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三·十八、证大乘教是真佛语(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三·十八、证大乘教是真佛语(注解)
注解
1 “中”字,《金藏》作“中”,余作“忠”。
2 “真”字,《金藏》作“至”。
3 灵泰《抄》云:
为如《六足》等论,虽顺无我理等,汝大乘经非佛语所摄耶?为如《增一》等顺无我理,汝大乘经是佛语摄耶?为简此过,于前四因上加“契经摄故”。量云:诸大乘经至教量摄。因云:皆顺无我,违数取趣,契经摄故。如《增一》等。
4 “为第”,《金藏》作“束为”。
5 道安序“增一”云:
比法条贯,以数相次也,数终十,令加其一。
6 “教”字下,《金藏》有“量或”二字,。
7 道邑《义蕴》云:
至教有二种:若以言中于理真实之教,名为至教,即大乘论亦名至教;若唯以契经名为至教,诸论即非。今立大乘经至教,即是契经为至教也。设不定失:为如诸论顺无我故,汝大乘经非至教耶?为如《增一》;顺无我故,汝大乘经是至教耶?故此四因各加第五,既云“契经摄故”,即简诸论无不定失。
8 “先”字,《金藏》有,余无。
9 “方”字,《金藏》有,余无。
10 智周《演秘》云:
理实我无我义别,句句为宗,亦应无爽,为宗既八,作因亦尔。宗因皆有二三合等。其比量数,为宗别总,有三十六,为因别总,有四十五,合计总有八十一量。若约超间,超一二等,为量乃多。义准可知,恐繁不述。
11 “为”字,《金藏》无。
12 “字”字,《金藏》作“为”。
13 见《摄论·无性释》卷三。
14 《摄论·无性释》卷三云:
以无虚诳正论总相,成立大乘真是佛语。一切不违补特伽罗无我性故,阿赖耶识能诠之教,称所诠义佛所说故。如说刹那速灭等言,如佛余言。
此段文为藏文所无,别有异文。
15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云:
他宗不许大乘不违无我理故。说有常我,违真理故。
16 即《六足》
17 “跋”,《入论疏》作“蹉”,似应作“跎”。
18 “抱跋迦”,梵文为“bhatta”。
19 即为王侯义。
20 此句即喻也。
21 “释”字,《金藏》作“识”,《入论疏》作“分”,金陵本无。此书或为胜军所著《瑜伽》卷五十一等释。
22 “行”字下,《入论疏》有“无敢征诘”四字。
23 即萨婆多师。
24 《入论疏》作“亦余小乘”。
25 《入论疏》原文:
岂汝大乘许佛说耶?又谁许大乘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是诸小乘及诸外道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唯大乘者许非彼摄,因犯随一。
26 《入论疏》作:
因犯一分两俱不成,因不在彼《发智》宗故。
27 “若直言”,《入论疏》作“若立为宗”。
28 此句意指“非佛语所不摄。”
29 “自”字下,《金藏》有“宗”字。
30 “今应”,《入论疏》作“为不定”。
31 《入论疏》作“今与大乘为自不定故”。
32 即《发智论》异称。
33 “二”字,《金藏》作“一”。
34 “此”字,《金藏》无。
35 “弥勒”,藏传亦作慈氏。
36 “天亲”,唐译作“无著”。
37 藏文有世亲、无性、安慧等释。
38 “梅呾利耶”,梵文为“maitreya”。
39 “梅呾啰曳尼”,梵文为“maitrayani”。
40 谓女声。
41 “慈”字下,《金藏》有“氏”字。
42 “今”,谓唐译《庄严论》。
43 作者并对勘藏文本。
44 “彼”,谓波罗颇迦蜜多罗。
45 藏文安慧释亦作八因。
46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分部品第十五〉云:
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多﹞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多﹞出。
此乃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本,回顾其由来,亦所以由之而出。而《异部宗轮论》却不然:
佛般涅槃后,适满百余年,圣部异部兴,便引不饶益展转执异故,随有诸部起,依自阿笈摩,说彼执令厌。世友大菩萨﹝真谛译《部执异论》亦作“大菩萨”﹞具大智觉慧,释种真苾刍,观彼时思择:等观诸世间种种见漂转,分破牟尼语,彼彼宗当说。应审观佛教圣谛说为依。如采沙中金,择取其真实。
此亦叙分破后以四谛为依。
47 见《庄严论》卷一。
48 “也”字下,藏文有“先”字。
49 如《显扬》卷二十云:
先不记别故。
50 今面不见。
51 “可怖”二字,《金藏》作“怖事”。
52 “难”字,《金藏》作“虽”。
53 “中”字,《金藏》有,余无。
54 灵泰《抄》云:
然和尚﹝宗哲﹞曾向西京诸处寻《制恶见论》不得,原无《制恶见论》也。
55 《莲华面经》卷上云:
譬如师子命绝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身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
阿难!譬如有人入于大海,至宝渚中多取宝物,置于船上,欲渡大海,于中沉没。佛之正法,如彼宝船,当来破戒诸恶比丘,多乐造作种种恶业,灭我佛法,沉没不现。
阿难!如来涅槃不久之间正法当乱。正法乱已,复有种种诸恶比丘出现于世,不信如来得证无漏寂灭涅槃,况复信有世间余人得阿罗汉、入涅槃者!
56 “惑”字,《金藏》、《义演》、金陵本作“或”。
57 “甲”字,《金藏》无。
58 “而”字,《金藏》、金陵本作“初”。
59 “记”字,《金藏》有,余无。
60 “师子”字,《金藏》作“子师”。
61 灵泰《抄》云:
其大乘人不非小乘教法而不是佛说。曾无大乘经中非汝等而不是佛说故。大乘论中但破小乘心外执法﹝即执法我﹞,而谤其小乘法也。
62 见《庄严论》卷一云:
声闻乘与大乘非先、非后,同一时行,云何知此大乘独非佛说?
63 “度”字,《金藏》有,余无。
64 “至教”,《金藏》作“至教”,余作“佛说”。
65 “契经摄故”四字,《金藏》有,余无。
66 “许”字,《金藏》有,余无。
67 《显扬》卷二十云:
二、先不可知故。
68 即《庄严论》卷一。
69 “思量”,藏文作“rtog ge”。汉译作“寻思”或“忖度”、“干慧”等。
70 “思量不及”,即非思量所行境界。
71 即指《解深密经》中阿陀那识颂云:
我为凡愚不开演。
72 谓十地、六波罗蜜多、二无我等。
73 见《庄严论》卷一以下第六颂。
74 “忖度人”,或作思量人、寻思人。
75 “智依教生,非证智故”,藏文作“寻思以不见真实性为依故,只些许依教”。
76 “忖度世谛不及第一义谛故”,藏文作“只具世俗谛为境,非具第一义为境”。
77 “虽缘世谛,但得少解,不解一切故”,藏文作“非以一切所知为境故,亦名不普”。
78 “退屈”,藏文作“skyo ba can”。
79 “境”字以下,藏文作:
大乘者,由百千万众多教示故,由非无有依乃至无退屈,是故非是寻思人境界。
80 《显扬》卷二十,十因中第三当此。
《枢要》卷中云:
七因证中有七比量,《显扬》第二十以十因说大乘言教是佛所说:一、先不记,即此初因。二、今不可知,即此第二。三、多有所作。四、极重障故,此中所无。五、非寻伺境﹝界﹞故,即此第三因﹝《显扬》云“若不先闻不能如是寻思计度,是故若言是余所说,不应道理”﹞。六、证大觉故,即第五因中,若有大乘因也﹝《显扬》云“若未成佛,能说佛教,不应道理”﹞。七、无第三乘过失故。八、此若无有,应无一切智﹝者、成过失﹞故。九、有对治故,即此第六因也﹝《显扬》云“九缘此为境,如理思惟,对治一切诸烦恼故”﹞。十、不应如言取彼意故,即此即七因也,此七因中,一一更应思作比量。
《述记》前说此下,“和上《制恶见》等,一一皆有七个比量”,约与此说通。
81 《庄严论》卷一云:
第五、体者,若汝言余得菩提者,说有大乘,非是今佛说有大乘;若作此执,则反成我义,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说故。
82 见《庄严论》卷一,“体”即是“有”。
83 “非体”,即“无”。
84 即大乘为有。
85 “云”字,原作“言”。
86 《庄严论》卷一云:
大乘非佛说,故无体。若作此执,有大过失。若无佛乘,而有佛出说声闻乘者,理不应故。
87 藏文述“有体因”时亦说:
若大乘些许为有者,则成就此为佛说,此外别无大乘故。
88 此意云:若作此执,是义不然。
89 “三”字,《续藏》、金陵本作“二”。
90 见《显扬》卷二十第九因。
91 “法空”,藏文均作“法性”。
92 原文无“大乘”二字,而有“以”字。
93 “三理”,原作“三相”。
94 原作“汝以一切法无自性而为教授”。“法空”藏文均作“法性”。
95 《对法》卷十六云:
秘密决择者,谓说余义。名、句、文身隐密转变,更显余义。如经言:“逆害﹝藏文作“杀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藏文作“gtsav sbra can”﹞。
《杂集论述记》卷三十云:
西国国王多供养二多闻人,故以为喻。
96 《摄论·无性释》卷五云:
刚强流散,说名为“坚”,非此坚故,说名“不坚”——即是调柔无散乱定。即于此中起坚固慧,觉彼为“坚”。
97 即《庄严论》第二〈成宗品〉。
98 即第一颂略为八因。
99 “后”,谓后十五颂。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