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三百首: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禅诗三百首: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生卒年不详)
长安人。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大历年间曾任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尉。一生仕途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游名山胜景以自娱,后隐居鄂州武昌(今湖北武汉市)。常建的诗多以山林逸趣、寺院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盛唐人对他的诗评价很高。其诗佳句常得,律韵独到,境幽言净,不拘一格。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
这是盛唐最为着名的一首题寺诗,前人评之“通体幽绝”,(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唐宋诗举要》)
首联用工整的对仗,省净的笔法,破题而入,又借“清”、“古”、“高”三词,无意间透露诗人对清静高洁的古寺高林的倾慕;颔联为传世绝唱,由竹径见幽处,由幽处见花木,见禅房,层层深入,这一踏径穿花至禅房的过程,与其中所引发出的“曲径通幽”的意趣,成为后世园林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由“曲”、“幽”、“深”而至别有洞天,这一洞天便是“悦”与“空”的禅境,便是令人惊叹、陶醉、流连忘返的“常乐我净”的宗教境界。进入这一境界之后,仿佛万物之音都归于消匿,回到了原初的大荒,来于静还归于静,唯有那悠扬宏亮的钟磬之音,把整个世界都包容成一体,将人带入忘尘绝俗、纯净怡悦的永恒禅境。
唐代还有不少优美的题寺诗。如韦应物的《神静师院》:“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息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崔峒《题崇福寺禅院》:“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前诗意在“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后诗妙在“无人空夕阳”,世界静寂得连夕阳斜晖都“空”无了,那是一个何等美妙的禅悦境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