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暇满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册 道前基础 暇满

 

  「暇满」:

  现在便要开示上师对于依照前文所说,如理依止善知识的弟子,应如何引导的次第。

  乙二亲近善知识后的修习步骤:

  弟子的修心步骤分二:(一)劝勉求取暇满人身的优点。(二)圆满获取暇满人生优点的方法。

  丙一劝勉求取暇满人身的优点:

  「劝勉求取暇满人身的优点」又分为三部分:(一)认识暇满。(二)思维暇满的重大意义。(三)思维暇满是难以获得。

  丁一认识暇满:

  「认识暇满」分二:(一)闲暇。(二)圆满。

  戌一闲暇:

  《摄功德宝》(《圣般若波罗密多摄颂》)说:

  以戒律来断除八种无暇,及生于旁生道(又作畜生道)等环境,从而常得有暇。

  依照经文所说「闲暇」(藏:dal pa)的意思便是不生于八种无暇之中。而「八无暇」就像《亲友书》所说:

  坚执邪见,生于没有佛教处、旁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又或受生为边地蔑戾车(梵:mleccha。即是文化极低的蛮族,但《时轮续》所说的蔑戾车却不一定居于边地。)、愚钝、哑子、长寿天,若具有上述任何一种问题便是无暇,能远离这些问题便是有暇,所以应当努力断尽生死。

  八种无暇之中,边地是指生于没有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活动的地方。愚钝、哑、四肢残废的意思是指耳朵或肢体不齐全。无佛教是指出生于无佛出生的地方,真有这三种无暇便不能了解应取应舍的事情。假如怀有拨无三宝、业果或前后世的邪见,便不能信解正法。若生于下三恶趣的其中一趣,便难以生起修法之心,由于遭受痛苦折磨,纵能产生一点修法之心,仍然不能修行。大慧论师(梵:Mahamati) 于《亲友书明句释》(梵:Viakta-pada- suhrl-lekha-tika)中说:「长寿天」是指「无想天」和「无色天」。马鸣菩萨(梵:Asva ghosa)于《八无暇论》(梵:Astaksana-katha )说,长寿天是常因欲事而散乱(放纵五欲)的欲界天人。世亲论师(梵: Vasubandhu) 于《俱舍论》(梵: Abhidharma-kosa-karika。 又作《对法藏论》)说,无色天是住于第四禅「广果天」(梵:vrtaphala。又作果实天、严饰果实天、密果天、大果天、广天、极妙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是第四禅天之第三层天,位于福生天之上,无烦天之下。居于此天的天人长住于「无想定」中,犹如无梦深睡的状态)中的某个地区,它就像远离「聚落」的「阿兰若处」(聚落,梵语grama。又作聚洛。或称村落、村。即众人聚居之处。即是俗人聚居的市镇村落。阿兰若处,梵:aranya。略称兰若、练若。译为山林、荒野、静处。是适合修定的僻静处。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语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不闻大牛吼声,适合修行的空闲处)。这些天人除了在初出生时及临终之际,一切「心」(藏:sems,亦即心王)与「心所」(藏:sems byung,亦即心所)皆不会现行,而且会长住多个大劫。但不应说「无色界」的圣者(「无色界」与「色界」是圣凡杂居的地方)是处于无暇之境,所以,此处所指的是生于无色界的凡夫异生,这些异生由于没有修习解脱道的善根,所以才是无暇。生于欲界的凡夫天众,由于常被欲乐扰乱,所以亦被称作无暇。(依格鲁派大成就者巴索卓之坚赞Ba so chos kyi rgyal mtshan 所释,生于欲界和无色界的凡夫天众才是无暇。)至于「无暇」的名义,《亲友书明句释》说:

  处于这八种状态便没有时间修持善行,所以称为“无暇”。

  戌二圆满:

  「圆满」(藏:byor ba)分为两类:

  (一)「五自圆满」(「自圆满」是自己本身的主观条件,相反。「他圆满」则为,外在的客观条件)-依《声闻地品》(见汉译《瑜伽师地论》)所说,五种「自圆满」是:

  人趣(即是生为人类)、生于中国、诸根齐全、业不颠倒、信处。

  「生于中国」是指出生在有四众活动的地区。

  「诸根齐全」是指没有愚钝、聋哑等缺憾,肢节、眼睛、耳朵等器官完整无缺。

  「业不颠倒」是指我们没有染犯「五无间罪」亦没有教唆别人犯下这些罪行(又作五逆罪,即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信处」的意思便是信「毗奈耶」(戒律)是世间与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根源。这里所说的「毗奈耶」是泛指所有三藏圣教。

  由于以上五者既是属于自心相续所有,亦是修持正法的顺缘,所以称为「自圆满」。

  (二)「五他圆满」-(依《声闻地品》所说,)五种「他圆满」是:

  有佛出世、宣说正法、正法住世、奉行正法、悲悯他人。

  「有佛出世」或「降世」是指菩萨历三大阿僧祇劫积集福慧二资粮,坐菩提座,成就圆满正等正觉。

  (菩提座又作菩提藏。班禅索南扎巴于《续部总释.摄引有精心意》所说:「菩萨于初无数劫圆满「资粮」、「加行」二道入于「初地」。于第二大劫圆满余复之六有垢地,复于第三大劫圆满三无垢地。最后生时,于「色究竟天净土」,十方一切诸佛以大光明灌顶。于第二刹那,证得「金刚喻三摩地」、「法身」与「圆满报身」,是为圆满成佛。」三乘、四续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坐菩提座成道的方式,各有不同描述。上述是依「波罗密多乘」的说法)。

  「宣说正法」是指佛陀或佛弟子演说正法。

  「正法住世」是指菩萨从成佛、说法至示现入般涅槃之间,弟子能够修证胜义正法,未曾坏灭。

  「奉行正法」是指证悟正法的人由于知道某些众生是有能力证悟正法,所以便依照自己的证悟,把自己所证的胜义正法传授给别人。

  「悲悯他人」是指有施主和及实行布施法衣等物品的人。

  以上五种修持正法的顺缘是属于他人的心相续所有,因此名为「他圆满」。

  《声闻地品》所说的前四种(佛在世时才有的)他圆满,现时虽已不能完全具备,但是,我们仍然拥有与「宣说正法」,「法教住世」和「奉行所住法教」三者相近的条件。

  丁二思维暇满的重大意义:

  就连旁生也懂得在死前追求离苦得乐,所以假如我们也是这样,从没有为求究竟安乐而修持清净正法,那我们虽然生于善趣也与旁生无异。正如月官论师(梵:Candragomin)在《弟子书》(梵: Sisya-lekha)所说:

  追求现世快乐的人,就像一头贪吃深坑旁边几口青草的幼象,终必堕进深坑之中,一无所得。

  总于修持这些正法,别于修持大乘道轨,亦非任何生命也能胜任,因此必须获得前述的生命。《弟子书》说:

  得人身能成就菩提心,人身是善逝道的基础,人身能产生巨大心力,令我们能接引一切看情。龙、非天、持明、妙翅鸟、紧那罗或腹行均不能成就此道。(龙,梵: naga。非天,梵: asura即是阿修罗。持明,梵: vidyadhara,即是罗刹女。妙翅鸟,梵: garuda, 又作金翅鸟。紧那罗,梵: kinnara, 又名人非人。腹行,梵: mahoraga,音译摩候罗迦,又作大蟒神。)

  《入胎经》(梵: Arya-nanda-garbhavakrantinirdesa- sutra.又作《难陀入胎经》,即汉译《大宝积经》第十四品)亦说:

  即使生而为人也有这些无边的痛苦,但人身的处境仍是最为优胜。此身纵经百万劫亦难以获得,所以,就连天人在临终时,其他天众也会对他说:“愿你能转生于乐趣中”,他们所说的乐趣便是人趣。

  因此,人身也是诸天天众所向往的事情。

  一些欲界天人在宿世为人时,由于植下深厚的修道习气,所以其(天人)身才能作为初证「见道」的基础,但是,上界之身决不能初次证得圣道(指生于「色界」及「无色界」的天人,是不能在这一期生命之中,初次现证空性,获得「见道位」而超凡入圣)。正如前文所说,大多数的欲界天人也是处于无暇状态,所以,人身实为初次得道的最佳基础。不过,由于俱卢洲(梵: Uttarakuru )的人身不适合作为戒律的基础,所以这是赞叹其余三大部洲(牛货洲,梵: Apara-godaniya、胜身洲,梵: Vîdeha、赡部洲,梵: Jambudvipa)的人身,尤其是赞叹其中的赡部洲人身。所以,应要这样反复思维:「我现在已经获得这种优胜的生命,为何要能让此身无义虚度?假如令此身空过,还有什么会比这种做法更加愚昧自欺﹒我曾多次步入恶趣等无暇险途。现在既能获得一次脱身的机会,假如我们仍然把它浪费,让自己再次回到这些处境之中,那么我们就像一个被邪咒所迷惑,丧失神志的人。」正如圣勇(梵: Aryasura。即是马鸣菩萨)所说:

  获得人身才能植下解脱生死轮回的种子,植下殊胜无上菩提佛种。人身是胜于如意宝珠的功德相续,能获得此身的人,有谁会把它浪费? (见《善说宝箧》。梵: Subha sita-ratna-karandaka-katha。)

  《入菩萨行论》(见《第四不放逸品》)亦说:

  既然获得这样的闲暇,若我仍不修善,那再没有比这更严重的自欺,也没有比这更为愚蠢。若我已了解这个道理,仍因愚痴而懈怠,便会在临终时产生极大忧苦。 当我难以忍受自己的身体被地狱的烈火长时烤炙时,内心亦会被难忍的懊悔烈火焚烧而痛苦非常。人身是稀有难得的有利环境,我现在既有机会获得,且其有分辨利害的智慧,假如仍然落入地狱的话,那就像一个被咒术迷惑而丧失判断力的人一般,连内心被什么东西蛊惑也不知道。

  还有,格西仲敦巴曾问慬哦瓦:「你有没有忆念自己具足暇满人身?」 慬哦瓦回答:「我每次修习时也会这样念诵一遍:“我现在既已拥有自主及顺缘,若不善用现时的优点,便会堕进险境,受制于他。试问还有谁人能把我救出?”」慬哦瓦在每次修习时,也会那念诵这首出自《入中论》(梵: Mad hyamakavatara。月称论师造。见「离垢地」) 的偈颂,而我们也应该这样。

  应思维暇满对究竟标的重大意义,亦应思维它们对现前标的重要性。如思维若此身能易达成布施、持戒、安忍等功德的道理,这些功德是身、受用及眷属圆满等「增上生」之因。应这样思维:「此身对“增上生”及“决定胜”皆有重大意义。若不昼夜勤修达成这两种目标之因,反而随便把它浪费,即如得入宝山却空手而回。这样我们便会失去后世的安乐,亦不会获得有暇之身。失去有暇人身,痛苦便会接踵而至,试问还有什么事情会比这种做法更为自欺? 」(增上生。藏: mtho ris。即是获得天、人等高上善趣之身。决定胜。藏: nges legs。即是获得解脱或成佛。)正如圣勇(于《善说宝箧》)所说:

  善行广大的人身是由无量劫所积的福德资粮而获得。但是,有一些人由于愚痴,在今生连少许的福德宝藏也没有积集,他们在后世将会走入难以忍受的忧苦密室。他们犹如入宝山而空手归家。 没有十善业道便不能再度获得人身,没有人身又何乐之有?不仅无乐而且只有痛苦,所以,在生前自我欺骗,实在是愚不可及的事情。

  在思维这个道理之后,应当发起尽聚暇满人身意义的大愿欲。《入菩萨行论》(见第五护正知品)说:

  既已支付(衣、药、饮、食等)薪酬,便要命令此身为自己做有益的事情,假如对我们没有帮助,便不必给它任何东西。」(《入菩萨行论》见第七精进品)又说:「依靠这具如木筏般的人身,即能渡越苦恼河流,这具木筏未来难再获得,所以愚昧的人,不要再贪睡了。

  布朵瓦于《譬喻宝聚》(藏: Ce sgom pa’s dpe chos rin chen Spungs pa’i’bum’grel) 说:

  虫蚁作礼拜、瘸子骑野驴,后藏人得鱼、酥油青稞团。(以上四个寓言皆是暇满人身难得的比喻。此处不赘。)

  应思维这些经文的意义,由此发起尽取暇满人身大义的愿欲。

  丁三思维暇满是难以获得:

  还有,不论我们是从善趣开始还是从恶趣开始,亦同样难以获得这种暇满之身。所以佛陀在《律本事》(梵: Vinaya-vastu) 说:从恶趣死后而生于恶趣者,其数量是像大地上的尘土。从恶趣死后而生于善趣者,其数量则像指甲边缘的尘土。从两种善趣(人趣、天趣)死后而生于恶趣者,其数量亦如大地上的尘土,同样,从两种善趣死后生于善趣者,数量亦像指甲边缘的尘土。

  若问:「为何暇满人身会这么难得? 应知人等善趣有情,亦时常染犯十不善等卑劣恶行,从而转生恶趣。圣天论师于《四百论》说:

  人们多行卑劣的事情,所以大多数凡夫异生,必定步入恶趣。

  譬如,我们若对菩萨生起一刹那嗔心,我们尚且会住于无间地狱(梵: avichi-naraka。又作阿鼻地狱、阿鼻旨地狱。位于赡部洲地下二万由旬处,堕入此地狱的有情,受苦无间。「无间」有五义:趣果无间、受苦无间、时无间、命无间、身形无间),何况在我们的心相续中,怀有往昔多生以来所集罪恶习气,而且这些习气仍未生果,亦未经由对治而消除,所以为何不会留住恶趣多劫?

  如果我们能把往昔所集的受生恶趣之因完全净除,而且能防护自己不造新因,便肯定可以生于善趣。可是,能这样做的人极为罕有,假如我们不能这样做,便会生于恶趣。一但身处恶趣,便不能修善而且会不断作恶,所以即使经过多劫的时间,也不会听闻「善趣」这个名字。所以暇满人身极难获得。《入菩萨行论》(见不放逸品)说:

  以我这样的作为,尚且不能获得人身,倘若不能再次获得人身,那就只能作恶犯罪,乏善可陈。假如今天有行善的机会,但却没有用来修习善行,一但堕落恶趣被苦懒迷惑所逼,这时还能够修善吗?既然无善可修,兼且只能作恶,那即使经过一亿劫,我们也不会听闻善趣的名称。所以佛世尊曾说:人身极难获得,犹如海中盲龟的颈子,能碰巧套入到处漂流的牛轭洞中一般困难。在一刹那间造了重罪,尚且能令我们陷于无间地狱一劫,由无始以来积集恶业而不能趣向善趣,更不待言。

  有人会这样想:「我们感受恶趣苦报时,便会消除从前的恶业,这样便能生于乐趣(藏: bde’gro),所以要脱离恶趣亦非难事。」须知,我们在恶趣受苦时,亦会不断作恶,所以在恶趣殁后,仍会继续转生于恶趣,所以难以脱离恶趣。《入菩萨行论》(见不放逸品)说:

  仅受这些恶业的果报,我们也不因此而会解脱,因为我们在受报的同时,又会做出其他罪业。

  当我们这样思维暇满人身难待之后,应发起尽取暇满人身大义的愿欲。应想:若利用此身作恶,便是浪费至极,应善用此生光阴,修持正法。

  龙树于《亲友书》说:

  脱离旁生身而得人身,比海龟的头能钻进在大海四处漂流的牛轭孔洞,更为艰难。大王,应当行持正法,令此生能取得丰盛的成果。生而为人若然作恶,就好像用镶满各种宝石的黄金器皿来盛载呕吐物一般,可谓愚不可及。

  月官论师在《弟子书》亦说:

  难得的人身既已获得,便要坚志求取我们的目标。

  大瑜伽师(依十八世纪的格鲁派大师雍增噶威罗著Yang jen gaway lo dro 所说,此处所指的大瑜伽师便是仲敦巴大士)一次对慬哦瓦说:「稍略休息一下吧。」但慬哦瓦答道:「本来是可以的,只是这具暇满人身实在非常难得。」布朵瓦说:「从前,在坌宇(藏:’Pan) 地区有一座名叫玛卡喀(藏rMa’iphyva mkhar)的宏伟碉堡。后来,这座碉堡被敌人侵占,过了很久仍然没法收复。有一老人因此而痛惜不已。后来,老人听闻这座碉调堡终被收复,他虽然不良于行,但是仍靠着一根矛枪,一拐一拐地走到碉堡之前。他兴奋得高声大叫:「玛卡喀真的失而复得,这不是做梦吧? 」同样,我们也要为获得暇满而欢喜,而且必须修持正法。在未获得这个故事所譬喻的心态之前,必须勤加修习。

  为了生起这种合格的尽取暇满大义愿欲,我们必须思维它的四种要点,此即:

  (一)必须修行正法-盖因一切有情众生,皆是求乐厌苦,但是要除苦得乐只能依靠正法修持。

  (二)有能力修行-由于我们经已具备外缘-善知识,及内缘-暇满。

  (三)必须现世修行-因为若不修行,未来多生之中便极难获得暇满。

  (四)必须当下修行-因为绝不肯定何时会死。

  当中的第三种要点,能断除-「后世才修行正法」的懈怠想法。第四种要点能断除-「虽然应该在现世修行,但不一定要在今年、今月或今日修行,可以迟一点才修」的懈怠想法。第三及第四两点也可以总括为「速速修行」这样便只有三种要点。既然这样,那念死亦与这里有关,但是为免过于繁复,所以留待以后解释。

  假如我们从各方面来思维暇满人身,便能够对自心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应依前文所说思维。假如不能办到,即应把上述的内容浓缩成三大纲领:

  (一)暇满的性质是什么。

  (二)就现前、究竟目标而言极为重要之理。

  (三)就因果而言难以获得之理。然后,便可以随宜选取上述的开示而作修习。

  就「因」而言,暇满人身是难以获得,应思维:总于即使只是得生善趣,亦必须修习一种像戒律等的清净善行。别于要获得整体暇满,更需要多种善根,例如要具备清净戒律为基础,并以布施等修持作为辅助,还要在死时能建立与来生相关连的无垢净愿。由此可知,能具备这些因素者显然极少,所以,当我们明了这个道理后,即由此思维总于获得善趣身果,别于获得暇满人身,皆是难以获得。

  就「果」而言,暇满人身难以获得。若把那些与我们不同的恶趣众生比较一下,能转生于善趣者固然绝无仅有,就是把那些与我们同类的善趣有情作个比较,殊胜的有暇之身也是非常罕见。格西铎巴(藏: Geshe Dol-wa)极为重视这种暇满难得的教法,他曾说其余一切修法皆是随此而生。所以必须尽力修持。

  丙二圆满获取暇满人生优点的方法:

  「圆满获取暇满人生优点的方法」分二: (一)对总体道轨生起定解。(二)尽取暇满优点的真正方法。

  丁一对总体道轨生起定解:

  「对总体道轨生起定解」分二: (一)三士道总摄一切圣教之理。(二)为何以三士所学引导弟子之理。

  戌一三士道总摄一切圣教之理:

  佛陀最初发起菩提心,中间积集福慧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他所做一切全是为了利益有惰,所以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亦只是为了成就有惰的利益,所以我们应当成就的有情利益,亦有两种:

  (一)现前增上生,即是人、天善趣。

  (二)究竟决定胜,即是「解脱」(藏: thar pa) 及「一切种智」(藏: mam mkhyen。又作遍智。藏: kun mkhyen)。

  在两者之中,所有一切达成「现前增上生」的佛说,均属于「下士」(藏: skyes bu chung ngu) 或「共下士」的法门。因为「殊胜下士」不会着重于现世,而是精勤追求后世人、天善趣,并积集能生善趣之因。《菩提道灯论》说:

  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各种方法,勤求生死轮回之乐,应知这就是“下士”。

  「决定胜」可分为两种:

  (一)只是出离生死轮回的解脱。

  (二)殊胜一切种智。

  所有一切「独觉乘」(藏: rang rgyal )及「声闻乘」(藏: nyan thos) 的佛说,均属于「中士」(藏: skyes bu ’bring)或「共中士」的法门。因为「中士」是发起厌离一切三有 (藏: srid pa,与轮回同义)之心,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解脱三有,从而趣修达证解脱的方便,亦即三学道轨(即是戒、定、慧三增上学)。《菩提道灯论》说:

  仅是勤求自己的寂静,而背弃三有快乐,断除恶业,即称为“中士”。

  阿底峡尊者于《集行灯论》(梵: Carya-samgraha-pradipa)说:

  上师及佛陀曾说,依“波罗密多乘" (藏: parphyin theg pa )及“密咒乘(藏: gsang ngag theg pa)能达成正觉,所以我将撰写其中的意义。

  意指达证一切种智的方便法门有两种,此即「波罗密多大乘」及「密咒大乘」。这两者便是属于「上士」(藏:skyesbu chen po)的法门。「上士」由于大悲起动,为尽除一切有情之苦求成佛果,学习「六种波罗密多」(即是显教大乘的六度、四摄)和「二级次第」(即是下三续部的有相瑜伽、无相瑜伽及无上续部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法门。《菩提道灯论》说:

  由明了自身的苦恼,从而真诚希求尽除其他一切有情的苦恼,即称为“上士”。

  下文将会详细解释上士达成正觉的两种方便法门,亦即「波罗密多乘」及「密咒乘」。

  《菩提道灯论》所说的三士名义,与《摄决择分》(梵: Viniscaya-samgrahani。即《瑜伽师地论》的第二分)所说同义:

  还有三种士夫:一种是已正确受取不被视为戒律,但是却和戒律相似的断除十种不善戒律 (修十善断十不善并不像戒律一般,必须具有出离心,所以它们不被视为戒律,然而,十善也像戒律-样,具有止恶的功能)。一种是巳正确受取声闻的戒律。一种是巳正确受取菩萨的戒律。当中的第一种是下品,第二种是中品,第三种是上品。

  教典又提到多种安立上、中、下三士的方法。世亲论师的《阿毗达磨俱舍论疏》(梵: Abhidharma-kosa-bhasya)也和《菩提道灯论》一般,对三种士夫的定义作出界定。虽然,下士又分为「着重现世」及「着重后世」 两类。但这里所说的是指后者(着重后世),这种士夫(殊胜下士)才会趣修成就「增上生」的无谬法门。

  戌二以三士所学引导弟子的理由:

  此处又分为两部分: (一)以三士道引导弟子的意义。 (二)以这种次第引导弟子的理由。

  己一以三士道引导弟子的意义:

  虽然上文是说三种士夫,但是,上士的道次第亦包括其余两种士夫的整体道轨,所以这两种道轨是大乘道的一部分或分支。在马鸣阿阇黎所造的《修习世俗菩提心论》(梵: Sam vrti-bodhicitta-bhavana)说:

  不害、诚实、梵行、不偷盗,舍弃一切所有,是引生善趣的行为。了知生死轮回之苦,修习除苦道谛及断除两种罪行,是引生寂静的行为。上士应实践这些行为,它们是最胜出离道的文分,通达诸法皆空,生起悲悯一切有情的心流,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行为,是最殊胜的出离行。

  所以,这里所说的善知识并不是引导弟子趣入唯求三有之乐的下士道,也不是引导弟子趣入唯求自利解脱生死的中士道,而是采用了一些这两种士夫所共有的道轨,来作为引导弟子趣入上士道的基础前行,把它们作为修学上士道的支分。

  所以,若我们已经发起前文所说的尽取暇满人身大义愿欲,使一定要知道如何取得暇满大义的方法。正如清辨论师在《中观心论》所说:

  有谁会把这具像芭蕉树和水中泡沫一样毫不坚实的身体,作为利他的条件,不把它们视作须弥山般坚实呢?那些贤善具悲心的人,每一刹那也会把这具为老、病、死基础的身体,作为增长他人安乐的基础。这具远离八种无暇的有暇身,应以上士行及正法灯,把它善加利用。

  因此,应以这种念头趣入大乘之门:「我的身体犹如芭蕉、水泡毫无实义,它是各种病患的温床,是衰老等痛苦的根源。故应善用自身,昼夜皆应效法上士的行为。」

  若是这样的话,最初便应该以上士的修行来引导弟子,修学下士和中上所共同的道轨有什么用处?应知修习这两种士夫所共之道,乃是生起上士道的基础前行。其中的道理在后文将会解释。

  己二以这种次第引导弟子的理由:

  「以这种次第引导弟子的理由」又分为: (一)真正原因。(二)作用意义。

  庚一真正原因:

  能进入大乘的不二法门便是殊胜菩提心(梵: bodhicitta。藏: byang chub kyi sems。又作「成佛意乐」。《现观庄严论》把菩提心定义为:「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只要这种菩提心能在自心相续之中生起,这时就像《入菩萨行论》(见《第一菩提心利益品》)所说:

  缚于生死轮回牢狱的苦恼有情,在发起大菩提心的一刹那,即名为善逝佛子(即是菩萨)。

  意指这些有情随之获得「佛子」(藏: rgyal sras)或「菩萨」(梵: bodhisat tvaa。藏: byang chub sems pa)的名称,从而进入「大乘」(梵: Mahayana。藏: theg chen)。假如他们退失此心,便会退出大乘行者的行列。

  所以,希望进入大乘的人,必须尽力以各种方法来发起菩提心。在开示菩萨道次第的最胜教典《集学论》及《入菩萨行论》,曾说及发心的方法,论中指出要发起菩提心,首先必须修习发菩提心的利益,为令至心爱乐发心利益之心增长,便须要修习皈依及七支愿行。

  此处所说的利益可简摄为「现前」和「究竟「两种,前者(现前利益)又分为「不堕恶趣」及「生于善趣」两种。若能发起这种菩提心,便能净除许多过去积下的恶趣因,并能终止在未来继续积集它们,还可以令过往积集的生善趣因,为菩提心所摄持而广大增长。还有,由于行者是被菩提心策动,所以新造的善趣因是永远不会穷尽。依靠这种菩提心能轻易成就究竟利益,也就是「解脱」及「一切种智」。

  我们首先必须具有希求成就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的无造作愿欲,假如缺乏这种愿欲,尽管我们口中大谈:「这些利益是由发菩提心产生,所以必须尽力发起此心」,亦不过是一堆空话罢了,只要我们反观自心便会一目了然。所以,为了生起希望成就「增上生」和「决定胜」两种利益的愿欲,我们首先必须修学共同于中士和下士的心态意乐。当我们生起这种愿望之后,便能够趣修菩提心,也就是能引生这些利益的心态。

  当我们要修习菩提心时,又必须生起菩提心的根本,亦即「大慈心」和「大悲心」。换言之,在我们思维自己是怎样在生死轮回之中流转,是怎样缺乏安乐,怎样被苦恼折磨时,假如连一点毛骨悚然的感觉也没有,我们便不可能对其他在生死轮回流转,为苦所逼,缺乏安乐的有情,生起不忍之心。正如《入菩萨行论》(见《第一菩提心利益品》)说:

  这些有情即使为了自利,尚且未曾梦见这种心 (菩提心) ,又怎会为了利他而生起这种心愿。

  因此,我们在下士的阶段之中,是思维口已怎在恶趣受苦的道理。在中士的阶段,是思维即使身处善趣仍须受苦,缺乏寂静安乐的道理。然后,便要对那些和自己最亲近的有情修习推己及人之心,由此生起慈心及悲心,从而发起菩提心。所以,修学共于中士和下士的思维,便是生起无造作菩提心的方便法门,并非引领弟子趣向其他道轨。

  又在修习共下士意乐和共中士意乐时,行者运用思维皈依、业果的修行,以各种方法努力积聚善法,净除不善。

  须知,这些修行对于发菩提心极有帮助,因为它们是与七支愿行或皈依修持相应,是上士阶段的菩提心修持的基础前行修法。为人师者应当仔细说明下、中二士所学的法门,皆是发起无上菩提心的支分,为弟子者亦要对于这些道理取得决定了解。在每次保任所缘(藏dmigs rnamskyong)时,必须紧记这些教法乃是发菩提心的修学支分,否则,下、中士道与上士道便会变成各不相关。在我们未达至真正的上士道之前,由于对菩提心未能取得决定了解,所以,若不修学这些发菩提心的支分,便会有碍我们发起菩提心,又或令我们丧失发心的巨大效益。所以,对这个道理必须特别注意。以这种方法修学下、中士道,并妥善修学上士阶段所说的法门后,便要尽力在自己的心相续之中,引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

  随后,为了令菩提心坚固,首先应作不共皈依,然后实行「愿菩提心仪轨」。依仪轨受持「愿菩提心」( 藏: smonpa’i byang chub kyi sems。简称「愿心」) 后,必须尽力学习各种学处(藏: bslab pa)。然后,应发起求学六度、四摄等菩萨行的大愿欲。若能至心生起这种求学之心,便一定会毅然受持「行心」(藏:’jug sems。即是「行菩提心」)的清净律仪,随后,纵使遇上生命危险,也要避免染犯根本罪,并要尽力不受中品缠犯、下品缠犯和多种恶作所污染。纵使染犯,也要按照教典所说的还净犯戒仪轨,彻底进行自我净化。

  然后,便要广大修学六波罗密多,特别是应该妥善修学「奢摩他」的心要-「静虑」(藏: sems gtan。又作禅定),令自心堪能如顾安住善所缘境。至尊阿底峡在《菩提道灯论》说行者是为了引发「通力」(藏: mngon par shes pa)而修「奢摩他」,这只是其中一例。尊者在其他地方亦说是为了生起「毗钵舍那」而修习「奢摩他」。

  然后,为了断除「二我分别结缚」(即是「人无我」和「法无我」两种妄想执着),应以正理决定无我空义,然后由保任无谬所缘来成就智慧的心要「毗钵舍那」。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释难》(藏: Bodhi-marga- pradipa-panjika)所说,除了「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修持外,行菩提心律仪学处以下的一切修持皆属于「戒学」。「奢摩他」是「定学」或「心学」。「毗钵舍那」是「慧学」。还有,「奢摩他」以下的一切修行是属于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之道或广大道次第。生起三种殊胜智慧则称为智慧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之道或甚深道次第,所以它们的次序和数量是极为确定的,仅以「方便」或「智慧」决不能成就达成正觉菩提。

  佛子鹅王(指第六地菩萨)便是以这种方式,展开两翼,飞越佛陀的功德大诲。一翼是俗谛一切广大方便之道,另一翼是善达无我真实胜义谛之道。他们绝不会只奉行道轨的其中一部分,就像折翼的鸟儿一般飞行。《入中论》说:

  鹅王展开胜义和世俗的广大白翼,在众生鹅群簇拥之下,承着善风的势力,飞越诸佛功德大海的最胜彼岸。

  行者以共同道轨调练自心相续之后,使一定要进修密咒道轨,因为进修密咒能迅速圆满二种资粮。假如不能修习共道以外的道轨,又或由于自己的根器意乐过于低劣,而不顾修学密咒,那就只须要修习这些道次第,令它不断提升。

  总于一切各乘,别于密咒乘,皆把依止善知识视为至耍,因此,当我们趣入密咒道后,即应奉行密咒所说的依止善知识修法,其法比先前所说的(依止方法)更为专门。然后,应以来源清净的续部灌顶成熟自心相续,在灌顶时获得的戒律(藏: sdom pa)、誓句(藏: dam tshig),应当宁舍身命,如理守护。被根本罪污染虽然可以重受,但是由于行者的心相续巳经败坏,所以难以生起功德,所以必须尽力不受根本罪及支分罪所污染。假如受到它们污染,即应以忏悔及防护来清净自身,盖因戒律和三昧耶誓句乃是道之根本。

  之后,应依贤善的教授修学(下三续部)的「有相瑜伽」或(无上续部)的「生起次第瑜伽」,待修学得坚固后,便要妥善修学(下三续部)的「无相瑜伽」或(无上续部)的「圆满次第瑜伽」。

  《菩提道灯论》说,道体既是由这种方式建立,所以道次第也是以这种方式来教导。大尊主(藏: Jo bo chen po。藏人对阿底峡尊者的尊称)在其他论释中也是这样说,如《大乘道成就略轨》(梵Mahayana-patha-sadhana-varna samgraha)所说:

  希望获得不可思议的殊胜无上菩提,应以热切修行为心要,因为菩提是依仗修行而有。这具极难获得的暇满之身,以后再难获得,所以应当精勤修持,令此身能具有意义。

  同论又说:

  就像囚犯有机会逃出牢狱时,便会心无旁鹜,立即逃离该地。同样,若能遇上渡越生死大海的机会,即应心无旁鹜,出于三有宅门。

  又说:

  由安住于皈依、增上戒及愿菩提心的根基,而受持菩萨戒。然后随自己的能力,按部就班,如理修持六波罗密多等菩萨行。

  还说:

  修习方便、智慧的心要,亦即止、观与止观双运。

  觉贤论师(梵: Bodhibhadra)《三摩地资粮品》(梵: Samadhi -sambhara-parivarta)亦说:

  首先应令悲力所生的正觉菩提心坚固。不要贪着轮回受用之乐,要背弃执取。应圆满具备信等财宝(即是七圣财。是成就佛道的七种能助益成佛的条件,故称为财。(一)信财,信受正法。(二)戒财,持戒律。(三)惭财,自惭不造诸恶。(四)愧财,对不善法心生羞愧。(五)闻财,能闻正教。(六)施财,舍离一切无有染着。(七)定慧财,摄心不散,明观诸法。又作七德财、七法财) ,恭敬等同佛陀的上师。以这位上师所教的律仪,勇猛精进地修习。由土师的大恩而获得宝瓶、秘密等灌顶,令行者身语意清净,成为悉地成就的道器。由圆满三摩地支所生的资粮,迅速达成殊胜悉地,这就是密咒的法规。

  庚二作用意义:

  假如中士和下士的修行是上士的基础前行,那就应该把它们视为上士道次第,何必把它们别称为「共中下上道次第」?别分三种士夫来引导弟子是有两种重大意义:

  (一)能摧毁尚未生起共中下士的心态,即以上士自居的增上我慢心。

  (二)能广大利益上、中、下三根的心灵。

  怎样利益他们?即使两种(根器较为)高上的士夫亦须追求「增上生」及「解脱」,所以教导中、上品弟子修习下 、中二士意乐的法门,能令他们生起功德,因此没有错误。但是,假如让下根士夫修学高上的修法,既不能令他们生起高级的见解,而且会令他们放弃较低的见解,这样便会一事无成。

  还有,若然教导那些宿世已经成就上品道轨的有缘士夫,修持下品士夫的共同道轨,过往已生起或未生起的功德均会快速生起。由于他们已生起下品的道轨,所以亦能顺利进趣上品的道轨,所以并不会因此而延误宿世所修之道。《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梵: Dharanisvara-raja-pariprc cha。亦即《圣决定说如来大悲大乘经》,梵:Arya-ta thagata- maha-karuna-nirdesa-nama–mahayanasu tra。汉译名为《大哀经》)便是以珠宝巧匠逐步打磨宝石为譬喻,来说明必须按部就班引导弟子心灵的道理。为恐冗长,故不尽录。怙主龙树亦说:

  先说增上生的教法,然后再说决定胜的教法,因为获得增上生之后,便会逐步达成「决定胜。」(见《宝鬘论》。梵: Raja- parikatha-ratnavali。)

  圣无著亦说:

  还有,菩萨为了令他们的弟子能按部就班,正确地成就善法,所以先会观察有情。若知有情的慧力低劣,便会先为他们开示浅易的法门,令他们修持浅易的教授教诫。若如有情的慧力中等,便会为他们开示中等法门,要他们修持中等的教授教诫。若知有情的慧力广大,便会为他们开示甚深的法门,要他们修持甚深的教授教诚。这就是对这些有情众生的次第利益事业。(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品》 。)

  圣天论师于《摄行灯论》(梵: Carya-melapaka- pradi pa。是「圣派密集五次第」的根本论典之一)亦解释了行者首先须要修学波罗密多乘意乐,然后才趣修密咒乘,由此成立必须依次第修习的道理。然后又以下列的颂文来总结这个意思:

  正觉佛陀曾说,初学修行的有情趣向究竟目标的方便法门,就像楼梯的梯级。

  《四百论》亦说道轨的次序是完全确定的:

  最初要断除非福(即是恶业),中间要破除我执妄想,最后要断除一切邪见,懂得这个道理的便是智者。

  大论师敬母阿阇黎(马鸣)亦说:

  就像把干净的衣服染色一般,首先应开示布施等教语,令弟子内心生起善法,然后才令他们修习教法。

  月称大阿阇黎亦引用这句教语来证成道轨是有确定的次序。由于用作引导他人入道的次第程序,对于修持它们的人极为重要,所以必须对这个法门取得坚固的定解。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