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八、十门广解缘起(注解)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4日
来源:   作者:韩镜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八·八、十门广解缘起(注解)

 

  注解

  1 第二别摄十二有支中,第一以惑业苦总摄十二支。合前缘起十二支章前六门,此作第七门。

  2 “能所”二字,《金藏》有,余无。

  3 谓自此节论文“然十二支......”以下。

  4 “悬”字,《金藏》作“玄”。

  5 此即初中初文。

  6 “五住地”,藏文作“gnas kyi sa/”。

  7 “见一处﹝住地﹞”,藏文作“rta gcig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8 “欲﹝爱住地﹞”,藏文作“'do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sa/”。

  9 “色﹝爱住地﹞”,藏文作“gzugs ky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色”字下,《金藏》有“无色”二字。

  10 “有爱”二字,《金藏》有,余无。

  “有爱﹝住地﹞”,藏文作“srid pa'i 'dod chags la gnas pa'i gnas kyi sa/”。

  11 《胜鬘经》卷一原文作:

  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藏文作“bon rmovs pa kun nas ldav ba thams cad/”﹞。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胜鬘经述记》卷二云“所知障唯约种子为论,故言‘心不相应’。若据现行,名相应故。余四住地,即云‘起’故也”﹞,无始无明住地﹝藏文作“ma rig pa'i gnas kyi sa/”﹞。

  12 《佛地经论》卷七原文为:

  若望菩萨,是染污故,亦名有覆。故所知障,亦名无覆,亦名有覆。一体二名,所望别故。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而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此熏生一种子体,亦有多用。起时虽俱,而渐次断,圣道势力有分齐故。

  13 本论卷九云:

  二、邪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业。彼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二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细误犯愚,即是此中俱生一分。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或唯起业,不了业愚。

  14 《胜鬘经》卷二云:

  世尊!又如取,缘﹝藏文作“len gyi rkyen gyis/”﹞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藏文作“ma rig gnas kyi sa'i rkyen gyis zag pa ma mchis pa'i las kyi rgyu las byuv ba'i/”﹞,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藏文作“dbav thob pa rnams/”﹞三种意生身﹝藏文作“yi kyi lus/”﹞。

  《胜鬘经述记》卷三云:

  昔由有漏业所感得身,若随业力,不久即灭。圣者既欲三劫修因,恐废长时修涅槃行,乃将定愿无漏资助感生﹝原作“身”,今改﹞,今身业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所知障助为缘,无漏有分别业为因,有三种意生身: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阿罗汉喻欲界,辟支佛若色界,大力菩萨犹无色界。《成唯识》名大自在菩萨﹝卷八作“得自在大愿菩萨”﹞,谓八地以上皆得相、土二自在故,名为“自在”。

  15 “有”字,《金藏》无。

  16 “业”字,《金藏》作“等”,《义演》牒文同。

  17 即见所断及修所断无明。

  18 具意:由何谛对治。

  1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一云: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转异殊胜?世尊告曰: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转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异无明。

  复言:世尊!谁有何等转异无明,而说无明为缘生行?世尊告曰: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由此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如是所说外法异生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妄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缘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

  如是所说不共无明,内法异生虽不放逸而修学者,亦未能断。诸圣有学应知永断。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四种无明、断增上缘。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如是所有无明缘行,生生渐灭,不复增长。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是故唯依外法异生,我说顺次杂染缘起,最极圆满,非住内法。是名无明转异殊胜。﹝十一种初胜事中,第五殊胜讫。﹞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邪行殊胜?世尊告曰:彼四无明于诸谛中,皆能发起增益、损减二种邪行。复言:世尊!如何名为增益、损减二种邪行?世尊告曰:由四﹝种﹞颠倒:谓于非法,见为是法;或于是法,见为非法;或于生天解脱道中非方便者,见是方便;是方便者,见非方便;如是名为增益邪行。诸有诽谤一切邪见,如是名为损减邪行,是名无明邪行殊胜。﹝十一种初胜事中,第六殊胜讫。﹞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相状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有二种相:一者、微细自相殊胜,二者、遍于可爱非爱俱非境界共相殊胜。所以者何?缠缚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随眠无明!相应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不共无明遍于一切可爱非爱俱非境界,覆真实相,显虚妄相,共相而转!非余烦恼有如是相,是故殊胜。余身见等共相烦恼,亦用无明为依而转。是名无明相状殊胜。﹝十一种初胜事中,第七殊胜讫。﹞

  20 “前说”等十二字,除《金藏》外,均作“道理”二字。

  21 “设”字,《金藏》作“复”。

  22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云:

  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

  23 《对法》卷七云:

  真实义即四圣谛。于彼愚痴,名真实义愚。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缚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非已见谛者能发此业,无真实义愚故。

  24 “非无学”三字,《金藏》有,余无。

  《瑜伽》卷十原文为:

  几支是非学非无学?答:一切。

  25 即:有学是以顺解脱分等为体。

  26 “卷”字,《金藏》有,余无。

  27 “应由”等八字,《金藏》有,余无。

  28 如《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云:

  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

  29 《对法》卷七原文作:

  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

  30 灵泰《抄》云:

  “方便”者,是方便善。

  《对法》卷四云:

  加行善﹝藏文作“sbyor bas dge ba/”﹞者,谓依止亲近善丈夫故,唯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

  31 《对法》卷四云:

  生得善者,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藏文作“rav bz/in gyis/”﹞,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

  32 谓内法异生。

  3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云:

  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

  若造非福行,乃由随眠转异无明、缠缚转异无明、相应转异无明——“三种无明引发忘念”——为缘引发,非由第四种不共转异无明所引发。

  34 即别报业。

  35 灵泰《抄》云:

  此第二解。唯说资粮加行二位中,能造别业,不能感总报业,不名行支。今此《唯识论》中但取感总报业,方名行支。故经云说内法不造者,非无明行二位不造总报业。虽经言资粮加行位中,不放逸者所有福行、不动行感报,实不是总报,但是别报因,亦非行支体。若不许现报业等不名行支尔者,即别助当业而相例失,若说现报业名行支,亦应别助当报业应名行支!既别助当业不得名行支,其现报业亦不名行支!此解,亦不正义。

  36 《摄论》卷一末作“有支熏习”,即阿赖耶识三种熏习差别最后一种。

  《摄论·世亲释》卷三解云:

  有支熏习差别者,由善、不善、不动行力故,于诸趣中流转差别。此三,如后所知相﹝分﹞初,当广分别。

  《摄论·无性释》云:

  谓福、非福、不动行增上力故,于天等诸趣中,有无明等乃至老死熏习差别。

  37 道邑《义蕴》云:

  “名色”等取八俱作意、想、思。“意处”中取前念第八。余可知。

  38 《摄论·无性释》卷三中云:

  “若复有执”者,谓经部师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生。“是诸法种子”者,是诸有为能生因性。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后刹那色无间而生;从前刹那心,后刹那心及相应法无间而生。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复计阿赖耶识是诸法因?

  39 《摄论·无性释》卷一中云:

  非如大等显了法性藏最胜中。

  40 灵泰《抄》云:

  然萨婆多说除能作因外,余五因因缘性。

  41 即前业等为增上缘,所引发名言因缘所熏习气。

  42 如理《义演》云:

  “余色”,即是扶尘根也。言行蕴少分,即除触也。

  43 “如”字下,疑落“除”字。

  44 “三名”,即想蕴、行蕴少分及七识。

  45 谓“因果差别”体。

  46 道邑《义蕴》云:

  但说前十门﹝第五门﹞出五果体处也。

  47 见《瑜伽》卷九及卷九十三等。

  48 即处胜。“识依起,胜”四字,《金藏》有,余无。

  49 《金藏》作“识名”,余作“名识”。

  50 《金藏》作“二”,余作“四”。

  51 《对法》卷四云:

  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为起﹝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r 'gyur ba/”﹞未来生故,于诸谛境无智为先﹝藏文作“mi wes pa svon du 'gro ba'i/”﹞,造诸行业,熏在心故。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由心习气力,能令当来名色等前后相依,次第生起,种子得增长故。

  52 《枢要》卷下云:

  论说识支,既是所引,即显业种能引业收。如识即业,为能引,识种名色收。与三种、二种缘生相摄。

  本论卷八中云:

  诸支相望,增上定有。余之三缘,有无不定。契经依定,唯说有一。爱望于取,取望于生,有因缘义。若说识支是业种者,行望于识,亦作因缘。余支相望,无因缘义。而《集论》说无明望行有因缘者,依无明时业习气说。无明俱故,假说无明,实是行种。《瑜伽论》说:诸支相望无因缘者,依现爱取,唯业有说。无明望行,爱望于取,生望老死,有余二缘。有望于生,受望于爱,无等无间﹝缘﹞,有所缘缘。余支相望,二俱非有。此中且依邻近、顺次、不相杂乱实缘起说。异此相望,为缘不定。

  53 如本论卷八云:

  此中识种,谓本识因。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种摄。

  54 《金藏》作“缘起”二字,余作“契”。

  55 如《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卷:

  世尊告曰:应知于此十二分中,无明,与行及识一分,名为能引。复有一分识,及名色、六处、触、受,名为所引。

  5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原作:

  一分名色、六处,及与触、受,亦名所生。

  57 “尔”字下,“别抄”卷三有多文云:

  唯应说为所引所生。

  58 “能”字,《金藏》、《义演》作“所”。《演秘》等牒作“能”。

  59 《瑜伽》卷九十三原文:

  一者、领受内异熟果,二者、领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彼由听闻不正法故,或由先世串习力故,于二种果发起愚痴。彼由于内异熟果中有愚痴故,不能如实了知当来后有生苦;由此前际后际无明增上力故,如前造作、增长诸行。

  60 如《瑜伽》卷九十三云:

  如是由先异熟果愚引后有已,复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生贪爱。由此爱故,或求诸欲,或求诸有;又取欲取,或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爱、取和合,润先引因,转名为有。是当生起因所摄故。

  61 如本论《述记》云:

  问:若﹝唯种子﹞尔者,何故《大论》第九云:三行所熏发种子六识,及种子所生果时六识名为识支,处处又说行熏于识,识与名色得互为缘?《十地﹝经﹞论》﹝卷八﹞云:如无明有子时、果时,乃至于生、老死亦尔?

  62 即主伴、总别、胜劣、因果四。

  63 即此五支之名言种子。

  64 “或”字,《金藏》无。

  65 智周《演秘》云:

  据彼总报,名色、触、受而与其识实无前后,或有前后,总报新种诸识熏别,未必同时。第六熏者,亦容前后。由此而言,有俱、前后。若别报,识、名色、触、受及五根等,非无前后。

  66 如《十地经论》云:

  识亦有二种作:一者、能令有相续,二者、与名色作因。

  67 《对法》卷四云:

  识有二种业:一、持﹝藏文作“'dzin pa/”﹞诸有情所有业缚,二、与名色作缘。持诸有情业缚者,与行所引﹝藏文作“rnam par wes pa la 'du byed kyis bskyed pa'i/”﹞习气俱生灭﹝藏文作“俱起”﹞;与名色作缘者,由识入母胎,名色得增长故。

  68 见《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等”字,原作“六处、触、受诸分”。

  69 如《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卷云:

  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

  70 道邑《义蕴》云:

  五果种子生现之时,与未生时,其体是一。约位别故,说为生引。今据生现之位,故说生引同时。此说所生与所引同时:谓生死位识等五现,名为所生,识等五种,名为所引。未被润位,生引不俱。既被润已,生现行时,种现必俱,故同时也。

  71 “居”字,《金藏》作“在”。

  72 “上”字,《金藏》作“亦”。

  73 原无“此引生支”四字,引文指上故云。

  7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原文作:

  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一时起,何因缘故先说其引,后说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75 “此”字,灵泰《抄》、《义演》、《金藏》有,余无。

  76 第五因果差别门中,五种子门内第四“熟未熟因果”云:

  有作是释:爱、取、有,邻近果故,名之为果。若尔,正生果故,即识等五应亦名果。

  77 即《瑜伽》卷九十三初文。

  78 《瑜伽》卷十谓不知世俗苦因及胜义苦因。

  79 如前已引《瑜伽》卷九十三及卷九文。

  80 如《枢要》卷下云:

  问:何缘发业要现无明,润业位中,亦通唯种?答:二理皆齐。若不放逸内﹝法﹞异生福、不动﹝行﹞,唯种子发。故经说言非无明发。

  若种亦不发,何得称为非明为缘?非违有支,与见谛何别?由此故知唯种亦发。若尔,何故生上初行支不唯种发,有现无明为彼因起?迷真实义愚现见有故,不同不放逸内法异生。

  81 “识等”二字,《金藏》有,余无。

  82 “三恶趣果”四字,《金藏》有,余无。

  83 “为”字,《金藏》有,余无。

  84 “胜义苦”,藏文作“yav dag pa'i sdug bsval/”。

  85 谓不了境界愚。

  86 即“缘境界受”。

  87 道邑《义蕴》云:

  今此意说:若不因无明发行势力,即名言种无力,未能生当来异熟果也。

  88 《瑜伽》卷五十九中云:

  问:于彼彼界,结生相续,彼彼身中,当言全界一切烦恼皆结生耶?为不全耶?答:当言全,非不全﹝藏文作“ma tshav ba dag gis ni ma yin no/”﹞,何以故?若未离欲﹝藏文作“'dod chags dav ma bral ba/”﹞,于自生处,方得受生。非离欲故。又未离欲者,诸烦恼品所有﹝藏文作“bon movs pa'i phyogs dav mthun pa'i/”﹞粗重,随缚自身,亦能为彼异身生因。由是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结生相续。

  又将受生时,于自体上贪爱现行﹝藏文作“kun nas 'byuv la/”﹞,于男、于女,若爱、若恚,亦互现行。又疑现行,彼作是思:“此男、此女今为与我共行事不?”又于内、外,我、我所见﹝藏文作“va'ir 'dzin pa/”﹞,及我慢等,皆亦现行。由此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当结生相续。

  89 灵泰《抄》云:

  然大乘中,若分别烦恼,唯见道断,见道亦能断事烦恼,即是缘自他见所起贪、恚、慢等是。若俱生烦恼,唯是修道断,然修道多断迷事烦恼,亦能断理烦恼,谓俱生身边见,及邻近憍慢等是。

  90 谓至下文处。

  91 如本论卷八云:

  然无明支正发行者,唯见所断,助者不定。爱、取二支正润生者,唯修所断,助者不定。

  92 《瑜伽》卷十原文为:

  问:何故诸支相望无因缘耶?答:因缘者,自体种子缘所显故。问:若诸支相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依因果体性建立缘起耶?答:依增上缘所摄引发因﹝藏文作“'dren pa'i rgyu/”﹞、牵引因﹝藏文作“'phen pa'i rgyu/”﹞、生起因﹝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i rgyu/”﹞故,说名为因。

  93 见《瑜伽》卷十中,原文为:

  复次,建立有支有二种:一、就胜分﹝藏文作“gtso bo'i yan lag/”﹞建立:谓取所摄受业﹝藏文作“len pas yovs su zin pa'i las/”﹞,如前已说。﹝卷九云:“由此爱、取和合资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二、全分﹝藏文作“mtha' dag gi yan lag/”﹞建立:谓业及识,乃至受所有种子,取所摄受建立为有,应知。

  94 “为”字,《金藏》有,余无。

  95 即《瑜伽》卷十。

  96 如《瑜伽》卷五云:

  依有润种子因依处,施设生起因。所以者何?由欲、色、无色界系法,各从自种子生。爱名能润,种有所润。由此所润诸种子故,先所牵引各别自体当得生起。如经言“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是故依有润种子依处,施设生起因。

  下文又云:

  能生因者,谓生起因。

  97 《瑜伽》卷三十八云:

  当知此中牵引种子、生起种子﹝藏文作“'phen pa dav mvon par 'grub pa'i sa bon/”﹞,名能生因﹝藏文作“bskyed pa'i rgyu/”﹞......。当知此中若能生因,是名因缘。

  98 “全”字,金陵本误作“余”。

  99 《瑜伽》卷十原文作:

  二全分建立谓业及识,乃至受所有种子。取所摄受,建立为有应知。

  100 如解所引支,本论《述记》云:

  此五种子虽是当果亲因缘性,正是“引因”,然近行熏,故从能熏行说“所引”也。

  101 本论卷二初云:

  生名为有,宁在未来?灭名为无,应非现在!

  102 本论卷三云:

  前因灭位,后果即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

  103 “五”等四字,《金藏》有,余无。

  104 “渐长生”,原作“渐生长”。

  105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原文为:

  复言:世尊!云何次第生身生相?世尊告曰:于其最初,有下种生。从此无间,有渐增生。从此无间有出胎生。从此无间,有渐生长。既成长已,受用言说能得等生。如是品类,名次第生。

  复言:世尊!此属谁生?世尊告曰:蕴、界、处生,都无有我。所以者何?以诸蕴等渐增长故,其性无常。即无常法有此生相。

  10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原文为:

  复言:世尊!云何而生?世尊告曰:由命根力有暂时住分限法故,其性无常。即无常法如是而生。即此四种生身之相时分变异,应知能作五种衰损,说名为老。

  复言:世尊!云何名为五种衰损?世尊告曰:一者、须发衰损:以彼须发色变坏故。二者、身相衰损:形、色、肤、力、皆衰损故。三者、作业衰损:发言气上,喘息逾急,身战掉故,住便偻曲,以其腰脊皆无力故;坐、即低屈,身羸弱故;行必按杖,身虚劣故;凡所思惟,智识愚钝,念惛乱故。四者、受用衰损:于现资具受用劣故;于戏乐具,一切不能现受用故;于诸色根所行境界,不能速疾明利而行,或不行故。五者、命根衰损:寿量将尽,邻近死故。遇少死缘,不堪忍故。

  10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原文:

  寿量将尽,邻近死故。遇少死缘,不堪忍故,即于此四生身相中。复有六种死差别相:一者、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四者、不究竟死分差别相,五者、究竟死分差别相,六者、时非时死。应知此中自相死者,谓识离身。色相灭没,差别之相。如是名为生身相中名色等相由生老死而有差别。

  108 《瑜伽》卷十说“衰老”云:

  衰﹝藏文作“khyor ba/”﹞云何?谓依止劣故,令彼掉动﹝藏文作“khyor khyor ba/”﹞。老云何?谓发色衰变﹝八十四云“言皓首(藏文作“mgo skya/”)者,发毛变改,白银色(藏文作“ma tshav z/iv mdog dkar ba dav ser ba'o/”)故”﹞。媶云何?谓皮肤缓皱﹝藏文作“sber sber po/”﹞故。熟﹝藏文作“rgas pa/”﹞云何?谓火力﹝藏文作“gzi brjid/”﹞衰减,无复势力受用欲尘。﹝八十四云“言衰熟(藏文作“rbiv pa/”)者,年衰迈时(藏文作“tshad yovs su gyur pa bid/”),即彼黄皴(藏文作“skya bor gyur pa/”)、无光泽故”﹞、气力损坏﹝藏文作“z/om pa/”。八十四作“朽坏”,藏文作“gz/om pa/”﹞云何?谓性多病故,无有势力能作事业﹝藏文作“brtsal bar bya ba la thu med pa/”。八十四云“势力、勇、健(藏文作“mthu dav brtson 'grus dav stobs dav rtsal/”)皆无有故”﹞。黑黡间身云何?谓黯黑出现,损其容色﹝藏文作“bzav ba la bgegs su gyur pa'i/”。八十四作“遍支体”﹞。身脊伛曲,喘息奔急﹝藏文作“mgul ba'i sgra var var po 'byuv z/iv dbugs brdzav pa/”﹞云何?谓行步威仪身形所显,由此发起极重喘嗽。形貌偻前云何?谓坐威仪位,身首低曲。凭据杖策云何?谓住威仪位,依杖力而住﹝八十四云“脊伛曲者,身形前偻,凭杖行故”。又最初云“言蹎蹶者,年衰迈时,行步去来多僵仆(藏文作“rdeg 'cha' z/iv 'gyal ba'o/”)故﹞。昏昧﹝藏文作“mi gsal las g-yur pa/”﹞云何?谓卧威仪位数重睡眠﹝藏文作“rgyun du gbid stug pas non pa/”﹞。羸劣﹝藏文作“z/an pa/”﹞云何?谓即于此位,无力速觉﹝藏文作“mun du sad pa'i mthu med pa/”。八十四云“言羸劣(藏文作“bam dma' ba/”)。”者,诸根于境,无多能(藏文作“rgyu ba mi mav ba'o/”)故”﹞。损减﹝藏文作“bams pa/”。八十四译作“衰退”﹞,谓念、慧﹝藏文作“dran pa'i blo/”﹞衰退﹝八十四作“无多能”﹞。衰退﹝藏文作“yovs su bams pa/”。八十四译作“遍衰退”﹞云何?谓念、慧劣故,至于善行不能现行﹝八十四则谓为“即诸根等经彼念,瞬息等位,渐损减故(藏文作“'das wiv 'bri ba'o/”)”﹞。诸根耄熟﹝藏文作“yovs su smin pa/”﹞云何?谓身体尪羸﹝藏文作“rav bz/in gyis z/an par gyur pa/”。八十四解云“即彼衰废,无堪能故(藏文作“de dag bid kyi bye brag go/”)”﹞。功能破坏﹝藏文作“yovs su 'bral ba/”﹞云何?谓彼于境不复明利﹝藏文作“mthu med par gyur pa/”﹞。诸行朽故﹝藏文作“'du byed rnams rbiv par gyur pa/”﹞云何?谓彼于后将命终时﹝八十四解云“根所依处时经久故(藏文作“dbav po'i gnas rnams dus gz/an du gnas pa'o/”)”﹞。其形腐败﹝藏文作“gtugs par gyur pa/”﹞云何?谓寿量将尽,身形临坏。于诸事业无复功能﹝藏文有“故”字。八十四解云“即彼所说性衰变故(藏文作“de dag bid gz/an du 'gyur ba'o/”)”﹞。

  卷八十四复别别解释“死”云:

  复次,殒﹝藏文“wi 'phos pa/”﹞者,舍身形﹝藏文作“lus yovs su bor ba'o/”﹞故。终﹝藏文作“'chi 'pho ba/”﹞者,临死时﹝藏文作“'chi ka bid do/”﹞。丧﹝藏文作“z/ig pa/”﹞者,若于是时,尸骸犹在﹝藏文作“lus ros 'dug pa'o/”﹞。没﹝藏文作“nub pa/”﹞者,若于是时,尸骸殄灭﹝藏文作“mi gnas pa'o/”﹞。

  又丧者,据色身故。没者,据名身﹝藏文作“miv gi lus/”﹞。“寿退、暖退”者,谓将欲终时,余心处在﹝藏文作“sbiv gar gnas pa'o/”﹞。命根灭者,一切寿量皆穷尽﹝藏文作“tshe thams cad yovs su gtugs pa'o/”﹞故。死﹝藏文作“'chi ba/”﹞者,其识弃舍心胸处﹝藏文作“sbiv gar yovs su 'dor ba'o/”﹞故。殂落﹝藏文作“dus byas pa/”﹞者,从死以后,或一七日,或复经于二、三七日。

  109 本论卷八原作:

  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

  110 《金藏》作“谓”,余作“为”。

  111 “识”字,《金藏》无。

  112 如《瑜伽》卷五十六云:

  众苦引因依处﹝藏文作“'phen pa'i rgyu'i gnas/”﹞者,谓于现法中,名色为缘六处生起,不断、不知﹝藏文作“不遍知”﹞;此为所缘及依处故,、一切愚夫于内自体愚痴生起,是名“无明”。无明缘故,次后诸行,乃至后时有触缘受。此中六处,名“无明等引因依处”。众苦生因依处者,谓诸愚夫触为缘﹝藏文作“kun du rmovs pa'i reg pa'i rkyen gyis/”﹞故,于现法中,诸受生起。此为依处,于外境界发起诸爱。由爱为缘,次后有取。取为缘故,次后有有。如是爱等三种生因,用触﹝为﹞缘受为所依处。

  道邑《义蕴》云:

  问:受缘于爱,何缘触?答:唯无明触所生之受,为缘生受,故兼触也。

  藏文《瑜伽》谓受生缘之触,即“愚痴触”。

  113 “不断因”,藏文作“spov ba'i rgyu ma yin pa/”。

  114 “有”字,《金藏》有,余无。

  115 “自”字,《金藏》作“为”。

  116 藏文无“杂染”二字。

  117 “熏发”,藏文作“bskyed pa/”。

  118 原无“为因”二字。

  《瑜伽》卷十原作:

  问若说无明以不如理作意为因,何因缘故,于缘起教中,不先说耶?答彼唯是不断因故;非杂染因故。所以者何?非不愚者起此作意,依杂染因说缘起教,无明自性是染污。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故彼不能染污无明。然由无明力所染污,又生杂染业、烦恼力之所熏发,业之初因,谓初缘起。是故不说不如理作意。

  11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卷末原文:

  复言世尊:无明亦缘非理作意,何故唯说无明为缘?世尊告曰:无明亦引非理作意,与行为缘。又从无明所生触、受为缘,生爱。是故偏说。

  120 “心热”,藏文作“sems yovs su gduv ba/”。

  121 “忧”,《十地经论》原作“愁”。“愁”,藏文作“mya van/”。

  122 “悲”,藏文作“smre svags 'don pa/”。

  123 “意根相对”,藏文作“yid kyis lta ba'i ams su bab pa/”。

  124 “忧”,藏文作“yid mi bde ba/”。

  125 “恼”,藏文作“'khrug pa/”。

  《十地经论》卷八续云:

  如是但有苦树﹝藏文作“sdug bsval gyi ljon pa/”﹞增长,无有作者。菩萨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则无作事。第一义中,无有作者,无有作事。

  126 见《大般若经》卷十二初分〈教诫教授品〉。

  127 《大般若经》卷十二初原文作:

  不应观无明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若常,若无常。

  128 《金藏》作“转”,余作“趣”。

  129 “转诸”二字,《金藏》有,余无。

  130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初云:

  问:此契经说老死缘愁、悲、苦、忧、恼,何故愁等不立有支?答:无支相故。谓愁等五散坏有支,如霜雹等害诸苗稼。复次,愁等非一切时,非一切处,非一切有,犹如疾病,是故愁等不立有支。

  问:此愁等五,不应但说老死为缘!以无明等十二有支为缘生故。

  答:此经应说无明缘行及愁等五,乃至生缘老死及愁等五,而不说者,是有余说。复次,应知此经以终显始。老死为缘既生愁等,应知乃至无明亦尔。复次,老死位中多起愁等,是故偏说。复次,老死位中所起愁等多是上品,是故偏说。复次,造恶业者、毁净戒者,于此位中多生愁等,是故偏说。如契经说若男、若女,造身、语、意三种恶行,或破尸罗,临命终时,恶趣相现。如日欲暮,大山峰影来覆其身。当于尔时,身心惊怖,生大苦恼,乃至广说。是故但说老死为缘。

  131 与《大毗婆沙论》卷三,“非一切”说相近。

  132 《俱舍论》卷九云:

  若缘起支唯十二者,不说老死果,老死应有终;不说无明因,生死应有始;或应更立余缘起支;余复有余,成无穷失!不应更立,然无前过,此中世尊由义已显。云何已显?

  133 “谓由”,原作“颂曰”。

  134 “从”字,《金藏》有,合原文。

  135 “唯”字,金陵本误作“准”。

  136 《俱舍论》卷九原文作:

  颂曰: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论曰“从惑生惑”,谓爱生取。“从惑生业”,谓取生有,无明生行。“从业生事”,谓行生识及有生生。“从事生事”,谓从识支生于名色,乃至从触生于受支,及从生支生于老死。“从事生惑”,谓受生爱。由立有支其理唯此。已显老死为事、惑因;及显无明为事、惑果;无明老死,事、惑性故;岂假更立余缘起支。故经言如是纯大苦蕴集。若不尔者,此言何用?

  137 “即”字,《金藏》有,余无。

  138 《金藏》作“惑”,余作“或”。

  139 “由”字,《金藏》无。

  140 《瑜伽》卷十原文为

  问:何故不说自体﹝藏文作“vo bo bid/”﹞为自体缘耶?

  141 《瑜伽》卷十原文作:

  答:由彼自体若不得余缘,于自体杂染不能增长,亦不损减。是故不说。

  142 即发业、润有。

  143 “非如小乘无明以五蕴为缘起支,爱等亦尔。惑等相例”,《疏翼》原无,今依《大正藏》增。

  144 “前”字,《金藏》有,余无。

  145 谓前无明缘老死生故。

  146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云:

  有余师说:无明有因,即前老死。老死有果,谓后无明。

  147 即本论文外所加。

  148 下文料简诸支增立减废门中有七:一、料简生老死支,二、料简

  名色支,三、料简爱支,四、料简所生立二所引立五差别,五、料简发业立一润业立二差别,六、料简依上下地无明发行、会经论违,七、料简生上下地缘何受起爱。此即本论废立门中,第一子门也。

  149 《金藏》作“俱”,余作“谓”。

  150 “支”字,《金藏》无。

  151 谓生、住、异、灭四相。

  152 《对法》卷一,有谓:所触一分中,有二十二触,第十九为死触﹝藏文作“'chi ba/”﹞,非即灭相。

  153 于中分五:一、答老非定有,二、问病何非支,三、答病不遍不定,四、老不定而遍,五、三界四生亦有老。此即初中初文。

  154 见《对法》卷四。

  155 “胎生身中”,藏文作“mval nas skye ba'i skye gnas su/”。

  156 “故”字,原作“法”。

  157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初云:

  问:病何故不立有支?答:无有支相故。复次,若法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有者,立有支。病非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有,故不立有支。如尊者薄矩罗说:我于佛法出家,年过八十,尚不忆有少头痛,况余身病!彼在欲界赡部洲生,尚无少病,况余界余处。病不遍故,不立有支。

  158 “十”字下,本论《述记》原多“三”字。

  159 “上界”二字原作“彼”。

  160 “朽坏腐败性”,藏文作“rbivs pa dav devs pa/”。

  161 《瑜伽》卷十原文作:

  问:几支色界系?答:一切一分。

  问:云何应知彼有老耶?答:彼诸行有朽坏腐败性故,如色界系,当知无色界系亦尔。

  162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末云:

  问:此经中说名色缘六处,应不遍说!四生有情谓胎、卵、湿生,诸根渐起,可说名色缘六处。化生有情诸根顿起,云何可说名色缘六处?但应说识缘生六处!有作是说:此经但说欲界三生,不说上界化生,亦无有失。

  163 “即”字,《金藏》作“亦”。

  164 见《瑜伽》九十三初及卷第九中。

  165 “腹”字,《金藏》作“胎”,卷九亦然。

  166 “余如胎生,次第皆有”八字,原作“无余差别”,今改。

  《瑜伽》卷九原作:

  当知此中依胎生者,说转次第。卵生、湿生,除在母腹。

  167 “欲、色”二字,本论《述记》引文倒。

  168 “出现”,藏文作“'byuv ba/”。

  169 “身分顿起”,藏文作“skye ba'i skye gnas su cig car 'byuv ba/”﹞。

  170 “明利”,《大毗婆沙论》作“猛利”。

  171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末云:

  应作是说:此经通说三界、四生。谓化生者初受生时,虽具诸根,而未猛利。后渐增长,方得猛利。未猛利时初刹那顷,名识支,第二刹那以后,名名色支,至猛利位,名六处支。是故此经,无不遍失。

  问:六处即在名色中摄,何故说名色缘六处耶?答:此前已说。未起眼等四色根时,名名色位。四根起已,具六处故,名六处位。化生虽复六根顿起,而未猛利,名名色位。猛利以后,名六处位。故无有失。

  172 《金藏》作“名色”,余作“色名”。

  173 《瑜伽》卷九十六原文作:

  在无色界诸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

  174 《瑜伽》卷十原文为:

  问:几支欲界系?答:一切支和合等起故﹝藏文作“thams cad ril gyis 'dus pa'o/”﹞。

  问:几支色界系?答:一切一分。问:云何应知彼有老耶?彼行有朽坏、腐败性故。如色界系,当知无色界系亦尔。

  175 “名”字,《金藏》误作“彼”。

  17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原作:

  若唯名生,都无其色,斯有何过?世尊告曰:若一生中,唯有其名,不依色住,相续生起不应道理。

  177 “等”,取《瑜伽》卷九中。

  178 “根”字,《金藏》作“根”,余作“报”。下一同。

  179 道邑《义蕴》云:

  此但有名色与识相依之义。五蕴具故,即名名色。非是十二支中名色支也。何以然者?此中名色是业所招,彼名与色异界系故。何容一业招异界身?《瑜伽》﹝卷十﹞说十二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者,但其名即成“一分”,何要色种?若据种说,即上二界全分有支,何名“一分”?故《疏》别会依有色身,于理为胜。

  180 “问”字,《金藏》在“此”字下,即“此问第三”。

  181 “有”字,《金藏》误作“取”。

  182 “相”字,《金藏》有,合经原文,余缺。

  183 “有”字,《金藏》误作“此”。

  18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原作:

  复言世尊:若唯说爱与有作缘,不缘于取,斯有何过?世尊告曰:悕求名爱,于险恶趣无有悕求。然由所作非福行故,虽求善趣,相违果生。彼果生时岂缘于爱?唯应用彼取为其缘。又如所说无有爱者,悕求无有,求无有时,由造福行、不动行故,相违果生。此果生时,岂缘于爱?

  185 “后”字,《金藏》有,余无。

  186 “既”字,《金藏》作“说”。

  187 钵罗奢佉,梵文为“prawakha”;藏文为“rkav lag rgyud pa/”。

  188 “相”字,原作“性”。

  18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原文作:

  世尊!若生、老死、名色、六处、触、受为相,于此生身何缘显示生、老死名?世尊告曰:为显如是生身之相有三种苦,成苦性故。

  复言:世尊!生显何苦?世尊告曰:生显行苦。

  复言:世尊!老显何苦?世尊告曰:老显坏苦。

  复言:世尊!死显何苦?世尊告曰:死显苦苦。

  190 第十四、三苦分别门。

  191 “差别”,原作“次第”。

  192 见《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初至卷下末。

  193 原作“自”,本论《述记》传写作“因”。

  194 此应有“爱、非爱俱非境界”。

  195 谓慧根。

  196 即三智。

  197 “缚”字,本论《述记》传写作“转”。下一同。

  198 少分有量法界妙智,及全分无量法界妙智。

  199 见《瑜伽》卷五十五中,《显扬》卷十九。

  200 谓:总爱、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希望爱。

  201 《瑜伽》卷五十五解云:

  又爱云何?谓于自体亲昵、藏护﹝藏文作“chags wiv sbyor bar byed pa/”﹞。后有爱﹝藏文作“yav srid 'byuv bar byed pa/”﹞云何?谓求﹝藏文作“'dod pa/”﹞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行爱﹝藏文作“dga' ba'i 'dod chags dav ldan pa/”﹞云何?谓于现前﹝藏文作“mvon du phyogs par gyur pa'am/”﹞,或于已得可爱﹝藏文作“'dod pa/”﹞色、声、香、味、触、法起贪著﹝藏文作“喜贪俱行”﹞爱。彼彼希望爱﹝藏文作“de dav der mvon par dga' ba/”﹞,谓于所余可爱色等,起希求爱。

  202 “爱增”,藏文作“rnam par 'phel ba/”。

  203 即第一列支名辨总别体门中云“九、取支,通取一切烦恼”。并引《瑜伽》卷五十九“一切烦恼结生相续”文为证。

  204 “能取”,藏文作“gav gis be bar len pa/”。

  205 “所取”藏文作“gav be bar len pa/”。

  原“所取”在前。

  206 “所为取”,藏文作“gav gi phyir be bar len pa/”。

  207 《瑜伽》卷八十九原文及相关文句为:

  若所取,若能取,若所为取,皆名取故。如是一切,总说为取。

  问:何所取?答: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

  问:何能取?答:四种欲、贪﹝藏文作“'dun pa dav 'dod chags/”﹞是能取。

  问:何所为取?答: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起初取。由贪﹝藏文无﹞利养及以恭敬增上力故,或为诘责﹝藏文作“klan ka tshol ba'i phyir/”﹞他所立论,或为免脱他征难﹝藏文作“gal 'dzin pa﹞起第二取。奢摩他支﹝藏文作“z/i gnas kyi yan lag/”﹞为所依止,为所建立﹝藏文作“brten civ gnas nas/”﹞,为欲往趣﹝藏文作“'gyur bar bya ba nas/”﹞世间离欲,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三摩钵底﹝藏文作“sbom par 'jug pa'i bar gyi phyir/”﹞,起第三取。为欲随说﹝藏文作“rjes su tha sbad 'dogs pa'i phyir/”﹞,分别所计﹝藏文作“rnam par brtags pa'i/”﹞、作业,﹝及﹞受﹝彼之﹞果所有士夫,为欲随说流转及还灭﹝藏文作“ldog pa'i/”﹞士夫之相,起我语取。

  如是四取依于二品﹝藏文作“phyogs gbis kyi/”﹞,谓受用欲诸在家品,及恶说法毗奈耶中﹝藏文作“bes par bwad pa'i chos 'dul ba la/”﹞诸出家品。由佛世尊﹝藏文无此句﹞每自称言﹝藏文作“khas blavs te/”﹞:我为诸取遍知永断﹝藏文作“spov ba'i yovs su wes pa/”﹞正论大师﹝藏文作“gsuvs pa ston pa/”﹞”。故于此法誓修行者﹝藏文作“chos 'di pa rnams/”﹞,虽带烦恼身坏命终,而不于彼﹝藏文作“不由彼等”﹞建立诸取。所以者何?彼于诸欲无所顾恋﹝藏文作“mi lta bar/”﹞而出家故。于见、戒禁及以我语无执受﹝藏文作“bdag tu smra ba yav khas mi len to/”﹞故。

  208 此处略引“如说欲界爱、取二种于不动行,如是色界爱、取二种

  于无色界诸不动行,若无色界爱、取二种于欲界行或色界行,及以色界爱、取二种于欲界行,当知亦尔”。

  209 “离欲界等”七字,原作“其”字。

  21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原文作:

  云何名为第二无明,与其能生、所生缘起,作等起缘?

  211 “起”字,《金藏》有,余无。

  212 “行”字下,余有“缘”字,《金藏》无。

  213 即《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214 《金藏》作“地”,余作“起”。

  215 “此”字下,余本有“下”字,《金藏》、《义演》、金陵本无。

  216 《金藏》作“用何”二字,余作“其”。

  217 “居”字,《金藏》作“在”。

  218 《金藏》作“受”,余作“爱”。

  219 “居”字,《金藏》作“在”。

  220 谓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

  221 生、老死二支。

  222 即能引。

  223 即能生。

  224 即第四世。亦即与业异世。

  225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二中云:

  一补特伽罗于此生十二支缘起,几过去?几未来?几现在耶?答:二过去:谓无明、行;二未来:谓生、老死;八现在:谓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

  问:此十二支,过去、未来,现在皆具,何故但说过去、未来各有二支,现在有八?答:无慧眼者以现在因推未来果,以现在果推过去因,可知亦有;故作是说。以现在因者,谓爱、取、有。推未来果者,谓生、老死。以现在果者,谓识、名色、六处、触、受。推过去因者,谓无明、行。世尊欲令无慧眼者以现因果推有去来,由此即能办作事。过去世果,未来世因,由此为门,亦可知有。

  226 “几”字,《金藏》有,余无。

  227 “即”字,《金藏》无。

  228 《十地经论》卷八中如第六地经文云:

  是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二分不断,是业道。余因缘分不断,是苦道。先际、后际﹝藏文作“svon gyi mtha' dav phyi ma'i mtha'/”﹞相续不断故,是三道不断﹝藏文作“前际、后际若灭,即说三道断不相续。由前际及后际灭故,亦无现在”﹞,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故,犹如束竹。

  229 见《瑜伽》卷九。

  230 如《十地经论》卷八第六地经文续云:

  无明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藏文作“svon gyi mtha' pa'i bltos pa'o”。应译为“观待前际”﹞;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事﹝藏文作“de ltar byuv ba'i bltos pa'o/”。应译为“观待现在”﹞;爱、取、有、生、老死,是见未来世事﹝藏文作“phyi ma'i mtha' pa'i bltos pa ste/”。应译为“观待后际”﹞。于是见有三世转﹝藏文作“de yan chad du yav de dag rab tu 'byuv vo/”。应译为“此以上亦如是善转起”﹞。

  231 如藏文释文云:

  言“无明缘行者,谓观待前际”者,即此世故,先已作故。“现在”者,谓未来之前际。“观待”义者,当知即是因义。言“识乃至受者,观待现在”者,谓若于是义此前世业果诸识,由于此已生果,于后无复能生果力故。言“爱乃至有者,谓观待后际”者,谓一往决定能生后有故。

  232 即《缘起经论》,见北京版藏文大藏经丹珠尔﹝chi﹞。

  233 同《瑜伽》卷九文,并有解云:

  此中先前时分为前际,其后时分为后际。

  234 谓菩提流支所译《十地经论》不作“三际”,而作“三世”。

  235 “二”字,“别抄”作“二”,本论《述记》作“三”。

  236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中云:

  复次,说有过去二支,即遮常见;说有未来二支,即遮断见;说有现在八支,即显中道。如是如来化事已满,故作是“说”。

  237 “云”字,《金藏》有,余无。

  238 “去”字,《金藏》无。

  239 “一”字,《金藏》误作“二”。

  240 “有”字,《金藏》无。

  241 “前”字,《金藏》作“令”。

  242 《瑜伽》卷十云:

  复次,是十二支缘起,几支是实有?谓九。几支非实有?谓余。

  243 如《瑜伽》卷五十六云:

  当知有、生及老死支,是假有法。所余有支,是实有法。

  244 《瑜伽》卷十原文为:

  几一事为自性?谓五。几非一事为自性?谓余。

  245 灵泰《抄》云:

  即﹝神﹞泰师造《瑜伽抄》释《瑜伽论》文云:五,一事者,谓无明、触、受、爱、取。即上品爱名取支,是一事。即不取识。识支中通取六识。识支即是多事,识支非是一事。

  246 《枢要》卷下云:

  识支唯一事,违第九﹝中﹞《瑜伽》。彼取六识故﹝如云“于母腹中,相续果识与名色俱,乃至衰老渐渐增长,尔时感生受业名色,与异熟果(藏文作“rnam par de bid biv mtsham sbyor ma thag tu skyes nas myov bar 'gyur ba'i las gav yin pas de rnam par smin pa'i tshul gyis 'bras bu 'byin par 'gyur te/”)又此异熟(之)识(藏文作“rnam par smin pa'i rnam par wes pa de/”)即依名色而转。由必依托六依转故,是故经言‘名色缘识’。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诸识流转”﹞。九十三云:依彼“一切相续”为论﹝如云“当知此识于现法中但是因性。摄受当生诸识果故。约就一切相续为门(原作“名”,依藏文改。藏文为“rgyud thams cad kyi sgo nas/”)说六识身”﹞。非实支体,此说实故。

  247 《瑜伽》卷十原文为:

  问:几支染污?几支不染污?答:三染。余通二种。若不染污,善及无覆无记别故,分为二种应知。

  248 “又”字,《金藏》无。

  249 “独相”,藏文作“so so'i mtshan bid/”。

  250 “杂相”,藏文作“'dres pa'i mtshan bid/”。

  251 《异部宗轮论》云:

  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

  该论《述记》卷中解云:

  “缘起支性”,谓生死法。定无明后,方生行等。定行等前,有无明等。此理是一,性常决定。

  252 《异部宗轮论》又云:

  其化地部本宗同义......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不动,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无记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缘起真如。

  该论《述记》卷下解云:

  道支、缘起义,同大众。然各一理。今据胜者,但言“道支”、“缘起”。

  《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云:

  或复有执:缘起是无为,如分别论者﹝《俱舍论》卷九云“有说缘起是无为法”﹞。问:彼因何故作如是执?答:彼因经故。谓契经说“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性。佛自等觉,为他开示”,乃至广说,故知缘起是无为法。为止彼宗,显示缘起是有为法,堕三世故。无无为法堕在三世。问:若缘起法非无为者,如何今释彼所引经?答:经说因果决定义故。谓佛出世,若不出世,无明决定是诸行因,诸行决定是无明果。如是乃至生决定是老死因,老死决定是生果。法住法性,是决定义,非无为义,经义如是。

  253《对法》卷四原作:

  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无覆无记。

  254 即有覆无记。

  255 本论卷六中有文同,《对法》卷四亦云:

  若是俱生发恶行者,亦不善摄,损自他故。余无记摄,细不障善,非极损恼自他处故。

  灵泰《抄》云:

  三界中即取俱生贪、痴、慢、身边二见,是正润生惑,是有覆性。唯除俱生嗔,以损自他故。

  256 本论下文云:

  又﹝《瑜伽》卷五十九﹞说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往恶趣行,唯分别起烦恼能发。不言润生唯修所断,诸感后有行皆见所断发。由此故知无明、爱、取三支亦通见、修所断。然无明支正发行者,唯见所断,助者不定。爱、取二支正润生者,唯修所断,助者不定。

  257 “有”字,“别抄”作“不”。

  258 “明”字,《金藏》作“得”。

  259 “忧、悲”,原作“愁、悲、苦、忧、恼”。

  260 即由此二义而说老死支为染。

  261 谓无色界无色等。

  262 “和合等起”,藏文作“thams cad ril gyis 'dus pa'o/”。

  263 如《瑜伽》卷十云:

  诸界、趣、生,除中夭者,皆有衰朽行故。

  264 灵泰《抄》云:

  谓未至定六行伏惑道,谓观下界为苦,即是无间道;观上界为静,即是解脱道。谓观下界为粗,是无间道;观上界为妙,是解脱道。谓观下界为障,是无间道;观上界作出离,即是解脱道。此言“苦”者,非是苦受名苦。

  道邑《义蕴》云:

  问:厌下等观,但是慧数﹝等﹞,何名行支?答:此与思但邻近名行支。能造作,是正行支。

  265 谓未定地。

  266 本论卷二末云:

  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见分名行相;相见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

  267 《瑜伽》卷十一末云:

  云何粗相?谓所观下地一切粗相﹝藏文作“sa 'og ma la rags par lta ba'i mtshan ma/”﹞。云何静相?谓所行上地一切静相﹝藏文作“sa gov ma la z/i ba'i rnam par 'dzin pa'i mtshan ma/”﹞。

  268 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断障章〉。如第六门“依行分别”中:

  行有三种:一、空无相无愿行,二、苦粗等六行,三、四谛十六行。

  又云:

  二、苦等六行者,此之六行唯有漏方便地。观下苦、粗、障随一,为无间道。观上静、妙、离随一,为解脱道。唯伏惑,非能断,通凡及圣者,在二乘,非菩萨。十地菩萨不欣上厌下以受生故。

  269 “依支得离支”,藏文作“yan lag las dben pa thob par 'gyur ram/”。

  270 “毕”字,原作“究”。

  271 《瑜伽》卷十原文为:

  问:几支是学?答:无。问:几支是无学?答:亦无。问:几支是非学非无学?答:一切。

  272 “堕”字,本论《述记》传抄作“随”。

  273 此段文,《瑜伽》卷十原作:

  所有善有漏支,彼何故非学耶?答:堕流转故。若学所有善有漏法,彼与流转相违故,及用明为缘故,非支。

  274 《金藏》作“支”,余作“发”。

  275 灵泰《抄》云:

  即是﹝神﹞泰法师及顺憬师造《瑜伽抄》中:如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此三位皆名未知当知根,皆名为学。故发心以去内法异生,皆不造总报业,皆非无明发﹝《义演》作“支”﹞,皆非行支。

  276 即《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27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二原文作:

  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

  278 原无“三”字。

  279 “三无明虽引非福行”七字,原作“为非福缘”四字。

  280 “行”字,原作“非福”二字。

  28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二原文作:

  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妄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缘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

  282 本论卷八原作:

  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

  28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原文作:

  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四种无明、断增上缘。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如是所有无明缘行,生生渐灭,不复增长。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284 原作“圣有学不造新业”。

  285 即内法异生。

  286 见《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三“二师”中说,如云:

  问:圣者为造欲界引众同分业不?有说:不造。所以者何?以欲界多诸过患,多诸灾横,是故圣者不造欲界引众同分业,但造欲界满众同分业。

  287 即不共无明种断。

  288 谓相应无明。

  289 此句藏文作“虽已有善心”。

  290 “随缚”,藏文作“rjes su 'brel bar 'gyur ro/”。

  291 “亦名愚痴”四字,藏文无。

  292 “势力”,藏文作“de'I dbav gyis/”。

  293 《对法》卷七原文:

  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缚,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能发起后有因性福、不动行,非已见谛者能发此业——无真实义愚故。是故彼业说因此生。

  294 “又如经说”四字,《金藏》有,余无。

  295 “夫”字,《金藏》无。

  296 “不”字,《金藏》无。

  297 《对法》卷七原文作:

  所受异熟界地决定故,是故约与异熟不可移转,名为不动﹝藏文作“rnam par smin pa 'byin par g-yo ba med pa dav/”﹞;又定地摄﹝藏文作“mbam par gz/ag pa'i sa pa yin pas/”﹞,说为不动。

  298 即《对法》后解。

  299 如《瑜伽》卷四云:

  复有超过净宫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藏文作“yovs su bsgoms nas/”﹞第十地故,得生其中。

  300 如《对法》卷六云:

  复有清净世界﹝藏文作“yovs su dag pa'i 'jig rten gyi khams/”﹞,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藏文作“bskyed pa/”﹞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藏文作“las dav bon movs pa'i dbav gis 'byuv ba ma yin gyi/”﹞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所引﹝藏文作“smon lam dav dge ba'i rtsa ba'i dbav gis byuv ba/”﹞,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境界﹞,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藏文作“rtog ge pa rnams kyi yul yin pa lta smos kyav ci dgos/”﹞。

  301 《十地经论》卷十二云:

  是菩萨住此地中,大智照光明能令一切众生乃至住一切智智,其余智慧之明所不能坏。佛子!譬如摩醯首罗﹝梵文为“mahewvara”;藏文为“dbav phyug chen po/”﹞天王,光明过一切生处众生光明,能令众生身心清凉。

  302 《金藏》作“愿”,余作“有”。

  303 《金藏》作“法”,合经文。余作“道”。

  304 “放逸者”三字,《金藏》有,余无。

  305 “福、不动”三字,《金藏》有,余无。

  30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二原文:

  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由此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如是所说外法异生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妄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

  307 见《对法》卷七。

  308 即见道所断之惑。

  309 即修道所断之惑。

  310 《瑜伽》卷五十九初原文为:

  若诸烦恼猛利现行﹝藏文作“zil gyis gnon pa kun tu spyod pa'i bon movs pas/”﹞方能发起﹝藏文作“kun nas slov bar byed de/”﹞往恶趣业,非诸失念而现行者。又分别起﹝藏文作“kun brtags pa dav/”﹞能发此业,非任运起﹝藏文作“rav bz/in pas kyav ma yin no/”﹞。

  311 道邑《义蕴》云:

  此中前后师皆说正发无明见﹝道﹞断。异熟愚既正发业,故非修断。

  312 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313 略摄一切五取蕴苦。

  314 《瑜伽》卷十原文为:

  由不了达﹝藏文作“mi wes pa/”﹞世俗苦因﹝藏文作“brdar btags pa'i sdug bsval gyi rgyu/”﹞为缘,造非福行。由不了达胜义苦因﹝藏文作“yav dag pa'i sdug bsval gyi rgyu/”﹞为缘,生福及不动行。

  315 即“生苦乃至求不得苦”,“世间智境界故”。

  316 “由安立真如门,出世智境界故”。

  317 “苦”字,“别抄”无。

  318 如《瑜伽》、《对法》。

  319 “之”字,“别抄”作“云”。

  320 灵泰《抄》云:

  《对法论》说前七苦名迷世俗苦,第八苦名胜义苦;即约八苦,兼约难易知法门,以辨世俗胜义,亦不约造非福等名“世俗”。虽名同,其义别。

  321 爱别离,求不得。

  322 见《杂集论述记》卷十六,如云:

  据实,三﹝苦﹞八﹝苦﹞相摄中前生等四﹝苦﹞为粗重所随等,上界非无。以多逼迫,说“显苦苦”、“坏苦”二唯下有,依欲界立前七苦;依三界立后一,亦无爽。

  所依义门不同故。

  323 “九种命终心”,藏文作“gsar du 'chi ba'i sems/”。

  324 如《对法》卷五云:

  相续力﹝藏文作“biv mtshams sbyor ba'i stobs/”﹞者,有九种命终心,与自体爱﹝藏文作“lus la sred pa/”﹞相应,于三界中各令欲、色、无色界生相续:谓从欲界没还生欲界者,即以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若生色无色界者,即以色无色界自体爱相应命终心结生相续,如是从色、无色界没,若即生彼,若生生余处,有六种心,如其所应尽当知。

  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藏文作“dmigs pa la ma spyod pa dav/”﹞无覆无记性摄。不﹝汉译传写作“而”,今依藏文改﹞能分别﹝藏文作“yovs su mi gcod pa/”﹞我自体﹝俱﹞生差别境界﹝藏文作“lus dav lhan cig skyes pa 'di'i dmigs pa rnam pa/”﹞。由此势力﹝藏文作“de'i dbav gis/”﹞,诸异生辈辈令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藏文作“'dod chags dav ma bral ba rnams/”﹞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藏文作“ji srid du 'du wes mi gsal ba'i gnas skabs su ma gyur pa de srid du/”﹞,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能了别﹝藏文作“de yovs su rtogs nas/”﹞,以对治力之所摄伏﹝藏文作“gben pos tshar gcod do/”﹞。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藏文作“gben po'i stobs che bas/”﹞,虽未永断,然此爱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相续,中有初相续刹那,唯﹝藏文作“rtag tu/”﹞无覆无记,以是异熟摄故。从此以后,或善,或不善,或无记;随其所应,除彼没心﹝藏文作“'chi 'pho ba'i sems/”﹞,以中有没心,常是染污,犹如死有。生有相续心刹那,亦唯﹝藏文作“rtag tu/”﹞无覆无记。

  325 “无”字,《金藏》无。

  326 即下“然有二义,说之为断”等文处。

  327 《瑜伽》卷第十末云:

  问:预流果当言几支已断耶?答:一切一分,无全断者。如预流果如是,一来果,亦尔。

  328 “此总难”三字,《金藏》有,余无。

  329 即修道所断烦恼。

  330 见《瑜伽》卷九十三初及卷九初。卷九十三云:

  由此爱故,或求诸欲,或求诸有。又取欲取,或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爱、取和合,润先引因,转名为有。

  331 “行”字,原作“业”。

  332 《瑜伽》卷五十九原文为:

  又分别起能发此﹝往恶趣﹞业,非任运起。

  333 《金藏》作“别”,余作“则”。

  334 《金藏》作“往”,余作“生”。

  335 “以”字下,《金藏》有“唯”字。

  336 “往”字,泰《抄》牒文无。

  337 “结义”二字,《金藏》有,余无。

  338 《金藏》作“即”,余作“下”。

  339 初中又二:一、结申,二、会违。此即初中初文。

  340 “五”字,《金藏》误作“六”。

  341 见《瑜伽》卷五十九。

  342 此见《瑜伽》卷九十三等。

  343 “时”字,《金藏》有,余无。

  344 亦即亦摄色蕴,不违道故。

  345 “无覆”二字,《金藏》有,余无。

  346 “等”字,《金藏》无。

  347 “识”字,《金藏》有,余无。

  348 灵泰《抄》云:

  由无明支能发善业、福、不动行支。行支成有漏性,不同无记法,无记法不由烦恼起。无明支唯发善、恶业,无明支不能发无记。

  349 “王”字,《金藏》有,余无。

  350 《枢要》卷下云:

  应断之法者,五十九说: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所以者何?对治道生,烦恼不起,得无生法﹝藏文作“mi skye z/iv mi skye ba'i chos can du'av 'gyur bas/”﹞,是故说名断彼相应。﹝从﹞相应断已﹝藏文作“若从相应断者”﹞,不复缘境,故从所缘,亦说名为断。

  351 如本论卷八云:

  依离缚断,说有漏善、无覆无记,唯修所断。

  352 《金藏》作“耶”,余作“也”。

  353 即缘彼烦恼与杂彼烦恼。

  354 即第七识为杂彼烦恼。

  355 即缘彼烦恼尽。

  356 灵泰《抄》云:

  不还果虽离欲染尽,乃至无所有处染尽,亦不能断第七识烦恼。要与有顶地下下烦恼一时顿断,势力等故。

  357 《枢要》卷下云:

  然﹝《瑜伽》卷﹞六十五﹝中﹞说:由五相故,建立有漏差别。何等为五?一、由事故,二、随眠故,三、相应故,四、所缘故,五、生起故。﹝一、二至五等为增文﹞云何有漏法事﹝藏文作“chos zag pa dav bcas pa rnams kyi gz/i/”﹞?谓清净内色,及彼相依、不相依外色﹝藏文作“de dav 'brel ba dav ma 'brel ba'i phyi rol gyi gzugs dav/”﹞,若诸染污﹝藏文多“及不染污”﹞心、心所,若善、无记心、心所等。此有漏事随其所应,由余四相说名有漏:谓随眠故﹝原亦有“相应故、所缘故、生起故”﹞等。

  若于清净诸色,及于如前所说一切心、心所中,烦恼种子未害未断﹝藏文作“yav dag par ma bcom pa dav ma spav pa/”﹞,说名随眠,亦名粗重。若彼乃至未无余断,当知一切由随眠故,说为有漏。

  此中意说:于清净色,若染、善、无记心、心所等,由诸烦恼所有种子未害未断,即此种子说名“随眠”,亦名“粗重”。故由随眠,说名有漏。于此心、心所,“若诸染污心、心所,由相应故,说名有漏”。与彼俱故。

  若诸有事﹝藏文作“dvos po yod pa dav/”﹞,若现量所行,若有漏所生﹝藏文无“所生”二字﹞、增上所起,如是一切漏所缘故,说名有漏。此中现在,名为有事,过去、未来,名非有事。即现世中﹝四字为增文﹞,若依清净色,识所行,名现量所行。

  此意即五识及俱意所缘五尘,名“现量所行”。

  若余所行,名非现量所行。若内诸处增上生起一切外处﹝藏文作“nav gi skye mched kyi dbav gis phyi rol gyi skye mched dag 'byuv

  ba/”﹞,名有漏所生增上所起。

  即第八识等变外处。或虽现量所行,非所缘故,故成有漏;谓一切定心境界等。故复第三重言“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唯在五、六、八识所缘五尘。

  唯彼所缘,当知有漏。所以者何?若缘去、来,起诸烦恼,过去、未来非有事故,不由所缘说名有漏。若现在事,非现量所行,如清净色及一切染污、善、无记心、心所,彼亦非烦恼所缘故,说名有漏。但由自分别所起相﹝藏文作“rav gis yovs su brtags pa'i mtshan mas/”﹞起诸烦恼。非彼诸法为此分明﹝藏文作“gsal bar/”﹞所行境故。

  准此,唯有五境现在本、影二尘,名所缘有漏,余一切非。

  由生起故﹝藏文作“mvon par skye ba las/”﹞,成有漏者,谓诸随眠未永断故,顺烦恼境﹝藏文作“bon movs pa'i gnas dav mthun pa'i yul/”﹞,现在前故﹝藏文作“snav bar 'gyur la/”﹞,于彼现起不如理作意故,由此因缘﹝藏文作“rgyu dav rkyen des/”﹞,诸所有法正生﹝藏文作“skye ba'am/”﹞、已生﹝藏文作“skyes pa'am/”﹞,或复当生﹝藏文作“skye bar 'gyur ba/”﹞,如是一切,由生起故,说名有漏。

  又从一切不善烦恼﹝藏文作“mi dge ba'i bon movs pa dag/”﹞诸异熟果,及异熟果增上所引外事生起﹝藏文作“以异熟为增上、生起果法外事”﹞,如是一切,亦生起故,说名有漏。乃至广说生起有漏之相﹝中略“又由无记色、无色系一切烦恼,于彼﹝结生﹞续生。于彼续生,亦生起故,说名有漏”﹞。

  “正生”者,漏俱;“当生”者,引起;“已生”者,间生。并相应、所缘,合有五例。

  此说有漏虽五相殊,论其断门,正对治断莫过二种。亲、疏二种,皆所缘缚,故﹝该﹞论﹝卷五十九﹞说断,莫过二种。今﹝卷六十五﹞说义别,亲、疏有异,故说“现量所行”等异。若不尔者,第七缘第八,应不名缚!能缘断故,说所缘断。由此但应如此﹝卷六十五﹞中说。

  又解:彼﹝卷五十九﹞二断者,随转理门。今﹝卷六十五﹞据实义,故说有漏有其五相。

  然诸有漏略为五例:第一、人天外五尘处唯由一所缘缚名有漏,不在内故,非漏俱﹝即非相应缚﹞。第二、善趣五根内五尘由二成有漏:谓所缘、漏俱。以在内故。其不善外五尘亦二:一、所缘,二、漏引。第三、除恶趣果,余无覆无记心、心所由三缘:一、所缘:如第七缘第八等类,二、漏俱,三、间生。恶趣内五根四尘,亦由三缘:谓所缘、漏俱、漏引。第四、善心、心所由四缘:谓所缘、漏俱、间生、漏引。其恶趣果无覆无记心所亦四。由不善有漏之所引故。第五、一切染污心、心所由五缘:谓所缘、漏俱、间生、漏引、相应。

  大乘相应所缘二缚与小乘异。漏体谓烦恼及随。八识、遍行、别境、不定。四性是无记。与善十一相应,名善。其心、心所与烦恼及随烦恼俱,名染心所。其烦恼及随,自性断法。其俱识等,相应名断。即染一切心、心所,皆相应断,余不染法,是所缘断。疏所缘缘通一切有故。

  ﹝本﹞论文中“自性断”者,即染心、心所离。“缘彼烦恼”者,即亲、疏二所缘。“杂彼烦恼”者,谓俱生杂、引生杂、间生杂,三种杂也。

  由此,应分别:第八识能缘善趣二义:一、所缘,二、漏俱﹝生﹞。﹝缘﹞恶趣,有三,加漏引第八现行相分,随善恶趣亦尔。然诸种子相分随诸现行相分具义。﹝共相﹞外尘不尔。

  第七见分五缘:一、相应,二、所缘,三、引起,四、间生,五、漏俱。是染污故。相分通情、本。二性﹝不善、有覆无记﹞故,唯有所缘、漏俱。亦得漏引。像在心故。染见引故。

  第六识见分通三性,如前三性心、心所说。无记中威仪、工巧,二心由三:谓间生、俱生、所缘。此中所缘,由缘种子,现行不名所缘。去、来无体,现在必无染心缘之,余皆准此。其异熟心,由四:此三中,加漏引。其通果无记心、心所、由二缘:一、所缘,二、漏俱﹝生﹞。

  善心、心所由四:谓漏俱﹝生﹞、间生、所引、所缘。

  染污由五。其相分中一切异界缘、无漏缘、无本质缘,皆名独影,准能缘说,但除相应。

  其善趣有本质、独缘。五根及内五尘等由二缘:谓所缘、漏俱﹝生﹞。其恶趣外果亦三:谓所缘、漏引、漏俱﹝生﹞。皆同前根门。

  五识见分亦通三性,皆同第六。相分:善趣外唯所缘,内通漏俱。恶趣,加漏引。虽有如是有漏不同,但以相应,所缘二缚增上,断随二种。不依断漏俱﹝指与第七识烦恼杂生﹞等名断,如前第七识第六证中分别﹝如云“缘缚相应二力增上,故说未断第七亦名为断”﹞。

  358 “离”字,《金藏》误作“杂”。

  359 “等”,取忘念、邪欲、邪胜解。

  360 “缚”字,《金藏》有,余无。

  361 “是”字,《金藏》无。

  362 道邑《义蕴》云:

  诸恶趣等因惑、业断,果亦随断。如此﹝俱卢﹞洲所依之处,此第八识毕竟不生,亦名为断。余人天等,不同此也。

  均是非择灭法。

  363 《瑜伽》卷六十六末原文为:

  云何修道所断法?谓一切善有漏法、一切无覆无记法,除先所说诸染污法,余染污法是名修道所断法。

  364 即缘此之缚及此位所起之缚。

  365 《瑜伽》卷五十七原文为:

  十二﹝五受、意、信、勤、念、定、慧、未知欲知根﹞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即十四中六﹝前六﹞,及余六。余二﹝已知、具知根﹞非所断。

  366 道邑《义蕴》云:

  见惑若缘有漏善等,见道﹝所断﹞惑断时,善等应亦名断!何故说唯修?

  367 即未尽缚。

  368 《对法》卷四云:

  谓分别所起﹝藏文作“yovs su brtag pa/”﹞染污见、疑、见处﹝藏文作“lta ba'i gnas/”﹞、疑处,及依﹝藏文作“lta ba'i sgo nas”。汉译作“于”,今依藏文改,下同﹞见等所起邪行﹝藏文作“lta ba log par ·gs pa'i/”﹞、烦恼、随烦恼及见等所发﹝藏文作“lta bas kun nas bslav ba'i/”﹞身、语、意业,并一切恶趣等﹝藏文无﹞蕴、处、界,是见所断义。

  此中“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者,谓闻不正法为先,所起五见等。“分别所起”言,为简﹝藏文作“bsal ba/”﹞俱生萨迦耶见及边执见。

  问:何相边执见,是俱生耶?答:谓断见。已学现观者﹝藏文作“mvon par rtogs pa la z/ugs pas/”,原作属格﹞,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为何所在﹝藏文作“va'i bdag gav yin/”﹞”?“见处”者,谓诸见相应﹝藏文无此二字﹞共有﹝藏文作“lhan cig 'byuv ba'i/”﹞法,及种子。“疑处”,亦尔。“依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者,谓依见等门,及缘见等所起贪等﹝藏文此处文同。唯前后文次较乱﹞。

  《杂集论述记》卷十四云:

  “依见”、“缘见”者,“依见”,谓为同类因等生。

  《对法》卷四末云:

  “前际修习”者,谓先所数习﹝, 藏文无“数习”﹞现行义。“后际展转增胜,后后生起﹝藏文作“phyi ma'i mthar gov nas gov du win tu rgyas pa dav mchog par rgyas par 'byuv ba/”﹞”者,谓由彼长养﹝藏文作“yovs su gsos pa/”﹞种子﹝藏文传写作“svon/”,应作“sa bon/”﹞故,于未来世即彼种类﹝藏文作“de'i rgyu las byuv ba/”﹞增胜而生﹝藏文作“kyad par can du 'byuv bar blta'o/”﹞。如是诸法,能为相似增长因﹝藏文作“'dra ba rnams kyi rgyas par byed pa'i rgyu/”﹞故,立同类因﹝藏文作“skal ba mbam pa'i rgyu/”﹞。

  369 如《瑜伽》卷六十六云:

  复次,云何见道所断法?谓萨迦耶等五见及依诸见起贪、嗔、慢,若相应无明,若于诸谛不共无明,于谛疑等及往一切恶趣业等,是名见道所断法。

  370 本论卷七中云:

  此由厌想,欣彼果入,故唯有漏,非圣所起。

  又云:

  有义:此定唯欲界起。由诸外道说力起故,人中慧解极猛利故。

  371 “亡”字,《金藏》无。

  372 “等”字,《金藏》无。

  373 “迦”,《金藏》有,余无。“半择迦”,梵文为“pandaka”;藏文为 “ma niv/”。

  374 “二形”,藏文作“mtshan gbis par skye ba/”。意指男女性器异常。

  375 “北郁单越”,梵文为“uttara-kuru”;藏文为“byav gi sgra mi sban/”。即北俱卢洲。

  376 “等”,取卵、湿二生、女身、扇搋迦﹝梵文为“sandha”;藏文为“za ma/”﹞、无形﹝藏文作“mtshan med/”﹞等非愿非爱法。“扇搋迦”即五种不男。

  377 如《瑜伽》卷五十三云:

  复次,云何非择灭?谓若余法生缘现前,余法生故,余不得生,唯灭唯静﹝藏文作“de las gz/an pa mi skye z/iv be bar z/i ba'i 'gog pa tsam/”﹞,名非择灭﹝藏文作“so sor brtags pa ma yin pa'i 'gog pa/”﹞。诸所有法此时应生﹝藏文作“gav de'i tshe ma skyes wiv/”。与汉译相反,但与下文一致﹞,越生时故﹝藏文作“skye ba'i dus las thal ba/﹞,彼于此时终不更生。是故此灭,亦是假有,非实物有。所以者何?此无有余自相可得故﹝藏文作“de'i rav gi mtshan bid ni gz/an cuv zad kyav mi dmigs so/”﹞;此法种类非离系故﹝藏文作“de yav chos kyi rnam pa ma bral ba'i phyir/”﹞;复于余时,遇缘可生。是故非择灭,非一向决定﹝藏文作“gtan du ba ma yin no/”﹞。

  若学见迹;于卵、湿二生;北俱庐洲、无想天;若女、若扇搋迦、若半择迦、无形、二形等生及于后有若爱若愿所得非择灭;当知一向决定。由学见迹﹝藏文作“slob pa gz/i mthov ba/”﹞,尝﹝藏文作“能”﹞不于后有起希、愿缠﹝藏文作“mvon par 'dod civ smon pa'i kun nas dkris par/”﹞发生后有。唯除未无余永害爱种子故﹝藏文作“srid pa'i sa bon lhag ma ma lus par yav dag par ma bcom pa kho na tsam du zad do/”,“srid/”应作“sred/”﹞。

  378 “为”字,《金藏》有,余无。

  379 即蕴、处、界。

  380 “或”字,《金藏》无。

  381 见《杂集论述记》卷十四初〈见断〉等义章“四门分别”。

  382 如《杂集论述记》云:

  二、辨所断义者,略有二位:一、自性断:谓诸染法,通见、修断。二、离缚断:此有二种,一、离缚断——谓断缘彼,杂彼烦恼。六十六﹝末﹞说善、无记法唯修所断﹝原文为“谓一切善有漏法、一切无覆无记法,除先所说诸染污法,余染污法,是名修道所断法”﹞。﹝二、﹞五十三说于见道中无想异熟﹝即无想天﹞能得毕竟非择灭性﹝原文为“及于后有若爱若愿所得非择灭,当知一向决定”﹞。故因亦断,如此类也。诸非所断二类,如前﹝第一﹞出﹝所断﹞体中说﹝即信等五及未知当知根,一分非所断——已知、具知根全非所断﹞。此即第二辨所断义,如《唯识》﹝卷八﹞缘生﹝十二有支﹞中释。其恶业果断二种:一云:体亦随断,见道障故。论﹝卷六十六末﹞云:无记修所断者,据余无记杂、缘缚说。一云:唯断业有,无记不除。不能生异熟。云何释异熟障?据此果无记体在,生杂、缘缚。

  383 《金藏》作“断能”,余作“能断”。

  384 “尽”字,《金藏》作“丧”。

  385 《杂集论述记》引《瑜伽》卷五十三说:

  于见道中,无想异熟能得毕竟非择灭性。

  386 “道”字,《金藏》有,余无。

  387 见《枢要》卷下。

  “余”等四字,《金藏》有,余无。

  388 《瑜伽》卷十云:

  问:几支染污?几支不染污?答:三、染,余通二种。若不染污、善,及无覆无记别故,分为二种应知。

  389 《金藏》作“三”,余作“二”。

  390 灵泰《抄》云:

  此中分为二段:若余人、天异熟果,唯是修道缘缚断,不通见断。若余恶趣中异熟果,及女人身、五不男、四生,唯是见道不生。

  391 《略纂》卷九解云:

  言“一分”者,若依自性断、三恶趣烦恼及业;若依不生,并彼诸果等,说预流断,名为“一分”。

  392 灵泰《抄》云:

  此中意云:如有预流于欲界中,人天七返,便证无学;更不生欲界及色、无色。即欲界第八有及色、无色支已全断讫,何言一分无全断耶?《疏》释意云:谓有一类预流得不还果,上色更有多生,故色、无色及第八有,非全断也。

  393 见本论卷十“断障”中。

  394 “主”字,《金藏》误作“生”。

  395 谓受不与受相应。

  396 《枢要》卷下云:

  三受俱中,识等六支既是种子,云何相应?释有二义:一、依当生位说,二、依随顺俱有义。亦无违也,故种子名俱。俱,是相应之异名故。若尔,依有支,无当生,云何相应?识等五种当有现行,种说相应。有支曾于行支等中有相应故,种亦说相应,或从识等当生位说。

  397 此处,余本多衍“十一之中”四字,《金藏》无。

  398 “苦”字下,《金藏》多“支”字。

  399 “十,乐、舍俱”。

  400 “及”字,《金藏》有,余无。

  401 即“十一,苦俱,非受俱故”。

  402 《金藏》作“辨”,余作“并”。

  403 本论作“少分”。

  404 “十二中,通有苦苦、行苦性故”。

  405 “老死位中,多无乐受,依乐立坏,故不说之”。

  406 即“十,乐、舍俱”。

  407 《瑜伽》卷十原作:

  谓坏苦、苦苦,亦是行苦支。或有行苦所摄,非余二苦——谓不苦不乐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

  408 灵泰《抄》云:

  即同此论中云:依舍受说,十一少分,除老死支,如坏苦说。

  409 《瑜伽》卷六十六初云:

  复次,如佛世尊说“三苦性”,此中云何为行苦性?谓后有业﹝藏文作“yav 'byuv ba'i las dav/”﹞烦恼所生诸行,于彼彼自体中﹝藏文作“lus de dav de dag la/”﹞,能随顺生﹝藏文无“生”字﹞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所有安立一切遍行粗重所摄﹝藏文作“kun du 'gro ba'i gnas van len du gtogs pa gnas pa gav yin pa/”﹞,亦名粗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佛世尊说“略﹝藏文作“mdor na/”﹞五取蕴皆名为苦”。

  又此行苦遍行﹝藏文作“rjes su 'gro ba/”﹞一切若乐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乐受中。然于不苦不乐受中,此粗重性分明显现﹝藏文“gsal ba dav mvon pa/”﹞,是故但说不苦不乐受,由行苦故苦。于乐受、苦受中,爱、恚二法扰乱心故,此粗重苦﹝藏文作“gnas van len gyi sdug bsval/”﹞,非易可了。譬如热痈﹝藏文作“'bras yovs su gduv ba dav bcas pa la/”﹞,若以冷触封之﹝藏文作“bsil ba'i reg pa dav phrad pas/”﹞,即生乐想;热灰堕上﹝藏文作“'gyur byed kyi reg pa dav phrad pas/”﹞,便生苦想;若二俱离,于此热痈,尔时唯有痈自性苦分明显现。如是于业烦恼所生诸行所有安立粗重所摄,犹如热痈行苦性中,所有乐受﹝藏文作“'bras yovs su gduv ba'i gnas lta bu de la yav/ reg pa bsil ba dav phrad pa'i gnas lta bur ni bde ba'i tshor bar blta bar bya'o/”﹞,如冷触封;所有苦受如热灰堕﹝藏文如上作“犹如与能变坏触遇合之所依”﹞;所有不苦不乐受,如离二触,痈自性苦﹝藏文作“犹如离无此二触,唯痈所依”﹞。又乐受中多生染著﹝藏文作“lhag par chags par 'gyur bas/”﹞,是故说彼,贪所随增﹝藏文作“de la 'dod chags bag la bal z/es bya'o/”﹞;于苦受中多生憎恚﹝藏文作“kun nas mnar sems su 'gyur bas/”﹞,是故说彼,嗔所随增;于非苦非乐之所显现﹝藏文作“rab tu phye ba/”﹞,粗重所摄,所有安立行自体中﹝藏文作“'du byed gnas pa'i lus/”﹞,于无常性计常颠倒,于众苦性,计乐颠倒,于不净性﹝藏文作“mi gtsav ba la/”﹞,计净颠倒,于无我性,计我颠倒;是故说彼不苦不乐受,无明所随增。

  410 “相”字,原无。

  411 见《瑜伽》卷十、卷六十六。

  412 “坏”字,余有,《金藏》无。

  413 《对法》卷六云:

  生,何因苦?众苦所逼﹝藏文作“dog pa'i sdug bsval bid/”﹞故,余苦所依故。“众苦所逼”者,谓曾于母胎生、熟藏间﹝藏文作“ma'i mval na z/u ba dav ma z/u ba gbis kyi bar na/”﹞,具受种种极不净物所逼迫﹝藏文作“gzer te/”﹞苦;正出胎时,复受肢体逼迫大苦﹝藏文作“kun du btsir ba'i sdug bsval myov ba'i phyir ro/”﹞。“余苦所依”者,谓有生故,老、病、死等众苦随逐﹝即异熟苦果﹞。老,何因苦?时分变坏苦﹝藏文作“tshod 'gyur ba'i sdug bsval bid/”﹞故。病,何因苦?大种变异﹝藏文作“khams 'gyur ba'i/”﹞苦故。死,何因苦?寿命变坏﹝藏文作“srog 'gyur ba'i/”﹞苦故。怨憎会﹝藏文作“mi dga' ba dav phrad pa'i/”﹞,何因苦?合会生苦故。

  下文续云:

  所谓生苦乃至怨憎会苦,能显苦苦,顺苦受法,苦自相义故。爱别离﹝藏文作“dga' ba dav bral ba'i/”﹞苦、求不得﹝藏文作“'dod pa tshol te ma rbed pa/”﹞苦,能显坏苦,已得、未得﹝藏文作“phrad pa dav ma phrad pas/”﹞顺乐受法,坏自相﹝藏文作“'gyur ba'i rav gi mtshan bid/”﹞义故。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能显行苦。不解脱二,无常所随,不安隐义故﹝藏文作“grub pa dav bde ba ma yin pa'i phyir ro/”﹞。

  414 “之”字,《金藏》作“云”。

  415 “谛”字下,《金藏》有“明”字。

  416 “摄”字,《金藏》有,余无。

  417 《品类足论》卷一云:

  苦智何所缘?谓缘五取蕴。

  《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云:

  然有漏法,皆是集谛。

  418 灵泰《抄》牒文,《金藏》皆作“非苦”,余作“苦非”。

  419 《瑜伽》卷六十四中云:

  云何苦谛?谓生苦等广说如前。若略说者,一切生杂染事,皆名苦谛。云何集谛?谓说一切烦恼杂染及业杂染,皆名集谛。世尊就胜,唯显贪爱。

  420 “皆”字,《金藏》有,余无。

  421 “受”字,《金藏》有,余无。

  422 “五”字,《金藏》缺。

  423 如《瑜伽》卷五十五云:

  问:谛义云何?答:如所说相不舍离义﹝藏文作“bstan pa dav mi mthun pa med pa'i don dav/”﹞。由观此故,到清净究竟义﹝藏文作“de mthov na rnam par dag pa'i rgyur gyur pa'i don/”﹞,是谛义。

  问:苦谛义云何?答:烦恼所生行义。

  问:集谛义云何?答:能生苦谛义。

  424 “克”字,《金藏》无。

  425 谓识乃至受种子性。

  426 《瑜伽》卷五十六云:

  余事所摄支中,二是未来苦支所摄,谓生、老死。五是未来苦因所摄:谓现法中,从行缘识,乃至触缘受。又即五支,亦是现在苦支所摄——由先世因,今得生起果异熟摄——谓识、名色、六处、触、受。又现在果所摄五支,及未来果所摄二支,总名果所摄缘起。当知余支是因所摄缘起。

  427 《枢要》卷下云:

  〈决择分〉﹝卷五十六﹞说苦等四谛体,如《疏》。

  〈摄事分〉﹝卷九十三﹞说十二分逆观中,生支及识等五,皆是老死集,如云:

  遂复观察后际集谛因缘所摄现在众苦:谓遍逆观﹝藏文作“rtog par mdzad do/”﹞受、触、六处、名色与识。当知此中观未来苦,是当苦谛。观彼集因,是当集谛。

  即苦、集体同者,集有二种:一、招感异熟名集,即〈决择〉说唯业、烦恼。二、能生苦名集,〈摄事分〉中生支等是。二论虽别,不相违也。

  按:五十六文正与九十三文同,而与〈本地分〉卷十末文不同。如云:

  问:几支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谓生及老死。

  问:几支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乃至受种子。

  问:几支集谛摄?答:所余支。

  428 《金藏》作“义”,余作“也”。

  42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末原作:

  一时而起,次第宣说。

  43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初云:

  非理作意所引诸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若未生时,彼能为识远增上缘,彼若生已,便能为识近增上缘。

  431 本论文卷八:

  经云“行缘识者”,行因缘令识不断,助成识故。

  432 “准”字,《金藏》作“唯”。

  433 如《瑜伽》卷九云:

  由迷后有﹝藏文误作“svon gyi mtha' dav/”,即前际﹞,后际无明增上力故,如前于﹝福、非福、不动之身语意﹞诸行若作,若增长﹝藏文作“sogs so/”﹞。由此新所作业﹝藏文作“gsar du las byed pas/”﹞故,说此识名随业识﹝藏文作“las de dav 'brel bar 'gyur te/”﹞,即于现法中,说无明为缘故行生,行为缘故识生。此识于现法中,名为因识。能摄受后生果识故。

  434 如《对法》卷四云:

  能引支﹝藏文作“'phen pa'i yan lag/”﹞者,谓无明、行、识。为起未来生故,于诸谛境无智为先造诸行业,熏习在心﹝藏文作“bag chags sems la bsgo ba/”﹞故。

  435 即《对法》。

  436 由愚谛始起业故。

  437 “余”下,《金藏》有“虽”字,疑应作“唯”。

  438 “望色行”,藏文作“gzugs can rnams la/”。

  439 “望无色行”,藏文作“gzugs can ma yin pa rnams la/”。

  440 “增上”二字,原作“缘”字。

  441 《瑜伽》卷十原文作:

  问:无明望行为几种缘?答:望诸色行,为增上缘;望无色行,为三缘——谓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如是余支为缘多少,应如此知。谓有色支望有色支为一增上缘;望无色支为二缘——谓所缘缘及增上缘。若无色支望有色支,唯为一缘;望无色支为三缘——谓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442 此问答原作:

  问:何故诸支相望无因缘耶?答:因缘者,自体种子缘所显故﹝藏文作“rav gi sa bon gyi rkyen gyis phye ba'i phyir ro/”﹞。

  443 道邑《义蕴》云:

  由依业有,便非自体;依现爱、取,便非种子。由此,彼论不说因缘。

  但《瑜伽》卷十中稍后,便由俱起、无间灭,及久远灭三段,前支后支为缘时,由现行对种子能熏发亦可为因缘,如云:

  诸行望识,为三种缘:由能熏发彼种子故,为俱有缘。如行望识,如是识望名色,名色望六处,六处望触,触望受亦尔。

  乃至“有望生”。

  亦云:

  熏发彼种子故,为俱有缘。

  “无明望行”则云:

  谓由无知,于随顺诸行法中为俱有覆障缘﹝藏文作“sgrib pa'i rkyen/”﹞,为彼彼事,发起诸行。

  与行俱时生起无明,使现行再熏种子,有如非理作意功能,由俱起熏。

  《对法》说:

  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为起未来生故,于诸谛境无智为先,造诸行业熏习在心故。

  即本于此。《瑜伽》卷十前后两文互为影显。并无违反。

  444 “依因果性建立”,藏文作“rgyu dav 'bras bu'i tshul du brtan/”。

  445 “引发”,藏文作“'dren pa'i/”。

  446 “牵引”,藏文作“'phen pa'i/”。

  447 “生起”,藏文作“mvon par 'grub pa'i/”。

  448 《瑜伽》卷十原文作:

  问:若诸支相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依因果体性建立缘起耶?答:依增上缘所摄——引发因、牵引因、生起因故,说名为因。

  449 《枢要》卷下说“集”有二种:一、招感异熟名集,二、能生苦名集。

  “业有”,增上缘所摄也。

  450 《瑜伽》卷十谓:

  无明望无色行为三缘。

  451 “前后因果俱现行故”八字,《金藏》有,余无。

  452 “行”字,《金藏》无。

  453 除前六支互望有二缘:谓无明望行、爱望取、生望老死。及除四支互望有一所缘缘:谓有望生、受望爱。所余即识望名色、名色望六处、六处望触、触望受、取望有,以及行望识等,无后二缘。

  454 即《对法》卷四。

  455 谓“无明”与“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五支,乃至隔中间八支对“有”支,为一增上缘。

  456 无明与爱隔中间六支,与取再隔一支。

  457 “者”字,《金藏》有,余无。

  458 “谓”字,《金藏》无。

  459 《对法》卷四说“所引支”云:

  谓名色、六处、触、受,由心习气力,能令当来名色等前后相依,次第生起种子得增长﹝藏文作“brtas pa'i/”﹞故。

  又说“能生支”云:

  谓爱、取、有。由未断欲等爱力﹝藏文作“'dod pa la sogs pa'i sred pa ma spav pa'i bav gis/”﹞,于欲等中爱乐﹝藏文作“dga' ba/”﹞妙行﹝藏文作“legs par spyod pa dav/”﹞、恶行差别﹝藏文作“bes par spyod pa'i rnam pa la sogs par/”﹞为先,发起贪、欲,以有有取识故﹝藏文作“dga' ba svon du 'gro ba'i 'dun pa dav 'dod chags kyi be bar len pa dav bcas pa'i rnam par wes pa yod par 'gyur na/”﹞,于命终位将与异熟﹝藏文作“为将与果”,无“异熟”二字﹞随顺贪、欲,随一业习气现前有故。

  又说“所生支”云:

  谓生、老死。由如是业差别习气﹝藏文作“rnam pa des las gz/an pa'i bag chags 'ga'/”﹞现前有故,随于一趣一生﹝藏文作“skye gnas/”﹞等差别众同分中,如先所引﹝藏文作“ji ltar 'phavs pa 'byin du/”﹞,名色等异熟生起故。

  460 灵泰《抄》云:

  然今逆次中即除因缘、等无间缘,其逆次中即有所缘缘、增上缘。......其识等五果、有支,既约当生位,皆得说为现行支。

  461 如《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云:

  今此义中,我唯依一增上缘说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此增上缘,复有二种:一、远,二、近。

  复言:世尊!此增上缘,云何为远?云何为近?世尊告曰:非理作意若未生时,无明随眠能为诸行远增上缘。生已,便作近增上缘。非理作意所引诸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若未生时,彼能为识远增上缘;彼若生已,便能为识近增上缘。未死没时,识为名色远增上缘;既死没已,识为名色近增上缘。如以其识望彼名色,如是以其所引色望彼所生名色亦尔。如以名色望彼名色,如是六处望彼六处、触望于触、受望于受,亦复如是。如以无明望彼诸行,无明望爱、爱望于取、取望于有,亦复如是。如是以其识望彼名色,以名色等望名色等,如是以有望生,亦尔。若在胎藏、婴孩、童子、少年时生,能为老死远增上缘。诸根成熟命将尽时,应知能作近增上缘。

  462 灵泰《抄》云:

  然识等五及有支依当生位,同生老死说。顺中邻次,即十二支如《对法》﹝卷四﹞具四缘等,皆如前作法。若逆中邻次、隔越等,亦准前说。

  463 “已润”二字,《金藏》作“润已”。

  464 “上”字,《金藏》有,余无。

  465 《十地经论》卷八原为:

  是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藏文作“de la ma rig pa dav sred pa dav len pa ni bon movs pa'i lam gyi rgyun mi 'chad pa'o/”﹞。行、有二分不断是业道。余因缘分不断,是苦道﹝藏文作“lhag ma rnams ni sdug bsval gyi lam gyi rgyun mi 'chad par rab tu rnam par phye ba'o/”。意为“其余善显示为苦道相续不断”﹞。

  《辨中边论》卷上〈辨相品〉则作“三种杂染”。《瑜伽》卷五十六说余支为“皆事所摄”。

  466 《金藏》作“亦”,余作“今”。

  467 灵泰《抄》云:

  今有支中明取于业,故言“有一分”。

  468 《瑜伽》卷十中,后一段文云:

  问:云何应知诸行望识为三种缘?答:由能熏发彼种子故﹝藏文作“sa bon gyi tshul du yovs su bsgo bas na/”﹞,为俱有缘。次后由彼势力转故﹝藏文作“de'i 'og tu dbav byed pas na/”﹞,为无间灭生起缘。由彼当来果得生故﹝藏文作“phyi ma la 'bras bu mvon par 'grub par 'phel bas na/”﹞,为久远灭﹝藏文无“久远灭”三字﹞引发缘。如行望识,如是识望名色、名色望六处、六处望触、触望受,亦尔。

  469 如《十地经论》云:

  行望识者,行﹝为﹞因缘令识不断,助成识故﹝藏文作“de la sa bon gyi gnas skabs kyis ni 'du byed rgyun mi 'chad par byed de/ de ma spav par mi spovs ba'i phyir ro/ 'bras bu'i gnas skabs kyis ni rton par byed de/ de skyes par de skye ba'i phyir ro/”﹞。意云:此中由种子分位,能使行相续不断。由彼不断此不断故,由果分位能任持,由彼生,此亦生故。

  470 即“有”有二分。经论说“有”均含二分。即业种子,亦名业故也。

  471 如《对法》卷四云:

  若行、若识、若有,是业杂染所摄。

  472 如《对法》卷四云:

  若无明、若爱、若取,是烦恼杂染所摄。......余是生杂染所摄。

  473 “所摄”,原作“摄耶”二字。

  474 如有说为“生”,有说为“事”。

  475 谓自《瑜伽》卷九中以下,至第十卷全。

  476 《瑜伽》卷九十三之前半卷。

  477 “等”,取《摄论·世亲释》。

  478 “十”字,《金藏》缺。

  479 见《略纂》、《杂集论述记》有关章节。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