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辨中边论颂讲记(十五)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辨中边论颂讲记(十五)

 

  子九、乘善巧

  由功德过失,及无分别智,

  依他自出离,是乘义应知。

  分四段讲:1、乘的含义;2、三乘的差别;3、以乘善巧断除执观行者性我见;4、假立观行者。

  1、乘的含义。

  乘,是以运载为义。对于道和果分别安立因乘和果乘的名称,也就是,能把行人运载到果地的道,叫做因乘;以道运载所到达的果地,叫做果乘。所以,能乘的道叫做因乘,所乘至的果叫做果乘。

  2、三乘的差别。

  ①论中说:“由功德过失,依他而出离,是声闻乘义。”

  “功德”就是涅槃的功德,“过失”就是轮回的过失,“出离”就是从轮回痛苦中出离,也就是获得寂灭轮回痛苦的果。

  合起来就是:在依靠其他阿阁黎闻法之后,了知涅槃的功德和生死的过失,由此获得出离,这就是三乘当中的声闻乘。

  ②论中说:“由功德过失,依自而出离,是缘觉乘义。”

  就是不从其他阿阇黎处听闻,仅仅依靠自力,生起了达轮回过失和涅槃功德的智慧,由此获得出离,就是缘觉乘。

  ③论中说:“由无分别智,出离是大乘。”

  这里“无分别”是指对于轮回的过失和涅槃的功德没有他体的分别,“出离”就是获得不住轮涅的大涅槃。对于轮涅的过失功德没有异体的分别,在通达大平等性之后,能得无住大涅槃,这就是三乘当中的大乘义。全知麦彭仁波切补充说道:“彼亦,应知由外阿阇黎与内阿阇黎——相续中方便与智慧殊胜双运,即以彼二之力成就如是之果。”

  三乘的差别以因乘和果乘来分析,颂词当中“由功德过失,及无分别智,依他自”是因乘,“出离”是果乘。因乘的差别是:声闻乘是依他而生起了达轮涅功过的智慧,缘觉乘是依靠自己而生起了达轮涅功过的智慧,二者的差别是“依他”和“依自”的差别;声缘乘和大乘的差别是智慧上的差别,前者是有分别智,对于轮涅的功过有不同异体的分别,后者没有不同异体的分别,是真实的无分别智。由于因乘的不同,导致果乘也有差别,小乘的出离只是寂灭轮回痛苦的出离,大乘的出离是不住轮涅的无上究竟的出离。

  3、以乘善巧断除执观行者性我见。

  通过对于三乘自性的抉择,我们知道不论是声闻乘、缘觉乘还是菩萨乘,都唯一是由修习因乘的道而现前果乘的功德,所谓三乘圣者都只是在果乘的功德上假立,除此之外,并没有某个实有的三乘圣者的存在。归纳起来,就是由因乘修道的缘起而现前果乘的功德,而且由于因乘的三种不同,以这个缘起的差别,导致果乘功德的差别。除了以因乘不同导致果乘不同之外,并没有多个不同实有自体的三乘行者或者成就者的差别。因为我们对于乘不善巧,所以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修行者或成就者,而且执著有很多不同实体的声闻人、缘觉人以及菩萨人,也执著有很多不同实体的声闻阿罗汉、缘觉阿罗汉和佛陀。在阿罗汉、菩萨和佛陀当中,又执著有各种实体的差别。比如说到诸佛的时候,阿弥陀佛是一个样子,释迦佛是一个样子,药师佛又是一个样子,在心中执著有种种实有的佛,这都叫做遍计所执。或者以菩萨来说,执著文殊、普贤、观音、地藏是别别的实有,这也是遍计所执。这样我们就明白,通达乘善巧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有什么样的帮助呢?我们知道,需要获得三乘三菩提果的话,必须要修行三乘的正道,修行成就三乘的菩提果才叫做真正的三乘的修行,而且现前三乘的菩提果,但是没有一个单独观行者、修行者、成就者的佛。这样我们就明白,以乘善巧断除执著观行者性的恶见。

  4、假立观行者。

  虽然实际没有观行者的实体,但是依于因乘可以施设各种因位修行者的假名,依于果乘可以施设各种果位成就者的假名,可以说:“这是小乘人,那是大乘人。”“这是罗汉,那是菩萨,那是佛陀。”“这是长寿持明,那是大手印持明。”在菩萨当中,可以说“这是胜解行地菩萨,这是见道菩萨,这是等觉菩萨。”在佛陀当中,可以说“释迦佛、阿弥陀佛、不动佛”,或者种种寂静、忿怒本尊的名字。所以我们就知道,虽然没有一个修行者、观行者的实有自体,但是在名言当中的确可以安立观行者,而且就是观待修因乘获得果乘的差别,就对某一种僧人安立学道的圣者以及无学道的圣者等等。

  子十、有为无为法善巧

  有为无为义,谓若假若因,

  若相若寂静,若彼所观义。

  所谓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意义,包括五个法,就是:①假;②因;③相;④寂静;⑤彼所观义。其中,假、因、相是有为法的内容,寂静和彼所观义是无为法的内容。

  分三段:1、五法的含义;2、以有为无为法善巧断除执缚解者性我见;3、假立缚解者。

  1、五法的含义。

  ①假:就是依于名、句、字假立的世俗法,因为这些法都没有实体,只有假名,所以叫做假。

  ②因:就是摄诸种子的阿赖耶识,因为是在阿赖耶识种种习气积累的界当中,显现一切法,所以叫做因。

  ③相:世亲菩萨解释说:“相谓器、身并受用具,及转识摄意、取、思维。”“器”,就是器世界山水等的显现。“身”就是有情各各的身体显现。“受用具”就是色声等的受用显现,也就是六尘。这个“器”、“身”、“受用具”就是外境所摄的法。“转识摄意、取、思维”这些是内有情所摄的法,“转识”是前七识,“转”是转起的意思,前七识都是以阿赖耶识为因而产生,所以叫“转识”。转识当中,“意”是指末那识,“取”是指能取现量境的前五识,“思维”是指第六分别意识,这个“意”、“取”、“思维”是内的能取所摄的法。这样的内外一切显现相,都是成熟阿赖耶识的反体或者说成熟阿赖耶识的侧面。

  以上假、因、相,叫做有为法。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切都是以业惑所作并且是无常性的缘故。

  ④寂静:世亲菩萨说:“若寂静者,谓所证灭及能证道,能寂静故。”寂静包括所证的灭和能证的道,因为真如的能境道能寂静的缘故,也摄在寂静当中。

  ⑤彼所观义:就是以彼能证道所观的真如义。

  以上寂静的灭和能证道,以及所观的真如,叫做无为法。但是这里要做一个简别:从真实无为法的角度来看,所证的灭和所观的真如是真实的无为法,能证的道本来是生灭法,不能安立为真实无为法。但是,如果“无为”是非业惑所为的意思,那实际就是指无漏法,灭、道、真如三者都叫无为法。

  2、以有为无为法善巧断除执缚解者性我见。

  所谓有为法就是假、因、相三法,假是遍计所执,因是阿赖耶识,相是阿赖耶识成熟的反体,在这三法当中根本没有一个束缚者的实有我。所谓无为法就是寂静和所观义二法,寂静包括真如能境的道和所证的灭谛,所观义就是真如,也就是无变圆成实和无倒圆成实,在这个当中也没有一个解脱者的实有我。或者从真实无为法的角度来看,就是有为法所摄的假立和以因缘生灭都彻底寂静的抉择灭,这就是究竟涅槃,其中并没有涅槃者的实有我。这样通达有为法和无为法的自性,就能断除执束缚者和解脱者的我见。

  3、假立缚解者。

  以有为法——假、因、相为施设处,可以施设各种束缚者的假名;以无为法——寂静、所观义为施设处,可以施设各种解脱者的假名。

  第三品总义

  我们这一品的内容是辨明真实性。为什么要辨明真实性呢?因为障碍获得清净的原因,就是由不了知所知的真实性而产生的虚妄分别,要消除障碍,那就必须在所知当中辨明真实性,由此才能断除。所知法无量无边,如何才能辨明一切所知法的真实性呢?这就要抓住所知法的根本,如果不从根本上辨明,那就会理不清头绪,抓不住重点,也就引生不了智慧。因此,弥勒菩萨把一切所知法都归摄在三自性当中,告诉我们:只要对三自性无误抉择,就能无误抉择一切所知法。对于三自性,如何能显示真实性呢?总的来说,能显示就是远离增益和损减如实悟入的能境,只有以能境才能真实显示。离开这个无增损的能境之外,不会有第二种能显示。分别如何显示呢?就是以八种真实来显示,通过对于三自性安立无颠倒真实、因果真实乃至善巧真实,这样从方方面面来显示出三自性的真实相,就可以无误显示一切所知法的各种差别相。

  这里的重点,是唯一在能境上来安立所境相真实的名称。换句话说,所谓相真实,总的就是对于所境三自性远离增益、损减而如实悟入的智慧,从差别上来看,就是对于无颠倒、因果、粗细等八种真实如实悟入的智慧。为什么要在能境上来安立呢?这有它的密意,因为断障碍必须依靠这个如实悟入真实的无颠倒心,只有以智慧无颠倒悟入三自性,才不会转入颠倒的增益执和损减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远离以虚妄分别引起的种种障碍。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为了断障,必须辨明真实性;为了辨明一切法的真实性,应当在根本三自性上辨明;为了辨明三自性的真实性,需要总的以能境无颠倒趣入三自性的真实义,再从差别的角度,需要分别以能境趣入对于三自性所安立的八种真实。

  所以,十种真实可以分成三类。根本真实是所显示,相真实是能显示,无颠倒真实乃至善巧真实是分别显示。

  一、所显示根本真实——三自性

  什么是根本呢?统摄万法的三自性就是根本,在这个根本上无误的抉择,就可以通达万法,所以三自性就是下面我们观察抉择的对象,所显示的对象唯一要定在三自性上。

  在三自性当中,遍计所执是常无的法,依他起识是颠倒识,就是虽然有现相但是现相不真实的颠倒识,圆成实是法性,有二取空,无二取。

  二、能显示相真实——远离增损之心

  三自性的相真实,实际就是对于三自性远离增损无颠倒悟入的心。相真实要唯一定在能境上。

  以遍计所执来说,认为人和法有自性,就是增益见;认为颠倒识前没有人法二我,就是损减见。只有无误了知到,在二我本来没有的同时仅仅在遍计所执前有,这才是如实悟入遍计所执的真实相。以所境的名称安立在能境上,就叫做遍计所执自性相真实。只有以这个为基础,才能展开来抉择分析遍计所执自性各个方面的意义。如果不能这样心里很清楚的了知,那就不是相真实,而是相错误,成了一种颠倒识,这样对于后面的八种分别显示,都会认识不清。这样展开来,对于一切所知法上的认识都会有问题,都不具有能显示。这样,肯定还是在原先的恶见当中逃不出来,所以说,首先通达能显示的法,也就是说,相真实必须要通达,如果总的能显示相真实没有通达的话,分别讲八种真实,每个上面都不会清清楚楚地了知,不会明明白白的,而且,就有很多颠倒的境界现前,或者说成了一种相错误,不是相真实,总的上面都没有了知话呢,八种分别显示都会不清楚的,而且在很多所知法上,会出现很多问题,都不能如是如是显示都没有办法真实能显示出来,这样肯定还是过去凡夫的颠倒状态,始终都离不开的,还是安住在我见当中,还是安住在恶见当中,永远逃不出来的。

  再看依他起自性,如果认为能取和所取是别别的二法,那就是增益见;如果认为二取现相在名言当中也没有,那就是损减见。只有无误了知到,依他起识只是唯识,并没有他体的二取法,但也不是分别心前没有二取现相,这就是依他起自性相真实。以这个为基础,展开来就可以抉择在依他起识上所建立的种种差别义。

  再看圆成实自性,如果认为二取有,就是增益见;认为空性无,就是损减见。远离增益损减而如实悟入的心,就是圆成实自性相真实。

  以这样的无颠倒能境所确定的义,才是所了知所缘境三自性的真实相。此外虽然你也可以用三自性的名词,但是以颠倒心所确定的意义,并不是三自性的真实相,只是一种错误相,因为三自性的真实相并不能在你的心中如实的显示出来,以及在三自性上安立的种种差别义也因此而无法如实的显示,这样在断障方面就不会引生对治。所以,从总的能境的角度必须要显示三自性的相,如果没有这样从能境的真实无颠倒的境界当中显示三自性的话,那么,确确实实再用三自性的名称也好,或者自己再认为在分析三自性的相也好,怎么想,怎么做抉择,怎么安立,一切一切都成了一种颠倒,以颠倒的境界,颠倒的心识不可能断除障碍。

  以上决定好了所显示就是三自性,能显示就是无颠倒。下面就是针对三自性,以无颠倒心从方方面面来分别显示八种真实。

  三、分别显示八种真实

  1、安立无颠倒真实

  对于有漏轮回诸法,以颠倒心所取的常、乐、我、我所就是颠倒义,以无颠倒心悟入的无常、苦、空、无我,就是无颠倒义,对于三自性能如实抉择无常,就可以显示有漏诸法的无常真实义。其余方面都要如是了知。

  我们看,有漏诸法的三自性,遍计所执就是常无的法,是无性无常,没有一点常住的自性。依他起识是刹那生灭,没有一刹那安住的机会。圆成实以分位变易,是垢净无常。当能境心识抉择到遍计所执的常无、依他起识的生灭、圆成实的分位转变,以这样三自性的无常相,就能显示出轮回万法诸行无常的真实相。

  三自性周遍在有漏轮回的一切法当中,遍在你的身心上,遍在我的身心上,也遍在六道每个众生的身心上,因为从根本的三自性上反映出来的现相真实性,唯一只是无常,所以可以决定轮回的万相周遍是无常的相,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域,决定都是这样周遍的,没有一个刹那、没有一个微尘不是无常的相。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我们每个凡夫的自性,绝对只有三自性,不可能还有第四种自性,从遍计所执的自性来看,分别心所执的都是没有的法,哪里来的常住自性呢?从依他起自性来看,这是从因缘而起的分别心,既然是所作性,那就决定是刹那刹那生灭的相,不要说一分钟,就连一刹那也安住不下来。从圆成实自性来看,.以无有的力量,和圆成实相连的决定只有不断迁变的现相。不单遍计所执和依他起识,从圆成识自性来看,名言当中以无明的力量,和圆成实相连的,决定只有不断迁变的现相。因为在根本的三自性上决定了无常的相,这样展开来,对应六道轮回林林总总的器情万相,就可以显示出诸行无常的真实性。对于一切有漏法,这确实是可以周遍决定的法印。

  再看苦的方面,因为执取遍计二我而受苦的缘故,对遍计所执安立所取苦;因为依他起识以迷乱力就具有三苦的缘故,叫做事相苦;因为圆成实和痛苦相合相连的缘故,叫做和合苦。

  如果能抉择到凡夫都是因为执取遍计所执的人法二我而受苦,抉择到依他起识本身就具有苦苦、变苦、行苦的事相,抉择到圆成实法性是和痛苦相合,那就可以由三自性的苦相,显示出轮回万法有漏皆苦的真实相。当我们从三自性如理观察的时候,确实可以在自己心中显示出六道一切众生的苦相。众生确实都是颠倒的,本来没有的人法二我,始终心里一直执著、不肯放下,以这样的实执,缘起不空耗,必然在依他起识上现出苦苦、坏苦和行苦的事相。圆成实完全埋没在深重的痛苦当中。我们看一下饿鬼的众生,是不是一直在执著心外遍计所执的境界,而且以这样的执著,在依他起识上变起的都是痛苦的相。我们看世上的人,天天都是在执著人、执著名声、执著种种的假相,不知道这些都只是遍计所执,反而以这种实执生起各种痛苦。比如执著一个遍计所执的名称,得到了是痛苦,失去了也是痛苦,在心上无非是三苦的相。我们观察这个分别心的每个刹那,要么是苦苦,要么是坏苦,要么是行苦,决定都是这样三苦的自相。观察了自己,再去广大的观察其他的凡夫,都这样从三自性上观察,那决定可以显示出有漏皆苦的真实面目。

  同样,当以无颠倒心抉择到遍计所执的任何法都是像石女儿一样无性空,依他起本来是和妄心所执的不同,圆成实是以二空所显的自性空,这样由三自性的空相,就可以破除我所的颠倒,就可以显示出属于我所有的一切,本来都了不可得,什么也抓不住。我们总是固执的执著某个人、某个事物、某种财富,认为这是我所拥有的。但是,事实真的存在一种我所的实有法吗?从遍计所执上看,所执的都是假相,跟空花一样并不存在。从依他起自性来看,你所执著的这些法,在依他起上根本不是这样存在的。从圆成实自性上来看,本来就是空相,这样就知道,我所有的一切,终究是抓不住,都是了不可得的空相。这样的话,我们就知道,我所这也是一种颠倒的执著,以颠倒的心识安立的一种。其实从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个角度看,我所法,确确实实完全是不可得的空相。

  当以无颠倒心抉择到遍计所执本来没有自相,只是虚假的概念,依他起本身不同于遍计所执的我相;圆成实是以无我为自相,这样在三自性上根本没有一种实体的我,这样由三自性的无我空,根本找不到一种超然的主宰者,就能显示出诸法无我的真实相。

  这样对三自性抉择下来,在我们的心中一定能显示出,有漏轮回的现相无常、苦、空、无我的真实面目,这样就能断除执著有漏法常住、安乐、我所和我的颠倒识,也就能够遮止以常执等引发的各种颠倒分别。

  以上通过抉择三自性,显示了苦谛的相。下面进一步广大显示染净的因果真实。

  2、安立因果真实

  如何显示杂染之因——集谛的真实相呢?就是要了知,我们唯一是以耽著遍计所执而积累起轮回的种种习气,唯一是由依他起而转生轮回,圆成实就是这个集的法性,但它是未离障的真如。这样就由于三自性显示出杂染之因——集谛的真实相。换句话说,我们对于人我和法我执著,这样就在阿赖耶识当中熏种子,种子成熟必然以依他起而起现行,这样转生于六道轮回,这就是集谛的真实相,轮回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集起来的。

  如何显示清净之果——灭谛的真实相呢?就是要了知,遍计所执本来是自性不生,在法界当中本来就没有一种人我和法我的自性。依他起是二取灭,在依他起识当中能取和所取本来不成立。圆成实真如本来寂灭,在现前离垢择灭的时候,就是真实的灭。

  如何显示清净之因——道谛的真实相呢?就是要了知对于遍计所执,唯一是以道遍知它的本无;对于依他起,唯一是以道断除具有二取的虚妄分别心;对于圆成实,唯一是以道现量证得法性。这样从遍知道、永断道和证得道的三个方面,就能显示道谛的真实相,知道清净灭谛应当以何种道来求证,也就是三个重点:要知道遍计所执的本无,要消除虚妄分别,要证得圆成实。

  3、安立粗细真实

  就是要从三自性上分出粗世俗和细胜义的差别。粗世俗就是实相和现相不相同的能境和所境,属于未入定或二取心识的境界,细胜义就是实相和现相相同的能境和所境,属于入定或无二取智慧的境界。这里关键是要抓住分别心和无分别智的差别。所谓遍计所执、依他起识、圆成实总相,都是属于二取分别识的境界,这就是世俗。而无倒圆成实和无变圆成实,分别是实相和现相相同的能境和所境,属于无二取无分别智的境界。从基和果上,对于所境无变圆成实就安立义胜义和得胜义。从道上,就对能境无倒圆成实安立正行胜义。这样,通过无误抉择三自性的粗细,就可以显示出二谛的真实相。对于我们凡夫人来说,一定是在遍计所执假世俗、依他起行世俗以及圆成实显了世俗的境界当中,属于可以言说、可以分别的境界。这叫具有欺诳的世俗谛。只有消除虚妄分别,隐没二取的法,才能现前细胜义的殊胜境界。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