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3 初中后善祈愿文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3 初中后善祈愿文
祈愿文是宗喀巴大师造的,文中浓缩了诸菩萨所发的广大志愿,菩萨所发的愿是无量的,最主要的内涵,以简单的偈颂来阐扬,一切皆善,故名初中后善祈愿文。
至诚礼敬诸佛及佛子众!
1.为度无量苦众生,增上意乐广发愿,无欺三宝威势众,令大仙语成谛实。
众生无量如虚空无边,为救度无量众生,菩萨们增上意乐(菩提心的意乐),发无量广大誓愿。导师释迦牟尼佛具足悲心,不欺诳任何一众生,佛依众生不同根器,说了义及不了义法;这是依众生根器,满足众生希愿而说,所说的是无欺法宝。如是修学由佛所说教理,如实修学为僧宝。这无欺三宝,以真谛力量救度一切有情,如是威严利益一切有情。希望佛及佛子们,为了利益广大有情众生,令佛陀教法,皆能成为谛实。
2.祈愿我於一切生,永不颠倒堕恶趣,远离无暇诸生处,获得具足暇满身。
思惟暇满人身的内涵,前面已说过,我们应该真正随喜。获得如此暇满人身,不应该虚度,善为利用珍贵的暇满人身。
3.祈愿既得人身宝,不贪有乐为解脱,出离意乐求梵行,直趣精进无懈弛。
祈愿后世获得暇满人身宝,不贪着世间有漏的安乐,要为解脱努力精进修学;因为解脱最好的身是出家,成为僧众,修行顺缘较多,逆缘较少。但并不是说解脱一定要出家身,不过导师释迦世尊,示现十二相(简略称八相成道)成道,放弃眷属,抛弃王位,剃度出家,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就佛果位,导师是这样示现。西藏的传承上师说:是为了度化众生,为未来众生修行,所以佛陀示现修梵行。追随佛陀的弟子,如果以梵行修行,他的逆缘会减少,顺缘会增多,成就机会较大,如果不要逆缘,出家较为适当,以出离心求梵行,精进无有懈怠的修学。
为何说出离意乐求梵行?梵行是指出家受别解脱戒,僧人所获别解脱戒,如沙弥戒比丘戒。有些人出家的原因,可能觉得自己生活条件不好,为衣食而出家;如果这种意乐出家,所得戒体并不是清净的。当一位僧人要获得清净戒体,意乐必须要有清净的出离心求梵行,不是以衣食贪欲心求梵行。因为当初印度及西藏有些人犯罪,跑到寺院躲避而出家,有这种情况发生过。因此以畏罪心态出家,所得戒体也不是清净的。在印度有位很有名的律师功德光,在解释戒经中说:出家僧众戒,名出离戒;如果以畏罪而出家受戒,名畏惧戒;以衣食贪欲而出家受戒,名贪欲戒。所以真正能获解脱,能促成解脱主因的戒体,唯有出离戒,其余二种戒是解脱的障碍。如果真正要出家求梵行,必须自己要具有清净意乐求梵行。
我们所追求的法,就是涅槃,为涅槃而修学,所修内涵就是戒定慧三学。以戒学而言,佛陀善巧解说,一为在家居士说,一为出家僧众说。在家居士戒分梵行居士戒,圆满居士戒二种;以在家居士身份修梵行,不能造作不净行,名梵行居士戒;只守护五戒,不守梵行,名圆满居士戒。如果不能切实守护五戒,可授五戒中的部分,称为少分戒;如果连一戒都不能守,佛陀说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对出家僧众传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式钗摩那(正学女戒),这些戒属尽形寿,舍寿前必须守护。
当初藏王在桑耶寺内造八洲,有白衣洲及僧人洲;白衣洲是供在家居士修行,穿白衣留头发不剪,留得很长,以持咒闭关修行为主。出家众剃发穿僧服,不可以留长发;在家居士与出家僧人,分得很清楚,各有各的规范,但是菩萨戒及三昧耶戒,在家与出家所受是一样的。出家别解脱戒与现在相同。由於两者的规范不同,但可了知非常清净,而且很容易区分。可是现在白衣不像白衣,出家又不像出家,有双面人的感觉,以奇装异服怪诞装饰来炫耀。有位大师说:「在家又不像在家,出家又不像出家,这种人后世一定会遭殃」。
出家人与在家人有所区分,这是一种戒律规范;至於随便改变穿着,奇装异服只是外形装饰而已,不能表示内心有很好修行。真正修行要从内心改变,内心不改,只是衣服发型,怪诞异状,如同演员演戏一样,根本毫无益处,说句难听的话,只是占了他人的位子,让真正有心出家的人,没有僧房让他人出家居住。如果内心无法生起真正出离心,不想修学,用不着穿出家衣服,挡住他人出家。我看到一些人,有时穿白衣,有时穿红衣,有时穿黄衣,有时穿着很奇怪,连他自己也不知真正该穿着什麽?
我讲一个公案,这曾经说过多次,今天再重覆一次。当初阿底峡尊者,到达西藏俄日,有许多寺院住持,地位很高的喇嘛,大臣等迎请尊者,列队吹笙击鼓迎请。这些喇嘛他们穿着象徵贵族的衣服,因为他们是贵族,在政府中有地位,他们喜欢穿着名为玻罗米尼的衣服,戴上帽子,后面还有一块蓝色的布。当时出家人非常喜欢穿在家人花花绿绿的衣服,这岂不是很荒唐吗?阿底峡尊者见到这种情况,故意用僧服蒙在头上,掉头就跑。说:「西藏的魔鬼来了」!弟子问尊者原由。因为尊者对这些僧人所穿着与戒律完全相违,不应该穿着这种衣服,这是正法衰败的原因。於是这些大喇嘛觉得很羞愧,换了真正戒律相符的僧服,重新列队欢迎,尊者也很欢喜的接受,进入寺院。
释迦世尊语重心长的告诫,三衣一钵;但是我们却喜欢穿上在家人亮丽的衣服,这不是很奇怪的现象吗?第七世法王说过:「出家人不是为了名闻利养,并不是为衣食出家,倘若为此出家,倒不如不出家。因此出家众欢喜穿贵族衣服,是正法毁灭的象徵。」这确实是末法时代啊!
4.祈愿我於披剃时,亲眷资财无阻碍,一切顺缘如所愿,事事如意心愿成。
祈愿我能够披上三衣和剃度的时候,没有任何亲人眷属以及资财等障碍,这些障碍都能转变成为我出家的顺缘,希望如愿出家成为僧人时,事事如意心愿成。
5.祈愿出家尽形寿,谨守师前许誓愿,不论遮罪或性罪,一切时中不染违。
出家僧的沙弥戒及比丘戒,戒体是尽形寿,这种戒必须经由和尚阿奢黎仪轨传授取得,当受仪轨时,会在阿奢黎前许下誓愿,无论性罪或遮罪,绝不违犯。性罪与遮罪的差别,不论在家众或出家众,谁造了都犯,名为性罪,如杀盗淫妄等,不管谁造作都有罪业。佛陀为了遮挡某一种行为,以减少罪染,针对这规定有所违犯,这种罪名为遮罪。如同酒戒,酒本性无罪,因饮酒而丧失理智造业,佛陀遮止不许佛教徒饮酒。佛陀对出家人规定过午不食,出家人已有诺,如有违反即犯。不论遮罪或性罪,切实持守,任何时刻都不违犯。
6.祈愿梵行依大乘,所有深广诸正法,为如母众艰苦行,经俱胝劫恒修持。
如果戒体非常清净,应该修定学,定学是专注一境,专注心名定学,必须先了解如何修法,如修定内涵,修定所缘境要了解,否则无法成就。已具有清净梵行,应该修大乘深广教理,为了救度如母有情,行难行能行,「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在,愿我恒安住,尽除众生苦」的志愿,恒常修持。
7.愿满教证诸功德,根寂调伏具悲悯,不厌利他心坚韧,并为善士所摄持。
当我们修学深广教法,让自己生起教证功德。这同自己的上师有极大密切关系,上师具有的条件,如同「根寂」是守护根门,内心「调伏寂静」,就是三学;第二多闻具有教证功德,第三具有悲悯心,不是为供养,勤勉利他不厌的坚靱心。祈愿有这样的善知识所摄受。
8.犹如常啼依法上,不为身财所动撼,善为取悦胜善士,纵刹那亦离不喜。
犹如常啼菩萨依止法上菩萨,虽然经历许多痛苦及遭到很多逆缘,终能如愿达到目的,最后得到不共三摩地功德。祈愿自己如同常啼菩萨一样,得依止善知识,不为身财所动撼。希望每时刻都能令上师欣悦,即使一刹那也不让上师不欢喜。
9.祈愿空性寂灭理,不为颠倒分别染,诚如对常啼教诲,亦请恒常示导我。
祈愿自己早日生起空正见,不会受真实颠倒执着的障碍,希望上师如同法上菩萨对常啼佛子的教诲,恒常的启导我。
空性不但是深奥的,而且寂灭,是远离戏论;佛陀说八万四千法门,其中唯有【般若经】最为殊胜的经典,并非因为经说最殊胜,就认定为最殊胜。如果唯依另一经作为依据证明,那末在说善择*轮时,也就是【解深密经】,说【般若经】并非了义,因为不能依词意安立。如果依这二部不同经典,一说殊胜,一说不是殊胜的;那末,到底该如何判别【般若经】最为殊胜,这是无法直接办到。而最正确的,唯有依理由及智慧来判别。
要了解佛说的究竟意趣,必须辨别佛经是了义或不了义,但辨别不是依经说,这是了义,这是不了义。换句话说,当经说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就不是佛说的究竟意趣,因此不可以依由词义来决定,这部经是了义或不了义;这部经的内涵如果与实际符合,同无垢正理不相违,不能作其他解释,是无遮法,这就是了义经。
佛教的宗义论师,各宗派见解不同,下部论师认为佛所说的法,都是词义可以安立的,都是了义经。唯识中观二派,唯识说佛说的法,完全可依词面安立者为了义,需要另引伸解释者,称为不了义。因为佛陀依众生根器不同,善巧说适合众生根器的法,所以有时二部经的词义,乍看之下似有矛盾,其实并不相违。唯识宗义论师以佛经的词义来分了义不了义,但是中观应成派的宗义论师,把了义与不了义经,说得更详细,了义是说空性的道理,是胜义谛,不了义是说世俗谛。因此所诠内涵是胜义谛以空性为主,能诠的经典则称为了义经,如所诠内涵是世俗谛,能诠称为不了义经。
「祈愿空性寂灭理」,藏文空性含有,深、寂、灭三字的意义;「深」是说空性是深奥的,因为一切法本体就具有二种性质,一是如所现般不需刻意寻找(无寻无伺)可得的,这一法的世俗谛;一者觉得它的性质,不是如所现般,进一步探求最究竟的性质,经由正理观察,所获得不是如所现的真实,说这一法的最究竟性质,是这一法的胜义谛。如果要得这种性质,必须经由长期正理观察思惟才能获得,要有许多道理才能了解,因此说空性是深奥的。
空性被形容为「寂」。一切事物(法)的现象,如所见般有不同的型态,好坏,美丑,一多等等,各有不同的显现,在无寻无伺下,见闻觉知,各有不同的性质,但在理智观察法的究竟性质时,一切法无有真实,诸法的究竟性是一致的。以这种智慧观察不同刑态的事物性质,所得的答案是无自性。以观察空性的智慧,不会显现种种不同多姿多彩,所谓美丽丑陋的不同相,寂静了这一切世俗幻相,这些幻化消失了,称为寂,平息的意思。
「灭」是远离戏论,灭戏论。戏论分三:一是世俗的戏论,世俗的虚幻相是存在的,如所现般。二是所遮戏论,就是自性。三是真实的执着。此处所要灭的戏论是第二自性。前面所说一切究竟性质,是无真实。我们见到事物的性质,如所现般而已,这些存在的现象,只是因缘和合所现,不是自性或自相存在,如果认为是自性或自相存在,就是所遮的戏论。远离了自性,所以空性灭除了所遮戏论,空性有灭戏论的特性。
能诠深奥寂静灭除戏论的空性经典,我们称为了义经,【般若经】所显示的内涵,就是这里所说的道理,也是空性的内涵。「不为颠倒分别染」,污染有二:一是对【般若经】所显示空性的内涵,不想要学,反而认为随便乱说,而生谤法。二是虽然想学空性,但认为佛陀常为众生说空性,到底空性道理是什麽?虽然观察思惟,但走入歧途,不是正确认识空性,而执那是为空性内涵,这是另一种污染。祈愿我能正确的了知空性道理,不受以上的污染。
当初印度有许多宣说宗义的论师,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大致可分二派,内道及外道;内外道宗义的差别,是补特伽罗我,有无实体的主张;内道主张补特伽罗我,不是独立的实体,所以说无我。但是外道却说我是独立的,常一自主的。如果我不是常、一、自主的,就没有任何作用,那末是谁离苦得乐?没有安立的基础,求离苦得乐,所做所为就毫无意义。如果是无我就不合理,我是非常真实。他们所主张的我,在身心上找不到,因此主张有个与身心无关的我存在,宗义师称为常一自主的我。不但外道如此见解,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强烈的我执,当说到无我时,就感到非常害怕,这些也是颠倒分别染。
佛教的宗义论师,也分为四派,有部、经部认为外在色法,或内部无形的意识,这内外一切法都必须有很坚固的独立基础,一切法才能安立。因此,外在色法坚固的基础,就是无方分极微尘,形成色法的基础,一切色法由无方分极微尘积聚而成。内在由无刹那时分的意识,成立了和合体的意识。因为对一切法实有执着的概念,所以说一切法必须要有坚固的基础才能成立。在四法印中的诸法无我,他们认为是无有常一自主的我,我是由五蕴所安立的假名,但是五蕴是实有;外道所主张离身心以外的我,是不存在的。只能对无我作此解释,因此他们只主张人无我而己,法是实有的,不认法无我;对能诠法无我的【般若经】,认为不是佛说的,主张法无我的是堕入断边。但是空性是遍一切法,他们却主张人空法不空,堕入断边,也是分别染。
上部的宗义论师对空性有希求,他们认为【般若经】是佛亲口说的,【般若经】是能诠空性的经典,但是经中词面说色等眼等皆无自性,这些法都无自性,本身就无作用,只有意识缘取而有,岂不是太荒唐。他们认为【般若经】词面一切无自性,岂不是一切法都不存在了。他们有这种的疑惑,因此说【般若经】的词面主张不能安立,如果只有意识缘取而有,那只是意识捏造就变成什么,本身无有安立的基础,这样就会堕入断边。於是他们根据【解深密经】,认为是最究竟的能诠空性经典。因此,虽对【般若经】有极大的希求心,但对色等至一切遍智一百零八法,都无自性认为不对。於是依【解深密经】说三种无自性的道理。遍计执相无自性性,依他起生无自性性,圆成实胜义无自性性。
认为空性必须要有所空(所遮)的对象,遮处是有法;因此必须有所遮、遮处、能遮的空性;遮处是依他起,也就是基础,所遮的是遍计执,能遮的空性名圆成实,是一切有为法最究竟性质。所遮遍计执名二取(唯识主张心境同性。执取心外有境,离心所现,不是与心同性),称为二取空。遍计执可分为二:一是名相遍计,一是非名相遍计;名相遍计是存在的,非名相遍计就是所遮的二取,就是遍计执相无自性性。所以【般若经】说诸法无自性的道理,不能涵盖一切法,必须分三部分说无自性的道理;遍计执是相无自性性,依他起的有为法依因缘而生,本身无有自性,所以依他起生无自性性,圆成实是不遍一切有为法,所以说胜义无自性性。他们虽然对空性有希求心,却误解空性的道理,这也是分别污染之一。
中观派说【般若经】从色等至一切遍智,一百零八法无自性的道理,可以从词面安立;他们非常相信无自性的道理,对空性也有希求心。可是有些对空性的内涵,认为一切法寻伺,是无法得到,在这时安住在不可得法上,不要起执着,空朗朗的安住在这点上,就是修习空性,就是观空,这是一部分的说法。虽然他们说意识不可缘取而有,缘取就不算修空性。在寻找之下找不到时,意识缘着这点,不起执着名为修空。空性不是意识缘取而有,他们虽然依【般若经】词面内涵,但是见解是错误的。这也是分别的污染。
10.愿诸违越能仁教,宣说常断外道众,彼诸恶师及恶友,一切时中不随转。
希愿所有违越佛陀教诲的障碍都能消除,并愿说常见断见的外道们,他们的恶师恶友,希望我在一切时中不会遇到,即使遇到也不受他们影响。
11.愿扬增上意乐帆,承御精进之疾风,巧驾闻思修船舫,拯救有情出苦海。
增上意乐即菩提心,努力精进修菩提心,拯救有情脱离轮回苦海。
12.祈愿多闻胜惠施,清净戒律贤胜慧,咸令相续转增长,诸多憍慢悉远离。
具有菩提心的菩萨,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断除了我慢;我慢是菩提心的敌人,慢心是认为自己最重要,最了不起,比他人高很多,比他人懂很得多,那才是真正的愚夫。具有菩提心菩萨,会把自己地位,看成低於任何人,「诸多憍慢悉远离。」
13.愿以清净明了智,如理抉择经论义,於不依他智身旁,聆听至言无餍足。
主要的内涵是让我们证量未生令生起,已生起令增长;但是证量与闻思修有密切关系,因此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就非常重要,直接让我们生起证量是修所生慧;修所生慧必须依靠听闻才能成办,所以要多听闻佛说的教理,要对听闻生起无厌足的心。
14.愿以四理所闻义,昼夜如理作意已,依於思惟所生慧,悉断疑惑罄无余。
上面说明要多闻,本偈是要多思惟四理:第一是法性的道理,外如有形体的色法,内如意识是无形的,是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这是法性如是。第二是作用的道理,如同四大,火有火的作用,火是具有烧热性;水有水的作用,水是具有湿性。第三依赖的道理,个别的事法,各有作用,为了令作用增长,必须依赖其他外缘,依赖某种因缘才可以使能力增长。第四成立的道理,每一法都有相同的因缘,使其生或灭,个别因缘不同,与果的相应不同;与果能相应增长,必须依某因,由依某因而成立,如是因如是果,各不相同,因此由依赖而成立。
如同意识本身是唯名唯知的体性,这是意识的法性;意识的作用,就是能够抉择识境的能力。如慈心悲心,悲心是所缘一切众生,怜愍众生,不愿众生痛苦。但是要令悲心增长,必须有利益他人的慈心及了知痛苦的智慧。这种智慧与慈心,在很强烈的时候,生起悲心的力量就越强烈,这是完全依赖因缘使其力量或作用增长。依悲心生起不可思议的功德,累积不可思议的资粮,生起强有力的心量,产生不可思议的能力,这是悲心的作用。生起悲心的因缘以及违缘,经由这种智慧判断,这就是成立。
我们所听闻的内涵,都在四理之中,所以要昼夜作意思惟,不是只听了觉得如此而已;仅是如此,对佛所说的教法,信心很容易动摇,因此不是听了就满足。佛说的教理如同一把钥匙,是打开我们智慧之门,让我们对事实有很多判断的空间,有更广阔的思惟抉择。我们应该勤加思惟,他的法性、作用、依赖,依赖之后成立的关系是如何?反覆作意思惟,有一天产生了定解,就是如此。那末,纵有很多问题,再也不会难倒你了。有了这种信心产生,就是思所生慧,这种胜解,是不可动摇的。
15.祈愿甚深正法义,以思慧获定解时,摒弃俗缠起精进,依静处如理修持。
这是说明修所生慧。首先听闻,听闻之后,反覆思惟,让我们生起定解,以定解的内涵不断串习,令内心相应於定解的善法,才能使内心获得改变,调伏自己内心;真正的内心改善或调伏,起了变化,这是修所生慧。
为何先须闻思二者呢?因为从凡夫地到佛地,要走的路是非常遥远;当我们内心获得证量时,下一步该如何走?要预防那些?获得第二个证量时,会有什么徵兆?要怎样才能得到第三证量,整个道次第先要了解,一直到佛地。到佛地有那些功德,怎么了解成佛之道。我们不但要听闻,了解次第之后,才有信心走上去,这时闻思就非常重要。如同接受世间教育的学生,为了要得博士学位,要从小学中学大学,再进入研究所,这条路必须按步就般铺好,不是一步登天,立刻可以获得。一切有为法必须依赖因缘而生,成佛也同样依因缘而生;如何成佛一步一步上进,阶梯必须要了解。先贤曾说:一棵极苦的大树,不能由一滴甜水而变甜。同样的,我们内心烦恼已经成熟,不可能以一刹那善业的力量,使内心获得改变。因此必须有长久的计划,了解未来应走的道路该如何走,最后,长时持续不断的熏习,使内心得到改变,这样才能调伏。所以说以闻思修改变内心。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修就是反覆串习,串习修的内涵,因为我们都不想痛苦,想要快乐,为何仍然痛苦,原因何在?这是我们要追究的。我们由心造作一切,被心控制,心又被烦恼控制,因此仍旧沉沦在苦海中。我们遇到一些因缘,随时都会引生烦恼,我们的心听从烦恼使唤,因此造作与烦恼相应的恶业,造作痛苦的加行。从今起经由修心改变,由善业的串习力量,把原来心跟随错误的理念──烦恼,改由善相应的理念串习,改变我们的内心。
修有二种方式,一种以境来修,所缘能缘,修无常或空性。第二种以自身修习,如悲心、菩提心,把心转变为菩提心。无论那一种都有止修或观修二者,这些内涵及层次应该要了解,这点很重要。内心改变,必须依赖止修或观修,若要内心生起定解,以观修为主。
16.祈愿如是闻思修,体悟胜者密意时,不恋三有及现世,亦不生欲自乐心。
不应该以今世为重,贪着世间俗务,谋求现世一切无常变坏的乐,这是苦性,应该以后世为重,生起出离三界的希求,获得永恒的安乐。思惟他人比自己更重要,不为自利求解脱;利他之心是能得永恒的安乐,不应只求个人的安乐。
17.愿我所有诸财物,尽舍破除悭贪心,先财饶益诸有情,次摄以法令满足。
本颂是布施,先财施,把自己所有财物,尽舍饶益一切众生,破除悭吝心,再以法施摄受,令众生满足。
18.愿受持微细学处,从今乃至菩提前,纵为命故不轻舍,恒持解脱珍宝幢。
祈愿护持清净戒体,直至成佛前,即使最细微戒,命难也绝不轻易舍弃。
19.愿诸打骂己过众,当见闻或忆我时,尽离瞋恚修安忍,我愿宣扬彼功德。
当我受到他人伤害时,不要以此为由,而生起瞋恚心,才是真正修安忍。
20.愿获未得诸善法,已得辗转广增长,悉断修行三懈怠,愿能立即起精进。
精进的违缘就是懈怠,一是普遍的懈怠,懒惰成性,对善行不生欢喜心。二是贪着世间琐事,浪费很多时间,去做些毫无意义事。三是灰心丧志,灰心怯弱失去自信心,无力推动善行。真正的精进是勇於善法,对一切善法生起欢喜心,积极行持,这是精进所生的力量,因为怯弱丧失意志力。
前二者可以思惟轮回的痛苦,放弃对现世的贪着,努力精进修学,思惟苦谛可以对治。后者破除怯弱的心,思惟佛陀是说谛实语者,不说虚妄语,蚊虻均可成佛,何况我是人,有抉择取舍的能力。佛陀本来也同我一样是凡夫,经由努力精进成佛,为什麽我不能?激励自己生起精进力,提起自信心。
其次如「宝鬘论」说:「苦受时虽短,难忍亦觉长」。如果舍弃自利,完全为他人着想,生为他人生,死为他人死,就不论时间多长久,「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在,愿我恒安住,为除众生苦」。当你有这种坚毅心力,就不会畏怯时间的长久,不再有怯弱的感受。这样思惟可以避免第三种懈怠。
21.愿离有边之观择,及离寂边之悲润,断引三有之禅定,修习止观双运道。
观择是毗钵舍那,就是智慧;一是了知世俗的智慧,一是了解胜义的智慧,胜义就是空性;如果不了知空性,是不可能脱离轮回。「有」就是三界,有边就是轮回之边。虽然由空正见的智慧,而使自己得到解脱,离开了轮回之苦,享受解脱的安乐,不会为众生行利他的广大事业,堕於寂灭边。愿我能得到,远离寂灭边的大悲心来滋润,。
「断引三有的禅定」。如外道的禅定,从欲界、色界到无色界的禅定。外道的禅定是以世间道粗静相道伏烦恼,见下界是粗糙的,能生烦恼的,有烦恼必定带来痛苦,上界是寂静的;依这种相应毗钵舍那修心,从色界到无色界,欲求静相修禅定,得到上上界的禅定功德,最后达到非想非非想天。虽然他们禅定功夫深厚,但是缺少空正见,定力消失,仍堕入轮回受苦,不论如何修学,还是在生死中。所以三有的禅定是轮回的禅定,希望我能远离这种禅定,我不需造作轮回因,我要修的是与空正见相应,止观双运道。
22.愿断畏惧甚深义,并离偏空及意取,一切倒见皆抛弃,澈悟诸法自性空。
如果了解性空之后,对缘起不能生起胜解,这是很危险的;认为无自性时,一切都不存在;当说到诸法由意识缘取而有时,就认为一切法只是意取而有,同因果无关,意识取什么,就变成什麽,那末不存在的东西,意识错误认为有,难道就成为有吗?难道无自性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极大危险,会堕入断边。因此性空与缘起,不了知是一体两面,是一法的世俗与胜义的差别,听说无自性空,认为一切都不存在,容易堕入断边,这时会生极大畏惧,因此了解性空时要特别注意,空是依缘起而说。
中观应成派说,因为完全相依观待而有,不观待而自性有的法,是不存在的,真正要遮挡是自性执,这是究竟的内涵,因此,必须对缘起应深入的探讨。这里说二种倒见,偏空及意取,偏空是说胜义是他空,世俗是自空;前说当了知性空无法现缘起,堕入断边的空性见解。意取是变成意识想什么,就变成什麽,这是意取的倒见。唯识派来说,几乎是意取的见解;因为他们说一切烦恼,都是缘外境而生。因此唯识的论师,极力主张遮挡对外境的贪着,所以说心外无境,以及二取空的理论,他们破除外境之后,完全由意识而取,一切法的有与无,全由意识所现,无法解释为什麽境上是空的,空的道理,全由意识掌控而有。唯识二取空的道理,算是意取的见解。偏空的思想如下部论师说,补特伽罗并非常一自主的,虽是人无我的道理,但是对事物(法)无法作详细解释,空的道理无法说明,在解释诸法无我时,主要是破外道我并非独立自主的;色声香味触法,因为本身不是独立自主的,是我所拥有。他们对空的内涵,是建立在我或补特伽罗上,从法上无法解释,因为对空的道理是属於偏空,局限在一部分。
希望这些倒见都能够抛弃,进入中观应成所说的,一切法是缘起互依、观待意识缘取而有,这缘起性空的性质,是遍一切法。许多善知识所说的缘起性空道理,把路铺的很平坦,已打开了大门,除非我们不想学,要学应该很容易,他们讲了很详细,希望我们了知诸法自性空的道理。
23.愿持净戒离惭愧,不造圣者呵责业,破戒沙门行相众,我愿令守净律仪。
戒学。愿持守清净戒律,轻微染违犯也不造。
24.愿诸弃正入邪众,随恶师恶友转者,任谁我愿能立即,置彼於佛欢喜道。
愿摄受因恶师恶友而入歧途者,速入佛欢喜道。
25.愿我辩写狮子吼,夺取狡辩狐众已,方便调伏随摄受,撑起正教珍宝幢。
慧学。愿我以辩、写、说教理调伏摄受众生,使正法久住。
26.愿我生於诸处所,嚐饮能仁甘露味,种色圆满财势具,聪慧安乐寿圆满。
27.曾於我身及资具,心怀伤害意乐者,及诸恶言诋毁人,愿如慈母善待之。
28.祈愿我修慈心时,即发爱他胜己心,生清净胜意乐已,赐予无上菩提果。
以上是诸菩萨发愿的内涵。
29.祈愿於此祈愿文,若见若闻或忆念,修持佛子广大愿,勇猛不退皆成办。
30.愿以清净胜意乐,善修广大愿势力,圆满心愿登彼岸,满足众生诸希愿!
回向。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