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空恩师讲《广论》59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   作者:法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空恩师讲《广论》59讲

 

  阿弥陀佛,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做加行。(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与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一次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一起学习讲说听闻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让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听闻讲说中破除一切内外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速即成佛,为利如母有情,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讲说听闻《菩提道次第广论》

  我们已经将原文暇满总结完了,现在进入《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三卷正宗分道前基础的道次引导如何取心要之理--三士当中的总摄一切至言之理,从而了知三士道的重要性。

  在法义当中给大家讲解菩提道次第的时候,说明直接禅思(参禅思维)菩提道次第就是禅思宗喀巴大师的每一段的法义、句义,而且要把它融入身心。不论是加行、正行、结行、念诵菩提道次第加持颂等等,对每一段文、每一字都要细细地思维其意义,这样修习就是直接禅修整个菩提道。这样修习的话,远比你持诵几百万的真言咒语的功德还大,甚至比你见到佛陀更重要。

  这是可能理解的。为什么?我们闭关的时候为什么要禅修上师相应法,视上师与本尊无二无别?为什么要禅修本尊或者念诵那么多的咒语?这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完成菩提道。我们不证悟菩提道的解脱之道--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就没有办法完成密乘之道。

  我们也许可以有某种程度的经验,但是不能够圆满菩提。不了解空性就没有办法成就净光、幻身或者无学道的双运,这迁涉到彻底清净的圣身和圣意,清净的身语意,功德轮。此外,我们最起码要发菩提心,即使连最简单的拙火定一类的禅修,都不是成佛的因。没有真正证悟菩提心,就没有办法体验圆满次第的净光和幻化身。要达到净光,也就是法身的因和报身的因的幻身,必须累积无量的功德。实证净光和幻身所需要无量功德的因是什么呢?就是菩提心。

  不管你修什么法,其目的都是为了串习观修菩提道次第。在你修本尊法闭关的时候,持颂每一遍咒语真言,都是为了在内心实证菩提道次第。修上师相应法--上师瑜伽也是为了得到加持,在内心实证菩提道次第。一切的修行都是为了在我们内心实证三主要道,否则无从证悟成佛,完成密乘之道。纵使你颂持好几百万咒语真言,或者见到佛陀,都没有办法证悟成佛,完成密乘之道。要完成密乘之道就必须在共道——菩提道次第或三主要道上面去修心,中间没有捷径,这是显密共同走的道路。

  如果你直接禅修菩提道次第,即使仅仅修这一回,就远胜其他修法。因为在我们心流里留下了整个成佛之道的种子,迟早能够实证菩提道次第,实际带领我们证悟成佛。如果是略过菩提道次第的禅修,或略过思维摄颂或者三十八颂的,不管闭多少关、修多少别的法门,我们的心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即使持颂了几百万真言咒语,手指和念珠都磨破了,我们的内心依然如故,习气是习气,毛病是毛病,还是解脱不了。

  为什么会演变到这一地步呢?何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为什么念这么多真言咒语内心一点没有变化呢?为什么没有任何证悟呢?我们的心还是老样子甚至越来越糟糕,道心越来越退失呢?为何道行越来越高,烦恼越来越赤盛,无明习气毛病越来越严重?这法修的越高,你证量越大才对。那最高的殊胜的法法你修起来应该真能得到相应的加持,为什么你得不到呢?这么殊胜的法反而你修了不但你得不到,却时而障碍你,越修越糟。什么缘故呢?这都是自己的资粮不足,也就是与法不相应。还没到那个地步,不要强求地去学。因为在菩提道次第中,在菩提道次第的每一步的步骤上,老实地修心。忽略了这门主修,就是舍本求末的误差。

  不懂得修行的人就会把时光一天一天地浪费掉。因为为了追求究竟解脱安乐--成佛,我们要以佛法与生命竞争,最起码努力要使生命与修行同时进行,不要虚度光阴,应该一直修习佛法,把生命佛法的每一步每一段,使自己生起相应的觉受和证量。如果一个人没办法一整天修习、熏染佛说的教诫教诲,至少要花半天时间用在佛法上。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你只要修行到中午,下午就不用修了。是说尽量根据自己的时间下个大功夫去努力修学,这个是很重要。你自己不下功夫,恐怕不会有成就,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修,没有时间就把自己应做的事情做好再谈别的。

  菩提道次第这个法义是贯穿了三士道不同根基的人不同的目的地,所开示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重要法门。从依止善知识开始,到止观双运这都是共同道。

  我们在实修班里也讲,依止善知识起就是依止法,是道之根本,非常重要。要把情依止转成法依止,因为情依止是世间法,彼此之间互相受宠,互相争斗名利。属于世间法的一套,依止师父不是为了解脱,而是为了受到师父的表扬,师父的爱戴,这些都是世间的一套。

  要转情依止为法依止,情依止与上师不相应,所以所做的种种事情都是染污法,绝不是清净法。依止善知识、承事善知识不从法上,只是从个人的利益上出发,又没有菩提心,又没有正知见。就是为了受宠、受爱戴,或者为了得到师父的物品、加持的东西,书、佛象或者吃的东西,都是追求的东西,这些都是情依止。

  以法依止以后,逐步进入法了。这里并不是说情依止断了,法依止入了就可以成就,这只是起步,要在建立在信心基础上,逐步逐步地向上升,升到相应依止。也就是说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身语意与上师无有分别。何为相应?善知识所说的一切事情皆欢喜地去承事去做,得到摄受。这就是相应。相应就是使上师欢喜,然后逐步使之成为依止的无上福田。我们在实修班里只是概略地谈了,下一讲实修班中讲会重点讲说一下这个。

  那么这一点告诉大家什么呢?三士道皆依善知识如理引导,我们应以何身得度出离苦海,善知识皆以如何之法教化、摄受我们,这是佛的悲智、功德体性。在修行当中我们不容易把握的这一点。所以我们一定要了知,三士道的修习次第。

  那么今天我们还是接着往下讲,我们打开书往下看。

  原文:三士之名,《摄抉择》曰:“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与此义同,复说多种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炬》所说:世亲阿阇黎于《俱舍释》中,亦说三士之相。下士夫中,虽有二类,谓乐现法及乐后世。此是第二,复须趣入增上生无谬方便。

  讲解:《摄抉择》--就是《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

  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指一般的善士性善,十善戒。《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说了,“复次,云何非律仪非不律仪,谓除如下所说律仪不律仪业,所有善不善等身语意业,当知一切皆是非律仪非不律仪戒所摄。”《略论释》二百五十九页说,“云非戒者以十善法出离世间,不能为戒。戒必须具足出离心,故云非非戒者,十善法虽未具足出离心,然亦能止恶,故云非戒非非戒。”

  声闻相应净戒律仪--别解脱戒,与声闻缘觉乘相应,是小乘的戒律。

  《俱舍释》中也说三士之相--《俱舍论·颂书卷十二》说:“下士勤方便,恒修自身乐。中士求灭苦,非乐苦亦住。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及他苦有灭,以他为己故。”

  复须趣入增上生无谬方便。-- 增上生就是后世的增上生,这就是告诉我们,一切的至言(佛说的话)都是最微妙的修行之道,看你相应不相应,能不能听得进去。

  这是说三士道中总摄了一切至言真理,一切至言真理全部含摄在这里。

  以上是这是总的来说,从我们修行角度上讲,三士名建立:

  第一点:从总摄的意思来说

  1、增上生

  “以成办现前增上生事,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要。”殊胜的下士“是于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以及能往善趣因故,若予诸方便,唯欲生死乐,希求自利益,知彼为下士。”

  2、决定胜

  第一就是证解脱仅出生死,与声闻乘和缘觉乘,一个是阿罗汉,一个就是缘觉菩萨。一切的法类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法。中士者,谓发厌患一切诸有——厌患三有、轮回的苦,世间的苦。“为求自立,欲得出三有解脱,以趣解脱方便三种学故,废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为求自净,说名中士分。”

  第二是一切种智位,“修种智位方便有二,谓密咒大乘及波罗蜜多大乘(显宗和密宗)。此二摄入上士法类。上士夫者,谓由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故(看着一切众生受苦,度尽他们解脱),希得成佛,学习六度及二次第等故。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 这是从总摄的意思来说。

  第二点:三士的名字的建立

  《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和《俱舍释》(世亲菩萨著的)都均有多种上中下建立的道理。这使我们认识一点:在修行过程中,三士道这个共字的可贵。成办增上生为内容,刚才我们讲了一个决定胜一个增上生,都包含在下士道或叫共下士道。

  为什么下士要叫共下士呢?真正的殊胜的下士是不以现世为重的,而是希求后世善趣圆满,造积聚往善趣的业。如果不了解,只求眼前得到一点好处,成了三世的冤,最后堕落,就亏本,亏了大本。成佛是很难的,不是只有眼前增上生,而是要一步一步地上升,永远不停,修究竟解脱。这个概念如果了解了,这个共字就有大意思,对这个就认识不上去。否则只求眼前的一点便宜,得到增上生以后就停在那里了,那么这不很冤枉吗?我们求取解脱目的是什么?决定胜啊,一定要取佛位呀。究竟解脱,才是我们的真正的目的,不是说增上生就满足了。这是很重要的,大家从这上头要反复思考,我们是以成就佛果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下辈子还能得到圆满的人身,还能闻到佛法,还能修行,或者还家庭非常圆满,种族还非常舒服,吃的喝的什么都不用愁。你不是修的这个。

  你依靠这个暇满人身修善业,这一辈子可以成增上生和决定胜。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成就佛果为目的,究竟的决定胜要得到好处,有两种:一个是解脱生死,解脱生死轮回,叫二乘。一个是一切种智,就是佛果。二乘,就是声闻缘觉,他们虽然出离生死但果位都不究竟。我们求的就是一切种智,就是佛果。

  中士道发厌离心,为求自利并且修学戒定慧三学以度脱三有苦海,为了求自己寂静而脱离解脱生死轮回的修法,就是中士。我们走上士道,也可以得到中士的好处,这就是「共」中士的意义。别看好象我们的目标在上士,前面的利益我们就得不到。就象我们旅行从这到北京一样,目的地不一样,有的人到邯郸,有的人到邢台,有的人到西安,有的人目的地是北京。所以说一些人中途下去了,但是你的目标是北京。但是你不能说到北京,这些不经过就到北京了。前面的利益也都得到了,这就是共利益,大利益。因此不能停留在只求自己的解脱,而要以成就佛果为目标,这正是菩提显密圆融啊。

  十方一切的诸佛传下来的精要、法语教诫告诉我们,要想彻底解决这一切问题,圆满大菩提心,真正修学佛道一切种智有两条路,一是显教,一是密乘,也就是我们说的密咒大乘及波罗蜜多大乘,显密两乘。这两个统统包括在上士道里。什么是上士呢?就是由大悲心自在而转,从体会自己的苦,然后自讨苦,别人的苦。一心要帮助别人,要尽自己的一切能力除去一切法界有情的苦,诸如母有情的苦。这就是最殊胜的人,这就为胜士夫。不但要有救人的心,还要有救人的方法,否则的话救不起来。譬如说母亲都是最慈悲的,望子成龙无人例外,结果教育搞了半天、说了半天、训了半天没训成,不听。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方法,这个孩子你去管他,你不去善巧引导他,犯毛病你就打他,你就骂他吧,你越打越骂,打油了。打得不怕了,你那个方法不正确。溺爱骄纵所致,教化不了。有了大悲心,要救一切众生,一定要成佛,所以发菩提心即为利有情愿成佛,必须具足的条件是大悲、大智、大行,真正达到这些条件要修学六度,再加上无上密当中的二次第,这些都是上士要修学的内容。这些都是原文当中为我们开示的法要。

  目标设立好了,认识清楚,不随外缘而转。已经接触了佛法了,了解佛法的人都知道,最究竟圆满的佛法是一乘佛法。开头把这个目标摆正了,就不会受旁边的枝枝节节的影响走冤枉路,进一步自然会想要以最正确的方法走上究竟圆满的道路。入大乘门,须发菩提心。

  真正进入大乘门之后,就是要发殊胜的菩提心,依着这个发心修行才是圆满佛果的真正资粮,如果没有发这个心,不管你做多少好事,还都是在门外转。不要说发心哪,就算发了心,修行的时候忘失了此心还是错误的。《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个重要的概念我们一定要知道。生起菩提心,名之曰佛子。只有生起来菩提心,才能称之为佛子。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生起大菩提心,就算是菩萨。在刚发起大菩提心的这一刹那,虽然还是凡夫,仍然在生死轮回当中,还没有出离,还有苦恼,但也算是菩萨。

  我们还没有发真正大菩提心,只是种了发菩提心的种子。虽然还不是真实相应,但这个心的的确确种了因,有了这个因,然后努力去行持,才可以达到真实相应的程度,称为世俗菩提心,这是入大乘的衡量标准。但我们总以世间发一点点的心,就是菩萨。口上说几句发心,就可以修学大法,这是一种错误的误解。不了解菩提心的内涵,只光谈谈菩提心,不去行持,那不能成就。只是照仪轨念是不够的。说我受戒了,发菩提心,菩提心能生吗?能生。能发不能?能发!不是嘴上说说呀,必须要行持,必须要把我们的思想习气改变。

  真正想学大乘的人,要用很多方法努力修学发起大菩提心。实际上,真正要想发大菩提心,不是像我们现在想象那样,嘴上说一下,要了解真正的内涵必须透过很多的善巧方便,要了知善巧方便还要善巧地听闻、思惟,还要努力的照着修下去,修了以后心里的行相和它相应了,才是真正的发心。内心当中,跟我们业种子相应的一种非常强有力的誓愿,一旦发起来的话,功德的殊胜,简直是没办法想象,那就是佛子啊!菩提心生起来了,就是不是畜生一把粗糠,都会成为成佛的资粮。

  修行的第一步,必须要净治罪障,净罪集资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认识这个道理,修行就不能前进。发心以后还要修皈依及七支愿行(就是普贤十大愿王),正式修学佛法的第一步是皈依和十大愿王,然后一步一步地增上。真正修大乘的直路,从凡夫开始修行,虽然时间很长,而且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生死轮回当中,非常可怕,但如果能够正确找出可怕的因,从因地里把它去掉,不但会解脱,眼前也是非常快乐的,结果是好的,眼前也是非常快乐的。这个很重要。

  在修行当中我们心性是否时刻都是这样去行持?对众生的慈悲心有几分?菩提心有几分?以发心成就殊胜二利。哪二利?发心殊胜利有两个:现前增上生,究竟决定胜。下士道也有增上生,但是上士道的增上生才彻底究竟圆满,最究竟的是得一切种智的利益。

  增上生分成两部分:一是不堕入三恶道,发心以后照着修,以往所造的恶因能够清净,将来也不会继续造恶,所以三恶趣没你的份。第二是生善趣。已造的业,还没有感果,一旦发心后,它会增长广大,新造的,也同样会因为这个发心所摄持而增广以至无穷。

  业的形成牵涉到三方面:

  第一个是造业者。

  第二个是以什么样心、什么样的行为,造这个业。

  第三个是业所集的对方。比如说“我”看到一个乞丐,要饭的。同样给他点钱,如果觉得这个人好可怜,一心想帮帮他,这个果报跟所种的因,就比没有这个心的状况要增大很多。假使你发了大菩提心,心本身跟法界相应,那么做任何一点事情,不管做什么事,就会生无尽的功德。所以,要得到无上的好处,必须依这个发心,才能够成就。

  要想获得增上生及决定胜,就要一步一步如理如法的修持,修的时候,先从共下、共中士意乐修起。下士要求后世,不贪现世,中士进一步要出离生死轮回,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感受到生死轮回绝对的痛苦,没有一点快乐,不忍别人仍在生死轮回当中,一心想救度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世间的相状是对安乐贪着难舍,世间的人什么情况呢?对安乐贪着比较难舍,对好的名闻利养啊,吃穿难舍,一点苦都感受不到。但事实真相是虚诳不实的,无常是迅速的,生命是短暂的。一般人却愚痴不了解,如果能看清真相,生起厌离心,才能真正引发大慈大悲。大慈就是看见众生在世间一点快乐都没有,要给他们真正的快乐。大悲就是不忍看见一个众生乃至一切众生流落在生死痛苦当中,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独生子,他得了病,一心一意地找大夫给他看病,除掉他的苦,给他安乐。有大慈大悲,还要有大智、大行才能圆满,这就是菩提心,菩萨行,有了这些了,最后就是成功的菩提果。自利而后利他。

  在利益有情之前首先必须了解要自利的道理。如果自己不知道生死轮回的痛苦,连作梦都没梦到,如何利益他人?这里要注意,不是说知道了道理去指责别人缺点毛病,而是要以法观照自己。他修对了,你羡慕、赞叹他,跟他学、随喜他;他不对,你同情他、怜悯他,帮助他。起心动念正确之后,才会一直增上;否则自己走错了,还觉得很有道理,这就是有没有正知见的差别。

  如果有正知见,那么发生的一件一样的事情,处理的时候却不一样,没有正知见就随风倒,善来造善业,恶来造成恶业,不能转这种境为修行资粮道,福田。本来,看到别人的功德应该随喜赞叹,跟他学,不是心生嫉妒: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一点我也能做到。本来这是个好事,可以随喜积聚自己的资粮,反而生慢心。看到别人缺点观过失,不能转变,不能说同情别人、帮助别人、怜悯别人,却看到别人受苦了而心里欢喜,幸灾乐祸。象我们前面讲的,该随喜的他不随喜,不该随喜的他要随喜。掌握不住啊,这就是因为没有正知见。

  修上士,必须从中士开始。想要真实生起菩提心,必须要修共下、共中士道,这是修上士道的根本。共下士、共中士这个阶段真正修持的方法是思惟皈依、深信业果等,并多门励力地积集福德资粮忏悔罪障;这些都是修菩提心的前行,这个道理不但要懂,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定解。所以对共中士、共下士菩提心的支分要绝对地珍重爱惜;不要误以为共中、共下与上士道不相干,这就成了发菩提心的最大障碍,而失去绝对的大利益。因为没有厌离心,绝对发不起菩提心,所以要殷重修习,这是很重要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进入:

  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

  已一: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

  已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今初:

  原文:如是虽说三士,然于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无所缺少,故彼二种是大乘道或分或支。马鸣阿阇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论》云:“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遍观生死苦,断故修谛道,断除二种罪,此是寂静行。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是故此中非导令趣,惟以三有之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为自利惟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

  讲解:如是虽说三士,然于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无所缺少,(也就是说对于上士道的次第当中也能摄纳其余的二士道无所缺少,这个地方就是指上士道次第当中包括了下士、中士二士道的法。但除彼自列下劣之士,《戒定慧三学》一百零六页说:“持声闻律,舍劣心,大乘菩萨亦需持声闻成就律仪,而不起一念小乘自利之心。”《略论释》二百六十一页说:“譬如三人西行,有至甘孜而止(到甘孜为目的地)者,有至昌都而止者,有至拉萨而止者。所行虽同,而意在昌都者与意在甘孜者(每个人向往的地方不同),其心各不同。其一心至拉萨者,又与至昌都者之心不同。故上士与中下士惟在心境上分,而所行之路初实相同。虽修离三涂(三恶道)行,上士非为求自身离三涂发心,乃为利益众生故,愿离三涂而发心。如此发心,虽非真菩提心,然已具菩提心轮廓。上士修下士行,非修下士,而是画像之轮廓也。故称下士行人,不称正下士行,而为共下士行。” 故彼二种是大乘道或分或支。马鸣阿阇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论》云:“无害(不伤害)与谛实(不妄语),与取(不偷盗)及梵行(不邪淫),舍一切所执(布施),此是善趣行。遍观生死苦(知道苦了),断故修谛道(谛--无漏,修无漏道断生死苦),断除二种罪(略论释中:一是业,二是烦恼),此是寂静行(正业,希求涅槃)。亦应取此等(上士、下士都要修),是出离道支。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对众生起悲心之流,菩提心加行为大悲,悲重成流),无边巧便行(巧--善巧,便--方便),是胜出离行。” 是故此中非导令趣,惟以三有之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为自利惟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 (“少许共彼二道”在《略论释》二百六十页说了,“谓上士所修法中之一部,中下士亦应(也应该)修。於上士道中有相似於中下士道处,故名共中下士道也。”这就是讲三士道啊,以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的意义:虽说三士,然于上士道次第当中也能摄纳其余的二士道无所缺失。此中“非导令趣,惟以三有之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为自利惟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遍观生死苦,断帮修谛道,断除二各罪,此是寂静行。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发起求希解脱的心,把自己的罪障努力地忏除,发起大意乐,悔除重罪。

  我们接着往下看:

  原文:是故若发如前所说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观心论》云:“谁不将无坚,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上士具悲故,将刹那老死,病根本之身,为他安乐本。具正法炬时,断八无暇暇,应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谓应念云,我身无实,如蕉如沫,众病巢穴,老等众苦所出生处,应以上士所有现行度诸昼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此中道理后当宣说。

  讲解:取心要义--取心要的法

  蕉沫--芭蕉、锯沫

  暇--修暇满

  这是总的意义,下面已二就是如是次第引导的因相:一、正明因相,二、所为义

  庚一 正明因相

  原文: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是故诸欲入大乘者(想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胜利(要发这个心,必须先修习发心的胜利),令于胜利,由于至心勇悍增广,及须归依七支愿行,是能开示菩萨道次最胜教典,《集学处论》及《入行论》中所说。

  讲解:第一点,就是讲发菩提心之前应该修的内容,要想趣入大乘之门,要发大乘菩提心。首先修习发心的胜利,由于至心勇悍增广,及须归依七支愿行,胜利有二。

  《入行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真正发起菩提心来了,虽然你在三有的生死牢狱苦海中特别苦恼,但是是名佛子。

  系生死狱诸苦恼――系缚于生死牢狱诸苦恼的有情,《入行论广解》说了:“若人能发愿行菩提心者,彼无间刹那之间,即得殊胜名,称为诸如来子。此名有殊胜义。谓是世间天人俱应合掌恭敬之处也。不唯诸登地菩萨有如是功德,即轮回牢狱系缚之一切苦恼有情,才一发心,无间即得如是功德也。”

  原文: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诸现前及毕竟胜利。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诸善趣因,又下士固须求增上生,即上中二士,於求毕竟胜外,亦须求增上生。以大乘有情为接引小乘有情,必须小乘解脱法,而後使小乘有情得以转入大乘。

  讲解:现前--增上生,毕竟胜利――决定胜。

  《略论释》274页说:“又下士固须求增上生,即上中二士,於求毕竟胜外,亦须求增上生。大乘有情为接引小乘有情,必须小乘解脱法(大乘也必须学小乘的解脱法,因为你将来要接引这些小情),而後使小乘有情得以转入大乘。大乘有情亦复必须得下士道增上生,倘不得增上生(即得人身善果)不能入於佛果。其所以别於正下士者,以正下士专求人天果,而修十善等,尚在集谛中。上士为求佛果,而依十善修人天果,则不属於集谛。故须知本论所特别调伏者,乃上士夫,同时对於中下根,亦在调伏中。(最重要的是调伏那些以为:我是上士的,不需要修下士、中士,一上来就修大乘的人。)”

  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增上生的一种,属于格鲁派教法当中本有的。所以不要认为修密法就不往生,往生并非净土宗独有的,格鲁派也有。《宗喀巴大师传》487页说了:“宗喀巴大师说:‘总的来说我的化身有许多,遍于空行刹所,包括兜率天、南瞻部洲等地。现在我的化身在汉地的五台山所说的刹土。”依那个时候的字据来说,虽说的是五台山,但不能认定唯一指的是那里,主要是大师即生现证双运身,应视在报身刹土以及在化身的刹土极乐世界、空行刹土、兜率天等处。尤其宗喀巴大师示现出狮子吼如来的时候,刹土为稀有卓越刹土庄严等,是随其所愿随住一切刹土。

  净土宗修行的人不愿意学格鲁派的教法,认为格鲁――密法、黄教不提倡往生极乐世界,此段说明宗喀巴大师本身在极乐世界也有化身,这是引经据典证明。净土宗也要修信和修止,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说了:“初事一心者,如前忆念,念念相续,无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属定所胜。理一心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以见谛故,名理一心。

  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如《无量寿经》云:“三辈往生,皆应发无上菩提心”。此皆证明格鲁派与净土宗不但没有矛盾,而且提出了许多必要的修行方法。不要认为显密互相冲突,那就错了,上面引经据典地证明。

  原文: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毕竟利义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若于现时毕竟胜利,先无真实欲得乐故,虽作是言,此诸胜利从发心生,故应励力发起此心,亦惟空言(嘴上说说而已),观自相续(反观自己的心),极明易了。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意乐――止趣)。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复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他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

  讲解:此心根本大慈大悲--这个心指的就是菩提心。

  《略论释》265页昂旺堪布说了:“故初业有情,仍以自利为重(刚开始修行的,都以自利为重),如自尚不利,何能利他。”

  原文:《入行论》云: “于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惟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皆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

  讲解:《入行论》――《入行论·赞菩提心功德品》卷一

  《略论释》266页说:“如前说菩提心为上士道正行,共中下一切法类,即菩提心之加行。”

  《略论释》说:“如是当知,於修彼二士道时,思惟皈依、业果诸意乐等。於诸门中,集净励力者,如其所应,成菩提心前行修心之方便。当知七支皈依等,亦即为发起彼心方便也。”

  《略论释》266页说:“发菩提心有三:一、为生起菩提心故,应先知其胜利,发起欲乐。二、为令菩提心真实显现,应修共下中士道。三、为令身心相续中於菩提心如其胜利生起故,应修七支。故集福忏罪,在共下中士道修习皈依业果及七支等,皆为积忏之方便,亦即修菩提心之方便。积忏非空言可得,必先生起积忏之欲乐,欲生起积忏之欲乐,对於下士道中业果一门,尤应注意。又如皈依三宝,恳求救护,任修何法,皆须於事前修之,如正信三宝之心,尚生不起,则菩提心更无从说起,故中下士道诸门,皆上士道之前引。 再简明言之,如前说菩提心为上士道正行,共中下一切法类,即菩提心之加行,是为本论扼要处,於此应当生起定解。”

  原文:如是又于彼二时中,思惟归依及业果等,多门励力,集福净罪,如其所应,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续之方便,七支行愿及归依等。故应了知此等即是发心方便,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当善为晓喻,弟子于此应获定解。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至实上士道,于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或于此间失大利义,故于此事应殷重修。如是修习中下之道及善修习。如上士时所说道已,于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

  讲解:尊重――为师者

  而成此心发生障碍--纯粹为了自利,离开三涂得生人天,离生死得自利的涅槃,则与发菩提心成了障碍了。

  或于此间失大利义――菩提心的习气未能种下

  如上士时所说道已,《广论》卷八中说: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从这个道理中我们总结一点:从厌患生死,了知成佛的目的走三士道:共下士、共中士、上士,上士道都脱离不了走共下士、共中士。得到究竟胜也好,决定胜也好,增上生也好,都是离不开,为了成佛的目标,目标确立了以后,不随外缘而转。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净治罪障、习气,在这上头努力发心,做到事半功倍,然后按照发心的成就,殊胜的两种利益――增上生、决定胜,然后了知发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利益,行菩萨行,自利而后利他。修上士必须从修下士、中士开始修起,不能不要前面的下士、中士。这不是口上谈一谈,而是从内心真正发起菩提心来。

  原文:次为此心极坚固故,应以不共归依为先而受愿轨,由愿仪轨正受持已,于诸学处应励力学。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谓欲学习六度四摄菩萨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定受行心清净律仪。次应舍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余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令有染,设若有犯,亦应由于如所宣说,出犯门中,善为净治。

  讲解:不共归依――信三宝有救护的功能,生起希求救护之心,是为共皈依。不为自身求救而对有情众生生起大悲,救拔众生苦故,须得成佛,为得成佛故,生起皈依心,是为不共皈依。

  受愿轨――受发菩提心愿受仪轨

  学处--菩萨的学处

  受行心清净律仪――进一步受清净的菩萨行戒

  根本罪――在《菩萨戒品释卷三》说了:“菩萨律仪罪惟二类:一、他胜处法摄,二、恶作法摄。”《戒定慧基本三学》128页说了:“他摄罪,他者,就是烦恼私我,也称根本罪。”

  余中下缠――在《菩萨戒品释卷三》说了:“中下缠犯,岂是恶做,类为他胜。” 《戒定慧基本三学》168页说了:“1.于罪有犯更欲造,2.无惭愧心3.身爱乐,4.不见畏罪为功德。四惭畏罪上品犯,若见畏罪为功德,如是名为中品犯。

  出犯门中--除罪的仪轨

  原文:次应总学六到彼岸,特为令心于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故。应善学习止体静虑,《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仅是一例,觉沃于余处亦说为发毗钵舍那,故为生观亦应修止。

  讲解: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

  如鸟未生翼,不能腾虚空,若离神通力,不能利有情

  具通者日夜,所修诸福德,诸离神通者,百生不能集

  若欲速圆满,大菩提资粮,要勤修神通,方成非懈怠

  若为成就止,不能起神通,为修成止故,应数数策励

  止支若失坏,即使勤修习,纵然经千载,亦不能得定

  故当善安住,定资粮品中,所说诸支分,于随一所缘

  意安住于善,瑜珈若成止,神通亦当成,离慧度瑜珈

  比喻鸟没有长大的时候,没有翅膀,不能飞。修行离开神通的力量,不能利益有情。具有神通者日夜所修诸福德,诸离神通者,百生不能集。若欲速圆满,大菩提资粮,你把大菩提资粮积聚了,自然就有神通了,要勤修神通,方成非懈怠,若为成就止,不能起神通,没有成就止之前,不能起神通。为修成止故,应数数策励。

  以上告诉我们,修上士必须修下士,然后到这一步。宁舍生命,莫犯根本戒,欲学六度四摄菩萨行,就要先受行心律仪—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宁舍生命也不犯根本罪,其余的诸恶也要励力不要沾染。刚开始时,烦恼还在,难免因为不小心、放逸、失念或烦恼炽盛来了,又犯了,这时应该马上依着仪轨忏悔净治清净。在大乘位次当中,从下士、中士到发愿心,叫下品资粮位;受菩萨戒的时候就是中品资粮位。下品资粮位行者,如果以菩提心回向往生净土,要得到上品上生并不难。

  《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告诉我们,犯再严重的罪,好好努力,一定可以忏悔干净,忏完以后达到的地位就很高了,这时要学定就轻而易举。现在真正重要的是没有得到完整的如理教授,没有得到正知见,还没有学就觉得难,就打退堂鼓,真是可惜!所以要学完整地学如理教授,就得得到正知见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你是进步不了的。断二执入空性,证胜义菩提心。

  修学六度要真正安住于善所缘,一定要在定慧当中修才有力,所以真正要修学的是「止」,这是发世俗菩提心。但要能通达空性以圆满菩提果,必须证胜义菩提心。证胜义菩提心之前必须先要学断我执、法执,如何断呢?必须要在理、智上先了解「我」、「法」都是空的。照着所了解的去修,才能得到修相应慧,也就验证真实通达无我空性。

  由于时间关系,这一讲就到这里。

  (回向……….)

  雁子、界恒恭敬整理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