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题解答: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7
佛学问题解答: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17
问:大悲心陀罗尼经四十手印用途
1.若为富饶种种珍宝资具者,当修如意珠手法。
2.若为种种不安,求安隐者,当修索手法。
3.若为腹中诸病,当修宝钵手法。
4.若为降伏一切魍魉鬼神者,当修宝剑手法。
5.若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当修跋折罗手法。
6.若为摧伏一切怨敌者,当修金刚杵手法。
7.若为一切处怖畏不安者,当修施无畏手法。
8.若为眼闇无光明者,当修日精摩尼手法。
9.若为热毒病求清凉者,当修月精摩尼手法。
10.若为荣官益职者,当修宝弓手法。
11.若为诸善朋友早相逢者,当修宝箭手法。
12.若为身上种种病者,当修杨枝手法。
13.若为除身上恶障难者,当修白拂手法。
14.若为一切善和眷属者,当修胡瓶手法。
15.若为辟除一切虎狼豺豹诸恶兽者,当修旁牌手法。
16.若为一切时处好离官难者,当修斧钺手法。
17.若为男女仆使者,当修玉环手法。
18.若为种种功德者,当修白莲华手法。
19.若为欲得往生十方净土者,当修清莲华手法。
20.若为大智慧者,当修宝镜手法。
21.若为面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当修紫莲华手法。
22.若为地中伏藏者,当修宝箧手法。
23.若为仙道者,当修五色云手法。
24.若为生梵天者,当修军迟手法。
25.若为往生诸天宫者,当修红莲华手法。
26.若为辟除他方逆贼者,当修宝戟手法。
27.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授手者,当修数珠手法。
28.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修宝螺手法。
29.若为使令一切鬼神者,当修髑髅杖手法。
30.若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声者,当修宝铎手法。
31.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修宝印手法。
32.若为善神龙王常来拥护者,当修俱尸铁钩手法。
33.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者,当修锡杖手法。
34.若为一切众生常相恭敬爱念者,当修合掌手法。
35.若为生生之众不离诸佛边者,当修化佛手法。
36.若为生生世世常在佛宫殿中,不处胎藏中受身者,当修化宫殿手法。
37.若为多闻广学者,当修宝经手法。
38.若为从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转者,当修不退金轮手法。
39.若为十方诸佛速来摩顶授记者,当修顶上化佛手法。
40.若为果蓏诸壳稼者,当修蒲桃手法。
41.若为一切饥渴有情及诸饿鬼得清凉者,当修甘露手法。
42.若为能伏三千大千世界怨魔者,当修总摄千臂手法。 由四十手眼法门中,另增补两项手眼功德利益,因此亦可称四十二手眼法门,增加之二手眼即为甘露手及总摄千臂手。
问:大悲神咒消灾解厄、治病愈疾之法
1.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赦诸有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五谷丰登,万姓安乐。
2.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相谋害。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当向千眼大悲像前,设其坛场,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如上恶事悉皆消灭,永得安稳。
3.此观世音菩萨所说神咒,真实不虚。若欲请此菩萨来,咒拙具罗香(安息香)三七遍烧,菩萨即来。
4.若有猫儿所著者,取弭哩咤那(死猫儿头骨)烧作灰,和净土泥,捻作猫儿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称彼名,即永差不着。
5.若为蛊毒所害者,取药劫布罗(龙脑香)和拙具罗香,各等分,以井华水一升,和煎取一升,于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即差。
6.若为恶蛇蝎所螫者,取干姜末咒一七遍,着疮中,立即除差。
7.若为恶怨横相谋书者,取净土或面或蜡捻作本形,于千眼像前,咒镔铁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称彼名,烧尽一百八段,彼即薵喜终身厚重相爱敬。
8.若有患眼睛坏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晕赤膜无光明者,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酰勒果,三种各一颗,捣破细研,当研时,唯须护净,莫使新产妇人及猪狗 见;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着其人乳要须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药和竟,还须千眼像前咒一千八遍,着眼中满七日,在深室慎风,眼睛还 生,青盲白晕者光奇盛也。
*诃梨勒果:一种可供药用的植物,此云天主将来,此果为药,功用至多,无所不入。
*庵摩勒果:或称阿摩洛迦(Amalaka),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即余甘子,似银合欢子。
*鞞酰勒果:古印度鞞酰勒果林所生之果实。
9.若患疟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着身上即差,师子皮最上。
10.若被蛇螫,取被螫人结 (千手观音和药经:耳屎也),咒三七遍,着疮中即差。
11.若患恶疟入心闷绝欲死者,取桃胶一颗,大小亦如桃颗,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顿服尽即差;其药莫使妇人煎。
12.若患传尸鬼气伏尸连病者,取拙具罗香(安息香),咒三七遍,烧熏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粪,咒三七遍吞即差;慎酒肉五辛及恶骂。
13.若取摩那屎罗(雄黄)和白芥子、印成盐,咒三七遍,于病儿床下烧,其作病儿即魔掣迸走不敢住也。
14.若患耳聋者,咒胡麻油着耳中即差。
15.若患一边偏风,耳鼻不通,手脚不随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三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差;又方取纯牛酥,咒三七遍摩亦差。
*青木香:马兜铃科的中药药材,是疏经活血汤及防己黄岐汤的成份,用以去水肿与伤科止痛。青木香出天竺,是草根,状如甘草,因含有马兜铃酸,故列为禁药。
16.若患难产者,取胡麻油,咒三七遍,摩产妇脐中及玉门中,即易生。
17.若妇人怀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一大两,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三七遍,服即出,一无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药即差。
18.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尸疰,取君柱鲁香(熏陆香),乳头成者一颗,咒三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变吐即差;慎五辛酒肉。
19.若被火烧疮,取热瞿摩夷(乌牛屎),咒三七遍,涂疮上即差。
20.若患蛔虫咬心,取骨鲁木遮(白马尿)半升,咒三七遍,服即差。重者一升,虫如綟索出来。
21.若患丁疮者,取凌锁叶捣取汁,咒三七遍,沥着疮上,即拔根出,立差。 22.若患蝇螫眼中,骨鲁怛佉(新驴尿粪),滤取汁,咒三七遍,夜卧着眼中即差。
23.若患腹中痛,和井华水和印成盐三七颗,咒三七遍,服半升即差。
*井华水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井泉水〈集解〉:「汪颖曰:『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
24.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弥叶(枸杞叶),捣滤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钱一宿,更咒七遍,着眼中即差。
25.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惊怕者,取白线作索,咒三七遍,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灭罪。
26.若家内横起灾难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两头涂酥酪蜜,一咒一烧,尽千八遍,一切灾难悉皆除灭,要在佛前作之。
27.若取白菖蒲,咒三七遍,系着右臂上,一切斗处、论义处,皆得胜他。
28.若取奢奢弥叶(枸杞叶)枝柯寸截,两头涂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烧,尽一千八段,日别三时,时别一千八遍,满七日,咒师自悟通智也。
29.若欲降服大力鬼神者,取阿唎瑟迦柴(木患子),咒七七遍,火中烧,还须涂酥酪蜜,要须于大悲心像前作之。
30.若取胡噜遮那(牛黄)一大两,着琉璃瓶中,置大悲心像前,咒一百八遍,涂身点额,一切天龙鬼神、人及非人,皆悉欢喜。
31.若有身被枷锁者,取白鸽粪,咒一百八遍,涂于手上用摩枷锁,枷锁自脱也。 32.若有夫妇不和,状如水火者,取鸳鸯尾,于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带彼,即终身欢喜相爱敬。
33.若有被虫食田苗及五果子者,取净灰、净沙或净水,咒三七遍,散田苗四边,虫即退散也;果树兼咒水洒着树上,虫不敢食果也。
问:诵持大悲咒功德尽未来际
1.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何况诵持者。若得此神咒诵者,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广种善根。
2.若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如法诵持者,当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所见众生,皆悉为诵,令彼耳闻,与作菩提因,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赞不可尽。
3.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
问:诵持大悲咒如法结界
1.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静处,清净结界,咒衣着,若水、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长命,若能如法结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
2.结界法:
(1) 取刀,咒二十一遍,划地为界;
(2) 或取净水,咒二十一遍,散着四方为界;
(3) 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着四方为界,或以想到处为界;
(4) 或取净灰,咒二十一遍为界;
(5) 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围绕四边为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问:诵持大悲咒的神奇感应
1.诵持大悲咒者,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
2.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
3.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魑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4.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观世音菩萨)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是诸善神及龙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常随拥护。
5.诵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
6.若在深山迷失道路,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
7.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
8.观世音菩萨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 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若诸众生, 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
9.三千大千世界,幽隐闇处三涂众生,闻大悲神咒皆得离苦。
10.若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到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11.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之心。
12.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13.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着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莲华化生, 更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此人若行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身者,一切重罪恶业并皆消灭, 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诵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14.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15.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
当知其人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
当知其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当知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
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羁留故;
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
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问:大悲神咒的修法
1.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
2.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
3.悬旛、燃灯,备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
4.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
问: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1.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2.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3.不堕三恶道。
4.能生诸佛国。
5.得无量三昧辩才。
6.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7.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8.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1)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2)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3) 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9.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恶死者:
(1) 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2) 不为枷禁杖楚死。
(3) 不为怨家雠对死。
(4) 不为军阵相杀死。
(5) 不为豺狼恶兽残害死。
(6) 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7) 不为水火焚漂死。
(8) 不为毒药所中死。
(9) 不为蛊毒害死。
(10) 不为狂乱失念死。
(11) 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12) 不为恶人厌魅死。
(13) 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14) 不为恶病缠身死。
(15) 不为非分自害死。
10.诵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种善生者:
(1) 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2) 常生善国。
(3) 常值好时。
(4) 常逢善友。
(5) 身根常得具足。
(6) 道心纯熟。
(7) 不犯禁戒。
(8) 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9) 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10) 得他人恭敬扶接。
(11) 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12) 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13) 龙天善神常拥卫。
(14) 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15) 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问:观世音菩萨说大悲咒的因缘
1.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2.除一切病故。
3.得寿命故。
4.得富饶故。
5.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
6.离障难故。
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
8.成就一切诸善根故。
9.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10.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问:长寿的因与缘
寿命的长短与财富、地位、学识、美丑无关,可是跟「慈悲心」却大有关系。俗语说:「仁者寿」一点也不错。宅心人厚、宽于待人一定会有好报。今生长寿的人,一定是过去世或今世慈爱动物的结果;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前世或今生杀害动物的结果。
今生慈悲行善而短命的人,乃是因为他前世所造的恶业先结果,而今生的善业刚种下不久,尚未结果的缘故。行善而遭到恶报,应赶快忏悔过去(世)的恶业,而不可怨天尤人,告诉他人说行善没好报。
我们需要了解「心地」的原理—当我们垦地播种花的种子时,为什么草会先长出来呢?因为地里面先前就藏有杂草的种子,否则杂草怎么会那么快长出来。
下面就要把长寿的因缘说明一下:
长寿的因——仁爱心、慈悲或救护所有的动物、放生、宣扬放生戒杀的原理、施舍饮食(请人吃素或以小米喂鸟)。
长寿的缘——心平气和、不动怒、生活有规律、调节饮食(不暴饮暴食)、足够的营养、不过度劳累。
夭折的因——杀害动物、虐待动物。
夭折的缘——时常动怒、暴饮暴食、过度疲倦、结交恶友……。
附录二、布施饮食给需要食物的人得七种福报
《食施获五福报经》上说:布施饮食的人,今生或来世可以得到五种福报:寿、安、色、力、辩。
第一是寿命会延长。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靠着饮食来维持生命,施舍食物等于间接在延长众生的生命,所以会得到长寿的果报。
第二是身心得到平安。因为人类和动物缺乏饮食时,身心都会烦躁、紧张、痛苦和不安。有了饮食,身心就会安宁和愉快。所以布施饮食的人,一定会得到身心安宁的果报。 第三是获得较美好的身材和容貌。因为人类和动物缺乏了饮食,身体就会枯瘦、容貌就会憔悴,所以布施饮食的人, 一定会得美好的容貌和身材。
第四是身体较有力气。因为人类和动物缺乏饮食时,就会四肢无力。布施饮食等于间接提供给别人充分的力气,所以今生或来世一定会得到「孔武有力」的果报。 第五是得到较优秀的辩才,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需要有充分的饮食做后盾,才能够讲话和鸣叫。要是没饮食,肚子饥饿、口里又干燥,虽有唇舌,也很难发挥说话和鸣叫的功能。布施饮食等于间接在帮助别人的口才。所以施舍饮食的人,今生或来世一定会得到较好的辩才。
佛经上说:「施舍饮食和汤药给众生,可以得到无尽的功德。」布施饮食的福报很多,这里只是略举七种而已。施舍饮食,还可以得到富贵的果报。因为用恭敬诚 恳、没有傲慢的心来布施饮食,今生或来世可以感得出生尊贵的果报。而且,因为食物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东西,或者是用钱财买来的,布施饮食等于就是在施舍财 物。施舍财物的人,今生或来世一定可以致富。所以布施饮食也可以得到较多的财富。
问:佛陀的八十种殊胜美妙的形象
1.指甲润泽——佛陀过去世世常给别人所需要、喜爱的事物,帮助别人安乐,所以现在指甲又薄又长,颜色光洁鲜净。
2.手足指圆——佛陀过去世世经常以善解人意的态度对待别人,所以现在手指和脚趾圆满纤长,又直又软,十分好看。
3.手足平等——佛陀过去世世持戒不愿升天,所以现在手和脚的长度一样,手指和脚趾间也排列得很整齐。
4.手足圆满——佛陀过去世世保护其它生命,所以手脚圆满如意,柔软干净有光泽,肤色像莲花一样好看。
5.筋脉潜隐——佛陀过去世世看见地不平的地方或长满荆棘的地方,就主动拿锄头铲平、整治,所以现在手脚上没有难看的筋脉凸出。
6.踝骨不现——佛陀过去世世接受良善之法,所以脚上看不见凸出的踝骨。
7.行步齐正——佛陀过去世世不生气、不怀恨他人,也不乱批评攻击别人,所以现在行走时脚步走得又直又稳,很有威仪。
8.狮子王行——佛陀过去世世不会用严厉的言词对人说话,所以现在走路的样子威风凛凛,高贵庄严,像狮子王。
9.牛王行相——佛陀过去世世见人有疑惑,就用佛三藏来教化他,为他解惑,所以现在行走的步伐平稳有秩序,像牛王一样。
10.容仪具足——佛陀过去世世常拿香花和上等的饮食供奉佛,所以现在仪容端正,看到他的人都能生起喜爱尊敬之心。
11.背脊不曲——佛陀过去世世看到佛寺被毁坏,就会筹钱整修,所以现在背脊像大钩锁,看起来威武庄严。
12.身渐佣直——佛陀过去世世常劝人和合、圆满,所以现在身体支节柔软。
13.支节密致——佛陀过去世世常称赞佛的功德,所以现在骨节交结的地方没有空隙,圆满好看。
14.膝骨圆好——佛陀过去世世常遵守诸佛所说的教言,并且确实实行,所以现在膝盖的纹路很好看,膝骨坚固圆满。
15.隐处妙好——佛陀过去世世教导众生受持清净梵行,守秘密语,所以现在感得隐处的纹路妙好,威势具足。
16.肤体滑泽——佛陀过去世世常施舍好房子和清净的衣服、卧具给别人,所以现在皮肤细滑,洁净柔软。
17.威仪备足——佛陀过去世世亲近智者,远离恶人,所以现在看起来很有威仪,碰到困难也不害怕、懦弱。
18.身体紧密——佛陀过去世世于身语意都谨慎、严守戒律,于自身受用以及饮食方面都知节量,所以现在身体支节坚固紧密,相好庄严。
19.身体平正——佛陀过去世世教人经法不懈怠,所以现在身体的骨架安定平稳,圆满无毁坏。
20.身体端严——佛陀过去世世不数落别人,也不让人生气,所以现在体态端正庄严。
21.身光破闇——佛陀过去世世布施经教,不但自己学习也教导别人,所以现在身体会自然散发祥光,行走时有圆光照耀。
22.腹相庄严——佛陀过去世世施药医病,所以现在腹部的形状方正无缺,软硬适中。
23.脐深圆净——佛陀过去世世看见女人生产痛苦又困难,一定发挥悲慈心,尽量帮助她顺利生产,所以现在肚脐很深,右旋的纹路圆妙,清净有光泽。
24.脐厚妙好——佛陀过去世世不乱发脾气,不做错误的事,遇到不恭敬的人就教化他,所以现在肚脐的厚度正好,不会太凸也不会太凹。
25.身体无黡——佛陀过去世世以清净美妙的饮食惠施大众,所以现在皮肤远离疥癣,也没有黑痣或疣赘。
26.手足内满——佛陀过去世世看到深坑或充满泥水的地方,就会帮大家架设桥梁,所以现在手掌柔软,足下安平。
27.手纹明彻——佛陀过去世世尊敬供养长辈或有道德的人,帮他涂身按摩,又布施衣服,所以现在手纹深长明直。
28.唇色丹晖——佛陀过去世世常称赞做好事的人或有道德的人,所以现在嘴唇的颜色红润有光泽。
29.面门相具——佛陀过去世世常保平静慈悲的心,以欢喜心行四事供养,所以现在面相端正庄严。
30.舌广柔软——佛陀过去世世以五香之味的妙味饮食予人,所以现在舌头又薄又软,又长又宽广,颜色像赤铜一样好看。
31.声如象王——佛陀过去世世常修真实语、爱语、法语以及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所以现在发声威震深远,如象王吼,声音明朗清澈。
32.梵声深妙——佛陀过去世世不说欺慢淫欲的事,所以现在声音音韵美妙。
33.口出妙香——佛陀过去世世常用柔软的话制止众生恶毒的语言,所以现在一开口就有香味,身上也充满香气。
34.齿白齐密——佛陀过去世世常为人解决问题,只问一件事却帮他解决好多事,所以现在牙齿方整洁白。
35.牙利明洁——佛陀过去守持清净的戒律,不随便言论女人,所以现在牙齿圆白光洁,渐次锋利。
36.鼻修高直——佛陀过去世世劝人听法、读诵大乘经典,所以现在鼻子又挺又直。
37.目净绀青——佛陀过去世世以清净心观看佛像,所以现在眼珠和眼白分明,而且清净光亮。
38.目如青莲——佛陀过去世世以清净心看人,所以现在眼睛的形状宽广,好像青莲花的叶子,让人看了很欢喜。
39.目睫次第——佛陀过去世世不斜眼看女人,所以现在眼睫毛上下齐整,稠密又乌黑。
40.眉纤而长——佛陀过去世世见到冤家或亲属,内心一律平等视之,没有分别心,所以现在双眉密致细软,又黑又长。
41.眉色青绀——佛陀过去世世恭敬侍奉师长,喜爱钻研高深的道理,所以现在双眉整齐,颜色美丽。
42.眉如初月——佛陀过去世世自念后世亦念人善,所以现在双眉高显光润,形状像初一的月亮。
43.耳埵圆满——佛陀过去世世不夹人耳、不锯人耳及手足,所以现在耳朵厚,形状广大修长,耳垂像圆轮,看起来很有福气。
44.耳无过恶——佛陀过去世世见人说经不会挑剔他的缺点,所以现在两耳齐平,形状很好看。
45.容仪具足——佛陀过去世世以诸功德教授人,所以现在容仪庄严,别人看见他都会生起敬爱心。
46.额广平正——佛陀过去世世将听闻的经法不增减其义传授给他人,所以现在额前宽广,圆满平正,形相殊妙。
47.身分相称——佛陀过去世世见女人有病,便以智慧力医治,所以现在身相圆满,像狮子王一样威武。
48.首发修长——佛陀过去世世若在脏乱的地方见到父母师长经过,为了不弄脏他们的双足,经常将头发铺在地上,让父母师长从上面踏过,所以现在头发又黑又长,而且很浓密。
49.发香芬馥——佛陀过去世世以恭敬心侍奉师长和持戒的人,所以现在头发香洁细软,润泽旋转。
50.发际严好——佛陀过去世世教同学明白经教义理,所以现在头发整齐不打结。
51.首发长好——佛陀过去世世能循序渐进地教授他人学习,所以现在头发坚固不断,永远不会掉落。
52.首发光滑——佛陀过去世世不灭佛前及人的灯火,所以现在头发光滑亮丽,一尘不染。
53.身分坚实——佛陀过去世世不毁伤他人的身体,也不会在内心耻笑他人,所以现在身体坚固充实。
54.身净无暇——佛陀过去世世奉行十善,所以现在身体端正庄严,干净光洁,还会发出光芒照耀。
55.诸根无染——佛陀过去世世劝人远离爱欲,所以现在五官长得清净圆好,非常好看。
56.身相洪大——佛陀过去世世见到疲惫饥渴的人,一定关心地慰问、照顾,甚至亲自帮他按摩,所以现在身体健康,体力很好。
57.见者欢喜——佛陀过去世世见人富贵心里不会起贪念,所以现在佛陀的身体是每一个所喜爱的,百看不厌。
58.面如满月——佛陀过去世世不传说别人的善恶是非,所以现在面轮修广,皎洁光净,像秋天的满月。
59.容色不挠——佛陀过去世世和人说话常和颜悦色,不骂人、不说粗话,所以现在容貌舒泰,让人看了感到很舒服。
60.面相姝广——佛陀过去世世不生气,所以现在面貌有光泽,气色很好。
61.身无疵秽——佛陀过去世世替病人治病,帮病人洗澡,所以现在身体清净无垢,而且没有臭味。
62.毛孔出香——佛陀过去世世给人好香,所以现在毛孔中常散发如意微妙的香味。
63.面门出香——佛陀过去世世帮人看病、给病人好药,使他们获得健康,所以现在脸上常散发殊胜的香味。
64.首分圆满——佛陀过去世世劝造野苑禅林,所以头形周圆妙好,像天盖一样。
65.身毛纤柔——佛陀过去世世见到不尊敬三宝的人,就用柔软的话劝谏他,所以现在身上的毛发黑亮干净,柔细美丽。
66.法音圆辩——佛陀过去世世尊重并赞叹供养贤圣、师长、父母,所以现在佛陀说法的音量可以随顺听众,声音大小适宜。
67.顶髻高显——佛陀过去世世布施精舍等殊胜净室,所以现在佛顶高广无能见者。
68.指网分明——佛陀过去世世不吝惜帮人解决疑难,所以现在手脚的指纹分明,庄严妙好。
69.行不履地——佛陀过去世世心怀慈悲,走路时都小心不践踏到众生,所以现在行走其足离地。
70.身相持重——佛陀过去世世自己守戒,也教人守戒,所以现在身体强壮稳重。
71.威震一切——佛陀过去世世劝人为善做福,所以现在威德远震一切,有恶心的人见了他会欢喜,心怀恐怖的人见了他就心安。
72.音声和雅——佛陀过去世世不耻笑人、不骂人,所以现在有好听的声音,每个人听了都欢喜。
73.观机浅深——佛陀过去世世用慈悲心帮助人,使人安稳,所以现在能看见各类有情众生的需要,为他说法。
74.一音说法——佛陀过去世世为人说经教义,授人经教,现在感得一音演说正法,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得解。
75.次第说法——佛陀过去世世不吝惜将所学到的法教授给别人,别人有问题就为他解答,所以现在说法有次第、循因缘,让人很容易就了解,欢喜接受。
76.等视众生——佛陀过去世世见地上有粪便就主动扫除,所以现在能以平等心看待各类有情,称赞好的,帮助他去除不好的,没有爱恨的分别心。
77.识清净——佛陀过去世世见到行道自守的人不敢惊恐,所以现在所为先观后作,轨范具足,令识善净。
78.相好具足——佛陀过去世世拿数千万种东西排放在路上布施给人,所以现在有很好的面貌。
79.顶骨坚实——佛陀过去世世听经时,都会让人在前面听,而且使大家踊跃发问,所以现在顶骨坚实圆满。
80.卍字德相——佛陀过去世世常怀智慧、勇健,持心不动,所以现在手足放在胸前,看起来有吉祥喜旋德相。
问:佛菩萨的养成手册(向贤圣人学习)
1.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不说人短处,别人有缺点也不会到处说给别人听,所以现在身体清净无尘垢。
2.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不做弓弩(武器)使人相害,所以现在行走时,地面上的荆棘瓦石会自动辟除。
3.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在佛前和父母师长前燃灯照明,所以现在身体光明灿烂。
4.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不用凶恶的眼神看人,就算生气也会忍耐,所以现在眼睛大小适宜,眼神柔和,每个人看了没有不欢喜的。
5.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看到没有水井和树木的地方,就种树凿井,让人有水可喝、有食物可吃,所以现在行走过的地方都会自然冒出泉水和美味的食物。
6.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拿有香花味道的水供养佛及诸菩萨盥洗,所以现在脸上和嘴巴都有香味。
7.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拥有的国土及好香、花、衣被等,都拿来供养佛,所以现在有人散花在佛身上,自然变成花盖。
8.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不破坏别人的房子,反而常常帮人建造房舍,所以佛的身体坚固如金刚,没有人能损害佛身。
9.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见人贫穷挨饿,一定先给他食物,然后为他讲经,所以现在所在之处前面都有香花流水。
10.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拿各种香供养佛舍利和佛塔,所以现在身体没有肮脏发臭的,灾祸也不会殃及佛身,常保威神巍巍。
11.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见人有疑惑、困难,一定帮他解决,所以走过的地方都不会有虫蚁。
12.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为佛作精舍、铺床、准备卧具,所以蚊、虻、蜂、蛇、蚤、虱之类的虫都不敢靠近佛身。
13.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在天冷时替诸佛做衣服,所以现在就算面前有风吹起,也不会感到寒冷。
14.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有好的食物绝对不会自己一个人吃,也绝不会偷吃要给老师或父母的饭菜,所以现在虽然没吃东西也不会感到饥饿,身体也不会因此而瘦弱无力。。
15.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常供献生活用品给老师、父母和有道德的人,看到有人乞讨也会慈悲地给予布施,所以现在就连天神和众鬼神也都会拿珍贵的宝物供奉佛菩萨。
16.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父母或是仇人,都一样用善意对待,所以成佛后得大智慧,开导一切众生,每个人有疑难问佛,佛没有回答不出来的。
17.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不吝惜布施,又严格遵守戒律、修忍辱、深入禅定,像高山般坚定不移,所以佛菩萨的双脚站立平稳,庄严又有威仪。
18.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布施父母、师长、善知识,甚至畜生,所以现在双脚有美丽的纹路。
19.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见到师长都合掌起立,恭敬礼拜,所以现在手指细细长长,形状十分好看。
20.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供养师长好的衣服、饮食、卧具,当父母师长生病时,亲自喂药、照顾,所以现在有双柔软的手。
21.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不贪吃、不小气,并亲自帮人看病、熬药,所以现在手臂伸直,立正时两手可垂到膝盖,看起来庄严威武。
22.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常检讨反省自己,不做坏事,并且不说别人的过失,救护瘦弱胆小的人,看见赤脚无鞋可穿的人就送他衣服、鞋子,所以现在长相美丽庄严。
23.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常劝众生修行禅定,又关怀众生,让众生心无恐惧,帮众生看病、给药,所以现在感得佛身广大庄严,无上尊贵。
24.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渡化众生,修习布施,行一切善法,所以现在感得头发乌黑柔润,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25.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施予令人欣喜的饮食、交通工具、衣服等日常用品,待人和善,以慈悲心对待每一位众生,所以现在感得金色妙相,身体和手足都是真金色,微妙光洁。
26.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以干净的衣服、卧具、楼阁房舍等布施给众生,并且亲近智者、远离恶人,喜欢帮人解决问题,所以现在感得皮肤干净细滑。
27.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不吝啬把自己爱惜的东西布施给他人,不论这么做是否有回报,所以现在感得佛身两手、两足下、两肩、颈项等七个地方都隆满清净,光明柔软。
28.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为一切众生治病,又劝大家起善心、不杀生,供养师长父母,不要骄傲自大、不偷盗,所以现在感得佛身广大,端直无比。
29.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不生气、不说人坏话,教大家止恶行善,修习平等慈悲心,所以现在感得四十齿妙相,四十颗牙齿整齐光洁。
30.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自修十善业,看见别人修也欢喜赞叹,为救度一切众生,教导正法、大行法德,所以现在感得广长舌相:佛的舌头又软又薄,又宽又长,伸出舌头可以碰到发际。
31.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说实话和好听的话,又教人不谤正法、不说脏话或坏话,所以现在感得梵声妙相,声音清净宏亮,令人听了充满欢喜。
32.佛菩萨过去生生世世以慈悲的眼神关爱众生,所以现在感得真青眼妙相,眼睛散发青莲华叶的光彩,炯炯有神。
问:佛陀教导我们10种好的行为准则
1. 若能够舍离坏朋友,亲近善友,应供养者而供养之,是第一种清净善行。
2. 奉养父母,尊重配偶,照顾子女,是第二种清净善行。
3. 常乐布施,修习作法,爱念亲友,是第三种清净善行。
4. 远离饮酒,不为众恶,常修爱语,是第四种清净善行。
5. 多闻技艺,善学威仪,研寻所闻,不令废忘,是第五种清净善行。
6. 恭敬尊重,少欲知足,受恩能报,是第六种清净善行。
7. 能于善法不生懈怠,疾证无上解脱涅槃,是第七种清净善行。
8. 能以智火烧灭烦恼,具足善法,勇猛无退,是第八种清净善行。
9. 不毁谤人,不行杖楚,善护诸根,摄心不乱,是第九种清净善行。
10.直心不贪,常乐静处,精勤修习,永无退转,是第十种清净善行。
问:30种应该努力去做的善行
1. 若人能布施,当获财富,不被人侵损。
2. 若人广布施,得上妙饮食,所欲皆如意。
3. 若人以美食,净心供养,色力命安稳。
4. 若人布施衣服,得长相端严。
5. 若人造寺和布施,得住家庄严,五欲具足。
6. 若人建桥捐车,感得最好交通工具。
7. 若人在旷野,布施池井泉流,将来生处无干渴热恼。
8. 若人布施经教和世俗善书,感博学大智。
9. 若人布施医药和无畏,得安乐离恐怖。
10. 若人合掌五体投地,诚心礼佛,常出生尊贵,生活快乐。
11. 若能布施乞求者,今生欢喜,感得事事如意。
12. 常听受师长教诲,得善巧智。
13. 今生造塔建寺,来世有大福报。
14. 今生作县市长护持佛寺,来生必作宰相大臣,州长郡长,衣车充足。
15. 今生以身作榜样感化别人,作种种功德,来生必大富,众人敬仰,无往不利。
16. 今生喜欢燃灯照明,来世生在日月天中。
17. 今生喜欢布施慈心收养生物,来生必大富。
18. 今生喜欢布施饮食,来生饮食充足,体力充足,长寿聪慧,若布施给畜生得百倍福报。
19. 布施无善根人得千倍福报。
20. 供养持戒比丘得万倍福报。
21. 供养法师、流通大乘经、宣讲如来秘密法藏使大众开心眼,得无量福报。
22. 供养菩萨诸佛,福报无尽。
23. 供养父母或布施病人,也得无尽福报。
24. 今生喜欢赞叹读通经法人,来生音声优雅美妙,令人听到心生欢喜。
25. 今生喜欢持戒,来生身相端正。
26. 今生造井供人水,种道树给人遮荫,来生作人王饮食丰足。
27. 今生喜欢抄写经法布施给人读,来生辩才无碍,诸佛菩萨常保护,常为人中领袖。
28. 今生喜欢造桥船帮助人,来生金银七宝俱足,众人敬仰服侍。
29. 若能布施乞求者,今生欢喜,感得事事如意。
30. 若能虚心接受师长的教诲,感得善巧聪明智慧。
问:30种人人都应该避免的行为
1. 养动物并杀来卖,当堕等活地狱,寿命百千岁,常受刀杀杖打,死而复生,不停受相同苦报。
2. 妄语欺骗父母朋友,当堕黑线地狱,黑线锯身如人间锯木的苦报。
3. 放火烧山林而烧害众生,当堕炎热地狱,遍地火焰,苦叫声不绝,两眼看不见的苦报。
4. 杀害无数各种动物,当堕众合地狱,受种种严刑拷打,死而复生,不停受相同苦报。
5. 偷三宝和贫穷人财物,堕大号叫地狱,猛火更大,痛苦叫声更大。
6. 杀父母及有德贤人,定堕无间地狱,烈火凶猛,痛彻骨髓,长期受苦无暂停。
7. 结冤互相斗争残杀,死堕铜爪地狱,锋利铜爪刀杖,不停砍刺身体。
8. 强暴妇女,死后堕铁刺地狱,铁刺长十六尺,削肉而穿骨,被焰牙大铁女从头吃到脚。
9. 阴谋害人,堕剑叶林地狱,被铁狗鵰鹫,追杀抢食。
10. 抢夺财物,堕地狱常吞热铁丸和铜针。
11. 无缘无故害众生,当堕铁鹰地狱,长期被利爪搏击。
12. 爱杀水生动物,常堕镕铜地狱,被火烧煮。
13. 自赞毁他,掩饰排斥他人善行,堕铁磨地狱。
14. 若有人说邪法,破坏桥梁,路上放利刃而强逼人行走,或是以指甲杀蚤虱,堕二羺头山地狱,相击死复生,不停受苦。
15. 不喜布施又盗众人饮食,堕大瘿鬼吃粪为生。
16. 吝啬又阻碍别人布施,堕针口鬼,腹大常饥渴。
17. 吝惜财物,舍不得用也不布施,堕匮乏鬼。
18. 贪别人施惠,自己少量布施就后悔,堕下劣鬼吃痰为生。
19. 喜欢听别人过失,并加恶语再宣传,堕焰口鬼。
20. 喜欢斗争,无慈悲心,堕疲极鬼吃蠕虫为生。
21. 恐吓取财,即使也少量布施,堕极丑鬼中,见者害怕。
22. 好杀动物请客饮酒作乐,堕罗剎鬼。
23. 贪取别人供养的香花,死堕寻香鬼。
24. 别人有事请求帮忙,不高兴又收人钱财,死作猛恶鬼。
25. 若人好饮酒,过量又颠酗,或劝人也酗酒,死作药叉鬼。
26. 人多杀生则多病短命,被鬼附身和受牢狱之灾。
27. 若人勤求钱财而没有布施心,死作守财鬼。
28. 若人偷财物,也能布施,死后堕鬼,随得随散失。
29. 若人形貌端正而傲慢,戏弄别人,来世会得到身体矮小驼背的报应。
30. 若人度量小,喜欢骗人又假装不知道,来世会有聋哑报。
问:从今生看来世
1. 吝惜经书,藏匿智慧不教别人,死作土木中虫。
2. 喜好骑马射箭,死后转蛮荒地方。
3. 爱好打猎杀生,死堕豺狼。
4. 喜欢宣扬别人坏事,死堕蟒蛇。
5. 蛮横恼害别人,死作懊恼虫。
6. 喜欢流传恶作剧信息,死作鸱枭鸟。
7. 常咒别人遭殃横祸,死作野狐。
8. 喜欢惊吓人,死作蝩鹿虫。
9. 前生控制人粮食,今生作啄木虫。
10. 穿鞋入寺,来生作虾蟆。
11. 听经时乱讲话,来生作百舌鸟。
12. 不喜欢点灯照亮佛经佛像,死堕黑暗地狱。
13. 今生屠杀斩截众生,死堕刀山剑树地狱。
14. 今生喜好打猎杀生,死堕铁锯地狱。
15. 今生烧烤雏鸡,死堕灰河地狱。
16. 今生杀猪鸡,死堕镬汤地狱。
17. 今生禁闭虐待猪狗,死堕尖石地狱。
18. 今生常喝醉酒,死堕饮铜地狱。
19. 今生斩截众生,死堕铁轮地狱。
20. 今生食猪狗肠肉,死堕粪尿地狱。
21. 今生卖生鱼,死堕铁犁地狱。
22. 今生继母虐待前母子女,死堕火车地狱。
23. 今生好挑拨是非,死堕铁犁地狱。
24. 今生恶口骂人,死堕拔舌地狱。
25. 今生爱说谎话,死堕铁针地狱。
26. 今生杀生祭邪神,死堕铁碓地狱。
27. 今生作医生,病治不好又骗病家财物,死堕针炙地狱,全身被火烧。
28. 今生护太太骂父母,死堕斩舌地狱。
问:从今生看前世
1. 人若豪贵,身负时望,万人仰首者,从夙世敬礼诸佛,虔奉三宝中来。
2. 人如巨富,财宝无限,富敌侯王者,从夙世慷慨布施,乐善不倦中来。
3. 人如长寿,身体康强,毫无病苦者,从夙世严修大戒,持斋戒杀中来。
4. 人如品貌超越,性情温和,令人生敬者,从夙世度量宽宏,忍辱不计较中来。
5. 人如乐修福慧,不憍不怯,始终不懈者,从夙世参求大道,勇猛精进中来。
6. 人如气度安详,沈静寡言善于审察,不轻举妄动者,从夙世修习禅定,心不妄动中来。
7. 人如发音清澈,当众宣说,无不畅怀者,从夙世歌咏三宝,劝善无厌中来。
8. 人如气体芳洁,不取人厌,终身无有疾厄者,从夙世积累功德,慈心爱物,百方救护中来。
9. 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
10. 为人长大殊好,恭敬人故。
11. 人见欢喜,见人欢喜故。
12. 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前世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
13. 前世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前世贪心又吝啬,今生贫穷。
14. 今生有心痛病,前世砍刺众生身体。
15. 今生没有儿女,前世杀雏鸟。
16. 今生长寿,前世慈心不杀生;今生短命,前世好杀生。
17. 今生常咳嗽,前世冬天给人冰冷食物。
18. 今生脖子短,前世看到尊长缩头走避。
19. 今生聪明,前世喜欢诵经求学问;今生愚笨,前世为畜生。
20. 今生身相端正,前世持戒;今生六根不完全,前世破戒。
21. 今生常口臭,前世爱恶口骂人。
22. 今生舌短,前世暗中骂尊长。
23. 今生为人短小,前世轻慢人故。
24. 今生为人丑陋,前世喜瞋恚故。
25. 今生生无所知,前世不学问故。
26. 今生为人颛愚,前世不教人故。
27. 今生为人声音瘖哑,前世谤毁人故。
28. 今生为人下使,前世负债不偿故。
29. 今生为人丑黑,前世遮佛光明故。
30. 今生身生恶疮,前世鞭挞众生故。
31. 今生身体腥臭,前世从鱼鳖中来。
32. 今生为人含毒不息,前世从蛇中来。
33. 今生人无慈心,前世从虎狼中来。
问:生命诊疗室
(一)运用心力(信仰)治病的十个条件
1.信——相信这个方法(信仰)能够治病。
2.用——随时常用(念佛),以免生疏遗忘。
3.勤——用(念佛)时专精不懈,直到病愈为止。
4.常住缘中——常把心放在对治疾病的方法上,而不胡思乱想。
5.别病起因——辨别生病的原因。
6.方便——灵活巧妙地运用对治的原理和正确的方法。
7.久行——实行还没得到利益时,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继续不断地练习而不生怠惰心。
8.知取舍——得了益处,就应勤加实行;有了害处,就应马上舍弃。
9.护持——明白禁忌的意义,而且不会触犯。
10.遮禁——得到利益,不向人夸耀;受到损失,不生怀疑和毁谤。
(二)预防和根治恶疮疯癞的方法
1.不随便打佣人、孩子和部属。
2.不鞭打畜生。
3.不可用肮脏的手触摸经典。
4.施舍膏药给需要的人。
5.不轻视和讨厌身上长恶疮的人。
(三)预防和根治耳聋盲哑的方法
1.不欺侮耳聋和盲哑的人。
2.不看邪淫和杀生的事情。
3.不阻碍别人修道或出家。
4.不偷看别人的隐私。
5.不毁谤佛、法、僧三宝。
6.抄写经典,不脱落文字。
7.传播有益人心世道的语言。
8.不以恶眼视父母、师长和修道人。
9.眼睛视力良好的人,不学习摸骨、算命和按摩,以免妨碍盲胞寻找职业。
10.不要遮蔽禽兽的眼幕,例如以黑布围遮画眉鸟。
11.不要因为听信妻子的谮言,而疏远父母。
12.不听信邪说。
13.不偷听别人不可告人或猥亵之事。
14.不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没有轮回和报应。
15.不诽谤佛、法、僧三宝或其它圣贤。
16.不私底下议论师长、父母的是非。
17.不强词夺理、颠倒是非。
(四)预防和根治短命夭折的方法
1.孝养父母。
2.常行戒杀、放生等善行。
3.不畜养猪、鱼、鸡、鸭等。
4.不制造杀生的器具,如钓具、农药等。
5.劝屠夫、渔夫和打猎鸟兽的人改业。
6.印送戒杀放生因果的善书。
7.医道不精不敢应世。
8.不宜在黄昏时油漆(以免壁虎等小虫黏住而死)。
9.不可在夜晚或黄昏放鸟(怕天黑时,小鸟的视力不佳,又临时找不到投宿的地方,可能会冻死)。
10.劝人不要制造和贩卖假药。
(五)预防和根治妻离子散的方法
1.不毁坏鸟巢。
2.不掘兽穴。
3.不捕捉蟋蟀。
4.不捉鸟。
5.不猎杀动物。
6.不破坏人家的婚姻。
7.不贩卖婴儿。
8.不贩卖小动物。
9.不垂钓、不网鱼。
(六)预防和根治监牢束缚的方法
1.不随便打官司。
2.不把鸟兽关在笼子里。
3.不养蟋蟀、鸡鸭、狗。
4.不制造刑具。
5.不制造猪栏和鸟笼。
6.不养金鱼。
7.不妨害别人的自由。
(七)预防和根治贫穷困苦的方法
1.奉养双亲,而不计较所花的费用。
2.供养僧众或修道人斋饭。
3.施舍食物给需要的人。
4.抚恤亲人、照顾后学或帮助弱势团体。
5.布施贫穷人所需饮食或物品。
6.借钱给穷人,不拿利息。
7.不贪取非分的财物。
(八)预防和根治容貌丑陋的方法
1.奉事父母和师长和颜悦色。
2.雕塑、绘画庄严的佛菩萨像。
3.修补破旧的佛菩萨像。
4.布施香花和油灯。
5.劝人息止争讼。
6.待人处世、谦恭有礼。
7.不随便生气或暴怒。
8.不欺侮别人。
9.不讥笑残废、丑陋的人。
(九)预防和根治愚痴邪见的方法
1.尊敬圣贤、信奉三宝。
2.敬惜字纸。
3.恭敬师长。
4.受持、读颂大乘经典。
5.亲近善知识。
6.阐扬三世因果的理论。
7.删掉邪说异论。
8.诲人不倦。
9.不轻视没有智慧的人。
问:命运改造DIY
1. 若人布施音乐,得音声美妙。
2. 若人布施乳牛,得健康长寿。
3. 若人布施良田,得仓库充满。
4. 若人不饮酒,安住于正念,常说真话,现获安稳。
5. 若人常听受师长教诲,得善巧智。
6. 若人布施供养钟鼓法器者,出世为人,音声响亮,得好名声之报也。
7. 若人布施鞋袜者,再生不用入厨房,有人侍奉。
8. 若人布施草鞋者,出路有人扶助。
9. 供养伞盖遮佛塔果报:一、离热恼。二、心不散乱。三、作地方首长。四、事业广大。五、福德无量。六、作国王。七、身相圆满。八、远离三恶道。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
10. 以钟铃供养佛塔果报:一、端严无比。二、音声美妙。三、声如妙音鸟声。四、言词柔软。五、见皆欢喜。六、得阿难多闻。七、尊贵自在。八、美名流传。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
11. 以幢旛供养佛塔果报:一、身体丰满长寿。二、人人尊重。三、信根坚固。四、孝养父母。五、亲友眷属广大。六、美名称赞。七、色相端严。八、见者欢喜。九、生贵族自在生天。十、速证圆寂。
12. 以香花供养佛塔果报:一、容貌如花。二、端庄美丽无比。三、鼻根不坏。四、身无臭秽。五、妙香清净。六、往生十方净土见佛。七、戒香芬芳。八、人人敬重得大法乐。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
13. 以灯烛供养佛舍利塔果报:一、肉眼清净。二、获净天眼。三、远离贪瞋痴。四、得诸善法。五、聪明智慧。六、远离愚痴。七、不堕三恶道。八、尊贵自在。九、往生诸天。十、速证圆寂。
14. 以涂香供养佛塔果报:一、鼻根清净。二、身无臭秽。三、身妙香洁。四、形相端严。五、人人恭敬。六、喜听正法。七、尊贵自在。八、名声远播。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
15. 以妙音乐供养佛塔果报:一、身相端严。二、见者欢喜。三、音声微妙。四、言词和顺。五、身体安康。六、离瞋恚。七、喜听正法。八、尊贵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
16. 以鞋供养僧佛果报:一、威仪模范。二、交通工具无缺。三、走路勇健。四、身无疲劳。五、脚完好。六、离荆棘沙砾。七、得神足通。八、仆从众多。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 17. 以钵具供养僧佛果报:一、身体光润。二、器物具足。三、远离饥渴。四、珍宝丰足。五、远离恶道。六、人天欢喜。七、福相圆满。八、尊贵自在。九、恒生诸天。十、速证圆寂。
18. 以美饮汤药供养僧佛果报:一、身体圆满。二、容貌清净鲜洁。三、额广平正。四、容貌庄严。五、身体光润。六、福德圆满。七、离饥渴。八、远离三恶道。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
19. 以斋食供养僧佛果报:一、长寿。二、身体圆满。三、有力气。四、记忆不忘。五、智慧辩才。六、人见欢喜。七、珍宝丰足。八、人天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
20. 以修僧房佛寺供养僧佛果报:一、永离惊怖、身心安乐。二、卧具细软。三、衣服庄严、香洁清净。四、人间天上五欲自在。五、富贵随愿满足。六、作国王自在。七、生天自在。八、若于罗汉果,甚至无上菩提,随其所愿,皆得成就。
21. 清洁佛塔果报:一、身相圆满。二、身体端直。三、声音微妙。四、远离贪瞋痴。五、路无丛刺。六、种族最上。七、高贵自在。八、命终生天。九、身体洁净。十、速证圆寂。
22. 恭敬礼拜诸佛塔庙,有十种功德。一者:得妙色好声。二者:有所发吐言辞,人皆信服。三者:堂堂处众无畏。四者:天人世间爱护。五者:具足威势。六者:威势 众生,皆来亲附。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礼拜诸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23. 奉施香华,有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净妙如华。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遍诸方所。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 常清净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 24. 奉施灯明,有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三者:人中得于天眼。四者:于诸善恶之法,智慧明了。五者:随处除灭大暗。六者:得智 慧明。七者:流转世间,常不入于黑暗之处。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 25. 奉施饮食,有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得命。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获得安无碍辩。五者:得无所畏。六者: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七者:众人爱 乐。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
26. 奉施衣服,有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面目端严。二者:肌肤细滑。三者:尘垢不着。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五者:微妙卧具,覆盖其身。六者:具惭愧服。七者:见者爱敬。八者:具大财宝。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27.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一、长寿: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以将来能感到长寿果报。二、大富: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会偷盗,所以将来能感 到大富果报。三、端正: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心平气和,所以将来能感到长相端正果报。四、尊贵: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会信仰佛法,皈依三宝,所以 将来能感到尊贵和有名望的果报。五、聪明: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领悟力会增长,而且容易明白微妙的道理,所以将来能感到聪明的果报。
28. 有十种好的行为,能得到相貌端正的果报。一者:不瞋。二者:施衣。三者:爱敬父母尊长。四者:尊重贤圣道德。五者:恒常涂饰佛塔精舍。六者:清净泥涂堂 宇。七者:平治僧伽蓝地。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知福德感。
问:三世因果经
1. Q:今生幸福是何原因?(果)
A:因为你过去世有造善业。(因)
2. Q:为何有些人很富裕而有些人却非常穷?(果)
A:他们富裕是因为前世他们热心于慈善事业。(因)
3. Q:今世为何能拥有快乐及和谐的家庭生活?(果)
A:因为你在过去穿着整齐并以清净的心礼敬佛陀。(因)
4. Q:为何今生得到长寿、财富、美貌和有智慧的孩子?(果)
A:因为你过去世供养寺院内的佛像。(因)
5. Q:你为何有舒适的交通工具供你奢侈的旅游?(果)
A:这是因为你做了有益社会的工作,如:造桥修路。(因)
6. Q:为何你能拥有许多美丽的服装,而其它人连破头巾都没有?(果)
A:因为你供养袈裟及其它必需品给僧人、隐士和其它有需要的人(因)。
7. Q:为何你能拥用富足的美食而其它人却挨饿?(果)
A:因为你在前世布施食物给挨饿的人。(因)
8. Q:为何有些人今生要挨饿和没有足够的衣服穿?(果)
A:因为他们不愿意与不幸的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和所拥有的。(因)
9. Q:为何有些人出生在富裕之家,享尽荣华富贵?(果)
A:因为他在前世做慈善事业,并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因)
10. Q:为何你的生活稳定、快乐、成功和幸运,有个儿女成群的幸福家庭?(果)
A:因为你帮助建造学校和寺庙供人礼拜。(因)
11. Q:什么秘诀使你今生长得美丽和英俊?(果)
A:因为你前世以鲜花供佛,同时对他人没有敌意和瞋恨心。(因)
12. Q:为何你今生比别人更聪明和有智慧?(果)
A:因为你前世协助僧侣、教士和学者弘扬佛法和推广佛教道德观。(因)
13. Q:为何你能在朋友群中受欢迎,到处受人赞赏?(果)
A:因为你在过去世以爱心对待他人,而且对任何人都没有伤害之心。(因)
14. Q:为何有些夫妻能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有些却整天争吵?(果)
A:因为这些幸福的夫妻在多次的过去世一起缔造善业。(因)
15. Q:为何有人能在父母长期照顾下快乐地成长?(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年幼时照顾鸟类和其它动物的家庭。(因)
16. Q:为何有些孩子在年幼时像孤儿般过着孤独的生活?(果)
A:因为这些孩子在过去世猎取鸟类并使牠们与父母分离。(因)
17. Q:为何某些父母拥有多位孩子而有些人却没有?(果)
A:因为那些父母在过去世不喜欢孩子和毁灭未出世的婴儿。(因)
18. Q:为何有些小孩子在幼年时就夭折?(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以杀害鸟类和动物取乐。(因)
19. Q:为何有些人在年轻时就秃头?(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采摘那些弱小无助的鸟类的羽毛,使牠们无法飞行。(因)
20. Q:为何你今生会长寿?(果)
A:因为你过去把笼中饲养的鸟和动物放生并使牠们重获自由。(因)
21. Q:为何有那么多人死于意外,如淹死、中毒、车祸等?(果)
A:因为在过去世他们用种种方法杀害动物和人。(因)
22. Q:为何有些人被活活烧死?(果)
A:因为有些人烧烤和煎炒活生生的鱼。(因)
23. Q:为何有些人找不到配偶?(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没有善待丈夫或妻子。(因)
24. Q:为什么有些女人会成为年轻的寡妇?(果)
A:因为她虐待丈夫和没有好好照顾他。(因)
25. Q:为何有些小孩子成为童佣,把生命如奴隶一般的消磨掉?(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虐待佣人。(因)
26. Q:为何你在今生能拥有良好的视力?(果)
A:因为你为寺院及公共场所提供灯光驱散黑暗。(因)
27. Q:为何有些人今生会盲目?(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隐瞒事实,误导他人及以错误的药方损伤他人的眼睛。(因)
28. Q:为何有些人今生会聋哑?(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用恶语对待父母。(因)
29. Q:为何有些人今生像动物一样驼背?(果)
A:因为过去世他们使驴子、骆驼和水牛过度操劳而令牠们受到伤害。(因)
30. Q:为何你今生能生活在清洁而不受污染的环境?(果)
A:因为你在过去世保护环境不使环境受污染。(因)
31. Q:为何有人在今世能拥有甜美的声音?(果)
A:因为在过去世他们避免使用恶语,讲动听的言语及用轻柔的声音诵经。(因)
32. Q:为何有些人会有口臭?(果)
A:因为在过去世他们讲恶语、说谎话、放纵于搬弄是非和闲聊。(因)
33. Q:为何有些人今生肢体(手)残缺?(果)
A:因为他们以手势恐吓父母、长辈和教士。(因)
34. Q:为何有些人今生会跛脚?(果)
A:因为他们过去用脚造恶业,如恐吓和脚踢父母及长辈。(因)
35. Q:为何有些人转世为畜牲?(果)
A:因为他们做人时的行为像畜牲。(因)
36. Q:为何有些人今生经常生病?(果)
A:因为他们过去没有照顾生病及年迈的父母。(因)
37. Q:为何有些人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果)
A:因为过去世他们照顾生病及年迈的父母。(因)
38. Q:为何有些人没犯法却被送进监狱里?(果)
A:因为过去世他们提供假证供冤枉他人,使他们陷入困境。(因)
39. Q:为何在这食物充足的世界还有人会被饿死?(果)
A:因为在过去世他们虽富有可是却不愿意奉养及照顾年迈的父母。(因)
40. Q:为何有些人生下来就耳聋?(果)
A:因为在过去世他们不喜欢聆听正法。(因)
41. Q:为何有些人今生容易鼻塞或罹患鼻窦炎?(果)
A:因为在过去世他们燃不好香供佛。(因)
42. Q:为何有些人生下来就兔唇?(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喜爱钓鱼。(因)
43. Q:为何有些人今生眼小如麻雀?(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曾缝鹰鸟的眼睛。(因)
44. Q:为何有些人今生皮肤黑?(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世曾将佛像安在屋檐下烟熏处。(因)
45. Q:为何有些人今生大富?(果)
A:因为他们在过去行善布施,帮助别人。(因)
46. Q:为何有些人身材短小?(果)
A:因为他们前生轻视正法,不尊重人。(因)
47. Q:为何有些人能够多子多孙?(果)
A:因为他们前世喜欢救养小动物、保护生命。(因)
问:做自己的生命工程师
为什么同样生而为人,每一个人的才智、遭遇却各有不同呢?还有,当婴儿出生后,有人早夭、有人平安;在成长的过成 中,有人长寿,有人却英年早逝,这又是为什么呢?按照佛法的解释,今生今世遭遇的种种境况,都是受到前世业力的影响。但佛教不是宿命论,并非你前世如何, 这辈子必然如此,完全无法改变,因为业力跟另外一种力量在互相对抗,这种力量,佛教称为智慧。
智慧来自教育、自身的体验、反省能力以及修行等等,而影响业力最重要的关键是有没有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错误的行为,我们凡夫身口意的造 作,形成一股力量,把我们推往某处去,但修行能增长智慧,与这股力量相抗衡。虽然过去的业力驱使我们往那个方向走,一旦开始修行,在面临抉择时,该做的会 去做,不该做的就停止,这样也就改变了命运。智慧所产生的意志力,跟业力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决定我们的命运。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佛法上解释是因为每个人业力不同,所以才出现了面貌、家境、才能等种种差异。佛教还把业分为「共业」与「别业」。我们都出生在人道, 这就是一种共业——共同的业力召感所致,但是共业之间,又有别业存在,如兄弟姊妹来自相同的父母,有着同样的基因和养育,为什么每个人的命运却不同呢?这 完全是别业的缘故。但影响生命的原因不光是业而已。
也许你觉得生命中常遭遇许多痛苦,但佛陀告诉我们,活在苦难重重的娑婆世界而能够内心不苦,因为生命中还有慈悲的大爱。佛陀未曾教我们逃避痛苦,也未曾教 我们逃避现实,而是去面对生命,认识生命的本质,了解生活中苦乐生起的因缘,也教导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然后,用爱来面对一切。 对一个世俗之人来说,爱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啊!所以佛法实实在在是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教育——它教育我们去爱整个人类、整个众生。因为佛法告诉我们,众生 平等,爱他们也就是爱自己;真正善待自己的人,也一定会善待世间上一切的生命。
生命一直在改变中,不断有其它条件在影响生命之轮,这正是佛教所谓的「空性」。「空性」是无穷尽的有,跟一般人所理解的「空」正好相反。佛教的死亡,并不 是从有到无的消灭,或整个毁灭,而是另外一个现象的存在,所以死并不是一种毁灭,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呈现。因此,我们跟空性形影不离,一直活在空性中,也因 为空性才有生命。
一个人如何修炼生命,行善去恶,种善因得善果,从而不断提高生命的层次,让自己的生命发出更灿烂的光辉,前人圣哲教导我们许多方法。其中,佛教所倡导的「五戒」和「十善」,可说是生命管理的好方法,值得努力学习奉行,帮助你成为自己的生命工程师。
问:云何修习?
答:四神足为根,欲进心思惟,四无量住持,谓慈悲喜舍。
于此四无量中,习近多作已,得心堪能。得心堪能已,便入初禅那,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彼得禅那已,得身、心轻。彼以身、心轻具足故,出生入神通 道。出生入神通道具足故,便生神足,谓若欲、若精进、若心、若思惟。于中欲者向法,精进者成就法,心者于法观察,思惟者于法善巧。彼菩萨于神通若信解、若 作用,其心自在,随欲所行,以善成熟故,自根本住持故,诸处顺行,如风遍空。于中菩萨得四无量及四禅那已,若信解、若作用,出生天眼。若诸天、龙、夜叉、 干闼婆等,若学人及声闻、独觉天眼,于中独有增上之力,清净胜过,光明胜过,上首胜过,殊异胜过。其眼无碍,世间色相细远近,随其所欲,彼皆能见。如是闻 天、人、畜生等声,如是念知前世无边无际,如是知他心与贪欲等俱,乃至八万四千差别,如是得无量神足。以得神足故,诸所应调伏众生,悉令调伏。
四界如毒蛇,六入如空村,五众如杀者,应作如是观。
长夜以诸乐具受用因缘,虽守护将息长养,此地等四界而速疾发动,不知恩养,不可依怙,不可委信故,应当观察犹如毒蛇。以无主故,离我、我所故,眼等诸入有六贼众逼恼可畏故,应当观察犹如空村。共和与物,破坏、打罚不能遮障故,犹如杀者,于五受众应当日日如是观察。
重法及法师,亦舍于法悭,教师勿卷秘,听者勿散乱。
于此有四种法,能生大智,应当受取,于法及法师中应当尊重。亦舍法悭,随所闻法、随所习诵,为他演说。若有乐欲法者,教师勿为卷手秘惜。听者勿散乱,谓莫有异欲。
无慢无希望,唯以悲愍心,尊重恭敬意,为众而说法。
复有四种法,是大智相,应当受取,所谓:远离自高轻他,无憍慢故;弃舍利养、恭敬名闻,无希望心故;于无明闇障众生中,唯悲愍故;尊重、恭敬为其说法。以此四种法故,菩萨大智具足,应当受取。
于闻无厌足,闻已皆诵持,不诳尊福田,亦令师欢喜。
多闻无厌,闻已持法。持法已,顺法、行法,不诳所尊福田,亦令教师欢喜此法,是菩提心不忘失因。
不应观他家,心怀于敬养,勿以论难故,习诵于世典。
不应为供养、恭敬因缘往观他家,除为安立菩提心因缘;亦不应欲为论难故,习诵诸世论等,除为多闻因缘。
勿以瞋恚故,毁呰诸菩萨,未受未闻法,亦勿生诽谤。
何以故?为护续生善法因缘?
断除于憍慢,当住四圣种,勿嫌于他人,亦勿自高举。
断除憍慢者,于诸众生中,当下心如狗,断除我慢。于轻俭衣、食、卧床、药具四圣种中,亦应当住。于彼圣种知足故,不应嫌他,亦不应自高举。
若实不实犯,不得发觉他,勿求他错失,自错当觉知。
他同梵行者犯罪,若实、若不实,皆不应发觉。他有错失,不应求觅,唯于自错,即应觉知。
佛及诸佛法,不应分别疑,法虽最难信,于中应信之。
于佛不应分别,以世尊具足未曾有法故。亦于佛法不应疑惑,以于诸众生是不共法故;及于最难信佛法中,以深心清净故,应当信之。
虽由实语死,退失转轮王,及以诸天王,唯应作实语。
若菩萨由实语故,若夺物、若死,虽退失转轮王及诸天王,唯应实语,何况其余而不实语?
打骂恐杀缚,终不怨责他,皆是我自罪,业报故来现。
诸有他来打骂、恐怖、杀缚、幽闭,皆是自罪应当有此,终不瞋他。此是我业,前世已作,今时还受相似不爱之果,彼诸众生都无有罪,唯是我罪业报来现,应当有此!
应极尊重爱,供养于父母,亦给侍和上,恭敬阿阇梨。
于父母所应当极爱、尊重供养,应作天想,随父母意令得悦乐,离谄幻心。又应恭敬给侍和上、阿阇梨,随和上、阿阇梨所说法中,无有内秘,皆为外化。
为信声闻乘,及以独觉乘,说于最深法,此是菩萨错。
此中菩萨有四种菩萨错失,应当舍离,所谓:于声闻、独觉乘诸众生中,为说最深之法,是菩萨错。
为信深大乘,众生而演说,声闻独觉乘,此亦是其错。
于信深大乘诸众生中,为说声闻、独觉乘,是菩萨错。
大人来求法,慢缓不为说,而反摄受恶,委任无信者。
若有正住大众生来有所求时,应即为说善法,而更慢缓;破戒、恶法反摄受之,是菩萨错。于大乘中未有信解、未以四摄事成熟者,而信任之,是菩萨错。是为四种。
远舍所说错,所说头多德,于彼当念知,亦皆应习近。
此中所说四种错失,应远舍离,以此去菩提远故。若声闻、独觉乘中所说,头多等及余功德,但知彼等不与菩提作障碍者,于彼彼中亦应习近。
等心平等说,平等善安立,亦令正相应,诸众生无别。
此四种菩萨道应当习近。何等为四?所谓:诸众生中起平等心;诸众生中平等说法;诸众生中平等善安立;诸众生中令正相应。此等皆无差别,是为四种。
为法不为利,为德不为名,欲脱众生苦,不欲自身乐。
此四种真实菩萨应当觉知。何等为四?所谓:但为于法,不为财利;但为功德,不为名称;但欲脱众生苦;不欲自身安乐。
密意求业果,所作福事生,亦为成熟众,舍离于自事。
若于业果密意欲求,作三福事,生此福时,唯为菩提利乐众生,亦唯为菩提成熟于众,为利众故舍离自事。此是四种真实菩萨。
亲近善知识,所谓法师佛,劝励出家者,及以乞求辈。
此四种菩萨善知识,应当亲近。何等为四?所谓:法师是菩萨善知识,为助持闻慧故;佛世尊是菩萨善知识,为助持诸佛法故;劝出家者是菩萨善知识,为助持诸善根故;乞求者是菩萨善知识,为助持菩提心故。此四种菩萨善知识,应当亲近。
依止世论者,专求世财者,信解独觉乘,及以声闻乘。
此四种菩萨恶知识,应当知之。何等为四?所谓:世论者,习近种种杂辩才故;摄世财物者,不摄法故;独觉乘者,少义利少作事故;声闻乘者,自利行故。
此四恶知识,菩萨应当知,复有应求者,所谓四大藏。
如前所说四种知识,是恶知识,知已应离。复有应求得者,所谓四大藏。
佛出闻诸度,及于法师所,见之心无碍,乐住空闲处。
此四种菩萨大藏,应当得之。何等为四?所谓:奉事出世诸佛;听闻六波罗蜜;以无碍心见于法师;以不放逸乐住空闲之处。此是四种菩萨大藏,应当得之。
地水火风空,悉与其相似,一切处平等,利益诸众生。
与地、水、火、风、虚空等,有二因缘相似菩萨,应当摄受,所谓:平等故,利益故。如地等大及虚空五种,于有心、无心中一切处平等,无有异相;诸众生等,常所资用,而无变异,不求报恩。我亦如是:乃至觉场究竟,为诸众生之所资用,而无变异,不求报恩。
当善思惟义,勤生陀罗尼,勿于听法者,为作于障碍。
义者,佛所说义,于彼当善思惟。若共谈、若独住,应如是作。又安住禁戒,清净心意,精勤鲜洁,当生及闻银主、海主等陀罗尼。又于听法者所,勿以微少因缘而作障碍,为离法灾生业故。
恼中能调伏,小事舍无余,八种懈怠事,皆亦应除断。
恼中能调伏者,于中有九种恼事,所谓:于我作无利益,已作、今作、当作,是为三种;于我亲爱作无利益,已作、今作、当作,复为三种;于我憎嫌与作利益,已作、今作、当作,复为三种。此等皆作恼事,于此九种恼事之中,当自调伏。
小事舍无余者,于中有二十种小事,所谓:不信、无惭、谄幻、掉、乱、放逸、害、无愧、懈怠、忧、昏(旧睡)、睡(旧眠)、恨、覆、嫉、悭、高、忿、悔、闷。此等二十种小事,皆舍无余。
八种懈怠事皆亦应除断者,于中有八种懈怠事,所谓:我欲作务即便安卧,不发精进;我作务已;我于行路;我行路已;我身疲乏,不能修业;我身沉重,不能修 业;我已生病;我病得起不久即便安卧,不发精进。由此等故,应得不得,应到不到,应证不证。此等八种懈怠事中,为除断故,应发精进。
莫作非分贪,横贪不称意,离者皆令合,无问亲非亲。
若见具足利养、名闻、安乐、称誉、福德众生,于彼具足福中莫作非分贪心。以作非分贪心则不称意,是故所不应作。又于各各共诤离坏众生中,无问亲与非亲,皆令和合,同心相爱。
于空而得空,智者莫依行,若当得于空,彼恶过身见。
依空拔除大无智聚故,智者莫依得空而行。若依得空而行,则于有身见人,难治过之,恶亦过之,以诸见行由空出离,若着空见彼不可治,以更无令出离故。
扫涂与庄严,及多种鼓乐,香鬘等供具,供养于支提。
于如来支提及形像所,扫地、涂地、香鬘、烧香、末香、华盖、幢幡等,庄严供养之具,当作供养,为得端正戒香自在故。贝笛、箜篌、腰鼓、大鼓、雷鼓、拍手等,种种鼓乐供养,为得天耳故。
作种种灯轮,供养支提舍,施盖及革屣,骑乘车舆等。
支提舍中,应以种种香油、酥灯、鬘等善作供养,为得佛眼故。布施伞盖、皮鞋、象马车舆乘等,为得菩萨无上神通乘不难故。
专应喜乐去,乐知信佛得,喜乐给侍僧,亦乐闻正法。
于中菩萨常应如是喜乐于法,莫喜五欲福乐;当知信佛所得之利,莫唯信乐见于色身;当于僧中以诸乐具常给侍,莫唯诣问讯而已;常闻法无有厌足,莫唯乐暂闻其语。
前世中不生,现在中不住,后际中不到,如是观诸法。
因缘和合力故,及无所从来故,前世中不生;念念破灭故,及不住故,现在中不住;灭无余故,及无所至去故,后际中不到;应当如是观察诸法。
好事与众生,不求彼好报,当为独忍苦,不自偏受乐。
菩萨于诸众生,当以好事而利乐之,自不希望彼等众生利乐好事;及诸众生有无量苦相,我独为其忍受。我有乐具,与诸众生受用为乐。
虽足大福报,心不举不喜;虽贫如饿鬼,亦不下不忧。
虽住大具足福报天中,其心不作喜之与举。虽为饿鬼、贫穷、破散逼恼,此最难活,不应生下心,亦复不应忧,何况人道贫穷、破散!
若有已学者,应极尊重之,未学令入学,不应生轻蔑。
若有已学众生,于彼应作至极尊重。若未学者,应令彼等入学,亦不应轻蔑之。
戒具者恭敬,破戒令入戒,智具者亲近,愚者令住智。
戒具足人应当问讯,合掌向礼等而恭敬之,亦应为彼说持戒福。若破戒者,应令入戒,亦应为彼说破戒罪。智具足者,应当亲近,亦应为彼显智慧德;愚者应令住智,亦应为彼演愚痴过。
流转苦多种,生老死恶趣,不怖此等畏,当降魔恶智。
菩萨于流转中流转多种,生、老、死、忧、悲、苦、恼等,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恶趣等,不应怖畏,唯当降伏恶魔恶智。
所有诸佛土,抟聚诸功德,为皆得彼故,发愿及精进。
十方无量诸佛国土,若佛土具足,若佛土庄严,若从诸佛、菩萨闻,若自见之,彼皆抟聚殊胜功德,皆令彼等入到自佛土中,应当作如是愿。随所愿即随成就,亦应如是精勤修行。
于诸法中,不取而行舍,此为诸众生,受担欲荷负。
以取故苦,不取故乐,作是念已,于诸法不取而舍。虽不取而舍,若此先时为趣菩提故,作愿:「受担众生,未度者我当度,未脱者我当脱,未寂灭者我当寂灭!」此应荷负为诸众生故。
正观于诸法,无我无我所,亦勿舍大悲,及以于大慈。
说诸法无所有,如梦如幻故,诸法无我,其无我所者观无相故。如是以最胜义法观此相时,然于众生亦不舍大悲及以大慈。如是应当倍复称量叹言:「奇哉!彼诸众 生痴闇所覆,着我、我所,于此最胜义道法中而不觉知。我当何时令彼众生,于此最胜义道法中而得觉知?」是为于众生中不舍大悲及以大慈。
胜过诸供养,以供佛世尊,彼作何者是?所谓法供养。
若有以诸供具,供养诸声闻、独觉、菩萨及佛世尊,所谓或以诸华、香、鬘、末香、灯、轮供养,或以诸盖、幢幡供养,或以诸音乐等供养,或以诸药、美饮食等布施供养,若欲胜过彼诸供养以供养佛,复何者是?
答言:所谓法供养。
彼法供养复有何相?
若持菩萨藏,及得陀罗尼,入深法源底,是为法供养。
于中若与菩萨藏相应,如来所说经等甚深明相,背诸世间,难得其底,难见微细,无着了义,以总持经王印印之,不退转因,从六度生,善摄所摄,顺入助菩提法, 合正觉性,入诸大悲,说于大慈,离众魔见,善说缘生,入无众生、无命、无长养、无人,与空、无相、无愿、无作相应,坐于觉场,转于*轮,为天、龙、夜叉、 干闼婆之所赞叹,度在家泥,摄诸圣人,演说诸菩萨行,入法、义、辞、乐说之辩,震于无常、苦、无我等音声之雷,怖诸外论见得之执,诸佛所叹,对治流转,示 涅槃乐。如是等经若说、若持,观察摄取,是名法供养。又法供养者,得不退堕顺行总持故,于空、无相、无愿、无作相应深法中,入至其底,无动无疑,是名最胜 义中法之供养。
应当依于义,莫唯爱杂味,于深法道中,善入莫放逸。
又法供养者,若于法中思法、行法,随顺缘生,离诸边取之见,得无出无生忍,入于无我。于因缘中无违、无、无诤,离我、我所,应当依义,莫爱驰逐杂饰句味, 应当依智莫依于识,依了义经莫着不了义世俗言说,应当依法莫取人见,应当随顺如实法行,入无住处,善观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生、老死,忧悲苦恼困极,皆悉寂灭。如是观缘生已,引出无尽,以愍念众生故,不着诸见,不作放逸。若常如此,乃名无上法之供养。
如是此资粮,沙等大劫,出家及在家,当得满正觉。
如前所说资粮,于伽沙等量大劫中,出家众及在家众菩萨乘者,多时满愿得成正觉。
系彼资粮颂,为菩提思惟,资粮义无阙,能如在彼颂。我今择彼颂,于义或增减,善解颂义等,贤智当忍之。释彼资粮颂,我所作福善,为流转众生,当得正遍觉。
圣者龙树所作菩提资粮论竟,我比丘自在解释竟。
问:已说得力菩萨修行,云何未得力菩萨修行?
答:具足胜净意,不谄亦不幻,发露诸罪恶,覆藏众善事。
具足胜净意者,谓增上意,又是善增也。意者,心也。即彼心具足,名具足胜净意。不谄亦不幻者,谄谓别心。别心者,不质直也。又谄者,名为曲心。幻者,谓诳 也。若心不曲不诳,彼是不谄不幻。发露诸罪恶者,若有罪恶,显说发露,彼名发露诸罪恶。覆藏众善事者,若有善业竟大覆藏,彼名覆藏众善事。若菩萨欲疾得菩 提,应当具足净意,不谄、不幻,发露罪恶,覆藏善事。是故世尊说云:「谄非菩提,幻非菩提。」
清净身口业,亦清净意业,修诸戒学句,勿令有缺减。
此诸菩萨欲与修念相应故,先当清净身、口、意业。于中杀生、不与取、非净行等,三种身恶行,应当清净;与此相违三种身善行,应当受之。妄语、破坏语、恶 语、杂戏语等,四种口恶行,应当清净;与此相违四种口善行,应当受之。贪、瞋、邪见等,三种意恶行,应当清净;与此相违三种意善行,应当受之。诸波罗帝摹 叉学句,亦当受而随转,于彼学句无有知而故破。若缺漏戒者,于修念中心则不定。
安住于正念,摄缘独静思,用念为护己,心得无障心。
如是于戒正清净已,断除五盖,于空闲净洁离众之处,少声少喧,少蚊虻、蛇、虎、贼等,不甚寒热,不置卧床,若立、若经行、若结加坐,或于鼻端、或于额分, 回念安住,随于一缘善摄作已。若于境界有躁动心,则用念为守门。如是置守护已,远离障碍贼心,独在一处,无散乱意,而修习思惟。
若起分别时,当觉善不善,应舍诸不善,多修诸善分。
于思惟时若起分别,即于起时觉此分别。若是不善即应舍离,勿令复增;若是善分,唯当数数多作,不应散乱。如室中灯,不闭风道。
缘境心若散,应当专念知,还于彼境中,随动即令住。
于中修定比丘,心思惟时,专意莫乱。若心离境,即应觉知,乃至不令离境远去,还摄其心安住境中。如绳系猿猴,系着于柱,唯得绕柱,不能余去。如是应以念绳系心猿猴,系着境柱,唯得数数绕于境柱,不能余去。
不应缓恶取,而修于精进,以不能持定,是故应常修缓者,谓离策勤。恶取者,谓非善取(谓太急也)。若欲成就三摩提者,不应缓作及恶取精进,以缓作及恶取精进不能持三摩提,是故修定行者应常正修。
若登声闻乘,及以独觉乘,唯为自利行,不舍牢精进。
若欲登声闻乘及独觉乘,唯为自利故,自涅槃故,尚于昼夜不舍牢固精进,策勤修行。
何况大丈夫,自度亦度人,而当不发起,俱致千倍进?
然此菩萨应于流转河中度诸众生,亦应自度,何得不发起过彼声闻、独觉乘人,俱致百千倍精进也?如自度流转之河,度他亦如是。
半时或别行,一时行余道,修定不应尔,应缘一境界。
今此一日,不应半时修习别定,余时之中复行异道,唯于一定应善缘境,心随一境,勿向余处。
于身莫有贪,于命亦勿惜,纵令护此身,终是烂坏法。
应当生如是心:「我此身中,唯有薄皮、厚皮、肉血、筋骨髓等,终归干枯,我此寿命亦当终尽!彼丈夫精进、丈夫势力、丈夫健行,我亦应得。若其未得,我于精进不应赊缓!虽复百岁护此烂身,必定当是破坏之法!」
利养恭敬名,一向勿贪着,当如然头衣,勤行成所愿。
今此若在旷野宿住之时,勿贪身命于中游行。若有利养、恭敬、名闻起时,不应贪着,为自愿成就故,应速勤行,如然头衣。
决即起胜利,不可待明日,明日太赊远,何缘保瞬命?
彼于如然头衣勤行之时,明日赊远,莫待明日。若于我身有胜利者,决即发起,应当生如是心:「何缘能保开眼、合眼时命?我今即起胜利,明日太远,莫待明日!」
安住于正命,如食爱子肉,于所食噉中,勿爱亦勿嫌。
如是定行比丘,若村、若僧坊中,随有如法,无所讥嫌,乞得食已,勿起贪心爱着,亦勿嫌之,应当安住正念,如食所爱子肉,但为身住不坏存于寿命,摄护净行故。犹如昔云夫妻行旷野时,共食子肉。
出家为何义?我所作竟未,今思为作不?如十法经说。
应当如是观察:「我为何义故而行出家?为畏不活耶,为求沙门耶?」若为求沙门者,应作是念:「我于沙门之事为已作,为未作,为今正作?如其未作及正作者, 为成就因缘故,应当精勤!我离家类则名非类,应数思念:我之活命系在于他,我亦应作别异仪式,我自于戒得无嫌不?有智同净行者,于我戒所复无嫌不?我已与 诸恩爱其相别异,不与共俱,我属于业,业之所生,受用于业,业是所亲,依业而行,我所作业,若善、若恶我当自受,我于昼夜云何而过?我喜乐空寂不?我有上 人法不?能得圣人胜知见不?若当后时同净行者问我之时说之不惭。」应数思念此等十法,所谓定行比丘,应数思念。
观有为无常,若无我我所,所有诸魔业,应觉而舍离。
有为,谓因缘和合生。以因缘和合生故,彼无我所;以有为故,彼是无常;若是无常,彼为他所逼迫故苦;若苦,彼不自在转故无我;于有为法应如是观。所有诸魔 业应觉而舍离者,或于菩提心、六度相应经中,作不欲乐因缘、散乱因缘、赊缓因缘、障碍因缘,若从自起,若从他起,皆应觉知。于此诸恶魔业皆觉知已,离之, 莫令彼自在行。
根力与觉分,神足正断道,及以四念处,为修发精勤。
信、精进、念、定、慧,是为五根。信、精进、念、定、慧,是为五力。念、择法、精进、喜、猗、定、舍,是为七觉分。欲定、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是为四神 足。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为令其断,未生善法为令其生,已生善法为令其住,生欲发勤摄心起愿,是为四正断。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 命、正发行、正念、正定,是为八分圣道。身、受、心、法,是为四念处。此等三十七助菩提法,为修习故,发起精勤。
心与利乐善,作传传生处,及诸恶浊根,彼当善观察。
心若调伏,守护禁系,则与诸利益安乐善事作传传生因。若不调伏,不守护,不修习,不禁系,则与诸无利恶浊为根。知已,于彼应极观察,生住异相故,内、外两 间不住故,过去、未来、现在世不俱故,无处来故,无处去故,剎那罗婆牟呼利多时中不住故,犹如幻故,为修习故,应当观察。
我于善法中,日日何增长?复有何损减?彼应极观察。
若佛世尊所说:「施等善法能出生菩提者,我于彼诸善法有何增长?有何损减?常应如是专精观察,日日之中起而复起。」
见他得增长,利养恭敬名,微小悭嫉心,皆所不应作。
若见余同净行者,或沙门,或婆罗门,增长利养、恭敬、名闻之时,亦不应生微小悭嫉;复应思量生如是心,我亦喜得众生利养、衣服、饮食、卧床、病缘药等众具,我亦喜得在家、出家之所恭敬,我亦喜得具足可赞之法。
不羡诸境界,行痴盲聋,时复师子吼,怖诸外道鹿。
若见他人增长利养、恭敬名闻之时,于色等境界中不应稀羡,于爱、不爱色、声、香、味中,虽非痴、盲、、聋,而作痴、盲、、聋之行。若有力能莫常住,应以正法遣惑破系时到,为怖外道鹿故,及住持正教故,复当震师子吼。我已解释修心,今当解释修相。所谓:
奉迎及将送,应敬所尊重,于诸法事中,随顺而佐助。
于所尊重奉迎将送,于听法时花鬘供养,修理支提等法事中恭敬作故,当得手足轮相,彼又是大眷属先相。
救脱被杀者,自然增不减;善修明巧业,自学亦教他。
有被杀者救令解脱,护命因缘离于杀生,受此等业长夜习近故,当得长指相、足跟平正相、身直相;彼是长寿先相。自所受善法,受已增长,不令损减故,当得足趺高如贝相、毛上向相;彼二是法无减先相。善修明论、工巧等业,自学及教他故,当得伊尼相;彼是速摄先相。
于诸胜善法,牢固而受之,修行四摄事,施衣及饮食。
于诸最胜善法,牢固受之,习近多作故,当得善安立足相;彼是能作事业先相。修行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常习近故,当得手足网相;彼亦是速摄先相。以妙饮食、衣服布施,常习近故,当得柔软手足相、七处高相;彼二是得上妙饮食甜味及衣服等先相。
不违乞求者,和合诸亲戚,眷属不乖离,施宅及财物。
随所有物,若来求者,即施不违逆故,当得臂髀佣圆相;彼是自在调伏先相。和合亲眷朋友共住,不令各各乖异,若乖异者亦使和合故,当得阴密藏相;彼是多子先 相。布施舍宅、财物,及施上妙床敷、衣服、堂殿宫等故,当得金色相、细滑薄皮相;彼二是得上妙床敷、衣服、堂殿宫等先相。
父母及亲友,随所应安置,所应安置处,无上自在主。
忧波弟耶夜(隋云近诵,旧云和上者,略而讹)、阿遮利夜(隋云正行,旧云阿阇梨者,亦讹)、父母兄弟等所尊重者,随所应处安置,为无上自在主故,当得一孔一毛相、白毫印面相;彼二是平等先相。
虽复是奴仆,善说亦受取,应生最尊重,施药愈诸病。
施药愈诸病者,于病人所施药、给侍、将息、饮食。以给侍、将息,病即能起故,当得髆间平满相、味中上味相;彼二是少病先相。
前行善业首,细滑美妙言,善为正意语,前后无不供。
前行善业首者,园林、会堂、义井、花池、饮食、花鬘,于难行处起桥,及造僧坊、游处等中,劝励他人,自为前导,所施过他故,当得尼瞿嚧陀普圆身相、顶髻 相;彼二是胜主先相。细滑美妙言者,长夜真实细滑语故,当得广长舌相、梵音相;彼二是得五分五分语道具足音先相。五分五分语道具足音者,一者、可知;二 者、易解;三者、乐闻;四者、不逆;五者、深;六者、宽远;七者、无嫌;八者、悦耳;九者、辩正;十者、不杂(二种五分故有十也)。善为正意语者,长夜实 语、正意语故,当得师子牙相,彼是爱语先相。前后无不供者,他人虽有前后,然皆供养,无不供养,以如法威仪、平等威仪故,当得齐平齿相、细滑齿相;彼二是 善净眷属先相。
不坏他眷属,慈眼观众生,亦不以嫌心,皆如善亲友。
于诸众生,作怀抱慰喻摄受之心,以不贪、不瞋、不痴眼观故,当得青眼相、牛王眼睫相;彼二是爱眼观先相。
我已解释三十二大丈夫相出生之业,别有种种菩萨之行,今当解释:
应当如所言,即随如是作,如言若即作,他人则生信。
应当如言即如是作,若如所言即如是作,他则生信,随有言教即当信受。
应当拥护法,觉察放逸者,及作金宝网,罗覆于支提。
于此法中应自拥护,若有背法放逸众生,于彼亦应方便觉察令其向法,及于如来支提之所,应以种种宝网罗覆,为令相好满足故。
有欲求婇女,庄严以施之,亦与说佛德,及施杂光璎。
若有求婇女者,即便庄严婇女而以布施。此诸婇女普皆端正,以此布施,为令自意所求爱事皆满足故。又以无量异种说佛功德之法,应在集会之处,高出美妙悦意之声而为演说,为得诸声分清净故。又以种种光明照曜璎珞之具,悦彼心眼而以布施,为得诸随形好满足故。
造作佛形像,端坐胜莲花,及于六法中,修习同喜乐。
以金、银、真珠、贝石等造作佛像,坐胜莲花,为得化生,及为得佛身故。六种同喜法者,于彼同梵行中,慈身业、口业、意业、不分受用物、戒具足、见具足,此等六种同喜法中,应数习近,为得徒众,不被诸外论众所坏故。
可供无不供,为命亦不谤,佛之所说法,及以说法人。
可供无不供者,于中应可供养,所谓和上、阿阇梨、父母兄弟等。无不供养者,无不敬畏,虽为活命,终不谤法,及此说佛法人亦不应谤,不应轻欺,为护自善助故。
金宝散教师,及教师支提,若有忘所诵,与念令不失。
应以金、银散于教师,亦应以摩尼、金宝散教师宝支提。菩萨有三摩提,名现在佛对面。住此等三摩提,于生生中现前修习,为得闻持故。若有众生忘失所诵,引世利乐经书,于彼众生与作忆念,为不忘失菩提心故,及为得忆念现知故。
未思所作已,勿躁勿随他,外道天龙神,于中皆莫信。
所作业行,若身、口、意,于中诸处,若未思所作已,勿为躁急,亦勿随他,应如是行;若异于此则生热恼,亦是悔因。于游行出家尼揵等诸外道,及于天、龙、夜叉、揵闼婆等中,皆不应信。
心应如金刚,堪能通诸法;心亦应如山,诸事所不动。
安置其心应如金刚,有慧力堪能故。于诸世、出世法中,如其自性如实通达,于诸事中安置其心,亦应如山,八种世法所不能动。
乐出世语,莫乐依世言,自受诸功德,亦应令他受。
或有言说能出世间,若与佛、法、僧相应,若与六度相应,若与菩萨地相应,若与声闻、独觉地相应,彼中应作乐。或有言说依止世间、增长世间,与贪、瞋、痴相应,彼中不应喜乐。若有诸受戒学、头多等殊胜功德,善人所赞、所受取者,于彼等中皆应受取,亦应令他受此功德。
修五解脱入,修十不净想,八大丈夫觉,亦应分别修。
于中解脱入者,
一者、为他说法;
二者、自说法;
三者、自诵法;
四者、于法随觉随观;
五者、取随何等三摩提相。此是五解脱入,应当念修。
十不净想者,谓胀想、青瘀想、脓烂想、溃出想、噉想、断解想、分散想、血涂想、肉落想、骨想。此是十不净想,贪若生时应当念修,本为断除欲贪故。八大丈夫 觉亦应分别修者,于中有八大丈夫觉,谓少欲是法,多欲非法,是为初觉;知足是法,不知足非法,是为第二;远离是法,杂非法,是为第三;发精进是法,懈怠非 法,是为第四;安住念是法,忘失念非法,是为第五;入定是法,不入定非法,是为第六;智慧是法,无智慧非法,是为第七;不乐戏论是法,乐戏论非法,是为第 八。此等八大丈夫觉,应当觉之;多欲等八不善助,应当断除。
天耳与天眼,神足与他心,及与宿命住,应修净五通。
于中天眼、天耳、忆念宿住、知他心、神足,此等五种智通,应当修习。
问:得力菩萨于众生中,云何应修行?
答:诸论及工巧,明术种种业,利益世间故,出生建立之。
于中书印、算数、论、医论、能灭鬼持被毒论等,出生村、城、园苑、河泉、陂池、花果、药林论等,显示金、银、真珠、鞞琉璃、贝石(石白如贝)、珊瑚宝性论 等,记说日、月、星曜、地动、梦相论等,相诸身分支节论等,如是等无量诸论,能与世间为利乐者,劫转坏时,悉皆灭没;劫转生时,还于人间出生建立。如木、 铁、瓦、铜作等,工巧非一,能灭鬼持、颠狂、被毒、霍乱、不消食诸逼恼等,种种明术、雕画、绣织作等,种种事业,能与世间为利乐者,皆亦出生及令建立。
随可化众生,界趣及生中,如念即往彼,愿力故受生。
诸摩诃萨随何世界,若天、人等趣,若婆罗门、剎帝利、鞞舍等生,于彼彼处,若有可化众生,为起无量思念,欲化彼等众生故,随彼色类、长短宽狭、音声果报,得令众生受化之事,即应作愿,起彼色类、长短宽狭、音声果报,令彼众生速受化故。
于种种恶事,及谄幻众生,应用牢铠钾,勿厌亦勿惮。
若以骂詈、恐动、嫌恨、鞭打、系闭、诃责如是等恶事加我,及诸众生无量谄幻,知不可化。以彼等故,不应自缓铠钾,亦勿厌流转,勿惮求菩提。又应发如是心: 「我不为无谄无幻众生而着铠钾,我正为彼等众生着此铠钾!我当作如是事发起精进,为令彼等众生速得建立无谄无幻故,应当如是自牢铠钾!」
问:若烧烦恼不生菩提心种子者,何故《法华经》中,与烧烦恼诸声闻等授记?
答:记彼诸众生,此记有因缘,唯是佛善巧,方便到彼岸。
不知成就何等众生,彼中因缘唯佛所知,以到调伏彼岸,不共余众生相似故,而彼不生菩提心种子者,以入无为正定位故。如经说:
如空及莲华,峻崖与深坑,界不男迦柘,亦如烧种子。
如虚空中不生种子,如是于无为中不曾生佛法,亦不当生。如高原旷野不生莲华,如是声闻、独觉入无为正定位中,不生佛法。峻崖者,于一切智智城道中,有二峻 崖,所谓声闻地峻崖、独觉地峻崖。声闻、独觉若有一切智者,则非菩萨二峻崖也。深坑者,如丈夫善学跳掷,虽堕深坑,安隐而住;若不善学,而堕深坑,便死坑 内。如是菩萨修习无为善相应故,虽修无为而不堕无为中。声闻等修习无为,不善相应,则堕无为中。界者,声闻系在无为界故,不复能于有为中行,是故彼中不生 菩提之心。不男者,如根败丈夫,于五欲利不复有利。如是声闻具无为法,于诸佛法利亦无有利。迦柘者,如迦柘珠,诸天世间虽善修理彼迦柘珠,终不能为鞞琉璃 宝。如是声闻虽复具诸戒学、头多功德、三摩提等,终不能坐觉场,证无上正觉。亦如烧种子者,如被烧种子,虽置地中,水浇日暖,终不能生。如是声闻烧烦恼种 子已,于三界中亦无生义。以如是等经故,当知声闻得无为法已,不生菩提之心。
问:何故不以断灭故灭诸烦恼?
答:菩萨烦恼性,不是涅槃性,非烧诸烦恼,生菩提种子。
如诸声闻圣人等,涅槃为性,以攀缘涅槃,得沙门果故;诸佛不以涅槃为性,诸佛烦恼为性,以菩提心由此生故。声闻、独觉烧诸烦恼,不生菩提心种子,以二乘心种子无流故。是故烦恼为如来性,以有烦恼众生发菩提心,出生佛体,故不离烦恼。
问:云何复令彼心不堕涅槃?
答:我不舍众生,为利众生故,先起如是意,次后习相应。
「若我于三解脱门,善成熟已,欲取涅槃如在手掌。然我以小儿凡夫犹如饮乳,不能自向涅槃城者未涅槃故,我于涅槃不应独入。我当如是发起精进,随我所作,唯 为利益诸众生故,亦为诸众生得涅槃故!」先应如是起作,次即心与三解脱门随顺相应。随顺者,顺后义也。若不如是,彼之心箭无巧方便摄故,行三解脱门时,即 堕声闻解脱、若独觉解脱中。今更有巧方便。
有着众生等,久夜及现行,颠倒与诸相,皆以痴迷故。
小儿凡夫诸众生等,以痴迷故,于无始际流转久夜,着四颠倒,无常谓常,苦谓乐,不净谓净,无我谓我,及于内外众、界、入中,计我、我所,谓有所得,久夜行已及现在行。
着相颠倒者,说法为断除,先发如是心,次后习相应。
如是诸众生等,以痴迷故,起我、我所二种计着。又于色等无所有中,妄起分别取相,生四种邪颠倒。我为说法,令其断除。先发如是心已,然后于三解脱门中,修习相应。若异此而修三解脱门者,则趣近涅槃道。
菩萨利众生,而不见众生,此亦最难事,希有不可思。
菩萨起众生想,此亦最难,不可思、未曾有,如画虚空,于最胜义中本无众生,此菩萨不知不得,而为利乐众生故,勤行精进,唯除大悲,何处更有如此难事!
虽入正定位,习应解脱门,未满本愿故,不证于涅槃。
此应思量:若到正定位菩萨,以三十二法故入正定位,与解脱门相应时中间未满本愿,为证涅槃为不证。以世尊经中说云:「四大可令改异,无有入正定位菩萨中间未满本愿证于涅槃。」是故到正定位菩萨,未满本愿不证涅槃。
若未到定位,巧便力摄故,以未满本愿,亦不证涅槃。
若初发心菩萨未到正定位,彼以巧方便所摄故,修三解脱门时中间未满本愿,亦不证涅槃。
极厌于流转,而亦向流转,信乐于涅槃,而亦背涅槃。
此菩萨于流转中,以三种炽火故,应极厌离,不应起心逃避流转,当于众生为子想故,而向流转;及应信乐涅槃,如覆护舍宅故;然复应背涅槃,为满一切智智故。于流转中若有厌离,则于涅槃亦有信乐。若不向流转、不背涅槃、未满本愿,修习解脱门时,则于涅槃作证。
应当畏烦恼,不应尽烦恼,当为集众善,以遮遮烦恼。
以是流转因故,应畏烦恼,不应毕竟尽于烦恼。若断烦恼,则不得集菩提资粮,是故菩萨以遮制法遮诸烦恼,由遮烦恼令其无力故,得集菩提资粮善根;以集善根故,满足本愿,能到菩提。
问:何故此等名解脱门?
答:无自性故空,已空何作相?诸相既寂灭,智者何所愿?
以缘生故法无自性,此名为空;以其空故,心无攀缘,则是无相;离诸相故,则无所愿。又若法从缘生,彼自性无生;以自性无生故,彼法是空;若法是空,彼中无相;相无有故,彼是无相;若无有相,彼中心无所依;以无依故,于三界中心无所愿。
于此修念时,趣近涅槃道,勿念非佛体,于彼莫放逸。
修此三解脱门时,若非方便所摄,则趣近涅槃。虽应修习,莫堕余菩提处,当求无所得忍,应住善巧方便。
我于涅槃中,不应即作证,当发如是心,应成熟智度。
发如是心:「我当利益诸众生,度脱诸众生,虽修三解脱门,不应于涅槃作证。然我为学般若波罗蜜故,于三解脱门中,专应成熟。我应修空,不应证空;我应修无相,不应证无相;我应修无愿,不应证无愿。」
如射师放箭,各各转相射,相持不令堕,大菩萨亦尔。
譬如射师,善学射已,放箭空中,续放后箭,各各相射,彼箭遂多,空中相持,不令堕地。
解脱门空中,善放于心箭,巧便箭续持,不令堕涅槃。
如是此菩萨大射者,以学修空、无相、无愿弓,于三解脱门空中,放心箭已,又以悲愍众生巧方便箭,展转相续,于三界虚空中,持彼心箭,不令堕涅槃城。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