs rgyud rnam par gz/ag pa la/”﹞增上义故,建立二根。为活性命﹝藏文作“'tsho ba'i don du/”﹞、事业方便﹝藏文作“las kyi mtha'i sbyor ba/”﹞增上义故,建立一根。受用业果增上义故,建立五根。世间清净增上义故,建立五根。出世清净增上义故,建立三根。
复次,受用显境﹝藏文“yul gsal ba la/”﹞增上义故,建立六根。受用隐境﹝藏文作“yul bsgribs pa la/”﹞增上义故,建立二根。受用境界、时分边际增上义故,建立一根。受用境界发杂染增上义故,建立五根。安立清净增上义﹝藏文作“由清净增上义”﹞故,建立八根。
复次,显于内门﹝藏文作“nav du lta bar/”﹞受用境界增上义故,建立六根。显于外门﹝藏文作“phyir bltas par/”﹞受用境界增上义故,建立二根。受用内身增上义故,建立一根。受用外境﹝藏文作“yul/”﹞及与内身,发生杂染增上义故,建立五根。对治杂染,安立﹝藏文亦无此二字﹞清净增上义故,建立八根。
复次,依止端严﹝藏文作“lus mdzes pa/”﹞增上义故,建立五根。能令依止随自在转﹝藏文作“lus la dbav bsgyur ba la/”﹞增上义故,建立一根﹝即指意根﹞。依止安住﹝藏文作“lus gnas pa la/”﹞增上义故,建立一根。依止出生﹝藏文作“lus skye ba la/”﹞增上义故,建立二根。依止损益﹝藏文作“lus la phan pa dav gnod pa byed pa la/”﹞增上义故,建立五根。依止解脱﹝藏文作“lus rnam par grol bar byed pa la/”﹞增上义故,建立八根。
复次,显有情事﹝藏文作“sems can gyi dvos po yovs su bstan pa la/”﹞增上义故,建立六根。生有情事﹝藏文作“sems can gyi dvos po skye ba la/”﹞增上义故,建立二根。令有情事若住,若没﹝藏文作“sems can gyi dvos po gnas pa dav 'chi 'pho ba la/”﹞增上义故,建立一根。显诸有情受用境界﹝藏作“受用有情境界”﹞增上义故,建立五根。显诸有情胜生方便﹝藏文作“mvon par mtho ba'i thabs la/”﹞增上义故,建立五根。显诸有情定胜方便﹝藏文作“ves par legs pa la/”﹞增上义故,建立三根。
复次,显有情事﹝藏文作“sems can gyi dvos po yovs su bstan pa la/”﹞增上义故,建立六根。显了﹝藏文无此二字﹞有情增长﹝藏文作“'phel ba la/”﹞增上义故,建立二根。显了有情渐损减﹝藏文只作“sems can 'grib pa la/”﹞增上义故,建立一根。显了有情兴盛、衰损﹝藏文具作“sems can gyi 'byor ba dav rgud pa yovs su bstan pa la/”﹞增上义故,建立五根。显了有情功德、过失﹝藏文具作“sems can gyi yon tan dav skyon yovs su bstan pa la/”﹞增上义故,建立八根。
复次,依如是名,建立﹝藏文作“miv ni 'di z/es bya ba'i dbav du byas nas so/”﹞六根。依如是种﹝藏文作“rigs/”﹞、如是姓﹝藏文作“rus/”﹞建立二根。依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建立五根。依如是长寿、如是久住﹝藏文作“tshe riv khyad ni 'di tsam z/ig/ yun ni srid cig gnas gnas/”﹞、如是寿量边际,建立一根。当知此诸根依在家﹝藏文作“khyim pa/”﹞品施设建立。依如是信、如是精进,乃至如是慧、如是向﹝藏文作“z/ugs pa/”﹞、如是果,建立八根。依出家﹝藏文“rab tu byuv ba/”﹞品,施设建立。
复次,依修行者防护根门﹝藏文作“dbav po'i sgo bsdams pa la/”﹞增上义故,建立六根。堪得出家﹝藏文作“rab tu 'byuv ba thob pa'i skal ba dav ldan pa la/”﹞、证沙门果增上义故,建立二根。积集善品﹝藏文作“dge ba'i phyogs 'phel ba la/”﹞增上义故,建立一根。正知而行﹝藏文作“wes bz/in du spyod pa la/”﹞增上义故,建立五根。证沙门果诸方便道增上义故,建立五根。证沙门果增上义故,建立三根。
293 “八”字,《金藏》有,余无。
294 若有“八”字,则“以去”二字衍。
如《瑜伽》卷九十八云:
略由六处增上义故,当知建立二十根。何等为六?一、能取境界增上义故,二、继嗣家族﹝藏文并有“bu dav tsha bo'i sgo nas/”﹞增上义故,三、活命因缘各别﹝藏文作“不同”﹞事业加行士﹝夫作﹞用﹝藏文作“sbyor ba'i skyes bu'i byed pa/”﹞增上义故,四、受用先世诸业所作爱非爱果及造新业增上义故,五、趣向世界离欲增上义故,六、趣向出世离欲增上义故。
295 如《对法》卷五云:
“取境增上”者,谓眼等六。由此增上力﹝藏文作“de'i dbav gyis/”﹞,于色等境心、心所转故。“种族不断”﹝藏文作“种族相续”﹞者,谓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子孙等胤﹝藏文作“bu dav tsha bo la sogs pa'i rigs/”﹞流转不绝故。余如增上缘中说。
296 “等”,取《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四十二文,如云:
问:何故名根?根是何义?
答:增上义是根义,明义是根义,现义是根义,喜观义是根义,端严义是根义,最义是根义,胜义是根义,主义是根义。
问:若增上义是根义者,诸有为法展转增上,诸无为法于有为法增上,则一切法皆应立根!何故世尊立二十二?
胁尊者言:佛于诸法了达究竟,善知诸法体相势用,余不能知。若法有根相者,立根;无者,不立。不应责问。有说:增上缘有上、有下,有劣、有胜。上、胜,立根。下、劣,不立。有说:虽一切法皆有增上缘义,而非皆非有增上、明、现,乃至主义,如二十二根者。
297 《杂集论述记》卷十五云:
二十二根六门分别:一、说根义,二、释名,三、体性,四、废立,五、约界地处成不成,六、诸门分别义异。......废立对无为有为:于有为五蕴中,识受全,想全不立,余色行少分立之。
问:何故色中少分、外色等,不立根也?
答:若是内处、依相、有数、大威势,立之。余故非。非唯有情数故。受中何故舍不分二者,如唯识第五解﹝如云“不苦不乐不分二者,非逼非悦,相无异故,无分别故,平等转故”﹞。
想蕴何故不立为根?无根相故。根者,自力、自功用立之。想不尔故。又为他所覆——善想,慧所覆,又忆不忘,世言是智慧故;不善想,为颠倒所覆故,如无常常想颠倒。
行蕴中,何故烦恼非也?烦恼威势力少故。虽复能令沦没生死,远离涅槃,以是下贱法、可诃法故。若尔,何染受立也?
答:受于恶有威势力。如狱正虽所任下,与其胜交通故。触等,及余善等、何故非根耶?根有二义:一、是道方便,二、通禅道。信等具二。触等非道方便,亦非禅道故。轻安及舍虽入禅道,然非道生,义不遍故。
问:何故受三性皆根,慧念等唯善耶?
答:于染净用胜,齐立为根。念等但于出要中胜,唯善中立。如染污慧、邪见、断善故。不相应中,何故命立根,余二十三非耶?无根相故。命一向是总报,从业生故。无想天唯别报,非总。众同分等同二,故非也。无为何故非也?究竟之处,无有根是无为也。如是蕴灭非蕴故。
298 《枢要》卷下云:
下,二十二根界系分别。
二十二根“﹝《瑜伽》卷五十七云:﹞几欲界系?答:四”——男、女、忧、苦。“十五少分”——谓除三无漏及前四﹝全﹞。
“几色界系?答:十五分。”
“几无色界系?答:八少分”——意、舍、命、信等五。
“几不系?答:三”——无漏、“九, 少分。”
﹝又《瑜伽》卷五十七下文云:﹞“几欲界?欲界为义?答:四﹝男、女、忧、苦﹞。二﹝鼻、舌﹞欲、色二﹝原无﹞界系,欲界系为义。三﹝眼、耳、身﹞欲、色界系,以二﹝原作“欲、色”二字﹞系为义。二﹝喜、乐﹞欲、色界系及不系;一切﹝原作“欲、色、无色界”五字﹞系﹝及﹞不系为义。七﹝信、勤、念、定、慧、意、舍﹞,三﹝原作“欲、色、无色”四字﹞界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此六字,原作“彼义亦尔”四字﹞。一﹝未知当知根﹞,色界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二﹝已知根、具知根﹞,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
下、问答二十二根及废立颂等。
﹝《瑜伽》卷五十七又云:﹞问:五色根何义?答:色等五各别境﹝藏文作“yul so sor ves pa lva'o/”﹞。
﹝问:﹞第六根何义?答:一切法。
问:男女根何义?答:因欲相应﹝藏文作“pho mo'i dbav po phan tshun 'khrig pa'i sbyor ba'o/”﹞,即触所摄。
﹝问:﹞五受根何义?﹝答:﹞随顺﹝藏文“如是等”﹞苦、乐、忧、喜、舍处,即六根义。
﹝问:﹞信根何义?﹝答:﹞应得,应舍所有境界。
﹝问:﹞精进根何义?﹝答:﹞即于﹝二种﹞﹝若﹞得,﹝若﹞舍﹝藏文作“spav bar bya ba/”﹞,俱无所惮﹝藏文作“z/um pa med pa/”﹞。
﹝问:﹞念根何义?﹝答:﹞于闻、思、修,忆持不忘﹝藏文作“ves par 'dzin pa/”﹞。
﹝问:﹞定根何义?﹝答:﹞奢摩他、毗钵舍那﹝即止观所行﹞。
﹝问:﹞慧根何义?﹝答:﹞所知真实﹝藏文作“wes bya'i de kho na/”﹞。
﹝问:﹞未知欲知根﹝藏文作“mi wes pa kun wes par byed pa'i dbav po/”﹞何义?﹝答:﹞修谛现观者从善法欲以去﹝藏文作“dge ba'i chos la 'dun pa nas bzuv ste/”﹞,于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义,当知是此义。
﹝问:﹞已知根﹝藏文作“kun wes pa'i dbav po/”﹞﹝何义?答:﹞从预流果,乃至金刚喻定,﹝即彼﹞五根义,﹝当知﹞是此义。
﹝问:﹞具知根﹝藏文作“kun wes pa dav ldan pa'i bav po/”﹞﹝何义?答:﹞从初无学道,乃至入﹝原无﹞无余涅槃﹝界﹞,﹝即彼﹞五根义,﹝当知﹞是此义。
299 如本论卷一末云:
无劳别执有实命根。然依亲生此识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住时决定,假立命根。
300 灵泰《抄》云:
“或通八识”者,即舍受通八识中皆有。“或不尔”者,若忧根、喜根,唯第六意识中有。若苦根、乐受,即在五识中皆有,故论文言“随应”。然护法师即许第六识中有五受,许有苦、乐受。若余师,第六识中唯有四受,除苦受。
如理《义演》同。
301 简不善及无记别境心所也。
302 “五”,《金藏》误作“九”。
303 《瑜伽》卷五十七原文作:
问:几不系?答:三、九少分。
304 谓不取前加行、资粮二位。
305 如《对法》卷九云:
复次,若说见道差别,谓世第一法﹝藏文作“'jig rten pa'i chos kyi mchog/”﹞无间苦法智忍﹝藏文作“sdug bsval la chos wes pa'i bzod pa/”﹞、苦法智、苦类智忍﹝藏文作“sdug bsval la rjes su rtogs pa'i wes pa'i bzod pa/”﹞、苦类智,集﹝藏文作“kun 'byuv ba la/”﹞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藏文作“'gog pa la/”﹞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藏文作“lam la/”﹞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如是十六种于圣谛中﹝藏文作“bden pa rnam pa bcu drug ste/”﹞法﹝智忍﹞、类智忍及法﹝智﹞、类智﹝藏文作“chos dav rjes su rtogs pa la bzod pa dav wes pa rnams so/”﹞是见道差别相。
“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藏文作“dpyod pa'i/”﹞谛增上法﹝所行﹞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慧;由此慧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今于此中所说义者﹝此八字为汉译增﹞,谓于方便道﹝亦作“加行道”,如上文﹞中观察依止苦谛所起﹝藏文还如上文作“苦谛增上所起”﹞契经等法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于自相续﹝所有﹞苦谛中,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慧,正见体﹝藏文作“yav dag pa'i lta ba'i rav bz/in/”﹞生。由此慧故,永舍一切见苦所断三界所系二十八﹝欲界十、上二界各九﹞随眠,是故名苦法智忍。
“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断﹝藏文作“spavs pa/”﹞一切见苦所断烦恼,令所依转﹝藏文作“gnas gyur nas/”﹞,从此无间,由此智生,证得﹝藏文作“myov ba/”﹞转依,是名苦法智。
“苦类智忍”者,谓苦法智无间无漏慧生,于苦法智忍及苦法智各别内证言:后诸圣法,皆是此﹝二﹞种类﹝藏文作“'di gbis 'phags pa'i chos rnams kyi rgyu'o z/es so so rav la mvon sum du gyur pa'i/”﹞,所以者何?由初二种若忍,若智,是后一切学与无学圣法种类﹝藏文亦作“为学与无学一切圣法之因”﹞,从此,彼得生故。是故无漏慧生,各别内证缘此为境言:后诸圣法皆是此种类﹝即为诸圣法之因﹞,是故名为苦类智忍。
“苦类智”者,谓此无间,无漏智生,于苦类智忍内证﹝藏文作“myov ba/”﹞、印可﹝藏文作“ves par 'dzin pa/”﹞,故名苦类智。如是于余谛中,随其所应诸忍、诸智,尽当知。
306 “现”字,《金藏》误作“见”。
307 如理《义演》云:
“谛行”者,即四谛下苦、空、无常、无我等十六行相也。
同灵泰《抄》文。
308 “成”字,《金藏》无。
309 《入阿毗达磨》卷下云:
择灭无为﹝藏文作“涅槃”﹞名离系果。此由道得,非道所生。果,即离系,名离系果。
又云:
择,谓拣择,即胜善慧于四圣谛,数数拣择。彼所得灭,立“择灭”名。此随所断,体有无量,以所断法量无边故。
310 “道”字,《金藏》无。
311 “道”字,《金藏》误作“相”。
312 此句意云:非真见道、解脱道可名为初果。
313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初云:
由论云三根中,初根取十五心,法师﹝指玄奘﹞云:何意见道取十六心,初根取十五心耶?俱未曾得,同缘谛理,以见道未圆。十六心方见道圆满,名见道。已知、重知,名已知根。取第十六心以去,虽前三谛有重复知,然谛未遍缘,未名重复,故十五心是初根。第十六心以去,是已知根。于修道位,得名曾得未曾得。于见道位,唯﹝名﹞未曾得。见道十六心皆﹝名﹞未曾得。以知、重知,名已知根。第十六心以忍智相复行圆故。若言十五心为见道,第十六以去名修道者,此小乘义。
314 本论卷九中云:
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
315 本论卷九中下文云:
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及断随眠,非实如是。真见道后,方得生故。非安立后,起安立故。分别随眠,真已断故。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中初胜,故颂遍说。
316 《金藏》作“名”,余作“辨”。
317 即指未知当知根。
318 《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四十六则作“所缘”。
319 “来”字,《金藏》作“成”。
320 如《对法》卷十云:
未知欲知根者,谓于加行道及于见道十五心刹那中,所有诸根。此中显示顺决择分所摄加行道,及见道十五心刹那所有诸根,是未知欲知根体。
321 本论卷九中说“思、信、戒、现观智、现观边智谛现观”为六现观。
322 如本论下文云:
二、信现观:谓缘三宝、世出世间决定净信。此助现观令不退转,立现观名。
323 如本论下文云:
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
324 “信等”二字,《瑜伽》卷五十七原作“彼”字。
325 “故”字,原文无。
326 即本论卷九初,如云:
从发坚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
327 《对法》卷十云:
言“诸根”者,谓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藏文作“mi lcogs pa med pa/”﹞等地所依差别故,如其所应有乐、喜、忧、舍根随一。“忧根”者,谓加行道时顺决择分后,于上解脱希求欲证﹝藏文作“'dod pas/”﹞,愁戚﹝藏文作“yi mi bde ba/”﹞所摄。如是十根先未知真,为欲得知修习转故,名未知欲知根。
《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四十六末说“忧根”云:
与三无漏根为所缘、增上。
328 《金藏》作“参”,余作“集”。《对法》、本论《述记》亦作“参糅”。
329 西藏传《对法》为最胜子﹝藏文作“rgyal ba'i sras/”﹞作,非师子觉。有两译本,一为吉贤幢译师,对颂与释文进行整理。《大乘五蕴广释》及《唯识三十论》中所说,多与《对法》文同,可证汉传“参糅”之说。
330 《金藏》作“便”,余作“漏”。
331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初云:
其忧根,体唯有漏,非正根体。论文云﹝加行﹞位中起故,说之为体。如身在下界修决择分善,其信等、意、三受﹝乐、喜、舍﹞可得;是四善根体。此四善根,皆是定法,忧根唯散,唯下界,非彼善根时入观。已出定,随出何善根。彼忧根,缘涅槃起忧戚,遂以为初根体。
332 “七根”,指信、勤、念、定、慧、意、舍。
333 “后三”,谓三无漏根。
334 道邑《义蕴》云:
谓超初、二果,及俱解脱,并菩萨等,此一类能以三根入无色。
《瑜伽论记》卷六十四中云:
后三不定。
335 道邑《义蕴》云:
余次第得果及慧解脱等,此一类不能以三根入无色也。
《瑜伽》卷五十七原文:
第四静虑及无色定,七根﹝信、勤、念、定、慧、意、舍﹞能入。后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
336 即《瑜伽》卷五十七初。《金藏》作“言”,余作“云”。
337 即前七根,加命根,及三无漏根。
《瑜伽》卷五十七原文为:
问:空无边处地几根可得?答:十一。如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应知亦尔。
338 《瑜伽》卷五十七原文为:
问:非想非非想处地几根可得?答:八。
339 “想”字,金陵本作“总”。
340 此下为第一义。
341 “既”字,《金藏》作“即”。
342 灵泰《抄》云:
即菩萨后见道时,傍修彼以前所起世俗智种子,此世俗智种子被他无漏资故,故有漏世俗智种子得名未知当知根。
如理《义演》文同。
343 “十”字,《金藏》缺。
344 “真现观”,藏文作“de kho na mvon rtogs/”。
345 “又于见道中得现观边,安立谛世俗智”,藏文作“bden pa rnam par 'jog pa mvon par rtogs pa'i mtha' las byuv ba kun rdzob wes pa/”。
346 “长养”,藏文作“gsos pa”。
347 灵泰《抄》云:
此下三无色世俗智种子,即非是加行善摄。下三无色无加行四善根,加行位四善根唯在色界中故。
如理《义演》文同。
348 道邑《义蕴》云:
萨婆多计见道前六行伏惑,作四谛观,至见道中苦集灭类此三智边,亦能修彼未来有漏三智功能增长,毕竟不行。今大乘傍修有漏智种,后许现行,故不同彼。问:小乘何不修彼道谛智耶?答:彼说六行能断惑故,道智力增,不须修习,故但三也。
349 灵泰《抄》云:
今唯修彼世俗智种子令增长,不顺彼世俗智现行,故名得修。非是修习。习者,亦是现行修。
智周《演秘》云:
由现道力令所得法种子增明,故所得法名之为修。“行”,谓现行;“修”,谓习学,亦名习修。
350 灵泰《抄》云:
即唯是相见中十六心傍修世俗智种子。以相见道有差别相,顺世俗智,非是真见道中能修世俗智。以真见道是无相,无差别相,无相顺等,所以不修。此第一解胜。
如理《义演》文同。
351 如《对法》卷十云:
复次,依止修道分别修义。谓依初静虑地现修道时,亦修欲界系所有善根。于彼得自在﹝藏文作“dbav 'byor ba/”﹞故。如依初静虑地修欲界善根,如是依一切上地现修道时,皆能修习下界下地所有善根,于彼得自在故。当知此中所说义者,谓依止上地现前修习道时,下界下地所有善根虽不现前,亦皆修习,何以故?于彼得自在故。“自在”者,谓转增胜现行﹝藏文作“mchog tu mvon du gyur pa la/”﹞自在故。
352 灵泰《抄》云:
虽作此解,《疏》主自于疏文中弹斥云:既言见道即是慧增,若无色界即是定增而慧劣,故下三无色不得有见道,以见道依定增慧,劣地无有。
如理《义演》文同。
353 《枢要》卷下云:
依六十九﹝如云“复次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藏文作“ber bsdogs”)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所以者何?无色定中,奢摩他道胜、毗钵舍那道劣。非毗钵舍那道劣(藏文作“chuv ba'i lam gyis/”)能入圣谛现观;非生上地或色界,或无色界,能初入圣谛现观。何以故?彼处难生厌故,若厌少者,尚不能入圣谛现观,况于彼处一切厌心少分亦无”。又此下文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摄俗智为依止故,能入见道。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藏文有“有漏”二字)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藏文作“yovs su bsgoms pa/”)皆得清净,亦名为修(藏文作“由正悟入见道使种子得清净故,即此熏修先时有漏善世俗智,说为能修”)﹞,及《对法》第九﹝如云“修(藏文作“lam bsgom pa/”)云何?略说有四种:谓得修(藏文作“thob par bya ba'i phyir lam bsgom pa/”)、习修(藏文作“bsten pa'i phyir bsgom pa/”)、除去修(藏文作“bsal ba'i phyir bsgom pa/”)、对治修(藏文作“gben po bsgom pa/”)。‘得修’者,谓未生善法修习令生。‘习修’者,谓已生善法修令坚住(藏文作“gnas pa/”)、不忘(藏文作“mi bams pa/”),倍复(藏文作“phyir z/iv 'byuv ba/”)增(藏文作“'phel ba/”)广(藏文作“spel bar bya ba/”)。‘除去修’者,谓已生恶不善法,修生永断。‘对治修’者,谓未生恶不善法修令不生。如是四种修差别相(藏文亦作“lam bsgom pa rnam pa bz/i/”)随其所应依四(藏文无“四”字)正断(藏文作“yav dag par spov ba'/”)说。为得故修,名为得修,由此修力得所未得诸善法故。习(藏文作“bsten pa/”)即是修,名为习修,由此修力数习已得诸善法故。为除故修,名除去修,由此修力除去现行位诸不善法故。修习对治,名对治修,对治未来诸不善法令成不生法故。又道生时,能安立(藏文作“'jog pa/”)自习气,是名得修。从此种类(藏文作“de'i rgyu las byuv ba rnams/”)展转增盛相续生(藏文作“tsher 'bar bar 'byuv ba/”)故。又即此道现前修习,是名习修,由即此道现前行(藏文作“lam de bid kyi kun du sbyor ba de bid mvon par gyur pa/”)故。又即此道现在前时,能舍自障,是名除去修,由此,能灭自所对治粗重障故。又即此道,既舍自障,又令彼未来位不生法中(藏文作“mi skye ba'i chos can du 'jog pa/”)是名对治修,由已得转依(藏文并有“由诸加行及无间道”一句),于未来世安置(藏文作“'jog pa/”)彼障(藏文作“断烦恼已”)令住不生法故。又由具四种对治故,名对治修,谓厌坏对治(藏文作“rnam par sun 'byin pa'i gben po/”)、断对治、持对治(藏文作“rten gben po/”)、远分(藏文作“thag bsriv ba'/”)对治。厌坏对治者,于有漏诸行见多过患(藏文作“bes dmigs su blta ba'/”)谓以如病、如痈(藏文作“'bras/”)等行(即“行相”),厌坏五取蕴故。断对治者,谓方便(或说“加行”)及无间道,由彼能断烦恼故。持对治者,谓解脱道,由彼能任持断得(藏文作“spov ba'i 'thob pa kun du 'dzin pa/”)故。远分对治者,谓此后诸道(藏文作“de'i gov ma'i lam/”)彼令先所断烦恼转远离故。如是四种对治差别,是前对治修差别义”﹞、第十﹝已于《疏》文“上唯修下”处引讫﹞、第十三卷﹝已于《疏》文“解真现观”处,引彼论“十现观”中之一讫﹞明修,应广分别。
地前得行二修,有漏,唯得修无漏。若在见道,得行二修无漏,得修有漏。七地以前,二修通有漏无漏。八地以后,二修俱无漏,得修有漏,为受十王位故。若出世间智,世出世间智。已辨修,并上下修,串习未串习等,何位起不起。一切皆如理应思。三无色中,缺四善根,故无。无漏见道所言有者,得修有漏曾得故。
354 “起”字,《金藏》有,余无。
355 “趣”字,《金藏》有,余无。
356 谓法空观。
357 原作“净增上意乐地等。”藏文作“lhag pa'i bsam rnam par dag pa la sogs pa'i sa/”。
358 “佛”字,原作“如来”。
359 “根”字,《金藏》有,余缺。
360 即指《瑜伽》卷五十七。
361 灵泰《抄》云:
虽二乘人亦见道中时节促,然二乘人见道以前资粮、加行位、时节皆促;所以《大论》说二乘入资粮、加行、见道三位皆有未知当知根。若菩萨地前资粮、加行、二位劫数既长,故《大论》说菩萨胜解行地有未知当知根,不说菩萨见道中有未知当知根。故不可例。
如理《义演》文同。
362 不计忧根。
363 如本论卷七云:
加行等位,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
364 如《对法》卷十云:
已知根者,从第十六见道心刹那以上,于一切有学道中所有诸根是已知根体。所以者何?即前十根从第十六见道心刹那乃至金刚喻定,于如是有学道中,未有所应知境曾所不知故,名已知根。
《枢要》卷下云:
《对法》:已知根或十,或九根。忧根在中,即通有漏,有漏信等,修道位中亦是已知根。此中虽除忧根,何不取有漏信等耶?若言以无忧,有漏皆除,即未知根既除忧根,亦应不取余有漏!有漏彼既皆取,此亦应尔!
﹝答:﹞初根欣乐心深,忧根亦是。此﹝已知﹞根有漏劣于无漏,无漏之者是根。据实而言,亦是。除劣、取胜,但说无漏为已知根。其具知根,若成无学,即通有漏。为根增上,不取有漏。有漏之者,名为信等五,不名具知根。其已知根,亦应准此。文言无漏故,故有漏者,亦所除中。
365 《对法》卷十云:
具知根者,谓于无学道所有诸根。言“诸根”者,即前所说九根,除忧根,于无学道中,说名俱知根。“具知”者,谓阿罗汉等此所有根,名具知根。无学身中无有忧根,所应学无故。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