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一章 第五节 四无量 哀愍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8日
来源:   作者:圆持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一章 第五节 四无量 哀愍

  概 述

  “四无量”作为佛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具有极其重大的伦理价值。“慈、悲、喜、舍”之所以称为“四无量”,是就道德实践的范围与对象而言的,即一切时间、一切地点和一切众生。因此,“四无量”可以说是对众生的无限关怀。

  在佛教经典中,“慈悲”是经常使用的概念,其中也自然包含了“喜舍”。在《大般涅槃经》中将“慈悲”称作“佛性”和“如来”,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则称作“佛心”,这都说明了“四无量”于佛教伦理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哀愍”在佛教经典中也是常用的概念。它与“四无量”的含义相通,因此将两者并为一篇。

  本篇分为四章,其中“四无量”有三章,“哀愍”有一章。

  第一章  四无量综述

  提 要

  本章由八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别分为六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四无量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说明了四无量各自的体性差别;第三、四节为一类,阐释了四无量各自的功能区别;第五节为一类,指出了四无量的实践方法;第六节为一类,明确了四无量的各自目的;第七、八两节为一类,阐述了四无量的意义。

  第一节  何谓四无量

  (一)

  云何名为四无量心?佛言:所谓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云何名为慈无量心?谓一切时处,慈心随顺利益众生,不损害他,离诸冤结,以广大心等示众生,愍念救护犹如赤子,于冤亲所而无差别,令断缠盖皆得解脱,如是名为慈无量心。悲心随顺,喜心随顺,舍心随顺,亦复如是。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七卷655页C2-8行

  (二)

  四无量是佛所说,谓若苾芻,发起慈心,先于东方行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然行慈,而彼慈心于一切处,一切世界,一切种类广大无量,而无边际亦无分限,此名慈无量。悲、喜、舍三亦复如是。此等名为四无量。

  《佛说大集法门经》卷上,《大正藏》第一卷228页C8-13行

  第二节  四无量之体性

  此四无量体性云何?谓慈以无瞋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于此四中,慈唯无瞋,次二无量无瞋一分,舍是无贪、无瞋一分。

  《显扬圣教论》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十一卷497页B13-17行

  第三节  四无量之区别

  慈、悲、喜、舍。

  慈名与瞋相违善心。如善知识,为善知识常求利安。行者亦尔,为一切众生常求安乐。是故此人,与一切众生为善知识。

  问曰:何谓善知识相?答曰:常相为求今世、后世利益安乐,终不相违求无益事。行者亦尔,但为众生求安乐事,不求非安乐事。

  悲名与恼相违慈心。所以者何?亦为众生求安乐故。

  问曰:瞋恼有何差别?答曰:心中生瞋念,欲挝打害此众生,从瞋起身、口业,则名为恼。又瞋为恼因,怀瞋心者必能行恼。

  喜名嫉妒相违慈心。妒名见他好事心不忍则生嫉恚,行者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大欢喜如自得利。

  问曰:此三皆是慈耶?答曰:即是慈心差别三种。所以者何?不瞋名慈。有人虽能不瞋,而见苦众生不能生悲。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或有人于他苦中能生悲心,而不能于他增益事中生欢喜心。何以知之?有人见怨贼苦尚或生悲,见子得胜己事而不能喜。行者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故知慈心差别为悲、喜。

  问曰:何所舍故名舍?答曰:随见怨亲则慈心不等,于亲则重,于中不如,于怨转薄,悲、喜亦尔。是故行者欲令心等,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问曰:若尔,则无别舍心,但以心平等故名为舍?答曰:我先说慈心差别为悲喜等,又慈心以下、中、上法,故有三种,能令此三平等,故名为舍。

  《成实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三十二卷336页B7-C8行

  第四节  四无量之功能

  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瞋恚众生。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四,《大正藏》第十二卷695页B6-9行

  第五节  四无量之修法

  (一)

  问曰:以何方便得此慈心?答曰:后当说瞋恚过患,知此患已,常修慈心……

  又行者生念,我起瞋恚自受果报非余人受,故应不瞋而修慈心。

  又行者思量,我以少恶加人则自受多恶百倍不啻,故应离恶……

  又瞋恚非是行者所宜。

  又当念前人利益善事,除舍恶事则瞋恚息……

  又深观前人体性善恶,若恶人加恶何故生瞋?如火烧人不应瞋也。

  又见前人为烦恼所逼不得自在犹如鬼著,何为生瞋?

  又随以何因缘修习忍辱?应念此法则瞋恚息,慈心增长。忍功德者,谓行者生念:我若瞋他即为凡鄙与彼无异,是故应忍。如佛说偈:譬如调象,能堪刀箭。我亦如是,能忍诸恶。又偈说:恶口骂詈,毁辱瞋恚,小人不堪,如石雨鸟;恶口骂詈,毁辱瞋恚,大人堪受,如花雨象。是故应忍。

  又以此恶事回为功德,以从诸恶成功德故。

  又行者知此众生愚痴无识犹如婴儿,不应瞋也。

  以此方便,能修慈心。

  问曰:云何修悲?答曰:行者见诸众生乐少苦多故生悲心,我当云何于苦众生更加诸苦?

  又见众生深贪著乐,则生念言:我今云何断他所愿?故生悲心。

  又见苦众生,以现苦故苦;见乐众生,以无常故苦。是故,一切众生皆有苦分,或早、或晚无得脱者。以是因缘故生悲心。

  问曰:云何修喜?答曰:行者见嫉他利者是凡鄙相,是故修喜。作如是念:我应与众生乐,他今自得则是助我,故应生喜。

  又见此嫉妒空无所益,不能损他但反自害。又如经说嫉妒之过,欲离此过故生欢喜。

  问曰:云何行舍?答曰:见不等心过欲令心等,是故行舍。

  又行者见贪、恚心过,故修行舍。

  《成实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三十二卷336页C9行-337页A22行

  (二)

  慈心随转故,以清净心观视一切众生;

  悲心随转故,随诸众生何所作事皆往营助; 喜心随转故,一切众生诸有善法悉为成办;舍心随转故,于一切众生而无损害。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三卷477页B16-20行

  第六节  四无量之目的

  修慈心为除众生中瞋觉故;

  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

  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

  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08页C13-15行

  第七节  四无量为佛性

  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大喜、大舍名为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大正藏》第十二卷556页C17-19行

  第八节  四无量为善本

  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4页C1-2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四无量”。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云何名为慈无量心?谓一切时处,慈心随顺利益众生,不损害他,离诸冤结,以广大心等示众生,愍念救护犹如赤子,于冤亲所而无差别,令断缠盖皆得解脱,如是名为慈无量心。悲心随顺,喜心随顺,舍心随顺亦复如是。”由此可知,以“慈悲喜舍”为准则,不论于何时、何处能“随顺利益众生”即是“四无量”。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佛教的一切伦理思想,无不以“四无量”作为根本基础。

  第二节“四无量之体性”。此节说:“此四无量体性云何?谓慈以无瞋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瞋善根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体性”义指“本体”和“自性”,两者意思相通。四无量是对待众生之法,虽各有其体性,但归结起来说“怜愍众生”是四无量之体性。

  第三节“四无量之区别”。此节阐述了四无量各自的作用和区别。其中“慈名与瞋相违善心”、“悲名与恼相违慈心”、“喜名嫉妒相违慈心”,这三句话不易解读,研习者须注意。此三句中的“善心”、“慈心”应是指此慈、悲、喜三无量的性质,以“悲”为例,用现在的语言习惯表达即是“悲名”的含义与恼害相违背,其性质属于慈心。因下文中明确表示“慈悲喜”,即是慈心差别三种。

  第四节“四无量之功能”。此节说:“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瞋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瞋恚众生。”此说指出了“四无量”的伦理道德功能。以之与第三节和第六节相参照,有益于加深认识。

  第五节“四无量之修法”。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提出了实践四无量的具体方法。其一从不同角度对四无量的修法作了解释。其中,从十个方面指出了“慈无量”的修法,如第一方面所说:“问曰:以何方便得此慈心?答曰:后当说瞋恚过患,知此过患已,常修慈心。”“慈心”与“瞋恚”是相对的,对两者的利弊只有明确认识以后,才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又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悲无量”的修法,如第一方面说:“问曰:云何修悲?答曰:行者见诸众生乐少苦多故生悲心,我当云何于苦众生更加诸苦?”后面一句是反思的话,意思是说:众生本已乐少苦多,我为何要给他们再增加痛苦呢?又从两个方面指出了“喜无量”的修法,如第一方面说:“问曰:云何修喜?答曰:行者见嫉他利者是凡鄙相,是故修喜。作如是念:我应与众生乐,他今自得则是助我,故应生喜。”此说首先表明“喜”是对治嫉妒心理的,其次所提出的对他人获得利益所应具有的心态是健康和道德的。又从两个方面指出了“舍无量”修法,如第一方面表明“问曰:云何行舍?答曰:见不等心过欲令心等,是故行舍。”此说明确了修行“舍”的原因在于消除不平等的心态。人即使能慈、悲、喜,若于心理上有亲疏恩怨,往往不能彻底以平等相待,故须以“舍”而对治。其二表明,“四无量”即是心理上的道德标准,也是积极造福众生的四种具体方法。

  第六节“四无量之目的”。此节阐述了四无量各自的目的。如最后说:“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爱憎”在此义指众生“贪爱”和“憎恨”的两个极端。这两者一般都是同时具有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无法提高思想品德。佛教提倡的“爱;非爱”超出了常人“爱憎”的概念,是一种高度理性的道德境界。

  第七节“四无量为佛性”。此节说:“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大喜、大舍名为佛性。”“性”在此义指“自性”。佛之所以成其为佛是以“四无量”为体性的,而四无量“皆是怜愍众生之法”。据此而论,“佛”不同于“神”,佛展示的完全是一种伦理内涵或境界。研习此节时宜与上述二、五两节相结合。

  第八节“四无量为善本”。此节说:“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若将此话换一种方式说即是:四无量是佛教伦理之根本。

  第二章  慈悲综述

  提 要

  “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也是佛教发展的根本思想行为准则。正是佛教在中国长期教化的影响,才形成了人们“慈悲为怀”的普遍道德观念。佛教经典中,“慈悲”是最重要和最常讲的道理。为了显示慈悲的重要伦理意义,特集相关资料成此一章。

  本章共由十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五类。第一、二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对慈悲的含义作了解释;第三节为一类,指出了慈悲功用的针对性;第四节为一类,与佛经中通常的表述不同的是,这里把悲作为产生慈、舍的基础;第五节至第九节为一类,阐述慈悲的相关意义;第十节为一类,指出了佛教无缘慈悲的精神。

  第一节  慈悲之含义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56页B15-17行

  第二节  慈悲之区别

  乐修慈行仁恕和平,于诸众生施之快乐;复起悲心矜恤贫窭,有苦众生皆蒙拯拔。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卷339页C28行-340页A1行

  第三节  慈悲针对性

  慈于善人中生;悲于不善人中生。

  《菩提资粮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26页A10行

  第四节  慈悲之成实

  一切诸佛法以大悲为本,我今一心好乐佛法,是故于众生中应生悲心,此悲渐增则成大悲。得大悲故,于众生中则生慈心,作是念:“我应随力利益众生”,则成实悲。行慈利众生时即能行舍,内外所有皆能施与,作是念:“如我是物,为欲利益安乐众生”,则成实慈。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九,《大正藏》第二十六卷68页B12-18行

  第五节  慈悲是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十二卷343页C2行

  第六节  慈悲佛教本

  (一)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56页C16行

  (二)

  大慈、大悲名为一切佛法之根本。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57页B9行

  (三)

  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

  《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卷256页C21-22行

  第七节  慈悲者为智

  有慈悲者名一切智。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大正藏》第十二卷482页B2-3行

  第八节  慈悲断不善

  若有说言,离于慈悲得善法者,无有是处。如是慈悲,能断不善。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74页C4-5行

  第九节  慈悲福报大

  若于一众生,不生瞋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

  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

  设使五通仙,悉满此大地,有大自在天,奉施其所安,

  象马种种物,所得福报果,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4页B10-18行

  第十节  无缘大慈悲

  无缘大慈无碍大悲,怜愍众生犹如赤子。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卷293页A2-3行

  略 解

  第一节“慈悲之含义”。此节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各自的含义一般简称为“与乐”、“拔苦”。此解释充分说明了“慈悲”作为佛教伦理核心的意义所在。任何一种伦理思想和行为,若对他人不以“拔苦”、“与乐”为准则,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了。

  第二节“慈悲之区别”。此节与第一节主要含义是相同的,差异之处在于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慈悲”的连带关系。其中,“乐修慈行仁恕和平”可谓佛教宗旨的一种表述,前面四字提出了修行慈悲的准则,后面四字则提出了宽容他人和谋求社会和平的要求。“和平”一词源于本节出处的《菩萨本生鬘论》。

  第三节“慈悲针对性”。此节说:“慈于善人中生;悲于不善人中生。”“善人”已为善,宜加以慈爱;“不善人”已为恶,宜加以悲念。

  第四节“慈悲之成实”。此节分三部分:一、“一切诸佛法以大悲为本,我今一心好乐佛法,是故于众生中应生悲心,此悲渐增则成大悲。”此部分首先表明了“大悲”在佛教信仰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壮大发展的渐进方法。二、“得大悲故,于众生中则生慈心,作是念:‘我应随力利益众生’,则成实悲。”此部分一方面阐明了先悲而后慈的次第关系,另方面提出以“利益众生”的切实行动作为成就真实大悲的方法。三、“行慈利众生时即能行舍,内外所有皆能施与,作是念:‘如我是物,为欲利益安乐众生’,则成实慈。”此部分指出,因慈而后以财物施舍与人,以此实际行动成就真实大慈。

  第五节“慈悲是佛心”。此节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佛心”与“体性”之义相通,在此更具有“核心”的意义。上文也指出“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阅读此节时宜参照本篇第三章之一第三节“慈心不造罪”和之二第四节“大悲佛法根”。

  第六节“慈悲佛教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其一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其三说:“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说明“慈悲”在佛教中至高至重的地位。

  第七节“慈悲者为智”。此节说:“有慈悲者名一切智。”人不论具有多么丰富的智慧,如果不以“慈悲”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其一切行为必然是不智之举。反之,人只要本着“慈悲”行事,一切举动都具有正面价值,方可称为真正有智者。此节之义还表明了“慈悲”和“智慧”的一致性,这在佛教中又称作“悲智双运”。

  第八节“慈悲断不善”。此节说:“若有说言,离于慈悲得善法者,无有是处。如是慈悲,能断不善。”“善法”即是道德。此节既指出了慈悲是令人获得道德的决定力量,同时又说明了唯有慈悲才能消除一切罪恶。

  第九节“慈悲福报大”。此节将慈悲对待众生与信奉天神并用象马等物祭祀祈福相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所得福报果,不及修一慈。”这同时也反映出佛教伦理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第十节“无缘大慈悲”。此节说:“无缘大慈无碍大悲,怜愍众生犹如赤子。”“无缘”是对事物本质高度统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则不妄加分别和执著怨亲、贵贱等,对一切众生自然平等行慈,故名无缘大慈。于《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解释说:“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有关更详细的意思请参阅《大智度论》第二十卷。“无碍”与“无缘”之义相通。正是认识到一切事物本质上的平等性,因此自我与万物本为一体,对待众生行大悲时无有滞碍自然平等,故名无碍大悲。所以“无碍大悲”于经典中又称为“同体大悲”。这一节具有极高的伦理认识境界,以及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三章  慈悲别述

  概 述

  在经典中“慈”和“悲”常合用或单用。除少数情况外,单用时往往都包含两个字的意思。为从更多角度了解“慈悲”的内涵,故集相关资料专设本章。

  本章分为两部分,之一“慈”,之二“悲”。

  之一 慈

  提 要

  此部分由十四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五类。第一节为一类,对慈作了界定;第二至六节为一类,指出了慈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第七节至十二节为一类,从多角度阐述了修慈的方法和准则;第十三节为一类,对慈善作了界定;第十四节为一类,对以慈心对待过去未来众生的道德意义作了阐释。

  第一节  何谓慈心

  慈心者,常求利事安隐众生。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9页A16-17行

  第二节  慈即是如来

  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

  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

  善男子,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能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慈者即是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佛性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虚空,虚空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乐,乐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净,净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我,我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甘露,甘露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一切菩萨无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6页B2-C7行

  第三节  慈心不造罪

  若人具慈心,则不造诸罪,

  为恶自招殃,不作则不受。

  常造诸罪恶,依邪师邪教,

  若离彼二种,善住真实道。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大正藏》第十七卷492页A12-15行

  第四节  行慈者得安

  普忧贤友,哀加众生,

  常行慈心,所适者安。

  《法句经》卷上,《大正藏》第四卷561页B27-28行

  第五节  行慈者无仇

  昼夜念慈,心无尅伐,

  不害众生,是行无仇。

  《法句经》卷上,《大正藏》第四卷561页C1-2行

  第六节  行慈福无量

  仁无乱志,慈最可行,

  愍伤众生,此福无量。

  《法句经》卷上,《大正藏》第四卷561页C10-11行

  第七节  慈之三准则

  慈有三事,何谓为三?

  一曰慈施一切,晓了慈施法等;

  二曰慈正真等;

  三曰常以普慈加于众生。

  《阿差末菩萨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三卷599页A13-15行

  第八节  修慈在十善

  明天,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三世众生所应修慈,身、口、意行等念众生?如是明天,菩萨摩诃萨不杀众生、不盗他财、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云何菩萨不杀众生?于一切众生慈悲爱念,惭愧愍伤永舍刀杖。

  不偷盗者,若于聚落、空处所有遗物,不与不取。

  不邪淫者,若女有主、父、母、兄、弟、宗亲所护,乃至见彼授花一茎,不起欲想。

  不妄语者,若于乡邑,若在王者,堪为证佐,真诚实语守死不虚。

  不两舌者,常于彼此起和合想,从彼所闻不向此说,从此所闻不向彼说。

  不恶口者,软语开喻,先意问讯,终不以苦切恶言加于众生。

  不绮语者,时说,实说,知义而说,为利益彼说,心口无差。

  不贪者,于他财利不起欲想,见来取者心无吝惜。

  不瞋恚者,于一切众生除诸恚恨,起慈愍心、饶益心、安彼心,随顺善摄一切众生。

  不邪见者,有施,有济,有说,有父母,有今世、后世,有苦、乐行果报世间,有阿罗汉,自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

  明天,当知,彼不杀、不盗、不邪淫,则是菩萨修慈身行;不妄语、两舌、恶口、不绮语,则是菩萨修慈口行;不贪、不恚、不邪见则是菩萨修慈意行。

  修慈身、口、意则是菩萨等念众生。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大正藏》第十七卷867页C1-25行

  第九节  普慈于一切

  普慈一切,不依因缘。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50页B22行

  第十节  慈众若骨髓

  慈愍众生,如己骨髓。

  《度世品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卷637页A14行

  第十一节  慈众如父母

  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

  《沙弥尼戒经》,《大正藏》第二十四卷937页A13-14行

  第十二节  行无害修慈

  行无危害,而修慈仁。

  《等集众德三昧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二卷986页A28-29行

  第十三节  何谓慈善

  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

  是名为慈善,二世果报种。

  人有三毒,为恼他故生,行善者先自灭恶,是故说降伏其心利益他人。

  利益他者,行布施、持戒、忍辱等不恼众生,是名利益他,亦名慈善福德,亦名今世、后世乐果种子。

  《中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十卷21页B25-C2行

  第十四节  慈过未众生

  我于彼先际已来诸有情类未曾发起慈愍之心,彼皆过去,今起慈愍复有何益?但为除遣自心垢秽令得清净,故起念言:当令过去诸有情类皆得安乐,诸未来世非曾有者,亦皆令彼当得安乐。如是趣入真实作意,慈愍住中诸福滋润、诸善滋润,望前所修胜解作意,慈愍住中所获福聚,彼于百分不及此一,彼于千分不及此一,彼于数分、算分、计分、邬波尼杀昙分不及此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卷463页B2-11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慈心”。此节说:“慈心者,常求利事安隐众生。”在此说明,“慈”是谋求利益安乐众生的思想准则,是完全立足现实社会的。

  第二节“慈即是如来”。此节大体从十五个方面阐明了“慈”于佛教中的核心地位。于第七个方面说:“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佛性即慈,慈即如来。”“佛性”与“慈”在此是完全等同的。人人都有潜在的慈,能够将其显现出来即是佛的境界。因我们普通人有各种不慈的非道德思想和行为,覆蔽了“慈”,所以无法净化和完善自身,也就无从达到佛的境界。最后一方面更进一步指出:“慈者即是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在此清楚地说明了“慈”是佛教所追求的一切境界的衡量尺度。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肯定佛教是道德信仰。

  第三节“慈心不造罪”。此节说:“若人具慈心,则不造诸罪。”人之所以有罪恶是因心不慈,若怀有慈心必无害于他。此节与第二节相对照其意思更明显。

  第四节“行慈者得安”。此节说:“常行慈心,所适者安。”“适”在此义指来往所在。凡行慈者,内则精神愉悦,外且不犯于人,去往从来则能得到他人的善待和尊重。

  第五节“行慈者无仇”。此节说:“昼夜念慈,心无尅伐,不害众生,是行无仇。”以慈为行为准则的人,既不害人,也就不会结仇。“尅”同“克”,义指制服;“伐”义指讨伐或征服。

  第六节“行慈福无量”。此节说:“仁无乱志,慈最可行,愍伤众生,此福无量。”“福”在此义指“利益”。人生的真正利益通过暴恶的手段是达不到的,唯有以“慈”对待他人才能得到。

  第七节“慈之三准则”。此节首先提出的“慈有三事”即是“慈”的三种准则。一“慈施一切,晓了慈施法等”,义指懂得施行慈的方法;二“慈正真等”,义指“慈”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三“常以普慈加于众生”,义指以慈心对待所有的众生。

  第八节“修慈在十善”。此节首先提出:“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三世众生所应修慈,身、口、意行等念众生?”此后提出以“十善”作为修慈的具体方法和准则。

  第九节“普慈于一切”。此节说:“普慈一切,不依因缘。”这是行慈的准则。慈的对象是一切众生,不可以限于局部。行慈必须打破各种局限的约束,做到“普慈一切”才是“慈”的最高境界。这一节说明“慈”的广度。。

  第十节“慈众若骨髓”。此节说:“慈愍众生,如己骨髓。”此说表明了“慈”的深度。

  第十一节“慈众如父母”。此节说:“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加哀蠕动”说明了慈的对象包括一切动物。“如父母念子”和“犹如赤子”说明了“慈”的真挚性。

  第十二节“行无害修慈”。此节说:“行无危害,而修慈仁。”“危害”与“慈仁”是相对的,唯首先立足于行无害才能进一步修慈仁。

  第十三节“何谓慈善”。此节说:“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是名为慈善,二世果报种。” “慈善”一词出自佛教,是佛教提出的伦理道德准则。

  第十四节“慈过未众生”。此节首先提出“我于彼先际已来诸有情类未曾发起慈愍之心,彼皆过去,今起慈愍复有何益?但为除遣自心垢秽令得清净,故起念言:当令过去诸有情类皆得安乐,诸未来世非曾有者,亦皆令彼当得安乐。”这里阐释了以慈悲心对待过去众生和未来众生的重要意义。佛教这种以慈悲心对待已经过去和未来尚未有众生的思想,世俗一般人很难做到,但对崇尚道德的人来说,这一思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能够以一颗慈悲的心对待已经过去的众生和未来尚未有的众生,必然能用这颗慈悲的心对待现在已有的众生。

  之二 悲

  提 要

  此部分由十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六类。第一节为一类,对悲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指明了悲的立足根本;第三节为一类,指出了悲的种类;第四至十三节为一类,阐明了悲的有关意义;第十四节为一类,说明了悲的实践准则;第十五节为一类,指出了无悲的恶果。

  第一节  何谓为悲

  悲者于众生怜愍救护,是悲渐渐增长而成大悲。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6页B5-6行

  第二节  悲之根本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为佛作礼,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心及虚空、陀罗尼、菩提无二无别,皆以大悲为其根者,而此大悲复以何法而为根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发斯问,为欲利乐多众生故,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此大悲根复以众生受苦为本。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众生受苦复以何法而为其本?佛言:从烦恼生。

  又问:烦恼以何为本?佛言:从于种种颠倒邪见而生。

  又问:种种颠倒邪见以何为本?佛言:从虚妄分别生。

  又问:虚妄分别以何为本?佛言:此妄分别无有根本。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九卷537页A1-15行

  第三节  大悲有四种

  有四悲,一怜愍,二利益,三不恼害,四住正法。

  《十诵律》卷第五十,《大正藏》第二十三卷370页C5-6行

  第四节  大悲佛法根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不须修学多法。世尊,菩萨若受持一法,善知一法,余一切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世尊,何者是一法?所谓大悲。菩萨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

  《佛说法集经》卷第六,《大正藏》第十七卷643页C16-20行

  第五节  大悲为佛体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大正藏》第十卷846页A10-15行

  第六节  悲为菩萨本

  (一)

  无尽意经云:譬如人之命根以出入息而为其本,如是菩萨修学大乘,即以大悲而为其本。又如长者唯有一子,爱念情重未曾暂舍,菩萨获得大悲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亦复如是。

  《大乘集菩萨学论》卷第二十一,《大正藏》第三十二卷130页A 1-5行

  (二)

  大悲是菩萨根本。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卷389页A2-3行

  第七节  悲为圣种性

  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

  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454页B12-13行

  第八节  悲为解脱本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36页C22-26行

  第九节  悲在济他苦

  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

  自然作所作,待劝深惭羞。

  释曰:诸菩萨大悲阇梨常在心中,若见众生受苦即自生苦,由此道理自然作所应作,若待善友劝发,深生极重惭羞。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卷597页B6-10行

  第十节  悲为善根本

  (一)

  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36页C17行

  (二)

  一切善法以悲为首。

  《大丈夫论》卷下,《大正藏》第三十卷265页C3行

  第十一节  悲为智根本

  菩提心者从大悲起,为成佛正因,智慧根本。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八卷249页A22-23行

  第十二节  悲生一切乐

  世间、出世间乐及利他乐皆从悲生。

  《大丈夫论》卷下,《大正藏》第三十卷265页C22-23行

  第十三节  悲心之四义

  悲为功德财,白净法严莹,

  善人常系念,此说名为悲。

  悲舍离刚强,内则生诸善,

  除烦恼过患,如熔金出矿。

  悲心如宝器,满中容妙物,

  增长彼善根,随念获安隐。

  悲心如宝藏,众生用无尽,

  能破彼贫穷,成就广大利。

  《诸法集要经》卷第八,《大正藏》第十七卷499页B1-8行

  第十四节  悲心如父母

  于一切众生,悲心如父母,

  彼人怜愍宝,常在心中住。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七,《大正藏》第十七卷218页A21-22行

  第十五节  无悲作诸恶

  若人不知身心常为极苦所缚,则不能知他心中苦。无悲者无恶不作,若见他衰祸心,不调软,此人名为极恶行者。若有重恩者,何时能念?

  《大丈夫论》卷下,《大正藏》第三十卷265页A4-7行

  略 解

  第一节“何谓悲”。此节说:“悲者于众生怜愍救护,是悲渐渐增长而成大悲。”前一句表明了“悲”对众生所应有的道德责任,同时也表明了“悲”与“怜愍”一体两面的关系。据此可知“慈愍”、“哀愍”等,文字表达虽有差别,但与“慈悲”的含义是相同的。研习此节时宜与第四章相对应。后一句指出了成就“大悲”的渐进过程。

  第二节“悲之根本”。此节以文殊菩萨请教释迦牟尼佛“大悲复以何法而为根本”为缘起,阐明了悲心的产生和立足根本。如说:“此大悲根复以众生受苦为本。”接着又指出“众生受苦”的四个相关层次。此说对指导我们认识悲心有很大帮助。

  第三节“大悲有四种”。此节说:“有四悲,一怜愍,二利益,三不恼害,四住正法。”此“四悲”既是悲心的四种表现形式,也是悲心的四个准则。“住正法”义指坚持正确的思想行为。

  第四节“大悲佛法根”,此节中说:“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 这里指出慈悲是佛教的核心所在。这对认识佛教伦理有很大的思想指导意义。

  第五节“大悲为佛体”。此节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此部分指出了对待众生“随顺、尊重、欢喜”的三种道德行为准则。一方面反映了佛教信仰的根本精神,另方面也体现大悲心的内涵所在。第二部分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此部指出佛教以“大悲”为本体,进而又阐明了对众生“起大悲”与“生菩提心”和最终“成等正觉”的因果次第关系。“体”义指“本体”或“体性”,也可以说是“本质”。“因于众生而起大悲”指出了大悲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拯救众生脱离苦难。

  第六节“悲为菩萨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于其一中说:“譬如人之命根以出入息而为其本,如是菩萨修学大乘,即以大悲而为其本。”“菩萨”是佛教道德的完全奉行者。有关详细的道理于第一篇中已作介绍。悲心是菩萨的实际内涵和作用所在,脱离开悲心也就不存在菩萨了。由此可知,菩萨并非偶像或神,而是现实有崇高道德境界或准则的实践者。

  第七节“悲为圣种性”。此节说:“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性,得福报无量。”“圣种性”是指对已达到和将要达到佛教最高道德境界者的总称。已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是佛,将要达到的是菩萨,他们都是以悲心为种性的。此节与上述三节和下面五节具有相互注释的作用。

  第八节“悲为解脱本”。此节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依此节下文所说,“法体”系指人造作善恶业的主体“身、口、意”,“修悲”是以“身、口、意”为载体的。通过修悲心可使身口意成就一切善、消除一切恶,人生由是得到解脱。

  第九节“悲在济他苦”。此节首先说:“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自然作所作,待劝深惭羞。”作为一个佛教道德的奉行者,以大悲之实践为己任,将他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自然积极地去消除。如果不能这样,而使他人为此劝谏自身,那是极其羞惭的事。此节后半部的解释中说:“诸菩萨大悲阇梨常在心中。”其中“阇梨”是古梵文“阿阇梨”的音译简称,义译为“授教师”,于功能上又译为“轨范师”及“正行”。

  第十节“悲为善根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一切善法悲为根本。”义指慈悲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脱离慈悲便无善法可言。由此可知慈悲重要的伦理道德意义。

  第十一节“悲为智根本”。此节说:“菩提心者从大悲起,为成佛正因,智慧根本。”“大悲”“为成佛正因”的意思参照本部分上述诸节可以明白。“大悲”为“智慧根本”之义,参照本篇第二章第七节“慈悲者为智”即易于理解。

  第十二节“悲生一切乐”。此节说:“世间、出世间乐及利他乐皆从悲生。”“世间、出世间乐”义指自乐,“利他乐”义指悲心对他人所产生的乐。

  第十三节“悲心之四义”。立足于悲对个人修养的影响,此节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悲的意义。如第二方面说:“悲舍离刚强,内则生诸善,除烦恼过患,如熔金出矿。”

  第十四节“悲心如父母”。此节说:“于一切众生,悲心如父母,彼人怜愍宝,常在心中住。”此说表明了“悲心”对众生深厚纯洁的感情。此节与上部分中“慈众如父母”一节的含义一致,宜相参照。

  第十五节“无悲作诸恶”。此节中说:“无悲者无恶不作,若见他衰祸,心不调软,此人名为极恶行者。若有重恩者,何时能念?”此说之义在于表明,无悲心者既无善心和怜愍心可言,必然会走向“无恶不作”的邪道,更何况报人重恩。

  第四章  哀愍

  提 要

  本章共由八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六类。第一节为一类,说明了作为哀愍者自身所应具有的两种德性;第二节为一类,指出了哀愍的原因所在;第三节为一类,归纳出了无哀愍者五个方面具体的行为表现;第四节为一类,指出了五种应加以哀愍的对象;第五至七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哀愍的有关方法及准则;第八节为一类,阐明哀愍是有益于自身和他人理智选择的根本。

  “哀愍”与“怜愍”以及“慈愍”的意思相同。如第三章第三节“大悲有四种”所说,“怜愍”属于悲的一种。“哀愍”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道德范畴,虽然这一词为中国所固有,但佛教却给予它丰富的伦理内涵。将“哀愍”的有关思想资料集中成为一章,有助于对佛教伦理和“慈悲”思想的具体研究。

  第一节  哀愍之自性

  哀愍自性略有二种:一在意乐,二在正行。

  在意乐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利益意乐、安乐意乐,是名哀愍。

  在正行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如所意乐,随力随能身语饶益,是名哀愍。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卷549页B25-29行

  第二节  为何须哀愍

  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

  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

  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

  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大正藏》第二卷153页C27行-154页A1行

  第三节  何谓无哀愍

  若于五种有情众中起邪行时,说名无哀、无愍、无有伤叹。一于乞求者,二于危厄者,三于有恩者,四于乐乐者,五于乐法者。

  言乞求者略有五种:一求饮食,二求衣服,三求房舍,四求病缘医药资具,五求救护。

  其危厄者亦有五种:一住艰乏者,二住迷乱者,三求归依者,四相投委者,五来拜觐者。

  其有恩者亦有五种:一母,二父,三妻子 ,四奴婢仆使,五朋友、兄弟、亲属、宰官。

  其乐乐者亦有五种:一爱乐事业兴盛乐,二爱乐事业兴盛不乖离乐,三爱乐时节变异苦远离乐,四爱乐解疲倦乐,五爱乐求升进乐。

  其乐法者亦有五种:一乐说正法,二乐受持读诵,三乐论议决择,四乐教授教诫,五乐法随法行。

  此中邪行者,谓于是中或作加行故,或不作加行故,或不饶益加行故,或中庸加行故,应知其相。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卷695页B15-C2行

  第四节  哀愍之对象

  当知菩萨哀愍依处略有五种,何等为五?一有苦有情,二恶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烦恼随眠有情。

  那落迦等所有有情,皆为苦受连绵相续,逼切而转,如是名为有苦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而多现行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于诸恶中喜乐安住。所谓屠养羊、猪、鸡等不律仪辈,如是名为恶行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及行恶行,而于诸欲耽著受用,常乐安住种种俳优、歌、舞、笑睇,以自娱乐,所谓一类受欲尘者,如是名为放逸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行恶放逸,而依妄见修行种种苦解脱行,谓舍诸欲于恶说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如是名为邪行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广说乃至非修邪行,而或具缚、或不具缚,为诸烦恼之所随眠,谓正修行贤善异生及诸有学,是名烦恼随眠有情。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卷549页C7-23行

  第五节  哀愍之三义

  能舍己安而安众生,见危厄者身欲代之,心不协※恨,荷负一切不以为重,坚志精进,是名曰哀。……心无悔恨,常护禁戒,悉乐导利一切众生,身若金刚不可毁伤,以身惠施无所吝惜,劝助他人令兴功德,是则愍哀。虽身立德而怀欣然,不如劝人建立福祚不用禅悦。所以者何?常为一切既在欲中,思察道慧不以为劳,是则愍哀。

  ※《大正藏》注:协=挟。

  《阿差末菩萨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三卷599页B9-23行

  第六节  哀愍之步骤

  菩萨哀愍,于诸有情最初能断怨害嫌恨;菩萨哀愍,普于一切利有情事皆能修作,心无怯劣。于此加行尝无厌倦,多住哀愍,能摄无罪现法乐住及饶益他。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卷550页A21-24行

  第七节  哀愍之准则

  (一)

  诸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以诸菩萨具怜愍故,名善意乐、极善意乐。何等名为七相怜愍?一者无畏怜愍;二者如理怜愍;三者无倦怜愍;四者无求怜愍;五者无染怜愍;六者广大怜愍;七者平等怜愍。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非怖畏故而起怜愍现行,随顺身语意业适可其心,利益安乐,是名菩萨无畏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非不如理怜愍而转,谓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是名菩萨如理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如是怜愍随其所宜,发起一切饶益事业曾无厌倦,是名菩萨无倦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待求请自起怜愍为作饶益,是名菩萨无求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无爱染心而起怜愍,谓饶益他不祈恩报,亦不希望当来可爱诸果异熟,是名菩萨无染怜愍,亦名菩萨无缘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所起怜愍,唯是广大而非狭小。言广大者,谓于一切诸有情所,虽遭一切不饶益事而不弃舍;菩萨自身宁受非爱,终不以恶欲加于彼,是名菩萨广大怜愍……

  普于一切诸有情类,平等平等,于有情界无有分限,是名菩萨平等怜愍。

  菩萨与此七种行相怜愍相应,名善意乐、极善意乐。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卷551页C13行-552页A9行

  (二)

  菩萨于诸众生有七种怜愍,名第一真实。一者无畏;二者巧便;三者不厌;四者不求;五者不贪;六者广大;七者平等。

  菩萨不以畏故,于诸众生起怜愍心,修身、口、意业安乐众生,是名无畏。

  菩萨以巧便慧,于诸众生起怜愍心,非法、非律、非真谛不教非处,是名巧便。

  菩萨于诸众生,一切方便而不疲厌,是名不厌。

  菩萨于诸众生起怜愍心,无所希求,是名不求。

  菩萨于诸众生起怜愍心,不求恩报,是名不贪。

  菩萨于诸众生起怜愍心,不限众生,于众生所得饶益不饶益悉不弃舍,是名广大。

  菩萨于诸众生起怜愍心,等众生界无有方限,是名平等。

  菩萨成就如是七种怜愍,是名第一真实。

  《菩萨地持经》卷第九,《大正藏》第三十卷939页A22-B6行

  第八节  哀愍为智本

  自为己身亦为他人而兴愍哀,是为智本。

  《大哀经》卷第八,《大正藏》第十三卷447页C20-21行

  略 解

  第一节“哀愍之自性”。此节首先说:“哀愍自性,略有二种:一在意乐,二在正行。”“意乐”义指意志之选择或爱好。有关道理于《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中有更多的解释。 “意乐”指对众生要利益、安乐,此属思想准则。“正行”指以外在正确的“身语”行为给众生饶益,此属行为准则。

  第二节“为何须哀愍”。此节说:“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 佛教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说:“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法”在此是指社会的道德法则。若将此节的前两句和后两句直接贯串起来,更易于明白其中的意思。“善逝”是佛的另一名称。

  第三节“何谓无哀愍”。此节首先指出:“若于五种有情众中起邪行时,说名无哀、无愍、无有伤叹。一于乞求者,二于危厄者,三于有恩者,四于乐乐者,五于乐法者。”此五种“有情众”在此特指人。随后对此五种“有情”又分别从五个方面作了解释。最后解释“邪行”说:“此中邪行者,谓于是中或作加行故,或不作加行故,或不饶益加行故,或中庸加行故,应知其相。”“加行”在此义指对事情加之以行为作用。此节所说的“五种有情众”,从正面的角度对待即是哀愍的五种对象。

  第四节“哀愍之对象”。此节提出了哀愍的五种对象,如说:“一有苦有情,二恶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烦恼随眠有情。”并对此五种有情逐一作了解释。“烦恼”泛指“贪、瞋、痴”之类非道德的思想活动。“随眠”在此特指虽在不断正确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但尚未达到彻底完善的境界,产生恶行的烦恼还没能根本消除,尚处在潜伏或昏睡的状态之中。因此,“烦恼随眠有情”在此指尚未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实践者。

  第五节“哀愍之三义”。此节指出了哀愍的三方面含义,可概括为:一、为谋求众生的安乐能坚定不移;二、为了引导利益众生使他们功德增长而甘愿奉献一切;三、宁肯放弃个人“禅悦”的精神快乐,去积极劝人作善为福。这三点反映了立身现实的哀愍精神。

  第六节“哀愍之步骤”。此节说:“菩萨哀愍,于诸有情最初能断怨害嫌恨;菩萨哀愍,普于一切利有情事皆能修作,心无怯劣。”此是哀愍的两大步骤,对哀愍的实践有非常必要的指导意义。

  第七节“哀愍之准则”。此节提出了七种实践哀愍的准则,如说:“一者无畏怜愍;二者如理怜愍;三者无倦怜愍;四者无求怜愍;五者无染怜愍;六者广大怜愍;七者平等怜愍。” 这七种实践哀愍的基本准则,具有很现实的思想指导意义。

  第八节“哀愍为智本”。此节说:“自为己身亦为他人而兴愍哀,是为智本。”“愍哀”即是“哀愍”。之所以说为自身和他人而哀愍“为智本”,是因为“哀愍”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反之,必然愚昧暴恶,即是不智之举。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