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吼音·开示集:四不共加行 连载一
狮吼音·开示集:四不共加行 连载一
第二届宗门实修法座《四不共加行》教授连载一
2006.12.23 《四不共加行》第1天课程
首先要向在座的诸位仁波切、法师还有所有的法友们说声早安。
这一次主要教学的内容是大手印四不共加行的简略介绍。由于这一次是由华人弟子们请的法,因此我可能会用中文讲解;同时也有许多西方弟子以及藏族朋友前来参加,我非常的高兴,也欢迎大家,我们会尽力给各位准备不同语言的翻译,让大家能够了解。但如果我用中文直接说,许多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懂了。这次主要是为了华人弟子的课程,在此先让大家知道。
各位手中应该都有拿到这本黄色的法本仪轨,这次最主要的教学也就是这本《四不共加行》的法本。平时我们修较长轨的四不共加行,但是由于这次课程只有四天的时间,所以没有办法教完长的仪轨。为了这次的课程,我汇集了这本四不共加行,所以各位拿到这本书的特别处有二:1、是为了这次的宗门实修课程而特别编辑的。2、由于外国弟子们工作很多,也非常的繁忙,没有时间修完长的仪轨,因此编辑了这一部简略的仪轨,方便大家修持。
在这里也要强调一点,对于修持加行的藏族法友来说,就算是得到了这一部简略仪轨的口传,还是不能修这个法,原因是藏族人通常比较喜欢简单、简略,如果看到可以修简轨,可能就忘记要修长轨了,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只要是藏族就算得到口传,也不能随意修持,除非特别来请示过我,而得到我的允许了,才可以修持。
今天是第一天,要讲的内容是皈依与发心,也就是皈依大礼拜的部份。各位请翻到第五页,小字的部份:“任何人以共同道先净自性已,于具德上师前善受灌顶与口诀后,大手印不共前行之诵修”…。
“任何人”,修此法的人,有不同的根性与种性,的确有一些行者一开始可能直接就进入大手印的修持,但这只是一些特殊的个别情况。若是从一般性的情况来讲,或从整个教法的基础来讲,首先我们要具备的是共加行的修持或共同道先净自性,之后,才能进入不共加行的修持。一个行者在没有把握到共加行修持的要义之前,是不能进入不共加行之修持的。就算是进入了,也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是不被允许的。
过去噶当派一些传统的修持方式,例如在共同加行当中的「观修无常」,对于共加行中无常的修持,就要一直不断地修持,直到对无常生起体受之后,才可以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就算在今生可能一直没有生起无常的体受,也会不断发愿,直到是死的那一刻,也要生起对无常的体受。这是一种传统的修持,就是在第一个阶段的共加行修持有体受之后,才开始进入第二共加行的修持,这是一种修持方式的次第。
在这里,可以说是大手印加行的传统,是一个特殊的传统,所以就不一定按照四共加行中的第一个「人身难得」在有了体受之后,才能进入第二个观修。有的行者可能无法生起修持人身难得的体受,但观修无常却能有感受生起。所以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不一定要勉强、刻意地按照次第而修。
在大手印不共的传承里提到,我们可以在四共加行里,各自选择比较熟悉或容易入心的方法起修,熟悉之后,接着的加行也会较容易用上功,在这里强调四共加行,不一定要勉强地依序次第,各位可以选择容易用上功、入心的方法先做,然后再选择次第来修。
第二句:“于具德上师前善受灌顶与口诀后”,在昨天灌顶中提到,大手印不共的四加行是属于真言乘或密乘的修持方法,所以需要依靠具德的上师灌顶与口传的。尤其是真言乘的修持,不仅仅是透过自己闻思修而已。如果不具备上师加持的话,各种觉受、体证是无法在心中生起的,所以我们需要具备上师的加持。那么上师加持的意思是什么呢?并不是随便依靠一位上师就可以了,而是要依靠一位有法教、续典与佛陀教典行持的传承的具德上师。所以我们必须依靠具德上师来接受灌顶与口诀。之前提到像胜乐金刚、金刚亥母的灌顶,还有各种的口诀,我们应该学习如何修持。因此我们说很多的口诀跟教授,并不是自己看看书就可以懂的,因为很多真实的口诀和教授并不是书里面记载的,而是上师直接给予的口传跟教授,因此我们要在具德上师面前,亲自接受这些灌顶跟口传。
接下来要介绍大手印不共前行之诵修:
一、皈依大礼拜
首先,万行入法之皈依发心毕,有座上与座间二时之修持。一者于座上时,当断舍世间与其它戏论诸行,安座于舒适垫上,约束身要穴道。这里要特别对在座上的时候,断舍世间与其它戏论诸行这一句做个介绍。针对这一句,我举自己为例子,最近为了准备祈愿法会,我非常的操心,甚至很多的事情,真的很忙,忙到都头痛了。当我要灌顶或说法时,我会静下来,向内收摄整理自己的思绪,这时就会看到自己是这么的操心,操心这多的事,甚至感觉自己的心有一些掉举,且向外地散乱,妄念很多…在这么忙碌的情况之下,我发觉自心在观想上也好,或是心的静分,止静的部份就不是太明显了,所以我能够体会及感受到在座的各位,每天都在工作、都在担心事情、每天都在头痛,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还要找出空档时间,马上静下来修持是不容易的,我真的感受到这的确是不容易。
因此进入修持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放松,这是指身体和心里的放松。我们不需要把这个放轻松想成严肃的佛法课题,而是单纯的放轻松就好,当轻松具备之后,再开始进入修持。而修持的时间也不需要很长,可能就是短时间的修持,但会发现自己观想的会更清楚,而且心能够更稳定。再补充一点,各位在放松时可以唱唱歌,或听听音乐,然后再开始进入修持,这会很好的。
之后说“安座于舒适垫上…” 什么是舒适的垫子呢?谈到这种舒适的禅修垫,它是有一定标准的,但是我们可能不容易找到这种标准的禅修垫,因此各自可以去找,自己觉得舒适的禅修垫子就可以了。
之后说“约束身要穴道”这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开始修持的时候,最主要有两个要点:第一是从心上,依靠心来修持;第二是依靠身体来修持。第二个是透过身体修持的力量来帮助我们的心得到稳定。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依靠身体,所谓约束身要穴道来帮助我们的心得到稳定,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所以一开始,各位身体的座姿是很重要的。身体的座姿,从脚部开始,首先是金刚跏趺座,也就是双盘。但是单盘也可以,也就是右脚放在左脚上,称为半跏趺座。甚至也不一定要这样单盘,就像平时的散盘也是可以的。我们最好就说到这里,再说下去的话就变得太容易了。
接下来是手持定印,也就是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两手拇指指尖相触。接着是背脊、脊椎的部份,我们的脊椎不能够太弯,太弯驼背的话,会导致昏沉、想睡觉。如果太挺、太直,就会让我们的气往上,这样也是不好的。因此我们不能够太弯,也不能够太挺直,而要适中的。所谓适中就是直的,放松的直就好。但是脊椎下端的部份自然有一点点弯,向内收就可以了。
再来就是喉部了,我们的下巴如果往上翘也不行,或者下巴太往内收的话,会导致呼吸困难,所以在喉部的位置有一条线,就这样稍微放着就可以了。
接下来是谈到肩膀的部分,平衡的放松即可。两个手臂跟我们的腋下中间稍微打开,跟身体有一点距离,因为腋下这个部位有一个昏沉的穴道,如果手臂能稍微打开,让腋下能够透点风的话,可以帮助我们不昏沉。
接着是视线,我们的目光自然地往前看,不要刻意看得太远,也不要看得太近,就是自然的直视前方就可以了。
因为时间的关系,以上是对身体要点简要的介绍。
接下来是进入到观想皈依境正文的部份,从第七页开始,
面前虚空上师持金刚,义传者与圣化传承者,
法缘所信上师众围绕。其前本尊其右为佛陀,
其后正法左为僧伽众。各自随类海会眷众绕。
皈依圣众眼前之下方,一切如母有情亦安在,
齐心专注皈依发菩提。
第一句提到说:“面前虚空上师持金刚”,先谈到在自己前面的观想皈依境,我们不需要将眼睛往上抬,或将眼睛往下看,就是直视我们前方,也就是眉间的正前方就可以了,而且不往右偏、也不往左偏,就在我们眉间的前方,就是这个高度。
第二个谈到皈依境离我们距离有多远,这里是指当我们站立要做大礼拜的时候,前面会有我们身体的影子出现,大约就是自身影子的长度距离处,观想皈依境就可以了。
然后皈依境中,首先观想皈依境的中间,有狮子抬着一个珍宝的宝座。谈到狮子,有几种不同的观想方式,观想四只狮子代表四无畏;八只狮子代表八自在的功德等,这是从数字上来说。而这些狮子并不是死板板图画的狮子,而是活生生的狮子,爪子很利,背毛直竖,很是威猛,尾巴是卷曲的,眼睛睁大大的等等…总之,我们要观想的是活生生的,非常勇猛的狮子。各位可以观想就是平时看到的狮子的样子,或者观想为西藏的雪狮,但反正也没人真正看过雪狮,只有画像。总之,我们知道狮子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四只狮子代表四无畏,八只狮子代表八自在功德。
一直说狮子、狮子,自己都快变成一只狮子了(众笑)。
然后在狮子的背上抬着的就是宝座了,这个宝座是四方型的一个宝座,现在来谈宝座的大小,如果观想太小的话,可能分别念、妄念就开始担心:“唉呀!佛菩萨那么多,会装不下…” 所以不能太小;那么我们会想,那就观想很大很大,但如果想太大了,会看不到,甚至不知道要如何去观想,想也想不出来,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产生。那要如何观想四方型宝座的大小呢?宝座是四方型的,看得很清楚,但是它并不小,它的确非常无边、很大的,举例来讲,就好像我们现在在这个寺院,我们往正觉大塔看过去,从这里看过去时,大塔的大小可以放在你的手上是一样的,远远看的时候很清楚。但是当你真正走到那里的时候,它的确非常非常的大,就像是这种感觉,从远处看正觉大塔一样。看过去时,它很清楚而且它真的是很大,所以要这样的来观想四方型的宝座。
再来谈到这珍宝的宝座,宝座上有很多的珍宝庄严,这些珍宝象征我们的福慧二资粮的圆满和无量,各位可以随意地观想各种珍宝的形式。然后在这个大的宝座之上,正中央又有一个稍微小一点的宝座,同样也是由狮子抬着的宝座。然后在这个小一点的宝座上面,有莲花,它象征出离轮回之垢染。在莲花上面有代表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或者说是方便和智慧的太阳及月亮,这是日轮跟月轮。然后在日轮月轮之上,就是上师持金刚,在这里要观想上师持金刚,他的相貌是什么样子?是谁?或者我们要如何的来观想?在这里举个例子,像在格鲁派,就很重视上师供养仪轨的修持,而当他们在修上师供仪时,也要观想福德的境,而当中的主尊是需要具备四种特殊性相的,第一,这位主尊是我们具恩的根本上师;第二,同时也是宗喀巴大师;第三,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第四,从密乘来讲,是金刚总持,或称持金刚。
在噶举派的修持当中,最重视根本上师,我们会观想主尊就是自己的根本上师,这是可以的,而且也很重要,他会帮助我们快速得到加持,并容易得到加持,有很多的利益,这是指行者个别自修时的情况来讲。但是如果从整体佛教或整体噶举角度来讲的时候,我认为还要具备几个特殊的条件。因此噶玛冈仓的传承里,都会有重要的传承之主,整个冈仓噶举是由第一世**法王****开始有***的传承,这可以说是冈仓噶举最重要的,因此***这个名号就是冈仓噶举的教主,整个教法出生的泉源是一样的,对弟子们而言,***就好像是我们的父亲一样,好像一个国家的国父,一个教会的教主一样。所以***就是冈仓噶举的父亲,这是我们要去思维,去认识的。如果我们不这样重视的话,可能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个人不融和的情况。因为有一些华人弟子,很喜欢说“我的上师”是这个,很执着“我的上师”,也不管或不尊重其它的,这是不好的。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观想上师持金刚是刚刚谈到的四种性相:第一、他是我们的根本上师、具恩的恩师。第二、就是***。第三、即是释迦牟尼佛。这里很重要,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佛教的教主,如果我们连释迦牟尼佛都不尊敬的话,我们根本不用说自己是佛教徒了;再来第四、从密乘的角度来讲,密乘的教主就是金刚总持或叫持金刚。所以我们观想这一段要有这四种特性,如果这四个要点都具备了,可以说对整个佛教界、冈仓噶举这个教法传承也好,或者对各自的修持也好,都有利益跟帮助的。我在这里强调,这里说要尊敬***,并不是说我自己拥有这个***的名号就要尊重我,而是具有以上这四种深层意义的,请大家要明白。
接下来谈到:“义传者与圣化传承者,法缘所信上师众围绕。” 也就是在金刚总持的周围,前后左右都有上师围绕着,“义传者与圣化传承者”,在冈仓噶举里“义传”指的是证悟的传承,或者我们说实修的传承,还有圣化传承的这些上师,每个人不同的上师,他们都在周围。“法缘”是指跟我们各自有结下法缘的这些上师。“所信”是指我们相信、信仰的这些上师都围绕在周围。
上师持金刚的前方有本尊,本尊可以是个人依止的本尊,但是这里可以观想是金刚亥母,这是最主要的本尊。右方是佛陀,后方是正法,这里是指教法、正法,同时也可以说是道谛和灭谛,在这里“法”的相貌呈现就是经书的样子。再来左方是僧伽众,这里是指登入胜地的菩萨僧众等。然后“各自随类海会眷众绕”,各自随类的意思例如佛来讲,主尊是佛,周围有佛的眷众。本尊就有本尊的眷众围绕等,随主尊的不同,而有随类的眷众如海会般围绕。
“皈依圣众眼前之下方,一切如母有情亦安在,” 我们就在所有佛菩萨他们的视线范围之内,以自己为主的一切如母有情。这里的“有情”可以说六道的一切众生,如天人、人道、畜牲等等各种的众生。观想这些“有情”有两种方式,也就是他们呈现两种相貌:一种是六道的众生,他们各自的相貌,举例来讲,有天人的样子,或者畜生的样子等,如此我们比较容易观想出每一道众生各自的痛苦、与感受。另一种观想就是一切有情都是人的样子,这样观想代表众生都有能够投生得到暇满人身的福缘。无论如何,这两种观想都可以,以上是有情的观想部份。
在这一切有情的中间,就像刚刚提到,自己就在这些有情的中间。另外也有一些特别的观想,观想自身的右边是父亲、左边是母亲、前方是所有的敌人、后方是其它的众生,也有这些细微的讲法,但这里的要点是,自己是在这一切有情的中间,中间的意思,并不是说大家挤在一起,什么都看不到。而是你站在一个高山上,是可以俯瞰全景的。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个众生,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皈依境。要不然可能因为看不到,还会担心自己礼拜的时候,后面的人到底有没有跟着拜,会生起这样的妄念,总是很多的担心。所以这里的要点是,自己在一个高处能够俯瞰全景,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之后,我们要带领大众一起来念诵皈依发心,所以你看得到大家的时候,会比较放心的。
在观想的时候,各位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自己在修持的时候,可能是在一个小的空间里面,我们会担心说:“唉呀!这么小的一个房间,要观想这么多的有情众生,是否又会装不下了。” 在这个大殿很大,可能还好,如果各自修持是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的话,那就可能担心,观想那么多人可能太挤,不小心又碰到右边,又碰到左边的人等等,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妄念?这种担心?这是因为我们平时过于使用、太相信与依赖五根来认识外境,因此我们会以为只要心中想的,外境也一定要那样。事实上我们心中所想的并不一定要与外境完全相符合的。举例来说,有时修持时,心里观想很多有情,也观想的不错,但一睁开眼睛,一受到五根的限制时,可能又觉得这个地方坐不下,挤不下那么多人了。在这里是因为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的作用,它是有范围、有限制的,因为有范围跟限制,所以我们会觉得会受制于五根,而觉得放不下而担心。因此,观想时不须受外在环境大小,例如墙与柱子所限制,那只会让我们修持变得更糟。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会受制于五根,就只是放轻松的观想。举例来讲,跟我们做梦的时候是一样的,在梦境当中,虽然只是个小房间,但是所有人都装得下,都可以存在其中。所以在这里观想一切有情的时候,我们要相信与依赖自己的心,以心为主,这样来做观想,会比较容易的。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皈依是明天才会谈到,所以皈依就改成明天,事实上,在昨天接受灌顶时,都已跟着念皈依发心了,其实都做了。
〈待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