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学习问答360则:有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有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第三三七则】
问:有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答:此疑难,非仅藏中先德如是,即在昔时印度人士亦有之。彼不知正分别者,系谓应于胜义空性,有最极思择之观察慧,由此引生无漏慧(初地见道)。无漏慧生时,将加行第一法之慧(此慧所念者同是空性,而其所显现者,非是空性,故此慧以分别为其体性)遮止(初地无漏慧二现沉没,慧与空性融为一味),而将一切执实分别烧除。圣慧仅遮止,而不烧除等同圣慧之正理分别,然能烧除一切实分别。如迦叶问品说:“迦叶,譬如两树为风所吹,互相桭触便有火生,其火生已还焚两树。迦叶,如是有正分别生圣慧根,圣慧生已还烧分别。”此说分别能生圣慧。故证明正分别于观修无碍,且为必要,以能引生无漏慧故。修次中篇意谓如是修胜观之瑜伽师,以观察慧最极思择,于内外诸法,不执实有成就自性,便能引入无分别定,证得诸法法性。若不善修习之愚者,不能以别别观察慧,观察诸法法性,仅一味不起作意,遮止诸念。彼愚痴行者之执实分别心,终不能灭。在彼未舍愚修之前,终不能证得空性,以无慧光显现故(莲花戒师之意,以为修真实义,须用观修,但用止修,于修空性之途,不能进步,以无慧光,不能照破无明黑暗故)。凡夫于内外诸法,由无明力,执为实有自性,因此起惑造业。此如妄执室中有蛇,生起恐怖,为除此怖,须以理破除,使彼于无蛇生起决定知,其怖自除。若仅告彼于有蛇无蛇,皆不作意,彼不能生无蛇之决定知,自不能除去有蛇之恐怖。于诸法无实有自性亦然,先须闻此理,次思惟此理,然后生起诸法无实有之决定知,方能破除诸法实有自性之执着。若仅告彼于诸法有自性与无自性,皆不应作意,则彼不能破除有自性之执着。因明释说:“决定知生遮增益。”谓须依因相之门,生起决定知已,然后能遮增益之妄执(诸法本无自性,而增益妄执为有自性)。彼一味不起作意之愚修,等于凡夫本自黑暗之上,再加一层障蔽。又如暗室中置有珍宝,欲往取之,须擎灯往寻,彼愚修者瞑目枯坐于室外,但求上师加持,宝自入手,如何可能。当以闻慧为灯光,以思慧寻觅,方能获得真实义之如意珍宝。莲花戒引迦叶问品意谓从分别之木,生智慧之火,由此智慧之火,还烧分别之木。释菩提心论说:“若见有分别,彼岂有空性?如来悉不见,能所分别心。若有能所别,彼即无菩提。”谓若于境生起实有分别,则不能生无实有之空性。能所分别心,谓各别实有相执分别之心。无漏圣者,乃至如来,悉不见此。以圣慧已还烧此诸分别故。若有能所相执,即未证得无上菩提。过去藏中修放舍作意,每引此论为证。宗喀巴大师释此,说彼等误解,论所谓若执能所分别实有,则无菩提句,乃破实执,非破能所分别,非破正分别慧。佛为一切智者,若法是有,佛即能见。若佛不能见能所分别,则彼应无。若能所分别皆无,即无一切凡夫有情,以具能所分别,方是凡夫故。若谓是破正分别慧,及破能所分别,则与彼论中以多门观察抉择真实,应成相违。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