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文集:1995年 正念的重要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   作者:葛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文集:1995年 正念的重要

 

  葛荣居士禅修讲录

  1995年10月20日   佛教黄凤翎中学   南传佛教丛书编译组译

  ‘95葛荣居士禅修讲座录(一)

  第一讲:正念的重要

  我热诚地欢迎在座的每一位。我第一次来到香港,今天见到这么多禅修者,我感到很高兴。我打算先讲一讲禅修,然后我们一起提出问题和讨论,接着我们一起坐禅,坐禅之后我们一起念诵。

  佛教有很多不同的面向:有伦理上的议题,有哲学上的议题,有科学上的议题,也有包含社会及政治的社会哲学议题。所以在佛教里,有很多不同的面向。但是,最重要的是禅修的练习。透过禅修我们能够解脱自己的苦恼;透过禅修我们能够体验平静及安宁;透过禅修我们能够学习慈悲对待自己,慈悲对待他人。

  禅修当中觉知或正念是很重要的。正念是巴利文sati 及梵文smrti 的翻译。那么,让我们看看为什么禅修十分强调正念;让我们找出正念在日常生活的用处。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的。但是,人们会因为缺乏正念而做出一些令人感到歉疚的事情。所以,正念帮助我们保持觉醒、保持警觉,保持清醒,不像机器一样机械地运作。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被称为「完全觉知者」的原因。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你能够保持觉醒,保持正念,那么禅修便成为你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是第一点,第一个修习正念的好处。

  第二个好处或第二个修习正念的面向是体验当下。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想着已过去的事情,便是想着未发生的事情。即使现在你们在听我讲话,你们想着的也许是其他事情,不是已过去的事情就是未发生的事情。修习正念,我们人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活在当下,什么是此时此地。

  说到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佛世时有一个人去探访正在禅修的比丘,他看见比丘们放松、快乐、安宁的样子,面上没有一点绷紧也没有丝毫恐惧和忧虑。他们也经常修习慈心和悲心。于是,那个人走去问佛陀:「请告诉我你教了他们什么?」佛陀说:「那些比丘是禅修者,他们不想已经过去没法保留的事情,也不想还未来的将来。他们在体验当下的喜悦。」

  现在,或者你可以清楚地从自己的经验知道:想着已过去的事情,想着未发生的事情会生起一些情绪,令我们受苦。所以有觉知、有正念,你会知道怎样善用过去和未来;你也会知道它们能够怎样帮助你。如果没有禅修,我们便不会知道我们怎样为自己制造苦恼。当认识到我们为自己制造苦恼的时候,那么我们便会了解到只有自己才能够解脱自己所制造的苦恼。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地吗?如果你完全忘记过去,你会回不了家;如果我们不运用过去便用不了语言。如果我们不想将来,我们便不会在这里。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是怎样善用过去及将来。有了正念和觉知,我们了解到无论是想着过去或是想着将来,都是当下的事。例如,如果我们需要忆起午饭的时候吃了什么,这是现在的事;如果我们需要想到明天早餐吃些什么,这也是现在的事。当我们了解到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那么我们便会学习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过去和未来。这是第二点,第二个修习正念的利益。

  第三点有关培育正念的,是我们能够渐渐地对情绪有些认识,尤其是认识不愉快的情绪是怎样生起的。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压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经验过紧张;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经验过忧虑、不安和恐惧;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经验过忧愁、悲伤和沮丧。在座的每一个人也都经验过喜悦和快乐。所以正念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去找出它们是怎样生起的。如果你经验着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学习去探索和了解它们是怎样生起的。有些时候我们遇到这些情绪,在当中受苦而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因此,运用正念从愉快与不愉快的经验中学习是很有用、很有益的。

  举一个实用的例子,例如:生气。我想在座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什么是生气。那么,正念如何帮助我们对待这种情绪呢?当生气的时候,如果你能够记得修习正念,过一阵子,或者你会问自己:「我为什么生气呢?」当我们尝试去探索为什么生气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呢?我们能够怎样从生气之中学习呢?我们会认识到,我们会发现到,每一次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总是对事物有预期。当你了解到这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预期,而不是别人或者外在环境的问题,那么你会学习为自己心里所发生的事情负上责任。所以,有正念、有觉知,你懂得对待它们。如果你能够这样做,你会体验到忿怒它自己会自然地消失。

  另一方面,有正念的话,我们也能够对现今的世界有多些了解。今时今日,当人生气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虽然发生的情况或者会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人类,当生气的时候,呼吸的状态会改变。如果一个人他曾经修习过出入息念,在生气的时候能够觉知呼吸,忿怒也会自己自然地消失。这也是一个对待忿怒很有用,很有意思的方法。明天跟后天,我会讲及透过觉知呼吸来修习正念的方法,这是禅修之中很重要的技巧。之后你会体会到修习正念怎样帮助我们对待那些我所提过的不愉快情绪。

  正念的第五个好处是它帮助我们看东西、听声音的时候,好像是第一次接触一样。很多时候,我们是以过去的经历、过去的印象、过去的结论跟自己相处,跟别人相处,跟环境相处。所以修习正念,它会帮助我们如第一次相遇那样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我们以清新的目光,清新的耳朵来看待事物,这样我们便能够真正地活着,觉醒地活在每一个当下。当禅修者来到斯里兰卡我居住的禅修中心,他们告诉我这个中心很美丽。但过了几天,他们看不见刚来的时候所看见的美丽事物。他们看不到美丽的天空、黄昏的夕阳;他们听不到大自然的乐曲,鸟儿和雨水的歌声。所以正如我所说的,有了正念你便能够像第一次接触一样,去看、去听、去感觉事物。

  在这里我想说一段关于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的对话。有一个学生对他的老师说:「我认识您已经二十五年了,但每一次我看见您的时候都像是第一次那样。」他的老师说:「谢谢你,女士。你能够这样看待你的丈夫吗?你能够这样看待你的邻居吗?你能够这样看待你的上司吗?」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正念帮助我们学习成为友善、有建设性、有慈悲心的人。我遇见很多不喜欢自己的人,有时候他们甚至瞋恨自己。如果你瞋恨自己,你一定会瞋恨别人。一个人瞋恨自己瞋恨他人,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他自己可以是不知道的。有了正念,有了觉知,我们便能够学习去找出为什么我们会成为自己的敌人,我们便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我们是怎样给自己和别人制造麻烦的。透过这个经验上的理解,我们会学习友善地对待自己,友善地对待他人;柔和地对待自己,柔和地对待他人;原谅自己及原谅他人。我很强调培育慈悲心来对待自己及对待他人,因为这是很重要的。

  现在让我简单地总结一下今晚的讲话,一共有五六个重点。我说在佛教里,禅修是最重要的。我说在禅修中觉知或正念是很重要的。我提到第一,正念帮助我们不会变得机械化。我们学习活像一个人,一个有觉知的人,而不是一部机器。另一点是正念帮助我们体验当下,这样做,我们便学习如何建设性地对待过去和未来。另一点是正念帮助我们侦察不愉快的情绪。透过侦察和探索,我们学习处理它们,也从这些为我们带来苦恼的情绪之中获得解脱。另一点是正念帮助我们学习像第一次接触一样去看、去听、去感受事物。这个质素同时帮助我们活得清新。最后一点是正念帮助我们培育慈悲心来对待自己和他人。

  如果你们对于今晚所说的有任何问题,请发问。

  听众:专注呼吸怎样能够帮助我们获得觉悟呢?

  导师:我们不只是在生气的时候才觉知呼吸,然而帮助我们觉悟其中的一个方法便是尽可能不生气。明天和后天,我们会多谈一些有关专注呼吸的技巧。现在我简略地回应你提出的问题。正如我先前所说,觉知呼吸帮助我们活在当下,体验某程度的静及某程度的定。另一个很重要的面向是,这个技巧帮助我们培育观慧、智慧。虽然我说觉知呼吸帮助我们活在当下,然而渐渐修习,你甚至会体认到没有当下──过去、现在、未来瓦解了。正如法教里说,你能够体验没有时间观念的经验。另一方面,那个时候「我是斯里兰卡人,我是佛教徒,我是男人」这些意识观念没有了,你只是吸气和呼气。在这些时刻,你能够体验觉悟的经验。

  还有其他问题吗?

  听众:什么是智慧?

  导师:智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体证无我,没有自我,没有我所。所以当你有这个无我的体验,没有角色的体验,那个时候的经历便是智慧,即使只是几分钟。

  听众:我有独自静坐的经验,但是坐不久。今天有许多人一起在这里坐,我感到有些特别,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导师:我很高兴听到你这样说。或者我尝试提出几个可能的原因。独处跟团体禅修其中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当我们和自己相处的时候,我们或会感到寂寞。这种情况好像表示我们并不欣赏自己,并不喜欢自己。事实上,当禅修者来到禅修中心的时候,我会给时间他们独处。独处的时候,学习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看看我们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能够学习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那么独处的时候,我们便能够完全快乐地跟自己相处。或许另一个原因是,有这么一群禅修者,这里会有一种团体的能量。当你感觉到这种能量的时候,它可以给你一种特别的体验,所以正如你所说,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也是有时候我喜欢念诵的原因。今天坐禅之后我们会一起念诵,当集体念诵的时候,我们会体会到当中的美妙之处。最后一个原因是,当我们闻法的时候,我们没有瞋恨心,我们有慈心。现在你没有那些不愉快的情绪,这种祥和的经验亦会令我们体验到你所说的那种特别感觉。这就是法的美妙之处;这就是禅修的美妙之处;这就是与善知识共同修习的美妙之处。

  还有其他问题吗?

  听众:昨天晚上,我凌晨三点才睡,五点起床。一个小时之前,我还感到疲倦,现在却精神充沛。但是事实上这样是不正常的,我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导师: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你是因为只睡了两至三个小时,现在却不感到疲倦,因此你感到不正常。你是不是因为这样而感到不正常的?这样不是不正常。我谈及正念的时候,或许你能够真正地运用这段时间,清醒、觉知、有正念地聆听,这就是你现在不感到疲倦的原因。所以,当你睡得不好的时候,我建议你尝试禅修,修习正念,保证你会有另一个特别的经验。

  我想还有时间可以多答两个问题。

  听众:我有一个关于念诵的问题。我想知道念诵跟念咒有什么分别?

  导师:我个人对念诵的体验是它与采用什么语言没有多大的关系。无论是巴利语、梵语或者是你们这里用的语言,正如我先前说过的,一同念着那些字句能够创造团体的能量。如果你所指的念咒是重复念着相同的字句,那么它跟我们的念诵是完全一样的。

  听众:但是传统上,有些人认为念诵对于念诵者的身体会有一些特殊的效果,巴利语的念诵也是这样吗?

  导师:你所说的特殊效果是需要视乎情况而定的。无论是采用哪种语言,如果你重复念诵一段时间,它会帮助你体验某程度的平静,会有一些身体的感觉,这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效果。念咒另一个很有意思的效果是,你可能会体验到只有念诵的字句,没有你的存在,你忘记了自己。这种经验不只是影响身体也影响心。

  现在是最后一个问题的时间了。 [没有人发问] 很多时候都是我自己问的!或者我尝试回应自己的问题吧!

  我说过学习原谅自己,学习原谅他人是很重要的。第一点是,我们对自己有期望,我们预期自己应该怎样,别人应该怎样。如果你预期自己不应该生气,那么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会对自己的忿怒生气。同样地,如果你预期别人不应该生气,那么当他们生气的时候,你会对他们的忿怒生气。学习接受我们是人,别人也是人,我们并不完美,我们也生活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接受我们的人性,接受我们的不完美;接受别人的人性,接受别人的不完美。这样会帮助我们原谅自己,原谅别人。记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执着自己的忿怒,对你是有害的──你伤害你自己,你成为自己的敌人。所以,如果你学习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你会学习让那忿怒流走。记住这一点也是重要的。

  第三点,我先前说过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习放下过去,这是很重要的。事实上我们不能改变过去所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背负过去的重担呢!

  最后一点,也是我先前所提过的。如果你能够像第一次那样来看待自己;如果你能够像第一次那样来看待别人,那么你所执着的忿怒,你便能够让它流走。

  我很高兴大家问了一些很好的问题,很实用的问题。这再一次表示你们对禅修,对心灵生活的兴趣。听到有关日常生活的问题时,我感到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坐禅,接着我们一起念诵,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坐禅

  [坐禅中的导引]

  大家听过了有关正念和觉知的讲座,让我们学习坐禅的时候每一刻都保持正念,保持觉知,保持清醒。首先,我建议大家觉知身体。你可以合上眼睛,只是觉知身体,友善地感觉你的身体,感觉安静地坐着的感觉。……

  让我们学习友善、柔和地对待自己。只是觉知什么是坐着的感觉,无需有刻意的思维。……

  明天我会讲及出入息念的修习,到时候我们可以修习那些技巧。现在我们一起念诵,接着我们一起做慈心禅。

  念诵

  慈心禅

  [慈心禅中的导引]

  现在我们会修习慈心,让我们友善、柔和、仁慈地对待自己。你能够视自己为最好的朋友,最特别的朋友吗?……

  你能够真正地感觉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吗?……

  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你能够原谅自己过去所做过的事情吗?……

  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你能够原谅别人过去对你所做过的事情吗?……

  我们做好准备去原谅自己,去原谅别人。……愿一切众生快乐。

  多谢大家,我们明天晚上再见。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