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3 近代欧亚及日本学者
希尔伯列克:史念原始佛法 33 近代欧亚及日本学者
公元1844年,法国学者布诺夫出版「印度佛教史概论」。
公元1847年,英人普林西浦发现印度波罗波尔窟的阿育王刻文。
公元1851年,英人康林罕等发掘并调查印度山琦大塔。
公元1855年,欧洲学者浮斯保尔出版巴利文「法句经」。
公元1857年,俄国华斯莱夫着「佛教」一书。公元1860年译成德文本,公元1865年译成法文本。
公元1865年,锡兰比丘羯那难陀与基督徒举行五次公开辩论。论文英译,分寄世界各地。同年,锡兰比丘苏赫堤编印巴利语辞典「名义灯」。
公元1871年,缅甸曼德勒举行南传第五次三藏结集,经文刻于729块大理石上。
公元1872年,英人孟尼尔威廉士刊印「梵语辞典」,欧洲学者米那叶夫出版「巴利语文法」。
公元1875年,契尔达斯编印「巴利语辞典」,德国学者布特宁克、洛德等编印「梵语大辞典」。
公元1877年,欧洲学者浮斯保尔校订巴利文的「本生集」。
公元1880年,美国奥尔高特上校夫妇抵达锡兰,创立佛教灵智学会,协助复兴锡兰佛教。次年,着「佛教问答」一书。
公元1881年,欧洲学者瑞斯戴维斯于伦敦设立「巴利圣典协会」,开始有组织地校订及出版巴利圣典。同年,德国奥登柏格着「佛陀」一书。次年「巴利圣典协会学报」创刊。
公元1895年,德人马克斯穆勒等开始出版「佛教圣典」。
公元1897年,苏俄学者奥登保着手出版「佛教文库」。
公元1898年,于印度蓝毗尼园附近发掘佛骨。
公元1899年,欧洲学者瑞斯戴维斯领导的巴利圣典协会,出版巴利文「长部阿含」的英译本。日本学者姉崎正治着「佛教圣典史论」。
公元1903年,德国第一个佛教团体「德国佛教传道会」于来比锡设立。德国第一位出家人顾也斯于缅甸剃度,即三界智比丘,于1906年着「佛陀圣言」。
公元1909年,日本学者望月信亨着「佛教史年表」。
公元1910年,日本学者姉市崎正治着「根本佛教」。
公元1916年,德人盖格尔着「巴利文献与言语」。
公元1918年,泰国王室开始出版巴利圣典。
公元1922年,日本学者木村泰贤着「原始佛教思想论」。
公元1925年,英国巴利圣典协会出版「巴英辞典」。德国学者富尔丘吉着「阿育王碑文」。
公元1930年,英国巴利圣典协会完成巴利文「五部阿含」的英译工作。
公元1935年,日本开始译出「南传大藏经」。
公元1947年,舍利弗尊者与大目犍连尊者的真身舍利由锡兰运回印度建塔供奉。
公元1949年,华僧法舫抵达锡兰任教,学习并讚扬南传佛教。
公元1952年,英国巴利圣典协会出版「巴利三藏索引」。
公元1954年,缅甸开始出版巴利圣典。
公元1956年,澳洲人怀特尔前往缅甸留学,成为澳洲第一位比丘。
公元1959年,锡兰政府成立「译藏委员会」,将巴利文大藏经译成新加坡语。同年,澳洲「佛教徒同盟会」,丹麦「佛教会」成立。
公元1960年,美国纽约举行「犍陀罗艺展」。
公元1967年,锡兰、缅甸帮助奥国推动佛教。
公元1968年,德人康兹在英国出版「佛教研究三十年」,彙集毕生重要论文。
公元1971年,锡兰编辑「佛教百科全书」。
公元1972年,喀什米尔大学考古学者在印度发现北传第四次佛经结集之遗址。
公元1973年,锡兰于可伦坡成立「巴利文高级研究会」。
公元1983年,华僧印顺导师完成「杂阿含经论彙编」。
由于欧洲学者重视巴利圣典和历史考证所作的努力,影响了日本学者的研究方向,能够同时参考北传、南传的佛教经典和史料加以比对研究,而使得佛教的历史流变和思想演化过程逐渐明朗。例如:(1)中村元的「印度思想与佛教」与「佛陀的教义」(2)渡边媒雄的「释尊及其教团」(3)水野弘元的「佛教的分派及其系统」与「初期佛教的缘起思想」(4)山田龙城的「大乘佛教的兴起」(5)平川彰的「初期佛教的伦理」与「中观佛教」(6)胜吕信静的「瑜伽佛教」(7)宫板宥胜的「印度的密教」(8)干泻龙祥的「本生经思想史的研究」和「南方的佛教」(9)娓山雄一的「般若思想的形成」(10)三枝充 的「般若经的成立」(11)早岛镜正的「初期佛教的无我思想」(12)纪野一义的「大乘佛教的无我思想」(13)上田义文的「中观的缘起思想」(14)柏木弘雄的「如来的缘起思想」(15)加藤纯章的「大智度论的世界」(16)天野宏英的「后期的般若思想」(17)藤田宏达的「印度的淨土思想」(18)石田瑞磨的「中国的密教思想」(19)金冈秀友的「印度的密教思想」与「中国的密教思想」(20)松长有庆与氏家觉胜的「般若思想与密教」(21)福永光司与松村的「六朝的般若思想」(22)平井俊荣的「般若思想与三论宗、禅宗」(23)横超慧日的「初期的天台思想」(24)盐入良道的「天台思想的发展」(25)鎌田茂雄的「中国的华严思想」(26)关口真大的「初期的禅思想」(27)西义雄的「盛期的禅思想」(28)静谷正雄的「小乘佛教史的研究」与「初期大乘佛教的成立过程」(29)岩本裕的「极乐与地狱」(30)宇井伯寿的「印度哲学研究」…等等。日本学者不但引用欧洲学者的研究成果,也和当代学者们直接交流,例如公元1977年,比利时学者拉莫特曾经访日,他是有关龙树和大智度论的研究者,有权威的法文着作。其他如:欧洲康兹、巴羡、兰卡斯特、哈戴亚…等人的着作,亦常被引用。日本学者逐渐摆脱了北传大乘的单一观点,透过学术的论证,提供了比较详细、客观的资料,有助于1990年代的学人作更深入的思惟和抉择。而欧洲自19世纪后叶以来,一直与南传佛教保持密切连繫,尤其是英国伦敦的巴利圣典学会,迄今仍是英译圣典的出版者。南传佛教在英国多元化的佛教团体中,仍有着稳固的基础,也为通晓英文的后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公元1990年代裡,世界僧伽大会的交流更为广泛、频繁。南传佛教、北传大乘与西藏密教的发展方向,到底何去何从?究竟是坚持各自的立场,或者是彼此融合扩张,或者是日趋衰微沦没?複杂的世间因缘中,自然会有複杂的发展趋向。值得重视的是,在各种因缘的发展中,只要能够真正瞭解佛教思想演变的历史,便有认识原始佛法的机会;只要有正确实践原始佛教的努力,人间天上便会有世尊四双八士弟子众;因此正法也会持续得更长远。学者们的努力,虽然提供了抉择正见的参考资料,却有赖于自己的正志激发起正精进,实践八正道,才有入于法流的可能;否则还是世间学者而已。
【引用及参考资料】
1.杂阿含经
2.佛教史年表(慈怡,佛光出版社,1987年)
3.印度的佛教(水野弘元等,法尔出版社,1988年,许 洋主中译
4.般若思想(娓山雄一等,法尔出版社,1989年,许洋 主中译)
5.佛教思想(玉城康四郎,幼狮出版社,1985年,许洋 主中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