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微博教言 断除烦恼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0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微博教言 断除烦恼

 

  佛陀对一位比丘传了这么一个简要的法:“比丘!非汝所应之法,宜速断除,断彼法者,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即凡与比丘身份不相应的东西,都应该立即断除。比丘知道不相应的是对五蕴的贪恋等烦恼,于是去到静处,专心观修,舍弃对五蕴的贪恋等烦恼,以此修成了阿罗汉。此法简单有效,你是否也来试一试?

  《杂阿含经》说:“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色。”意即如果色等五蕴不会对大家造成损害,就不需要厌弃,但是因为它们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必须厌弃。五蕴有危险,就像五条毒蛇,凑近了,就会被咬而丢命。你有认识到五蕴的危险吗?

  《杂阿含经》说:“若众生于色不味者,则不染于色,以众生于色味故,则有染着。”佛陀并告诫对于受想行识,也是一样的道理。“味”就是贪恋,“染”就是被沾染、牵制。比如有人喜欢把玩时尚手机,花去了大量时间,与其说使用了手机,还不如说是被手机控制了。大家观察一下,生活中是否就是这个理?

  《杂阿含经》中说:“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欲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佛陀教导了我们观无常的方法:不留恋已经消失无余了的过去五蕴,也不期盼目前根本不存在的未来五蕴,对于现在的五蕴,则生厌离,放下对其的贪欲,知道它也就马上消失了。

  《杂阿含经》中佛陀还教导弟子:“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这个教导,振聋发聩!现在社会的目标,诸如房子、感情、尊严等等,都属五蕴。佛陀说追求它们,就是在追求苦。大家是不是该停下来,作一反省?

  《杂阿含经》说:“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相反地:“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佛陀教导我们,五蕴是佛弟子研究、修行的对象,对其应知晓,应明了,才能远离贪欲,解脱心灵,超越生老病死。而研究、修行,则需依靠佛法的指导。

  《杂阿含经》中导师佛陀教导弟子:“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佛陀并教导应同样观受想行识的无常。这说明我们所学的法义,无论观无常,还是观诸法为梦幻、空性等,都要落实在五蕴之中,在五蕴中去发现它们无常、梦幻、空性的真相。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