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桥旦曾堪布:大乘佛法修心窍诀 修心七要
太桥旦曾堪布:大乘佛法修心窍诀 修心七要
两千五百多年前,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人间传了四十五年的法当中,最殊胜、最究竟、最圆满的法就是大乘法。大乘佛法的超胜之处就是菩提心,大乘佛教以菩提心为庄严,以菩提心为核心,以菩提心为根本,以菩提心为精髓。我们十分幸运,能够遇到殊胜的菩提心教法,就像乞丐遇到如意宝一样,应当极其珍惜。
虽然菩提心说起来容易,听起来悦耳,但做起来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身为凡夫的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到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而拼命的做着各种自私自利的事,完全忽略了利益他人的事情。因而几乎都没有机会去展现我们的菩提心,我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因此就自然越来越强大有力了。
我们也不用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只要有意志力、有勇气,再加上我们对诸佛菩萨的虔诚心所获得的加被,难行能行,大家都可以做得到,因为众生的心的本性就是菩提心。即便是我们在轮回里再迷惑、地狱里再受苦,菩提心的本质仍然清净、光明、圆满。无论我们在六道当中投胎任何一道,菩提心永远没有离开过我们。就像油没有离开过芝麻,酥油没有离开过牛奶一样。然而,很可惜的事,我们由于无明、我执、习气、烦恼、造业、苦痛等等的缘故,菩提心虽然一直存在,但却无法显现。很遗憾的事,我们就这样一直被执着蒙蔽、被烦恼污染、被分别念所迷惑,从而障碍了我们认识菩提心的本能,更阻碍了发挥菩提心的机会。
如果我们依靠上师们的殊胜窍诀以及根据自己的智慧来观察的话,会发现实际上我们心中的任何起心动念,它的本质上都具备菩提心的成分,只不过是我们平时意识不到而已。如果我们依止了具德的上师,并获得殊胜的窍诀且通过精进的修行,必定能全然显露菩提心的本来面目而证得圆满佛果。从古至今,已经有不计其数的大成就者都依靠菩提心修持而获得了无上成就,那我们也一样的能成就,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修持。
谈到修持,在汉藏佛教的各教各派里都具有丰富的修持菩提心的方法与窍诀,但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当中最普遍、最确切、最有成效的修持菩提心的方法就是修心七要。《修心七要》是由阿底峡尊者传下的,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是从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的无著菩萨与龙树菩萨而来。
由世尊传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传到无著菩萨的传承,叫做广行派;世尊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传给寂天菩萨的传承称为深观派。大乘佛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广大,二是甚深,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说:“广大及甚深,成熟无分别,说此二方便,即是无上乘。”广大方便法门是福德资粮道,甚深空性法门是智慧资粮道,依靠广大福德资粮而圆满方便法门,依靠证悟甚深空性而圆满智慧法门。广大方便法门能成就色身佛,甚深空性法门能成就法身佛。成就色身是利他圆满,成就法身是自利圆满。
相对而言,广行派里面强调方便法门比较多;深观派里面强调智慧法门比较多。广行派侧重于行;深观派侧重于见。换句话说,广行派的内容倾向尽所有智;深观派的内容倾向如所有智。广行派具有弥勒五论;深观派具有龙树六论。而这两种传承在阿底峡尊者身上都具备。
藏传四大教派及印度的大德均公认阿底峡尊者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尊者本来是一位太子,他放弃了世间的事情而出家。尊者依止了一百五十位大师,其中赐予菩提心传承最重要的有三位:一位是法护、一位是慈瑜伽士、一位是金州大师。尊者依止了这三位大师,并获得了三位大师的菩提心传承,具备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尤其是依止了金州大师。尊者在谈到其他上师的时候,合掌在心间。而想到金州大师的时候,他合掌在头顶上还要掉眼泪。很多人问他,为什么在祈祷金州大师的时候,不仅仅是合掌在头顶上还要掉眼泪?尊者说令他菩提心真正生起,所获得的最大加持来源是金州大师赐予的。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阿底峡尊者先后依止了一百五十多位上师,听受并掌握了当时印度所有的显密正法、教诫。且亲见到本尊和众多曼荼罗勇父勇母,获得许多共同成就,如不动三摩地等等。尊者也是成为了当时印度十八部一切大众的顶上摩尼宝。
对于这些成就,阿底峡尊者并不觉得满足。尊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成佛的快速之道?”这时,住在黑山秘窟的罗怙罗鞠多上师以神通力知道后,来到尊者的面前说:“能亲见到本尊和众多曼茶罗天众,获得不动三摩地等等许多共同成就,光是这些算不上什么大成就。你应该专修慈心、悲心和菩提心。”
有一次尊者在菩提迦耶绕塔的途中,见到有二尊泥像正在对话,一尊泥像问:“学什么法可以快速成佛呢?”另一尊泥像问:“当然是学菩提心”。尊者又接着绕塔,这时在塔的南方虚空中,出现二位天女,其中一位天女问:“要想速疾成佛,当学何法?”另一位回答:“应学菩提心!”并说了一种很妙的菩提心修持方法。尊者见状便停止旋绕,侧耳倾听起来,就像将水从一个器皿注入另一个器皿一样,尊者对她们的谈话内容悉数领悟。当尊者绕到主殿时,寺檐下一座佛像出声道:“喂,大德!要想速疾成佛,就应学慈心、悲心与菩提心!”
后来,尊者有一次走到龙猛菩萨所建的石院附近时,出现一老一少两位妇女,老的对少的说:“要想迅速成佛,就应学菩提心!”在绕石院小屋时,一座象牙释迦牟尼像也开口说道:“瑜伽师!一个人要想迅速成佛,就应学菩提心!”
这时,阿底峡尊者已经对菩提心的殊胜修持生起了无比的向往与信心。尊者很想知道,到底谁有全部的教授能使如摩尼宝般的菩提心未生令生、已生令增长并究竟圆臻呢?尊者开始四处寻访打听。后来打听到金洲(现在的斯里兰卡)有一位上师被称为“菩提心之主”,为了能够听受全部的菩提心教法,尊者决定前往金洲。
尊者于是随同一群去金洲经商并熟知航海路线的商人,一起出发。途中魔王为了阻止尊者获得菩提心教法以及将来对佛法的弘扬,带领众多魔军对商队进行大规模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及障碍。随从的一位班智达乞叉底蘖沙向阿底峡尊者猛力启请,尊者便入[红降阎摩]三摩地调伏了魔王与魔军,如此众人才又继续顺利前行。阿底峡尊者在海上历时漂泊了十三个月后,终于抵达金洲。
二,菩提心的传承殊胜
阿底峡尊者在途中经历了种种的诸多灾难及折磨,终于找到了金洲大师。尊者将一只内外透明,盛满金、银、珍珠、珊瑚、吠琉璃等宝物的宝瓶作为供养,献到金洲上师手中。这便构成了尊者能如瓶满注地听受修菩提心教授的缘起。
尊者向大师请求赐予菩提心的传承,金洲大师说:“我可以答应传给你菩提心的教授及传承,但你必须要待我身边十二年的时间。”尊者毅然决然的答应了在金洲大师身边待了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之中,尊者从金洲大师处完整获得了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的《佛母般若波罗蜜经》中的全部隐义,以及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菩萨的修自他相换菩提心的殊胜教授及圆满传承。通过在金洲大师身边长期努力的修习,尊者心中生起了无造作的自他相换菩提心。金洲大师宣布阿底峡尊者为圣教之主,并授记尊者将前往藏地,培养那里的弟子,弘扬菩提心教法。
据藏族佛教文化史记载:佛法从吐蕃王朝第二十八代国王拉妥妥日年赞开始出现;在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国王松赞干布时代大规模发展;在吐蕃王朝第三十八代国王赤松德赞时代鼎盛。他们三位分别是大势至、观世音、文殊菩萨的化身,拉妥妥日国王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松赞干布国王为观世音菩萨化身,赤松德赞国王为文殊菩萨化身,他们三位是对藏传佛教非常有贡献的人物。
在木奈赞布国王以后佛法开始衰落,主要是因为朗达玛的出现。朗达玛是藏地最后一个对佛法进行极大破坏的魔王,后来被朗龙巴吉多杰大成就者所调伏。因为朗达玛的破坏,当时藏传佛教没有统一而是分散的,很多重要的佛法也都消失了,正法也没有办法弘扬起来。
三、菩提心教法来之不易
在这种情况下,藏地的很多大菩萨们就发愿,一定要迎请印度非常了不起的阿底峡尊者来藏地传法,整个藏地的佛法需要清理整调。为了邀请阿底峡尊者入藏付出了很多的人力财力,其中智慧光为了邀请阿底峡尊者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智慧光是吐蕃王朝朗达玛五世孙,阿里谷格的国王,后来出家。
智慧光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途中遭到克什米尔的突厥族王噶洛构兵的围攻,突厥族王将智慧光关进牢狱,并声称:“想要换回智慧光,就必须拿与智慧光身体同等重量的黄金来换。”阿里谷格的臣民开始在全国筹集黄金,并将筹到的黄金送到突厥王宫。在王宫称重后发现筹来的黄金只够智慧光头部以下身体的重量,缺少头部重量的黄金。突厥族王不依不饶,一定要补足头部重量的黄金才同意交换。智慧光知道后说:“与其将黄金用来买回我的性命,不如用这些黄金来充足邀请阿底峡尊者入藏的路费。邀请到阿底峡尊者来藏弘扬正法,将能够利益到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比我的性命重要得多。”就这样,智慧光被突厥族王残忍杀害。
随后,由菩提光继续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由于之前获得金洲大师的授记,尊者早就知道他要去藏地。阿底峡尊者在印度的时候有很多的本尊,但主要的本尊就是度母。尊者做一些重要决定或事情的时候,都会祈祷度母,度母会亲自示现并授记。于是阿底峡尊者就祈问位于金刚座的度母像:“去藏地好还是留在印度好”,度母像开口说:“你去藏地的话弘法利生的事业会非常广大,但是寿命会短二十年。如果你留在印度的话,你的事业不如西藏那么广大,但是寿命会很长。”阿底峡尊者为了利益藏地的佛法事业,毅然来到藏地并传了很多的法。尊者本来在印度的话能活九十二岁,来藏地后只活到了七十二岁。
如度母授记,阿底峡尊者到藏地后,果然佛行事业非常广大。尤其是创办了噶当派,撰著了《菩提道灯论》,并弘扬了三士道次第法和菩提心的殊胜教法。三士道法分别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如《菩提道灯论》中所说:“由下中及上,应知有三士,当书彼等相,各各之差别。”
下士道是指所有修行人当中发心最差的修行方法,他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而修行,且所追求的目标既短暂又不可靠。虽然他具有远离三恶趣的能力,但他所获得的结果只是人天的福报而已,下士道的行者既缺乏出离心,也缺乏悲心,更不具备智慧。如云:“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乐,但求自利益,知为下士夫”。
中士道是指发心中等的修行人的修行方法,虽然他也一样的为个人而修行,但他所趋向的目标是获得解脱、超越轮回苦海。他不仅仅远离了三恶趣,也断除了对人天福报的贪执。他具备了出离心,也具备智慧,但缺乏了大悲心,因此称之为中士道。如云:“背弃三有乐,遮止诸恶业,但求自寂灭,彼名为中士。”
上士道是指行者发心最圆满、最究竟、最殊胜的修行方法,他修行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所有的行、住、坐、卧都是为了如母有情,而且所追求的目标即是圆满佛果。上士道的超胜之处就是,“具有大智故超越轮回,具有大悲故普渡众生。”勇士菩萨的精神,在从因地的时候就具备强烈的悲心、愿力、勇气。菩萨通过自身的痛苦来感受体会众生的痛苦,因而非常乐意将受苦的众生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并安置于圆满佛果上。如云:“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尽者,彼是上士夫。”
总的来说,三士道中的下士道为人天乘,以修三皈依为主;中士道为小乘,以修戒、定、慧三学为主;上士道为大乘,以修菩萨行之六度为主。上士道由显入密,其中密教经法分为事、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因此可以说三士道总摄了全部佛法。
《修心七要》涵盖了上士道菩提心修持的最主要内容,我们学习《修心七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达到上士道的至高境界。因而我们在正式学习之前应当先了解三士道的学处,以及这三种修持方法之间的差别,更能够了解到上士道的超胜之处。关于三士道的更多详细内容,可以看《菩提道灯论》,据说《菩提道灯论》是阿底峡尊者入藏之后所撰著的唯一论典。
无与伦比的冈波巴大师的《解脱庄严宝论》就是依据噶举派的大手印传承及噶当派的殊胜教法两者合为一体的一部论典,我们在《解脱庄严宝论》当中经常可以看到引用自《菩提道灯论》的关于三士道等等的开示。作为一个噶举传承佛弟子来说,《解脱庄严宝论》是务必要学修的一部论典。
阿底峡尊者到藏地之后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弟子,其中最卓越的有三位:一位是仲敦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一位是俄·雷必喜饶;一位是枯敦·尊追雍中。仲敦巴大师身边出现了诸多的弟子,其中最重要三位大弟子,他们是博多瓦、普琼瓦、金厄瓦。博多瓦的重要弟子有两位,一位是朗日塘巴,一位是洽卡瓦。《修心七要》的作者是恰卡瓦尊者,在洽卡瓦尊者之前,菩提心的法门都是在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而到了洽卡瓦尊者的时候,他将噶当派传承的菩提心的殊胜教法以及他个人多年修持菩提心的丰富经验汇集起来,将修行菩提心的所有重要内容都集中涵盖在七个要义之中,并撰著了一本书,就是《修心七要》。《修心七要》的七个要义是:一、宣说前行法;二、正行修持菩提心;三、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四、归结终生之行持;五、修心圆满之标准;六、修心之誓言;七、修心之学处。
自从《修心七要》的窍诀出现之后,为修持菩提心的行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为行者们提供了修持菩提心的一条捷径大道。我们再也不需要耽著于翻开大量的经典来寻找修持菩提心的方法,也不需要阅读很多的论典来学习修心的法门,《修心七要》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最殊胜的修持方法。正如佛陀在经中说:“菩萨不用学多法,只学一法即可。何为一法?此乃大悲心。”大悲心就是菩提心,如果我们学修好了《修心七要》,等于我们已掌握了所有经典之中的一切修持菩提心的窍诀与教授。
因上所述,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都极其重视此部《修心七要》。尤其是将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关于噶当六论的讲法传出的格鲁派,以及将尊者关于四谛窍诀的教法传出的噶举派。同时尊者窍诀十六明点的教法也在这两个教派之中融入,因此噶当派与噶举派之间的传承具有密切关系。噶举派无与伦比的五大宝藏作者第一世蒋贡康珠仁波切曾撰著了关于修心七要的论典,名为《大乘修心七要初学易入菩提之道》,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窍诀。
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菩提心教法是所有菩提心法门的殊胜教法,洽卡瓦尊者所撰著的《修心七要》是所有殊胜教法中的精髓,而蒋贡康珠仁波切的《大乘修心七要初学易入菩提之道》是精髓中之精髓。我们十分侥幸能够遇到像摩尼宝一般的菩提心教法,如果我们没有好好把握,也没有能够精进修持生起菩提心的殊胜窍诀《修心七要》的话,即便是我们拥有了天下所有的钱财,获得了如玉皇大帝一般的权威,名望遍满了三千大千世界,取得了世间上令人敬佩的成就也一点没有用,毫无意义。这些根本无法解决末法时代里所出现的种种逆缘,也没有办法面对所面临的生、老、病、死之苦,更无法生起内心中真正的菩提心。
如果我们这辈子没有好好修持菩提心,将来什么时候能再遇到如此殊胜的菩提心教法,就非常不好说了。也许是几百个大劫以后,也许是几千个、几万个,甚至几亿个大劫以后能不能遇到菩提心的教法都不确定。现在遇到这样千载难逢的修持菩提心的机会,大家应当珍惜才对。
我们应当了解学修《修心七要》的主要目的是调伏我们的凡夫心,解决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之苦,并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菩萨。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圆满佛果,必须依靠菩萨的身份才能达成。因为成佛的直接原因就是菩萨,成佛即是菩提心圆满修持的至高无上成就。所以行菩萨道是十方诸佛的必经之路,成不了菩萨怎么可能成佛?没有生起菩提心怎么能成为菩萨?
首先我们简单的认识一下什么叫做菩萨?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萨埵的意思是觉醒的勇士,菩提为觉醒,萨埵为勇士。菩提是对上佛果的追求,代表大智慧;萨埵是对下利众的“愿力或者勇气”,代表大悲心。就是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勇士,即是真正的菩萨。菩萨渡化众生的“勇气”包括三个方面:一、不畏时间久远;二、不惧众生数量无尽;三、不畏难行、苦行。
《大智度论》中也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指心能度大众,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经三大阿僧祇劫而行愿不退;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
菩萨的主要标准是有没有菩提心,谁的自相续当中能够展现菩提心谁就是菩萨。对于“菩萨”定义的界限有点不同,按寂天菩萨的观点是任何一个人的相续中生起世俗菩提心就可以在名称上被称为菩萨,意义上人天众生都应向他恭敬顶礼。如《入行论》中所说的:“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而按月称菩萨的观点是任何一个人的相续中生起胜义菩提心才成为真正的菩萨,如《入中论》中说:“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 由于初地菩萨获得了胜义菩提心的缘故,他既具备入定的甚深智慧,又具备出定的广大悲心。初地菩萨的相续中具有胜义菩提心,可自在度化众生,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所以按登地菩萨来说,成为如来真实之子需要具备三种特质:一、能续佛慧命;二、广利有情;三、荷担如来家业。《大智度论》中也说:“得智慧分,名为菩萨。”
根据弥勒菩萨的《究竟一乘宝性论》的说法,成为一位菩萨需要具备四种条件,才算是名副其实的菩萨。四种条件分别为:一、信解大乘;二、般若智慧;三、殊胜禅定;四、大悲心。也可以比喻为转轮圣王,转轮圣王在诞生人间时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父王的种子;二、是王妃母亲;三、是健康胎处;四、是乳母。如《宝性论》中说:“信解胜乘为种子,般若为母生佛法,禅乐胎处悲乳母,具足彼等诞佛子。”
根据龙猛菩萨的观点,成为一位菩萨应当具备三种特点:一、是菩提心坚固就像山王一般;二、是大悲心遍满十方;三、是不依二边的智慧。具有这三种特征的菩提心,是证悟大菩提的唯一方法。龙猛菩萨说:“自与此世间,欲得大菩提。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月称菩萨的观点跟龙猛菩萨是一样的,成为菩萨的正因即是这三种特质:一、是大悲心;二、是无二智慧;三、是菩提心。在《入中论》中所说的:“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所以我们真心想成为一位菩萨、想要获得佛果的话,应当努力想方设法将上述能成为菩萨的种种必要条件铭记于心,并通过修持《修心七要》的方法令其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否则的话,我们很可能会成为如无垢光尊者所说的:“ 虽勤利众若为私欲缚,终成骗子危险当谨慎”的下场。这句教言的意思是说:“虽然于表面上精勤地利益众生、摄受眷属,但却不以真正的菩提心摄持,仅为一己私利,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便万事大吉,这样为私欲所缚之人,终将成为佛教与众生的大骗子,其行为极其危险可怖,故当谨慎!”
即便我们日日夜夜不懈怠地进行闻思、修禅、布施、持戒、放生、诵经、念佛等诸多善行,甚至于舍弃一切而在山洞里长期闭关等,但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这些令人敬佩的佛行事业以及修行上的所有努力与付出,都仍成为生死之因。《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因而,菩提心的修持对藏传佛教来说,无论是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都一样的极为重视,并且各教各派都广泛弘扬并付诸于实修。汉传佛教也一样的非常了不起,也出现过一代一代的数不胜数的高僧大德。然而,有点遗憾的是,汉传佛教里目前为止很少看到关于修持菩提心的相关系统教法,譬如说菩提心的次第怎么修、有什么样的窍诀方法、菩提心有什么功德等等。虽然从古至今无论是法师们还是居士们,大家都很重视《金刚经》、《阿弥陀经》、《地藏经》、《坛经》、《心经》等大乘经典,但很少看到关于菩提心的讲经、弘扬、提倡等。本来我们汉地已奠定了儒家所提倡的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思想,这是令人羡慕的一件事。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大乘的精华---菩提心的殊胜教法能够弘扬起来的话,人人都成为菩萨也是很容易的。而目前我们对于菩提心教法的确有些忽略了,这实在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我觉得济群法师说的很有道理,法师在《认识菩提心》的开示中说:“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但在中国的弘扬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实践大乘精神。汉传佛教虽有八个宗派,但最后基本归于禅宗和净土。而禅宗和净宗的修行人,很多充满浓厚的出世色彩。修禅的无非是了脱生死,念佛的一心往生西方,也还是了脱生死。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他们基本都是以个人解脱为主要目的。如果仅仅为了个人解脱而修行,显然不是大乘的发心。
为什么充满积极利世思想的大乘佛教,来到中国之后演变为具有浓厚出世色彩的佛教呢?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菩提心,因而在修行上不知不觉偏向以追求出世解脱为主。”
确实如同法师所言,没有菩提心的发心,谈不上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这点佛陀的教证、理证都可以证明。我的意思绝不是汉藏佛教之间的比较,而是纯粹是强调修持菩提心的重要性而已。因为我们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大乘的修行人、说我们是大乘行者,但如果我们没有获到菩提心的系统修法传承、也不知道修持菩提心的次第、窍诀、学处、功德等等,那我们怎么能无缘无故的在自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呢?如果菩提心没有在自相续中真实生起的话,大乘弟子的名号便是徒有虚名。
正因为人人都希望能成为一个修持菩提心的名副其实的菩萨,所以我们应当共同努力提倡菩提心的殊胜教法,且想方设法地大量弘扬,能令菩提心在每个众生的相续中生起。生起菩提心的法门当中最成效的方法就是《修心七要》,因此我们要修学此法。
为什么我们要修心,佛陀在经典当中说得很清楚:如果我们的心向善的话,所说的言语、所做的一切行为都能成为善;如果我们的心向恶的话,所说的言语、所做的一切行为都能成为恶。我们的所言所行成为善或是恶,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同样,我们获得快乐还是遭遇痛苦,也完全是取决于自心的善与恶来决定。总而言之,佛陀所传的法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调伏众生的自心、自净其意而宣说,自净其意后方能圆满自利利他,自他二利圆满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们应当重视修心。
谈到“修心”,我们应该了解什么叫做“修心”?如何修?所修的“心”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事。首先我们简单的认识一下“心”,然后进一步了解如何修心。所谓的“心”可以有两种层面的认识:一、是绝对的心;二、是相对的心。
一、绝对的心
对于绝对的心而言,心的本性是清净、光明、圆满的,叫做自性清净。从自性清净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可修,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众生的心之自性本来清净,超越了善与恶、净与垢、增与减、生与灭。正如帝洛巴大师在《恒河大手印》中所说的:“譬如空离一切色,黑白等色不能染。妙明心亦离诸色,善恶白黑不能染。” 因而,从自性清净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心之本性始终就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法界。龙猛菩萨在《法界赞》中说:“本来法界是无生,法界本来亦无灭,恒时远离诸烦恼 ,初中后际都离垢。·”
关于心的本质自性光明的部分,在龙猛菩萨的《法界赞》和弥勒菩萨的《究竟一乘宝性论》当中描述得既精彩,又透彻。譬如《宝性论》中所说:“心的自性是光明,犹如虚空不会变动,也不会被烦恼、分别念、客尘染污。”关于心的本质清净的部分,我们非常熟悉的《心经》当中也可以看到“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阐述。六祖大师在《坛经》中也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些基本上都是同一个道理,都在强调一切万法的本性,究竟意义上是空性、无自性、离一切戏论。从胜义究竟的角度而言,既不存在修心者,也不存在所修的心,更不存在能修的法,都是三轮体空的状态。
然而,他们强调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恒河大手印》是按照金刚乘无上密法大手印的境界来阐述心的本性。而《法界赞》,《宝性论》以及《心经》是按大乘显教的境界来阐述心的本性。虽然它们按大乘显教而阐述本性是一样,但《法界赞》和《究竟一乘宝性论》当中所阐述的心的本性,是佛陀第三转*轮的究竟了义之说。
而《心经》等般若及中观当中所抉择的心之本性——空性,是第二转*轮的空性含义。《宝性论》和《法界赞》中所阐述的心的本性,不仅仅是否定的角度去抉择空性,更是从肯定的角度去阐述心的自心光明。虽然强调的侧面不一样,但究竟意义上是同一个体性。都是佛菩萨以大悲心针对不同的众生而提供不同的法门,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心的本性。使众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本性,从而趋入菩提大道。
虽然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光明,但我们毕竟是凡夫,在无明的沉睡中还没有苏醒。仍然在迷惑、颠倒、错乱,所以根本无法体会心的自性是空性,也意识不到心的本性是光明。即便如此,能够在理论上认识、道理上知道这些也具有相当大的功德,而且还能起到引发怀疑之心、或者是生起信解心的作用。即便只是引发怀疑之心,其功德都不可思议,正如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中所说:“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更不用说生起信解心的功德。一般而言从理论走向实践,由实践趋入解脱是所有修持佛法的一种程序。
如果有人问,既然众生的心之本质如此清净、光明、圆满,那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轮回中不停地流转,并承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呢?答案就是众生对自心明体的迷惑,导致这种迷惑的原因有四种,分别为:一是自心明体太近之因;二是自心明体易悟之因;三是自心明体贤善无比之因;四是自心明体极微妙之因。
一、自心明体太近的原因。是指心的自性光明离我们太近了。而我们由于无明、愚痴的关系,一直在往外追求快乐与幸福,不相信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在内心的缘故,所以无法认识自性光明。就好像眼睛虽然看得到森罗万象、山河大地、形形色色,不仅仅看到这些,据说通过持咒加持的物品擦在眼睛上之后,眼睛还能看到地下几十、几百个由旬地方的珠宝。但眼睛却始终无法看到离自己最近的眼球一般,我们离自己最近的自心光明也无法认识,从中迷惑,不能显露自心光明。这就是众生对自性光明迷惑的第一个原因。
二、自心明体易悟的原因。是指如果自己的根器、福报或信心具足的话,不需要经过长期学习很多的经论来寻找自心光明,也不需要经过长期持咒诵经、修持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来证得自心光明,只要通过具德上师的殊胜窍诀即可证悟。就像六祖慧能法师在砍柴的路上,仅仅是听到了《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偈,就令他开悟一般。对于利根者而言,明心见性是极为容易的事。如果觉悟的因缘具足的话,连不识字的牧牛老人都可以获得解脱;但如果觉悟的因缘不具备的话,即使是精通佛经的大班智达也有迷惑的时候。因为轮回和涅槃仅仅是一念之隔,迷惑与觉悟的界限也只是一念之差。但我们凡夫由于被无明覆盖了自心光明,即便是上师们慈悲的如是引导,但很少人能够获得成就。由于太容易的缘故,反而令我们无法相信、无法觉知,因此不能显露自心光明。这就是众生对自性光明迷惑的第二个原因。
三、是自心明体贤善无比的原因。是指无论我们是在行、住、坐、卧,或是思善思恶,也无论我们在天界或地狱任何一处,自心光明一刹那也不曾离开过我们。任何时候心的本性与我们都不离不弃,无始以来都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不论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易换了多少次不同的身体,投胎成为何种的众生,不管我们遭受了多少的痛苦、折磨与煎熬,自心光明始终与我们在一起,一直在伴随着我们流转,这是自心明体的贤善无比之处。虽然它一直陪伴着我们,但我们却没有办法认识,因此自心明体无法显露,这就是众生对自性光明迷惑的第三个原因。
四、是自心明体极微妙的原因。是指自心明体并不是实修者有,断善根者没有;也不是先无令有,也不是先有令无;在行善的时候并不是变好,在造恶的时候也并不是变坏;我们在快乐幸福的时候心的本性没有增上,在悲伤痛苦的时候心的本性也没有减弱;在获得佛果的时候并没有完善,在下地狱的时候也并没有残缺。无论如何,心的本性始终都是一致的,圣凡一如,本来平等。但我们由于无明的关系,自己不觉知,因此自心明体无法显露,这就是众生对自性光明迷惑的第四个原因。
(2)相对的心
虽然我们具备觉悟的潜能,但由于众生对心之本性,存在着四种迷惑的原因,导致尚未实证令其显露,无法获得解脱。凡夫众生仍然存在于无明、错乱、颠倒、妄想、迷惑、苦痛等状态当中,漂泊于轮回的苦海,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正如第三世DB法王噶mb自生金刚在《了义大手印》中所说:“众生自性虽常为佛性, 由不了知无际飘轮回, 于诸苦痛无边有情众, 愿常生起难忍大悲心。”
众生迷惑的原因,是本具的佛性被各种客尘业障所覆盖,在生死轮回的迷梦中无法觉醒过来。关于佛性被覆盖的比喻,佛陀在诸多经典中均有描述。其中比较普遍的有十部了义经典是专门阐述佛性的,尤其佛陀在《明如来藏经》中阐述了覆盖佛性之九种比喻。弥勒菩萨根据此经中所描述的九个比喻,在《宝性论》中加以说明。佛性被覆盖的九个比喻,分别是萎莲中佛、蜂腹中蜜、粪秽中金、地藏中宝、种子中芽、破衣中像、贫女中胎、泥模中像。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提到,导致我们的佛性被覆盖、无法显现的原因,是有四种障碍:一、对法愤怒;二、具备我执见;三、对于轮回痛苦生恐惧;四、根本不管众生之利益。其中第一种障碍是针对于贪着世间的凡夫众生;第二种是针对于持有邪见的邪魔外道;第三种是针对于追求解脱的小乘声闻行者;第四种是针对于追求解脱的小乘缘觉行者。这四种障碍,都会导致延缓和阻挠佛性的苏醒。
龙猛菩萨在《法界赞》中说觉悟佛性有五种障碍,分别为,一、贪欲;二、懒惰;三、邪见;四、掉举;五、怀疑。就好像太阳和月亮被乌云等五种障碍所遮蔽一般。障碍的五种比喻是:云、雾、烟、罗睺面(日食、月食出现时遮蔽日月的障碍)、尘。正如《法界赞》中所说:“日月虽然无瑕垢,五重迷幕能障彼,如云如雾复如烟 ,如罗睺面亦如尘。是故心性净光明,亦具五障而为障,贪欲怠惰与邪见,以及种种掉与疑。”
太阳本身光明圆满,其光芒灿烂四射。但当太阳被乌云遮蔽的时候,我们既见不到太阳,也接触不了它的光芒。同样,当众生的心之本性被客尘烦恼所蒙蔽的时候,心的自性再清净、再光明、再圆满,由于被客尘染污的原因,我们就无法觉醒到自心清净,也体会不了自心光明。就好像是失去双目的盲人,无法见到光辉灿烂的太阳一般,无明已久的我们,与心之本性或称俱生智慧已形成了遥远的距离。正如萨惹哈大成就者在《朵哈大手印》中所说的:“无云日光遍照处,然无目者常觉暗,俱生智遍一切法,愚凡终距真性远。”意思是说,我们始终存在于无明的黑暗状态之中,一直执迷不悟。
无明是五毒烦恼之根本,流转轮回之根源,一切痛苦之源头。无明产生我执,我执导致能所二取,有了能所二取便产生贪嗔烦恼,有了烦恼于是造下各种恶业,由于造恶业而流转轮回并感受痛苦。如第三世DB法王在《了义大手印》中所说:“从本未有自现迷为境, 由无明故执自明为我,由二执故流转于诸有, 愿断无明迷乱之根源.”佛陀告诉我们,轮回的一切系列过患,都是从无明开始,因无明引发。
我们修心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从无明中获得彻底觉醒,通过实证令心的本性显露,且圆满成办自利利他,乃至证得无上佛果。对于我们佛弟子而言,仅仅是了解众生具备自性清净是没有多大益处的。我们要通过精进的修持,通过实证令心的本性显露,彻底远离染污本性的一切客尘。我们追求获得佛果时必须要达到具足二净,具足二净是指既要圆满觉醒自性清净,又有达到客尘彻底净除,方可获得断证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
什么叫做客尘?客尘就是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一切障碍。客尘的种类多得数不胜数,但可以归纳于烦恼障与所知障二种当中。二障的意义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经典中有不同的解释。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认识:
一、从因的角度去认识。按《楞伽经》的说法,以我执产生的执著为烦恼障;以三轮法执产生的分别心及习气为所知障。三轮法是指对于一切事物的本身、能作、所作三者,均起执着分别之心。以布施为例:对施者、财物、受施者三者所产生的执着与分别。
二、从本体的角度去认识。按弥勒菩萨的观点,六度之违品都是烦恼障的本体。六度的违品,指布施的违品是吝啬,持戒的违品是放纵,忍辱的违品是嗔恚,精进的违品是懈怠,禅定的违品是散乱,智慧的违品是无明。此外的三轮执著都是所知障的本体。如《宝性论》中说:“三轮执著心,许为所知障;吝等恶分别,许为烦恼障。”
三、从作用的角度去认识。按小乘《俱舍论》的说法,对获得暂时解脱,产生障碍的同类烦恼,皆为烦恼障。按大乘《俱舍论》的说法,是对获得一切智之究竟解脱,产生障碍的同类执著习气,皆为所知障。无论是说客尘还是二障,都是属于相对的心范畴。
对于相对的心而言,有世间哲学、心理学的各种说法,譬如:世间的有些人认为心是头脑;也一些人觉得心是心脏。甚至有些外道主张说心是生理的能量,从人的身体开始形成时产生,在人死亡时同时消失。这些都是对心不正确的认识,也是不究竟的说法。出世间的佛教对心的认识远远超越世间,佛教内部对心的观点也有所不同,譬如印度四大宗派:有部、经部、唯识宗、中观,对心都有不同的解释。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智慧上的差别,上上者能超胜下下者。寂天菩萨在《智慧品》中所说:“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
关于“相对心”的认识上,世间和出世间有一个共认的观点,就是都承认人和动物皆具备六识,六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及意识。大乘佛教不仅仅承认六识,还主张末那识、阿赖耶识总共有八识。
在关于相对心的分析上,印度四大宗派当中唯识宗对心的分析最为详尽。按唯识宗的观点,心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关于八识的内容稍微略说一下。众所周知,眼识的作用是视觉,眼识依于眼根和缘色尘境所生起的了解分别认识作用。眼识所依的是眼根,所缘的是色境;耳识的作用是听觉,所依是耳根,所缘是声境;鼻识的作用是嗅觉,所依是鼻根,所缘是香境;舌识的作用是味觉,所依是舌根,所缘是味境;身识的作用是触觉,所依是身根,所缘是触境。前五识又有内根、外根的分别,外根就是粗显的、大家视觉可见的,如眼睛等;内根是净色根,是人的肉眼无法看见的色法。
虽然前五识之间的对境有天壤之别,但这五识对于众生与宇宙的认识,倒是有很多共通之处。譬如空间上她们的所缘境是现前,而不是他方境界;时间上她们所缘的不是过去境界,也不是未来境界,而是现时的当下,以现量而认识对境。前五识本身不产生任何分别念,处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等心不在焉的状态,也不带任何名言。她们的一切活动仅限于现量范畴,所以她们对对境的认识作用非常短暂,又直接。
什么叫做现量?现量是指不参与任何分别念而认识对境,也不带任何名言而接触外境,她们所测量的对境既是现前,又是现时。一般而言,现量分为两种:真现量和似现量。真现量又有四种:五俱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以及瑜伽现量。瑜伽现量是圣者相续中所具备的无漏智慧、是实相般若、是胜义菩提心。
但现在我们所探讨的前五识是属于五俱现量,而不是其余的现量,这些都是前五识的共同之处。譬如:眼识看到一只花朵的时侯,她所看到的花朵既是现前,也是现时。她不会去觉得这朵花美还是不美,所以对花不产生任何分别念。她不认为这朵花叫什么名字等等,所以不带名言。当看到一朵花时所产生的分别念或者带名言的都是意识的反应,而不是前五识的作用。
那我们如何辨别呢?当眼识看到一朵花时,与其相应的意识随着眼识而产生,就是说眼识产生的第二刹那就意识立即产生,由意识去辨别或判断第一刹那眼识所看到的花朵,是美是丑,是白色是红色,是牡丹花还是玫瑰花,一切都是意识去判断。耳识、鼻识、舌识及身识都不例外,需要意识的判断。由于意识的产生既活力,又迅速,所以我们凡夫始终都辨别不了前五识与五俱意识对境接触时,所产生认识上的差异。由于意识的力量极其强大,所以我们前五识活动的过程,都被意识留在阿赖耶识上,形成各种正面与负面的印迹。
我们心中所产生的分别念都来源于意识,譬如: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等等都是意识的作用。意识具有两面:一、正面;二、负面。对于正面来说,譬如:我们闻思佛法、树立正见、生起出离之心、修持修心七要、发菩提心等解脱的一切功德都是意识的作用,就是说涅槃的一系列之功德都依赖于意识的参与而产生。乃至超凡入圣,转八识成五智也因意识的作用而圆满成办。这是意识给我们所带来的益处。
对于负面来说,譬如:贪欲、嗔恨、愚痴、嫉妒、我慢等轮回的一系列的过患都是意识的作用,甚至杀、盗、淫、妄等一切的造业都不离开意识的参与。这是意识给我们所造成的障碍。尤其是我们人类的一切是非或者对错的思想观念,局限在依赖前五识与意识的认识来判断,因此所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迷惑错乱的。原因就是前五识及意识,都建立在无明我执的基础之上,或是迷惑颠倒的范畴之内,所以我们所认知的一切,皆不是万事万物的真相,而是迷惑虚妄。
佛陀曾清楚的说过,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远远不能体悟法性之实相。《三摩地王经》中言:“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为量,圣道复益谁?”月称菩萨根据《三摩地王经》的经义,在《入中论》中加以说明:“若许世间是正量,世见真实圣何为?所修圣道复何用?愚人为量亦非理。”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凡夫的所见所闻是正量,那世间的见解就成真实了,十方诸佛菩萨、所有高僧大德圣者宣说的圣道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凡夫的所见、所闻是正确的,那我们何必出离轮回、获得解脱、证得佛果呢?所以,被无明烦恼所障的凡夫愚者的见解是不正确的,千万不能当作正量。如同月称论师在《四百论讲义》中所说,整个世界是一个疯狂的世界、迷乱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谁的语言和所见所闻可靠呢?
根登曲佩大师也说:“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知觉来护摄的,如果在五识之上,再另加一个意识的话,我们对外面世界的认识将会更加开阔;如果我们额头上的两只眼睛,不是左右横向,而是上下竖立地长的话,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形象与颜色将会大大地不一样的了。我们所认为的一切,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来提供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任何获取知识的途径了。所有的颜色与形状,是由额头上的双眼来摄识的;所有的声音,无一不是通过两只耳朵内耳膜的振动来听闻到的。通常,人类在功能低下,作用有限的五识之外再添加一个迷乱的心,与其为伍,武断地宣称:「所有的知识尽在我的认识之内」,把那些没能出现在自己心中的道理,归结到「无」与「非存在」的概念之中。这将无疑是万祸之根。”
无论是流转轮回,还是证得佛果,都由意识的负面与正面来决定。龙猛菩萨在《法界赞》中说:“试观心识有二面,世间以及出世间,执为我法成轮回,自证智则为如来。”意识具有几种特点:一、意识能够了解分别一切的外境;二、意识能够了解分别一切的物质现象的自相和事相;三、意识不仅仅是能够认知当下的事和理,也能够认知过去、未来的事和理;四、意识不仅仅是刹那认知,还能够相续不断地认知。意识分为五俱意识和不俱意识。不俱意识又分为五后意识及独头意识。独头意识分为梦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散位独头意识、狂乱独头意识。
虽然意识具备这种能力,但意识要依赖于末那识,依末那识的支配下意识才能活动,自己无法做主,她经常会受到末那识的影响。所以我们凡夫相续中的念头几乎都不是执著恶,就是执著善。不是执著轮回,就是执著涅槃。不是执著常见,就是执著断见。始终超越不了执著的范畴,原因就是末那识。
末那识是染污意,一切烦恼之根本,前六识的所依,四惑八大相应起。四种根本迷惑是我见、我慢、我痴、我爱。八种大随烦恼相应。凡夫为什么自私自利,执着于人我和法我呢?原因就是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末那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执。末那识的最大作用就是不让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我们始终都是存于颠倒、迷乱、妄想之中,摆脱不了轮回的系缚,原因就是第七末那识。末那识最大的错觉就是它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它对阿赖耶识的爱与执著,一直持续到第八地菩萨才能彻底放弃。凡是轮回中不停地漂泊,遭受无穷无尽的苦痛皆来源于末那识。关于阿赖耶识的解释谈到胜义菩提心的时候详细讲述。
相对的心除了八识心王以外,还将人类心理归纳为五十一心所,如果再详细分析的话数量更多,比如说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三十四个。与第六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十一个。第七识末那识我执识相应的心所法有十八个。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法有五个。
如果有人问了解这些跟修学《修心七要》有什么关系?知道这些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答案是有两方面的帮助:从近期情况来看,对我们平时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我执烦恼等“心”的运作规律,有更清醒的认识,也更加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不会对外在物质领域过于迷惑;从长远角度来说,我们知道心和心所以后,才能明白如何去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并能实现将此“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的究竟目标,也将透过彻底认知相对心而了悟究竟心之本性,证得圆满佛果。
总而言之,对于“相对心”来说, 虽然凡夫心是被染污、颠倒、迷惑、错乱、分别、执著、妄念的。但是如果我们依止了具德的善知识,如实地认识到心的本性,并勇猛精进地实修实证,将“心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和心所五十一,都能和法界融为一体。就好比世界上所有的河流,虽然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各自不同,水质味道也不一样,但融入了大海之后,所有河流的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一切,都合为了一体一般。 正如萨惹哈大师所说:“如恒河等各种水,流入大海同一味,应知各种心心所,于法界中同一味。”
综上所述,我根据佛经与论典中的相关内容,从理论上做了一个关于“心”的简单介绍,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对"心"的认知融入到实际生活之中。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心”,如果我们忽略了对于“心”的认知,在还未认识自己的情况下,过于注重对外在的物质追求,盲目追逐眼前的利益与感官的享受,就会失去人生的根本意义,可以说是舍本逐末。诚如,成就者萨惹哈大师所说:“由被实执大魔缚,众生专造无义苦,有被内心差别迷,置主于家向外觅,有执影像为实境,弃舍根本寻枝末,如是所作终不悟 ……”
我们不认识自己的“心”,就无法如实地“修心”,无法树立正知正见;我们不认识自己的“心”,也没有办法断除邪念邪见,无法把握正确的取舍。我们既不了解什么是“能修”,也不认识什么是“所修”,也不知道修心的究竟目标是什么?!即便是“聪明伶俐”、“智勇双全”的人,但如果不认识自己的“心”,就意味着他还未认识自己。在不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却想主宰一切,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最大愚痴之处。
我们不可以盲目地以为人类了知一切,人类非常聪明,或是人类很了不起,人类可以征服一切。其实用智慧来仔细观察的话,却会了解到我们的能力实在有限,甚至比其它生命还要脆弱。比如,汶川地震时,一只猪被埋了三十六天,但仍然活着,如今它已成了“明星”,被人们称为‘猪坚强’。但是,一般的人,七天中断绝了任何饮食的话,就无法生存了。
而且,人类还有很多地方比较愚昧,打一个小小的比方:公鸡能预测到何时天亮,它们会在太阳出来之前打鸣;蚂蚁能预测到何时下雨,它们会在大雨到来之前提早搬家;还有很多动物,能预测到即将发生的地震、海啸、台风等等的灾难,然而人类却做不到…… 因为动物天生具备预测能力,而不是借助外力推算。
一般来说,人类即使想要预测个小范围的事情,大都还需要通过依赖和借助科学仪器和研究数据来分析测算,并非是天生就具足。所以,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该恭敬所有动物才对。表面上虽然人类会说话、能做事,具备思维的能力,但实际上我们很多地方还比不上动物。人类非常愚痴和残忍,不但不懂得珍爱生命,反而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大量的伤害无辜的生命。在这些方面,是否值得我们去反思呢?作为人类,我们是否更应该要尊重一切生命呢?
人类尤其在最关键的地方特别迷惑,譬如:对死亡而言,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也不知道死于什么样的原因,更不知道死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在死亡来临时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恐惧、错乱、和痛苦的状态呢?多数的人,对来世、对解脱,乃至对成佛的事情都一无所知。由于人们不知道生命与宇宙的真相,所以不相信真理,甚至还会对这些善意的教导起邪见。
因为我们不知道从何方来,所以对过去迷惑;我们不知道往何处去,所以对未来迷茫;我们不明白活在当下,所以对现在没有好好珍惜和把握……我们在世俗间沉浮,对过去、未来、现在三世,都感到迷惑和茫然。 在生存的过程中,我们的“心” 对外境产生迷惑,向外散乱着。我们的“心”总是在回忆过去、盼望未来、随从当下妄念的状态里。实际上,这些都是缺乏认识自己的“心”所导致的。
尤其是在如今的末法时期,是逢高科技的时代,由于资讯发达、媒体开放,人们通常对全球的经济、文化、运动,乃至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等方方面面过于关注,导致心中生起了无穷无尽的杂念,影响到内心的平静。人们的心日日夜夜都充满着社会上各种复杂消息所产生的幻觉,活在迷乱、错觉之中。
最可怜的是当今的年轻一辈,正遭受着两大污染:一、环境的污染:很多孩子在城市里成长、生活,由于环境和能源的过度破坏和开发,导致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之没有良知的人们对能源过于浪费,造成人们的生存环境愈发恶劣; 二、心灵的污染:为数不少的年青人,被网络和游戏所吸引和诱惑,日日夜夜沉迷其中,内心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幻觉,失去了纯真的思想。宝贵的青春年华,沉浸在自私与虚妄的世界里,虚度时光。有些还学到种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逐渐丧失了良心与道德,甚至具有了暴力倾向,导致对社会对人类不利的事情发生。这些现象实在是非常可惜和令人痛心!
现在的人们由于对物欲追求的目的性强,竞争太激烈,生活压力大,所以人们忙忙碌碌很有紧迫感,不能像古代人那么悠闲自得,平静与安详,满足与快乐。生活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人们很难放轻松,也很少得到平静,内心非常容易散乱和波动.始终都无法保持宁静的状态,因此我们难以认识心的本性。这些都是浊世的现象,也是修心的最大障碍。
时代在进步,人们在盲目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有些事情却非常矛盾。我们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以及感官上的享受,同时还会关注离我们极其遥远外星球的情况。古代人未曾经历过的事情也会发生。例如,人类飞行太空的事情,哪一个国家的人、某某名字、几年几月几号、几点几秒顺利登上了月球,月球上是什么样的环境,温度多少,有什么样的外星生命生存在那里,等等都了如指掌。还有,什么时候发生日食、月食、日环食还是日全食,也都一清二楚。
但是我们却对离自己最近的内心,却一无所知。更无法想象和认知觉悟者的境界。我们在每时每刻的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是正念,还是邪念?是正见,还是邪见?是烦恼,还是智慧? 对此,我们都不曾意识和觉察。
大家仔细想一想,这是不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是不是说明我们并不真正的认识自己?诚如噶举派大堪布察察土登曾经说:“悟之者当前一念如珠在掌,不受辛劳。迷之者向外驰求,枉受艰辛,终不可得。由是明昧之分,即圣凡之别也。”
实际上,我们都还不够认识--自无始轮回以来,与我们未曾离开过的“心”。但却说,我们想去了解世界、研究宇宙,并且误认为除了我们的五官认知的世界以外,其他都是不存在的。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无知和迷惑。觉悟的圣者们,了知我们的可怜之处,在为我们默默流泪。
身为凡夫的我们,总是将快乐与幸福,健康与富裕,都寄托在外在的物质之上。我们追求快乐与幸福的方向和途径完全颠倒。我们用尽一切青春与心血,在世间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上虚度,实在是可惜! 如果我们观察自身容貌与皱纹一般,常常观照自己内心的话,照见心的本性,会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我们像化妆和理发一样,时时修正自己内心的话,调伏自心、断除习气就不难了;如果我们能拿出像追求金钱、异性、和权利一般的勇气,去利益他人的话,修持修心七要、生起菩提心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我们应当了解修心的目的,并非是生活过得更好、事业更加圆满,名气或地位能提升的更大、更高,也不是为了追求获得个人的解脱与安乐,而是为了能够彻底地断除无明、我执、习气、烦恼等所有染污客尘,并现证‘心’的本性而圆满成佛,任运普度无尽的众生。
以上所述的内容归纳为三个科判:一、是传承的来源;二、是修持 菩提心之意义;三、是如何认识相对与绝对的心。
现在总结性地阐述一下修持菩提心的必要,如果我们缺乏修持菩提心,不要说人天的果报没有任何意义,连声闻、缘觉的菩提都非是究竟的解脱,所以我们唯一值得追求的就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佛果。根据佛经和论典,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修持慈心与悲心的世俗菩提心;二、是离戏无分别中安住的般若大智慧胜义菩提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使我们获得佛果。
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得很清楚:“自与此世间,欲得大菩提。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意思就是说,一者,如果自己和他人想要获得大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必须要修持好菩提心。菩提心要修持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达到标准呢?是要达到“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的程度,而并非是像我们这样,口里说着:“慈悲心,菩提心,我要度化某某众生,要拯救某某地球”等等的大话,实际上我们的心和行为却与菩提心一点也不相应,一点也不符合,而且恰恰与菩提心背道而驰。
什么叫做“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菩萨在无量劫以来修持六度万行的过程中,为了利益众生而舍掉自己的头目脑髓、国城妻子、身内身外、珠宝钱财,一切的一切都慷慨地布施。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出现何种艰难困苦,都能做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难度能度的勇气和菩萨精神,就犹如山王坚固、不动摇、不疲惫,不怕任何狂风暴雨、炎炎烈日一般。
再者,菩提心有两个侧面:一、是大悲心的侧面;二、是大智慧的侧面。前者是利他的角度而言,后者是自利的角度而说,阐述的角度不同。大悲心下缘众生,大智慧上缘佛果,但实际上是一体的。只是为了体现出大乘不共拥有的特色和强调超越所有世出世间的一切悲心与智慧之故,所以说“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因为小乘行者缺乏利他之心,所以他们的悲心是偏差的,绝不可能遍于十方。再说世间的众生不具备不依二边智,因为他们不是对“有”的执着,就是对“无”的执着,始终摆脱不了任何一种边。什么是二边?所谓的二边,就是有和无,净和不净等等,凡是二元对立的一切万法都是二边法。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说:“有无是二边,净不净亦尔,是故有智者,离边不住中”。
若有人问,对二边的执着有什么过患呢?对“有”的执着者会生三善道,对“无”的执着者会堕三恶趣。正如萨惹哈大师所说:“有执者生善趣,无执者堕恶趣”。无论如何,仍然摆脱不了三界六道之范畴。为什么说对于“有”的执着者生于善趣,对“无”的执着人堕入恶道呢?因为对“有”的执着者,由于相信因果,谨慎取舍之故,虽然会生于三善道,但是仍然对万事万物产生实有的执着,所以陷入于执实,执实是常见;对“无”的执着者,不相信因果,不谨慎取舍,不但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还会堕入于三恶趣深渊,这就是执无所致,执无或者执空是断见。龙猛菩萨在《中观根本慧论》中说:“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所以常见和断见是漂泊轮回的最大因素,也是中观派所破除的恶见。
菩提心或大悲心是着重于福德资粮,即方便法门;不依二边智是着重于智慧资粮,即智慧法门。相对而言前者侧重于世俗菩提心,后者侧重于胜义菩提心。如果这些方便的法门被智慧般若摄持的话,它们就成为了出世间法,若没有被智慧摄持,所有一切方便法门都是世间法。
换句话说,这些方便法门是否成为出世间法,取决于是否三轮体空的摄持。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所说:“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由于三轮生执著,名世间波罗蜜多。”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两种菩提大道,这两种缺一不可,就像是凤凰的两只翅膀一般重要。
虽然声闻和罗汉他们透过自己的苦修而证得了人无我,断除了烦恼,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达到了相应的境界。但由于缺乏了菩提心,所以在数劫之中安住于涅槃,导致失去了积累福德资粮之机会,这就是他们拖延成佛的最大原因。而大乘行者发了菩提心,修持六度万行之故福德资粮圆满,因为具足福德资粮才不会停留于寂静涅槃之中;大乘菩萨证得了人、法无我,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缘故而智慧资粮圆满。有了智慧资粮才能从轮回中获得彻底解脱,这就是无住二边之涅槃,也是“智不住轮回,悲不弃众生”的菩萨精神。
如果我们相续中生起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不仅仅能成为标准的大乘行者,也能确保趋入无住涅槃之彼岸。虽然菩提心是究竟佛果之根本,但菩提心也非是无缘无故地自然生起,而是具足慈悲心的基础才能产生。若不具足慈悲心,菩提心无法可言。同样的道理,若不具足善良真诚之心,慈悲心也无法建立。连一颗真诚善良之心都不具备的话,还想修成菩提心,就是好高骛远,这确实有一点不太现实,而且会导致空中楼阁的结果。
如今有些学佛人对佛法的闻思和研究非常努力,佛法的知识也相当渊博;也有些人对持咒、诵经、观想、禅修等都很专心,吃素斋戒也非常认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相信这些人都有达到了相应的境界。然而,却有少数人学佛修行的同时对父母、家人、金刚师兄、邻居、乃至整个社会的态度仍然冷淡、无情,不够真诚,也不够包容,这种人的素质品德没有明显提高,甚至有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比不学佛的人还差,佛教界当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景。
我们在无量劫之中非常难以遇到既殊胜又微妙的正法,如果佛法对我们不但起不到断除我执和解决烦恼的作用,且无法使之获得生起慈悲、开启智慧的效果,反而导致了负面的结果,就好比长年多病的一位病人好不容易得到的妙药,不但起不了治疗的作用,反而造成中毒的结果一般,是多么可惜又可怕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修行上缺乏引导还是自己的知见错误,非常值得加以思考。
我们学佛修行人不应该修的时间越长反而对众生越冷淡、越无情,若不谨慎的话,这些态度很可能成为了妨碍生起菩提心的一种大障碍。学佛人随着时间的积累更应该成为一位充满善意、有怜悯心以及温柔的人,并且以慈悲和关怀,真诚和包容的心态来正确地对待众生。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意思是说,当我们看到众生的时候,以真诚和慈悲地眼睛凝视着众生,而且看到众生的时候心里要发自内心地想,由于众生的存在,才会圆满我们修行的成佛之道,我们的一切成就完全都是依靠众生而增上,依靠众生而圆满,所以众生给我们带来的恩德与诸佛的恩德一样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证与理证来明了众生是值得尊重,也是值得恭敬的。
菩提心不仅能令我们证得圆满佛果,还会让我们在获得佛果之后,以无缘大悲之心利益无尽无边的众生。菩提心既可自利圆满,也会利他圆满。对初学者而言,我们的相续中生起胜义菩提心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首先要想方设法地努力修好世俗菩提心。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修心七要》中所说的自他交换的窍诀。正如寂天菩萨所说:“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
自他交换的修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一般而言,自他交换的法门是保密的一个殊胜窍诀。对谁保密呢?对小乘行者是保密的。为什么对他们保密呢?因为他们的修行是以出离心为起点,以个人解脱为目标,所以他们无法接受此大乘殊胜之法门。不但不接受,还会产生邪见等导致不良的结果。从佛经里众多的公案中我们可以得知,往昔很多小乘的修行者因听闻到大乘的殊胜佛法而吐血死亡。因为大乘的法门极其殊胜,而小乘行者的根器不够成熟的缘故,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所以自他交换之殊胜妙法对小乘行者是暂时保密的。正如《入行论》中说“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
“自他交换”的殊胜窍诀是针对于大乘根器者而宣说的,如果学佛人透过修持“自他交换”而修持成功世俗菩提心的话,那么胜义菩提心就会自然生起。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说法,对利根行者来说并不需要透过这样次第的修持,同时就可以生起。不过这种修行人在当今的末法时代里恐怕是稀有罕见了。
所以《修心七要》中关于胜义菩提心并没有做详细的阐述,主要内容讲的就是世俗菩提心。因此我们应该先从世俗菩提心做起。而且首先我们应该先要做一个既善良,又真诚的人,踏踏实实地从心地善良和思想清净的基础上好好地培养慈悲心,然后再进一步次第的修持,逐步将慈悲心升华为菩提心,这样才会达到实际的效果,才能与佛法相应,也会有所成就。一旦世俗菩提心生起了,才会确保使我们的相续中生起胜义菩提心,获得圆满佛果,并能利益到无尽无边的如母有情众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