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9课
宏演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9课
略论·7月07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2)、积集福德资粮
文:"积集资粮者,于正传承诸师,及前所说资粮田之前,当如前说而诵七支行愿。"
解:积集资粮,即六加行"迎请圣众"一支,观想资粮田于前而诵七支行愿。
(3)、净修其心
文:"净修其心者,如前所说慈悲之所缘行相,令其明显。"
解:即修慈悲心,依照前面七因果或者自他相换的言教,所说的慈悲所缘种种行相,令在心理行相中明显显现。说加行竟。
2、正行仪轨
文:"于阿遮黎耶前,右膝著地,或作蹲踞,合掌而发其心。于此发心既作所缘,谛想诚誓乃至未得菩提而不弃舍之意乐,非但发心为求利他,愿当得佛已耳!当依仪轨而发之。如是若于愿心之学处而不能学,不过仅想为利一切有情我愿成佛而已矣!以轨则而发者,于发心之学处,能不能学皆可受之。然愿心可有如是二种,若以仪轨受行心已,于学处不学则为不可。故许从龙猛及无著所传众多之戒轨,有可作不可作之差别者,不应理也。《教授胜光王经》亦云:'若不能学施等学处,但能发心亦成多福。'以作根据,《修次初编》中云:'若人于诸波罗密多,虽不能于一切时处,修学一切学处,然亦感果大故,应以方便摄持,而发菩提心焉!'故于施等学处,若不能学,可以发心,不可受戒,极明晰矣。受发心之仪轨者,于十方一切现住佛佗,及其一切菩提萨埵之前,请忆念我:'阿遮黎耶存念,我某甲,于此生及余生,施性、戒性、修性所有善根,自作教作见作随喜,以彼善根,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于其中间,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如是三反念之。皈依仪轨与此二者,虽无明说,须随阿遮黎耶念,然随念为是。此等是有阿遮黎耶之轨则。若不得师,应如何作者,如阿底峡尊者所造之发心仪轨云:'如是虽无阿遮黎耶,自于菩提发心之仪轨者,当于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意念思惟,作礼拜及供养等仪轨已,不须诵阿遮黎耶之辞,但皈依等之次第应如前也。"
解:文中"于阿阇黎前,右膝著地或蹲地,合掌而发其心",此发心形式印度和藏地不同。但此意乐,则不但为利众生而愿成佛,必须具有"乃至菩提而不弃舍"的誓愿在内,此名"具誓愿心仪轨"。如是愿心学处,须先自量,不可轻受。仅依仪轨发心未具誓愿,则对于学处能、不能学之人都可以发心。宗喀巴大师解释,谓就愿心学处有二种,即于学处有能学不能学之分。所以菩萨戒不同别解脱戒,可先看条文,能学,则如上说;不能学,则可以依仪而受。如就行心,就没有不学、学处的开许。依龙猛与无著,有可学不可学者。嘎马那西那引《胜光王经》云"不能学施等学处者,但令发菩提心,能生多福"。这是说仅受愿心者,不必学习学处。《修次初编》言"若不能学诸波罗密,彼亦可得大果,应方便摄受,令发菩提心"。不能修习六度的,可依仪轨方便,令发菩提心。即仅可依仪轨令发愿心,不可受戒之意。故可受不可受的差别,就看有没有誓愿。又知学处能学者为可授,不具者不可授。
直接受发心仪轨文,可以跟着师长称念,如论云:"阿黎耶存念,我某甲,於此生及余生,施性、戒性、修性,所有善根,自作、教作、见作随喜,以彼善根,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菩萨,於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於其中间,於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诸未解脱为令解脱,诸未出苦为令出苦,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如是三反念之。"如果没有阿阇梨,依自行发心的仪轨来做:内心观想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一切如来,修习礼拜供养等仪轨,不过要舍去请白及"阿阇梨耶"之语,其它归依等次序和前面所说的一样。
3、完结仪轨
文:"完结仪轨者,阿遮黎耶为弟子宣说愿心之诸学处。"
解:仪轨做完了,师于此时应为弟子开示学处,即下文"得已应守护勿失"一科。近时学风,则说学处回向,或将发心学处回向等善根,向兜率弥勒供养,作为报恩,使善根不散失,且种植弥勒转世闻法之因。
二、得已守护不失
(一)、修今生不退发心之因
1、思惟发菩提心的利益
文:"或阅经藏,或从师闻,思惟菩提心之胜利。如《华严经》中广说,必须阅之。彼中如前所引,谓如一切佛法之种子。又谓摄一切菩萨行,及一切愿故,犹如略示。此谓广说支分虽有无边,于略示中一切皆摄。彼之略示,是如彼之总聚,谓摄菩萨一切道扼要之总聚也。《菩萨地》所说之胜利,是愿心胜利。彼说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胜利,谓成胜福田,及摄持无恼害福。初者,如说当成世间人天所应礼敬。谓发心无间,即成一切有情功德之处。又如说云:'发心无间,从种性门,即能映蔽诸大罗汉。'谓成无上也。又如云:'虽作少福,亦能出生无量果故。为胜福田,及为一切世间所依止,犹如大地。'谓如一切众生之父母也。"
解:发心的殊胜利益,前文说过很多,此处再摄要义,不容易忘记。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言之极广,广多参阅,方能了知菩提心之胜利。如说菩提心为佛种子,即成佛不共因。等于种子为苗之不共因,徒有共因而无不共因则不生。有情无边,有情根性无边,故菩萨行心愿心无边,总摄为菩提心。一切愿心行心功德,总摄於菩提心功德。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胜利,(一)成胜福田,(二)摄无恼害福。 (一)成就福田:从初发菩提心开始,即成真佛子,称为菩萨,超越诸大阿罗汉,成为世间第一值得恭敬供养的无上福田。又以菩提心虽作少福,也能出生无量功德。由发心的大小不同,而所感之果亦不同。人天二乘发心,其心有量,故果亦有量。发菩提心者,仅供一花一香于诸佛,或施一握食于畜生,其所供所施虽微,而心缘一切众生,为成佛而作,众生无量,故感果亦无量。故菩提心功德,若有形色,虚空莫容。以如此福田殊胜,故为世间所应依止。声、缘、菩萨三类,亦无不依止於菩提心,犹如一切山河物类都依止大地一样。以声、缘由佛而生,佛由菩萨而生,三类有情辗转依止於菩提心,不过直接间接有区别。其次,世间安乐,一切亦皆依止於菩提心,世间安乐不外现近究竟二类。一切安乐不由佛陀的事业来,则佛悲心就有偏执。又若佛事业不能生一切安乐,则应无佛。佛陀的悲心无有差别,众生的业力有差异,至有情能不能成熟世出世间的种种安乐,惟视其过去业力与因缘时节如何。 文:"次,摄持无害者,常为两倍转轮圣王之守护神所护,虽在睡眠迷闷、放逸之时,诸常住药叉,或诸非人,不能扰害,诸能息灭疾疫传染病之密咒明咒,虽在他有情无有效验,至菩萨手犹能应验,况诸验者,以是显示虽消者等业,若发心坚固,则易效验。于诸共同之成就亦因有此愿心则速成也。随所住处,恐怖饥馑非人等灾,诸未生者即不生等。舍命之后损恼亦少,且无诸病。具足忍辱柔和,能忍他害,而不害他等。又复恶趣难生,虽生恶趣亦速解脱,于彼亦仅受微苦。并依此缘极厌生死,于诸有情而起悲愍。由菩提心所获之福,设有形色尽虚空界亦难容受。以财供佛未足少分,《德施所问经》云:'菩提心之福,假使有形体,空界遍充满,犹复有盈余,纵尽恒沙数,诸佛刹中人,满盛诸珍宝,奉献世间尊。若有以合掌,心礼于菩提,此供养殊胜,彼无有边际。'阿底峡尊者绕金刚座而行,曾思如何作速得圆满菩提,诸小形像,悉皆起立,闻诸大者云:'欲速成佛,当于何学?'答曰:'当于菩提心而学也!'又于道埸上虚空中,有一老母,幼者问之,亦如前答。尊者闻已,于菩提心大生决定云尔。如是摄大乘诸教授之关要,一切成就之大藏,超出二乘之大乘别法,于诸佛子广大行劝勉之最胜依者,当知是菩提心也。于修习彼当增勇悍,如患渴者忽闻水名。应于多劫中,以希有智,最极微细观察诸道,知唯此为成佛最胜之方便,佛及菩萨所见故也。《入行论》云:'于多劫中极观察,诸佛见此有胜利。'"
解:(二)摄无恼害福:发菩提心者常为诸护法善神所守护,其它邪恶鬼神不能侵害。能使息灾之明咒或密咒产生灵验,所住之处,恐怖、饥饿、鬼神等灾不能生起,舍命之后损恼也少,且无疾病。具足忍辱柔和,能忍他害,不害于他。难生恶趣,虽暂生于恶趣也只受少苦,并很快能解脱。依经教,人在睡眠迷闷放逸时,易为非人所害,非人害人以此三时为主,初发愿心者即能免此。轮王为人间福德最厚者,常有一千大药叉神环绕。发愿心菩萨环绕者倍之,故非人於此诸时亦莫能害。凡有福德者皆有善神守护,福德大者守者尤众。虽有恶业,所感恶神其数较少,故灾厄较少。反之,福德薄者,所感恶神较多,善业所感善神较少,故灾厄较大。息灭疾疫灾损所用真言,分明咒与密咒。药叉、非人所加持为明咒,诸佛菩萨所传者为密咒。此类明密咒,在寻常人或验或否,一入发心人手,则无不验。 总之,菩提心是统摄大乘一切教法的关键与要领,是含容一切功德的大宝藏,是菩萨广大之行最可靠、最有力的支柱。因此,修菩提心,即是成佛最无上的妙法。论中引阿底峡身绕塔时,心口自问,如何速得成佛故事,即是其例。尊者昔於绕塔时,对於菩提心生起决定,遍访全印诸师求此教授,後知金洲大师有此教授,渴欲立见,遂泛海往谒,依止十四年。其时尊者早已精通五明,本可出为人师,以重菩提心故,不惜长期依止金洲,由是能摄经一切扼要。大乘之所以特别超出二乘者,亦以菩提心。此心为诸佛菩萨於多数劫中,以希有智观察诸道,无第二种疾速成佛方法,唯有此心。 2、为增长发心故修学六次发心
(1)、修学不舍已发之愿心
文:"如是既请佛菩萨善知识为作证明。于彼等前,为未得度有情发令度脱等誓后,若见有情数量众多,且复造恶,须于多劫励力历时久远,况二资粮无边难行皆须修学。以此为缘,生起怯弱而置发心之担,则较别解脱戒之他胜其罪尤重。此《摄决择分》中所言也。倘舍誓受之心,须于恶趣长夜流转。此《入行论》中说也。又云:'如盲于粪聚,如何而得宝,如是何幸遇,我发菩提心。'当念我得此者,甚为希有,于一切中不应舍离。缘念于彼,一刹那顷亦不放弃之誓愿,应多修习。"
解:依照前面的誓言仪轨,观想立于诸佛菩萨前,发未度令度等誓愿。既请佛菩萨善知识为作证明,在诸佛菩萨面前发"度脱一切有情"的大誓愿后,若见有情数量众多,且复造恶不已,必须经历多劫长期努力才能度脱的重任,而且福德、智慧二资粮广大无边难行,但必须一一修学,以此因缘而对菩萨行感到畏惧而心生怯弱,放弃所发的菩提心。这种罪过比起别解脱戒的根本重罪,罪行还为尤为沈重。这是《摄抉择分》中所言也。"倘舍誓受之心,须於恶趣长夜流转。此入行论所说也。"既已发愿求证佛果,又怯弱欲取二乘果,即为欺骗众生,故不能生於善趣。经中又说如已发愿而又经过宣誓者,退心即为决堕地狱因。故当对於菩提心起欢喜幸运之心。须知这是为一切诸佛菩萨加持力所致。所以宗喀大师在结论郑重说"因此,应当一切时不舍此心。并缘此心多立誓愿,刹那不与相离。"
(2)、修学增长
文:"如是仅不弃舍犹为不足,须于昼三次夜三次,以大勤勇令其增长。此复如上所说之仪轨,若能广修当如彼作。若其未能,则于福田观想明了,献供养已,修慈悲等,当六次受持也。此之仪轨者,即'诸佛正法菩萨僧,直至菩提我皈依,以我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每次三返也。
解:不舍弃此菩提心,于修学上远远不够,当再令此菩提心增长。云何增长,即照前仪轨,昼三次夜三次以大精进勇猛心加强修持,六次受持,不间断地观想资粮田,令诸佛菩萨及过去现在师长如在目前,礼供,以慈悲修所缘,再称诵诸佛正法一偈:"诸佛正法菩萨僧,直至菩提我皈依,以我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于一座间,受持六次亦可。此偈前二句为不共皈依,后二句为发心。"利"字包括现在和究竟二种利益。为众生二种利益的缘故,我愿成佛。每次三遍,每日六次行之。
3、修学发心已于任何事不舍有情
文:"须知弃舍有情之心量如何,如依作不应理等因缘,便起是念,从此任何时中,亦不作此义利也。"
解:学习不舍有情,在藏文,舍为「行」,含有与众生不相关意,与舍弃之舍有别,舍弃之舍,有远离之意,故与此不同也。此种修习,见道炬论释。任于何时,虽遇到有情造作非法之事为因缘,也不生起这种念头:从此以后,再也不与彼作这些利益有情的念头了。舍有情,与退心有别。如对安置一切有情于无上安乐之心,自觉负荷不起,而救求小利益者,是即退心。如仅为一部份少数有情,特别如教敌,乃至魔类,生起不为彼作义利之心,是即舍有情。有谓对于与佛法作魔怨者,身、语不能与慈,但心中则不应不与慈。以魔怨也在有情数中,不与慈而舍之,则于所缘众生数,便有所缺,如一串念珠,缺一二粒,便为不全,故亦不可。
4、修学积集福智资粮
文:"以仪轨受愿心已,于日日中当于增长菩提心之因,供养三宝等积集资粮而努力焉!"
解:以仪轨受愿心之后,在每天中应当对于增长菩提心之因,如供养三宝等,努力行持以积聚资粮。宗喀大师说,修此,在大经论中,没有明文,但依藏德古规,这样修持有大利益,所以在这里补上。
(二)修学于他生亦不离菩提心之因
1、修学远离能坏之四黑法
文:"四黑法者,一、谓于和尚、阿阇黎、尊长、福田而作欺诳。欺诳境中,和尚阇黎易知。尊长者,谓欲作饶益人。福田者,前所不属之具德者也。于彼等前为作何事而成黑法耶?谓于彼等随于何境,心虽了知故作欺诈,即成黑法,而非妄之谄诳者,如下当说,此中须以虚妄而欺诈之。《集学论》云:断诸黑法,是为白法。此之对治,是四白法之第一也。二、令他于无悔处生悔。谓他修善无悔之补特伽罗,于彼所作之事,以令悔之意乐,于无悔处令生悔也。于此二中,能不能诳,及生不生悔皆同。三、诽谤大乘安住之有情,谓于菩提发心现前具足律仪之人,于彼所作之事,以嗔心发起而说不雅之恶言。对于境说者,谓了解其义之人也。生此甚易,而过患亦极重,前已略说。复次,若于菩萨生轻毁心,尽彼劫中而彼菩萨须住地狱。除谤菩萨,余任何业,皆不能将菩萨堕于恶趣,此《最极寂静决定神变经》所说也。《摄决择分》中亦云:'未得记别之菩萨,若于记别菩萨忿恚诤毁,随起几许恚心,须于彼许劫中,复从初始修行地道。'是故于一切中须灭嗔恚。设若生起,无间而忏,于其防护亦须励力。即彼论中所说也。四、随行谄诳无正直心。其境者,谓他有情俱可,于彼如何作者谓行谄诳。其中谄诳者,如以升称为谝等。诳者,如无功德诈现为有。谄者于自作罪,方便不显,此《集论》中说也。"
解:四黑法者(一)欺诳境,亲教师、阿阇黎、尊长、福田,对任何一师长或三宝而作欺诳,师长以悲悯心举出我的过失,我故知而欺诳,想尽一切法子掩饰自己的过失,虚张己德,皆属欺诳。欺诳又分二:不妄欺诳与有妄欺诳。此处系指后者而言,前者下面当说。福田,包括父母在内。反之,于上四境不作欺诳,即是白法之一。
(二)令无悔者生悔,谓故意挑剔,以是为非,使人不安而生惭悔。其所作善业本来无悔,今令其生悔,是即陷于善业令其生悔。如是者,不问他方受欺与否,生悔与否,皆成黑业。例如点酥油灯者,说清油灯不佳,令燃清油者后悔用清油之类。又如学大乘者,说学小乘者不佳,也是非悔处而令其生悔。于此应方便奖掖,令其向上精进,不使生悔则可。只要对方一生悔,就是黑业。
(三)诽谤大乘有情,此处所谓大乘有情,指具足发心者。对此类有情以瞋恚心出不雅言,即成诽谤。对境时以能了彼语言者为限。如对畜生,则为非境。此为宝积经迦耶问品释论所说。诽谤二字,在藏文义为不赞。不赞之相,释为以瞋心出不雅言者是。所谓不雅者,如指责大乘人恶行之类。此种黑法,生起甚易,以境不易识故,发心菩萨,六道皆有,最不易识,故有云菩萨如劫火坑灰,外灰内火,误蹈即死。菩萨有情,常韬光养晦,有如劫灰,故对彼犯过极易,且过极重。前说业果时,所谓田门力大,毁恒沙佛塔,不及谤菩萨之罪,亦即指此。诽谤菩萨,指已发心人学处(发心人即是菩萨),以菩萨谤菩萨,则造谤者须经尔许劫恒住地狱。神变经谓"除谤菩萨,余业不能使菩萨住地狱"。盖已发心菩萨虽不免为先业所引而有造恶,但以发心力强,能使不堕恶趣,惟谤菩萨罪,非发心力量所能掩护。菩萨二十种功德,有授记与未授记之分。未受记菩萨谤授记菩萨,以下位谤上位,例如资粮中品谤上品者,视其瞋心所起刹那数,须尽尔许劫数从头修行,始能证得,极为延误时间。此见摄颂。故应对一切有情不起瞋,设起立忏,并尽力防护以后不再造作。此亦摄颂抉择分中说也。
(四)随行谄诳无正直心。对其他一切有情而行谄诳。此谄诳如大斗小称等。例如,意喜穷勒本欲遣人至若马,而故先说欲遣到较远之垛垄,迨其人面有难色,始转言改遣汝到若马。似此即属谄诳不正直之类。再据无著释,诳谓诈现功德,谄谓矫隐实过。二者皆以贪名利供养为动机。如为慈悲暂有隐蔽,则不犯此过。谄最易犯,俱舍谓,梵天亦多谄罪。以其身为天主,自谓一切世界为己所造,居之不疑。其天众亦以此赞其主,故同犯谄罪。诳,分实与不实,如上欺阿阇黎,为不实例,意喜穷勒为实例。总之,以弯曲心,任作何业,皆犯此过。
2、修学受持不坏之四白法
文:"修学受持不坏之四白法者,即反四黑法也。其中一白法之境者,即一切有情也。所作者,于彼设遇丧命因缘,下至戏笑,断故知妄说。若如是作,即自能于和尚阇黎等增上境不生欺妄也。第二白法之境者,谓一切有情。所作者,于彼无谄诳,以正直心而住。此是第四黑法之对治也。第三白法之对境者。谓一切菩萨,所作者,起同大师之想,随于四方赞其实德。夏惹瓦云:"我等虽作微少之善,然无增长之相,而坏尽之相则甚多。于菩萨及法侣,以嗔恚轻蔑互生疮庖,而坏尽也。"以是若能将此及于菩萨前所生之疮庖断之,则《集学论》中所说之依于补特伽罗而起之损失,将俱不生。以不知菩萨于何有故,应如《迦叶问经》'于诸有情,生大师想'。是修净相,以作增上云耳!又护功德,是谓听者至时,非不往四方称赞而成过失也。此为第三黑法之对治。第四白法之境者,自所成熟之有情也。所作者,令不乐小乘,执持圆满菩提也。此亦就自己说,须将所化之机安立于圆满菩提。若所化之机不生圆满菩提之意乐,则不成罪。以不能成办之故耳。以此断第二黑法,若有至心将他安立于一切安乐之究竟欲乐,则虽仅令他发生少不乐之追悔,则令不乐之加行,必不为也。
能如是则必不失菩提心,《师子问经》云:'累生于菩提,心于梦不舍,况于未睡时,不须说何成。佛告曰:或村或城邑,随其所住处,正入于菩提,以是心不舍。'复次文殊《庄严刹土经》云:断除我慢嫉妒悭吝,及见他富绕意生欢喜,若具此四,不舍所愿。'又《宝积经》云:'若于一切威仪中修菩提心,及随作何善之先,修菩提心,则于他生亦不离此宝贵之心。如是一切中而为观察。'等,显然而说也。"
解:四白善法(一)不妄语。境,谓一切有情;事,谓从嬉笑乃至失命,无故知妄误。能如是,即能对治对上师阿阇黎妄语过。故知妄语,即心起颠倒而说。非故知者不犯。但妄不仅口业,身业亦有之,如以身态对于虚妄表示不虚妄是。
(二)正直心。境,对一切有情;事,谓于彼所不能行谄诳,以正直心而住。菩萨行於此极为珍重。云何以正直心而住?心口如一。假如口正直,行亦正直,但是,这种用心的动机是罗致他人为他所用,似此居心,即为不正直。故藏德谓心须无外皮。能如是,即能对治第四黑法。
(三)于菩萨作佛想。境,谓一切菩萨作大师想,随于四方赞叹菩萨功德。菩萨最不易识,而又不离有情中,故从其方便言,对一切有情皆作佛想。盖作相似善者,如礼拜、供养、布施等,也有身心轻安,信念发生,诸相显现,但不持久,或一月半月之后,此相即渐渐不显,乃至其他功德生不起来,皆由不识菩萨有情,无意中犯瞋恚诽谤菩萨及法侣过失所致。能断除这种过失,则如集学论说"依补特伽罗所生诸过,皆悉不生"。但如仅能做到对菩萨有情不谤不恚,尚有未足,必当更如迦叶问经"对一切有情起大师想,并观其清净相"。若未能如此,则谤菩萨过及依补特迦罗所生诸过,不能断尽。对於一切有情作大师想者,为一切有情中有菩萨故,以谤菩萨罪极重故。但人与法须加分别,不能谓观一切有情如佛,即当观一切有情之语,即为正法,此经中曾有明文,如佛谓"对于我语,须加考察,如炼金磨治、抉择等,否则无从修入"。佛语尚属如此,其他一切有情之语,更当观察抉择,自不待言。四方赞扬一语,系指有听者至之机会而言,不是说不往四方宣扬即成过失,此为内道与其他宗教宣传不同处。能如此,则对治第三黑法。
(四)安住众生於大乘。境,谓自所成熟有情。事,谓不乐小乘,令住大乘。小乘在藏文有卑、狭、偏等义,以其仅为成佛一部分的方便功德,而不是圆满菩提功德。然此亦仅就自方须令他方入大乘言。若彼不生大乘意愿,则不成罪。昔西藏迎请阿底峡、那错罗札瓦曾向那烂陀寺发愿保证,三年送归。及后在汤日,适满三年。那错恐违誓成罪,以请。尊者谓现在印藏阻兵,事实不能去,不成罪。欲安住有情大乘,而有情不能住於大乘,其例类此。以上系对治第二黑法。
总之,灭四黑法,修四白法,还应该在一切时处都不舍离菩提心,并劝人发菩提心,同时还应该断除我慢、嫉妒、悭吝等心理过失,及见到他人富饶心生欢喜。在一切威仪中修菩提心,而且随作一善之前也修此菩提心,就可使在生生世世之中坚固菩提大愿,永不退转。
三、犯已还净法
文:"犯已还净法者,除不舍愿心,及心不舍有情二者之外,若违诸所学,乃至未具菩提戒之间,虽无菩萨之堕罪,然以有违誓受之学处,故成恶行,当以四力而忏之。"
解:以上所说学处,皆愿心学处。犯,分退、舍二种。舍菩提心及离弃有情为舍;其余犯四黑法,与四白相违者,但为退而非舍。舍菩提心及弃有情,应依发心仪轨重受。除舍菩提心及弃有情外,违诸学处(誓受学处,如十八重、四十六轻等)犯四黑六次发心者,乃至未受律仪之间,虽非菩萨随罪,而是恶行,(例如未受戒之居士,曾于佛前誓不杀生,后有犯杀生,以未受戒故,不为犯戒,然是恶行)可以四力忏悔。乃至愿、行二心戒皆已受者,则不能用四力忏,而须用菩萨戒还净法忏。
第四节 修大乘菩萨行之次第
一、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因相
文:"如是发愿心已,于施等学处不能修学。彼亦如前所引慈氏《解脱经》所说,虽亦有大胜利,然若不于菩萨学处修行心要,则定不能成佛,故于行当学也。《三味王经》云:'以是当以修为心要也。何以故,童子,若以修为心要,则得无上正等菩提不难故也。'又《修次初编》亦云:'如是发心菩萨,知自未调伏不能调伏于他已,自于修布施等极作加行,以无修行则不得菩提也。'修者谓受戒已,于彼学处而修学是也。"
解:如前发菩提心以后,若不修习布施等六度四摄万行学处,虽有前引慈氏解脱经所说如金刚宝等诸胜利,而于成佛条件则尚不足,故应修学胜行。《三昧王经》说:"当以正行施等为心要。何以故?若以正行为心要,无上正等菩提非难得故。"此佛对童子光所说。阿阇黎嘎马那西那《修次初篇》亦谓"发心菩萨自未调伏,不能伏他"。如是知已,自于施等极应善学,若无正行,不得菩提。所谓修者,即修学处。中士学处,即别解脱戒等。上士学处,即菩提心戒及六度是。《伽耶经》亦谓菩提以正行为坚实,非以邪行为坚实。此即明以正行为中心中坚之意。又修即指行菩提心戒十八重,四十六轻。对于此重轻如不先学,则于六度即无基础。不先学重轻二戒,最初对于施度为障之贪、悭、痴、慢、疑,即不能破除,即不能得施度。必以持戒为基,而得殊胜施度功德,始为初地菩萨。由施度增进,得戒度功德,为二地。由是增上得忍度为三地。得精进度为四地。得定度为五地。得慧度为六地。以六度为基,得极善巧游戏三昧,为七地。至此,断烦恼障。至八地,断所知障。此依中观地道果的次第而说。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