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1讲
《广论奢摩他01》
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3-02
首先要产生菩提心的动机,思惟菩提心的内容,之后才听闻教法。关于调整动机的部份早上我们已经调整过了,这个部份就不必再说明了。现在要学习的内容,是后面两项各别的内涵,总体而言是菩萨行持的六度,最重要关键是后面二项,掌握关键要点是学习后面两项波罗密。这是现在所要谈到的内容。
对我们而言,应产生菩提心而学习六度,其中后面两项是最重要的关键重点,因此要掌握后面两项学习。当我们学习道次第广论的闻思修时,主要是提及菩萨行持的主要内容,因此产生菩提心来学习是比较好的。
现在所要学习的是奢摩他与毗钵舍那。奢摩他是安止;毗钵舍那是胜观,对正式的安止与胜观来学习。学习这个应当先产生造作菩提心,之后才学习正式的安止与胜观是比较好的。如果说随顺的止和观,我们在前面早就学过了,因为从依止善知识中的每个段落的产生,内心都需要有止和观,这些证悟的功德才能产生。但这些都是从依止善知识开始的止与观,都只是随顺的止和观。
现在我们在这段落所学习的止与观,其关键重点是产生正式的止与观,在这种正式的实修方式之前,若未产生造作的菩提心,是无法做如此的观修。因此之故,至尊仁波切讲述止与观的时候,是在菩提心产生之后,至少也要产生造作菩提心才进行开示的。就算没有产生菩提心,而来修持止和观,有没有这情形?有,外道也有。不要说是菩提心,就是没有皈依,也可以修止和观,外道也有,外道的内心也同样有产生止与观。但我们如果像外道这种学习方式,连造作菩提心也没有产生,就修止和观,因而引发神通,导致造作许多利已害他的恶业,是会有这种危险产生的,因只以自己的利益为目标。
若以造作菩提心为基础,那么学习胜观之后,利己害他的业就不会造作,就不致发生这种危险,因为前面已有造作菩提心做为基础之故,这就是为什么在开示菩提心后,才要讲述止与观的实修。如果内心产生了造作菩提心之后,再学习止观,因此对止观有所了悟,内心将以这个做为后面主要学习的内容。
正式的止观,在内心若没有产生,岂就不必学习密咒乘门?岂不慢慢等待了吗?那倒也不是。即使尚未产生正式止观,随顺的部份也要学习也要产生,虽没产生正式的安止,但类似的或普普通通的安止,前面也曾学习过,内心总该生起,总要有的。虽然没有正式的胜观,但类似的、一般的、普通的胜观在内心也要学习也要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是正式的,普通的止观,也可学密咒乘门。
如何可以知道呢?在咒乘的地道里面曾经提到过,就密咒乘门的方式止与观要在内心产生而言,这方面的实修比显教乘门还更容易,威力还更强,也就是更加容易产生,有这种特色存在,因此,我们并不需要花长久时间等待的。
在显教乘门中,生起了造作菩提心后,接下来就算是道次第广论里提到正式的止和观的证悟若还没产生,也不必一直在那边等待,甚至暂时等待也不需要的,因内心总有一些普通能力、普通等持产生,就算是没有产生胜观,内心对空性也有一些了解,这是了空慧。在这样一种了空慧之下,也可以趋入密咒乘门。在密咒乘门的道路上,想得到止和观,还更加容易,像这样有更好的方法可用,我们当然用它了。
前面谈的是造作菩提心,大家要了解一下,所谓造作菩提心,就是菩提心的性相还没有齐备,要是性相都齐备了,就是不造作的菩提心,这时菩提心的性相就是完全齐备了。当不造作的菩提心产生前,我们是不是要等很久,才可以进入密咒乘门的道路?也不是这样,产生造作菩提心的同时,即可进入密咒乘门的道路,之后,即可逐渐产生不造作菩提心。
造作菩提心产生后就可学习止与观了。而不造作的菩提心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前面必需先有止和观,才能产生不造作的菩提心。而造作菩提心就不需要止和观。当不造作菩提心产生时,是很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并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内心只要稍为思惟,就很自然流露,这就是不造作菩提心。
像这样子,透由前面的仔细分析,可知内心必须要有非常坚固的安定能力,否则内心常常受到烦恼而散乱,那么坚固的安定力就无法存在了。所以前面所说的粗分烦恼要先灭掉。之后,内心方面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这就是安止,这应当要先有的,而且菩提心的内容也以「思择修」为主。此「思择修」就是要在没有散乱,稳定坚固可以安住的情形下,还能进行思惟。
思惟利益众生的事,为什么有必要做?这是胜慧;思惟爱我执有什么毛病?这是胜慧;思惟自己能够成佛的原因何在?这也是胜慧。有各种各类无量无边的胜慧,可以无碍趋入无量无边的胜慧,在这种内心坚固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思惟,这些都是胜慧。这个胜慧一定要有胜观做为基础,以上是胜观的部份。
产生不造作菩提心的前面就要先思惟:爱我执有何过失?利他有何好处?为何我要成佛?这些原因在那里呢?要有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好好作个分析,即使是在一剎那一剎那中,都可以进行此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思惟,所以这个胜慧是非常广大的,这就是胜观的本质。
产生(不造作)菩提心之前,一定要先产生胜观这一部份,且要有无量无边的逻辑推理思惟。这个思惟要是做不到,是不可能产生(不造作)菩提心的。在产生这种思惟之前,因粗分烦恼所导致的散乱不应该存在,内心要在稳定安住的情形下才能够进行这种思惟。假如内心不能稳定安住,而是处在散乱之情形下,怎可能进行这种思惟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假造作菩提心产生之前,要先有胜观;胜观之前要有安止,这些都要依次得到的。
我们可能要先了解安止的性相,假使不了解安止的性相,即使做许多解释,总感到很别扭,而且不太容易懂。(广论)后面有一个安止的性相,这部份需先了解,(以及)胜观的性相(均)先了解后,才能进行广论的大纲所谈到的修安止和修胜观有什么好处。如果连止和观到底是什么都不了解,说要了解修止或修观有什么好处,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先了解修止和修观的性相、定义是什么?再去讲解修持它们的好处在那里。
讲解内文前,我们先把大纲内容做一简略解释。如何成就安止?首先,先谈到一般的等持。一般的等持的实修关键重点共有九项,平常称「九住心」(住心九法,安住内心的九种方法)。九住心是成就安止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道路,也就是有九条道路,按照这九条道路一段一段的走上去就会成就安止了。
当我们按照次第学习时,前面要先得到一个没有污垢的等持,之后,这个无垢等持的威力将会慢慢增强,威力加强过程中,会经过九个段落,这就是九住心,九个段落都结束了之后,才能得到安止。如何得到安止呢?当第九住心完成后,会得到心轻安,此时的心是专一安住在对境上,这是九住心结束后的事了。
心轻安会引发身轻安,再由身轻安引发身轻安的乐;身轻安的乐再引发心轻安的乐,这时候身和心都处在身、心轻安乐之中了。在身、心轻安乐之下,若还有等持存在的话,那么这个等持就称为安止。我们看大纲就可了解了。
《广论》346页:「第六 各别学法分三:一.学奢摩他法二.学毗钵舍那法三.学双运法。初又分三:一.修止资粮二.依止资粮修奢摩他三.修已成就奢摩他量」
这里有三项说明:Œ修止的资粮是什么?依止安止资粮后,如何修安止?Ž修安止后,成就安止的标准在那里?三个大纲中第二项的「依止安止资粮后,如何修安止」分二项:加行和正行。正行也分二项:Œ身的威仪是什么?正式解释它修习的次第是什么?在这个正释修习次第里谈到,引生无过三摩地。
《广论》349页:「此又分二:一、引生无过三摩地法. 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初又分三. 一、系心所缘先如何修 二、住所缘时应如何修 三、住所缘后应如何修」三摩地就是等持。怎样才能产生没有过失的等持?依于无过失等持产生九住心之次第?这部份就须要先了解,从大纲来看是这个意思。
若要修安止,我们前面已谈过了。要先经过九住心这些段落。九住心之后,即会产生安止,因此必得先了解九住心,而九住心之前,要先得到无过三摩地(无过的等持)。先将无过等持作解释说明,然后由无过等持引发九住心,再将九住心的内容作解释,经由九住心内容之后才能得到安止。九住心之后如何得到安止呢?就是我们刚刚讨论的,到了第九住心时,已是心一境性的情况。(九住心:第八住心-专注一境,第九住心-平等住)
心能够专一安住在对境,才能引发轻安,心轻安引发身轻安,再引发身轻安乐,进而再引发心轻安乐,如此循序渐进,在身、心皆轻安乐之下,所摄受的等持就是安止,修安止的方式就像爬楼梯一般,是一段一段上去的。
前面谈到,在身心轻安乐摄持的情况之下所存在的等持就是安止,就是得到安止了,但此时所得到的安止并不是欲界众生的心。安止的这一个等持本身不是欲界的心。安止前所得到的九住心都属于欲界心。
譬如第九住心称为欲界专一心。因为属于欲界,所以称为欲界专一心。不过在更后面得到安止的时候,就属于上界的心了,不再是欲界之心,因为它是上界地所摄,是上界地所摄的心。一般说法是初静虑“近得”得到的时候(近分),就是得到了安止。所以安止属于静虑的禅定,是上二界的心,不是欲界心,因为脱离欲界的烦恼、束缚的心,所以不是欲界的心。
等持能够安住坚固,才有办法进行分析,所以等持必须坚固。坚固的意思是不动乱。不动乱,是在自由自主有把握的情况下,能够于对境进行分析,这个不能称为动乱。譬如说,从不由自主的涣散到对境去而胡思乱想,这才是散乱、动乱,但在自由自主的情况下,趋入于对境进行分析,就不能称为动乱。这时候的等持已经坚固了。能够安住在等持坚固情况下,可以对对境慢慢的、逐渐的分析,这就是胜观的练习啊!
要产生胜观证悟方面的练习时,内心进行分析时当然非常劳累的,其实在前面安住于等持的时候就已经很累了,比起安住等持来,于对境进行分析还要更劳累呢。前面的等持坚固,情形只是安住,现在要在坚固安住的条件下,还要再进行对于对境的分析,对于这个分析思惟还不能够散乱、动乱,且要能够自由自主,就是非常劳累了。比起来,心能够不散乱于它境,就是心不散乱到别的对境,而安住在一个对境之上,并且还要进行对它的分析,就表示内心必须完全专注、集中在这里,完全的专注在这里,是非常困难的啊 !
这样不断学习和分析。一般来讲,最初在安住时都很辛苦,更不要说分析了。等到对于安住不再感辛苦,但分析还是很辛苦,这样子,慢慢达到安住也不辛苦,分析也不辛苦的时候,在这样安住的情况之下进行分析。当分析时,不再感到辛苦,此时,才能够产生心轻安,身轻安,身轻安乐,再引发心轻安乐,这个时候所产生的胜慧,就是得到了胜观。以上,我们对于「安止」跟「胜观」的内容,大纲做一个简略讲解。
《广论》336页:『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第二别学后二波罗蜜多,谓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静虑及慧波罗蜜多之所摄故』这是菩萨的行持,在菩提心产生之后才学习的。菩萨行持在六度波罗蜜多,前面讲解了。六度波罗蜜,其实已经完完整整全部讲解完毕了。可是把后面两项还要各别来做一个说明,因为后面两个波罗蜜是实修最重要的关键重点之故,所以后面各别再把这两项做一个讨论,因此需要讲解一下。
“止”跟“观”的观修的方式是怎么来进行的?止、观,仍然属于六度波罗蜜里面,因为安止列入静虑波罗蜜多中,胜观列入胜慧波罗蜜多中,其实还是包括在里面的,后面谈到「如其次第」按照“止”跟“观”的顺序来讲的话,如其次第,即是「静虑波罗蜜」以及「胜观波罗蜜」所摄。
“所摄”是指归纳在里面,意思是指静虑波罗蜜,包括安止波罗蜜。静虑波罗蜜是六度里面的一项,凡是静虑不一定是安止,因为静虑波罗蜜的范围非常广大,所以静虑波罗蜜可以包括安止;胜慧波罗蜜可以包括胜观,但胜慧波罗蜜是否都是胜观,就不一定了,因为胜慧波罗蜜的范围非常广大,胜观是里面的一个范围,所以将它归纳在里面。
这里分成六项:1.修习止观之胜利-修止、修观有什么功德利益(有什么好处呢?) 2.显示此二摄一切定,一切定是指等持,一切等持都包括在止和观之中。 3.止、观的自性-定义怎么讲 ? 4.应当要止跟观双运来做学习。 5.止跟观的次第是什么样子 ? 6.各别实修的方式是什么 ? 这里面的第一个要讲的止、观实修的好处是什么 ? 这段要好好的了解一下。如果不知道它的利益好处,不会产生欣喜、渇求之心,如果没有欣喜渴求之心,不会去学习、不必去学习,因没有欣喜和渇求。
首先了解它的功德利益,有这么一个好处,当然要努力去学习。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止、观有什么利益,所以仅仅只是学习前面的下士、中士,对于后面止、观都没有学习呢 ! 因为不知道它的功德、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们先了解一下,它有什么利益好处,之后才会产生欣喜想要去学它。
首先引经据典说明。引《解深密经》和《修信大乘经》,里面都有谈到,「三乘功德证悟、世间、出世间功德,这一切都是止观所包括(止观所摄)」,佛经里做此开示。引经据典所谈述的内容是指:因为修止观之故,对我们有所帮助,还有许多功德,都可以得到,这是经文所谈到的。
经文里说修止观有功德利益,除了可以产生内心专ㄧ安住的能力,还有别择慧也能产生,对于所缘的对境内心能够专ㄧ安住在上面,也可个别作思惟的别择慧,这些虽不是正式的安止,也不是正式的胜观,不过算是它的一部份。
因为心能够专ㄧ安住在对境上,这当然是属于安止的一部份,还有能够用别择慧来思择分析对境,这是属于胜观的一部份。因此之故,可以把它说为止观之果,观修止观的一个果或一个成效,这是普通的别择慧,或是心能够专一安住对境的普通能力,这些功德都还不是正式的止和观。如果有这种功德,那么修正式的止和观,得到的功德利益当然更加广大。
或者有人这样想,大、小乘门、世间、出世间的功德,都是止观之果,在佛经里面所讲的都还不是正式止观的成效和果!这只是讲到对于对境心能够专一安住的等持,还有别择慧的果。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无论如何都是止观的果,这里面没有谈到正式的功德利益。这是讲一般的止,心能够专一安住在对境的等持,还有观一般的别择慧都具有这种功德利益,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都由此产生的话,正式的止和观的功德利益就更加广大,就不用再说了。
课本里提到《广论》336页:「大小二乘、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如《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小乘的功德、大乘的功德、世间的功德、出世间的功德都是止观之果」;或是,「大乘世间资粮道、加行道的功德;大乘出世间见道、无学道的功德;小乘的世间资粮道、加行道的功德;小乘出世间的见道、无学道的功德」,这一切的道路、一切的段落里,内心所产生证悟的功德,都是止观之果。
或许还有一个疑问,如果这样的话,为何谈到「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世间出世间的功德,他都齐备都是止观之果呢?」一般来讲,谈到菩萨或如来,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譬如外道内心也有安止这个功德,如来会不会齐备?如来会齐备。外道也有许多神通,这个神通威力,如来也会齐备,所以这里谈到菩萨还有声闻许多的功德,这些都是止观之果。
首先谈到,若诸声闻,指小乘的功德;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指大乘的功德。以声闻、菩萨、如来这三者的世间、出世间功德来说,如来有何世间的功德?外道的安止、神通,如来当然都有,这些都是世间功德。声闻、菩萨、如来这三者的世间、出世间功德,无论如何都是止观的成效。
《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所得之果」这句经文和至尊仁波切前面的句子是完全的配合在一起。至尊仁波切前面说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这两个是配合在一起的。
这个经文之后有一个疑问,这里谈到大小乘之门证悟功德如何都是止观之果。不过一般谈到止观,就是很高的证悟,这是实修很高的时候才有,不是马上就可以得到,当然不可能,所以前面所得到的就不是大小乘的功德了吗?大小乘门都是止观的果,那么在止观的前面所产生的功德,就不是大小乘的功德吗?于是产生了这么一个问题:「若谓止观,岂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说彼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云何应理」。修所成指上界心,止观指修所成,是很高的证悟。
一般来讲,欲界心经过不断的观修,心已经非常的坚固,已得到正式安止,就是上界心,不是欲界心了。得到正式的安止,称为修所成,表示这个证悟已经很高了,前面应该还有很多的功德才对,可是这里讲大小乘的功德都是止观之果,就是止观之后才产生这些功德,而止观又是这么高的证悟,那么止观之前的那些功德算什么呢?不算大小乘门的功德吗?仔细分析,不应该说都是大小乘功德,因此产生了这么一个诤论。
在止和观之前应当也有证悟产生。例如我们学习广论时,前面当然还没有学止观,可是已经学了依止善知识到六度四摄之间的教法,这些都有许多大小乘的功德。还没学到止观,就说这些功德是止观之果,不是很奇怪?因此,对方提出这个问题,止观证悟前面那些功德就不是大小乘的功德吗?因为它是在止观的前面,怎么说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
至尊仁波切回答:「如下所说真实止观实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则大小乘一切功德,非尽彼二之果。」如下所说真实止观,此止观是正式止观。佛法一般讲真实都是指空性,若按照藏文翻译,应该是合乎性相的止观,就很容易了解了。随顺的、和合乎性相的,如果要产生正式的止观,至尊仁波切说你讲得非常有道理。
如果说合乎性相的止观,就不能说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正式止观的果,就不能够这样讲;若把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此止观若解释为合乎性相的止观,这句话就有问题,不能这样讲。不过这里所说的不是正式的止和观。
以下谈到「然以善缘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及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这是指即使没有产生合乎性相的止观,但是缘取一个善所缘的对境,心专一安住在上面的等持,把这个列入止。
其次,凡拣择、分析、思惟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对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进行分析观察,抉择的胜慧。胜慧里面还要是善的胜慧,因为五种见地都是属于胜慧,可是五种见地中,边见和邪见排除在外(边见和邪见不会有善的胜慧),另外三个有属于不善的胜慧(坏聚见、见取见、戒近取见善的、不善的都有),这里是要把不善的胜慧排除,只剩善的胜慧,并且抉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这些法的内容意义是什么做一个分析思惟,这种善的胜慧,把它摄在胜观里面,这些不是正式的止和观,是随顺的止观。
「故密意说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无相违过)。」密意,是考虑的意思,考虑到这一点。针对一个善所缘境,心能够安住的等持,称它为止;考虑到抉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意义,进行抉择分析的善慧,称为胜观。因考虑到这些,所以,佛经才讲「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是考虑到相随顺的止观来做解释的。这并非说正式的止观有其特别的考虑,而是考虑止是指整个对善所缘,心能够专一等持;考虑观是指对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意义,能够个别分开来做抉择思惟的一种善的胜慧,因此称为止观。
《修信大乘经》也是这样解释:「善男子由此异门,说诸菩萨尽其所有大乘信解、大乘出生,应知皆是无散乱心,正思法义之所出生。」这是指善男子对大乘有信解之心;指依于大乘能产生很多功德。对于这些功德,能完全相信的人,他所相信的对境是大乘的这些功德,而这些大乘的功德从何而来?「应知皆是无散乱心,正思法义之所出生。」无散乱心,就是心于善所缘能够专一的等持;正思法义,指心能够专一安住等持之后,对于对境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意义能够个别分开来作思惟。
首先,以某一法作为基础(差别基),心能够专一安住在这个法上之后,由这个差别基之法,引申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个别的意义,也能够单独的个别分析清楚,这就是正思法义,这是胜慧。因此前面所谈到的,「及凡抉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妙善慧」。
《修信大乘经》也是考虑到止是对善所缘境专一安住的等持,以止作为基础之后所产生的胜观,是指对于对境的意义作一个纯正的分析,由此胜观产生大乘的功德,所以《修信大乘经》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作开示。
后面这个段落是至尊仁波切趁这个机会破除对方的主张。「无散乱心,谓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无散乱心是安止,心一境性;「正思法义(谓毗钵舍那品,妙观察慧)」指的是胜观、是观察慧。「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观慧思择而修,及于所缘心一境性,二所成办。非唯止修或唯观修一分而成」。
有一些人主张,止修只有安住修;观修只有思择修,这都是各自偏颇的,只有安住修没有思择修,只有思择修没有安住修,是各自分开的。至尊仁波切主张二者应双运结合在一起。假设止观没有双运,没有结合一起,不可能产生一切功德。至尊仁波切引经文挑出对方的毛病指出错误。
「又《解深密经》云」讨论止观用了二段解释。广论336页「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都是止观所得之果」,337页又说明一次,「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这两项要配合一起,修止去除相缚;修观去除粗重缚。众生如果修胜观,则粗重束缚就能去除,好好修安止,则行相执着导致的束缚就能去除掉,这是一项配一项。
之后是名词的解释:
「言粗重者,谓心相续中所有习气,增长内心颠倒堪能」是说我们心相续中某些习气,能增长内心颠倒的执取,这种习气称之为粗重。我们内心有很多妄念,这些妄念为什么会增广、增长呢?表示内心存在一些习气,因为这些内心习气之故,才会使颠倒的妄念增广、增长,这些内心存在的有能力的习气称之为粗重。
「言相者,谓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习气」相,指有境本身。有境本身,对于对境会有颠倒的耽着,譬如说谛实不能成立,而我在内心里却把它执为谛实成立,这种想法不仅仅会继续存在,本身还会去滋润以前所存在的习气,这种情况就称之为相。对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的习气,譬如谛实成立的执着,执着正进行时,不是只有执着谛实成立,而是正在执着时,这个执着本身还会去滋润滋养以前的习气,使以前的习气累积更多,这就称之为「相」。
假使有安止的话,就不会趣入颠倒的对境。《功德之本颂》谈到,于对境的去除散乱心,于正义(纯正的义理)如理而作分析,在止观双运的道路上,祈请加持能够迅速在我内心产生。若能够得到安止的话,则散乱的内心趣入颠倒的对境,就不致于发生了,这部分是把「相」的束缚去除掉,若能得到胜观的话,则粗重的束缚就不会存在。
当我们对于对境颠倒而趣入,谛实不存在,但我却执它存在,这种颠倒趣入的时候,其根本就是无明,无明的对治是「胜观」,有了胜观,就能把烦恼的根本拔掉,当然粗重的束缚就不存在。粗重就是我们前面所谈到的习气,会让我们有境本身颠倒的妄念不断地加强,这种来源的能力习气,就称之为粗重。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说:「前者为观所断,后者为止所断」。前者是粗重,为观所断;后者是相,为止所断。此上是引有止观名者所有胜利。前面谈到的是引经据典的。譬如《解深密经》有二个段落,有一个段落说:「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善法都是止观之果」;另一段说:「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这些都是直接指出,止跟观这些名称,然后讲它的功德利益。
「余未说止观名者,凡说静虑般若胜利,其义同故。」般若就是胜慧。凡是说到静虑或胜慧的好处,其意义是一样的,应知皆是止观的功德利益。前面引经据典的时候,有直接讲到止和观之名词,有时不用止观这个名词,但所解释的内容本身就有止的意义和观的意义。譬如当解释静虑时,会说明静虑有什么功德利益;讨论胜慧时,也会说明胜慧有什么功德利益,有时用静虑胜慧,有时用止观,有时不用这些名称,但他们的意义其实是一样的,这些都可以将它当成是止观的功德利益。
◎问:这个段落应是讲止观之胜利,但好像没有讲到,只讲止的等持,对善的所缘心能专一安住的等持及此等持之功德利益,并没讲到止的功德利益。其次也没讲到观的功德利益,讲的是别择慧,对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之各别意义作分析,未对如此之胜观或别择慧之功德利益作解释,这并不是讲止观的功德利益,只是讲一般的等持,对善的所缘心能专一安住的等持,也不是讲胜观,只讲一般善的别择慧和它的功德好处,也没有讲止观之果及其功德利益,但此段之大纲,讲的是修习止观之胜利,为什么没说明呢?
◎答:现在虽没有讲正式的止跟观的功德利益,但我们了解了一般的等持--「对善的所缘,心能专一安住的等持。」这一般的等持,就已经有这些功德利益了。即使暂不讲正式的胜观,只讲一般的别择慧,对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之各别意义能区分清楚的别择慧,其功德利益就有这些。一般的等持、别择慧就有如此的功德利益,那么正式的止观之果及其功德利益,还要更加广大,推理便知,这样也可以说明止观的功德利益。
第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这里的定是等持。这二个(止观)是摄一切的等持。我们前面谈到的功德利益,大小乘门的功德,还有它的大小功德,这些指的是世间跟出世间的功德,既然是世间跟出世间的功德,那就有高低之别了,所以大的功德或小的功德,这一切都是止观之果,除此之外,这是指普通的功德哦。另外,不是还有一些特别的等持吗?特别的禅定等持吗?比较殊胜的、特别的禅定等持,难道它们也是止观之果吗?是啊,所以,这里谈到此二摄一切的等持,不要说一般的功德是由前面所谈的止跟观的果,还有无量无边非常稀有奇特的等持,仍然是由这二止观所产生,也是以这个止观作为基础。
《广论》337页「第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譬如一树,虽有无边枝叶花果,然总摄彼一切扼要厥唯根本。如是经说大小乘无边三摩地,然总摄一切之宗要厥为止观。」
宗要,是指关键跟重点。此二摄一切的等持,底下又引《解深密经》做解释。为什么这里和前面都引用《解深密经》?因为广大行持的传承,来自于圣者无着的传承。而圣者无着主要的根据是《解深密经》,于是这里所提到内容,都是用《解深密经》来做解释,到后面讲胜观时,会引甚深见的传承,一直到安止为止。因为前面是圣者无着的传承、广大行的传承之故,当然都是根据或顺着无着的根据,而引用《解深密经》。《解深密经》的经文内容又怎样作解释呢?内容跟前面很类似的。
《解深密经》云:「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一切都是止跟观所摄。前面已经谈到声闻、菩萨、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皆是止跟观二者之果,这个意思是很类似的。前面谈到有法声闻、菩萨、如来等等,这里也同样谈的,无量声闻、菩萨、如来也还是一样,因此,止观可以摄一切等持,意思就是止和观的实修,还包括无量无边的其他者。
如果现在不把基础止观做一个实修,反而去实修其他者,不管你怎么努力,都很难达成的。其他的实修太广大无边,太多太多了,就好像要掌握盘踞错综的树根一样,(前面用树根来做比喻),基于这个原因,莲花戒所写的《修次下篇》也谈到了,「故欲求定者,不能寻求无边差别,应求一切等持总聚止观二品,一切时中恒应修学」。故欲求定者,欲学习等持的实修者,不能寻求无边差别。等持里面的类型,内容是无量无边的,应该求取一切等持之总收摄,求总归纳即止观二品,必须,一切时中恒应修学。
如《修次下篇》云:「世尊虽说诸菩萨众无量无数等持差别,然止观二品,能遍一切胜三摩地,当说止观双运转道」。等持就是由观修止观之后,内心所产生的证悟。这个等持的种类太多了。若有一人要学习等持,是不是要追求这些无量无边的等持呢?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不够,也要花很多时间,因此应当学习它的总归纳或总摄(像树根一样),即是止和观二者,且应当恒常学习这二个项目。另外掌握根本去学习的话,其它的殊胜等持也很容易的产生呢!所以《修次中篇》亦云:「由此二品能摄一切三摩地故,诸瑜伽师一切时中应修止观」。
「第三,止观自性分二。」 从止和观的本质上来讨论的话,它的性质是什么?是「初奢摩他自性」。(《广论》338页L.1-L.3)如「《解深密经》云: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间内正安住,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
不仅有前面谈过止跟观的功德利益,还有许多奇特殊胜的等持,也是靠止观而来的,这二项讲的都是止跟观的功德利益。具有这么好功德利益的止和观,那么它的性质、它的本质和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这里又做了一个解释。
文字上讲的虽是身轻安跟心轻安,实际上指的是乐,是身轻安的乐以及心轻安的乐。心轻安在前面已解释过了。轻安与乐两者要分开。透由身轻安的乐产生了心轻安的乐,在心轻安的快乐所摄持之下的等持,才能称之为安止,我们是由它的内容了解并简略说明。实际上讲的是,身轻安乐后,将引发心轻安乐。
如果讲轻安的话,心轻安要在前面,之后才能引发身轻安;但是如果讲乐的话,是身轻安乐在前面,才引发心轻安乐。《解深密经》所谈到的「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间内正安住」和「善思惟法」的意思是这样子讲的。
安止所缘的对境,应当不是根门识(前五识)的对境,而是意识的对境。譬如说,修安止,观想一尊佛像,眼睛看着这尊佛像,不过眼睛(眼识)所看到的佛像,并不是修安止的对境。修安止的对境,是眼睛看到这尊佛像后,内心的意识里所出现的一尊佛像,要一心专注在这尊佛像上面,这个内心意识所出现的对境,才是修安止的对境。
安止是用我们用意识来观修,并不是用眼识做观修。所以,眼识所看到的对境,不是修安止的对境;意识所缘的对境,才是安止所缘的对境。这一点要说明,所以才说「如是善思惟法」,法是对象,妥善的去思惟那个对象,讲的是意识的对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