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空恩师讲《广论》44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法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空恩师讲《广论》44讲

 

  阿弥陀佛,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做加行。(略)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予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听闻讲说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叫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学修研讨听闻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为利如母有情,速疾成佛。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我们已经进入《菩提道次第广论》修习轨理,讲述到六加行的第一项。昨天对于打扫坛场方面做了重要讲解,目的是叫大家认识到净设坛场、打扫坛场,积资培福这一项重要工作。在佛法修行当中,每一件事情都要一丝不苟的去做才行。佛法当中没有半点便宜可占,没有半点投机取巧可做,必须要如理如法、认认真真地去行持。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每一天当中,无论是念经、上殿、拜佛、持咒、绕塔等等,包括看经书、培福报、做善事等等,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清净的发心。打扫净地目的就是让大家认识到发心的重要,培福的重要,密意无非就是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毛病,尤其是对治众生的好吃懒做、投机取巧、不实实在在做人等懒惰懈怠的毛病。

  对于学密法的人来说,尤其是事密有许多程序如:上水、供灯等等,摆了又撤,撤了又摆,每天都要做,这些都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堪能性。包括我们做加行,为什么对我们有那么高的数字要求?都是从发心、对治懈怠心来做的。

  我们发心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积资净障(积聚资粮、忏悔罪障)、生福生慧,这些所作所为也表示对佛菩萨、上师三宝的尊重,对护法的尊重,对空性勇士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法的重视。我们做一点一滴都不要耍小聪明,而是要认认真真依教奉行。

  大家千万不要轻视打扫的修持功夫,打扫净地这个修持在佛陀的那个年代,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亲自打扫过道场;当年更是有一位小路尊者(我们在读《上师供》的时候都知道小路尊者)单单凭着扫地的修行而得到证悟阿罗汉果的境界,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十八罗汉之一;西藏历代的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大善知识、以及藏地最高的领袖如班禅、达赖喇嘛等也亲自做这种修持,以至于扫帚都被磨得光秃秃的。许多人看不起这类的前行,自以为是“不执着外相”的高境界修行者,难道他们自以为比佛陀、阿罗汉以及这些高僧大德还要高明吗?

  在闭关房以及日修的房间,我们应该布设一个庄严的佛坛,以它来积聚资粮。一个完整的佛坛其实并不需要许多的佛像,所以不必夸张地把关房或者家中布置的像寺院一样摆一堆佛像。佛坛必须具备代表佛身语意的圣物,比如:摆一尊佛像表示佛的身功德,摆经典表示佛的语宣说的法功德,摆一个塔表示佛的意功德。

  佛的身:我们至少应该供一尊制造合乎传统身相比例、制造量度如法的佛像。现在很多佛像尤其在汉地,不讲究如法不如法,不如法的像太多了。但是佛像不是随随便便做的,是有尺度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有多大的尺度,什么颜色等等在经典上都有详细的规定。有一本《造像量度功德经》有详细的说明。所以必须供一尊如法的佛像,还要求如法装藏本师释迦牟尼佛像或者图片等等,这是因为佛陀是现在佛法的本源,娑婆世界的教主。此外我们格鲁派的弟子应该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方供一尊宗喀巴大师的像或图片,以敬历代的师承。

  如果我们在家要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佛像,应该放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两侧相同高度的位置。汉地的人特别喜欢供观音、供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等大师的像。这些大师其实早就已经成佛,在祖师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年代为了正法的弘扬,他们以佛的八大弟子的身相示现于世。故此我们把他们看成菩萨而尊敬,因此他们的像应该供在佛的外测,(要供的如法,就像传承图一样,位置是有要求的)或者放的位置比较低一点;如果供护法像,如出世间的护法神却甲、嘛哈嘎拉、吉祥天等,供的位置比菩萨还要低。世间的天神如土地、龙神等,以及祖师的牌位、灵位不能跟佛像供在一起,不能放在佛堂上。

  佛的语:我们以一部《大品般若经》,如《金刚经》、《心经》、《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菩提道次第广论》,或者其他任何的佛经等,作为代表放在佛堂左边,也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右手边。

  佛的意:以一座小佛塔代表,放在佛堂的右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左手边。

  佛坛是我们籍以积集功德资粮的“工具”,我们必须谨慎重视。我的建议是大家不必供太多的佛像,简简单单地供本师释迦牟尼佛、祖师或者与自己相应的欢喜的佛像,加上自己投缘的本尊,再加上佛经和佛塔,就已经足够了。汉地很多人喜欢把佛像放在玻璃罩里或者佛龛里面,是为了防止灰尘,这是特别恭敬的做法。但有些人恐怕把佛像装在里面,佛透不过气,怕佛窒息,怕憋死老佛爷,这样的想法就是把佛看成人了。你拿佛龛真能把佛装进去吗?佛的身量无边无际,法身周遍法界,不要怕这些。有一次我到东北一个居士家,他说怕老佛爷不透气,在佛龛上钻个眼,我问他:“这是干什么的?”他说:“是给老佛爷透气的。”我看了就笑了,实际上这都是没有必要的做法,应该想到:佛身广大犹如虚空。这点事能阻碍着佛吗?

  在每座上座之前,我们应该对佛像恭敬瞻视,(上殿拜佛要两眼垂视佛像,内心发心祈祷加持、供养,如果你往那里一坐念半天还不知道老佛爷什么样,怎么能行?)并且恭敬顶礼三拜或多拜均可,这是每次上座前必须准备的事项。

  以上是我们讲的净地设像,现在我们讲第二支:

  第二支:陈设供品

  现在讲的是一座禅修之前加行的第二支——陈设供品。供品分为:实物供品和非实物供品(观想)。

  1、实物供品(真实的物品供养)

  实物供品可以是任何美好的物品,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我们受用的任何物品都可以供佛,一般说我们可以供水、花、燃香、供灯、供食品、吃的穿的用的等等,都可以供,任何东西在自己未受用前都应该先供三宝、供佛。有些人就想了,在家人新衣服买回来能供养佛吗?这也需要供养。有些人又说了,老佛爷穿袈裟,在家人的衣服老佛爷能穿吗?你一供养,一念“嗡啊吽”,佛菩萨一加持一转变就变成袈裟了。供养的关键是在于我们的发心,就是真实的袈裟你去供养老佛爷也没穿在身上,还是穿在我们自己身上,《三世因果经》讲:“黄金装佛装自己,遮盖如来盖自身”。三世黄金装佛身,装佛等于装自己。说盖如来其实是盖在自己的身上,是自己积集资粮。不要认为是老佛爷受用了,你摆再多的供品到时候撤下来还是自己吃了,再好的东西还不是自己受用了吗?关键是是自己发心的表示。供品也各自有自己吉祥的表示意义,水、香、花、水果、灯等等都有含义在其中。

  供水:是最容易的供养,家里再穷、再难,供水都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由于它随处可以得到,不必费钱,我们不必透过种种不良的手段得到它,这就确保了供品来源的清净;又因为它并不值钱,我们在供奉的时候不容易生起吝啬的心,这就确保了供养的心清净。最好的优质的水要具备八种特性,各有它吉祥的表义:水的凉性表示持戒清净;甘味表示享用百味食;质轻表示身心壮健;性软表示意念柔顺;清澈代表心明;无臭表示无障碍;益喉表示语妙;养胃表示无病。从这一杯水中可以表示出众多的意义。因为我们要按照喜欢的供一杯、三杯或者七杯清水(西藏的传统是供七杯清水)。

  在上供的时候不应该把空杯子、空盘子、空灯放在佛坛上,尤其不能把空杯子放在佛坛上再倒水入杯,而应该先在杯子内放一点水,在供桌上放好位置,然后再添满水。这样做可以避免空杯作供养的不吉祥的缘起。用壶把水添满的时候不可以胡乱地倒水,应该用双手象过去大臣为皇帝供茶一样恭敬地添上。添满水的杯子,水位不应该离杯沿多于一颗米粒的粗度,但也不可过满而溢出来。此外如果供奉一杯以上的水,这些水杯应该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杯子与杯子之间的距离也是一粒米的粗度,既不过远也不紧贴;我们在早上供上新水,下午接近黄昏时撤下,第二天清晨再上新供。在现在的城市生活当中,大家或许很晚才回家,因此只好在晚上撤供水,这也可以,但要注意倒出水的空杯不应该放供桌上,这是非常忌讳的。 供完的水可以自己饮用,也可以施舍出去一部分,表示悲心。

  供花:是积聚未来生中相貌庄严美丽的缘起,人见欢喜。(如果大家看你的模样欢喜,你就可以模样引度众生,你长的好不用说法,一看见你就欢喜,一看见你就跟你有缘,你就是再不好,你说话他也爱听。就是这么个缘起),花可供鲜花、假花或整盆栽的花,只要不供本身有毒性的花就可以了(有毒的、带刺的等等,缘起不好,这在密法里讲究比较多) 。

  供香:在汉地有些人习惯供电香,一插上电就等于香在那里烧着,尤其在南方比较多。供电的灯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供灯的主要宗旨是供光明,但是供香是为了供香气,汉地买的电香插上一闪一闪地象香的样子,但发不出香味来。灯如果你油灯点不了,蜡烛点不成,你可以用电灯,但是如果香你也用电来代替它只是一闪一闪的但发不出味来,并没有供香的意义。因为我主张不管是灯也好、香也好还是用真实的东西好。而且闪烁不定的光明,却是一种不佳的缘起,你想想香来回闪能是好的缘起吗?大家避免为好。供香必须用无化学原料配制的香。我们前面也讲过,在藏地为了供香,用几两黄金做料,当然我不是希望大家都用黄金做香供养,但大家供香的时候一定要庄严、清净、如法。如果你没有钱,你上一根香,也周遍十方,有钱多烧几根也没问题,我们不要执着这些,但是不要用化学原料配制的香,用了你在那里念经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打坐的时候对气脉都有影响。如果纯檀香或者沉香的粉末或檀香木都可以,许多藏香就适合于这个用途。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买藏香,因为藏香基本上都是这个原料做的。藏香分许多种,有些是供护法的,有的是供龙族的,四部密当中也有不同的配方,如果供藏香,比较适合于用共通的配方香(不管是佛、护法等都以供)。供香的目的是供香气而不是供黑烟,所以我们不必把香炉放得离佛像太近的地方,而应该把点好的香供在佛菩萨面前略为熏扬一下(也就是在佛菩萨面前转一下,味道散一下)就行了;香炉离佛像要稍远一点,如果离近了时间长了把佛像都熏黑了,这样还有过失。香炉放在地上也可以,不一定非要放在桌上,因此我们常看见藏地把香炉放在地上,(这不是说不恭敬,他是有传统的法义在里面,这些都是规矩,不学怎么知道呢?)这样就不会把佛身熏黑了。佛陀的鼻根并不是象凡夫一样,远了就闻不着了。佛陀的鼻根是通的,我们在开光的时候讲:“点眼眼通,圆照法界,点耳耳通,妙闻十方,点鼻鼻通,遍嗅诸香。”都是周遍法界,跟凡夫不一样,决不会因为香放的离佛像远的地方而受不到供养,大家不要这样想,不要害怕,不要有这些幼稚的顾虑。此外,汉地的香炉或者水杯常常印上经咒,如在杯子上印上《大悲咒》等,这些都是很不合乎传统的商业做法,把佛法商业化了,把经典印在杯子上觉得是恭敬,其实这都是有罪过的。可现在商业化了到处都是,形成风俗了,实际上并不合乎佛法的要求。大家千万不要买这种,要买香炉的话,应该选没有印上佛像的、经咒的、简单的类型就可以了。

  供灯:供灯的目的是为了供上光明,他的缘起是未来生具有智慧或眼目明亮的缘起。如果供油灯,要用优质灯油,灯芯要调的长一点,保证光明还没有烟,光明显现金黄色而并非蓝色及不闪烁。有些人喜欢供用电灯,这没有不合乎传统的地方。

  供食物:如水果、饮料等等,人吃的东西都可以供养。但要供养素食,如水果或者任何以三甜三白(就是白糖、红糖、蜂蜜、牛奶、酸奶、酥油)制成的食品,只要没有荤腥(不要有葱蒜、韭菜、大油、肉等等)都可以供。供品必须是自己能力范围内买到的最好的供品。自己不愿意吃的过期供品非常不好,过期的东西不能供养。食品不一定要天天换,但是如果水果等不再新鲜的时候就要换。尤其是夏天,水果放在那里十天半月,都烂在那里了还不去整理,这样都是有过失的。

  供佛是为了我们自己积集功德而做的,并不是诸佛菩萨稀罕我们的供品,非要吃要喝、非要用,因此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摆设供品。以上所说的种种供品,我们不必全部供齐了,但是必须注意放置的十分整齐庄严,摆的都要如理如法,让你看见生欢喜心。不要摆的一堆,随便乱放,这样是不如法的。有些人担心,万一忘了供养会不会遭到佛陀的责罚?佛菩萨会不会发火?会不会不高兴?这是不必要的顾虑。诸佛菩萨根本不需要我们凡夫俗子的供品,也不会因为修行人忘了供养而发脾气,(你今天不供我,我明天发脾气了不管你了,不是这样的)

  供品不拘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供品的来源清净和供养的心要清净。什么是来源清净?是指供品不是由杀生、偷盗等等十恶业得来的。此外出家人如果以五种邪命得来的供品,或者以得来的钱买的供品,都是邪命的供养,是来源不清净,这些供品是不好、不恰当的供养。如出家人对施主说:“去年你给我的大米真的帮上了大忙!”这个话一说出来就是攀缘心。你去年给我买了,你今年还给我买;或者说:“某某人你那天给我买的东西真好吃。”这一说的目的,就是让别人听后再给你买一回。攀缘心而得的物品不如法,直接要也不如法。现在的人都精了,拐弯抹角地把东西要来了,他把话说出来,他心中的发心,就是想提醒别人再供养他,这就是邪命的例子。有些人在供养师父的时候,对别人说咱们俩一起吧,买什么东西给师父供养供养吧,这话一说无形当中就是在攀缘,要不就是借着别人的手买东西来供养师父,就像世间说的“借花献佛”,别人掏钱自己拿来供养师父,说起来是自己在供养师父呢,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发心,都是来源不清净。判断是否属于邪命一类的业,必须看发心。如果出家人心中完全没有丝毫提醒施主的动机,而是真心赞美对方的功德,但是施主又真的发心供养了,这便不算是邪命得来的供养。有关五种邪命在佛经当中有不少的讲解,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律海十门》里面,《菩萨戒》里面都讲的很清楚。有些人往那里一坐像个老修行的样子,装模作样,诈现威仪,看见居士来了就说一些神来了鬼来了的话,示现一下神通,掐指算命,弄些虚的东西而得来的供养,都不是清净的供养。这些都要注意。总的来说,来源不净的供品不宜供奉,我在这里再说一个不好听的比喻:现在这个时代贪污腐败严重,如寺院出家人作执事,利用执事的权力搜刮民财。在家人,在单位利用职权搞腐败,收贿受贿得来的钱供养三宝,这些都不清净,供养后还会有罪过。你不要觉得你发心供养三宝了是在积聚功德,实际上都是有罪的,一定要来源清净呀!一种例外情况,比如说:你做了某个恶业,现在十分痛苦后悔,在佛前忏悔,把造作罪业得来的供品,供在佛前,发誓不再犯同等的恶业,在这种情况下忏悔的供养也是如法的。出家人这方面可能会少一些,可在家人有些事情情非得己,这个社会很多事情没有办法自己无法遮止,这样就要忏悔,把罪恶这个东西忏悔供养,减轻自己的恶业罪障。

  在心里上,我们不能有吝啬或者后悔供上比较贵的供品的心,有些在家人就有这个心理,供佛供那么好干什么呀,花那么多钱供养干什么呀,浪费,如果这样便是供养的心不清净。我一生当中主张:供养不要吝啬,吃饭不顾都要供养,自己不吃不喝不穿不用都要供养。这是给自己积集资粮的,说句实在话,你供养半天还是自己吃了自己穿了,老佛爷没有受用。

  我们现在说明这些就是为了让大家懂得发心的道理,在这里我为大家讲一个佛教历史上的故事:在佛陀年代,舍卫国有一个女乞丐,有一天城里的大王、大臣及贵族等大兴供养,这个老太婆也想对佛陀做供养,但是苦于没钱如何供养,所以她用自己四处乞讨所得的一文钱买油,供了一盏最小的油灯,并在供养的时候发愿:“但愿我于未来能具有大智慧,以灭除一切众生的愚昧。”这盏小小的油灯便与国王、达官贵人、有钱的人等所供养的大油灯放在了一起。清晨,佛陀的大弟子目键连巡视经过此处时,发现全部的大油灯的油早已点完了,唯有小油灯依然亮着,犹如新供的一样,目键连心想:“天都亮了,这个灯还亮着干什么呢?”于是便以手扇灯,怎么扇灯也不灭,于是他就用衣袍扇灯,但是越扇灯着得越旺,在目键连不明所以之际佛陀刚好走过来,佛陀对目键连说:“这盏灯是一个具大心的人所供养的,你用四大海洋的水来灌,或者以飓风来吹,也不可能把它灭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供品来源清净,供养的心也十分清净,只要以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来上供,即使供养的很少一点东西,如一块糖、一把盐、一根香、一杯水,只要你发的是菩提心,也能积集无量的功德。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众生的数目是无量的。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供品来源有问题,供养的心是为了出名,或为自己私人的利益,那么无论你供品有多大,有多么好,所得的功德是十分有限的。

  《了凡四训》里面也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女的上庙里烧香磕头,拿了家里唯一给父亲看病的几分钱,来庙里供养三宝,放入功德箱内,老和尚看到后觉得女孩非常发心,非常孝顺,很是欢喜,于是亲自敲罄念经,结果回去后父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没有多久女孩就被选为皇宫妃子,当了妃子以后金银绸缎什么都有,于是为了感恩佛菩萨,她就拿这各种钱财物品供养寺院,结果老和尚不出来了,却派一个小和尚给他敲罄念经,王妃就烦恼了,发脾气说:“过去我供养几分钱,你亲自为我敲罄念经回向,如今我拿怎么多东西供养你,你却连出来都不出来。”老和尚出来说:“你过去的供养心,和现在的心能一样吗?过去你是在最困难而且只有这点能力的时候发的心,功德是无量的,现在你有权势、地位了,拿着老百姓捐的供品你来上供,怎么说是你供养的呢?”她一听非常惭愧。对于我们来说也一样,有钱的人供十元钱,没钱的人供一分钱,只要你心量到了,功德是同等的,因为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能做到的就这点,所以功德是无量的。所以供养的时候,不在于供品的多与少、大与小,所得的功德都是一样的。

  2、非实物供养

  刚才说的实物供品的开示,这是有限的供养。那么非实物供养是无限的,比如出家人可以把自己出家修行的功德作为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能如教修行利于众生,用修行功德来供养,或者我们观想无量的花朵做供养,这也一样有功德。当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如果看见路边有一朵美丽的小花,或者看见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很庄严,也可以观想供养。

  现在讲供养了,对于出家人来说,不要把心放在实物供养上,应该如教修行供养,应该把精力花在修行上,用功办道如法修行。出家人主要依靠非实物供养的方式来集聚功德,就是观想,路边的花不用去摘,也不用去损害,而是观想供佛。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去供养,包括以非实物供养的方式积集功德,以实物供养的方式为辅助,也不能光观想,一点功德都不做了,也不买了,也不献了,不是这样的。在家人情况就不同了,在家人主要以实物做供养。出家人如果有钱也应该做实物供养,不应该执着以上所说的内容,吝啬、不供养实物,你有钱、有能力,还是要做到真实供养。

  第三支:上座发心

  这一节讲授坐垫和坐姿的要求,以及上座时的发心。

  坐垫的要求

  作为修行人,特别是闭关的人,需要天天的长时间使用坐垫,而且在闭关时期不应该更换或者移动坐垫,因此必须挑选适合自己的坐垫,日常修行的人,虽然并非天天长时间使用坐垫,但也应该找一个舒适一点的以利于修行。一般来说,坐垫以前低后高,渐渐向前倾斜的为宜。因为最适合长时间的坐在上面,这只是共同的讲法,我们还需要适合个人身体结构、感受等,在有必要的时候酌情改变。

  传统的坐垫后高四指,前面高二指,人坐上以后四边应该各有四指横排的空位。在西藏还有另一种关房,用的是带靠背的坐垫,这种看来有点象讲经法座上的坐垫,是能令人久坐修定而设计的禅座。讲经的法座和它是有区别的,讲经的法座雕上龙、象或者雪狮等等,而且造得很高,我们到藏地或者外地的时候,看见那些讲经的仁波切们坐的法座都是相当精致,造的很高是为了表示恭敬法。这里所说的修行用禅座的意义并不相同,用这种禅座修行道次第也是如法的,但是禅座上不可以雕刻龙、象、雪狮等等的妆饰,而且禅座必须放在地上。

  大家到外面常可以注意到,汉地都有许多寺院僧人使用跪垫,并且习惯长跪的方式修持。在古印度和西藏没有这种方式,除了受戒仪式当中,有时候要右膝着地单腿跪拜以外,一般都是双盘跏趺坐。

  在坐垫的下面原则上应该是放吉祥草比较如法,但是如果没这个条件,你就用粉笔画上一个代表金刚交杵的图案,然后在地面上铺上几根吉祥草及百节草,吉祥草是传统的造扫帚的干草,在大多数地区的山边上随处都可以采到,或者从没有用过的扫帚上扯下几根也可以。百节草是野外常见的一种植物,它的根部在地底下,向旁边延伸,大家去野外的时候,找根部一节一节的草就是百节草。有些人见过,我们在装藏或灌顶的时候都要用,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找近百节的或更多节的草这是最好的,百节草要用两根交叉放在图案上,吉祥草分为四小堆,根部朝外,草尖朝内,十字形放在图案上面,最后才放上坐垫。坐垫在闭关期间,不能移动或者更换,其下的吉祥草也不能更换。

  金刚交杵本来是本尊的法器,我们不宜直接把它画在地面,所以我们用图案代表。金刚交杵有坚固不能摧毁的意义,同时也代表佛陀成道的金刚座,坐在这上面修持的含义,是代表我们效法佛陀当年坐在菩提树下修行时候坚固的决心,象佛当年看到坐垫一样,我要不证悟真理决不起座,同时也有坚固吉祥的缘起,吉祥草有清净的意义,百节草有长寿的意义,二者又是佛陀当年用来铺设地面、坐在上面而成道的植物。坐在这两种草上修持,表示的意义就是效法和纪念佛陀,同时也有清净与长寿的吉祥缘起。

  在每次上座之前,我们应该对佛坛恭敬顶礼三拜。顶礼的时候应该以极标准的姿势进行,象军人练操一样,决不可随便、松懈,必须举身直立,双手合掌,把拇指曲入掌心,然后把手合起来,手里象有宝一样,合掌后两手轻轻碰触头顶、眉尖、喉尖、心尖四处,碰这四处表示:积集成就象佛一样的无间顶,眉间白毫、六十个妙音以及遍知意这些身语意的功德。拜下去的时候双掌、额头触地,然后马上起来,重新立正,然后重复以上的做法三次,这是我们汉传佛教的五体投地式的短拜了。在顶礼的时候,我们应该口诵《增长礼拜功德咒》,就是我们传加行时候的顶礼咒,因为念了这个咒,拜一拜如同拜一百零八拜的功德,大家都知道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同时心生敬信,这就成为了具足身语意的礼拜。

  坐姿的要求

  现在我们上座,上座后以双跏趺坐的姿势坐好,标准的双跏趺坐称为“毗卢佛七支坐的姿势”,毗卢遮那就是大日如来,他是诸佛之身的代表,这种坐的姿势有七个要领,故被称为“七支坐姿”。但有时候我们会把数息法加上而称为“八支坐姿”,他们是同一坐法,双跏趺坐能令全身的脉络展开,就好像一把雨伞打开一样,这有利于心的运作和修持,以此坐的姿势也表示我们效法纪念成佛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刚坐也叫降魔坐,没有什么魔障降伏不了的。这个坐的姿势,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降伏外道最好的坐法。但是有些年纪大坐不了的,就不需要盘了,单盘、散盘也可以,并不是非要你双盘。

  标准双跏趺坐的方法和要求:首先我们的双腿盘起来, 把右手掌向上,叠放在左掌上,两个拇指相对,就象弥陀印一样,腰要挺直,牙齿和口唇保持自然,舌尖抵着上颚;眼睛半闭半开,观着与鼻尖成直线的前方地面,头部稍微向前倾一点,下巴稍微向内收一点,双肩挺直且平,双臂不贴腋下(土话胳肢窝下)留着稍许空间。上面讲述的手印为大乘的定印。小乘的修行者一般不把拇指相触,这也是如法的,但我们要求以大乘的姿势来坐。在上座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做出比较标准的姿势,坐久了可以略为松弛一下,身体稍微动动或者晃晃,以免过度僵硬,如果脚有毛病或者暂时不能双盘而坐,采用单盘的姿势也可以。或者散盘(象老百姓的那种坐姿)也可以,也可以象度母坐一样,一个脚盘着,一个脚伸开。但是心中要想着自己正在双盘,以这个坐姿的表义是我们效法以此坐姿成佛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坐好以后,我们不要马上念经,很多人不注意,一上去马上就开始念,我们应该先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心里处于善性或者中性的平静心态,我们便可以开始念诵。这就是我们说的每天开始念诵之前的调身、调脉、调心、调息等九节风,然后端正我们的身心。如果思想上有什么不愉快,或者跟谁吵架后一肚子气,往那里一座开始念,那这一座不是在念经是在念毒,所以我们一定要检查,让自己的心处于善性或者中性平静的心态当中。如果心里一肚子火在那里念佛,念得佛菩萨都起嗔恨了,念的语句,念的经典就开始发脾气了,烦恼就上来了,打法器的时候简直是照着佛菩萨脑袋上敲,念经也是大声叫嚷,把仇恨发泄出来,这都是过失,都是罪,不要小看这一点,做不好会出大问题。一般我们都容易犯这个毛病,所以必须检查,检查后觉得如法了、对了,我们就开始念诵。如果你心里面还没有定下来而是充斥着贪着、嗔恨等等不平静的心态,这就必须先做调息,以便把心转变为中性或者善性,否则下面做的修心工作很难有效用。这一堂课白念了,心都不清净呀,做什么修行呢?我们可以通过专注,令心忙于想和呼吸,对贪嗔痴等会暂时放下,这是调息的原理和目的。

  现在我们教一下调息的方法:首先举右手竖起食指,以右食指的背压在左鼻孔侧,以右鼻孔吸气,不是憋气,是自然的吸气,再以右手的食指按着右鼻侧,以左鼻孔呼气,这样反复三次;现在把右手放下,改用左手,以左手食指的背压在右鼻孔侧,以左鼻孔吸气,再以左手的食指按着左鼻侧,以右鼻孔呼气,也是反复三次;最后把手放下,用两鼻孔缓缓地吸气,在慢慢地呼气,也是做三次;一共是九次呼吸为一个单元。

  在呼吸的时候,我们要尽力细细地、长长地、绵绵地吸入,吸入后及时呼出去,这样吸呼、吸呼,越慢越好。在呼出的时候观想心中的不净包括障碍化成黑光、黑气从毛孔中出来。在吸气的时候,观想诸佛菩萨、历代传承祖师、上师三宝的加持、功德以及智慧等,化为白光而入于自己的身体,加持自己的身语意。以上所教的调息法只是众多方法中同样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他的方法虽然略有一些异处,但是它的功能和目的都是一样的。

  现在已经说完了上座和坐姿的要求了,对于初修菩提道次第的人来说,坐姿可以稍微妥协一点,但是对于修禅定或者密法的人来说,完美的坐姿是特别重要的,缺了它修持便难有所成。在开始念诵之前我们还要调整动机和观皈依境。首先我们心里想:“为了众生的利益我必须成佛!为了成佛,我必须修行!现在我就要一心一意地好好修这一座。”每一个念诵仪轨、加行都要这样发心,这样才如法。这方面希望大家认真去做,每一点大家都要听明白,懂了,明白了就要去实修,这样自己就会受用,会得到加持,会消除业障。这是一个修习方法,你说是密宗的吗?不是。哪一宗哪一派都是需要的,都是要用的,对自己的修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通过闻思这些道理,了知它的轨理。上供、上水、打扫佛堂,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大家都要了解。如果你不听闻,你光看几本书,书上能写的这么细吗?这都需要通过传承,没有师父教,没有师父讲,你永远不知道。佛法这种东西,就像在学校上学一样,在学校里学技术,一到单位傻眼了,为什么呢?光有理论没有经验,学佛也是这样的,别看你书看了不少,懂的不少,就是用不上。为啥?自己没有方法,没有经验,这些就需要善知识来讲解,通过闻思,了知了这些方法道理就去做,自己就知道每一天如何安住在修行当中,怎么转念,怎么转习气,怎么样对治习气烦恼,怎么样用功办道,不会虚度光阴。转变身心就是在修,希望大家认真的思考学习听闻、深信。

  另外,双盘也好单盘也好,坐好后一定要盖好腿,不要受风,受风后得关节炎,对修行会有障碍。这些都是修行的基础,下面就是进入皈依境了,那么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

  回向......(略)

  寒冬恭敬整理

  内容:

  接续讲修习轨理:禅修道次第的教法:

  禅修之前加行--六加行:

  第一支:净地设像

  昨天讲了:打扫坛场,今天讲布设庄严的佛坛

  第二支、陈设供品。

  1、实物供品:供水、供花、供香、供灯、供食物2、非实物供品(观想)。

  第三支:上座发心

  坐垫和坐姿的要求:标准双跏趺坐的方法和要求、调息的方法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