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法尊者:《慈经》注 第六偈释义
明法尊者:《慈经》注 第六偈释义
6. Na paro param ni-kubbetha natimabbetha katthaci nam kabci,
不 他 他人 愿他们欺瞒 愿他们不轻视 任何地方 他 任何人
愿他们不互相欺瞒,愿他们无论在任何地方,不轻视任何人,
《慈经注》
如是世尊开头说:「…快乐与(安稳)」等,在这三个半偈诵中,显示那些比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诸众生修习慈,经由许愿他们使利益和快乐来临。现在说,经由许愿使损利和痛苦不来。(世尊)显示说︰「愿他们不互相欺瞒」。这“param ni”是古人的读法,现在读作「他人,的确」(param hi), 这(文句)是不庄严的。
此处「他」(paro阳性.主格.单数)︰「他人」(parajano)。「他人」(param阳性.受格.单数)︰「他人」(parajanam)。「愿他们将不欺瞒」(na nikubbetha),不欺骗(na vabceyya)。「愿他们将不轻视」(natimabbetha),愿他不违越(犯纪)之后(na atikkamitva),而出现欺骗(mabbeyya)。「任何地方」(katthaci)是任何空间,在村庄,或在村庄的田园,或在亲戚之间,或在社团之间等。「他」(nam;him)︰「这」(etam;that one)。「任何人」(kabci)︰任何刹帝利或婆罗门,或在家人或出家人,或快乐者或痛苦者等。
◆ ◆ ◆
vyarosana patighasabba nabbamabbassa dukkhamiccheyya.
忿怒 反击 想 不要 互相 苦 盼望(对方)
愿他(们)不要互相盼望对方受苦,而忿怒或反击!
《慈经注》
「忿怒(或)反击」(byarosana patighasabba )是「身、语」变成忿怒和心裡变成反击想。把「由于忿怒或反击」说为「忿怒或反击」确实是适当的。同样地,把「由于脱离饭后的睡意」说成「脱离饭后的睡意」是适当的。同样地,把「由于次第学、次第作、次第实践」,说为「次第学、次第作、次第实践」确实是适当的。「不要互相盼望对方受苦」(nabbamabbassa dukkhamiccheyya), 这句话怎麽说呢?「愿他们快乐与安稳」等作意慈的修习是没有全面的(开展),愿任何「的确呀!愿任何别的众生(主格和受格) 不欺骗、欺诈、轻视,「愿他们将不轻视」,在「生」等,在「不欺骗」上(navahi manavatthuhi),任何国土,任何别的众生,愿他们将不轻视,「不要想以忿怒或反击令互相受苦」,如是作意修习。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