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二十七讲 智慧品
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二十七讲 智慧品
日期: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九日
上几堂交待了寂天菩萨如何以中观应成派的论点来批判有部、唯识和中观自续派。其实有部、唯识、自续派和应成派的见解都传承自世尊的缘起论,四派的高下在于认知和发挥世尊缘起论上有粗细的分别罢了。有部认为「外境诸法是实有,不由心假立。」这个认知最粗糙;唯识境无识有就较细致一些,「外境虚幻,虚幻的境相是由真实心识变现出来的。」它的缺点是拖泥带水,节外生枝。中观自续派主张胜义无,在世俗上法是有其自性;例如因果、三宝;亦可类推出阿赖耶、自证分等,是在自性实有的境上施设假名,两者和合而构成这个法;自续派坚持如果在世俗谛中连自性也没有的话,什么都没有了,佛法就会变成断见。它的缺点是不够彻底,总得死抱一点点例如「正当理论」和从胜义谛观点来看;才让自己宽心。到了中观应成派,它把世尊的缘起论最精要的都发挥透视出来:现象诸法不过是由心名言假立;诸法是依心而显现的,所以取决于心;诸法的存在只不过是在心的显现之上,用个名言、约定俗成将它安立;而安立名言是循名责实,这个绿杯你不能说是红瓶。再以这个绿杯为例,有部认为它是实在的;唯识认为境相的绿杯是由真实的心识变现出来,它虽有部份真实,毕竟也只是真实心识的投影,所以绿杯作为境相是虚假的;自续派认为绿杯在胜义谛是虚幻的,在世俗谛中,它因有丁点儿自性,再加上名言假立,所以它是实在的。应成派认为这个绿杯只不过是心识用名言将它安立,绿杯只是假名而已。这次讲座寂天菩萨主要提出,如果要从轮回解脱出来,就必须要证悟空性。因为只有熟习空观,才能克服烦恼习气,所谓熟习空观,就是要彻底地否定诸法有自性;由于闻、思、修体证空性,修行者稳定地令心得到没有根境分别的一境境界,从而进入无分别状态1(non-conceptual state),使世俗二元景象渐失。消除执着自性存在的习气倾向。在这里,寂天菩萨强调,为防止行者踏进把空性具体化的危险,除主张体证空性必定属闻、思、修中的修慧所涉境界;寂天菩萨还引用龙树菩萨在《出世赞》中说:「何人执空性,彼亦汝当舍。」更忠告行者在修空观时要彻底地和不断地否定自性有;这是一个持续性的觉照;当行者在禅修的觉照力减弱时,便要不断把无自性的论证带到心前。「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由于根境相连,对境除却诸法空性外,已一无所有,带有执着的根识亦变成觉照,世俗的二元景象亦告消失;这经典名句就是寂天菩萨总括体证空性是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灭除烦恼、所知二障的唯一方法。跟着寂天菩萨驳斥了小乘有部、经量部和一些较小的派别对已处于无分别状态的佛何以能够在世俗中展开说法利生事业的质疑。首先他们提问:「你们中观认为概念分别是虚幻,既然佛已进入无分别状态;那祂是如何以言说分别来利益只能以名言概念来思惟的众生?」寂天菩萨举了云层无须分别念和行为仍能下雨,普泽大地为例子。同时,寂天菩萨还指出佛在菩萨因位时已种下种种利益众生的因缘,只要有善根的众生积累福德,佛的宿愿和众生的福德因缘和合;佛便能示现说法,利乐有情。除了下雨外,寂天菩萨还举出如意宝珠和满愿树皆无分别心,仍能实现有缘者的愿望作例子。接着,有些支派再提出质疑:「从菩萨因位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到成就正觉登佛位前,期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化度众生的愿望仍会生效吗?」寂天菩萨安慰地说:「往昔有一位婆罗门珊顾(Brahmin Sanku),他为了解除毒龙对众生所传播的病毒,立志修建鹏塔,发下悲愿,染上龙毒病患者只要诚心绕鹏塔而行,他的病患能够立刻得到痊愈。鹏塔在珊顾在生时有效,就算是在他去世多年,鹏塔在寂天菩萨见证下仍能治愈龙毒。同样道理,纵然世尊涅槃多年,只要我们礼拜佛舍利遗塔,仍能依仗世尊愿行菩提心,得到福德加持。」最后,有部和经量部一而再提出质疑:「我们以分别心和行为去向无分别的佛祈祷和供奉;在我们而言,既然佛已无分别,我们如何确保自己供养和祈祷为佛所知,并作出回应?在佛而言,若祂无分别,又怎样接受合理善良的祈愿和诚心的供奉?怎样拒绝例如以酒肉不如法的供奉和害人的祈求?」寂天菩萨这般回应说:「大体上,你们认为供奉无分别心的佛陀,是不能得到福报;何以你们又多此一举地认为礼拜佛的舍利塔就能获福报?舍利佛像都是无分别心啊!佛经中已提到不论供奉在生或已涅槃的佛陀,或礼拜他们的遗物,福德也是一样的。同时,供养佛的福德仅是出现在众生内心和安立的名言;随其善恶动机,分别感召各别如幻的果报;正如你们认为以真实供养便有真实福德果报一样;我们认为以如幻的心供养佛,亦能获得如幻的福德果报。」
寂天菩萨提纲挈领指出要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必须证悟空性。首先,他陈述了悟空性(realizing emptiness)的必要。
(三十)
虽知法如幻,岂能除烦恼?
如彼幻变师,亦贪所变女。
外人质疑:「你们中观主张诸法如幻,单靠知道诸法如幻智慧就能断除烦恼吗?就像魔术师明知那些幻女是依幻术变出来的,也会生起贪爱一样。」
Even if we know that all is like illusion, how will this dispel afflictive passion? Magicians may indeed desire the mirage-women they themselves create.
(三十一)
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
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
寂天菩萨同意:「一个魔术师明知那些幻女是由他自己以幻术变出来,幻女只不过是幻象,也禁不住产生淫荡的贪执;这是魔术师惯常的性格倾向和思想模式的缘故。同样,我们就算明白诸法虚幻及性空的本质,可是我们已习以为常地执着事物,总以为它们有本质上的真实。执着是经由多生多世牢固的习惯形成哩!」
这种牢不可破习以为常的性格倾向和思想模式,我们称之为习气;习气分两种:一种强大的习气会从潜藏在意识中,以很明显的形态显现出来;另一种稍弱的就潜藏在意识中,能左右我们认知和取向。
寂天菩萨指导说:「只要熟习对空性的内观,我们便可以逐渐克服强烈习气的影响。只有进入空性甚深内观,否定对两边的贪执,所有二元的习性及贪执才会停止。所以,透过熟习及发展深邃内观,我们便能逐渐消除执着自性存在(intrinsic existence)的惯性倾向。」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体证不可思议的空性?这就要从不同程度去否定实法(substantial,表面上可看到的事物,例如是绿杯),和无实法(intrinsic reality,例如绿杯的自性,甚至绿杯的空性),最重要的,就是彻底地否定,一棒到底,不要留下尾巴,否则就变成唯识一样,只明白否定外境实有,却总留下一小段尾巴,偏偏要执着一些绝对真实,例如唯识就执心识是真实。记着,基本上只要还有些微的执着,证悟空性即不能全面。
与唯识相比来说,中观自续派就进步多了;它不单否定心识和外境是实法的存在(possess substantial existence),并主张诸法胜义无自性,但却认为世俗谛中心境等诸法存在着微细本质真实(subtle form of intrinsic reality),更主张在自性实有的境上安立假名,两者(名言和胜义)和合,现空二聚,便构成这个法;这就否定得不够彻底了。中观应成派体证空性是否定甚微细的本质真实,这种甚深的内观完全渗入空性,彻底摧毁了任何执着的倾向。所有贪执的习气便不存在了。又例如《心经》在应成派看来是了义,但自续派看来是不了义;例如《心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自续派看来就要加上「胜义谛上无无明,胜义谛上亦无无明尽;胜义谛上乃至无老死,胜义谛上乃至无老死尽。」胜义谛是无自性,但世俗谛上却有丁点儿自性。
The reason is they have not rid themselves of habits of desiring objects of perception. And when they gaze upon such things, their aptitude for emptiness is weak indeed.
(三十二)
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
由修无所有,后亦断空执。
若我们恒久观修诸法空性,必定能断除执着诸法实有的习气;这时我们若不留意自己有没有执着空性,便很容易陷入修习空性具体化危机(the danger of reifying emptiness itself)。你可能体证所有事物都没有本质真实,从而容易倾向认为空性本质是绝对(emptiness itself is absolute)。寂天菩萨提醒我们虽然空观(the view of emptiness)是完美的,但要消除把空性加以执着或构想成绝对这种倾向。换句说话,当我们观察如色境等诸法现象没有半点本质真实,而减少渴爱和厌恶的心;紧接着的是要观察空性有没有本质;发觉空性只有约定俗成的名言,这时我们认为空性不是实存2 。当空性被确知之后,除了切断诸法,心并不思惟任何事情。我们的心识纯然安住于空性的体验之中,诸法也没有了。此时没有「这是空性」或「这是无自性」的念头,只有空无自性的觉性。(There is only the awareness of the absence of intrinsic existence.)跟着,寂天菩萨再给予我们修空观可得无分别状态的肯定,可是怎样才可以保持对诸法纯粹空观的体验?
By training in this aptitude for emptiness, the habit to perceive substantiality will fade. By training in the view that all lacks entity, this view itself will also disappear.
(三十三)
当云皆无实,不得所观法。
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
当我们观察一个现象决定它是否实有,就会发觉它一点儿实在性也没有。这时,在心前呈现的除了诸法的空性之外,便一无所有;但是当我们对境什么也没有,没有任何东西在「对境」的框架内困缚着,因为扭转了多生多世一直以来的习惯,我们会很不舒服,很不习惯;因为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有诸法的空性3 。当这一觉知对境除诸法空性外,什么都没有减弱时,我们必须不断将无自性的论证(argument for the lack of intrinsic existence)带到心前,来增强我们的觉照(investigation)。所谓确知诸法无自性,就是保持着彻底地否定对境无自性所留下的纯粹空性的经验(the experience of the sheer emptiness of the object of refutation)。由于不断开发空观(repeatedly cultivating the awareness of emptiness),最后了悟诸法无自性(all events are devoid of intrinsic existence)。
“There is nothing” – when this is asserted, no “thing” is there to be examined. For how can nothing, lacking all support, remain before the mind as something present?
(三十四)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
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当了解到实法(things)和无实法(non-thing)都无自性,我们内心愦闹的执着从此安静下来。当心识(mind)直接认知空性时,世俗存在(conventional existence)特有的二元景象(dual appearance)便消失。当实法例如杯,和无实法例如杯的自性或空性都被证悟到不真实存在时,心识对实法和无实法的执着便平息了。但是修行者仅凭通过听闻经论的教导的闻慧和构想产生的思慧,二元(duality)的景象仍是挥之不去。要达臻圆满中效(perfect certainty)的空观,必定要依靠修三摩地(Samādhi)。透过禅修令心系一境(capacity of single-pointed concentration),修行者便稳定坚固地认知诸法空性了4 。
When real and nonreal both are absent from before the mind, nothing else remains for mind to do but rest in perfect peace, from concepts free.
(三十五)
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
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
有些支派质疑:「如你们所说,当佛陀进入真实法界(authentic nature of phenomena),一切语言概念悉皆消融。但佛为了度化众生,祂首先要生起对境,还要具有帮助众生的分别心念,然后才会有身行言说的行为。不过你们中观瑜伽师认为概念分别行为是虚妄,并且,佛早已离开虚妄行为,佛又怎能行持利他?」
中观瑜伽师解惑:「当佛还是在菩萨因位时,祂祈愿能利益众生,所以祂的唯一示现(mere appearance)因缘,就是利益众生。你们要知道,请佛示现法身及说法,是要依靠着众生积聚功德。正如云层无需分别念及行为,也会降雨;佛说法及利益众生亦复如是。就像摩尼宝珠与如意树,虽无分别心,却能圆满祈求者的愿望;同样,由于众生的福德与佛的宿愿力,无分别心的诸佛也能现身利益众生。」
As the wishing jewel and tree of miracles fulfill and satisfy all hopes and wishes, likewise, through their prayers for those who might be trained, Victorious Ones appear within the world.
(三十六)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人逝。
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三十七)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
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有一派别质疑:「佛陀多劫以前有利益众生的抱负,到了祂成正觉时,时间隔了这么久,利益众生的愿望仍会生效吗?」
中观瑜伽师解惑:「久远以前的弘誓,为何不可能在现世利益众生?例如古印度有位叫珊顾的婆罗门,要解除人们中龙毒的痛苦,自己修大鹏金翅鸟(garuda)明咒,并用咒力加持石块建材,发愿凡中毒着魔的人,只要诚心绕塔,即可痊愈。他在世时,依此绕塔而痊愈的人不少。如今虽然他已经去世很久,但只要诚心在塔前祈求,一样可以消毒降魔。」
同样,菩萨(佛的历劫前生)因祈请、弘誓和回向,为利众生而勤修菩萨行,最后圆满成就正觉宝塔;正觉宝塔修成,虽然涅槃久远,可是,随着佛陀的觉行,一样也能够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
The healing shrine of the garuda, even when its builder was long dead, continued even ages thence to remedy and soothe all plagues and venom. Likewise, though the bodhisattva has transcended sorrow, by virtue of his actions for the sake of Buddhahood, the shrines of Buddha forms appear and manifest, enacting and fulfilling every deed.
(三十八)
「供养无心物,云何能得果?」
「供奉今昔物,经说福等故。」
(有部和经量部再兴质疑:)「如果佛的事业是无分别,我们供奉和向祂祈求,又怎能获得福德呢?换言之,当众生向佛供奉时,由于佛没有分别念,祂是如何识别、拒绝抑或接纳众人的供品?譬如供品是众生肉时,或祈愿是损害别人的请求?」
中观瑜伽师解惑:「如果依照你们的看法,供奉无分别心的佛舍利、佛像也不能生起福德果报,但是佛经5 中说到,不论供奉现住或已涅槃的佛陀,或礼拜祂们的遗物,福德都是一样的。」
“But how” you ask, “can offerings made to beings freed from all discursiveness give fruit?” “It’s said that whether Buddhas live or pass beyond, the offerings made to them have equal merit.”
(三十九)
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
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中观瑜伽师补充说:「我们认为供养佛的福德仅是世俗名言而已。虽然你们有部和经量部主张这样的福德是实有的,不过我也同意供养现住或已涅槃的佛舍利,其福德也是一样。你们认为用实有的心来供佛能够得到实有果报一样,我们认为用如幻的心供佛,也能获得如幻的福德果报。」
Whether you assert the relative or ultimate, the scriptures say that merit will result. Merits will be gained regardless of the Buddha’s true or relative existence.
第二十七讲完
注释
1 龙树菩萨在《出世赞》中说:「为断诸分别,说空性甘露。何人执空性,彼亦汝当舍。」在体证空性的时候,空是不能作为对境的;正如唐代同安察禅师说:「了了了时无所了,玄玄玄处亦须诃。」只有主体的观空强烈、明确,对境甚么都没所谓!
2 无分别的原理是根据「所谓诸法只不过是在心的显现上,安立的假名。」所谓修炼空观,就是把心内的诸法假名全部荡除,根据根境相连的原理,无境相则无心识,唯留下觉照力。
3 四世班禅曾说:「凡夫的心中,所现的一切都是自性实有的。」
4 《超越的智慧》对此详细说明了体证空性时如何断除二元。在加行道(path of preparation)时,二元景象变得逐渐微细;最后在见道位(path of seeing),亦即证悟空性的剎那,所有二元的景象,即使是最微细的也消失。接着就像是把水注入水中一般,一种没有根境分别的经验产生了。借着开发这种经验,最后在修道位(path of meditation, bhāvanamārga)出现了金刚喻定(diamond-like concentration)-一种直接对治所知障(cognitive obscuration)的疗法,一切相智(omniscient wisdom,全知的智慧)由是出现,所有二元概念式的思惟都被平伏;但当出定时,二元的观念又再次浮现。
5 《层花经》说:「今日供养我,未来供舍利,功德果报等。」《绕塔功德经》说:「若人清净心,供养供世佛,灭后之遗塔,功德无差别。」
应用讨论问题
一)在什么条件下,佛才会现身为众生说法?
二)月称菩萨说:「如是佛陀法性身,现前虽无功用力,由众生善与愿力,事业恒转不思议。」说明佛的誓愿虽经万里千年,只要众生行善并积福,众生必得佛祖加持。试引《入菩萨行》颂文证明。
三)当我们参观佛陀行化遗迹,或大成就者修行的地方,甚至菩萨示现道场,都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加持力。试引寂天菩萨的说法证明。
四)说明只有证悟空性才能进入如佛般无分别境界;并说明证悟空性的特征和次第。
五)你觉得修四加行和证悟空性有关吗?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