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盛噶仁波切自传:如此活佛如此活 三、即身成佛(3)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0日
来源:   作者:盛噶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盛噶仁波切自传:如此活佛如此活 三、即身成佛(3)

  我从这个故事中不仅明白了学习佛法要细致入微,更重要的还得触类旁通,勤于思考。

  佛学院那三年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的重要阶段,经过一段学习后,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觉到佛学的博大精深。它绝不像我一开始所认为的那样,是在一定时间内就能掌握和理解的。我越学越觉得自己的不足,越学越认识到只有让佛学浸透自己的整个生命才有希望达到一个高深的境界。我便逐步改掉了我以往少年人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变得勤奋起来。直到今天,我依然延续着那时养成的习惯——早起早睡,吐纳打坐。人们都说,学佛有利于健康,这话一点都不假。

  学习的过程正是认识的开始,我先是对《入菩萨行论》悉心体会,才对自己、对他人、对前世今生的生死轮回有了比从前更深一层的认识,然后我开始思索“人生无常”的问题,如人身的无常、情感的无常、成败的无常、贫贱荣辱的无常等等。当我在佛学的领域不断地探询、求证,陆续研读了众多的经典后,我对“人”的价值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佛经中有一段记载很生动:

  一次, 佛陀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问弟子:“你们比较一下,是我手中的泥土多呢,还是地上的泥土多?”

  弟子们回答:“地上的泥土多。”

  佛陀感叹了一声说:“世上的人虽然很多,但他们能够成形为人,和我手中的泥土一样又少又不容易呀!”

  生命是在轮回中由种种善因而来,它的价值与尊严是不该被漠视的。但生命是不完满的,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的,世界也因此才会出现那么多丑恶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佛在《维摩诘经》中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若是菩萨想得到净土,就该净化他自己的心;他的心净化了,佛土也会随之净化。”紧接着提到了众生:“这是众生罪恶的缘故,看不见如来国的严净,这不是如来的过错。”

  后来,由于我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密宗进一步深入,更加具体地领悟到佛法的奥妙。

  密宗,也称“密教”、“瑜伽秘教”、“金刚乘”、“大乘”、“真言乘”等。藏语称密宗为“桑俄”,是秘密真言的意思。密宗能够使人透过身、口、意达到妙不可言的佛境,也就是“即身成佛”。修习密宗,入密宗金刚乘门,是为了完全摆脱生死轮回之苦,在涅寂静中,达到自身解脱和众生解脱。

  我想,密宗修持虽然很不容易,但它最终却可以帮助众生解脱烦恼,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和安宁,这不正是我来印度学习佛法的目的吗?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修持呢?

  密宗是相对于显宗而言的,显宗注重哲理、教理,而密宗注重修行实践。我当时在理解和掌握了显宗的基本理论的同时,也在全力以赴地进行密宗修行。

  其实,佛法中的显宗与密宗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学佛途径,但它们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一位叫作印扎菩提的王子曾经问释迦牟尼佛:“依照显宗修行成佛需要多长时间?依照密宗修行成佛又需要多长时间?”释迦牟尼佛对他说:“依照显宗修行,要经过三个阿僧祇劫的时间(一个阿僧祇劫等于“1”的后面加上59个零)方可成佛;而依照密宗修行,就有可能即身成佛。”

  由此看来,我必须尽心修行,让那些信任我的人尽快解脱。

  我的决心很大,进步也很快。回头一想,我对那时的决定真是感到庆幸,那段时光也真是太美妙了。

  在佛法中成长

  我以坚定的决心完成了我的学业,也以同样坚定的平常心来对待我周围的一切。我觉得不管何时何地,也不管人生的际遇如何,拥有一颗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

  拥有一颗平常心,能使人在无尽的欲望之中达到那种知足常乐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正是解脱烦恼的开始。但这种知足并不是消极地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我说的这种知足是在认清自身价值的前提下的知足,是摆正自己位置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知足。你能干什么?你想干什么?在这二者之间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你才能“常乐”,才能平心静气地安身立命。

  世人之所以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烦恼,都是因为失去了一颗平常心和不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所谓“苦海无边”,正说明处在各个不同阶层、扮演不同人生角色的人都是各有各的难处,人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往往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拿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别人的烦恼了。有个关于“谁更快乐”的佛教故事是很耐人寻味的。

  很久以前,菩萨曾化身为一国之王,名叫察微。他品行清正,一心向佛。

  有一次,国王得闲出门,穿着极普通的衣服,来到一个补鞋的老头跟前,兴致很高地问老头:“咱们全国上下哪个人最快乐呀?”

  老头说:“自然是国王了。”

  国王问:“他怎么会快乐呢?”

  老头说:“文武百官都敬奉他,百姓都给他上贡,他随心所欲,这还不算快乐吗?”

  国王说:“但愿如你所言吧。”便和老头一同喝起了葡萄酒。

  等老头醉得毫无知觉,国王便将他扛回宫中,对王妃说:“这个老头说,国王最快乐。我现在逗他一逗,给他穿上王服,让他听理国政。告诉大家不要害怕。”

返回目录

----------------------------------------------------------------------------------------------------------------

更多盛噶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