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著述文集:感受慈爱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著述文集:感受慈爱

 

  慈metta有以下的定义:

  「慈的特性是友善的行为模式;它的功能是助长友善;它的生起是由于去除了恶念;它立足于体会到众生的可爱处之上;当慈心成就时能彻底清除瞋恚,若产生了私我的情感爱着便是慈心的失败。

  在《清净道论》中建议找一个宁静的地方,以舒适的坐姿安坐下来。在修习慈心禅之前,首先想一想瞋恚所带来的过患和安忍所带来的利益,因为慈心禅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以安忍来取代瞋恚。还有,若不知瞋恚的过患是没可能清除瞋恚的;若不知安忍的利益是没可能培育出安忍的。

  对于初修习慈心禅的人来说,有几类人是不宜作为散发慈心的观想对象:初学者如果一开始就尝试对一位他不喜欢的人视为亲爱的人般散发慈心给他,容易令自己感到疲惫,这正如尝试对一位亲爱的人视为陌路人般同样感到困难;初学者亦不宜把仇敌作为观想对象,因忿恨心可能会生起;再者,也不宜专以异性作为观想对象,因欲念可能会生起。

  慈心禅刚开始修习时,应首先将慈心散发在自己身上,反复这善愿:「愿我得到快乐及远离一切苦恼」或「愿我能远离怨敌与困难及生活愉快」。(然而,只是对自己生起慈心,这还不是圆满的」心禅。)由于培育出「愿我得到快乐」这个善愿及以慈心对待自己作为基范,其后便会逐渐开始关心到其它所有众生的福祉和快乐,感受到他们的快乐犹如自己的快乐。正如自己想快乐而不想痛苦,想生存而不想死亡,其它的众生也是有如此意愿的。所以修习者首先应熟习对自己充遍慈心,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选择一个最喜欢、最仰慕和最尊敬的人作为观想对象,将慈心向他散发开去,忆想他亲切的语言和美德,并发起「愿他得到怏乐」等善愿。(若对自己和他人都能生起慈心,这才是达至圆满的慈心禅的方法。)

  当以上的修习熟练时,可开始将慈心向一些要好的朋友散发出去,然后,向中性(不喜欢也不厌恶)的人犹如好友般散发出去;或向怨敌犹如中性的人般散发慈心。若对怨敌修慈心而生起瞋恚时,便须设法将它消除,若成功时则便能够对怨敌不生瞋恨,与对最喜欢的入、要好的朋友和中性的人般无异无别地散发慈心。之后,再不断修习,应能达至面对任何人都能住于慈心的禅境,至此,慈心能无碍地从自己散发到所有众生身上;或在一次之中将慈心散发到某一类众生身上;或在一次之中将慈心散发到某一个方向中的所有众生;或将慈心次序地向不同类别的众生散发开去。

  慈心应该要提升至破除内心的爱恶、亲疏界限。以下有一例:某入与一个喜欢的入、一个中性的人和一个怨敌总共四人在一起,其时有一班强盗走到他跟前说:「我们需要取你们其中一人的性命作祭。」这时如果此人想:「就让他们取这人、那人、或那人吧。」若有如此想法的诂,他还没有破除内心的爱恶、亲疏界限。即使他这样想:「就让他们取我的性命,放过其它三人吧。」这仍是没有破除界限的,为甚么呢?因为他希望自己受损而利益其余三人,而唯有当他在四人之中都不觉得有任何的一人最应该被选出来接受牺牲,有一个对自己和其它三人都完全平等看待的心,这才是破除界限的心。

  慈心的「内敌」是贪欲。贪欲恨容易在慈心之中滋长,所以应要慎防它。修不净观(身体的不净)能对治贪欲,这在《念住经》中有叙述(《长部》二十二经和《中部》第十经)。慈心的「外敌」就是他的反义---瞋恚。当慈心软弱无力,没有积极培育时,便是瞋恚滋长的时机。(详文请参阅《清净道论》的第九章。)

  在多篇经文中,佛陀都强调禅定与智慧两者均冲发展的重要性,因而者能互补不足。单是禅定会缺乏方向;单是智慧会枯燥乏味,使人厌倦。在本编集的其中一篇经文当中,佛陀以母爱来比喻慈心。母爱是无可比拟的,它在万爱之上,因为它带有明白孩子福祉的知见在当中,所以母爱不是盲目的。单靠爱或单靠信念,都不能使人完满灭苦的道路,所以佛陀这位大医王指出要培育五种能力,以达至均衡协调。这五种能力称为「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慈心禅最有价值之处----除佛陀外从没有人能开示此法----是以慈心来助以彻底净化人生,尽除所有结缚anuttarayogakkema这就是涅槃,也就是众生最终的福乐。修行者若要亲身体证这最终的福乐,唯有在认知到苦、断除了苦的成因、体验到苦的灭除及行践了修行之道后才能获致。这时他便能亲证四圣谛及知道甚么才是众生的真正福」。

  「比丘们,因为未能发现及未能洞悉四圣谛,你们与我都曾经长期漂洎于生死轮回之中。」(《长部》第十六经。)佛陀能觉悟四圣谛及把此法开示于世,以利益一切未闻四圣谛的众生,而依此法行践的人将证得阿罗汉圣位。

  瞋恚的过失

  一、《增支部》七:六十经(说自于佛陀)(译注:此经可对照汉译本《中阿含经》第一二九《怨家经》。)

  比丘们,一个瞋恚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会有七件事令他的怨敌高兴(译注:幸灾乐祸。下同。)及帮助他的怨敌。(释注:达成怨敌的恶毒心愿。下同。)这七件事是甚么呢?

  比丘们,一个瞋恚的人会这样希望他的怨敌:「愿他丑陋吧!.」为甚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瞋恚的人会希望他的怨敌是美丽的。当一个人瞋恚时,他就正被瞋恚所困扰、受瞋恚所支配。无论他如何沐浴、如何涂香油于身、如何剃须理发及穿上如何洁白的衣服,他都是丑陋的,此皆因他已被瞋恚所困扰。这是第一件瞋恚的人令他的怨敌高兴及帮助他的怨敌的事。

  再者,一个瞋恚的人也会这样希望他的怨敌:「愿他睡不安宁吧!.」为甚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瞋恚的人会希望他的怨敌睡得安宁的。当一个人瞋恚时,他就正被瞋恚所困扰、受瞋恚所支配。无论他睡在如何华丽的大床----下铺毛毡、上盖鹿皮、高悬床蓬、头脚各以大红软枕承垫,他都是睡不安宁的,此皆因他已被瞋恚所困优。这是第二件瞋恚的人令他的怨敌高兴及帮助他的怨敌的事。

  再者,一个瞋恚的人也会这样希望他的怨敌:「愿他不得兴隆吧!.」为甚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瞋恚的人会希望他的怨敌得到兴隆的。当一个人瞋恚时,他就正被瞋恚所困扰、受瞋恚所支配。他错认恶法为善法、错认善法为恶法、颠倒是非黑白,从而导致他长期受损及受诸苦,此皆因他已被瞋恚所困扰。这是第三件瞋恚的人令他的怨敌高兴及帮助他的怨敌的事。

  再者,一个瞋恚的人也会这样希望他的怨敌:「愿他不富有吧!.」为甚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瞋恚的人会希望他的怨敌是富有的。当一个人瞋恚时,他就正被瞋恚所困扰、受瞋恚所支配。无论他如何辛劳从合法途径所得来的财富,都会因他瞋恚时所作的错误行为而被国家处罚没收,落入国库之中,此皆因他已被瞋恚所困扰。这是第四件瞋恚的人令他的怨敌高兴及帮助他的怨敌的事。

  再者,一个瞋恚的人也会这样希望他的怨敌:「愿他没有名誉吧!」为甚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瞋恚的人会希望他的怨敌得到名誉的。当一个人瞋恚时,他就正被瞋恚所困扰、受瞋恚所支配。无论他如何从勤勉所得来的名誉,都会因他瞋恚时所作的错误行为而失去,此皆因他已被瞋恚所困扰。这是第五件瞋恚的人令他的怨敌高兴及帮助他的怨敌的事。

  再者,一个瞋恚的人也会这样希望他的怨敌:「愿他没有朋友吧!.」为甚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瞋恚的人会希望他的怨敌有朋友的。当一个人瞋恚时,他就正被瞋恚所困扰、受瞋恚所支配。无论是他的朋友、伴侣、亲戚和同乡,都会因他瞋恚的行径而远离他,此皆因他已被瞋恚所困扰。这是第六件瞋恚的人令他的怨敌高兴及帮助他的怨敌的事。再者,一个瞋恚的人也会这样希望他的怨敌:「愿他身坏之后,堕入恶趣、地狱之中吧!.」为甚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瞋恚的人会希望他的怨敌生于善趣的。当一个人瞋恚时,他就正被瞋恚所困扰、受瞋恚所支配。无论是身、口、意三种的行为,都因他的瞋恚而作出恶行,而这些恶行将导致他身坏命终之后,堕入恶趣、地狱之中,此皆因他已被瞋恚所困扰。这是第七件瞋恚的人令他的怨敌高兴及帮助他的怨敌的事。

  忿者貌丑陋、眠卧不安宁:瞋恚长受损,尽失所有财。

  盛怒坏名声、亲友悉远离:身口意俱恶,死堕恶趣中。

  瞋能障蔽心、险恶生于内:覆以大黑暗,不能见正法。

  瞋者乐恶行、于盛怒过后:招致无量苦,犹如遭火烧。

  瞋肴常郁闷、犹如微弱烟:转瞬成大大,怒火转盛时。

  失惭愧自制、口出粗恶言:瞋恚者自害,无人能济拔。

  瞋恚招懊悔、远离于正法:此道我细说,汝等善谛听。

  瞋使弒父母、弒害于圣者:及杀凡夫等,母有养育恩。

  由彼生于世、瞋者母亦害:最爱与最亲,莫过于自己。

  瞋恚能自害、犹如狂乱者:以刀而自刺,服毒自寻死。

  以绳而自缢、投崖求自尽:怒者损他人,最终也害已。

  被不能识别、瞋恚招毁灭:常行瞋恚者,犹如堕陷阱。

  欲除诸瞋恚、当行于净戒:正见与精进,及以智慧等。

  渐除诸过失、智者应如是:行践于正法,愿离诸苦恼。

  悉除诸瞋恚、贪欲与嫉妒:心调伏无垢,得以到涅槃。

  怎样对治瞋恚

  二、《法句经》第三至五颂和《中部》第一二八经(说自于佛陀)(译注:此经可对照汉译本《南传法句经》和《中阿含经》第七十二《长寿王本起经》。)

  「他骂我、打我、击败我、劫夺我。」若人心中怀有这般仇恨,瞋恚便不能平息。

  「他骂我、打我、击败我、劫夺我。」若人舍弃心中这般仇恨,瞋恚便能止息。

  在这世界中,若以仇恨还以仇恨,将水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以慈爱,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不易的古代圣贤法?

  三、《增支部》五:一六一经(说自于佛陀)

  比丘们,有五种方法能消除怨嫌之心。当一位比丘内心生起怨嫌时,以这五法能将它彻底尽除。这五种方法是甚么呢?

  以慈心来对待你所怨嫌的入,这可使你对他的怨嫌得以消除。

  以悲心来对待你所怨嫌的人,这也可使你对他的怨嫌得以消除。

  以舍心来对待你所怨嫌的入,这也可使你对他的怨嫌得以消除。

  不去想、不理会你所怨嫌的人,这也可使你对他的怨嫌得以消除。

  你也可对你所怨嫌的人作自受业报想:「此人是作业者,也是业的继承者;他所作的业将成为他的母胎、将成为他的亲族、将成为他的依归。无论他所作的是善或恶,他都会自受业报的。」这也可使你对他的怨嫌得以消除。

  以上五法能消除怨嫌之心,当一位比丘内心生起怨嫌时,以这五法能将它彻底尽除。

  慈心的利益

  四、《中部》第二十一经(说自于佛陀)(译注:此经可对照汉译本《中阿含经》第一九三《牟犁破群那经》。)

  比丘们,他人对你的言说有以下五种的模式:它或许是合时或不合时、真实或虚伪、柔和或粗恶、随顺法义或不随顺法义、发自慈心或发自瞋恚。

  犹如一个人拿着泥铲和篓走来对你说:「我将会挖尽这大地的泥土。」随后他到处挖掘、到处撒倒、到处奔走,并说着:「挖尽大地土,挖尽大地土。」比丘们,你们认为如何?这人能挖尽大地的泥土吗?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大地甚深,不可计量,大地的泥土不可能被挖尽。这人只会空自疲劳,失望而回。(译注:这里是以大地来比喻慈心之人的心量甚深、广大和无量,而挖地之人----说恶言之人只会空自疲劳,失望而回。)又犹如一个人拿着红、黄、蓝等各色的颜料走来对你说:「我能绘画图画,我将把图画绘在虚空之中。」比丘们,你们认为如何?这人能把图画绘在虚空之中吗?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虚空无形、不可见,图画不可能绘在虚空之中。这人只会空自疲劳,失望而回。(译注:这里是以虚空来比喻慈心之人的心量如虚空般无所障碍,而绘画之人----说恶言之人只会空自疲劳,失望而回。)

  所以,比丘们,他人对你的言说有以下五种的模式:它或许是合时或不合时、真实或虚伪、柔和或粗恶、随顺法义或不随顺法义、发自慈心或发自瞋恚。你们应该这样修习----让自己的内心保持不受动摇,也不以恶言回报;自己将安住于善意、悲悯、慈心与无瞋之中;自己将内心的慈爱散发至这人身上,也把这甚深、广大、无量、无怨、无瞋的慈心散发遍及整个世间----你们应该这样修习。即使有强盗凶残地以利锯肢解你,若你因而心生瞋恨,这仍未算是依我的教法而行。比丘们,你们应将这利锯喻常记于心。

  五、《如是语》第二十七经(说自于佛陀)

  比丘们,无论是什么的世间功德,也不及慈心解脱功德的十六分之一。」心所散发的明亮、光芒和光辉远远胜于其余的世间功德.

  正如夜空众星的光辉,不及明月光辉的十六分之一,明月所散发的明亮、光芒和光辉远远胜于众星的光辉。又如在雨季最后一个月的秋天睛空里,太阳所散发的明亮、光芒和光辉能驱除天空中所有的黑暗。也如黑夜转为黎明,晨星散发出它们的明亮、光芒和光辉。如是无论什么的世间功德,也不及慈心解脱功德的十六分之一。慈心所散发的明亮、光芒和光辉远远胜于其余的世间功德。

  六、《增支部》十一:十六经(说自于佛陀)

  比丘们,若于慈心解脱能培育、数数修习、以此为筏乘、以此为根基、使它建立、使它坚固、善加受持,能得十一种利益。那十一种利益是甚么呢?

  那是----睡时安宁;醒时安宁;不造恶梦;为人所爱敬;为非人所爱敬;受诸天守护;不会遭遇火烧、毒害和刀伤;易于入定;面貌安详;临终时不昏乱;若未能达至最高的解脱,死后也能投生于天界(梵天)。

  七、《相应部》二十:三经(说自于佛陀)(译注:此经可对照汉译本《杂阿含经》第九九八经。)

  比丘们,正如女多男少的部族,易于受到盗贼所侵扰一样,一位不培育、不数数修习慈心解脱的比丘,也是易于受到非人所侵扰。正如女少男多的部族,不易受到盗贼所侵扰一样,一位培育、数数修习慈心解脱的比丘,也是不易受到非人所侵扰。因此,比丘们,你们应这样修习----培育慈心解脱、数数修习、以此为筏乘、以此为根基、使它建立、使它坚固、善加受持。

  八、《增支部》一:六十三至六十五(说自于佛陀)

  比丘们,若果一位比丘培育慈心即使短至弹指一刻之间,他都可配称为比丘。他于禅修没有乏少、他行践佛陀所行、他依随佛陀所教、他没有枉受入村所乞的施食。因此,他没有任何的过失可受人苛责。

  九、《长部》第三十三经(说自于舍利弗尊者)(译注:此经可对照汉译本《长阿含经》第九《众集经》。

  同修们,若果一位比丘这样说:「当慈心解脱已培育、数数修习、以此为筏乘、以此为根基、使它建立、使它坚固、善加受持,但瞋恚仍能入侵内心及徘徊不去.」其它的比丘应这样告诫他:「不要这样说,尊者不要这样说。不要曲解佛陀的教义,曲解佛陀教义的人不获善利。佛陀不是这样说的。「同修们:」当慈心解脱已培育、数数修习、以此为筏乘、以此为根基、使它建立、使它坚固、善加受持,但瞋恚仍能入侵内心及徘徊不去。「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不会发生的。因为,从瞋恚中解脱出来,就是慈心解脱。

  慈心的禅观

  十、《经集》第八章《慈心经》(说自于佛陀)(译注:此经可参阅郭良鋆所译的《经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一个欲修行善法而达到安稳的行者,应具备以下的德行----具有处事能力、诚实、率直、平易近人、柔和、没有骄慢。

  知足、易于供养、少事务、生活简朴、感官平静、审慎、谦虚、不贪着村落所布施的供养。

  那怕是最细微的恶行也不会作,所以不会受到智者所苛责。他这样观想:「让所有众生安全和快乐;让所有众生有一颗快乐的心。

  无论是任何生命,不管强的或弱的;长的、大的或中等的;短的、小的或粗的。

  可以看见或不可看见;居住在远或在近;已经存在或将会出生。愿他们都有一颗快乐的心。

  愿没有入会去伤害他人;到处也没有人轻蔑他人;没有人由于愤怒或怨恨,而希望他人得祸害。」

  犹如慈母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修行者应对一切众生,持有平等无碍的慈心。

  修行考应对整个世间,持有平等无碍的慈心。无论众生在上方、下方或在周围,均没有妨碍,没有僧恨,没有对抗。

  无论是站立、行走、坐下或躺卧,内心也不昏昧。修行者应行践以上的正念。人们说:「这就是圣者的境界。」

  不随顺邪见、有德行、具智慧、超越欲乐的贪着,此人肯定不会再入胎(译注:即不会再到欲界受生,达三果或以上的解脱)。

  十一、《无碍解道》中关于修习慈心的次第(相传说自于舍利弗尊者)

  慈心可以「向不分类别所有的众生」「向特定类别的众生」「向特定方向的众生」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散发以修习慈心解脱。

  向不分类别所有的众生散发慈心有如下五方面----

  愿所有众生脱离瞋恨、苦恼、不安及愿他们幸福快乐。

  愿所有呼吸者……

  愿所有生命……

  愿所有的人……

  愿所有具色身者脱离瞋恨、苦恼、不安及愿他们幸福快乐。向特定类别的众生散发慈心有如下七方面----

  愿所有女人脱离瞋恨、苦恼、不安及愿她们幸福快乐。

  愿所有男人……

  愿所有圣者……

  愿所有凡夫……

  愿所有诸天……

  愿所有人类….

  愿所有在恶道中的众生脱离瞋恨、苦恼、不安及愿他们幸福快乐。向特定方向的众生散发慈心有如下十方面----

  愿东方的所有众生脱离瞋恨、苦恼、不安及愿他们幸福快乐。

  愿西方的所有众生……

  愿北方的所有众生……

  愿南方的所有众生……

  愿东南方的所有众生……

  愿西北方的所有众生……

  愿东北方的所有众生……

  愿西南方的所有众生……

  愿下方的所有众生……

  愿上方的所有众生脱离瞋恨、苦恼、不安及愿他们幸福快乐。(译注:在东方至上方的十个不同方向之中,也各各包含以下各类众生----)

  愿所有呼吸者……

  愿所有生命……

  愿所有的人……

  愿所有具色身者……

  愿所有女人……

  愿所有男人……

  愿所有圣者……

  愿所有凡夫……

  愿所有诸天……

  愿所有人类……

  愿所有在东方的恶道众生脱离瞋恨、苦恼、不安及愿他们幸福快乐……

  愿所有在上方的恶道众生脱离瞋恨、苦恼、不安及愿他们幸福快乐。

  十二、《分别论》中的《无量分别》(相传说自于佛陀)

  一位比丘怎样使自己遍满慈心而散发遍及至整个方向呢?这正如当他看见亲爱的人时所感受到的友善情感,他就如这样将慈心散发至所有众生。

  不与四圣谛智慧相应的慈心修习

  十三、《中部》第九十九经(说自于佛陀)(译注:此经可对照汉译本《中阿含经》第一五二《鹦鹉经》。)

  「世尊乔答摩,我听说您曾经开示生于梵天的方法,希望世尊也能为我请解。」

  「请用心听,我将为你讲解。」

  「是的,世尊。」须跋童子答。

  佛陀说:「什么是生于梵天的方法呢?若果一位比丘内心遍满慈心而散发遍及至一方,如是二、三、四方、上方、下方和遍及周围每个角落,慈心待人如待己。他内心住于甚深、广大和无量的慈心之中,全无敌意和瞋恚,而散发遍及整个世间。当地能这样修习慈心解脱的时候,由狭小心量所引致的行业便不会生起或存有,心无障碍。这正如一个强健的号角手,易令他的号角声传遍四方,不受障碍一样.当他能这样修习慈心解脱的时候,由狭小心量所引致的行业便不会生起或存有,心无障碍----这就是生于梵天的方法。」

  与四圣谛智慧相应的慈心修习

  十四、《增支部》四:一二五经(说自于佛陀)

  比丘们,若有人内心遍满慈心而散发遍及至一方,如是二、三、四方、上方、不方和遍及周围每个角落,慈心待如待己。他内心住于甚深、广大和无量的慈心之中,全无敌意和瞋恚,而散发遍及整个世间。此人能在其中得到喜悦、得到满足、对慈心生起渴仰、令其坚固、决定,他内心常住于此。若他命终时也不退失此心,他便会投生于梵天之中。

  梵天的寿命有一劫(译注:「一劫」是整个世间的成、住、坏、空的一个周期,故十分之长久)。一位没有修学八正道的凡夫在梵天度其一生,而当他受尽这一生的福报之后便要离去。他可能甚至堕于地狱、畜生或饿鬼道中受生,这完全取决于他过往曾作什么业。但是,若曾经听闻佛陀教导而在梵天度过一生的众生,在受尽这一生的福报之后,会最终于大界(译注:色界天或无色界天)彻底熄灭贪欲、瞋恚和愚痴。

  这就是有智多闻的圣者(由于修学八正道)和愚痴的凡夫命终后的分别。(阿罗汉命终之后不再受生。)

  十五、《增支部》四:一二六经(说自于佛陀)

  比丘们,若有人内心遍满慈心而散发……遍及整个世间。当中(若能如此观察)无论是色、受、想、行、识等各种东西,他体会到都是无常的、不离于苦、如病、如痈、如倒?、如灾、如难、如相违、如磨灭、空、无我。在身坏命终之后,他(得到三果----不还果)投生于净居天之中(只有曾修学八正道的行者才能生于该天。在那里,行者能灭尽贪欲、瞋恚和愚痴,永不回来欲界受生),而凡夫(因为没有修学八正道)是不会生于该天的。

  阿罗汉

  十六、《增支部》三:六十六经(说自于难陀迦尊者)

  我曾这样听闻:有一次,难陀迦尊者住在舍卫国东园鹿母堂,弥迦罗的孙沙兰及跋古尼耶的孙卢汉那一起去拜访他,作礼过后两人坐在一旁,这时尊者难陀迦对沙兰说:「来啊,沙兰,不要单凭道听途说、风俗习惯、流传学说、宗教典籍、臆测、推论、测度、个人的喜好、受推崇的人、或这样想:「这位修行人是我们的导师。」等等。当你自己能亲自觉知:『这些事情没有益处,应受非难,受智者所谴责。若接纳、若做出这些事情将导致伤害和苦恼。」那么你便应该摒弃这些事情。」

  「你认为怎样?有贪欲吗?」

  「有的,尊者。」

  「我说贪欲就是贪心的本质。贪欲驱使一个贪心的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他还会令到别人也做出同样的行为。这样是否会长期带给此人伤害和苦恼呢?.」

  「是的,尊者。」

  「你认为怎样?有瞋恚吗?」

  「有的,尊者。」

  「我说瞋恚就是忿恨的本质。瞋恚驱使一个忿恨的人杀生……这样是否会长期带给此人伤害和苦恼呢?」

  「是的,尊者。」

  「你认为怎样?有愚痴吗?」

  「有的,尊者。」

  「我说愚痴就是无知的本质。愚痴驱使一个无知的人杀生……这样是否会长期带给此人伤害和苦恼呢?」

  「是的,尊者。」

  「你认为怎样?以上的事情有益处还是没有益处呢?.」

  「没有益处,尊者。」

  「应受非难还是无可非难呢?」

  「应受非难,尊者。」

  「受智者所谴责还是赞扬呢?」

  「受智者所谴责,尊者。」

  「若接纳、若做出这些事情将导致伤害和苦恼,还是不会导致伤害和苦恼呢?你对上述的事情有怎样的见解呢?」

  「若接纳、若做出这些事情将导致伤害和苦恼,尊者,这道理明显展示给我们。」

  「就是这个缘故,刚才我对你说:『来啊,沙兰,不要单凭道听途说……』当你自己能亲自觉知:『这些事情没有益处……』么你便应该摒弃这些事情。」

  「来啊,沙兰,不要单凭道听途说……或这样想:『这位修行人是我们的导师。』当你自己能亲自觉如:『这些事情有益处,无可非难,受智者所赞扬,若接纳、若做出这些事情将导致利益和快乐。』那么你便应该实践和受持这些事情。」

  「你认为怎样?有『无会』吗?.」

  「有的,尊者。」

  「我说无贪就是不贪心的本质。无贪驱使一个不贪心的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他还会令到别人也做出同样的行为。这样是否会长期带给此人利益和快乐呢?.」

  「是的,尊者。」

  「你认为怎样?有『无瞋』吗?」

  「有的,尊者。」

  「我说无瞋就是不忿恨的本质。无瞋驱使一个不忿恨的人不杀生……这样是否会长期带给此人利益和快乐呢?」

  「是的,尊者。」

  「你认为怎样?有『无痴』吗?」

  「有的,尊者。」

  「我说无痴就是正如正见的本质。无痴驱使一个正如正见的人不杀生……这样是否会长期带给此人利益和快乐呢?」

  「是的,尊者。」

  「你认为怎样?.以上的事情有益处还是没有益处呢?」

  「有益处,尊者。」

  「应受非难还是无可非难呢?」

  「无可非难,尊者。」

  「受智者所谴责还是赞扬呢?」

  「受智者所赞扬,尊者。」

  「若接纳、若做出这些事情将导致利益和快乐,还是不会导致利益和快乐呢?你对上述的事情有怎样的见解呢?」

  「若接纳、若做出这些事情将导致利益和快乐,尊者,这道理明显展示给我们。」

  「就是这个缘故,刚才我对你说:『来啊,沙兰,不要单凭道听途说……』当你自己能亲自觉如:『这些事情有益处……』那么你便应该实践和受持这些事情。」

  「一位圣弟子(通过修习八正道)去除了贪欲、瞋恚的行为,去除了心中的疑惑,内心遍满慈心而散发遍及至一方,如是二、三、四方、上方、下方和遍及周围每个角落,慈心待人如待己。他内心住于甚深、广大和无量的慈心之中,全无敌意和瞋恚,而散发遍及整个世间。如是内心遍满悲心……喜心……舍心……遍及整个世间。至此,他明白到这还未是究极的解脱,还有最高的境界(阿罗汉)才能彻底解除心中一切的烦恼。」

  「当他能明白和体证此点,他的内心就能从爱欲的染污中解脱出来;能从生死的染污中解脱出来;能从无明的染污中解脱出来。(译注:染污asava又称为『烦恼』或『漏』,共有欲漏、有漏、见漏和无明漏四种,但有时会省略见漏而只列出三种,如本篇经文就是这样。断除诸漏又称为无漏,即阿罗汉境界。)当得解脱(阿罗汉)时,他能亲自觉知彻底解脱;能亲自觉知生死轮回已到尽头、生活在正法之中、修行的工作已完满、不再招感未来的受生。他明白到:『过往我有贪欲,那是恶法,现在我断除了贪欲,这是善法;过往我有瞋恚,那是恶法,现在我断除了瞋恚,这是善法;过往我有愚痴,那是恶法,现在我断除了愚痴,这是善法。』自此,热恼全部得以灭除(熄灭了执取、渴爱、贪欲、瞋恚、愚痴等各种火)。他亲身体证涅槃,他住于(在这最后一生的余下日子里)如天界般的清净境界。」

返回目录

标签:著述文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