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师法语格言:法雨清凉第003期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师法语格言:法雨清凉第003期

  菩提心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彼此的情感。

  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我有好处,依止对自己有好处的动机做这件事情。当你度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你没有好处的时候,你一定把他放弃掉,因为你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以一种好乐心去度化他。

  但责任感不同。我对你有责任感,你对我好,我对你有责任感;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这责任感是超越好坏的,这叫大地。你看那个大地,你用干净的东西丢到大地,大地也是如如不动,也是荷负你,不论你怎么样,它就是不动。

  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情,感情是变化的,靠不住的。这个地方叫地,不动,在不动当中生起它的责任感。

  小乘的空观,它对众生是没有责任感的。在经论上说:小乘的学者在空性的涅槃当中,其实他很清楚的知道,他过去的眷属在三界流转,受了很多痛苦的折磨,他很清楚。他的内心当中没有悲悯心,因为他认为这不是我该度化的,他没有这个责任感。其实他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地知道,因为他内心当中的空里面没有大地。菩萨的空性当中有大地,他有“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他对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有责任感。

  三学彼此融通 六度相互增上

  在小乘的戒法,戒定慧三者是各自独立的──经有经的诠释,律学有律学的诠释。但是菩萨的三学是融通的,菩萨戒的每一条戒法,都要依止心中止观的力量,这个戒学跟定慧二学,是互相增上。没有一个菩萨戒法在持的时候,没有依止这个菩提心、这个观照力的,不可能。

  小乘戒法的施设,是追求一种消极的身心解脱,叫作别解脱戒。菩萨的目的是积极地要成就功德庄严,所以叫作增上,他是比较积极的态度。

  菩萨戒之所以称为增上戒,因为它的戒定慧是互相增上的,所以安立为增上戒,因为它增上的目的,是要成就圆满菩提。

  一个菩萨,假设你身口意不清净,那你所修的善法都会受到染污,你根本不可能摄善法戒;一个菩萨自己的身口意有重大的过失,众生也不会对你产生信心跟恭敬,你根本不可能产生摄众生戒:所以律仪戒是摄善法戒跟饶益有情戒建立的根本。

  菩萨的观照力,他的整个胜解行地,要经过戒、定、慧三学的修学。比如说,你观照力很好,但是你菩萨戒有所违犯,你观照力会大受伤害;你观照力很强,增上定学受到伤害,你的慧、观照力也会受到伤害:因为菩萨的戒学、定学、慧学是相互增上的。

  表面上我们讲六度是各别的修学,但事实上,当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其实在某一个波罗蜜当中,都具足了其余的波罗蜜多来互相助成。比如说布施,你一定要持戒,你才能够如法、无过失地布施。你布施难道不需要忍辱吗?你布施的过程当中,内心会有障碍、外在环境会有障碍,那你一定要安忍,才能够把布施做圆满。布施一定要精进,你动不动就放弃了,你怎么布施呢?禅定,你不能有太多的躁动。智慧当然最重要,你要知道怎么布施,才能够给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

  其实持戒也是这样,你要持戒,难道你持戒不需要忍辱吗?你不忍辱,持戒可以持得庄严吗?持戒的人整天散散乱乱的,可以把戒持得好吗?你要做一些定课,你心安住不动。你持戒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是强压,没有得到真理的疏导,你持戒能够持多久呢?

  所以,其实六度是互相助成,它本身有所偏重,有一个地方是主,但是其它的地方是要互相助成。这个地方是佛陀告诉我们:其实六度是互相资助的。就是说你在规划你生命的时候,你可能会以其它的一个度,当作你生命的主修,但是其它的五度是不能忽略的,因为它会互相牵动,这叫作互相抉择。

  我们在因地发愿的时候,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但是你要知道:修行是要掌握它的根本跟枝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不是你盲目地去修行善法就能够具足善法。它的善法是相通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恶法也是相通,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所以在断恶修善的时候,一个菩萨刚开始只要掌握六度的修学,你就具足断除一切恶法、具足修习一切善法。

  是什么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叫作自我设限。我们往往在修习波罗蜜之前,内心就出现很多的名言:这个我没办法,这个他做得到,我做不到的。你这样的一个思想,你根本就不可能,你障碍你自己。

  失败本身是一个果报,它不是重点。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你没有化解,产生一种累积,累积久了就产生自我设限,这个地方是一个心理障碍。

  今天我们比较在乎的不是失败本身,因为失败只是生灭法;但是这个失败以后,他心中所留下的这些痕迹,会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到现在,很多人已经成就了广大功德,我们还在原地打转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我们自我设限。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实世间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是一样,只是目标不同。他能够从一个小小百货公司的员工,观想他是拿破仑,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业。我们每天观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经常把自己观想成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加持力。

  我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挫败归咎于因缘如此,反正我就是这种根性,我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会去检讨自己没有作努力,这是我们一般人最大的问题。其实生命可以透过你的努力,作很大的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的本性是空。

  无分别智:有漏福报到无漏功德的转折点。

  虽然佛的功德是有相的因缘,但是这个有相的因缘要先通过一关,通过一个无相的真如,这个关卡没有通过去,你直接趋向有相,所有的相貌都是杂染,这个地方是有问题。所以无分别智,是把有漏的福报转成无漏功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你不要用过去的思考,来修无分别智;你要以“非心而是心”的心情,它不是思量分别的,不能有所求;但是它又不是顽钝无知的,它是有明了功能的,这个就是你现前一念无所求、无所得的心,就是我们的依止处。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我执的相貌,就是你不要老是在这样的个体生命打转,它只是你大海遇到石头创造出的一个暂时的波浪而已;再过几年,你这个波浪就消失掉,换成另外一个波浪。有人会说:我行菩萨道,是靠这个五蕴里面的我,来断恶、修善、度众生;我来生也是依止这个我,来受用安乐的果报。

  在整个菩萨十地的修行当中,他特别重视观照力,就是我空、法空的无分别智。

  一切法的相貌,是我们的心念所创造的,它本身是没有真实相,所以修无分别智是合乎道理的。

  学佛如果停留在知道 生命就会不断地空转

  我经常听到一些同参道友跟我说:法师啊!其实你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其实我对这种人是满担心的,因为你怎么能够把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如果你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你的生命在这个层次不断的空转,你就很难突破,因为你根本没有勤修加行。

  当我们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心灵错误的联想,这样是不够的,你要不间断地去对治它,不间断地。因为在我们心中,它是非常熟练的一个境界,因为我们长时间都是往这个方向思考,它在心中已经走出一条很深很深的鸿沟了,你要把它填平不容易。

  我们读古代的圣贤书,《论语》第一篇告诉所有的君子立身处世之道,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读圣贤书,一定要不断地复习、不断地温习。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为你三天都没有修学圣贤的教诲,那只有一个结果:你跟妄想打成一片,没有第三种结果。

  没有勤修加行,你心中错误的联想,没有办法对治,就不能提升你的生命现象,不可能!所以这个地方,他的成败关键,我们一个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会不断地突破,或者永远停在原地,甚至于退步?就是你要不断的听闻圣贤的教诲、思惟圣贤的教诲,这是一个关键。

  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你去看一个修行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你怎么讲都没有用。一个人要颠倒,佛菩萨来也是没有用。

  为什么有些人别人只是点一下,他就能改变?有些人点了半天,也没有改变?因为他内心没有观照力。所以你看菩萨劝谏,讲三次就好了,讲多了也没用,徒增烦恼、结恶缘而已。所以你一定要自己去观照,别人讲的话你才听得进去。

  临命终的时候,你说我颠倒了,我可能去执着某一个人跟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被临终关怀时,讲几句话,诶,他就醒过来了?有些人颠倒,你怎么讲都没有用?因为他内心的执取非常坚固,你怎么讲都没有用。

  所以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个情况──你自己想改变。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不能让你改变,释迦牟尼佛也不能让你改变,因为你活在妄想当中,谁也没有办法,你要往火坑跳,谁也没办法。

  你不修止观,你不想修观照力,那你的生命就不会改变。你三十年前是什么样的心态、你是什么样的命运,你现在也是什么命运,顶多你修一点福报而已。

  我们从道理上来说也好、从自己生命过去的经验也好,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生命要产生重大的改变,一定是内心要先改变,就是信念的改变。你说你偶尔去造一个善业,这个善业不一定能够产生广大的改变;但是你内心当中,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对生命目标的改变,这个改变就是一个大方向的改变。

  使令我们一直在三界里面流转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直保护爱着一个虚妄的东西。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要经常要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消灭阿赖耶识的我爱执藏,慢慢慢慢地趋向于二空平等的法身,这个是转依的一个关键点。

  一个有胸量的菩萨才能够招感广大的福德

  初学菩萨他在修学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为时间有限,功德无量,以短暂的时间追求无量的功德,到最后一事无成。所以菩萨必须要务实地,给自己有一个次第来修学,所以因地的菩萨,他的善根是差别的,你只能够走你自己的路。

  菩萨为自己布局一个自己的道次第,他先成就哪一个善根。但是有一个地方要注意:你这个善根比较薄弱,别人有善根出现的时候,我们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们嫉妒、排斥,乃至破坏对方。这样的后果,我们跟这个法门结下恶缘,以后我们要成就这个善根就障碍重重。第二个,我们看到这个功德,我们表示随喜赞叹。这个时候,我们跟这个善根先结下一个好的因缘,先打一个好的招呼,以后你要修习这个善根的时候,就非常的顺利。

  我们菩萨会在生命当中,遇到很多很多即将成就的功德,我们一定要跟别人分享。比如说你今天筹备一个活动、或者你掌握一个因缘,这是广大功德。但是你能够很理性地,这个工作该给谁做,对众生会产生利益,你就能够无私地把这个职位让出去,不一定什么事都要自己独享。你有这种胸量,你以后就有这样的福德、有这样的功德成就的因缘。

  佛陀劝我们:菩萨对于还没有成就的功德,应该要有一种欣乐,希望一切有情来分享的心情,这样一个有胸量的菩萨,才能够招感广大的福德。

  遇到事情总是你对我错、我对你错,那就起烦恼、起瞋心,觉得都是你错,所以造成我也被你拖累。若我们一直活在对错当中,你的瞋心永远不能调伏。

  因地发愿只能约内心,不能牵涉外境的变化。

  如果你不修真如三昧,当然你的心就在得失的因缘当中,不断地生灭变化流转。如果你有志于修真如三昧,你要成为一个金刚菩萨、不退转的菩萨,你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注意:我们讲菩萨是先发愿,誓愿力、观照力、行动力,比如说你今天,诶,你发愿:我要用念佛法门来摄受众生。这是一个好愿。

  但是你在因地发愿的时候,你的心不能向外追求。诶,我要度化一百个人往生。你不能发这个愿。因为外在的人事,不是你能够决定的。你因地发愿的时候,不能够牵涉到外境的变化,你只能够约你的内心发愿。这个地方会影响一个菩萨的退转,就是你刚开始发愿发错了,这个时候你就种下一个定时炸弹,因为你的发愿是安住在外境,外境不是你能够控制的,它一变化,你的心跟着变化,你的愿就破坏了。

  你看我们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其实这个愿是摄受一些还没有上路的菩萨,从外在的因缘来说,众生要度、烦恼要断、佛道要成

  但是真正一个上路的菩萨,他是发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他完全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时候,菩萨从修习因缘观的菩萨,而提升到修真如观的菩萨,那就不同了,你不容易退转了。

  当你从众生无边誓愿度而转成自性众生誓愿度,你的生命就开始产生变化了,你的无上菩提,外面的风吹雨打,不容易干扰你。这个地方讲不背难行,这个是真正的难行。

  因为舍掉了执着,结果拥有了无量的功德。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罗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诸佛因为我空、法空的关系,结果得到世间上最圆满的功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道理你要去参透,说因为你舍,舍掉了一切的执着,结果你拥有了无量的功德,这个道理是这样的。这个道理不是谁发明的,是佛陀发现这个道理。

  一个人你经常安住在得,你的生命体就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你要突破是不可能。你一定要舍掉眼前的因缘,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东西,你要舍掉现在,你才能够得到未来,你老是停留在现在,你就失掉了未来,这个地方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我们讲转依,转依就是一个生命的转变、或者说是生命的增上。菩萨道的生命增上只有一个情况,就是失舍,舍掉你现在的色身,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色身。比如说你现在身体的色身,诶,你不是很满意,很多病痛;但是我提醒大家:你一天到晚执着你的色身,你色身要改变很困难。那不完全只是业力,那个业力再加上我爱执的执着,那这个色身的相续力量就不得了了。

  如果你希望你的色身早点改变,我告诉你二个方法:第一个放下你的色身,第二个重新发愿,你的色身马上改变,很快很快改变;然后积集资粮,用这个资粮力,还有空正见、清净愿力的摄受,你的色身很快改变。我们的生命体是因缘所生法,你掌握了转变的因缘,这个生命的转变就会出现。

  在整个作用当中,这个五蕴的转变,这个想法的转变是很重要的。大乘佛法是不赞成什么都不想,因为你无住而生心,你有所放下有所追求,这种追求的动力,是来自于你的愿望。大乘佛法一定要有愿望,没有愿望,你大乘佛法走不下去的。

  你一定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资持,你才能够走大乘佛法的。你这个愿力是从哪里而来的呢?愿力是从你的想法而来。比如说我们讲得跟失,你认为生命这个“得”是很重要,拥有很多东西,是安乐的根本,你有这样“得”的观念,你发的愿就不同,你的行为也会有不同。如果你经过很多圣贤的教诲,你知道一个菩萨要安住在“失”,不能安住在得,你以失为安住点,你发的愿又有所不同。

  我们讲得跟失好了,人跟人之间的互动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占便宜跟吃亏二件事情。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你愿意站在什么位置?但是从因缘上来说:你住在得,对生命是亏损的、亏损的。就是说你没有这个因缘,但是你得到这个因缘,那是你前生的因缘,你在亏损你前生的资粮;你今天站在失,诶,我吃亏了,其实你是在累积能量,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当然我们现在都很重视眼前。我希望我们在思惟因缘的时候,想想过去、想想未来,就是你这个生命的点,不要老是看在眼前的因缘,否则你的菩萨道是没有办法走下去的。就是说我现在安住在失,你应该感到欢喜,因为你在累积能量,一个人安住在失的人,他是有未来的;一个安住在得的人,他只有现在,他没有未来。

  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你希望安住在什么样的位置?想法影响到你生命的追求意乐愿望,愿望影响到你的行动。所以菩萨为什么要广学种种的圣贤之书?就是要培养一种正确的想法。所以这个想法的转变很重要,你不能老是活在见闻觉知、老是活在过去的感觉,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那这个生命的突破就困难了。

  我们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你说要生死无惧,无所畏惧,你跟我空观、法空观是有关系的。你一天到晚爱着自我意识,因为你这个自我意识临终的时候会消失掉,因为你今生的自我,是因为你今生的色身、今生的受想行识而引生的,所以其实你色身要消失的时候,你今生所捏造的自我也会消失,所以你会害怕。如果你平常是住在自我,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很强烈的危机感。

  我们经常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心安住在无我、无我所的清净本性,你临终的时候能够无所畏惧,因为自我消失了,我平常就没有依止自我而住的。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生命的转变,第一个你要舍弃自我,依止真如,这个是我们成就法身要做的第一个工作。

  有了智慧容易修习忍辱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忍辱,忍辱在本论当中说:“于苦无动”。我们菩萨很容易去布施,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有财富的困难,我们给他财物;他有精神上的障碍,我们开导他,让他内心感到安稳。我们菩萨也很容易持戒,因为我们不想到三恶道,所以我们尽量避免造杀盗淫妄的罪业。

  但是菩萨修习忍辱是比较困难,当遇到个人身心病痛的刺激、或者人事的障碍,就很可能退失菩提心放弃菩萨道──其实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就是没有看到这当中的真相;如果一个人有智慧,他在修六度的时候,这个忍辱是更容昜的。

  为什么六度一定要透过智慧的观照来化解?不是说我勉强,我已经很生气了,我说我不生气,那你是骗人。你是透过智慧的观照,了解到生命的真相,你觉得没有需要生气。

  我们要知道,其实人跟人之间的接触,很少有机会是他主动想要伤害你,大部分是无意间的。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人是活在他的妄想当中,他根本不知道他伤害你,问题在这个地方,这很严重。如果我们不能通达这个生命的真相,你自己在那边生闷气,你自己障碍自己。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本位,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他心中的妄想所捏造的世界,事实上如此,所以我们会用自己的立场要求别人。其实他心中有他的妄想,我们有我们的妄想,如此而已。

  一般的声闻人成就禅定以后──或者初禅、或者二禅,乃至于四禅,他就不愿意来到欲界了,他生到色界、或者无色界去。在色界、无色界里面,他的色身,那个四大是精妙的四大,所以他这个老病死的障碍特别的轻微。菩萨观察我空、法空以后,他发了菩提心来到人世间,他不往生到色界、无色界,他继续来到欲界,这个时候,要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但是他内心不退转,他有这种忍力。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这种经验,你曾经度化你的家人、眷属、信徒,你花很多的精神体力,给他作很多的规划,但是几年过后,你看他烦恼依旧、障碍依旧,有时候我们就会放弃了。

  菩萨花了很多精神体力来教化有情众生,花了很多精神体力来摄受他、教化他,让他慢慢慢慢地成长;但是众生并没有接受菩萨的教化,还是一样生起邪恶的行为。这个时候,一般人就想:这样的教化实在是白白浪费体力,就放弃了。但是菩萨不能放弃对众生的摄受。

  生命的重点在过程,他曾经在佛法当中栽培善根,这个善根是不会失掉的,我们不要用结果来论断成败。

  菩萨不要被那些成败的结果那个风吹来吹去,所以你应该安住自己的意乐,你做你该做的事就好。

  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懂多少,而是能够运用多少。

  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你对教法的理解,这只是一个基础,重点是你如何去运用这些教法。我们看世间的成功,你看王永庆,小学没有毕业;李嘉诚居士,小学也没有毕业;爱迪生发明大家,他小学一年级都没有毕业:但他们的成功惊人。为什么?他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能够善巧地运用。所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懂多少,而是你能够运用多少。

  比如说观照力,如果你今天学了《摄大乘论》,你对内心的观照,你还是告诉自己:我烦恼实在是很重。那你烦恼果然是很重。因为这个烦恼你一直观察它是真实的、很重,那你一观察下去就加强了嘛。那你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烦恼就淡薄了。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有为诸法是仗缘而生的,你内心正确跟错误的观照,对内心会产生一种不同的影响。

  证得法身的关键 所缘境很重要

  证得法身之门的一个关键点──你的所缘境是很重要的,你必须要缘总相的大乘法境。比如你说你一天到晚布施,不能证得法身,这布施是个别相。你一天到晚缘布施的功德,布施产生福报、产生资具;你一天到晚所想的都是持戒,也不能证得法身。

  你必须要缘布施跟持戒它们二个有什么共同点?你去缘差别的功德、缘诸法的别相,是没办法证得法身的。布施有布施的相貌、持戒有持戒的相貌,这二个相貌有什么共同点?你要找到它们二个都是缘起性空的,它的体性都是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你布施的时候再体会──那只是一个因缘的造作,没有一个自我意识,也没有所施舍的众生,那只是因缘的一种善法的造作。

  你能够在每一个法当中,思惟一切法我空法空的总相,第一个你证得了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契证二空真如理,然后下一剎那引生了后得智,它的过程就是前面说的五相修学,就是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总之你要成就法身,你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时候,你要经常观察诸法的总相,这是一个关键点。

  你能够在每一个法当中,思惟一切法我空法空的总相,第一个你证得了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就是契证二空真如理,然后下一剎那引生了后得智,它的过程就是前面说的五相修学,就是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总之你要成就法身,你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时候,你要经常观察诸法的总相,这是一个关键点。

  智慧的观照是因,六度的事修是果。

  我们凡夫是一个有所得的心,我们的思考,往往是对立的,要嘛就着有相、要不然就全盘地放弃着空相,我们很难走第三条路──中道,说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我们凡夫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你想要成就大般涅槃,你就非走这条路不可。那怎么办呢?你刚开始要先有听闻正法、如理思惟的正见作基础,这个正见就是生起六度的因,它是带动六度的一个主要的因相,所以观照力是因。由这个观照力,就带动了六度,六度是果,因为你有这个智慧,你才会修行六度,所以六度是果,这个行动是果。

  你行了六度以后,它又会增上你的智慧,又创造一个新的因相,因就是能生,能生起六度。这个新的智慧,它又带动一个新的六度,又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又产生一个新的智慧,这新的智慧又产生一个新的六度。所以它的因果是辗转生起的,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就是因为假借这个智慧带动六度,由六度又产生智慧的一个辗转因果,使令菩萨慢慢地破恶生善,趋向于佛道。所以说智慧的观照是因,六度的事修是果。

  一个人能够生起六度的动机,他的出发点,一定是由他的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智慧来引导的,菩萨的任何修法,都是以二种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作引导。誓愿力跟观照力引导,产生一种六度的造业的资粮以后,它会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这个时候又帮助他增长智慧。

  当我们破遍计执以后,我们知道一切法没有好坏得失的概念,它只是一个因缘。这个人、这个事,只是我生命当中要实践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一个历练对象,如此而已。它没有所谓的好坏,它只是你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一个所缘境界而已。这样菩萨才能够没有罣碍、没有恐怖的去做该做的事情。

  法雨清凉第003期圆满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