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庄春江: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四选 佛法的价值观(一)──活在当下:《阿难说经》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4日
来源:   作者:庄春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庄春江: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四选 佛法的价值观(一)──活在当下:《阿难说经》

 

  (一)经文大意::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舍卫国,住在胜林给孤独园。

  有一晚,尊者阿难为聚集在讲堂的比丘,说跋地罗帝偈,及其含义。佛陀听说了这件事,就当面询问尊者阿难,是如何为诸比丘说跋地罗帝偈,及其含义的。尊者阿难说:

  「慎莫念过去,亦勿愿将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

  若作圣人行,孰知愁于死?我要不会彼,大苦灾难终。

  如是行精勤,昼夜无懈怠;是故常当说,跋地罗帝偈。」

  世尊问:「阿难!云何比丘念过去耶?」

  尊者阿难答:「世尊!若有比丘乐过去色,欲、着、住;乐过去觉(受)、想、行、识,欲、着、住,如是比丘念过去也。」

  世尊再问:「阿难!云何比丘不念过去?」

  尊者阿难答:「世尊!若比丘不乐过去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过去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念过去。」

  世尊再问:「阿难!云何比丘愿未来耶?」

  尊者阿难答:「世尊!若比丘乐未来色,欲、着、住;乐未来觉、想、行、识,欲、着、住,如是比丘愿未来也。」

  世尊再问:「阿难!云何比丘不愿未来?」

  尊者阿难答:「世尊!若比丘不乐未来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未来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愿未来。」

  世尊再问:「阿难!云何比丘受(取)现在法?」

  尊者阿难答:「世尊!若比丘乐现在色,欲、着、住;乐现在觉、想、行识,欲、着、住,如是比丘受现在法。」

  世尊再问:「阿难!云何比丘不受现在法?」

  尊者阿难答:「世尊!若比丘不乐现在色,不欲、不着、不住;不乐现在觉、想、行、识,不欲、不着、不住,如是比丘不受现在法。世尊!我以如是为诸比丘夜集讲堂,说跋地跋罗帝偈及其义也。」

  于是,世尊赞叹尊者阿难「有眼、有智、有义、有法」,对跋地罗帝偈「观义应如是」。 (一)论述:

  「跋地罗帝」,依杨郁文先生直译为:「『贤善一夜』,意谓夜夜(日日)全然如是贤善生活之人。」(《佛光大藏经‧阿含藏‧中阿含经》第一四八三页)

  在《中阿含经》中,以「跋地罗帝偈」为主题的经,共有三部:《温泉林天经》(一六五),《释中禅室尊经》(一六六)与《阿难说经》(一六七)。《阿难说经》(一六七)中所记录的解释经文,与《释中禅室尊经》(一六六)中佛陀的解释经文完全相同。而《温泉林天经》(一六五)中,尊者大迦旃延的解释为:

  「云何比丘不念过去?诸贤!比丘实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爱色,欲相应,心乐,扪摸本,本即过去也。彼为过去识不欲染着,因识不欲染着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念过去。如是耳、鼻、舌、身,实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爱法,欲相应,心乐,扪摸本,本即过去也。彼为过去识不欲染着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便不念过去。诸贤!如是比丘不念过去也。」

  「云何比丘不愿未来?诸贤!比丘若眼、色、眼识未来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愿,因心不愿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愿未来。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识未来者,未来不欲得,已得心不愿,因心不愿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愿未来。诸贤!如是比丘不愿未来也。」

  「诸贤!云何比丘不受现在法?诸贤!比丘若眼、色、眼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不欲染着,因识不欲染着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受现在法。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不欲染着,因识不欲染者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受现在法。诸贤!如是比丘不受现在法。」

  尊者阿难,是从五蕴的「不乐、不欲、不着、不住」,来说明「跋地罗帝偈」的。而尊者大迦旃延,则从六根对六尘中,识(触;认知了别)的「不欲染着、不愿→不乐」来说明。不论是从「五蕴」,或是从「六处」来说明,主要的重点,都是在「不爱染、不执着」。所谓「不追悔过去,不欣乐将来,不染着现在」,就是「跋地罗帝偈」中,所表达的主要精神。

  《杂‧二二一》中,世尊说:「我昔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自心多向何处?观察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少逐现在五欲功德,逐未来世转复为少。」杂染的五欲,之所以也称为功德,是偏重于其令人愉悦,并且能起世间名闻利养来说的。人们总是比较缅怀过去的美好感觉,让过去的经验,深深地印在心灵之中,难以忘怀。其实,过去的事,因缘已不存在,不论是多么美好,或是多么地令人扼腕,都没有必要沉沦于顾念过去的情绪中。对过去的怀念或追悔,只是徒增自己的忧伤与沮丧,进而干扰对当下因缘的正确处理而已。思考过去的因缘,而作检讨反省是可以的,但却没有必要让过去的因缘,造成当下情绪的起伏。这与一般对缅怀(眷恋)过去带有同情,甚至有所赞许的世俗价值观,是不同的。

  将来的事,因缘还未成熟,也是处于不存在的状况,也没有必要让它造成当下情绪的起伏。期待的情绪,常常夹带着主宰因缘的主观意图,也常常会因此而引起烦恼。人们总是对自己所喜欢的,有所期待,所以说「欣乐未来」。期待的心情,常是七上八下的,或许能带着些愉悦,但却不难发现,也常跟随着渴求的煎熬。姑不论未来是否能如预期,现在就已经在烦恼(渴求的煎熬)之中了。即使未来果真能如其所愿,然而,满足的愉悦,又不免成了长养欲贪的养料。如果不如预期,又难免失望而情绪低落,或者愤愤难平。这与赞美常活在希望中的世俗价值观,是多么的不同啊!

  排除了活在执着过去、未来的世界里,所剩下来的,就是「当下正念」了。「当下正念」,不但是要「活在当下」,对当下的起心动念,清清楚楚,而且还要能提起佛法正念,作意(注意)不可染着。警觉于当下的每一个念头,都还是缘生、缘灭的,所以偈诵说「念无有坚强」,这是贤者的智慧与生活态度。如果能够像这样的生活,所有的苦难,自然就会终止了,还有谁会忧愁死亡的到来呢?

  就修学者来说,要怎样注意染着的排除呢?个人以为可以依着「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修行方法:首先,当要能自我训练,觉察自己的爱染(苦)。其次,思维观察自己爱染的原因,选择确当的方法,来解除这些原因,才能排除爱染。要能尽早发现自己的染着,这需要靠时时保持正念的清明。尤其是对「六根」、「六尘」、「六识」和合所产生的「触」(了别),以及由「触」而生的「受」(情绪),更应当时时观照,保持警觉,因为烦恼与染着,常悄悄地从这两处进来。如《杂‧ 二○九》中,佛陀说:「有六触入处: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去我法、律远,如虚空与地。于此眼、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着,心得解脱。是名六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又如《杂‧二一三》中说:「缘眼、色,眼识生,三事和合触,缘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若于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种贪欲身触、种瞋恚身触、种戒取身触、种我见身触,亦种殖增长诸恶不善法。如是,纯大苦聚,皆从集生。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广如上说。」所以,如果能够让「触」就只停留在「触」;例如:看到前面路上车阵大排长龙,知道遇上大塞车了。在塞车的因缘仍然存在时,随顺之,让「明白」就只是「明白」,不要让主宰的意念任意发展。然而,如果再不够警觉,做不到这样,就可能会因为失于正念而急躁不安,于是苦的情绪感受就产生了。假如对这苦的情绪(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就在这里打住,让情绪就只是情绪,不要让「不喜欢」塞车,「希望」别人多让我的「爱染」发展出来,那么「十二缘起」的钩链,便能在此打断,往下的「取」、「有」、「生」(烦恼、造业的「生」)也就不会再生起了。假如正念不足,「十二缘起」的钩链,一但闯过了「受」的阶段,而继续酝酿成「爱」(或爱的反射:恨),往后的发展,恐怕就要如山洪爆发一般,一发就难以止息了(参考《菩提树的心木》第二三页,佛使比丘演讲‧郑振煌译‧慧炬出版社)。正念的内容,就是四念处,尤其是「法念处」。四念处的修行方法,我们将在〈第九选〉中,再作讨论。

  使自己染着的原因,常是欲贪,是爱染。推动欲贪与爱染的力量,是来自于理智上不能随顺因缘的执取(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见」)。那么就只有常常从深入地观察「无常」,多思惟、多体会缘起法,逐渐地建立顺乎缘起法的观念(正见),让深刻的观念形成个性,才能有所改善。而对早已习惯执取的一般人来说,要建立这样的个性,却也不是一、二天的事,所谓「先以习成性,次以性养习」,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扎实的功夫,需要「行精勤,昼夜无懈怠」,从多思维缘起法做起,点点滴滴的累积的呢!

  表现于情感上的爱染,其灭离的过程,可以说是随顺于「味」、「患」、「离」的修行次第的,我们将在〈第五选〉中,再作讨论。

  (三)思 考

  一、您对「活在当下」与「当下正念」有什么评价?

  二、您有什么深刻的回忆吗?对现在的您有什么影响?

  三、您有什么殷切的期盼吗?对现在的您有什么影响?

  四、怎样做可以让您「当下正念」?

返回目录

---------------------------------------------------------------------------------------------------------

更多庄春江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