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文集:心念处的修习
著述文集:心念处的修习
曾到缅甸雪悟闵(Shwe Oo Min)禅修中心跟随禅修中心的指导老师Tejaniya法师学习心念处的禅修法。心念处是以心的活动为禅修对象,持续对心的活动保持觉知,让心洞悉心是如何运作的,开展出内在洞察力(带有智慧的了解)、洞察心的杂染,并把这种觉知与洞察力带到日常生活中。
原先到缅甸学禅修,并没有甚么计划,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先找一个道场落脚,然后再到其它禅修道场看看。雪悟闵禅修中心是我第一个参学的地方,没想到一待便是三个月,再没有到其它道场去。以下分享是这参学期间其中一些的经验和体会。
随法师修习一星期后便决定留下来学习,是由于发觉法师教导的方法非常清晰而实际。法师并不严格要求禅修者依着时间表来修习坐禅或行禅,但强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觉知。各禅修者需定时向法师报告修习经验。修习报告是以小组形式进行,我的一组来来去去大约共七至十人,都是外国比丘和比丘尼(有些是来了禅修中心后作短期出家的),差不多只有我一个不是出家人。我们隔天于午饭后向法师报告修习经验,法师会对各人作出个别指导。小组内各人习性不同,禅修经验各异,大家会遇上不同问题,聆听其它同修的经验分享亦是一个宝贵的学习经验。法师不会作佛法开示,亦不回答学术性问题,只会给简单指引叫大家去修习,然后报告自己经验,要我们从自己实际经验中去学习体会。印象中缅甸的禅修风气是严谨的,才四十岁出头的Tejaniya法师却喜欢开玩笑。他的指引简单直接,风趣活泼,修习报告大多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
去缅甸参学前是依葛荣导师教导的方法禅修,在经验中摸索来修习。在密集禅修营内利用觉知呼吸或身体的感觉、觉知外间声音、空气的气味,食物的味道或境物的形状颜色把心安住在当下,当觉察有妄念,便把心返回这些禅修对象中。禅修营内的环境条件配合下,较容易专心地修习。身体的感觉、声音、气味、味道及形状颜色都是些较粗显的禅修对象,容易把心定下来,让思想减慢,体会到禅修带来的平静和空间。有时也能觉察一些喜好嫌恶在内心浮现,由于定力较强,心处于平稳状态较易把烦恼放下。但这都是定的修习,却未能开展出内在智慧。回到日常生活中因为要应付各色各样的事,心被思想占据难以时常把心回到当下,心的状态回复散乱。虽然有时也会觉知到内心的负面情绪感受,懂得友善接受,却未能意识到生起负面情绪的原因--心的杂染。
其实葛荣导师也教心念处禅修,他常叫我们观察思想和情绪。记得在禅修营,葛荣导师也曾提及要留意在行动前的意图。还问过导师在吃饭时去观察吃的意图,可观察到是否有贪欲,为什么从坐着转为站立时也要观察意图?导师回答那是因为要养成观察意图的习惯。观察情绪、思想及意图便是心念处修习。除了葛荣导师较着重慈心的培育外,Tejaniya法师的教导和葛荣导师教导的相当近似,都强调正念的培育及在日常生活禅修。随Tejaniya法师学习三个月后,对之前修习掌握得更清晰,禅修基础更稳固,无论对自己、对修行及离苦之道的信心亦增强了。
Tejaniya法师的教导是以四念处为基础,当培育出一定程度的觉察力后便着重观心,学习以一种正确理解来经验身心上所发生的事。念处的意思是把心系念一处,亦即是持续觉察着身或心的状态。四念处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佛陀说「四念处」是导向解脱唯一的道路,南传佛教禅修便是「四念处」修习。从实际修习四念处的经验中会知道身、受、心、法的实相是同时呈现,念处禅修只是入手和着重点不同,但无论哪个念处的禅修都是由心来做。苦恼的原因是心对身心实况的无知,所以修行离苦及解脱之道,从心入手是最直接的方法。观察身心的运作过程,从个人经验中开展出内观智,纠正错误的心态,让心重获自由。法师说烦恼是心制造出来的,所以解除烦恼须由心自己来做;正如泥巴是由水做成,须要用水才能把脚上泥巴洗擦干净。心念处禅修就是用水(心)洗干净泥巴(心的无明杂染)。
心念处是属于进阶一点的禅修法。各种心理活动是不断生灭变化,尤其思想活动,隐晦而迅速,难以把捉。大多数时候别说要观察意图,甚至连自己想过些什么,有过什么感受也不知道。要观察心须要非常敏锐的觉察力。法师教导初学者以身念处为入手,以呼吸或身体感觉加强念力,让思想慢下来,直到能够看见心,便以心作为禅修对象。由于法师知道我己有修习正念的经验,便叫我观察心(watch the mind)。
起初的时候不懂掌握,尝试保持正念觉知思想,觉察到有思想,便把心返回当下身体的感觉中,觉知在思想与身体的感觉之间游走。直到有一天(大约修习了一星期后)向法师报告,注意到行禅时,觉察到有思想后,那觉知的心不是返回脚部的感觉上,而是返回心上,觉知着没有思想的内心状态。法师说正是那样,那能觉知的心是knowing mind,那被觉知的心是mind。
从而明白到knowing mind就是正念,mind就是心。如果以「五蕴」来分析,色蕴就是身体感官(六种感官活动:眼、耳、鼻、舌、身、意),受、想、行、识四蕴就是心的活动(六种感官活动引生的心理反应);knowing mind就是识蕴,mind就是受、想、行蕴三蕴的组合。识蕴=注意力,受蕴=情绪感受,想蕴=分别判断,行蕴=抉择意图。从前五蕴对我来说只是文字,当能看见心的活动时,便能在自己经验上把五蕴分别出来并看见身心的互动变化。四念处就是识蕴看着前四蕴:色(身),受(受)、想和行(心)的活动;从当下身(感官活动),受(情绪感受),心(分别判断,抉择意图)的实相中会看到法(无常、苦、无我)。
四念处禅修是内观修习,内观就是往内看,往内观察内心对官能感受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识蕴持续觉知色蕴(正念持续觉知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身体感觉、思惟概念)使心离开五盖(贪、嗔、昏沈、掉悔、怀疑),只能达至止(定)的状态;要开展内观智须要修观(识蕴持续觉知色、受、想、行四蕴)。如要修观,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五力(五种内心质素)--念力、定力、精进、信心、智慧。修习内观的过程中遇上任何问题,原因都是五种能力的不平冲。法师从禅修者报告的修习经验中能知道禅修者的五力是否平衡,即是哪种能力是否过多或不足而加以指引和提点。禅修过程中出现偏差是必然会遇上的-不具足五力或五力不平衡。一个熟练的内观修习者如发觉修行过程显得不着力时,若能检查一下自己的五力,便会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以自己作出调较。如五力平冲而稳定,内观智便自然产生——最终能了解到只有五蕴的生灭变化,没有「我」,「我」只是思想制造出来的假象。
心当能够观察自己时,尝试看着每个思想的生起、停留和消失,就像身念处以呼吸为禅修对象一样单纯地觉知。在行住坐鎆,除了在睡觉时,不断觉察着思想,无论在思想的前段、中段或后段,只是觉知它而不卷入思想中,它便会消失。思想消失后便静待下一个思想出现。有时候在思想刚出现,觉察它便消失,简单而不费力。有时发现心比较散乱时,于是转移觉知身体感觉,待内心回复平稳就觉知思想。过些时候,内心不被思想占据的空间逐渐扩大,一些从没想过充满智慧的想法自然浮现。一些佛法上的问题,一些修行上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对禅修充满信心和喜悦。随后这些充满启发性的思想还不断涌现,甚至想到要把这些想法都记录下来,因为怕之后忘记。原来这是个陷阱,当执着这些智慧,又会被思想瞒骗,卷入思想中被思想所操控。法师说思想就只是思想,不要认为那是「我的」思想,无需理会思想的内容,无论什么思想生起,要做的只是觉知它。若不对这些思想保持警觉,会因执取一个智慧而失去十个智慧。于是不再给重要性那些充满启发的思想后,这些思想亦减慢下来。
渐渐看到思想背后不同层面的心,各种不同的感受和意图,有正面的有负面的。而思想只是些陈述、对话、比较、分别、评论、零碎而没有系统的语言说话,在心出现的还有画面、这些画面可能是一些过去的记忆,或是将来的幻想。
例如午饭前闻到厨房传来阵阵菜的气味,一连串内心活动会出现:心马上认出那是之前吃过的咖喱鸡的气味,唔……一阵会有咖喱鸡吃(高兴的感受生起),饭堂内放在菜盆内咖喱鸡的颜色影像脑海中浮现,同时感觉到胃部发出饥饿的声音,跟着想到迟了入饭堂,咖喱鸡会被吃得七七八八,那时会不好意思拿多一点(忧虑的感受生起),于是决定打钟后要尽快走去饭堂。
「要尽快走去饭堂」这个意图是由于闻到厨房的气味,内心生起连串反应后而生起的。能够「闻到气味」是身体感官活动(色蕴),「咖喱鸡的颜色影像」等是思想记忆的投射和判断(想蕴),高兴和忧虑的情绪是(受蕴),「要尽快走去饭堂」这意图是(行蕴),能够知道这个心的活动过程的是觉知(识蕴)。内观智(了解的正念)洞悉不正确的心态:「要尽快走去饭堂」这意图的背后是害怕不可以吃多一点咖喱鸡,忘记进食只是维持体力得以生存;看见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吃,苦便随着而来;「不拿多一点」是怕别人如何看自己-保护「自我」形象,洞悉了心的无明愚痴,那个「要尽快走去饭堂」的冲动便消失了。
又例如在打扫禅堂时,察觉一位比丘尼在打扫别人已打扫过的地方。想起她每次都是拿最小的扫把,每个人都落力打扫,她只是马马虎虎地扫一下,差不多每次她都最早离开禅堂的一个。随着内心的批评、比较、判断,之前原本和谐平静的心消失,愤怒的情绪生起,并对这比丘尼生起嫌恶心。察觉到这个嫌恶的情绪,智慧心浮现:来这里是学习禅修的,不是来批评别人的。这个愤怒及嫌恶之心马上消失,惭愧之心现起,随而对这位比丘尼生起感恩之心,因为她让我看见内心的无明愚痴。
而伴随着感受和意图,身体上还会有些感觉出现。无论是思想、感受、意图,甚至knowing mind,这一切现象都是不断生起、然后一阵子消失。有趣的是无论把knowing mind放在哪一种现象,这些内心现象反应都会马上会消失,之后心又回复原来平静的状态。
例如坐禅时,由于身心上出现不舒服感受,生起要起座的心。如果察觉到想要起坐的心——身体上呈现一股推动力,只需要看着这个感觉,一会儿这个感觉消失,心回复平静,会安然继续坐下去;过了些时间,这个想要起坐的心又涌现,同样觉察它,它又消失,如是者下来坐上三四小时也不需离座。向法师报告这个经验时,法师不建议坐禅超过两小时,并说要超越喜好或嫌恶的习气就是这样,很简单看着它(watch it)便可以。例如吃饭时有喜爱的食物,不要马上把食物放进口内,先觉知喜欢的心,待它消失后才把食物放进口内;同样,对自己嫌恶的食物,先觉察那嫌恶的心,待它消失后再进食;那么喜欢和嫌恶的食物吃起来都是一样的。又例如要改变咬手指的习惯,不是要紧记着不要去咬手指,而是觉察那想咬手指的心,若能觉察到那想咬手指的心,这个想要咬手指的意图会马上消失,那么便不会咬手指了。
有经验的禅修者需然能觉知自己是否有正念,心是否在当下。若不是持续观心,以心为禅修对像,是不容易觉知内心对觉知的对象所生起什么反应,及观察到那反应背后的无明愚痴,可以选择是否依随这旧有惯性模式来行动(要改变旧有惯性模式是不容易的)。心之本质是平静和谐的,当思想情绪起伏不定,在其背后推动的定是无明杂染。以心念处超越心的无明杂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以内观智洞察思想和情绪背后的无明杂染。第二种是觉察着身心上呈现之思想或情绪感受,纯粹是觉知着整个过程,待它消失而不受其影响。
当然亦会觉知心有美善和谐的一面,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心都是平稳,满足和喜悦的。美善的心灵质素是心灵的润滑剂,亦是朝向最终证悟的推动力。很高兴葛荣禅修同学会邀请到Tejaniya法师于11月初来港主持禅修营,希望各同修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愿各同修在禅修路上,一切无碍,稳步前行。
补充:
1. 为了行文流畅及表达的方便,描述内观时会用上:正念、觉知、觉察、观察、看着、看见、看到等不同词语,在实际经验中来说其意思是一样的。
2. 同样有些词语的意思是重复的:内在洞察力=内观智慧=智慧之心;心的杂染=无明杂染=无明愚痴。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