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咏给明珠仁波切:从容中观道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来源:   作者:咏给明珠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咏给明珠仁波切:从容中观道

 

  开示: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摘录:《三乘杂志》

  访问地点:加州雷格页(Leggett)让炯耶谢贡德(Rangjung Yeshe Gomde)佛学中心

  翻译者:艾立克贝玛昆桑(Erik Pema Kunsang)

  仁波切于1976年生于尼泊尔的努布里(Nubri),诞生在西藏著名的大师家中,是噶举与宁玛传承皆闻名的上师。他从九岁起开始接受佛法的正规教育,跟随着他的父亲,也就是前一世的乌金祖古仁波切学习,地点在加德满都山谷山脚下,僻静的那吉寺(Nagi Gompa)。十三岁时,在他的上师泰锡度仁波切的指导下,明珠仁波切进入了西藏传统的三年三个月的闭关,整整三年又三个月,他生活与学习在几乎是完全寂静的环境里,在智慧林寺的一小间禅修关房中。后来他又进入了位于北印度的宗萨佛学院,及智慧林佛学院,完成了他正式的佛学教育,成为智慧林的闭关指导上师,并在印度、尼泊尔及北美弘扬佛法。

  问:您自幼年起,就开始严谨的修持,对于这一点,请做一些开示?

  答:我从十三岁开始做三年三个月的闭关,对此,我有很强的觉受,我很想向祖古萨杰(Tulku Saljey)仁波切(1910-1991,一位重要的噶举上师)学习,他当时年龄已经相当大,在智慧林寺,距离萨兰沙拉约几个小时。

  问:十三岁前就开始这样严谨的修持是否很不寻常呢?

  答:在印度,确实是如此,但在西藏则不然。对于闭关,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不是年龄,而是决心。有了决心,接下来则须对修行的关键有所认识。当然,那时我还没有完成哲学上的训练,但我已学会了基本的仪轨与唱诵。

  问:您身为一个在西藏之外接受教育的上师,请问这与您的上师们所受的教育有何不同?

  答:我已尽己所能的接受传统的西藏教育。关于学习、内省,是我的理论教育的主要部分,我感觉这方面,现代教育与西藏时期的教育,没有什么实质的差异。但是如果你拿我与前一世作比较,你将会发现他们会花二十年以上的时间在闭关之中,就像我的父亲与顶果钦哲(Dilgo Khyentse)仁波切(前世纪一位伟大的大圆满上师,他于70年代到美国弘扬藏传佛法)一样。我没有像他们一样做那么长期的闭关,而且闭关的型式也不同。

  譬如,我父亲至少有三年的时间,在一个地方做门贴封印的闭关,没有一个人进出。只有一个窗口递送食物,就是那样,那才是你们所谓闭关这个字真正的意义。我没有做那样的修持,所以我要说,传统与现在,对于理论的学习,并没有什么差异,但对于实修的坚持程度,则有大大的不同。

  问:身为新生代的上师之一,成长于西藏以外的地方,您是否有其他的经验,感觉上有别与您父亲那一代?

  答:前一代所成长的环境,有数不尽的修行人追求证悟,环境气氛相当不同,在西藏,弟子们比较容易去拥抱佛法,坚持修行;在西藏文化以外的其他地方较不容易。譬如:问到关于前一世的问题,以及业果的问题,若是你所处的环境,曾有那么多的上师,你亲见他的转世,又有人能将他们认证出来,并证实这个转世为真,那么,你会很容易的就相信业力因果。

  不过,这并不是表示我们不被允许去做探索,你可以自己去对法教做检视。佛陀自己也这么说,当你们听闻我的教法的时候,你们应该和买黄金时做同样的事。首先,你必须检查它,你不要仅只接受我所说的表面价值,你们无需盲信,例如以科学方法检验它,将可引伸出广大的利益。例如,你可以用科学的方式去理解,研究止息、止、慈悲、乃至于认识烦恼,去观察透过佛法的修持,它们如何被改变、被转化(参见《科学与佛法》,出自《三乘杂志》2003年春季号)。当然,你也可以结合这两种方式:单纯的相信与科学方法去检验。佛法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西方人,最好是先听解释,然后再透过自我检查而求证,一旦你自己能得到其味,你就会开始相信,你的修持也就会更进一步的深化。

  仍然,透过虔诚追随佛法,完全正确。单纯的相信佛陀的教授是真理,而愿意追随。佛法中有一门叫精髓教授(心要、心法),这个法门是不需要细密检证的,你信你就能用。这和研读佛教哲学不同,佛教哲学要用世智聪明去研究它,否则你就不会真正知道它在哲学上如何立论,那就是颇费时费力的。但是在心要传承里,佛陀将最关键的法教浓缩为一些要点,以便学子了知与应用。实践这些,可以快速的进步与获得效果。就像是当你生病的时候,你需要吃药,你可以先研究这个药方,找出它的成分,是谁合成了这个药剂,价钱如何,如何制作等等。然后,你才服用此药。能这样做当然很好,只是颇费时间。另一种方式,则是你信任一生,你觉得那应该是有用的药,你服用它,这方法也很好,甚至较为迅速。两种方法,你的病都可以治疗。

  问:许多西方人接触佛法,是因为佛法似乎很符合逻辑。无常,全然可以被觉受。无我,也有意义——人与事皆无自性,皆无不变的本质。我们都有苦,也是显而易见的。然后,在禅修中,上述这些感受的经验,较逻辑的实证,更让人信服。能否请您谈一谈实修的方面?

  答:修行有两方面,第一是深入的理解,也就是用我们的智力,去找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如果你知道如何用智力作分析,你就会发现佛法是真理。你会见到何者为真何者为假。你会发现“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的真理。若你真的很留心的话,你同时会发现,“我”是无自性的,一切事物究竟上是性空的。这种污染的状态——轮回状态——是痛苦的。这是事实,就是这样。

  静下来,修持我们所谓的“止”,或是在禅修状态,置心一处,会有很好的品质,这也是事实。这是你可以确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假的另一种方法,你也由此可以确信何者为实相。只是不断的分析思维,对于这类的证知经验,是没有帮助的。因为,分析思维的本身,已经破坏了“止”。你不可能用分析思维的方式,而对止的经验产生信心,那变成了一种自我破坏。当做“观”——见一切事物都是了了分明的经验——的禅修时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只是不断的用思维分析,你是不可能产生这种洞察的经验的。所以,不同的趣入法门是必需的。除了智性上的信任之外,你必需开展出经验上的相信。第一种的信任,必需要有助于第二种体会型信任的产生,才是好的。这种体会,必须透过个人在“止”方面的练习而获得,同时,要做“观”的修持,才能体悟空性。不是理论上的,而是经验上的。能开展出这样的信心,再佐以对众生的慈悲心与对觉悟者的虔敬心,就能引导你直达佛陀的觉悟状态,只是智性上的了解,是无法达到证悟的。以上是两种信任或理解的不同。

  问:换言之,智性的了解,无法转化我们,但是体验则可以,是吗?

  答:不仅是如此,若仅仅依赖智性,还会有危险。因为,即使在一开始的时候“了解”会让我们感到兴奋,乃至有所启发,但若不与实际的经验结合,那么这个启发的愿力,就会渐渐消退,了悟的觉受也会消失。我们称之为智性的干枯,最后,“了解”不过与“理论”同义。只是谈论它,而非真正体悟它,你甚至可能欺骗了自己。

  有一谚语说,最坏的人可以被“佛法”治愈,但“佛学专家”则不能。一个大坏人,仍然可能透过修持佛法而被转化。但某人只是智性上的相信,他会变得不敏感,所以不会有什么进境,法教也不能令他真正获益。

  问:您的意思是说,修行的结果决定于修行的动机?

  答:大哉问。佛陀说,一切相皆是因缘所生,完全依于我们的心念。修行的动机因人而异,不同的类别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让我这样解释,依佛法,器世间的一切所显,其真实,并非如我们所见的那样。易言之,我们所见的一切,皆是幻相。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相——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经验到一切相——的根源,是我们的心。我们是透过改变这个知觉心的态度,来转化我们所见的一切相。因此,态度和动机是最枢纽的关键,我们持守它、改变它,使它变得更好。

  实修时,有三类型的动机,第一类我们称为心量较小的人,他们只想使自己更好。自己愿意做好事,做有意义的事。因此自己的境界可以提升,来生可以投胎到更好的地方,投生为一个幸运的人,或是投生于天界。以这样的发心去修行,此人确实可以达到来生为幸运儿或是天神的目的。第二类较高一层的动机,则是希望能获得自我的解脱,愿自己能从污染与轮回中解脱。以这样的发心做修行,此人也可以达成自污染中解脱,这种人属于中等的发心。最高层次的动机,是想获致真正的、完全的证悟,以利益无量的众生,自己期望能利益所有的众生。表面上做的修持可以是完全一样的,但背后的动机却有不同的三个类型。依照动机与发心的不同,会获致不同的——极大的差别——结果。因此,动机与发心,是最重要的。

  在此,我所要强调的重点,是“心”的力量是很大的。心具有强大的能力,是心的作用,而生成如此大的不同结果,是心,是心的意志力所产生的动机,生成这一切的动力。一切唯心造,是心的放下,令一切变得祥和;是心的作用,允许焦虑、执著、害怕的产生。任何事,以一颗放松、轻巧的心去做,会有很不同的结果。过去,人们会以徒步的方式,由东藏走到位于中藏的拉萨,有些人希望很快就走到,他们会尽快的走,因此,他们可能会累倒或病倒,乃至放弃而折返。另一些人,以正常的速度走,他们会坐下来、休息一会,扎营过夜,度过美好的夜晚,隔天继续上路,如此,他们反而相当快的就抵达拉萨。西藏的谚语:“如果你赶路,你就到不了拉萨;如果你缓步走,你终会抵达。”

  问:接下来,能否请您开示,如何才是适切的修行步伐,在精进与怠惰之间如何平衡?

  答:好的。以修“止”为例,有两类典型的毛病,太松或太紧。但两者都可以不成问题,因为修止的方法,可以是有对向物或是无对向物。当你将注意力专注在对向物上的时候,有时你可能会太紧、太执着;这时你可以改变,做无对向物的修止,无专注物,让心处于静止的休息状态。在两类修止的方法之间替换,会让你有平衡感,不会觉得太松或太紧。不过,任何事有意义与否,取决于一开始你做此事的动机,再次的,结果反映了你的动机。你做禅修,目的在获得某种觉受,那么在觉受不升起时,你会觉得它很平淡,或是感到无聊,乃至觉得失望。那样是误解了禅修的重点。总的说,修止的目的在对治散乱的注意力,注意力常常是分散的,总是从此事跳到彼事,制造无尽的混乱。“止”希望让此现象稍微做改变,透过安定我们的注意力而达到改变。修止的目的,不是要得到特殊的觉受,止的修持,在于我们的注意力安住于一处。

  我倒要问你们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让你们觉得修行很困难?

  (被访者答:我太目的取向了。希望能有成就,我丧失了平静的觉受,我感到很挫折,我想您可以说我是跑着去拉萨的人。)

  仁波切:我想给你一点点建议,有一个方法在你禅修时可以应用。注意力不能持续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因为念头一个接着一个的升起,这是一开始修行时的障碍,刚开始的修持,是要保持心的觉性。或许,你有一个念头是,感到挫折,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念头,你学习钉住这个念头。今天早上的课,我教你们试着钉住一个有形的东西,那是一种帮助修止的法门;此处,钉住念头,也是一种帮助我们“止”的法门。不论是什么念头——想要达到的目标或是任何念头——它成为你修持的助力,所以,不管是什么念头,你只要保持着觉照:“我想去购物,我应该开车去,我应该先在银行前面停一下。”诸如此类的种种念头,钉住它,觉察它。

  心的自性与你同在,没有任何一刻与你分离,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念头或心灵状态下皆是如此,不论你感到生气、挫折、高兴,都一样与你同在。本然的觉性是一种觉悟的状态,当我们在污染状态时,觉性被阻塞了。因此,我们感到痛苦,然后,我们不再被世俗的欢乐所蛊惑,或许,我们开始想要修行。正因为这些痛与苦,我们开始想要修行。也因为痛与苦,我们获致证悟。所以,我们要视痛苦为老师,视它为我们愿力的源泉。进而尽一己之所能,朝觉醒与证悟之路前进。重要的不是我们现阶段的成就,而是我们的目标为何。

  问:“出离”所扮演的角色,又是如何呢?

  答:你可以说,修行使我们变得完美,此刻我们觉得不可能、很困难的事,当你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进步时,你可能觉得驾轻就熟。困难的事,变得愈来愈容易。事实上,没有任何事是不能熟练的。这只是练习多寡的问题罢了。

  问:对于一个在家的修持者而言,如何解决过世俗生活与精进修持的两难?

  答:你可以在情绪上来时做修持,你不需要跑到一个特定的地点才来观察这个情绪。修悲心也是一样的,你不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情境都可以修。当然,任何时间也可以修。努力地做的仁慈些,依次类推——你可以做这样的修持,而完全不必放弃你世俗的事业。只有一件事是大家都要做的,那就是不要伤害他人,这一点可不能延后再做。除此之外,一切可以如常,练习让自己的觉性愈来愈高,让自己愈来愈仁慈。那么,很自然的,有些人——不是每一个人——就会想要多花一些时间来做禅修。不过,这并不表示,你为了修行,必须放弃一切。若有人能放下一切,这固然是很好。但有些人却想:“我要跟佛陀一样,放弃一切。”而丢弃一切东西,包括工作在内,及个人所拥有的一切东西。然后,可能三个月或六个月后,他们后悔了,他们不再修行了,这样就不好了。所以,我们应该循中庸之道,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依个人的能力与毅力的程度做修持。

  问:至于“闭关”呢?

  答:不论就外在条件或内在条件而言,闭关都可以帮助我们的修持。通常,会带给我们麻烦的,是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情绪常伴随着三种因素而产生,一是想要得到该物而生烦恼,另一是错误的想法,第三则是不愿放弃某些负面的情绪。当这些因素出现时,个体就被束缚住了。闭关当中,我们比较容易与激起负面情绪的事物保持一段距离。如果你到一个很安静的地方,很自然的,你不会落入负面情绪当中,这是外在的闭关。内在的闭关,则是舍弃一切恶行,并且住在一个环境安静的地方,不汲汲营营去做很多事,避免交谈,这个称为内在的闭关。

  但是,请你们要知道,当你在从事你的事业与工作时——在职场工作,累积或创造财富时,并不排斥你同时做如上的修持。你不要认为两者一定是互斥的,我们仍然可以将精神的修持,融入于日常生活中。

  不论何时,不论我们在做何事,我们都要认识什么是自然的,什么是不造作的。无造作的境界很特别,保持自然是很特别的。这种自然,事实上是与我们同在的,不论在闭关或非闭关皆如此,差别只在于我们是否觉察到这个自然。如果你能够认得你的自然、你的本然,就足够了,够好了。就像牛在草原里排粪(众人笑),牛站在那里,在那里排粪,每天都排粪,非常自然,那已经足够了。

-----------------------------------------------------------------------------------------------------------------

更多咏给明珠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