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著述文集:一位初学者所了解的内观与感受(U Tin Lwin)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著述文集:一位初学者所了解的内观与感受(U Tin Lwin)

 

  U Tin Lwin

  本篇短文于一开始就阐述佛陀教导的禅修(心智培育)的目的,并不是不恰当。简要地说,禅修最终目的就是要从学佛者认知的苦(dukkha,即痛苦与不圆满)中解脱出来。从痛苦中完全解脱即为涅槃(nibbana)。因此,达到涅槃境界,乃是禅修的最终目的。这正是巴利文经典中所说的「布施带来财富」(danato bhogava)、「持戒带来快乐」(silato sukhita)及「禅修带来安详」(bhavanaya nibbuta)。人们唯有透过禅修才能获得涅槃的安详,使痛苦完全灭绝。

  痛苦究竟是甚么?佛陀在初次开示中,亦即在转*轮经(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中,列举痛苦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与求不得。简言之,佛陀加以说明:「五取蕴( five upadanakkhandha)皆是苦」。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对五取蕴(upadanakkhandha)的阐述为,「五类元素组成了执取的目标」。这五类执取一般通称做五蕴,可归结为色(rupa,物质)、名(nama,心) 。色指一切物质 ,而心则包含受(vedana)、想(sanna)、行(sankhara)、识(vinnana)四个主要部份。这五蕴包含了一个物质部份与四个心的部份,从而构成了个体,但只要有所执着便是错误。换言之,执取五蕴就是错误,因为这种执着等于认同有我(atta)。我们称之为身见结(sakkayaditthi),即「执着由名、色组成的个体为实我」。譬如,我认为我的「蕴」就是我「自己」,而你认为你的「蕴」就是你「自己」。如此,你和我都有「我」见。这无异于自我主义;「我是」、「我所」或「我与唯我」。

  这种错误认知与信仰由无明(avijja)所致,令人产生妄想并无法了解事物的真正的本质,尤其是一切因缘所生事物都具有无常(anicca)、苦及无我(anatta)三种特性。

  因此,无明就是执着(upadana)的源头,贪爱(tanha)形成执着。因贪爱陷入生命的轮转,产生新一轮的再生。例如,有人贪图他人所有,并试图以诸如盗取甚或抢夺等非法手段获得,其作为就是不善业(akusala-kamma,恶业)。相反来说,他为了来生能享受富贵而布施,如此作为虽称为善业(kusala-kamma),但依旧是贪爱所致。因此,他仍将依其业报而转生、享乐或受苦。即使在他生中享乐,但终究无法逃避苦,仍须受衰老、疾病、死亡及各种苦痛。享乐有时而尽,因为世上并无恒常不变的事物,一切都是短暂而变异的。每当再生,都必须经历各种痛苦并与之挣扎,过程一再重复。因此人的生死轮回(samsara)永无止境。生死轮回就像海洋中的巨大漩涡,无数众生(包含天神)卷入后不断轮转沈浮,永无出期。

  这正是心智培育(修行)发挥作用的地方,使那些想要突破障蔽事物真正本质的无明、拔除贪爱造成的再生、从生死轮回及其痛苦中解脱的人,得以证得涅槃至乐。他们需要藉由心智培育来获得对自身的正确了解,以及对五蕴基本特性的认知。

  现在,简述佛法经典中对心智培育(修行)的说法。修行分成两部份,即奢摩他(samatha,止)与毗婆奢那(vipassana,内观)。藉由修止,可达到某种禅那(jhana,心的专注)及阿毗阇(abhinna,神通),但并不表示修持者可出离生死轮回。修持者在往生时若能维持禅那不退,将可往生与其禅那相应的梵天,长生数劫,直至寿命终了。此后,再次出生人间或天界。并像所有众生,必须面对老、病、死等各种痛苦。若在梵天造作恶业,便会落入四恶道(apaya)中受苦。因此,仅修止(samatha-bhavana)无法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必须加上后者,即内观修习,才能出离生死轮回,并达到涅槃的寂静境界。

  止的内观修习(Vipassana-bhavana-samathayanika),以及纯粹的内观修习(Vipassana-yanika)两种方式中,禅修者以修习前者较为普遍。

  奢摩他修行者首先修止,这个阶段有四十种业处:十遍(kasina)、十不净(asubha)、十随念(anussati)、四梵住(四无量心brahmavihara)、四无色(arupa)、一想(食厌想ahare patikula sanna),以及一差别(四界差别catudhatuvavatthana)。

  禅修者最常用来修奢摩他(samatha)的方式就是观息法(Anapana,观呼吸),此即十随念之一。Anapana这个词与吸气(assasati,入息)及呼气(passasati,出息)同义,并以两种方式阐释,差别在于呼吸的顺序。经典注疏采用「吸入与呼出」,但律(Vinaya)的注解则认为是「呼出与吸入」。第一种顺序较为恰当,因第二种顺序与生孩子有关,而非修行。据说,新生婴儿一旦脱离母亲子宫,必须先吐气。就禅修者而言,则先从「入息」开始。事实上,就禅修目的而言,至少有许多次要注解支持巴利文经典的阐释。但值得注意的是,禅修并非只专注于入、出息,重点在于念住觉知,禅修者不论入、出息都必须随时保持心的专注,了知入息或出息。因此,此种禅修应称为观息法(Anapanasati,即心专注于吸气与呼气、对呼吸保持觉知)。

  禅修者欲修习观息法,至少应持守五戒。持戒是观息法禅修发展出定(samadhi)的第一步。禅修者应选择一处安静的地方,盘腿而坐或以任何可长时间坐着练习的姿势。坐稳以后,保持上半身挺直,并将心专注于上嘴唇以上鼻尖的地方。然后,吸气与呼气时,感觉气息进出触碰到鼻孔尖端,将心专注于这个气息接触点上,觉知空气的进出,持续保持心的专注而不受干扰,直至发展出正定。

  下一步骤是要发展出智慧(panna)。如同持戒对产生定不可或缺,保持正定对发展出智慧同样不可或缺。心若无法专注,就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亦即有上述的三种特性,第一种特性是无常,这让我们想起希腊哲学家所说的「人不能跳进同样的河水里两次。」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无一恒常不变的,因此人们感到生命的痛苦,执着越强烈,痛苦就越剧烈。第二种特性是苦。第三种是无我。由于无任何实体真正属于自己,人无法支配事物,既不能使其不变,也无法予以控制,例如,当我们随年龄老去,基于无常的法则,我们无法使自己回复年轻,我们无法控制老化的过程。这就是为何「无我」有时会被解释为不可控制。

  真正的智慧就是如实的看待一切事物,亦即看到的它们三种真实本质。此处所指的并非世俗(lokiya),而是超脱世俗(lokuttara)或内观智慧。只有处于正定时,我们才能洞察到自身之内所发生的一切。正定越强烈,就越能觉察到身体内细微的事物,这些事物称为感受(vedana)。感受对禅修者在发展出内观智慧的修习道路上,是重要的,一定不能以听闻开示(sutta),也不能以思维(thinking)而必须以修行(bhavana)获得。一定要经由个人直接体验所发展出来的智慧,亦即修慧(bhavana-maya panna)。

  有关感受的重要性,首先在于感受易于被亲身体验。五蕴之中,色(物质)是可被触摸并认知的,即使是新生婴儿,也能看、触摸或感觉到物质。感受从与物质接触而来,继而生起想 (sanna) ,然后根据所想的生起行(sankhara)。如果是愉悦的感受,就产生贪爱,而若是不愉悦的感受,就生起嗔恨。识(Vinnana)虽被视为心智现象之首,但在这一连串现象中无法发挥影响。由此,识被列举为五蕴之末。就认知而言,感受因此力量最为强大,仅次于五蕴中的色(物质),却位列心法四蕴之首。

  其次,感受包含了各种形色的感觉。实际呈现于身体的感受只有三种基本类型,就是愉悦的感受(sukha vedana)、不愉悦的感受(unpleasant sensation),以及不苦不乐的中性感受(upekkha vedana)。但仅仅是不愉悦的感受,又涵盖了众多不愉悦的感觉,如痒、疼痛、绞痛、痛、扎疼、刺痛、热、冷、倦怠等等。在心的层面上,总体就有三种感受或是情绪,即喜(somanassa)、忧(domanassa)及平等心(upekkha)。但尽管是喜也不是极致的,因为它并不经常如是;一定会变异。而当喜有了变化,消失了,此时相反的情绪,亦即忧就会随之而来。因此,你所认知的快乐,最终仍是苦。因此,若感受要被明确界定,那一定是忧。

  第三,感受肯定与四大元素中的三种有关连,它们统称为色。这三种元素是:地(pathavi)、火(tejo)及风(vayo)。而水(Apo)太过细微,不易察觉,又或过于细微,难以由碰触而觉察。现在,要说明感受与这三大元素的关连,当你发生痉挛时肌肉紧缩,就是地大;当你感觉身体的温度时,就是火大;当你感觉胃部疼痛时,则可能是风大,因为空气在胃里头无法排出,你有不舒服的感受叫做疼痛。感受与四大元素的关连使它更为明显,也帮助人们了解到它的真实本质。

  最后,感受就像其他事物或现象,都是无常,生起又灭去。这是生(udaya)灭(vaya)法。禅修者藉由感受洞察此法则,也洞察其他事物的真实本质。这一切都是子虚乌有,皆是苦。他由此对一切产生厌恶,更加精进修持以求解脱,最终从生死轮回的痛苦中得到解脱。

  在禅修当中,感受或许还在其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我只能以自身有限的体验与了解来说明佛法的实修。由于我是这个领域的新手与初学者,我所了解的必定不完善也不正确。或许,我极其量一直都在知识层面打转。因此,我希望修持甚深的大禅师们(kammatthanacariya)能给予批评指导,他们不断精进实修(patipatti),解脱道上成就非凡。他们的任何指教,即使是负面批评,对我都是很大的福祉。

返回目录

标签:著述文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