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学习问答360则:试分别二谛之义?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试分别二谛之义?
【第二八七则】
问:试分别二谛之义?
答:由所知为分别之事,方有分别之法,即二谛。分别之义:既分二谛,则知有异。其异云何?他宗计二谛有体,即有自性成就,自宗计二谛有体,而与二谛无自性不相违。如菩提心论释说:“世俗谛有自性空。”自性空之空性,须观待于世俗谛,彼此互相关联,互相依存。分别法之世俗谛,须关联于分别事之自性空,分别事之自性空,须关联于分别法之世俗谛。如苗芽与种子,乃缘生相属,瓶与土乃一体相属,此无则彼无,无世俗则无胜义,无胜义则无世俗。乃一体相属,回遮为异。如无常与所作性,体性是一,待所遮为异。此二所异之法,皆属有事。如雅州、雅安,一地二名,有知雅州而不知雅安者,有知雅安而不知雅州者,故所遮为异,有说二谛是一体性,待所遮为异者,此种许法,与自宗同。
他宗谓二者,须俱是有物,此说非定论。应知彼此有物固可,俱非有物,或随一是有物,随一非有物,亦皆不相违。如中观明论说:“同体系于无事法,亦不相违。”此说极善。以此中有一体相属,及缘生相属之二者,如芽与种,乃缘生相属。雅州与雅安,为一体相属,无常及所作性,亦是一体相属。无常与所作,其体同时成就,互相依存。[故所异二法,俱属无事,或随一法属无事摄,许是一体,待所遮为异,都不相违。]如无为与无生,皆非有事,乃一体而回遮为异。无为与无生,不能同时说,须二次说,故依语言,即显有二。此二乃一体相属,而回遮为异。如瓶与所知(此乃常性,非事物之有法)是一体(但不能说所知境与瓶为一体,以成就瓶时,依于所知故。遮所知时,即遮于瓶,故说瓶与所知为一体。然成就所知,不依于瓶,故不能说,所知与瓶为一体),而回遮为异,不成相违。又如瓶与瓶之法性(空性),亦是一体,而回遮为异,此亦不违(此亦一体相属。若本无瓶,即无瓶之法性,若本无瓶之法性,则亦无瓶,故彼互相依存。然一为事物。一为非事物)。入中论释说:“宣说诸法之体性有二,谓世俗与胜义。”如于瓶上有世俗、胜义二相,名言有即世俗,自性空即胜义。又说:“此说一一法(摄有为及无为),各有世俗、胜义二种体故。”据此可知世俗、胜义二皆有体,然不必二者皆有物。故知藏中先贤说有(事)物方有体,有体必有物之说,为不合理。
若不许二谛一体,则有如下过失:“如芽与自胜义(芽这空性)体性异者,则与自实性(空性)亦应异,是芽则成实有(有此过失)。由非异体,故体是一。”故自宗许是一体。若许二体非一,中观明论说,有四损害。(一)若芽与芽之空性异体,则芽之自性空,非芽之法性矣。(二)若芽之实有自性空,非芽之法性,则有二过:或芽无空性,或芽即空性。(三)若芽即空性,则见芽时,应见其空性。(四)又若芽之自性空,非其法性,则通达芽法性时,应不能净治芽之实执。复次,若二谛为异体,则一切应断,不能完全清净。如是则一切上乘进修次第,皆成无意义。又成佛时,于应断之惑,应不圆满清净。以通达空性智能不能净治实有自性之执着故。如是则空慧亦成无义,为不必要。
菩提道次第说:“芽虽是实空,然非胜义谛。”谓芽虽无自性,然芽非空性。以无实有成就,遍于诸法,仅就无实有成就一言回遮于二谛,固是胜义,然诸法皆无实有成就,非诸法是空性。如芽无实有自性,不仅遍于芽之空性,同时亦遍于芽。
菩提道次第又说:“有经论说二谛非一非异者,有者是约自性成就之一异说,有者是约体性异所遮一而说也。”此中[说二谛非一非异]者,乃依文字如是,非其意义,以亦说一异皆非故。如解深密经及中论皆有一异皆非之文字。经云:“种界,胜义谛相,想等皆离一异。”释说:“离异者,谓离异体之异,离一者,谓离名言之一。”意谓离言音立名之一,以其体虽一,语音与立名非一也。立名若一,则眼见瓶柱皆空性矣。又中论有非一非异之文,有一类臆断,以为是约自性成就之一异说;又有一类臆断,谓是约体性异与所遮一而说。此二者皆误解经论之义。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