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圆春法师:随念三宝经释 第3课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来源:   作者:圆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圆春法师:随念三宝经释 第3课

 

  随念三宝经释 无尽吉祥妙音

  (第3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今天一起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随念三宝经释——无尽吉祥妙音》。

  现在我们学习这部注释的引文部分,而引文部分分了三段:第一是思维苦而引发寻求依住之心,第二是观察法而认定自己的皈依处,第三是以认定皈依处之后应当随念。对于前面的第一个内容,我们已经学习。

  今天我们进入到第二段的内容,也就是“观察法而认定皈依处。”当中也就是首先要了解:“谁能够做我们的救护?”他有这样子的能力,我们就认定为导师。那么怎么认定他是导师呢?最主要他的这个教法能够熄灭痛苦,所以就是要在教法上面去认定。“人是谁?”这不关键;关键他有什么法!我们要从轮回当中的痛苦里面解救出来,这就必须要有一个办法,假如没有办法,那么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人?他没给你这个办法,那你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痛苦的问题。假如普天之下我们都没有遇到有一个导师的教法能够熄灭痛苦,那我们不管依止谁,最后面对着痛苦我们仍然没有办法。所以最主要是在这个法上面去进行观察。

  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全知麦彭仁波切就说:

  【智者们善加观察:于此世间,谁方具有通达灭苦方便之智慧、欲拯群生之慈悲,以及具备救护能力之事业?善加思惟时,对梵天、帝释、淡黄仙人等方,不生嗔恨,对佛薄伽梵亦不起贪执,唯以谁能彻底救拔,即应持彼为皈依处。】

  这当中所给我们指示的,判定皈依处的标准就是如果谁具有熄灭痛苦的慈悲力,那他就是真正的导师;如果他没有熄灭痛苦的智悲力,他就不是真正的导师。是不是真正的导师,就是看他能不能够熄灭痛苦;就是在这里面说:“唯以谁能彻底救拔”,这一点做一个标准,这是我们皈依处的一个标准所在。也就是说他是能够救拔,而且这里面说是彻彻底底的救拔,假如不能彻底救拔的话,还是没有彻底地解决问题。只要没有彻底地解决问题,那我们还会处在痛苦当中。所以就是要看谁能够把这件事情根本性地解决。这个事情从根本上能解决的人,那就是我们的这个皈依处。

  所以这个标准一认定清楚以后,自然会知道,原来他必须要具有三个方面。其实总的来说,就是“能彻底救拔”,这一句的话只是个总的说法。这句话展开来呢就必须要有“智、悲、力”这三个方面,为什么要有这三个方面呢?因为首先他需要具有通达灭苦方便的智慧,也就是说他自己内在自利是圆满的,也就是说他有这种能够通达灭苦方便的智慧。他还有一个发心,是能够帮助我们的,有帮助我们的慈悲,也就是欲赈群生之慈悲,他愿意帮助我们的发心是存在的。如果这个发心都没有的话,我们即使遇到他很有智慧,我们也不会依他而得度的。然后虽然他有这种发心,但是光是有一颗好心,没办法把他通达的智慧拿去救人,那还是不能够作为我们的依靠处,也就是说心是好心,但是做不了这件事情,那这个能力不够的话,还是不堪作为一个依止之处。所以必须具备救护能力的事业,这三个侧面都是要具足的。

  这个慈悲和力就是显示在利他上面,然后这个智慧主要是他自己有这种自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这个侧面是圆满的,然后他利他方面的发心和能力也都是圆满的,这样我们才能够依靠他得度。就像尼采说的:“要想把光和热带给人间,首先心里必须要有太阳。”如果心里一片黑暗怎么照亮这个世间呢?假如内心没有通达灭苦方便的智慧,怎么用这个智慧去解救天下苦难众生呢?即使有好心,如果没有这个智慧,那这个好心也只是一个无望的好心;所以智慧要遇到慈悲以后,智慧才会有利他的作用。然后慈悲遇到智慧以后,这个慈悲才会有真正的利益的这种能力。其实后面的这种能力,他没有说在智悲之外单独立下来的,其实就是由智悲这两个侧面真胜圆满的时候慢慢他显发出来的。但是就是我们分开的时候,可以单独把这个能力讲出来,这样就显示他是最为圆满的,能够彻底救拔我们痛苦的一个人。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在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所以后面就是在给我们强调,善加思维的时候如何去把握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态,必须是一个客观公正的心态,假如这个心态我们不客观公正不正直,那么害苦的是我们自己。不是说我们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把别人怎么样呢?然后我们贪执自方,这又能够怎么样呢?其实面对着抉择的时候,这个抉择必须要如实地抉择,他不能够出偏差和错误。一旦出现了偏差和错误,自己就会出大问题,出大乱子,选择上面就会出大问题。所以观察者必须要有一个正直,这个正直客观是我们观察、思维不出问题的一个顺缘。即使我们是一个智者,前面讲到说:“智者们善加观察。”必须要有智慧去观察,没智慧的话也无法观察。

  前面讲到说“智者们”,不是说愚痴的一个人,没有能力观察的人,而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有时候也会上自己的当,为什么会上自己的当呢?就是因为自己有贪嗔痴心,有些人虽然很聪明,由于不正直,他的智慧就会出偏差。所以有智慧还必须要有顺缘,他的心态是四平八稳的、不会偏袒,人为的给自己制造一些违缘。观察的时候虽然有智慧,但是还要把违缘遣除,这个违缘就是不正直、有贪嗔心。如果观察者他不正直,生起了嗔恨和贪执,那么就会人为地影响观察的结果,由此会产生巨大的偏差和错误。这样就会自己上自己的当,受自己的骗,永远都会处于自以为是的上当受骗当中。自己虽然自以为是,实际上早就上自己的当了,已经受自己欺骗了,这就是自欺欺人。后来虽然这个结果我认为是对的,但实际上离真实十万八千里,所以必须不上自己的当。

  这个贪嗔就是自己让自己受他的欺骗而上当,使自己观察到的结果不能触及到事实的真相。我们看这当中说:“梵天、帝释、淡黄仙人”,这都是些名称;或者“佛陀”这也是个名称;对于这个名称,他代表一些人。对于这些人,我们由于名称,由于这些身份,我们有时候就在人上面依人不依法。实际上,这个地方是要我们观察这个人是不是具有一个能力的。我们就看他的名声,而不看他实际的内涵,这样是很可怕的;所以不管是梵天帝释淡黄仙人。他是什么样的名字不管,还有佛陀薄伽梵,这个名称也不管。这个名称,我们不要受他的表面现相的诱惑,不要受他的制约,而是要放下这些身份、名称、背景,完全要看他实际功德是怎么样,“实际功德”是我们所要观察的这个重心。而嗔恨和贪执如果不是由于实际功德而引起的,我们绝对不应该去做这种冒险的自我毁灭。就是要看实际功德,实际功德就是后面所说的谁能彻底救拔;能彻底救拔,这就是他的一个实际的功德。这是我们皈依处的标准。

  我们“皈依”,不是皈依一个名声、不是皈依一个地位、不是皈依一个形象,而是皈依他的实际的功德。他有功德才值得我们皈依,他有好的名声这不是我们皈依的一个原因。我们假如在名称上面上当受骗,用一些名不符实的东西来安排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这样做对自己太不负责任了,这样会毁了自己的一生又一生。只会得到凄凉和悲惨的结局。我们谁都不想让自己达到这样一个最终的结果,不想收拾这样的一种结局;我们都想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想解决实际问题就要观察他的实际功德,就不能够贪虚名,不要受表明的这些名声的影响,而要观察这个名称后面所蕴含的实际功德。他的内容是什么,这样观察清楚了以后才能够获得真实的观察结果,这样的结果才是有参考价值的、才是可靠的、才是值得信赖的。面对这着这样一件生死攸关的生死大事,如果我们观察的结果没有参考价值、不可靠、不值得信赖,而自己又轻率地把我们的命都交给他了,最后我们就只能是没命了、没救了。

  所以“正直”很重要,这个地方讲到的“正直”他是以一个和生死大事直接关联起来的。我们的生死大事必须要面对着现实,要活在现实当中,活在现实当中来观察实际性,具有的这个功德。这样通过正直获得了真相以后,才是为我们自己负起责任。因为我们要为自己的皈依负责,千万不要对自己的皈依一点都不负责,所以在观察上面,这里面教戒我们要远离嗔恨和远离贪执。这样观察认定的过程,不夹杂这些贪嗔情绪的违缘的影响,我们所抉择的结果,依靠我们的智慧去努力的话,他就会接近真实而不会出偏差、不会出错误。一旦出偏差出错误的话,那就全完了。如果不出偏差、不出错误的话那就真的好了,所以这是我们要从正反面去反复地去思维的。我们仔细看一下这种贪执,假如说你贪执自方的一个法,或者你贪执一个人,贪执一个名声,这样的话对于他的功德你会去浮夸的。就像以前在五十年代一种浮夸风,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因为这个浮夸风,最后没有解决人民的饥寒问题,很多人因为这种浮夸风,最后饿死了。假如我们去浮夸这些功德,那是得不到任何的意义的,得不到任何的利益的。

  因为贪执我们去浮夸没有的功德,同时因为贪执我们会隐藏他巨大的祸患。假如他是一个恶魔的化身,然后你把它看成天尊一样,最后你就会被这个恶魔给吃掉。如果我们在观察一个皈依的对境,你有颗贪执之心,即使你已经看到他的巨大缺陷,你还是视若罔闻。就像我们世间人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再丑的人,他看看起来都是天下最好的。这样就会把对方长得不好的地方你也把它隐藏起来,长得好一点点的地方,你就觉得是天下长得最好的,把它夸大起来。自己让自己活在一种幻想当中,到头来都是自找苦吃,因为他隐藏了这些巨大祸患终究会把我们损失,最后就会让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贪执会让我们在这上面吃亏上当。

  嗔恨也是同样如此的,嗔恨的话就是说本来已经有的功德,我们需要去依止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去隐藏他具有的功德,然后我们本来没有发现他的缺点,最后我们也会鸡蛋里面挑骨头,夸张,或者说添枝加叶的给他无中生有种种的过失。嗔恨的结果就是把一个可以依止的对境最后就远离了、舍弃了;舍弃了以后等于是自己得度的希望,就从此无缘。这种贪嗔的烦恼,虽然能够痛快一时,但是就像古人所说的,将会凄凉万古啊!这个地方教戒我们:“在面对着观察皈依处的时候,要用一颗正直无有虚伪无有偏袒无有烦恼的心,去公平地正直地面对他,所以这当中的名声并不重要。”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很混乱一样的,现在大家都不依止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为什么依止不上呢?一方面有些人不是智者,因为不是智者的话,就会看到有神通的时候就去依止神通,看到能治病就去治病,然后看到有其他的口才就依止口才,看到有相貌就依止相貌,看到他能够对自己说一句好听的话就去依止好听的话,都去依止这些,没有说去依止他的这种智悲力。根本没有去用智慧观察,这就是没有脑袋,这样最后上当受骗的时候又怪责善知识,这就是愚痴的人。愚者当然是很多的,所以很多人都上当了。然后即使有一些聪明的人,就像上师们说的,这个汉地的道友们,本来都是在世间法上面精得不是一般的,都是很有智慧的人;但是面对佛法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笨到这个地步。

  面对佛法的时候本来应该可以有一些观察的智慧,还是没有用智慧去观察这个善知识是不是该自己依止的,这个法是不是真正的佛法。这些都没有去用一个观察的智慧,因为大家就觉得不应当观察,其实佛陀讲到了:“即使我和我讲的法不管是什么样的这个法,你们都应当反复地去观察。”佛在经当中是这样子说过的。 “不能观察佛法”,这是一句不应该说的话。如果你是带着贪、嗔、痴的心去观察佛法的话,这是不应当的。假如你是以一种公平正直的心去如实地观察,这是佛陀在佛经当中教诫我们的,甚至要让我们反复地去千锤百炼,就像提炼黄金一样的去反复地观察,这样才能够认识佛陀、认识佛法。

  所以,观察是很重要的。要有智慧,要去观察,观察的时候要带着公平正直的如实的心,千万不要带着贪嗔。否则的话,现在有些人依止错了善知识,就是因为一方面不观察,一方面不用智慧,一方面在这个过程当中,以贪嗔的心把真正的善知识远离了。真实是善知识的没人依止,又用贪执之心对于一些本来没有功德的、本来有过失的就去隐藏(其过失),一班人就一窝蜂地去依止一些看起来不像是善知识的恶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只要有贪嗔之心,(就会)吃亏上当、受尽欺骗、吃尽苦头、损失惨重,这一切都是由于在观察的时候不如实。其实,这个地方展开来说会涉及到很多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的出现)都是我们没遵循这里所说的观察的标准、观察的心态,而由这些方面引出来的过失。

  你要依止一个善知识,他是不是你的皈依处,就看他能不能彻底救拔你,这是一个衡量的标准。(要看)他有没有智慧、有没有慈悲、有没有能力,而不是说他有没有神通,会不会说好听的话,不是这些。所以,就是要看他的智悲力。然后,你在观察的时候,还不能够带着成见,不能够有贪嗔,这样你才会找到你真正需要的善知识。依止三宝是如此,即使进入到三宝门中后,有些人依止善知识也会在观察上出错误。所以,这里讲的是观察三宝的时候,我们依止世间当中任何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在寻找皈依处的时候是这样的。在面对上师、善知识的时候,其实也是同样如此的,(要看)他有没有救渡你的这些法。

  【如是以事势理衡量,如导师释迦王,我们虽不能现见,然而其所说正道——以三种观察清净之轨,真实见为是堪能止息三有的方便,从此处推证,宣说此方便而自己具有现见之智慧、为他宣说之慈悲,以及以如是方便从三有衰败中彻底救拔之能力者,唯一是佛薄伽梵。由此引生胜解。】

  前面我们讲到,观察善知识和观察佛陀有点不一样,也就是说,善知识不一定已经达到佛陀这样的圆满,但是他可以无有错谬的依靠佛陀的教法去引导。但是,如果是观察一个导师、教主,就要观察他自己的能力,他自己依靠他的智慧、慈悲、能力来圆满地为众生做到这一切,这就是他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圆满。而善知识的这些条件不一定都需要达到圆满,但是这里所说的观察的这些道理,就像前面所说的,我们可以用到很多方面去为自己的修行、生生世世的慧命负责。

  这里,我们来看看以势事理来衡量,也就是以一个不可扭转的观察的力量的理(来衡量)。势事理,就是以事实的势力,它的这种趋势,以一种不可逆转的结果给我们呈现出来。用势事理观察的结果就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你怎么观察,出现的结果都是不可改变的。这样能抉择出一个导师的话,这个结论如果是不可改变的话,我们就可以踏实地依止。所以首先要以理衡量,千万不要以情绪去衡量,要用理观察。

  这里就举例“如导师释迦王”。我们虽然不能现量见到他和外道的其他导师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功德、他们的能力有哪方面的不同,但是他所说的正道法,我们是能够接触的。虽然佛陀没有在世间,但是他的法身舍利还是代表着佛陀,三藏十二部的这些典籍以及实修者的正法,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佛陀成就众生的所在。

  对于佛陀所开示的正道法,我们要以三种观察去衡量。三种观察就是现量、比量、教量。对于他的这种智慧,我们就要通过他的正道去观察,他是不是真实有一个智慧。对于佛陀所说的道,以三种观察去观察之后都是清净的,这样的一个正轨,就说明他智慧确实是不可思议。这个清净是体现在哪里呢?也就是说真实见到“是为堪能止息三有的方便”,就是真实见到,而不是没有真实见到,是“堪能止息”,而不是“不能止息”。通过现量、比理观察之后,它都没有垢染,也就是没有“不成”、“相违”、“不定”等这些侧面,观察之后都是符合于真理的,方方面面都说得通,方方面面都符合事势理。

  所以,最后一观察的时候没有相反的方面,也就是说没有“不堪能止息三有”的侧面;观察之后,是一个完美的、能够止息一切三有轮回痛苦的,这样通过事势理衡量之后真实见到了,这种清净的正轨就能够推出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为什么呢?“从此处推证,宣说此方便而自己具有现见之智慧”,佛陀是以他的自力而宣说的,就像前面说的,善知识不一定依靠自己的自力而宣说,他可以转述佛陀的教法,菩萨、声闻等都可以依靠佛的能力而宣说,而佛陀就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他现证以后如证而说。佛陀自己宣说了这样的教法,就说明这种教法是清净的正轨,是堪能真实止息一切众生的方便的,就说明他自己具有这种现见的智慧,否则他从哪儿能够知道呢?天下没有人能知道,但是他能够宣说出来,就说明他是能够现见的,他具有这种现见的智慧。

  然后,“为他宣说之慈悲”,假如说一个人得到好处,没有慈悲的话,他不会愿意告诉别人的,他就会保守这个秘密。就像世间的一些外道、师傅,他在教人的时候都不想说尽,都会给自己留一手,所以他就会保密,他有保密的地方。而佛陀作为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他主动地给一切众生宣说了无量的教法,三藏十二部这种无量浩瀚的教海,正是显示了佛陀无尽广大的无碍慈悲。和世间人不一样,对于世间人,你让他说,他就说:“我凭什么说?除非你给我做点什么。”然后给你说一点的时候,又保守一点,给自己留一手。而佛陀不一样,佛陀是彻底的慈悲,所以毫无自私自利的为普天下一切众生宣说了相应的一切的教海。这就是,无量广大的教海体现了佛陀无量广大的慈悲。所以,他有这样的为众生宣说的慈悲。

  还有,佛陀有“以如是方便从三有衰败中彻底救拔之能力”,就是说,佛陀通过种种事业,将众生从三有的衰败当中彻底地解救出来,他是通过什么来救众生呢?就是通过转*轮的方式等等。转*轮只是众多方便当中的一个代表,其实有种种的方便,但是最主要的就是以传法的方式,让众生从中得救。佛陀怎么引导众生呢?最根本的就是要讲经说法,通过法的甘露妙药而救渡一切众生,所以这样就截断了三有衰败的这种作用,使一切众生能够从与“三有”从此道一个“再见”。这就说明了佛陀的能力不可思议。历史上,从佛陀传承教法以来,就纷纷看到一切修行者都从三有衰败当中,有无量的救拔能力显现,也就是说很多修行者从“三有”里面解救出来了,成为圣者,超凡入圣,成为声闻罗汉、缘觉罗汉、圣者菩萨,成为祖师大德。这些都是从历史上面看到佛陀救拔的能力,佛陀在世的时候是如此,佛陀圆寂以后也是在无量的涌现着成就者,这些都是佛陀的能力所在。

  所以,我们现在能够起一个善心、善念,这就是看到佛陀教化的能力有多大。我们现在都以为“能够学佛、能够取舍因果”是很平常的事情,其实为什么你能够取舍因果、能来学佛、能够皈依三宝呢?为什么你能够生起菩提心、出离心、能够修行无二慧呢?这都是因为佛陀很善巧地宣说了相应的教法,让我们能够接触到因果的教法而取舍因果,接触到出离的教法而生起出离心,接触到菩提心的教法而生起菩提心,接触到般若的教法而生起般若智慧。这都是佛陀的不可思议的度化的能力(的体现),我们任何的成就都是佛陀的能力所在。所以,佛陀的能力不可思议,乃至到现在我们已经处在末法时代,而仍然有修行人在内心当中起现教法的力量。这都是佛陀的能力所在。所以他有从三有衰败当中彻底救拔的能力。我们大家都学过道次第的教法,都会知道,整个成佛的教法的系统是怎么样的,完全给我们开示这种系统化的教法。尤其我们学般若的道友都知道,所有的教法如果遇到般若的话,就会完全成为一个解脱自在的因。

  佛陀能够用般若这把宝剑将整个轮回的根本一刀两断,你看,佛陀的能力有多大呢!不可思议!所以,佛陀就会用种种善巧方便,让我们用他的教法来解救我们自己的轮回。这就是佛陀的能力不可思议。我们去观察,在所有的人的所有宣说当中,只有佛陀宣说了这一种能解救轮回衰败的唯一的一个教法。所以,在所有导师当中唯一只有佛薄伽梵是我们的真正的皈依处。

  “由此引生胜解”,就是由这样的观察,我们就会从内心当中深深地来认定,我的皈依是导师——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像古人所说的“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己是佛法富贵人”。你看,读了《首楞严经》以后就知道,它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说透了,而世间的所有宣说都是垃圾,都是一些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的胡编滥造的虚妄分别,这样看了以后,所有世间的书和佛法一比较就都是糟粕了。知道了最了义的《华严经》后才知道:我不仅能在三有当中解救出来,甚至还能够享尽法界的一切富有,我是多么幸福的一个人啊!

  皈依了三宝以后就是要有这种幸福感,有一种万幸,不幸当中的万幸。虽然自己不幸在轮回当中,但是自己万幸遇到了佛法,佛法是由导师释迦佛所宣说的。确实,佛陀的智慧不可思议,佛陀的慈悲不可思议,佛陀的能力不可思议,我才能够将自己所有的安乐的问题、所有的痛苦的问题全部能够达成自己的意愿;这样才能够感激佛陀。所以,遇到教法我们要观察,闻思以后,如果真正懂得闻思,会对导师佛陀生起无比的信心。如果闻思了教法后对佛陀没有起信心,那就是自己肯定没有好好闻思,或者是“闻思”出问题,自己的闻思肯定是有问题的。

  一方面我们要在皈依之前观察,实际上皈依以后学习佛法也是我们生起信心、不断增长信心的一个方便。“皈依”这个法其实是在入佛门之前要修的,入佛门以后也是要修的,不仅仅是入佛门后要修,甚至乃至没有成佛之前都要修的。《华严经》十地品当中,一到十地的菩萨,每一地都是不离念佛、念法、念僧的,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连十地菩萨都在皈依三宝,何况是我们这个薄地凡夫。这个皈依的教法,虽然全知麦彭仁波切首先让我们观察导师这些,我们以为是不皈依之前是需要观察的,我已经皈依了,不需要这些,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无知而已。其实皈依后,这些都是要反复运用的,这样运用了之后,我们的皈依才是一个真资格、到量的皈依,否则没到量的皈依是不可能生起它的力量的,要不断由此引生胜解,由此引生胜解不仅在学佛之前,学佛以后还要不断的生起这种胜解,后面会提到,这种胜解会让我们生起信心,这种信心会让我们生起皈依,这种强大的皈依会让我们获得三宝的巨大的救护。

  下面具体来解释。我们前面讲到,生起了胜解,觉得佛陀是唯一的皈依处,他是唯一具有从三有衰败当中彻底救拔能力的一个大士夫,为什么呢?怎么让我们知道佛说的法就决定具有能够止息三有这种方便呢?其实上师给我们点得很清楚。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接下来的教言中都是用缘起来观察,这就像宗大师《缘起赞》当中所说:“由见宣说何等法,智者宣说成无上;胜者见诸缘起法,垂是教戒我敬礼。”就是通过宣说的法,他的法是无上的法,那么他的宣说就是无上的宣说,由于他的宣说是无上的宣说,这样的智者是无上的智者。就是观察法:法是高的,宣说高,那么这个人高;如果说,法是低的,宣说是低下的宣说,这个人的话也高不起来;成为一个无上士,那他就有无上法,有无上宣说。

  佛陀的无上宣说是什么呢?就是宣说了缘起法。正因为是这样,那么缘起法是所有宣说当中的无上宣说。宗大师说,他的这种教戒我就来恭敬地顶礼。宗大师说要顶礼佛陀的时候,就是在顶礼这样的一种宣说。什么宣说呢?缘起法的宣说。为什么呢?宗大师也讲了根据。不仅是宗大师写了这个缘起赞,包括像龙树菩萨等等这些祖师大德也写了赞叹缘起的偈颂。宗大师讲到,“世间所有诸衰损,其根乃为无明暗;由何观照轮回灭,是故宣说缘起法”。也就是说,世间所有的衰败和损害,我们受到衰败、我们受到损害,这一根本是什么呢?就是无明黑暗。由于观察什么能将这个无明黑暗遮退,让它消失,让它寂灭,佛陀就从缘起上面宣说了这个缘起法,让我们还灭这一切衰损的根本。

  宗大师接下来说,“尔时具足智慧者,如何由心不了知;世尊圣教之心要,即是殊胜缘起道。”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一点,那就应当了知,只要我们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我们心理面就要知道世尊佛陀的圣教,最根本的心要就是殊胜的缘起道,缘起能解决轮回的问题,解决我们一切痛苦衰败的问题。宗大师为什么要做这个缘起赞?他说:“如是故于依怙尊,称扬赞叹多门宗,除说缘起妙法外,何得余法更稀有。”为什么要赞叹缘起呢?佛陀世尊的无上宣说就是这个缘起。这个无上的宣说是因为它能解决所有轮回衰损的问题;其他教派、其他导师根本没有宣说到这样子能够解决无明黑暗的缘起妙法。因此我们称扬赞叹依怙世尊,在很多的赞叹方法当中,最主要的、最稀有的就是要去赞叹缘起妙法。这样子赞叹缘起妙法正是赞叹世尊,因为只有世尊才能宣说缘起妙法。缘起妙法的伟大正是世尊的伟大之处。缘起妙法能够体现的作用是让我们彻底在三有衰败当中获得救拔,缘起法是很殊胜的。

  下面的观察都是从缘起上面:学般若班的道友为什么在需要学《随念三宝经》呢?其实学般若也是在学皈依,学般若法殊胜才知道本师佛陀是怎么殊胜的。假如不懂般若,不知道这么殊胜、奇妙的妙法,你从什么去知道佛陀最深的让我们值得赞叹的地方呢?越是法深越是法殊胜,越是觉得导师殊胜,越生起巨大的信心。

  分两段,第一段:苦从缘起生。

  这个决定“苦从缘起生”就能够让我们找到解决痛苦的办法。首先要观察痛苦是怎么出现的?不管什么样的痛苦你去观察他的生起的因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痛苦?这是最关键的。有第一步为什么会有痛苦,才会有第二步怎么解决痛苦。首先要观察苦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按全知他老人家的原文,依靠引导一步一步的观察下去。

  【并且,如果以循着依怙所说教法光辉的无垢智慧作观察,则茫茫三有轮回诸苦,并非无因自然而生,若无因生则决定有恒有恒无的过失。】

  “循着依怙所说教法光辉的无垢智慧作观察”,假如我们靠自己去观察,究竟怎么产生的痛苦?如果说靠我们就能想得通的话,那我们就很了不起了。我们天下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想通这件事情。也就是说,痛苦是怎么形成的?痛苦是怎么产生的?我们没有谁会知道这个答案。如果知道这个答案的话,我们早就依止了佛法,早就会获得了解脱。世间的任何一个教派,任何的教主,他都没有观察这样子的结论,所以这里面说要依循著佛陀所说教法光辉,依靠这种无垢智慧去照亮我们这颗无明黑暗的心,我们没有这种明见真实的智慧,那就需要借助佛的这盏智慧的光芒,让这个光芒照亮我们智慧眼目,去看透这个三有轮回痛苦的真相所在,所以是要依靠佛法去观察。

  思维观察的时候都是要紧随着这盏明灯的指引。这盏明灯假如说,我们借用佛法,观察的结果当然是佛陀故意引导我们的一个结果。但是,如果这盏明灯他是一盏误导的灯,你可以这样子说。你如果是随着这盏灯的指引,最后你走错路了,那可能说有这样子的问题。其实这盏灯是把整个世界照亮,他不是说是把某个角落给你照一下,然后故意说你看这怎么样,这是一条路,然后他故意偏袒的给你去指,对这个世界他都是一片黑暗的,那这样子的话,是会误导你的。但是,假如说这盏明灯,或者说这个光辉,他是普照一切世界,去让你把整个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透透彻彻,把所有的世界看透彻了,那么他没有误导你,最后做的这个抉择是你看透了整个世界真相以后所做的抉择,所以这种抉择是可靠的。这种引导并不会误导,这种引导正会让我们从这个真相当中看透这个世界。所以,这不像说是仅仅是一盏孤灯,在黑暗当中给我们照一小条路,他是让我们看到这个大太阳、大热轮在虚空当中把整个世界照得透亮以后让我们看清万物的真实,所以是这样子的一种光辉。

  所以,以循着这种教法的智慧,你不会吃亏的,你不需要故意上当,因为什么呢?下面就讲到说:“则茫茫三有轮回诸苦”,这不是照一种苦,是把所有的苦都拿来作为观察的对境,不仅是把一个地方的苦,把所有世界的苦拿来观察,把整个轮回整体的苦拿来作观察;所以,他没有一种偏袒的观察,不是以偏概全的,不像前面所说的一盏孤灯给我们照亮一小块地方,他是把所有整体十方世界的苦拿来作为观察的对境,所以说照亮这一切苦的真实情况。这一切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就是并非无因自然而生,这是一个结论(下的结论),就是我们观察的结果。

  原来每一个苦都有他的因生,不可能是无因,自然而然出生的。所以,这个观察的法,就是轮回诸苦。观察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非无因而生。那为什么是这样子呢?智慧的教法照亮我们的内心,就知道有一个根据所在。根据在哪里呢?就是说“无因生”则决定有这种恒有、恒无的过失。为什么呢?这个根据是很充满力量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说明:假如他是无因生,由于不观待因,那么即使是这个痛苦的因,已经积聚了,还是不会产生痛苦,就是说恒时没有痛苦。然后,由于他不观待因,即使没有积聚这个因的时候,这个苦还需要产生,产生的话就会有恒时有的过失。这两个情况在现实生活当中与现量相违,与我们所感知的这种苦的存在的真实情况是违背的。也就是说,苦由于是不关待因的,苦因不积聚的时候,仍然需要存在。那什么时候都是痛苦存在,他不观待这个因积不积聚,所以它必须要存在,无条件的有这个苦;或者由于苦不观待因,即使苦的因缘积聚了,和没有积聚是一样的,那就等于苦不观待条件,那么它也无条件的不存在,如果无条件的不存在,那就恒时的没有苦。所以这个世界要么就是一个人,他一直苦,或者他整个世界都是苦,没有一刹那、一秒钟的快乐出现过;或者这个世界都只是欢天喜地,从来都没有一刹那哪怕一丁点的痛苦,一个都不痛苦,那就成了极乐世界了,所以这样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有因,否则痛苦要么就是永远不存在,要么就是永远存在,这与现量我们感知是相违的,所以不可能。

  然后下面成立痛苦不是非因生,全知麦彭仁波切说:

  【同样,也非常法大自在天等。非因产生,因为并非因果以彼有则随有,以彼无则随无的缘故。】

  “彼有则随有,彼无则随无。”这是观察一个因和果的关系。这个因果之间,以彼有则随有,以彼无则随无,这个“彼”字指的就是因,因有了,果就有了,没有因的时候,果就随着没有了。什么东西都是依靠因存在,那么这个因就是果的这个因,而这个随他而有、随他而无的就是它的果。这就是随有随无,也就是随他而有、随他而无,也就是他有的时候它就存在,他没有的时候他就没办法存在,这样是它的因。

  常法的大自在天是不是这样的因呢?那么我们就想一想,假如说一切的因缘都积聚了,这个时候即使是大自在天,他说不准它产生结果,也是没有办法的。就像上师举的例子说:假如这个稻种,因缘已经积聚了,大自在天他是一个生稻芽的因,那么这个时候大自在天应该控制这个稻芽不要出生;但是只要因缘——阳光,水土、种子都做好了,农民都准备好了,这时候不管你大自在天高不高兴,反正这个稻芽决定会出来的。然后假如说大自在天他看到一个人,已经生起烦恼的时候,这时候他不想让他积累恶业,这也是没办法的。然后大自在天看到一个人生起了善法,生起了善心,这样子不让他生起善业,它也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这一切都不是听大自在天的话,而是完全靠因缘。假如说大自在天有这样的能力,那我们把所有的因缘都准备好了,就像这个炸弹已经把他点上火了,中间没有浇湿这个引线,然后这个引线已经接近这个炸药,这个时候即使大自在天他说不准它爆炸,他也只能爆炸;假如说这个引线过程当中正要到炸药的时候,我们把他一刀砍断这个时候引线已经中断了,中断了以后,这个大自在天想让这个炸弹无端的炸起来他也没办法。

  所以这不是大自在天所能做得到。只能靠因缘,所以不是大自在天他高兴这些就能出生,他不高兴这些就不能出生;如果这样农民就不需要种地了,只要大自在天让稻芽出来就可以了。那天下就没有农民了,因为我们只要有饭,需要饭的时候,大自在天就给我们饭就可以了,谁都不需要做什么事情,就需要一个大自在天。它赐予我们就可以,他不赐给我们他是这个因的话,我们也没办法,所以只能靠他,谁都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这样子不可能,普天之下都在做这件事情,所以不是以大自在天有,这些法就有。不是以他无,这些法就无。不是靠大自在天,而是靠特定的因缘。

  然后下面总说:痛苦从缘起生

  【一切万法唯是因缘积聚的缘起显现而已,倘若不是从因缘缘起而生,则如石女儿般无有显现可见,如是以具足正量的定解坚固的方式了知确有能断尽痛苦的正道。】

  这就是从正面反面两个方面来做观察。万法是依靠因缘积聚而得以出生的;反面来说,假如不是缘起生的话,整个世界将会变成一片虚无,那么我们眼前就没有任何的显现法。这就等于是,万法其实唯一,要依靠他的缘起。正反两个方面都已经给我们证明了。也就是说,我们现量当中看的确实是农民在积聚种种因缘,想要让他的收成起成果,这个就是果要在因上面积聚,所以这个是从缘起而出生的。假如说不是由因缘而生,就像前面所说的就是恒有恒无的过失;“恒无”,就像石女儿一样,没有任何的显现了,整个世界就是一片虚无,人也没有,法也没有,声音都没有,死亡的一个世界,谁也不知道这个世界,谁也没在这个世界,也没这个世界存在,那等于是一片虚无。

  通过这样正量观察以后,我们就会稳固的方式了知,觉得的的确确存在的一种能断尽痛苦的正道。为什么我们敢肯定确能有断尽痛苦的正道呢?因为痛苦并不是无因生,并非是非因生,痛苦完全是唯从他特定的苦因而生;既然它是由特定的苦因而生,我们把这个苦因认识了,最后用一种方便把苦因拿掉,这个苦决定会随这个断除痛苦的因而熄灭一切痛苦的果,那么我们就不会感一切痛苦的异熟果报了。所以,只要我们找到一条道,这个道,他与苦因相违的,他就可以把苦因灭除,这就是我们希望所在。缘起这条道,就是我们观察到解决问题的一个妙法,如果这个世界不是缘起生的,那我们就无法办成任何事情。就是因为缘起,我们依靠断绝他苦的缘起,就会建立一条断除苦的道,如果能找到建立安乐的缘起,那我们也能找到生起安乐的一条道。不管是从世俗还是从胜义,我们都可以依靠缘起而展开,对二谛的认识。我们要获得世间暂时的快乐,也是要创造他的缘起;然后想要获得出世间的解脱,就是要断除轮回的缘起。如果把轮回的缘起断除,那么解脱就能出现。所以看:假如这个缘起是一个苦的缘起,那么我们不想要那个缘起;我们就从他的根上面断,这样子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为什么说般若很重要呢,就是它能解决轮回的缘起,轮回顺生的缘起依靠般若能够断尽,所以呢,就是在发掘它的根源,回溯一切世俗显现痛苦的万法,它的源头在哪里 ,在源头上解决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能彻底解决,我们的佛法就是从所有苦的根源上把它解决,所有的苦都能解决,这就是佛法缘起妙道提供给我们观察的智慧和希望。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