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禅诗三百首:智闲~击竹悟道偈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6日
来源:   作者:智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诗三百首:智闲~击竹悟道偈

  ★智闲(?—898)

  青州(今山东)人。沩仰宗着名禅师。嗣法于沩山灵佑禅师。住邓州(今河南邓县)香岩山,法化盛行。教化僧众,不拘声律,随缘对机,有偈颂200余篇,诸方盛行。归寂后谥号袭灯禅师。

  击竹悟道偈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赏析】

  这是香岩智闲禅师最为有名的一首悟禅偈。

  香岩早先在百丈处遍读经书,而不得悟道。至沩山处,给沩山一句“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问得目瞪口呆。他深感平日的文字酬对均是画饼充饥,于道无益。于是他经常去请求沩山为他指点大道。沩山告诉他:“我如果说给你听,你肯定会骂我一辈子。再说,我说的是我的体验,与你不相干。”香岩于是一口气将平时所看的文字烧掉,泣辞沩山,心灰意冷,一心只想做个“饭粥僧”。一天他路经南阳,前去瞻仰慧忠国师的圣迹,在院内芟除草木时,无意中捡起一块瓦片,掷到篁竹上,但闻泠泠有声。他顿感清凉,方有彻悟,于是留有上偈。以前打坐念经总是不能开悟,可是在无意中用瓦片击打竹节,那清泠的声响使他忘却了从前所有的杂念、所有的执着,于是他豁然开悟了。大道虽然在声色界之外,可是因缘到来时,声色界的声响照样能启人开悟。正因为他忘却了一切,看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了彻上上机,成为达道者。

  悟道之后,他广行教化,使得门徒奔凑。连唐宣宗李忱(810—859)、着名诗评家司空图(837—908)均是他的弟子。这里仅录一段佳话。一次李忱与他一道唱山颂水,观瀑联诗。首二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为智闲禅师所作,表现出世求道之艰与所达境界之高,表面咏瀑实为表现禅者的情趣。李忱接句为:“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自由倜傥的高瀑岂会留恋于小溪,它要到大海中去奔腾翻卷。李忱的联句同样以物喻人,表达他不留恋深山而决心治世济国的决心。一僧一俗,一出世一入世、一法王一人王之酬唱,可谓佳趣良多。明代皇室亦有一名悟者名朱有炖(1370—1439),其《悟道吟》自有见地:“自从悟得真如理,今古空谈善有因。撒手往来还是我,点头问讯属何人。安闲常乐胜中胜,自在频观身外身。大笑西来缘底事,等闲识破便休论。”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