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色拉昧堪苏仁波切教授受菩提心戒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色拉昧堪苏仁波切教授受菩提心戒

 

  今天早上我们讲有关菩提心戒的开示。

  受此戒传统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有盛大的仪式,一种是比较简单讲解菩提心并受戒。这次因为我们没有条件做到前者,所以我们采用后面一种方式给大家授菩提心戒。

  我们为了众生的利益,我们发愿成佛,当我们生起这样的意念时,我们就生起了菩提心。如果我们的意念不清晰或者动机不纯净,我们没办法进行受戒。所以在受戒之前,还没生起真正的发心,我们谈什么戒条也是无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生起一个正确的动机。

  我们虽然生在末法时期,但我们不仅得到了暇满的人身,得遇了佛陀的教法,并且得到善知识的欢喜摄受。这三个很难得的机缘,我们现在都同时具备了,是非常难得稀有的。如果这三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我们都没什么办法来谈修行。我们现在三者都具足,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地修持。这么难得稀有的因缘我们都能具足,所以我们不可以为了今生的福报等而修行,我们必须好好地修持,对现世生起真正的出离心。现在三者都具足的条件下如果我们不好好地修行,我们既然生下来就肯定会死,只有我们今生做了任何大小的善业,佛法上的修行才能够帮助到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好好把握具足这三个条件下的人身进行修行,我们死后去哪儿我们是不会知道,也没办法控制的。

  我们临死的时候,我们生前的亲戚朋友,自己拥有的财产,甚至我们自己最为珍爱的,从出生就被我们一直照顾的这个身体,不能给我们任何的帮助,我们也不能带走他们。死后并非就结束,因为轮回的存在,我们必然会再次受生,而所生之地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转生三善道,一种是转生三恶道。二者比较起来,三善道比三恶道好一点,因为三善道的苦相对的比三恶道的苦要小一点。如果我们对三宝有坚固的依止心,常常祈求三宝护持我们,能令我们来世不堕三恶道。为了不堕入三恶道,当然我们也要奉行“十善业”。如果这些都能做到,那么我们肯定不会堕入三恶道。

  (仁波切此时特别嘱咐大家:这些佛法的开示需要大家好好地听,好好地用心记下来,然后要把这些烂熟于心的开示用于实修。)

  然而,即使我们得到了来世不堕三恶道的保证,是否也就足够了呢?这肯定是不够的。我们既然是大乘佛教徒,所以我们必须有更高的理想和志向,所以我们必须生起菩提心。以前的开示中,也已经讲过如何培养为利益众生而成佛的心,跟今天还是有些关系的。前面我们讲到我们为了不堕三恶道,所以我们依止三宝,并行十善,以这个意念为基础我们再思维:即使我们来世能在三善道中转生,但只要我们仍在轮回中一天,只要我们没有灭除心中的无明,那我们就会造新的业,最终还是会遇到某种恶业而堕入三恶道。而在三善道中,人有生老病死等苦,天和非天也有各自的苦,所以我们要生起这样的心念:我一定要从轮回中出离。

  如果得不到解脱,那我们在轮回中有时转生好一点,有时转生差一点,起起落落,如同我们平时的阴晴不定的心情。所以我们除了要生起不堕恶趣的心,我们还需要生起这样的心:我要求究竟的解脱,没有生老病死等,完全得乐离苦,完全跳出轮回,再没有太热、太冷、饥饿、口渴等肉体上的痛苦。这种快乐是究竟的、恒久的,不同于比如我们人求生到天道:看起来比人的寿命超出了许多,但那毕竟是有限的福报。所以我们讲首先要生起不堕恶趣,求生善趣的心,要做的是依止三宝,奉行十善,现在我们建基在这个发心之上,我们应如是纠正我们的动机:“我一定要脱离六道轮回!”这个发心比前面讲的更深一层,但一定是建基于前面所讲的那层发心。仅有发心是不够的,这一部分的修行除了依止三宝,奉行十善以外,我们还需要证悟空性正见。因为它能让我们看到一切事物的本体,我们知道了一切事物的实相是怎样的,才能破除“我执”。一旦破除了“我执”,那我们必然不会再有贪、嗔、痴三毒引发的烦恼。那也就没有东西能把我们束缚在六道轮回里,那么我们自然就会解脱——因为捆绑我们的东西我们已经根除了。所以我们对这个概念一定要非常清楚,而且我们一定要知道,要从六道轮回里解脱出来,必须要证悟到空性。这一方面的修行也不是突然一下就成就的。我们一直去研究空性正见的理论,一直去尝试生起这样的体验,持续不断地这样修下去,我执的意念慢慢消除,空性正见慢慢的生起,达到圆满时,即能得到究竟的解脱。

  我们现在讲的“解脱”,我们一定要明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得到解脱。这个虽然是究竟的解脱,但并不是最高的境界,即并没成就佛陀的果位。我们也不应该满足于这样的修行和这样的成果,我们应该培养更上一层的意念,即:“我们不仅求自己解脱,还应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如何生起菩提心呢?我们应该先观察自己的心态:世间的好的体验我们都愿意得到,一点小的痛苦我们都不愿意承受。既然我是如此,那么世间的众生也有着同样的心态。接着我们就要修“悲心”和“慈心”。“悲”的意思是“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慈”的意思是“愿一切众生具足安乐”。虽然平时我们总是把“慈悲心”连在一起讲,但其实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我们应当“悲心”生起后再修“慈心”。这二种心如果都培养出来了,我们还应进一步思维:我们只是坐在这里,仅仅希望众生能离苦得乐,是没有用的。我们反复思维,生起增上意乐:“我自己应速疾承担起众生离苦得乐的责任!”

  这一个心态我们要好好地思维。众生离苦得乐,不是我们坐在那里想就能实现的,如果这样就毫无意义了。我们也不应该看别人是否会去承担这个责任,应有“我要马上独立承担起这个责任”。如果我们好好培养的话,我们能生起这样精进勇猛利益众生的修行心。这个也是修前面一步一步修“悲心”、“慈心”的目标,不会是突然就生起的意念。

  在这个意念之上,我们应如是思维:我们如何才能让众生离苦得乐呢?我们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允许我们最有效率的利益有情,只有好好地修行,尽快地成就佛陀的果位才能最有效率,以最善巧的方便让众生离苦得乐。这时我们才能生起一个迫切的需求:“为利益有情我必须速速成就无上正等菩提。”这就是昨天我们为什么讲到菩提心时,说菩提心是求成佛的原因了。真正的菩提心的心念就是这样按修心的次第一步一步地生起来的。

  所以,当大家明白以上所说,按这样的方式纠正动机后,以成佛为目的做种种修行,我们就开始进行受菩提心戒的仪式。

  我们对面必须有一个依止的对象,所以我们现在开始观想面前虚空中有一金刚法座,法座上有莲花及日月轮,本师释迦牟尼佛安坐其上。他的两旁有文殊和弥勒两位菩萨。本尊、菩萨、罗汉等圣众依各自果位从内而外围绕本师。有没有人看过《上师无上供养法》资粮田的图啊?按这个图,我们尽力生起观想。我们观想时,不要把圣众单纯地想为平时看到的唐卡啊、佛像啊等等,要想像所有圣众不仅活生生地安住于我面前的虚空,还在为我们讲解佛法。

  资粮田观想清楚后,我们也应该观想,不单是我自己面对资粮田,所有有情众生围绕着我,面对着资粮田,准备受菩提心戒。

  我们要尽力把资粮田观想清楚,这些圣众是我们受菩提心戒的见证,我们也应尽力祈请,对三宝生起依止心,并应恭敬礼拜,顶礼三次。观想资粮田在我们面前的同时,我们要生起向着这个资粮田,我们祈求“请赐予我们生起菩提心的菩提心戒。”

  为了求戒,我们应做“七支供”三次。

  身语意门虔诚申礼敬

  实设意变供品悉奉献

  无始所积罪堕尽懺悔

  圣人凡夫诸善皆随喜

  轮迴未空之间请安住

  為利眾生转动正*轮

  自他诸善迴向大菩提

  之后再观想资粮田,我面前的圣众海会和跟我一起面对资粮田的六道众生都要尽力观想。祈请我能生起如同你们一样的心,做你们曾经做过的修行,祈请以悲心护持我和一切的有情众生。我们现在心里应想,我们要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我们就应发愿成就佛果,所以我现在为了众生的利益,我要发起菩提心来受菩提心的律仪,速速成佛。我们必须生起“众生是否能离苦得乐,就要看我能不能成佛”这样的想法,培养出我们迫切成佛的心。我们要念三次: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念到第三次的最后一句时,我们要强烈地生起一个意念“我已得到了加持,我在这一刹那生起了菩提心!”,我们必须这样强烈地去想。

  菩提心生起的这个部分就完成了,这个仪式也就完成了。我们重复念的这四句是《皈依和发菩提心愿文》。这四句里的“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是讲皈依,“以我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是讲发菩提心。我们刚才解释过这个发菩提心,是为安乐一切众生,我应速速成就无上菩提的意思。

  第一次受菩提心戒,必须寻求有此传承的师父。受过之后,我们也应该每天念诵此文,代表我们每天都发菩提心、每天我们都自受菩提心的律仪。菩提心是我们不可忘失的,每天我们都要提醒自己要发菩提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