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给世界的礼物(纽修堪布)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来源:   作者:纽修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给世界的礼物(纽修堪布)

 

  纽修堪布

  Nyoshul khenpo

  纽修堪布是索甲仁波切最敬爱的老师之一,从1984年到1996年,他在许多本觉会举办的闭关聚会中作开示,其中一次是jia华喇嘛在圣荷西开示的期间。1989年十月八日,在尊贵的jia华喇嘛开示之后,纽修堪布仁波切晚上给了以下的开示。现场的翻译者是理查.拜郎。

  给世界的礼物

  我们多么的幸运,有这个机会在尊贵的jia华喇嘛面前,得到大圆满如此深奥的开示。jia华喇嘛并非一般的上师,他被公认是观世音的化身,而观世音菩萨又代表了诸佛的慈悲。能够向这么一位真实而开悟的上师学习如此殊胜的法教,实在让今天的聚会变得很殊胜。同时我想感谢索甲仁波切,也许各位已知道,他被认定是莲华生大士亲密弟子之一,八世纪的上师纳南多杰敦珠的转世。我非常钦佩索甲仁波切的精神,如此积极地把佛法带到西方来,使佛法在西方生根,让西方的土地受到佛法慈光的照耀。我想向他致意,为了这一次聚会做了如此多的准备工作,他非常努力地跟你们大家建立各种缘分,让你们能够来到这一次的法会,我要向他表达我的感谢。

  当我们谈起佛法,谈的是一个长达二千五百年的传统;这要回溯到释迦牟尼佛出现的印度,首度弘扬我们现在所称为的佛法的时候。在佛法中,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出现被誉为太阳东升。太阳去除世界的黑暗,同样地,佛陀的出现驱除了所有众生心中的黑暗。当此太阳升起,一旦这些法教出现在世上,也就展开了一个传统,一代又一代,人们根据这些开示,领悟了法教的重点,然后成为他人生活和修行的典范。根据佛法各乘的各个层次,成千上万的个人达到了这些修行的果位:透过基础乘的修持,达到罗汉的层次;透过大乘的修持,达到伟大菩萨的层次;透过金刚乘或者密续的修行之道,达到成就者或有证量的圣人层次。透过这些修行者和学者的努力,一代又一代数千人修持、研究并体现著这些开示,然后将佛法传统广传到整个东方,亚洲几乎每一个文明都受其影响。大约一千年前,赤松德赞王在位的时候,佛法传入西藏;在西藏人的眼中,他被誉为是一位具有证量视野的西藏人民领袖。今天,当我们想到政府的功能时,总是认为政府主要的目的是在累积大量武器,花很多钱在开力和侵略上。然而,赤松德赞王却视西藏的统治为建立佛法传统的机会,也因此建立了心灵传统来利益他的人民。他在位时,就努力把想法付诸实现。不只是从佛法的出生地印度请来学者和老师,同时邀请中国以及西藏高原周围其他具有佛法地区的老师们前来西藏。他不余遗力地从整个佛教世界中邀请学者和老师到西藏来,让他们能够相聚,展开把整个佛法传承翻译成藏文的工作。佛法在西藏的生根,启动了一千年的和平以及对藏人的利益,这一千年之中,整个重点在和谐、建立和平、创造合作,以及为那一个区域所有众生带来利益。就在西藏这一千年的和平中,一些如密勒日巴等的大师,透过对佛法的精进修行而达到完全的证悟。在这一千年的和平中,像龙钦巴尊者这样伟大的学者和禅修者能够成就虹光身的究竟果实,透过修行,在死亡的那一刻,将肉身完全转化为光。在这大约一千年间,许多人透过他们的修行,达到很高的证量,也得到非常戏剧性的转化。我们同时应该提到伟大的宗喀巴,格鲁派的创始者,以及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不同教派的伟大上师都出现在西藏这一千年的和平及繁荣之中,这主要是因为佛教对文化的影响。西藏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之顶,被几乎无法穿破的雪山屏障所围绕著。这样一种环境,让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一千年之中修行、研究、教导、禅修此一心灵传统。而政府和领导者的角色,大体来说,就是在于支持和鼓励这个心灵传统的发展。西藏历史中甚至还有些领导者,为了邀请老师来弘扬这些珍贵的法,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西藏发展出来的全套佛法到今天还保存完整。它的基础没有被动摇,它的顶冠没有被毁掉。我们将佛法传统视为贡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而身为藏传佛法传统的老师,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你能够接受我们的献礼,享受它,利用它,而从中得到利益。你可能会想:“这个礼物是什么?你说的这个法到底是什么?”它其实就是我们的心,不多也不少。超越自心之外无法。当我们说“我的心”,或者我们想“我有一个心”,我们所体验的这个“心”,我们称为“心”的这个东西,从无始以来,从来就没有过一个起始点。反而有的是一种意识续流,刹那刹那,直到现在,持续流往未来。就算是在此生短短时间内,我们从母亲的子宫出现的那一刹那开始,我们的心就不断忙碌,不断思考。我们现在体验心的方式,就是思想、意念和情绪的持续流动。这些之中有一些染上了欲望和执著,有一些加上了傲慢,有一些具有侵略和愤怒,有的有忌妒、羡慕或者憎恨。但是不论如何,确实有这么一种持续纷乱的思想、概念和情绪,在我们心中翻滚著,刹那刹那,日日夜夜。从某一方面来说,我们醒著的时候对己心的体验,跟我们在梦中的经验非常相似。就像有些梦很丰富、有意义,有一些却没有;同样地,我们在醒时所思考的某一些事情有用,能够开花结果,而有些只不过是浪费时间。无论如何,心这种不厌其烦的活动一直不断。到了某一个点,我们会对这一切感到疲惫,我们的心累垮了。许多人都会感到这种心中不断翻滚的乱流所造成的疲惫。有人甚至会因此而发疯,他们受不了心中那么多的纷乱,最后就像某种东西断裂,他们就疯了。无论如何,我们痛苦的最基本原因,可能就是心中这种永不休止的活动,让我们日复一日不断感受到痛、苦和不满足。所以,我们应该一开始就从痛苦的最基本问题入手:我们为什么受苦?这立刻让我们回到修法的修行。因为这就是佛法存在的目的:去除我们因为心中不可控制、永不停止的活动所造成的痛苦。我们的心和佛法之间有这么一个基本联系,因为只要有一个可以被讨论的心,就有佛法。

  请看一看世界上,我们周围的冲突、混乱、不和谐。在国家和国际的层面上,我们看到战争,一个国家侵犯或剥削另外一个国家,这全部都是因为民族性的骄傲或者攻击心。在社会层面,我们看到我们自己家庭中有各种纷争及不和谐,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不断的意见冲突,无法相处。不论我们看那一个层面,世界上一切的纷争及不和谐都是源于我们的心本身是非常混乱的。就因为这个内在的不和谐,所有外在的问题都显现──人与人之间、家庭的、国家的、国际的。

  我们所有人都寻找一种状态,希望我们的心能够处在祥和之中,但事实上我们的心是在暴力和混乱的状态中。我们的心非常不平静,经常很愤怒,随时都执着。如果我们谈到佛法的观点,在佛法的宇宙观之中,有所谓轮回中的六道之说。举一个例子,地狱道被形容为激烈痛苦的地方,在地狱道中的众生因为万分的热或冷所以经历极度的痛苦。佛法指出投胎到地狱道的直接原因就是自己心中的愤怒。

  从某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一种关联。当你生别人的气,你会感觉全身烫热,你的体温会升高,你的脸会发红,甚至会让自己头痛。短期来说,愤怒有着非常干扰的后果。当愤怒变成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就会引领你投生地狱道,因着愤怒的烙印模式,投胎在那里的人会感受到周遭燃烧着,整个环境是非常具毁灭性的,是完全敌对的。我们不要把它当做是一个外在的地方,然后认为有些人会被送到那里受处罚。这是因为在此仇恨状态中的众生,他们的业力模式所投射出来的扭曲相貌。

  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想到我们未来会如何经历事情,我们最好学会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培养一种宁静的状态,让心能够单纯的休息,停留在一种平静的状态中。这就是佛法能够帮大忙的地方。佛法可以提供方法让我们有纪律的训练并转化自己的心。事实上,也没有别人可以帮我们做这一件事。

  不管有多少朋友想帮我们,不管我们多么的希望能够依赖自己之外的东西,很不幸,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心。没有错,有药物能够控制情绪,也有药物可以减低意识或知觉,但是却没有药可以像治疗身体那样的来治疗心。心是没有那么容易治疗的,尤其是要依赖外在状况、人物或药物。如果要治疗我们的心,让它恢复平衡,我们必须循着一个心灵道路,而这也正是佛法主要所能提供的。

  不然的话,当我们经历个人不幸时,我们会觉得非常无助。而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不幸。当有悲剧在我们身上发生──好比说我们双亲之一,或者我们配偶,或者是情人死亡──我们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没有平衡的心理,没有平静的心态让我们能够面对这样的个人悲剧。我们会走进非常自我毁灭的方向,好比说用喝酒来麻醉自己。但是如果你要问喝酒过量或吸毒的人,为什么他们喝那么多或吸那么多,他们不可能会回答,那样做是一件好事,或者他们认为喝个烂醉本身是非常有价值的事。这不是目的。人们那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停止思考。不管他们是不是有意的,他们在试图将那些不想思索的事封锁住,而他们别无选择。所以有人被逼去自杀,做为逃避自己痛苦的究竟方法。他们觉得自己在一种全然绝望的状态,因为没有他处可以求救。他们之外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摄取的,也没有任何外在的状况对他们有究竟的帮助,于是在全然绝望之中,他们转向自杀。

  佛法的全部目的就是针对这样灰暗的状况,提供另类的解答。对于没有依靠的人,佛法能够提供真正可靠的方法──就是透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培养出一种处于平静的心态。我们所有人需要的就是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平静的状态中。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混乱的心态。

  说到这里,容我依自己的理解,为大家对做一个非常简短的佛法介绍。我们听到许多讨论,谈到三种看起来似乎不同的观点:中道、大手印和大圆满。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这三者都有着共同的根,也就是我们所称为的「根本乘」或基础乘。修行者本身必须认识到,我们个人所经历的一切痛苦,所有属于轮回的痛苦,它的根就在我们心中,在经历痛苦的这个人的心中。也许阻挡我们真正快乐的最大绊脚石,就是我们的误会,我们坚持以自我的方式来辨识这个世界,也就是说,我们把心,或者身体,或者「身心复合体」本身当作一个单独、永恒的个体。

  当我们开始用知性分析和禅修两种方式来检验此一执着,我们可以确定当初认为具有自性的身体,事实上是由许多更小的元素组成。我们可以一直分析到原子以下的层次。我们开始看到,我们的「身心集合体」事实上确实就是一个集合体,由不同元素所组成的,而本身不是什么确定的个体。接着,如果我们不去依存某些幼稚的我执假设,我们开始了解到,生理上的身体是一个组合体,无常的,缺乏任何独立的自性。

  当我们开始对组成自我的另外一个元素──也就是心──做研究时,我们可以再度用知性分析的方式,渐渐透过直接经验,然后确定心本身并非独立存在的。当我们讨论心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什么单独的个体,我们所讨论的是不具开始、没有终止、无法锁定范围,也不能用一般概念性的名词来形容。这种分析检验被称为「般若」,或者智慧的培养,它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对实相本性达到一种更深的认识和智慧。和此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就是「三摩地」的培养,这是一种深沈的禅修,就像前面所提,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平静的状态中。此外还有「持戒」的训练,像是伦理、道德和纪律等,则是我们修行的支持。我们举一个例,一个园丁在种植一棵盆景。如果园丁希望盆景长得很好,他会在盆景周围立一个篱笆或屏障,免得它受损。同样的,所有佛法中的戒律、所有的道德规范、纪律和伦理体系,提供的是一个有利的环境,让我们的智慧和禅修可以好好发展。这三种高等训练,智慧、禅修和戒律,加起来就是佛法的基础乘,也是佛法之中所有方法和乘派的基础。

  当我们检验自己经验中不同的元素,我们周围世界的所有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知识性的分析和禅修来确定,不但人的个别个性其自性为无性,同样地,我们接触到的每一个个体和现象也都缺乏自性。所以我们到达的结论就是,一切现象是空。空性不但遍满我们个别的自我或自我感中,也遍满整个现实。这就是中道的观点,也被称为中道哲学。

  在这之外,必须理解,不但六道轮回和涅槃中一切现象基本上是空的,缺乏自性,同时这一切现象的根,他们之所以能现起的起源,就是心。这比较接近大手印的观点,也稍微深入一点。中道和大手印用不同的观点来检查同一个东西,而大手印的方法更进一步。

  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决定那个心来自哪里,也就是要寻找凡夫、轮回的心从什么样的存在中现起,是什么母亲会生出凡夫心这个小孩。我们会发现原始觉性自然现起的状态,超越一般概念性的思想,这就是大圆满的观点。如果能看到一眼,或者领悟这个,根据这个基础,才能真正修持大圆满。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圆满通常被称为圆满的结果,修行的究竟果实。

  总结来说,在我们经验中,痛苦的来源就是我们执着,或者误会身心是某一种我执。透过修行,我们领悟到「无我」,也就是我们身心无自性。接着,从中道来说,我们可以领悟到不只是个人的身心是空性,而所有现象皆是空性。这就能够连根拔除,并且消融凡夫心中所有深植的冲突性情绪。透过这个领悟,所有受到我执支持的欲望和侵略心,执着和傲慢,忌妒、羡慕和贪婪,全被消融,同时,自我的概念也被消融。下一步就是去发现这一切现象的来源就是心,然后去领悟那个心的本性。最后,从大圆满的观点,就是要去发现心所现起的基础地是什么。这个基础地经常被拟人化,叫做「原始佛」,普贤王如来,意思是「全善」或「全然正面」。如果我们把佛法的目的定义为祥和状态的达成,那么从大圆满的观点,这就是最后、无上的祥和状态,是任何人都可以发现的。

  至于谁可以发现这个,完全是开放的。不管你是男的、女的,哪一个种族,从哪一个国家来的,这些都没有差别。唯一能够阻止你达成这个目标的就是你,你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来体现这个果实。唯一把修行大门关上的人就是你自己。不会有人过来说:「不行!你不能修行这个……你不适合这里。」也没有人会突然把大门敞开,对你说:「这就是佛法,请进吧……」不是这样,是你,你自己,才能做这个决定。是你要打开这个门,你要根据自己的意志进来。然后是你自己要跟随这个道路,直到最后。

  到了这里,我觉得无须再多说,因为从我的观点向大家介绍佛法,已经说够了。不过,我想在这里给大家一点忠告,这也是我给每一个人的忠告。放松。放松就好。对彼此好一点。在人生的道路上,对人好就好了。试图帮助人,不要去伤害人。试图好好跟人相处,不要和人成仇。我就说到这里,祝福大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