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语365则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来源:   作者:梭巴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梭巴仁波切甘露法语365则

 

  爱自己

  1.

  爱自己,并不违背大乘佛教的内涵,它不是说一个人不应该爱自己。

  舍离自我与珍爱他人,和爱自己并不相违。

  事实上,修持大乘法、菩提心,

  是爱自己、照顾自己的最好方法。

  2.

  一个人应该爱自己,给自己自由,然而,这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特别是大乘佛教,

  爱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揪出所有问题的根源,

  它就在你心中:自我、自我爱惜的心。

  如果一个人舍下珍爱"自我",

  他所经历的情况就变得无关紧要,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3.

  一分钟前有那么一个阴郁、像座山一般严重的问题;

  但当你放下那个使你觉得:

  "我要自杀,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我没办法改变"的问题那一分钟,

  问题消失了。

  那个人仍旧不爱你、不善待你,对你很坏

  ──情况依旧──

  但是当你舍下自我,就不再当它是问题了。

  4.

  如果你放下生命中各种问题的根源,

  如果你放下那使你心里老是像个婴孩般哭闹著:

  "我不快乐,我不快乐,我不快乐。"的"我",

  就会找到安乐和满足。

  5.

  无论你学了多少佛法,只要心永远在哭闹著:"我不快乐!"

  "我"、"我","我"就成为人生的焦点。

  爱自己的意义,就变成爱执取。

  你变成贪执、世间八法这邪思的奴仆。

  6.

  既然你对爱自己的定义是随顺贪执的意欲而行,

  就会沦为它的奴仆。

  贪执成为上师,

  你听从并依循它所有的教言,

  自然永远不会满足,不会快乐。

  7.

  要转化每一件事为有利的情境,

  封锁所有的问题,

  整个关键在于你依随哪一种心:

  依随烦恼或佛法、自我或菩提心、贪执或自由的心,

  一切由你决定!

  8.

  即使一个人什么学问都没有,

  但他的心已解脱情绪化的思绪,

  他心中会获得非常深邃的宁静。

  因为他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想法,

  不再把它捧得像婴孩、像珍宝,

  所以没有寂寞或消沉的问题。

  像这样放下的人,开启了成佛之门,

  开启了个人及每位有情的安乐之门。

  9.

  人生真正的快乐,始于爱惜其他众生。

  大悲观音嘉瓦仁波切常说,

  珍爱他人是珍爱自己的最佳方式。

  实际上,我们越为他人奉献自己,

  自己的安乐就越迅速、容易地生起。

  这是安乐的自然发展历程。

  10.

  要得到快乐、要照顾自己,

  最好的方法是修行佛法。

  不修行佛法,便没有快乐。

  无论何时你修行佛法,都是在累积善业,

  业是确定的,善业一定会带来快乐,

  不仅是现在乐,还有未来多生多世乐。

  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佛法,

  就是真正用最好的方式在照顾自己、真正爱自己。

  心的秘密

  11.

  苦乐都肇自自己的心,不假外求。

  自心既是乐因,也是苦本。

  得乐、息苦,都必须在自心之内下功夫。

  工作室就在你内心。

  12.

  心就像一个小婴孩,需要我们注意与照顾,

  一会儿的闪失就会为小孩带来危险。

  心一有危险,就意味著你的生活有了危险。

  因为你的生活会被无明控制而陷在业力当中,

  不断轮回下去。

  13.

  就如同捏手中的面团般,

  你必定可以随心所欲地扭转自己的心。

  你可以这样地修心、转念。

  14.

  没有心,

  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产生的看法,也都不存在。

  没有心,

  就没有佛果、地狱、涅槃、生死、轮回。

  没有心,什么都不存在。

  这意思是说,一切都来自心。

  15.

  我们认为由外在而来的安乐,

  实际上来自我们内在、来自我们自心之中。

  问题也一样。

  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只来自外在。

  每件事都取决于你怎么想。

  虽然它或许显得是从你的心之外而来,

  那些只是问题生起的助缘。

  16.

  让我们内心不安、不平、忿恨等等的因素,

  是因为生活上在刚碰到事情时,我们就贴上负面的标签,

  假立名言"糟",进而相信自己安立的标签,

  而最后就看到不好的、负面的、不想要的相,

  自己变得不开心、忧郁、气愤,甚至去自杀。

  男女关系常有这种例子。

  17.

  所以不管是什么问题,

  最初的谬误在于自己的心安上负面的标签。

  根本的问题就在此──我们不把事情看成好的,

  不会假立名言说:"这不错!"

  18.

  日常生活上可以这样分析我们心的造作,

  看清楚别人对我们的态度、行为,为什么会对我们产生伤害,

  那是由自己的烦恼引发的问题,

  而不是自己慈心、悲心、利他心、

  了悟主体、客体、行为实相的智慧所带来的问题。

  19.

  所以当别人做出伤害我们的行为,

  完全都是在我们自己心里存在的。

  能体会到这一点,是生活上一切安乐的来源,

  看清让别人伤害到自己的根本,完全在于自己负面的想法,

  这种负面的想法非常地幼稚,

  它本身以及它所带来的结果毫无道理。

  20.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看看我们对对象生起怎么样的想法,

  贴上的标签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依据这个就看到好的或者坏的相,

  然后对象的好坏便确立,

  而产生负面痛苦或正面安乐的觉受。

  21.

  日常生活的一切,

  就是这样刹那刹那由自己的念头、自己假立的名言来造作。

  由此很清楚可以了解,一切都来自自己的心。

  因此,要生活上随时远离痛苦、享有安乐、内心平静,

  就得平时学习贴正面的标签。

  不管遇到多大的灾难

  ──事业上的挫败、身体上的疾病、人际关系的困扰──

  要尽可能思惟这些问题的好处,思考它如何利益我们的心。

  一切都由动机决定。

  22.

  我们每日廿四小时的所有行为,

  每一项都可以变成成佛的因、解脱的因、

  来世安乐的因,或投生于三恶趣的因。

  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发心。

  你的动机决定那项行为是否变成法行、安乐因,或恶业、苦因。

  23.

  修行与否,

  不在于行为的方式:诸如禅修、祈请、诵经,

  而是决定于行为的缘由、动机。

  24.

  贪著今生的动机,

  具有干扰内心的负面影响,让心不得安宁。

  所以,这种动机与行为本身均归类为不善行。

  它们之所以是不善行,是因为果报是苦。

  25.

  如果一天廿四小时,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菩提心为动机,

  就累积了无量功德。

  每一项行为都变成不只是你自己成佛的因、安乐的因,

  也是其他每位有情安乐的因。

  26.

  我们众生的痛苦与安乐都来自我们的行为,

  而这些业又要看发的是什么心、持的是什么态度。

  所以,修行要以发心为首。

  27.

  最好的发心是要为众生成佛的念头,

  接著是想出离生死的念头,

  最低限度的清净发心,则指追求来生安乐的心。

  行为必须有其中一个动机,才算佛法,

  行为的果报才得安乐。

  28.

  龙树说过,因贪、嗔、痴所造作的业是不善的,

  一切痛苦都来自它,

  地狱、饿鬼道、畜生道中受苦的众生都来自它;

  而所有因无贪、无嗔、无痴而造作的行为是善的,

  人间、天界、净土等善趣的众生则都来自它。

  为何要修持佛法

  29.

  我们为何要修持佛法?

  因为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都不想遇到苦、难题,反而只想获得安乐。

  但安乐不是来自外面。

  安乐的主因(善的种子)在于我们自己的心:

  我们正面、善良、利他、容忍、出离的心、

  少欲知足、不贪不嗔不痴的心。

  30.

  我们每日生活中,为了保护自己不遭受痛苦而做的那些日常事务,

  吃、喝、穿衣、工作,全部都是暂时的方法,

  没有一样是能够彻底止息苦的究竟方法。

  几千年来,苦难的增长远大于和平。

  这清楚的显示,

  外在的、物质的发展不是究竟的解决问题之道,

  因为它们并未影响到这些问题的肇因。

  31.

  痛苦的真正原因并非外缘。

  如果你了解这一点,就了解了佛法的精华。

  为什么外在的方法无法减少一切苦难及其肇因呢?

  因为苦难的因不在外缘,

  而在内心、在每一位众生心中。

  因此,我们无法藉由跑到地底下或飞到月球上去,

  来逃避身或心的苦难。

  32.

  佛法,梵文"达磨",

  意思是指引或救护我们的心免于痛苦,

  是能消除一切苦及苦因的内在方法。

  能完全止息所有身体及心理的苦难,永不复发。

  这是任何暂时的方法都比不上的。

  33.

  透过修持佛法这一项单独的行为,

  数百千万种不同的苦及其肇因都可以全部被摧灭。

  无论你修学佛法多久,你永远受益。

  你的身、语、意变得更清净,而且永远不会危害你的身心。

  34.

  佛法是不可思议的保护,保护自己不受生死苦。

  一个差一点从山崖摔下的人,你可以用绳索来救他。

  佛法就是不让众生坠入恶趣苦的绳索。

  个人的善业(佛法)保护他不被真正的苦与苦因所害。

  轮回

  40.

  无始轮回以来,直到现在,

  我们不断地经历轮回苦,连一秒钟都没有中断过。

  在灭尽业和烦恼,斩断轮回相续之前,

  我们还会一直受轮回苦。

  41.

  轮回,意思是有漏,

  漏的意思是烦恼。

  如果一个人有烦恼,就会再度在轮回中转生,

  从轮回落入轮回,

  尤其是堕入恶趣,这是烦恼的作用。

  42.

  身心和合的诸蕴,是业和烦恼的染污种子造成的,

  本质是苦,成为未来轮回的肇因。

  轮回是一直转动、循环的现象。

  诸蕴的轮回,没有开端,无始相续,

  这是轮回的基本苦。

  43.

  在轮回中,财产、人际关系始终不定,

  尤其是人际关系,

  友、敌、陌生人,一直在变化。

  这是数数不定之苦。

  44.

  在轮回中,

  没有新鲜的享乐、也没有新鲜的苦难、问题,

  以前没有经历过。

  无始以来,所有轮回的一切受用、享乐,

  一个人都经历过无数次。

  这是不满足之苦。

  45.

  我们无数次获得人身,然后去世。

  我们得到过的一一人身,所有的骸骨堆积起来的话,

  会遍满虚空,毫无间隙。

  这是数数舍身之苦。

  46.

  《菩提道次第》中说,累世母亲不可计数,

  今生获得这个人身,看起来很洁净,我们非常爱惜它。

  原先它是沿自父亲的精子及母亲的卵、血。

  再往上推,得自父亲的精子,又是来自父亲的父亲……,

  卵、血也一样,推溯起来,是得自母亲的母亲……。

  不妨把这个身体,观想成马桶或化粪池,

  装满臭味强烈的粪尿排泄物,里面爬满了虫。

  这是数数受身之苦。

  47.

  "崇高,终必堕落,积聚,终必消散,

  会合,终必别离,生,终必死。"

  在轮回中,享尽高位,必定堕落。

  不管积聚多少财富,最后必定是消散殆尽。

  和亲友等人会合,最后难免要别离。

  不管喜不喜欢,事情必然这么发生,

  因为这是轮回的本质。

  这是数数高下之苦。

  48.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独自来投生,

  死时,也孤伶伶地走,

  没有人会陪伴自己堕地狱,无人会来闻问。

  不管有几十亿个朋友,到时候一个都带不走。

  在地狱受苦,没有人会来分担。

  这是无友伴之苦。

  49.

  不管身处何处,它都是苦的地方;

  无论有什么愉快的事物,不过是苦的飨宴;

  无论有什么伴侣,也只不过是苦的伴侣。

  禅思过轮回的过患之后,应该下结论:

  轮回的一切,本质是苦,

  没有什么值得执取,也没有什么好嗔恨。

  50.

  执著自己的身体、环境、财产,没有任何利益。

  我们最重的病就是不知足。

  享乐的目的在获得满足。

  但我们越是跟著欲望跑、追求生死里的快乐,

  就越不能获得满足,却在轮回里长期受种种苦。

  后果只是如此而已。

  51.

  苦是轮回唯一的本质,丝毫不值得执取。

  因此,务必尽量利用这个人身,为解脱轮回作准备。

  即使今生达不到解脱轮回、涅槃的境界,

  起码要尽力修行道次第,尽量预作准备,趋近解脱的境地。

  52.

  问题只是我们看不到过去世,我们不记得。

  假设能记得所有过去世、所有经历的痛苦,

  那么一刹那不解脱,就会让你受不了。确实是这样子。

  没有解脱,你会吃不下饭,睡不著觉。

  连一刹那都无法忍受还继续留在生死中。

  念死无常

  53.

  思惟无常和死亡本身不算什么,

  但如果是为死后随之而来的事而思惟,就很重要。

  只要有恶业,死后就会堕入无比痛苦的恶趣,

  而这是可以马上阻止的。

  藉由忆念无常和死亡、业和受苦的恶趣,

  趋使我们的心去修学因应之道:佛法。

  很快的,心为死亡做准备。

  很快的,它将净除使人落入恶道的沉重恶业。

  54.

  通常人们只以世间的想法生活,

  特别是贪著,执著此生。

  他们将整个人生、整个暇满人身以及所受的教育,

  只用来造更多堕入恶趣的因。

  这正是每日生活中发生的事。

  55.

  终其一生,人们的所作就像飞蛾扑火,

  完全是幻觉、完全受欺骗,

  不知道火焰将焚烧自己,

  和显现的样子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即使它们被焚烧,当它们仍然有力气飞舞的时候,

  仍将继续飞向火焰。

  56.

  我们所做的全部都是在造业,以使轮回越来越长久。

  我们赞助轮回苦,作出奉献,使它越来越长。

  然后,当然会遭受三恶道的苦,难以逃脱。

  这和象被捕捉的方式相同,

  一只母象被当作诱饵,公象就因欲望而疯狂,结果被困在一个笼子里。

  一开始的期望是快乐,但最后得到的却是另一回事,是骇人的事。

  57.

  是什么使人生空空洞洞?

  虽然修行菩提道,所修的道却没有形成成佛的肇因;

  虽然修行佛法,却没有形成自我解脱之道;

  或者甚至没有办法修行佛法。

  基本上,这都是由于贪执现世、世俗法的恶念在作祟,

  而贪执今生的恶念,也是不念死无常使然。

  念死无常,使人修行佛法,

  撷取今生的菁华,来世安乐、解脱乃至成佛。

  58.

  禅思死、无常、恶趣苦、因果业报非常要紧。

  禅思这些道次第,使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心,

  马上规过向善,转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帮助我们开始修行,持续不断,

  乃至达成三大意义:来世安乐、解脱、成佛。

  这都肇自忆念无常和死亡。

  也是由于念死无常,我们才能够约束烦恼。

  59.

  甚且,念死无常使我们在死亡之际,

  抱著满足、安乐的心死去。

  正如帕绷喀仁波切提到的三种修行人:

  上焉者,死的时候,极度喜乐,好像要返乡或去郊游。

  中焉者,怀著百分之百绝对的信心、欢喜心,

  必定会得到良好的转世,人天身。

  下焉者,没有慌乱、恐惧。

  这一切都得力于念死无常。

  60.

  念死无常好像马鞭。

  骑马的时候,马如果走错路,

  你会用鞭子打它,让它扭转方向重新上路。

  同样,念死无常好比打心的鞭子。

  每当烦恼萌生,只要记得念死无常,

  烦恼就不至于生起,心就可以不受烦恼的摆布,

  不会跟著烦恼跑,而可以安住在佛法上面。

  61.

  所有这些例子让我们了解轮回及轮回的美事如何欺骗我们,

  它们是不可信赖的。

  因此,永远忆念无常和死亡是如此必要。

  思惟无常和死亡使生活非常有意义,

  而且迅速有力地摧毁烦脑和习气。

  它非常容易禅思,而且能减少烦恼。

  它使一个人起修佛法,持续修学,并圆满成就。

  62.

  你是一位修行人,

  所以你不必害怕死亡──这很平常,

  人出生后就必须死亡。

  就像植物生长而后死亡,这是大自然的一部份。

  美好的人生

  63.

  务必明白美好的人生和恶劣的人生差别何在。

  你可以依照佛法的智慧、对菩提道次第和业果的了解;

  也可以依照贪心、唯我独尊及自我爱惜,

  去诠释人生的好、坏。

  这两种论释自然是背道而驰。

  贪心认定的好、坏涵意,

  尤其和智慧诠释的内涵南辕北辙。

  这正是困惑所在。

  64.

  一般来说,世间人大都随顺贪心。

  对他们来说,美好的人生是以外在的发展来衡量的成功:

  积聚更多、更多的财富、朋友、子女等等,

  这些外在、看得见,象征繁荣的东西。

  依照贪心的认定,就是要过的最好的人生。

  其实这种营求的背后是什么呢?

  65.

  从佛法的观点来说,

  如果一生都在造善、不造恶,就是美好的人生。

  如果去年造的善业多于恶业,就是一个好年。

  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如果积聚的善业能超过恶业,

  纵使精疲力尽、乃至修行得差点死掉,

  那一天的人生是美好的。

  这是一般定义的好、坏人生:善业和恶业相对的比例。

  66.

  不管你认为从外在的享乐找到多少快乐、多么令你兴奋,

  你还是要自问:这样的快乐是基于佛法的观点还是贪心的观点?

  你应该这样分析自以为是快乐的经验,

  而且你必须考虑业报。

  真正快乐的人生必须具有良善的动机和善报,

  那才是快乐的人生。

  67.

  譬如说,你经年累月,

  牺牲现世的大量舒适及享乐,以便过清净的生活。

  假如你还没有舍离贪心,内心会相当苦。

  因为你的心还没有清除攀缘今生的贪心,还离不开俗虑,

  还没有健康的心,无法以修行或持戒为乐。

  在我看来,那还是美好的人生。

  当你在闭关,服事善友或饶益有情上面遭逢困境,

  如果你坚持下去,你还是在确保人生会美好。

  道理何在呢?因为你所造的功德,总会带来好的果报。

  68.

  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我们何时修行佛法,

  就是以最好的方式在照顾自己。

  正如嘉瓦仁波切经常说的,如果你要自私,应当聪明的自私。

  意思是说,如果你要快乐,

  应当服事其他众生、利益其他众生,避免伤害他们。

  那才是确保自己的快乐、使人生成功的最佳办法。

  69.

  我一直想要讲的重点在于,

  纵然你发现人生艰困,牺牲了大量舒适、享乐,

  内心可能没有得到快乐或满足,

  修行佛法必定会为你确保美好的未来。

  因为你所造的善业,果报将是来世乐,

  不仅仅一世,而是多生多世。

  长远来说,你会获得许多快乐,好的转世,解脱乃至佛果。

  所以,即使你感到修行困难,不能乐在其中,请勿丧失勇气。

  慈悲心

  70.

  佛教的精华是无分别的慈悲心,

  并以此为基础,不伤害他人,同时利益一切有情。

  不仅仅是对友人的慈悲心,还有敌人。

  无分别的慈悲心:朋友,敌人,陌生人。

  这是整个佛教的内涵。

  71.

  佛法有很多种法门,

  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心的修持。

  少了慈悲心,没有任何法门能引导至成佛,

  甚至会成为轮回的因,或堕入恶趣的因。

  慈悲、善心的修持极重要。

  我们真切地需要慈悲,慈悲是一切安乐之源。

  72.

  你生命中经历到的每一种安乐,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种舒适与受用,

  以及解脱的常乐、无上正觉的极乐,

  都来自菩提心。

  菩提心的根源是大悲心。

  因此,你所经历到的一切安乐都源自大悲心。

  73.

  菩提心是成佛、一切种智及所有大乘成就的根本。

  菩提心是入大乘道以达致无上正觉之门。

  为了成就菩提心,你需要其根本──大悲心。

  所以,成就大悲心极重要,

  为了成就大悲心,你必须用悲心过生活。

  74.

  菩提心、悲心、慈心的成就,彻底转化了你的心。

  往昔在你心中,只想到自己的安乐,只为了自己,

  那样的心相续是无始的。

  因为那样的心,所以你依然身陷苦难之中,

  尚未解脱轮回,对其他有情利益极微。

  菩提心的成就能扭转乾坤。

  它给你一种新的态度,一颗崭新的心,

  那种克主杰仁波切谈到宗喀巴大师时所提到的心:

  每一次呼吸,都带给一切有情安乐。

  75.

  就像转铁成金,

  慈悲的炼金术将你过去的轮回业,

  转变为不仅仅是你自己安乐、宁静、成佛的因,

  也是一切有情的安乐因。

  你的心变成功德财、善业、一切安乐的因。

  76.

  无论一个法门被认为是多么地深奥、高深,

  如果不以善心、利益他人的发心来修持,

  不仅没有利益,反而会造成伤害。

  这并不是法门的过失,

  而是修行人没有适当的发心,用错误的态度去修持。

  77.

  即使你的生活完全被工作和家庭责任所占据,

  如果你将最精华的修持

  ──慈悲心,饶益他人之思──

  带进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

  它就成为最好的佛法修持,

  成为你自己以及更重要的一切无量有情安乐和成功之因。

  78.

  在日常生活中生起悲心还有更立即的利益。

  如果你有慈悲心,困难就比较少。

  有了慈悲心,你所经历到的困难,是为了其他有情的缘故而经历的,

  因而变成成佛之道。

  经历困难变成获得自他安乐的方法。

  以这种方式,你就能转化困难为安乐。

  79.

  慈悲心也帮你为死亡做准备。

  最好的死法就是怀著菩提心,感受对其他有情的大悲心。

  怀著慈悲心而死,就不会有恐惧或忧虑。

  你正为他人经历死亡。

  死亡变成只是换个身体,就像为了新衣换掉旧衣一样。

  80.

  因此,怀著慈悲心而活彻底改变了你的生命。

  它将凡庸的生活转变为超凡。

  它提升了你所做的一切。

  你的整个生命变得彻底不一样,极富意义,

  你的心是满溢的。你的心和你的生活皆不空虚。

  81.

  慈悲心不仅是我自己的安乐之源,

  也是一切有情的安乐之源。

  它是一切安乐之源,包括成佛。

  为了供养这一切安乐给其他有情,

  我自己必须生起慈悲心。

  82.

  仅仅说"我需要慈悲心"并不够。

  你必须了解如何培养慈悲心的教授。

  慈悲心不会从天而降出现在你脑海中,

  或在你阅读它时就出现在你心中。

  慈悲心和菩提心必须按部就班地培养,

  依循其合乎逻辑的次序,逐步培养前行的体会。

  83.

  要让你的生活最有意义、有利益,

  就以菩提心──最究竟的善心──过生活。

  在一天之中,努力用菩提心来做每件事。

  即使你无法修持菩提心,

  也要尽量怀著一颗善良、慷慨的心去过生活。

  究竟的善心是为了服务一切众生而希求佛果的心。

  84.

  用慈悲心过日子,用慈悲心工作,用慈悲心面对死亡,

  用慈悲心修行,用慈悲心来享受生命,

  当困难临头时,要用悲心去经历它!

  85.

  观世音法门对于修悲心非常重要,

  能向观音祈求,是不可思议的福报。

  因为任何一个众生,只要向观音祈求过一次,

  观音就会生生世世救度他。

  86.

  即使你知道如何禅思菩提心的教法,

  你还是需要接受大悲观音本尊的特殊加持。

  所以,持诵"嗡玛呢呗咩吽"是实证菩提心的一种方法,

  能将你的心转为菩提心,并使你有效地禅修菩提心。

  87.

  观音心咒──六字大明咒,

  总摄了一切教法的精华,

  持之犹如婴儿呼唤母亲一般,

  能迅速感得诸佛加持。

  88.

  在我的家乡,虽然许多人们不识字,

  他们对慈悲心和菩提心有极大的依止心,

  并在生活中持"嗡玛呢呗咩吽"过日子。

  一般而言,这样的人有温暖的心,非常善良、慈悲。

  从我的经验中验证,

  "嗡玛呢呗咩吽",有将心识转化为善心、慈悲心的效果。

  89.

  只要珍惜其他众生,

  即使我们没有刻意礼敬诸佛菩萨,

  也会令诸佛菩萨欢喜。

  协助其他众生是对诸佛菩萨最好的供养,

  因为它圆满了诸佛菩萨的愿望。

  90.

  今日世上最重要的就是佛法中心。

  它们提供机会让人们学习业果和慈悲心。

  世界和平有赖于拥有慈爱和悲心的人。

  如果人们没有慈悲心,生命就变得极为危险。

  出离心

  91.

  为了实证慈悲心,从而能够实证菩提心,

  你需要实证出离心的前行。

  出离心是欲解脱自己远离自身轮回的决心,

  你必须实证轮回的体性根本就是苦。

  92.

  你要了解自己的轮回是一把猛烈燃烧的火,

  你人在其中,刹那也不想再停留。

  你必须对轮回生起强烈的厌离心,

  乃至日夜自然生起想要远离的心愿,

  犹如囚犯日夜想著要被释放。

  囚犯连一分一秒也不会觉得牢狱有吸引力。

  这也是你对自身的轮回该有的觉受。

  93.

  你应该觉得轮回的吸引力等同一个响尾蛇坑,

  一个你完全不想去的地方,

  而如果你人在其中,也不会想多待一分一秒。

  这是你对轮回应有的感受。这就是出离心。

  为了出离你本身的轮回,首先你要觉得超然于此生。

  只有超然于此生,才能清净地修持佛法。

  94.

  为了证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众生,

  就要舍离不好的行为,而要造作善业。

  心中有多少力量、多少恒心,

  就全部把它用到断除贪著上去。

  出离是修善断恶。这样,就有办法根除贪欲。

  95.

  请考察一下禽兽的心。

  禽兽会想:"我要得到快乐,不要受寒、饥饿。"

  如果你也只是那样想,就和禽兽无异。

  因此,你务必要萃取人身精华,切莫贪恋此生。

  业

  96.

  凡是导致苦的作为都是恶业,

  通常都出自无明、贪著或恼害的发心。

  你遭遇到的任何伤害,

  无一不是来自你自心、你过去的恶业。

  97.

  依照业的自然法则,伤害别人就会伤害自己。

  反之亦然。

  若要他人爱你,就要先爱他人。

  若能帮助或利益他人,他人自然也会帮助、利益你。

  业的因果就是这么简单。

  98.

  我们如何造下恶业呢?

  当我们出于私念或妄念而造十恶业时,就是在造恶业。

  所谓的妄心是指无明、执著和嗔怒;

  十恶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

  四种语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以及三种意业:贪欲、嗔恚、邪见。

  99.

  为什么诸佛菩萨对那些比较恶劣、持异端邪说、

  有较多自我爱惜心念的人,会有更多的悲心,

  因为他们造更沉重的业。

  菩萨更为珍惜这些有情,因为他们受比较多苦。

  100.

  根本密续中说,

  一个人若是经常轻率、不自觉,

  小小的恶行也会对身语意造成巨大的伤害,

  就像毒蛇的毒液迅速扩散全身,

  日益恶化,终至危害生命。

  101.

  如果我们希求安乐,不想遭逢困境,

  即使为了世俗的成功,获得今生的安乐,避免困境,

  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净障集资。

  聪明才智和教育不保证你能成功,那仅是成功的助缘。

  当聪明而且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却事业失败或找不到工作,

  这是一个征兆,显示他们还没有净除恶业,

  而且他们没有造善业、功德,

  以资获得他们希求的成功。

  102.

  生命中的一切成就,

  包括日常事物的成就,

  如:家庭、友谊、事业、健康、财富、权力

  都有赖于净除恶业的障碍,以及不造更多恶业。

  净障的禅修是破除烦恼最重要、不可或缺的方法。

  103.

  就如文殊菩萨告诉宗喀巴大师的:

  "迅速实证菩提道的方法,

  就是要做以下三件事:

  第一,修持净化,积聚功德,

  其次,向上师祈请,

  第三,修心以迈入菩提道。"

  104

  佛陀的教法中曾解释,每个人有不同的业,

  有些人经历某件事的时候极端痛苦,

  其他人却把同样的事当作享受。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事,

  我们无法期待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业。

  105.

  在到达菩提道次第上无死的境界之前,

  你都必须要死,而死亡随时会发生,

  所以你现在就必须为死亡做准备。

  所以,你必须净除所有过去世的恶业,

  这样就不会留下任何堕恶趣的因,只会有投生善趣的因。

  此外,你必须尽量累积最多的功德。

  106.

  如果你不净除恶业,你将投生恶趣,

  再三成为地狱道众生、饿鬼或畜生,

  永无止境,必须受苦。

  所以,你现在就必须净除恶业。

  如果你现在无法忍受癌症,你将如何忍受恶趣之苦?

  在恶趣的有情必须受难以置信长时间的苦。

  这比所有人道的苦加总在一起还要苦上十亿倍。

  107.

  财富并没有意义,因为它不能净除恶业。

  只有修持佛法才能去除或避免造成自己受苦。

  什么是这一切背后的力量?根本的原因是业力。

  所以,净除过去的恶业、且不再造更多恶业是多么重要。

  换句话说,修持佛法多么必要,

  佛法是所有人生问题的解答,

  是从一开始就避免问题生起的唯一方法。

  108.

  以身口意造善业好比推一块巨石上山顶般艰难,

  造恶业却好比岩石从山顶滚下来,

  或瀑布从山上冲下来般,非常轻易,不由得就发生了。

  恶业和烦恼的生起非常多,非常强,不由自主地发生。

  109.

  如果你不由自主地造恶业,

  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离间语、

  粗恶语、绮语、贪业、嗔业、邪见(十不善业),

  这都是由于习惯及过去的习气。

  110.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如果认为一项微小的恶业太小便不净除它,

  由于一直倍增,它变得愈来愈严重,

  实际上,它可能会伤害我们好几世之久。

  教法告诉我们:"智者的恶业纵然重大,会变小,

  而愚者的恶业虽然微小,却会变重。"

  111.

  帕绷喀仁波切说,

  我们死的时候,应当使自己的心舒坦、安乐,

  这是指死的时候应该有不必害怕堕恶趣的信心。

  造恶业好比向银行借款,必须付很高的利息,

  要遏止由恶业导致的一切苦难,

  使内心舒坦、安乐的方法是修三十五佛除障法。

  112.

  一旦我们的心清净了,障碍就会越来越少。

  在《掌中解脱》中,帕绷喀仁波切晓谕,

  净障集资比禅修菩提道更重要,我认为这话非常实在。

  有些人只做一些礼拜当前行,就会发现这对他们的心产生功效。

  他们的心突然变了,开始生起依止心及强力的悲心或强烈的出离心。

  当然这要看恶业和无明障严重到什么程度。

  113.

  宗喀巴大师每天睡觉前都持三十五遍的三十五佛名。

  宗喀巴大师往往说:

  "睡觉前持诵三十五佛名三十五遍,

  我这个比丘就会以舒坦、安乐的心上床睡觉。"

  这是指不必挂虑恶业或堕入恶趣。

  如果你每晚睡觉前都能念诵三十五次的三十五佛名号的话,

  你每天都能以很欢喜、轻安的心入睡。

  114.

  集体礼拜三十五佛时,如果只有一个人念诵佛名,

  就只有那个人获得由念诵每尊佛名而净除好几劫恶业的利益。

  其他人只是礼拜而不持名,便失掉所有除障的部份。

  115.

  业由许多人一起造作时更有力量。

  如果一百个人集合众愿杀了一只羊,

  每个人都得到杀那只羊的恶业。

  如果政府决定宣战,并得到该国群众的支持,

  无论死了多少人,每个人都得到杀了那么多人的杀业。

  116.

  一百个人造佛塔和一个人造佛塔,

  功德是相同的,但前者更为有力。

  一个人在房里唱诵《上师供养》,和大众在寺院里共修,

  共修更有力量。

  越多人参与修行,力量就变得越大。

  当业更有力时,成果来得越迅速。

  117.

  恶业被净除的方式有三:

  最好的方式是你永远不必再经历最有力的恶业的苦果。

  其次是你以今生受他人批评、作恶梦、牙痛、头痛或其他不适,

  来替代多生堕入恶趣多劫受沉重的苦而经历恶业。

  第三是你还是经历到恶业,但轻微多了,时间也更短。

  118.

  仔细检视每天的身、口、意三业,

  就会发现即使是最基本的五戒,都极难持守清净。

  不善的念头像瀑布般奔流,

  善念的滋长好比逆流上行,十分困难。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好好利用这宝贵、难得易失的人身,

  不可片刻离开佛法,

  因为唯有佛法能带来真正的利益、究竟的安乐。

  119.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四句偈涵盖了佛法的核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牵涉到业的问题。

  修行佛法,必须对业尽量深入、广泛地去了解,

  因为这是佛法的精要。

  我们要以业为主要的修习内容,才能在解脱道上有所进展。

  无论是现在的安乐、个人的解脱,

  乃至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成就佛果,都是来自行善去恶。

  120.

  为什么任何的恶业都不应该做呢?

  因为恶业是苦因,而所有的众生都不愿意受苦,

  既然如此,就要舍弃恶业。

  同样地,我们应该要造圆满的善业,

  也就是要以清净的动机行善,

  同时必须把行善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如果能够这么做,就是在造乐因,而不造苦因。

  121.

  宗喀巴大师说过,

  身命就像水流一样,很快就会趋于坏灭,

  死亡随时可能来临。

  死后我们的善恶业如影随形,决定我们投生到善趣或恶趣。

  祈请佛陀加持我们对此产生定解,

  能够舍弃所有的恶业,即使是最微细的恶业都不去做。

  相反地,要以种种善巧方便,不放逸地奉行一切善业,

  无论多么微小的善业都努力去做。

  122.

  要确保自己不要随喜(战争或残杀的新闻)。

  那是非常沉重的恶业。

  当你一随喜,

  例如你听到一千个人被杀或被伤害,

  你觉得快慰──就得到等同杀一千个人的沉重恶业。

  菩提心

  123.

  在这么多的修行法门之中,

  究竟什么对尽虚空一切众生最有益呢?

  那就是修习菩提心!

  时时持守菩提心,发利他愿,爱惜其他众生。

  124.

  宗喀巴大师曾经说,菩提心就像树的主干,

  有了菩提心才能生出枝叶花果。

  菩提心是菩萨行六度的主要原动力,

  也是得到智慧和方便的基础,

  因此菩萨都以珍贵的菩提心当做主要的修行法门,

  宗喀巴大师也是如此,

  同时也劝请佛教的修行者这么做。

  125.

  在修习菩提心之前,必须先修平等心和大慈悲心。

  亦即,观一切众生平等,

  不管是喜欢我或讨厌我的人,

  都不要生起贪爱或厌恶的分别心,

  经过这样的观修,

  会觉得与所有众生都很亲近,

  有如朋友般关爱他们,而生起慈悲心。

  126.

  接著可以修二种发展菩提心的方法。

  其一是自他相换法。

  思惟所有众生都和自己一样希求快乐,不喜受苦,

  所以我没有任何理由特别爱惜自己,而不爱惜别人。

  既然自己深知轮回之苦犹如身处火中而希求解脱,

  所以同样也无法忍受其他众生受轮回之苦,

  而想救拔他们解脱轮回,

  这是菩提心的根本。

  127.

  另一种是七支因果观修法。

  首先观一切众生都如同我们的母亲,

  忆念他们的恩惠,生起大慈、大悲心,

  进而发起一份殊胜的利他心,

  坚定地以引导一切众生得到安乐,

  尤其是证得无上正觉的究竟乐为自己的责任,

  亦即生起为了利他而欲证佛果的菩提心。

  128.

  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菩提心,

  是修学佛法最好的方式。

  佛法是为了解决我们的问题,

  让我们远离苦及苦因,造乐因。

  如果内心不守护菩提心,

  所做所为就不可能变成佛法,

  心中就没有归依处。

  129.

  反之,虽然生活忙碌,

  没有时间修行其他法门,

  只要把全部心力放在菩提心的修持上,

  无论遭遇多少障碍、困难,

  从菩提心就可以生起无穷的利益,

  带来现世及来世的安乐,

  是成就利他事业、引导一切众生成就圆满佛果最殊胜的因。

  130.

  每天早晨一醒来,必须思惟:

  我的人生目的就在于令所有众生离苦得乐,尤其是得到究竟的安乐。

  要强烈地感觉这是我的责任,

  若我对一切众生具有慈悲心,就不能伤害任一众生,

  他们就不再因我而受苦,这一切全操之在我。

  我必须对所有众生的安乐负起责任,

  持守菩提心,

  因为这是众生安乐、成功、得到无上正觉的根本。

  131.

  无始以来,我所遭遇的一切问题、失败、不如意、

  修行不能成就等等,都来自于自我中心的爱执,

  因此直接或间接伤害了其他众生。

  只要自我爱执还存在,就无处容纳菩提心;

  没有菩提心,就不能证悟,得一切种智;

  欠缺一切种智,就无法依每一众生的根性,

  以善巧方便度化所有众生。

  132.

  穿衣服的时候,思惟:

  我的人生意义在于服务所有众生,带给他们安乐,

  为此,我必须保护身体,所以要穿著衣服。

  饮食的时候,思惟人生的意义在利益众生,

  饮食是为了延续生命,以服务众生。

  133.

  睡眠之前,思惟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是自己的责任,

  为了善尽这份责任,必须维持生命,保持健康,

  而睡眠犹如药品,可以治疗身心疲劳。

  134.

  总之,所有的日常生活各种活动

  ──食、衣、住、行、工作、休息,

  都以利益一切众生为出发点,怨亲平等;

  即使是每一呼吸都不是为了自己。

  这样逐步把爱惜自己的心转变为最纯净的菩提心,

  爱惜其他众生,

  每一件事情都会变成非常有意义的菩萨行。

  135.

  我们每天都必须修持菩提心的态度。

  人们看不见你的心,

  只看得到你身、语行为中显现出来的态度。

  时时注意你的态度,

  守护它如同你是警察,或照顾小孩的女佣,

  像保镳,或者你是上师而你的心是你的弟子。

  136.

  修持佛法,尤其如果你是受菩萨戒的,

  就得每天将生命奉献给其他众生。

  你发了愿昼夜为了众生而活,而不是为了自己活,

  并且还特别受了戒,要为众生吃饭、穿衣、睡觉等等。

  137.

  无论利益众生是多么艰苦,要花上几劫,

  菩萨都因为有机会忍受这些困难而非常欢喜。

  早上一起来,就要发心:不管多难,都要为众生修持佛法。

  而每座开始,也要努力生起菩提心,好让自己为他而用功。

  138.

  我只是一个人,仅仅一人。

  就算我堕入地狱,也没有理由感到沮丧。

  就算我脱离了一切苦,也没有理由感到兴奋。

  所有其他有情的数量是数不尽的,

  就像我一样,他们都想要安乐,不想要受苦。

  如果我能独自经历无量其他有情的所有苦,那会多美好!

  139.

  当你贪著虚假的"我"时,问题就随之而来。

  当贪著那个"我"时,你说:"我要快乐",

  然后你忘了其他有情,

  而且不觉得其他有情也要快乐。

  140.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实践行菩提心,

  就必须时时忆念菩提心,

  自我检视行为的动机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

  如果是前者,就要立刻转化为利益他人的行为。

  久而久之,当你安住在行菩提心时,

  自然而然一天二十四小时,

  时刻都只生起利益他人的念头。

  141.

  我们往往把我放在心上,

  其实我们应当把有情放在心上才对。

  我们所做的一切,

  应当都是为了放在我们心上的这一切宝贵的有情。

  从早晨起床、漱洗、穿衣、上班、

  吃、喝、说话,直到晚上上床睡觉,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不管正在经验安乐、成功或困境,

  我们都要代表放在心上的宝贵有情去经验这一切。

  142.

  你愈能够把生命奉献在利益众生,

  就能够在生命中得到愈多的喜乐,

  以及内心的满足、平安。

  所以,如果有人要寻求安乐的人生,

  最好的方法是以爱惜其他众生的菩提心行生活。

  143.

  有时,尽管你用功修习,心却没有变化。

  即使花了多年的时光,心还是一样。

  这不应该让你灰心或忧郁。

  修习佛法,或许有感到十分艰涩的时候。

  那时就要想到自己是为了其他众生修学的。

  有困难的话,不要觉得挫折,

  而应该想到菩萨自愿、欢欢喜喜地作最辛苦的事。

  忆念著菩萨这种勇敢的态度,

  自己不仅不起退心,反而要非常高兴,

  不管多难,还是要继续努力。

  144.

  一天二十四小时,所作所为都应出自菩提心,

  不是为了自己作的,而是为了众生。

  静坐等等所有的行为都应该出自菩提心,

  要尽可能让每个行为成为爱惜自我心的对治。

  145.

  你的家人跟你无别,

  都是想离苦得乐的众生,

  而人生真正的意义,

  在于消除众生的痛苦,并将安乐带给他们。

  你活著做一个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有情。

  146.

  即使你不懂菩提道次第,也不知如何修习它,

  甚至不想先用出离生死的心来实修菩提心,

  那你日常生活上的一切都要用慈心来作。

  即使你跟大家一样住在都市里,

  照顾家人或者上班工作,也都要用慈心。

  147.

  用菩提心过日子,用菩提心工作,

  用菩提心面对死亡,用菩提心修行,

  用菩提心来享受生命,

  当困难临头时,要用菩提心去经历它!

  148.

  众生都想离苦得乐。

  要能让有情远离一切痛苦,获得一切安乐,

  非得成就遍知的心不可。

  因此,我要证得一切种智,

  要证得佛果,以便利益一切有情,

  就这样生起菩提心。

  149.

  即使众生无数,痛苦无量,

  但由于努力的付出,

  还是可以影响到我们所接触的众生。

  我们希望能让所有众生都脱离痛苦,获得圆满安乐,

  所以任务再大,也不应该会吓倒我们,

  反而是激发我们更加精进。

  150.

  遇到任何灾难或命难缘时,

  要马上生起菩提心,修施乐取苦法。

  就算你真的因为地震、空难等灾难而死了,

  也一定能够往生善趣,无需害怕,

  因为菩提心是最大的保护。

  151.

  最主要的事情是用菩提心的发心过你的日常生活。

  无论你在做什么,把你全部的心力放在这上面。

  这样一来,你的生命不会浪费掉,

  而且会变得充满喜乐,之后也了无遗憾,

  尤其是在你往生的时候。

  这样,你往生时,就能脸上带著微笑、心中带著微笑。

  152.

  总而言之,最扼要的是:

  尽可能利他,尽可能谦卑,

  像耶喜喇嘛那样尊重任何即使是邪恶的众生。

  这让其他有情内心感到欢喜,

  犹如嘉瓦仁波切到哪儿,那边的人都会很快乐。

  依止上师

  153.

  训练自心最重要的方法是在依止上师的基础上,

  在圣道三要中修心。

  此外,尽量藉由修持密乘、接受教法、本尊法的释论等,

  在心中造下善的习气。

  尽你所能做一切事以留下最多的善习气。

  藉此你能迅速成就佛果。

  154.

  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依止心和悲心,这是和谐的因。

  那是最好的修法。

  对他人的悲心减少问题,大家都会帮助你。

  依止心累积广大的功德,

  良好的三昧耶带来内在和外在的成就;

  有了明辨是非的智慧,一切都随之而来。

  155.

  你并不孤单,

  因为无量诸佛菩萨随时环绕著你,

  无所不在,爱你,引导你,

  这就是他们所做的。

  156.

  此刻你身边就有无数的佛环绕,但是你看不到他们。

  为什么你见不到这些数不清的佛?因为你的心被障碍。

  你的不净业阻塞了你,使你见不到诸佛。

  同样的道理,你看不到你的上师是佛。

  157.

  你心的是如此迷惑、被障碍,

  因而你没有业缘可以见到没有过失的身相。

  你的心不够清净到可以见到比你目前所见到的更为清净的相。

  所以,佛必须化现为凡庸相,也就是有过失的相,

  因为再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够直接引导你了

  158.

  你受越多苦,就越需要仰赖和依止上师。

  耶喜喇嘛有没有帮助你?

  那就是所有的答案,诸佛是如何帮助你。

  159.

  要成就道次第,以及真正开始禅修道次第之前,

  最重要的前行是要修上师相应法。

  因为没有修上师相应法,

  就没办法获得上师的加持;

  没有上师加持,

  就没有办法生起整个道次第的证悟。

  160.

  要得到上师的加持,就是要修上师相应法,

  透过上师融入你的心,住在你心中,

  加持你的心,你才能生起道次第的证悟。

  所以,我们想要任何的证悟,

  都必须以修上师相应法为基础,

  再加上修前加行,才能够有所成就。

  161.

  各种各样的障碍之中,

  最主要的障碍是来自于我们心中的不正见。

  为什么我们没有如理依止师长的证悟?

  因为我们心中这些不正见的障碍之故,

  不管上师本身是不是佛,

  如果你有这些障碍,

  他真的是佛你也没办法看他是佛。

  162.

  佛的圣意,也就是法身佛,

  是受无量悲心所包围的,

  他所缘念的就是要救度一切众生。

  所以很确定的,佛绝对会带领我们及一切有情成佛,

  怎么来教导我们、救度我们的呢?

  就是根据我们心的层次,

  他就示现什么样子的相来教导我们。

  163.

  只观上师的功德,不观上师的过失,

  才能让我们真正在心中生起如理依止师长的证悟,

  莲花生大士曾经说过,

  一切修行证悟的来源,来自于如理的依止上师,

  要将上师视为佛。

  164.

  如同噶当派的博多瓦格西所讲:

  你对上师有大依止心,就能在修行上有大证悟,

  你对上师有小依止心,在修行上就只有小证悟。

  165.

  我们要将上师视为佛,而只观上师的功德,不观上师的过失,

  能够这样如理行持,依止心非常稳固的时候,

  就能够得到上师的加持,

  果报是:整个菩提道次第,一直到成佛的整个证悟,

  都可以在你心中生起。

  166.

  如果你能够将结了法缘的上师视为佛,并生起很强烈的依止心,

  当你的心缘念在这样的状态的时候,去观修念死无常,

  很快就会有很强烈的觉受生起,

  当你真正对上师的依止心很强,

  要调伏这种烦恼会变得非常容易。

  167.

  当你对上师的依止心很强的时候,再去听闻佛法,

  不管讲什么法,你一听就很容易有觉受产生,

  跟你的心很容易相应。

  168.

  当你心中对上师依止心不强的时候去听开示,

  心中也不会有什么觉受,

  就像把水洒在石头上,

  水根本没办法软化石头一样,

  跟心就是完全不相应,不会有什么觉受,

  由这个经验就可以发现,

  为什么一切修行成就证悟的来源,

  完全端赖于你的依止心有多强而生起的。

  169.

  如理依止师长的真正意思是说,

  我们好像完全对上师投降,完全受上师的调伏,

  完全遵照上师的教诫去做,

  这种依止不但非常稳固,

  你绝对不能让你的心跟著你的我爱执走,

  只能跟著上师的教诫去做。

  170.

  这样如理依止师长,

  你就能够得到圆满的成就、

  能够圆满的成办你的事业、能够成佛、

  成办这一世、未来世一切你需要成办的,

  也能够真正的利益你自己,

  以及利益一切众生的需求。

  171.

  宗喀巴大师说过:

  如果你将上师看成是凡夫,

  看成是具有苦、而且有过失的凡夫,

  光是对上师起这样的念头,

  就会造成你修行成就上的障碍。

  172.

  帕绷喀大师在《掌中解脱》中也讲到:

  如果我们对上师没有很坚定的依止心,

  对上师有嗔心、邪见生起的时候,

  道次第里面所讲的八种不如理依止师长的过患就会马上生起。

  173.

  对于跟你结过法缘的上师,

  如果你去毁谤他的话,

  果报等同毁谤十方诸佛。

  174.

  对已经结法缘的上师起嗔心的时候,

  看你对他起嗔心的时间有几秒钟,

  同等于秒数那么多劫之久的时间,

  你将堕在无间地狱当中受无间地狱的极苦。

  175.

  当你对上师起嗔心的时候,

  同等于起嗔心的秒数那么多劫的时间,

  你所累积的功德,

  都会被你对上师所起嗔心摧毁殆尽,

  你获得证悟的时间都要延后那么多劫。

  176.

  对上师如理的依止心,

  其实是对我们最重要、最不可思议的保护;

  对我们的心、对我们的修行,

  都是不可思议的保护。

  177.

  对于我们要结法缘的上师,

  应该要去观察他是否具有十种功德:

  调伏、寂静、近寂静、教富、达实性、

  德增上、善巧、悲悯、具精勤、远离厌患。

  178.

  在这末法时代,要观察上师的功德比较困难,

  但你要依止的师长,至少要有五个功德:

  一是必须对大乘的教法有信心,

  二是他有忍辱心,

  三是他有慈悲心,

  四是他没有贪嗔痴等等过患,

  五是他的身口意非常具调伏。

  179.

  弟子方面也差不多有跟师长类似的条件,

  例如弟子应该很具信心,很在乎业果,

  很严谨的持戒,而且弟子非常直心。

  180.

  对于与我们结下法缘的上师,

  一定要有清净心,如理的依止。

  但并不是说,上师所讲的一切你都要照著去做。

  我们这种末法时代的凡夫,可以用戒律来判断。

  181.

  万一上师教你去做不如法的事时,

  用依止心,将上师的心视同法身佛,

  将自己看到上师的过失或不如法的地方,

  看成是自己的不清净心所投射的。

  以没有嗔心、骄慢心,很谦卑的态度跟上师解释,

  上师现在叫你做的事情,你没有能力把它转成佛法的修行,

  所以祈请上师的许可,让你可以不必去做。

  182.

  宗喀巴上师解释两种方法

  说明如何运用你看到的上师之过失来培养依止心。

  其一是思惟你所看到的上师之过失,

  只是自己不清净心的见解;

  另一个方法是思惟:

  这是为了利益你而故意示现出来的相,

  以引导你成就正觉。

  183.

  一个具德、我们能够依止的师长,

  必须要有很强的慈悲心,

  而且必须非常善巧的带领他的弟子。

  一开始一定要很小心、慢慢的去观察,

  确定对方有如法的功德,

  才跟对方结师徒的关系。

  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去依止错误的师长。

  184.

  另外一个要点是:你要依止的师长,

  他本身要跟他的上师有非常清净的三昧耶誓言。

  由于他跟自己的上师有清净的三昧耶誓言,

  他才真正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85.

  学习佛法的主要目的,

  是要在成佛之道上有成就,使我们解脱轮回苦海,

  也解脱他人出离轮回,并引导他们成就佛果。

  这一切都依于上师相应的基础之上而成办,

  这是获得上师加持之因。

  186.

  菩提道次第的修持

  应该奠基于上师相应的一项修持:

  转化自心为视上师与本尊乃一体而不可分的依止心和信心。

  这依止心应该是稳定的,

  而非只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就消逝了。

  187.

  要生起依止心并使之稳固,

  应该每日修持上师相应法。

  正如充电一般,你必须每天做一些上师相应的禅修。

  如果你每天都做,就能维持依止心,使之越来越强烈。

  那么,对你而言,

  视上师与佛为不可分的一体这种清净的依止心将越来越真实。

  188.

  当你想到上师时,

  从你这一方,你有"他是一切诸佛"之见解;

  当你想到佛陀,那也是一切上师。

  倘若这种体悟以及对这种体悟百分之百的信心

  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很稳固,

  那么你就拥有了依止上师的成就。

  空性

  189.

  修菩提心是证得空性的捷径。

  如果你想现观、了悟中观的思想,

  体验龙树的教法,

  证悟《心经》的旨趣(整个佛法的心要),

  最好的方法就是修习菩提心。

  190.

  要了悟空性──"我"的实相──,

  必须具备很大的善缘,

  光是头脑好,辩经行,那还不足。

  要证得空性,必须先证得空性的因,

  也就是说,必须先大量净除恶业,累积功德。

  191.

  目前我们的问题是,

  我们还没有认清该破的对象。

  如果能够净除障碍,累积大的功德,

  且在依止上师这个法门上下工夫,

  即使没有学过龙树、月称所有内容详尽的论著,

  只看两三页有关空性的教授,

  或者单单"瓶子上有一个自性存在的瓶子"这几个词,

  都会犹如梦醒般,可以认清所破。

  192.

  一旦把那独立存在的我认清,一切就会顺利,

  一旦认清该破除的对象:不存在的那个"我",

  要一心不乱地专注那本身独立存在的我,

  通达它就是佛法里所谓的"所破"。

  忆念"我"是个缘起法,忆念它是空的。

  这样的话,了悟空性就不用花很多时间。

  193.

  无论你用何种方法禅修空性,

  首先你必须认识虚假的我,

  那个从它那一方显现为固有存在的我。

  这投射出来的现象是要驳斥的对象。

  这是一种幻觉。首先你必须认清它。

  194.

  在这种时刻,你得到上师极大的加持,

  由于你对上师强烈的依止心,

  由于你已经强力的净罪、并累积了广大的功德,

  因缘际会,而你因为某些指导或教授,

  突然认识到要驳斥的对象──虚假的我。

  195.

  一旦你认识了这要驳斥的对境,

  那么,当你正在想著:"我仅仅是依缘而生起"的时候,

  当你正在想著:"从它自己那一方显现为真实的’我’,

  仅仅是一种幻相"的时候,

  当你专注于"这是要驳斥的对境"这种心念的时候,

  刹时间,无始以来,

  你曾深信的这个"我"消失了。

  196.

  突然之间,你执之为真实的"我"的概念消失了。

  无始以来,打从出生你就一直执持于它。

  它突然消失了。没有任何东西可攀执。

  什么都没有。没有真实的"我"可以让心去攀执。

  197.

  这并不是"我"去了哪里。

  不是"我"从嘴巴或耳朵离开了身体。

  它彻底变成不存在。

  那个"我"根本丝毫都不存在。

  198.

  并不是说"我"一直存在著,

  突然变成不存在。

  而是心在那时获得这种体验:

  "我"根本就不存在。

  投射在仅仅名言假立的"我"之上的固有存在之"我",

  并不存在。

  199.

  因为你看到根本没有"我"存在,

  你或许会变得极度恐惧并认为你正落入无边。

  你必须经过那种经验,那恐惧。

  就好像你在经历一次外科手术般。

  你会有痛楚,但是你经历它。

  然后就能够圆满你的空性成就。

  倘若你从那恐惧中逃离,

  那么它就变成一种极大的障碍。

  200.

  成就空性的心中不会有诸如"这是空性"、

  "这是在禅修的心"、"我在禅修"这样的见解。

  对于空性成就的一种测试是其中没有二元对立。

  这是你的空性成就是否正确的明证。

  201.

  每天都做一些空性的禅修,

  即使只有几分钟,或几秒钟,

  可以修《心经》,

  或其他任何与空性相关的教授、偈颂或禅修,

  这样在这一生当中,你迟早会了悟空性。

  或者,如果没有了悟空性,

  你会尽可能地在心相续中,

  遗留下在下一世当中了悟空性的种子。

  202.

  伟大的行者密勒日巴,

  常将右手放在耳上,持倾听状的手印,

  这意味著,一切存在的事物,

  对他而言都是一种告诫、一种教示。

  不但不相为敌,反而是触目所及皆为友。

  谨记困难的有利面,

  一切事相都是喜悦的,一切事相都是自性空的。

  203.

  一切事物都是空的。

  人是空的,粗恶语是空的,

  嗔怒是空的,

  你自己也是空的。哈哈!

  增长财富

  204

  要获得成功和财富,

  很重要的是不要只修财神法。

  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要修布施,

  财富与经济的繁荣主要来自布施与供养三宝。

  供养上师、佛、法、僧,并对有情修布施和仁慈,

  那是基本的因。

  205.

  首先,发菩提心,

  为了要提供保存和弘扬佛法的上师和僧伽必需品、

  为了正在经历佛法和物质贫困的有情,

  而要获得财富。

  最主要的是如此禅修。

  206.

  当你把水倒在财神像的头顶上并持真言时,

  观想财神的体性是上师。

  供水并思惟你已经生起无量大乐,

  财神非常欢喜,赐予你所有的成功,

  带给你所有的财富或你所欲求的一切,

  一秒钟也不延迟。

  207.

  如果有人非常吝啬,又不太修布施,

  就算你修施予财富的财神法许多次,

  要成功也要花上很久的时间。

  在每日生活中,修持任何你可以做到的布施,

  尤其是供养上师的其他弟子,

  思惟他们和上师是一样的。

  这会造下许多功德。

  除了供养金钱,只要亟需慈善的地方你就施予。

  208.

  阅读金刚经也很好。

  这累积了许多功德,比供养诸佛菩萨还多的功德。

  藉由礼拜佛陀也是非常强有力累积广大功德的方法。

  另一件迅速带来成功和广大功德的事是持诵无量寿佛的长寿真言。

  助印《心经》、《金刚经》或任何智慧度的教授也能累积功德。

  另一种方法是随喜。透过随喜,你累积了那么多功德,

  或对其他有情的功德感到快乐。

  事业失败

  209.

  你必须知道,

  你并不是唯一一个正在经历事业失败问题的人。

  世界上有许多人曾损失数百万美元、

  有人现在根本没有工作可作,

  一切都卡住了,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或如何解决问题。

  这显示了轮回的体性,也就是数数高下。

  210.

  就算有人这辈子一直很富有,下一世也可能变穷困。

  事情不可能永远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痛苦,

  在我们解脱轮回之前,一切事物的体性都是苦。

  211.

  轮回的体性就是没什么事是确定的,

  除了佛法,没什么事可以带来满足。

  轮回就像火,很炽热。

  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逃出火焰:唯一的方法是出离轮回。

  212.

  就连成就正觉的有情,像佛陀,也经历困难,

  虽然他已经净除了二障,圆满两种证德。

  有一次,由于过去世一项行为的果报,

  有一根刺刺进他的脚六吋。

  如果连佛陀都说明这疼痛来自过去的业,

  为什么我们不会承受到?

  为什么我这样一位平凡的有情不会承受到?

  213.

  当然,我们必须经历过去的业。

  究竟的解决之道除了修行,别无选择。

  佛法,意指净除过去的恶业,

  尽可能不再造恶业。

  这是自他今生事业成功的根本解决方案。

  214.

  与地狱有情比较起来,

  我们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由,

  我们是令人难以置信地快乐。

  我们认为是问题的事根本不算什么;它只是很大的享乐。

  215.

  就算在人道,有许多其他人,

  他们的问题比你糟上一百倍。

  最糟的是他们没有找到有根据的修行之道,

  对他们的苦束手无策,

  对未来世以及届时会发生什么事毫无概念,

  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

  216.

  所以,你是一个幸运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情,

  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由。

  所以,你必须用你的自由来实修佛法。

  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正在结束过去世的恶业。

  217.

  如果因为以善心承事他人而失去整个事业,

  你还是会因此获得许多功德。

  就算你努力的结果没有带来很多钱财,

  迟早你会享受到成果。

  218.

  当你为对有情具有深广利益的计画工作时,

  通常障碍会生起。

  不是每一次,但多数会如此。

  你必须要有很大的功德才能够提供这种承事。

  不然的话,有情早就非常轻易地成佛了,

  不会有任何有情留到现在。

  219.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情况是,

  就算他们赚了几十亿美元,

  全是出于为了自己、为了今生而做,

  所以每件事都变成恶业。

  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变成恶业

  ──投生于恶趣的因──

  这样的生活是没意义又空虚的。

  220.

  你过去拥有财富、受用的善业已经耗尽。

  当你还有机会时,你没有藉由供养佛法僧以及布施有情,

  来造更多善业和财富。

  你最近的善业只用在你自己身上,

  怀著对此世的贪恋执著,所以不会变成善的,

  而这功德业已耗尽。

  221.

  很重要的是你怀著强烈的信心修行。

  当你在享受善业的果报时,

  应该以诚挚的心、饶益有情的心,

  继续用它来造更多善业。

  这样,成功将会继续下去。

  222.

  如果,在你成办了强力的净业并累积许多功德之后,

  供养非常有力的承事给上师、给有情,或给僧伽,

  然后,如果你生意失败,

  这是一种净业的征兆。

  223.

  教授中说,修有力的净业法门,例如发菩提心,

  可以使你免于经历到投生于恶趣、

  并数劫忍受那种苦这种非常有力量的沉重恶业。

  事业失败意指你不必多劫经历许多沉重的苦。

  工作

  224.

  工作时,

  忆念给自己工作的人,

  及让我活下去成为可能的众生,

  他们的仁慈。

  这样的思惟能避免在工作上产生如嗔恚的恶劣情绪。

  225.

  上班时,思惟:我势必要觉悟,

  以引导一切有情觉悟,

  所以我现在要工作服务一切众生。

  如果你是为了养家而工作,那也相当于服务一切有情,

  如果你不养家,你仍需物质条件以便修学佛法,

  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

  226.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必须学习两件事。

  首先是怎么做好你的工作,

  但是,那遥不足以确保你的行为能够成为无误的安乐因,

  无法让内心得到满足感或成就感。

  如果你有菩提心的发心,

  那么任何工作,都变成一切有情成佛的因。

  227.

  因为你工作会得到报酬,

  所以显得好像是乐因,你也相信它是乐因。

  由于你是出于世俗的动机、对今生的贪执而做,

  无论你把工作做得多完美、多纯熟,

  或赚了几十亿美元,

  实际上,你做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变成乐因,

  反而不断变成苦因。

  228.

  其实,你的工作只是获得薪资的助缘。

  你能获得薪资的主因,

  是你过去藉由慷慨布施他人,

  或供养皈依境三宝、其他圣物等等而造下的善业。

  也只有藉由之前所造的善业,你才能得到工作。

  工作本身只是你获得报酬的一项助缘。

  229.

  在世界各地你都会发现,

  有人从没在学校或大学里受过教育,

  或终其一生连一天都没工作过,但却极为富有,

  拥有足够的钱过几辈子。

  这显示了一般认定的成功(有钱、有名望),

  既不需要外在的教育或所谓的"职业",

  连一份正规的工作也用不著。这全都取决于业。

  婚姻

  230.

  你可以急著结婚,

  结果却终其一生活在不幸、争吵及不调和中,

  这没意义。

  应该花几年的时间观察可能的结婚对象再作决定。

  认识一个人要花时间。

  231.

  婚姻的目的应该不止是肉体、性的接触。

  如果目的只是这样,

  当其中一人找到其他对象,心意就会改变。

  共同生活的原因不应该只是这样。

  应该要以悲心和慈爱彼此相扶持,

  培养并修持善心。

  232.

  既然你已经决定要过婚姻生活,

  那么就应该让婚姻变成你生命中一件特别的事。

  让婚姻生活更有利益、更有效益。

  有效益意指培养善心、培养安忍,

  忍受在承事他时遭遇到的困难。

  233.

  你可以成为对方修持佛法的大助缘,

  帮助他净除恶业、累积广大的功德,

  并带领另一半越来越接近成佛。

  透过布施佛法、了解菩提道次第,

  令另一半修持菩提道次第。

  思惟如果这个人能获得一切安乐,

  包括解脱及成佛的安乐,那有多么好!

  234.

  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本在于双方过去所造的恶业。

  问题是那些恶业的果报。

  例如妻子与丈夫不和睦,变成彼此的冤家,诸如此类,

  这种不调和是过去造恶业的果报。

  235.

  当另一半对你生气或不悦、骂你、虐待你等等,

  修持安忍让自己能忍受伤害,

  同时体认到这是修持布施的机会,

  布施你的身体和财产。

  236.

  承事这个人,不要认为

  这是"我" 先生,"我"太太,"我"小孩,"我"父母,

  那是贪著的表达方式。不要这么想。

  反而应该觉得他们最珍贵、最仁慈,

  然后承事他们如同一个想要快乐不想受苦的人。

  237.

  与丈夫相处困难,很重要的是要记得你自己过去世的恶业:

  在过去你曾经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

  最好记得这点,这样你就不会生他的气。

  因为你过去世对他很坏,他才对你很坏,

  而那将使他投生于恶趣。这是如何培养悲心的方法。

  238.

  当你们还在一起的时候,

  用它来培养悲心。

  某方面而言,这个人在教导你出离心,教导你解脱。

  他正教你出离轮回、出离贪执,

  告诉你放下对境之道。

  当你放下贪执,就会带来满足。

  运用这种经验来禅修非常好。

  239.

  在佛法上彼此帮助、支持,

  使得在一起变得非常有意义。

  如果在婚姻生活中没有这种特别的态度,

  那和猪狗的生活没有丝毫差别。

  它们也可以体验性欢愉。

  240.

  离婚如果发生了,就让它发生。

  不要太心烦,因为这意指你正在经历过去世的恶业,例如邪淫。

  离婚也可能是离间、造成不团结、造成他人之间分裂的果报。

  你之所以离婚来自于这些业的果报。

  241.

  就离婚而言,你必须思惟:

  "她离开了我,

  所以过去我所造让他人离开我的恶业已经结束了。

  被净除了。"

  你必须用正面的方式看待这种情况。

  这种方式能带来内心的宁静。

  变得像毒药离开了你的身体。

  父母

  242.

  你可以试著让父母快乐,但不能期待他们总会觉得快乐。

  尽己所能,常常去探望他们。

  要报答父母的慈恩,

  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他们解说佛法,鼓励他们实修佛法。

  这样,你能使他们获得好的转世,

  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解脱轮回。

  只给他们世俗的安乐,终究无法帮助到他们。

  243.

  让父母看到你因值遇佛法而找到安乐与满足,

  或许会让他们印象深刻而想了解何谓佛教。

  在此之上,你应该更爱他们、更仁慈待他们,

  这铁定会让他们对佛教感兴趣,

  进而去阅读、学习,或甚至参加喇嘛的教授。

  像这样,你能用最好的方式报答他们的恩惠:

  让他们对佛法感兴趣并对他们解释佛法。

  如此,你将毫无悔恨,不会觉得:

  "哦,我没有为他们著想,我没有帮助他们。"

  244.

  此世的父母在你生命当中是非常有力的对境。

  他们生下了这身体,

  即使对他们显露微少的不敬都会造下沉重的恶业,

  即使表露微少的承事和敬爱,带来的果报是如此有力,

  在今生就会开始经历到果报,并持续到未来世。

  小孩

  245.

  小孩让生活如此复杂!

  但如果你计画给一位在寻找人身的有情人身,

  而且你知道如何养育他可以让他的生命对世界最有利益,

  你有良好、清楚的计画──那就不一样了。

  有了这样的计画,你可以好好经营。

  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计画,

  那么拥有一个小孩只是为了个人的享乐,就像养一只狗。

  246.

  小孩是一位需要人身的有情,那是善趣有情的身体。

  这位有情在过去造了善业并持戒,所以现在能投生为人。

  你提供顺缘帮助这孩子得到人身。

  无论这孩子是你的、宾拉登的、毛泽东的或海珊的,都一样。

  247.

  许多人想著,如果有小孩,

  生命会是多么美好,就像在净土般,

  但之后,当他们有了小孩,他们完全没有时间禅修或修行。

  他们晚上不能睡,因为孩子会醒来,

  白天也是一样。最后,他们根本没时间修行。

  248.

  母亲为了小孩必须忍受极大的艰苦,作出很大的牺牲,

  生产时忍受许多痛苦,日夜看顾小孩,不得休息。

  孩子长大后,会带给父母许多困扰,

  父母花许多年的时间在小孩的教育和工作上,

  给予食物、衣服和教育。

  小孩能利益这世界,父母的一切牺牲才值得。

  249.

  生小孩的目的是以善心扶养他。

  如果你有小孩,却没有计画,

  不但不会在世界上增加仁慈、耐心、容忍、宁静与安乐,

  只会有更多麻烦。

  我认为是否要有小孩,

  大半取决于这个孩子将有什么样的生命而定。

  250.

  当然,每个孩子有他自己的业。

  今生会如何取决于他们过去的业及今生值遇的缘。

  父母是一种缘,对孩子的一种影响力。

  许多小孩承袭父母的想法、举止和生活方式,

  所以父母有很大的责任。

  251.

  既然你给了这位珍贵的有情生命,

  (他是数不清的有情中的一位),

  身为父母,你们负有完全的责任养育这个小孩成为非常好的人,

  对一切人类有情充满悲心,充满佛法的智慧,

  和所有心的珍贵功德、普世责任感、宽恕、容忍等等。

  252.

  如果孩子怀著自私的态度长大,

  怀著嗔怒和不善念,造作自私的行为,

  他们不但不会带给世界和平,

  反而只会带给他人伤害、给父母制造问题和忧虑、

  引起烦恼、嗔怒和损失,

  带给世界伤害,带给家庭不快乐。会发生这种事。

  253.

  就算只有一个小孩或一个人培养善心,

  当他有影响力或权力的时候,

  就能带给数百万人许多宁静与安乐。

  所以,教育小孩拥有善心、对他人仁慈慷慨、

  觉得对一切有情的安乐负有责任非常重要。

  254.

  因为孩童花在家里的时间比学校多,

  所以父母也应该培养善心、慈爱、悲心、

  对他人仁慈慷慨、有普世的责任感,

  感受到他们对一切有情的安乐负有责任。

  255.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受普世的教育长大,

  有善良的心,在每日生活中对动物、人类和任何有情修慈爱。

  无论何时,孩子看到任何好事发生在他人身上,

  应该修随喜,并以满他人的愿、成办他们的安乐为目标。

  256.

  我相信你从孩子身上学到许多。

  每一天,随时随地,学习关于生命、学习关于心,

  学习关于轮回和轮回的体性、学习解脱、涅槃和成佛的重要、

  学习对一切有情的悲心、学习有情是如何在受苦。

  257.

  你们应该随喜并觉得非常高兴能给这位有情人身。

  因为有了人身,就能让这位有情修学佛法。

  你有机会能给予一位有情修学佛法的因缘,

  学习不只是如何解脱而是成佛,

  对你们而言应该是极大的喜悦。

  258.

  这位有情跟你们两个有业缘;

  和你们整个家庭有过去的业缘,

  所以这位有情特别投生于你们家,

  这意指你有责任照顾他。

  照顾不只是指照顾孩子的身体,

  最重要的是藉由逐步教导孩子佛法而照顾心。

  259.

  既然这个孩子有幸投生于一个佛教家庭,

  就有机会成为佛教徒并值遇佛法。

  所以,这个孩子变得比投生于非佛教的家庭更为珍贵,

  因为孩子要修持、学习、实修佛法,

  实证菩提道并成就解脱与成佛时,

  不会有任何从父母方面而来的障碍。

  260.

  有情投生于佛教家庭的原因是为了值遇佛法。

  他们有极大的优势值遇、学习、修持佛法。

  你应该教导他们安忍、悲心、慈爱,

  及对一切有情的安乐负有责任,

  以此养育他们,

  并教导他们把修行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261.

  孩子越在菩提道上培养自心,

  不伤害有情,带给一切有情安乐,

  他将不仅会拥有暂时的安乐,

  还会拥有究竟的安乐:

  恒常的安乐、解脱、无上的安乐,和佛果。

  就算不可能带给每个人这些,

  至少他必须不伤害他人,带给他人安乐。

  262.

  无论你为了照顾孩子而给了他们什么,

  例如教育,都是佛法的修持、布施。

  孩子给了你机会修持布施和戒律,

  不伤害他人、只利益他人。

  此外,孩子也给了你机会修持许多年的安忍波罗蜜。

  孩子的降临尤其教导你安忍。

  263.

  佛陀修持六波罗蜜不是一、两年或一、两世的事,

  而是三大阿僧祇劫。

  现在,这个孩子给了你机会修持布施,

  供养食物、住所、衣服和钱,

  并修持戒、忍辱、精进、

  禅定(和孩子相处时,常保你的心是善的)波罗蜜。

  这孩子给了你机会修持六波罗蜜,所以你能迅速成就佛果。

  生病

  264.

  疾病的主因源于心识。

  因此,消除邪见是疾病的主治,健康的主因。

  这是最善巧的修持法门,

  最有益于健康、长寿、幸福、安宁,

  以及如意的实现你所有的心愿。

  要得到这一类的效果,

  就得看你下多少功夫去破除顽固的邪见。

  265.

  接著,必须破除坚定与固执的观念:

  "得了癌症或爱滋病就一定会导致死亡;

  如果没有了它,就会长命百岁。"

  你必须想:"纵然我的身体健康强壮,但死亡随时都会降临。"

  一旦你依著这种想法来破除错觉时,

  那疾病再也不能生起像以往那样强烈的威胁作用。

  266.

  如果你将癌症或爱滋病所造成的伤害,

  与自我珍惜的"我执"概念所带来的伤害比较,

  那癌症与爱滋病只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小事。

  珍惜自我的我执会在日常生活中、

  尤其在趋向佛果的修行道路上,造成莫大的害处。

  267.

  自我珍惜造成所有四百二十四种疾病。

  一旦我执的心态消失了,

  那些造成疾病、人生旅途上的荆棘、

  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情绪也不再生起。

  268.

  即使我死于爱滋病,

  没有自我,没有恶业,

  也不会堕到地狱、饿鬼或畜生道、

  也不会在人道经历很多困难。

  爱滋病是微不足道的,自我才是最可怕的。

  爱滋病不会伤害无数的众生,但自我却会。

  因此,我要用这爱滋病来摧毁最坏的敌人:自我。

  我将"自我"带给我的爱滋病还给"自我",

  完全摧毁它,使它完全无法再生起。

  269.

  最善巧的修法,最有益、有效的修法,

  能将烦恼转化成幸福最好的治疗法,

  莫过于自愿为其他有情众生承受所有的问题与病痛,

  用以消灭我执、自我珍惜的心态。

  是自我珍惜的我执,

  使你感受到爱滋病、癌症与死亡的现象。

  270.

  即使你病倒了,你所感受的病痛,

  若是为其他众生来承受的话,

  ,

  那病痛非常有益和值得。

  就算你遇到任何的困难,如失业、贫困;

  就算人生非常艰苦,

  如果你艰苦的一生能利益其他众生,

  能有效地为众生带来幸福,

  那就算是完成人生的真正意义。

  271.

  无论生活上遇到什么,

  我们都可以把它用在为众生成佛的道路上。

  而当能把任何一种生活上的经验,

  尤其是那些无从治好的疾病,诸如癌症等,

  都变成佛法,

  变成一切众生安乐的因

  不仅是短暂的安乐,特别是佛果究竟的安乐,

  那就是修心法门的行持。

  272.

  有个老出家众向无著贤菩萨请益,

  生病时当如何思惟。

  这意思是说,如何把病用在修行上。

  于是无著贤菩萨建议说:

  自己和他人的这躯幻化身生病真好,

  因为藉此,无始以来所累积的恶业可以净除。

  怎么做呢?用慈心、悲心、利他的菩提心来经历这场病,

  思惟:"我要为了饶益一切无数的有情经历这场病!"

  273.

  无著贤菩萨接著说,

  其他行持佛法的行为,

  诸如持真言、绕塔、供养师长、三宝等,

  也都在净除二障,

  即主要阻碍个人了脱生死的烦恼障,

  和主要妨碍成就一切种智的所知障。

  由此可知,生病的好处在于净除过去的恶业。

  不仅仅如此,也可以累积像虚空般的功德。

  274.

  一旦想到有病时,一旦心想:

  "我患了癌症!"、"我交友遇挫折!"、"我事业失败!"

  就要马上思惟:"我是为了众生经历这个。"

  如此为众生经历病苦、男女关系的挫折等等,

  就变成了成佛(为无数有情证得佛果)之道。

  275.

  即使观察出来的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是好的,

  最好还是为死亡做准备,

  甚至当我们没病的时候,

  我们还是必须为死亡做准备。

  这是每天、每小时、每分钟修持佛法、准备死亡之道。

  这是修持清净的佛法、真实的佛法之道。

  这样一来,就不会变得"好像"在修持佛法。

  276.

  接受手术时,你可以修自他相换法,

  受取一切苦及苦因于自身,

  并将一己的功德及安乐施予他人。

  这样使我们能够撷取手术的精华,

  它成为一种非常有智慧、善巧的接受手术的方法。

  无论你是死是活,都使你的生命有意义。

  277.

  我生命中发生了什么事并不重要,

  无论健康或不健康、忧郁或不忧郁,

  得了癌症或没得癌症、富有或不富有。

  我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使我的死亡能利益他人。

  即使我得了癌症,运用它来培养慈悲心和菩提心,获得证悟、成佛,

  令我能让这种经验对众生有利益。

  这样一来,癌症就变成安乐的因。

  278.

  噶当派善识切喀瓦,

  经常修习承受众生痛苦而施予自身功德的法门,

  经常发愿并回向自己能早日投生于地狱道,

  以便利益有情众生。

  但在他圆寂的那一天,

  他忽然哀道:"我的工作丝毫没成功!"

  因为他多年的苦修,

  反而使他亲见到无苦净土果位的显现。

  这是善心与珍惜他人的结果。

  死亡

  279.

  记住,你可能突然死亡。

  你可能生龙活虎,正在工作,

  突然间两眼一合,你就死了。

  你甚至可能经历投生恶道的征兆。

  突然间,某件事做了一半,

  你的身体变成死尸,没有呼吸,动弹不得。

  这件事随时会发生在你身上!

  280.

  得爱滋病或癌症的人,

  医生认为没救了,只能再活一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

  可是他们还剩下一点时间可活,他们还没有死。

  想一想:"这和我一样,我也濒临死亡。"

  不是说得了爱滋病或癌症,你就会死;

  如果没有得这些病,你就不会死或不会很快死。

  不是这么一回事。

  281.

  早上起床,记住你也濒临死亡,

  就像医院里垂死的人,你也没有多少时间可活。

  可能在那些垂死的癌症病患死之前就先死了。

  有很多健康的人,并没有得爱滋病或癌症,却在今天死去。

  死的问题不一定和患病有关。

  对健康的人来说,死亡同样随时会来临。

  事实上,两者没有什么差别,

  同样地一直走向死亡,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282.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关键性的时刻,非常地重要。

  因为有轮回,所以无疑地,我们死后必有来生。

  来生的状况是由临终的心念所决定。

  未来是安乐或会有困难、有问题,

  全靠自己为临终所作的准备。

  念头是苦乐直接的因:

  如果我们有善念,它就变成来生安乐的因。

  283.

  烦恼的心会贪著无常的法,

  误认它是恒常的,

  结果对它很自然的状况,

  例如经历死亡和一些事物的远离产生嗔恨。

  这烦恼心是没有必要的,它是我们制造出来的。

  恐惧、忧虑等等也是这个无明烦恼心生起的。

  所以令死亡变得很可怕的就是这个心,

  事实上死亡本身一点都不恐怖。

  284.

  我们视为恒常的法,

  实际上也不是恒常的。

  是我们对这些法生起贪著、嗔恨等等,

  才使死亡可怕。

  尤其当我们不接受法的无常,

  死亡就变得更加恐怖。

  因此,可怕、恐怖的死亡来自我们自己的心,

  是我们的颠倒见所制造的。

  285.

  持戒可以带来个人的安乐、宁静,

  以及国家的强盛、富足,

  也让你可以无惧的面对死亡,且保证未来往生善趣。

  286.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

  就可了解临终者需要多大的帮助,

  特别是在引导、保护心念上,

  让心很安宁、自在、安乐。

  287.

  愿我的皮是一栋房子,我的骨是给人方便的机器

  我的血是甘露、是游泳池,我的内脏是美丽的花朵和花园

  我的感官是大乐的境,而所感受到的也只是大乐

  我的心是一颗如意宝,满世间愿和究竟愿

  我把这些供养给临终关怀的病人

  惟愿由于这个因,

  他们能到达连"苦"这个词都没有的境界。

  忧郁症

  288.

  当你没来由地觉得忧愁,最好是修持菩提心。

  运用你的忧郁来修持这两个偈颂的意义:

  "即使一切有情都与我为敌,愿我珍爱他们更甚于我自己的身命。"

  所有的问题和苦楚全都来自珍爱"我",

  因此,这个"我"是要被弃绝、要舍弃的对象。

  而一切自己和其他人的安乐,包括所有直至成佛的成就,

  都来自珍爱他人──菩提心。

  289.

  忧郁原本就是因为受自我,

  自我爱惜、贪著及嗔恚的控制,

  或者是因为破戒、破誓言,

  或过去世干扰圣者及师心而发生的。

  因此,与其接受忧郁,

  不如将它还给自我爱惜的心态。

  利用忧郁当炸弹,摧灭错误的"自我"概念。

  然后禅思执为自性存在的我的空性。

  290.

  如果能以觉知强烈的慈悲心为本,

  而代替一切有情经历忧郁,

  这种为其他人而承受、经验苦楚的禅思,

  将成为获得成就的迅速道,

  因为为了其他众生的利益而经历癌症、忧郁或任何苦,

  是不可思议的净业。

  291.

  为忧郁所苦,可以是件美事,

  因为它让你能轻易看到其他人的苦楚。

  运用你自己忧郁的经验,

  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其他许多、许多人正遭受难忍的痛苦。

  代表他们而经历忧郁,或许甚至比修持密续更有力。

  292.

  要净除罹患忧郁症的业,

  最佳的对治就是修持金刚萨埵净业法门。

  只要业未净除,来世依然会再蒙受忧郁之苦。

  293.

  当你觉得沮丧时,

  可以思惟:"忧郁正消耗我如此多的恶业,

  那是我数不清的过去世所积聚的。"

  随喜这一点。

  你应该为恶业的耗损觉得非常欢喜,

  无需视忧郁为不好的事。

  294.

  当你修持佛法时,

  恶业可能会成熟,使你生病,

  因为修持佛法正使你净除如此多的恶业。

  因此当你很沮丧的时候,你应该随喜!

  转逆缘为道用

  295.

  有人爱你是重要的,

  但是有人恨你更重要。

  每个人都爱我们的时候,

  就无从生起忍辱这个珍贵的功德。

  所以我们生活上太需要有人对我们发脾气。

  嘉瓦仁波切教我们思惟这个人的恩惠多大。

  他像佛、法、上师那样珍贵;

  他的恩惠如同佛陀、上师,

  因为没有人生我们的气,

  就永远不会修忍辱。

  296.

  在我的生命中,这个对我不好的人实在非常珍贵,

  因为佛陀不会对我发脾气,

  朋友还当朋友时,不会讨厌我,

  中庸的人不会对我不好,

  所以都没有机会因他们而修持忍辱。

  所有生命体中,包括佛陀,

  只有这个人给我修忍辱的机会,

  而忍辱是那么重要、珍贵的德行,是安乐的来源。

  因此,恨我们的怨家就变得那么珍贵。

  297.

  别人拿棍子来打我们,

  我们不会对那根棍子生气。

  它本身柀那个人使用,

  所以对它发脾气,没有道理。

  同样地,那个人的身、语跟意,

  都被他的嗔恨心、烦恼所控制,

  他的身、语、意像奴才,完全是嗔心的工具,

  而那个人一点都不自在。

  他既然完全被控制,就应该成为我们悲悯的对象。

  298.

  当生活上遇到麻烦时,

  我们相信问题是他人制造的!

  但是只要思惟业,看清没有创造者,

  嗔恨心就没有依托。

  生活上所遇到的一切都来自自己的心,来自业,

  一旦思惟业,心里就容不下嗔恨,

  因为没有对象可以责怪。

  299.

  另一个方法是利用这个因缘来长养悲心:

  我是因为造业,才受到伤害。

  是从谁开始?不是由他,而是由自己的业。

  过去自己如此对待众生,

  所以现在才有这些遭遇,

  是自己的业促使了对方这样作。

  由于这种伤害,他造恶业,

  将来失去人身,堕落恶趣。

  难道不是我害了他迷失在三恶道?

  300.

  空性能对治一切烦恼的根本:无明,

  使得其他所有烦恼也跟著消失。

  例如嗔恨:思惟空性的那一刹那,它就会停止。

  它在相信虚幻的我等等那些不存在的对境是实有的情况下才生起,

  因此,在思惟"我"、"诸法"皆空时,

  就没有根据。那是最有力的对治法。

  301.

  生气把你的功德毁灭,

  把你日常生活乃至长远的安乐销毁。

  一刹那的嗔心多劫耽误你成就。

  嗔恨是个大障碍,特别是对菩提心的生起。

  302.

  现在,你拥有这个人身,

  而且就在此世,你能到佛陀的净土去,

  或者获得更高的转趣。

  如果你生气或心怀怨恨,是一件非常傻的事,

  而且会造下投生恶趣的因。

  仔细思惟这些,放下,原谅那些曾经伤害你的人。

  303.

  忍辱和悲心是对自己及一切众生最大的保护。

  心中无嗔心,就没有敌人;

  心中有佛法,就不会受伤害。

  304.

  持戒的人不可能受到他人的伤害。

  这一点很重要。

  被他人伤害者,必先造其因,

  也就是说,自己先去伤害他人。

  305.

  别人的行为为什么让你受伤?

  是因为你的贪著、我执。

  当然,贪著的根本在于痴,

  在于不明了诸法自性空、不知"我"的真相、

  不懂"我"仅仅是假立名言、本身空性存在的心。

  306.

  先是有贪著,贪著个人这辈子的安乐,

  (别人的赞叹、好名声、物质的利益),

  不希望生活上遇到跟它相反的,

  更有只追求自己安乐、被赞叹等等的我执,

  所以当你为别人做一点事情或者给了他一个东西,

  对方却不表欣赏、谢意时,

  你就感觉受到伤害。这是渊源于贪著。

  307.

  别人不欣赏、不说谢谢的行为让"你"受伤,

  但是它不会伤害到你的慈心、悲心、忍辱,

  不会伤害到你看清主体、客体、行为实相的智慧,

  不会伤害到你现观空性的智慧。

  所以那个人的不喜欢、不顾恩,

  所伤害到的是我们的贪著,是冀望回报的"我"。

  308.

  满足来自与佛法相应的心。

  如果你依随此心、这自由的心,

  别人的批评也不会打扰到你,这伤害不到你的慈悲。

  309.

  我们责怪、批评别人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受苦。

  但是如果我们不喜欢痛苦,

  我们就不应该伤害别人及制造不和谐:

  这些都会干扰到我们的安乐。

  我们想要的正好与我们所做的相反!

  310.

  如果你遭人批评与责备,

  就拿它作为修行吧,它是觉悟之道,

  这种针对"我"的抱怨责难,是累世业力的显现。

  要修忍辱波罗密,

  尽可能用转念来平息怒气和对他人的恶意:那是菩提心的敌人。

  311.

  当然,会有爱批评的人存在,

  如果他们不是佛,

  如果他们是出于贪著和嗔恨而批评,

  他们造了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沉重恶业,

  使他们多劫投生地狱道不可思议长劫的时间。

  这就好像他们来到人道只是为了购物,

  像去超市购物一般,买下地狱道。

  312.

  如果你听到问题时,不要受干扰

  ──我们的耳朵是被制造来听问题的!

  听到问题就像戴耳环,

  它们全都是耳朵的不同装饰品。

  313.

  忍辱──不要对任何危害你、

  对你不好、伤害你的人执持任何怨恨。

  只要放手并修持安忍,

  因为对他们生气既不能帮助你、也不能帮助他人,

  只会使你堕入恶趣。

  314.

  自我爱惜心念和烦恼的解药是佛法,

  因为佛法是它们的相反。

  同样的,问题也和自我爱惜心相违,

  所以就像佛法。

  问题与佛法有同样的功用,

  它摧毁自我爱惜心和烦恼,

  那是我们所有问题和痛苦的来源。

  315.

  当你想像手中有一百万元时,

  你是如此珍惜它。

  然后,当你发现它只是一种幻觉时,

  就会发现你手中没什么好珍惜的。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

  我们如珍宝般贪著它,但它并不存在,只是一种幻觉。

  316.

  我正代替其他有情经历问题、病痛。

  我之所以经历到这问题,是因为我已经造了因。

  我正在了结我所造的业果,所以未来我将不会再经历到苦果。

  这经历正在帮助我修持佛法。

  这是上师的加持,帮我净除恶业。

  就像在闭金刚萨埵关或无数次的大礼拜。

  这也帮助我观修菩提心和空性。

  因为其他有情无量无边,所以我累积了无量功德。

  因为修空性和菩提心,此法门极具威力。

  317.

  不为痛苦而烦恼,

  亦不执著快乐的人,

  能无碍地修持佛法,解脱苦乐,

  抵达无忧之城(和平的喜乐境界)。

  以佛法承事有情

  318.

  身为中心的负责人,就要设法帮助众生解决问题。

  应该把自己所受的戒跟日常生活相结合。

  疲累时,要忆念:那是修行的心要!

  我所收到的信,大部分都谈问题;

  没有问题,就不用利他,不用给无畏施。

  319.

  看看那些没有遇到佛法,不知道有来生的人,

  他们的心犹如黑夜,被无明所覆盖,

  一辈子只追求此世的安乐,

  因为完全颠倒,无从辨别善恶,

  所以他们看成获得安乐的方法实际上都是恶业,

  昼夜每分每秒所作所为都是不善业,

  都是在跳入三恶道的深坑。

  他们何等可怜。

  320.

  自己行善,而看到有众生那样过日子,十分恐怖:

  不帮助他们,自己怎么可能休息?

  最好的帮助他们的方法是保护他们不受苦,

  改变他们的态度,然后改变他们的行为。

  这样,他们从这一辈子获得安乐,一直到成佛。

  用这个让众生脱离颠倒的方法来利益他们,

  好像帮助临终的人服药!

  321.

  每年有多少人直奔恶趣,

  但因为你提供佛道次第的教授,

  能避免堕落苦趣。

  佛法是不可思议的保护,是最好的方法。

  322.

  为中心做事,要创造弘法利生的助缘。

  哪一天有什么众生遇到困难,

  就依个人的能力去帮他解决。

  五方佛誓言中包括饶益众生戒,

  即使你只告诉他路怎么走,

  或者他生病,而你给他药吃。

  这也变成宝生佛誓言的无畏施。

  323.

  你是一位特别仁慈的人,

  而且能够在中心服务学员,

  如同密勒日巴对那些照顾和承事行者的人说的:

  "修行人在石头上禅修,功德主供养食物,

  是一起成佛的吉祥安排。"

  这意指尽未来世你会满所有的愿,

  它们会轻易实现,

  无论你需要什么,包含所有的成就,

  人们将很容易提供任何东西给你,

  正如你现在为修行人所做的。

  324.

  佛法中心是一项紧急救护行动,

  就好像警察一般,随著警报声、红蓝闪光灯、直升机的回旋,

  抢救那些处于危难的人!

  禅修中心肩负著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就是对人类的紧急救护,

  运用菩提道次第作为安全带和救生衣,

  皈依和业的禅修将立即挽救你不再堕入恶趣。

  325.

  佛陀的一切事业当中,圣语最为殊胜。

  即使自己还没有证得佛果,

  还是付出让众生离苦得乐的最好引导、至上方便。

  等到证得佛果位,我们的事业不会告一个段落,

  不会躺在床上休息,

  因为成佛唯一的目的在于利他,

  而利他最好的方法是说法。

  因此应该体会到,值遇无误的正法是多大的善缘。

  326.

  有许多像黄金、钻石的弟子,

  最重要的特质是对他人慈悲的本性,富慈爱心,

  接下来是善巧,了解佛法,

  然后是负责任,

  特别是由于和谐、团结,所以会成功,

  而我们才能提供这么多服务。

  327.

  弥勒计画尚未发生。

  它仍未实现。

  因为它有极广大的利益,

  对有情有如虚空般的利益,

  当然会有许多障碍,

  这需要时间,但它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功德越来越增加,障碍就会比较少。

  328.

  只要是佛法的活动,

  只要它是为了弘法而办的,

  即使动机染上了世间法,

  还是有不可思议的利益──

  此世、来生、解脱、佛果的利益。

  329.

  涉及到弘扬利他教法的,

  确定是有意义的。

  我曾经向那旺?塔杰格西请教,

  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的动机而自现本尊,

  算不算善业。

  格西拉回答说:"算。因为对象具威神力,

  即使是那样自现本尊,还是能够净除恶业。"

  330.

  萨迦法王在雪梨说法时,

  有人问他什么是最好的利他方式。

  法王回答说:"指出正道。"

  我觉得很有意义,而这也正是我们所努力的。

  修行小语

  331.

  如果可以雇一个人为我们修行佛法的话,

  不会有任何有情留下来,

  因为无量诸佛中的任一尊佛,

  对一切有情有充份的悲心,

  会为我们成办一切,我们早就成佛了,

  根本不必费心修任何一个法。

  332.

  如果你修行,

  一切诸佛菩萨都会与你同在,

  环绕著你,支持你;

  在你死亡的时候,所有圣众都会与你同在。

  333.

  修学佛法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调伏自心,并获得自身的成就。

  另一个原因是利他,

  深入而广泛地向他人清晰地阐释佛法。

  佛法若能学得越多,就越能利益有情。

  你能给他们更有深度、令人满意的解释。

  334.

  回向的时候先观空。

  这样回向空性,可以把功德保护起来,

  往后当沉重的嗔心生起的时候,

  才不会被完全摧毁。

  335.

  回向功德有两个要点,可以让功德源源享用不完。

  第一个要点是,虽然你自己累积的功德很小,

  但回向的时候,

  可以回向你及一切诸佛、菩萨、众生三世所累积的功德,

  以增广回向的功德及力量。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把这么大的功德回向成就圆满正等正觉,

  其功德会让你源源享用不尽,直到成佛。

  336.

  没有持戒的人不能了生死。

  没有持戒,就像残缺的肢体,

  无法走路,也无法到达所欲之处。

  337.

  不管如何,

  每天起码念诵一遍菩提道次第颂,非常要紧。

  这样,每天都会在内心留下整个成佛之道的印象。

  每天都更接近实证整个菩提道次第,

  也就是,每天都更趋近佛果,

  同时每天更接近引导所有众生脱离一切苦难,

  带领他们成佛的境地。

  338.

  何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何以内心一点也没有变化?

  何以没有任何证悟?

  我们的心还是老样子,甚至更糟!

  这是因为没有在菩提道次第中、

  在菩提道次第的每一步骤上,老实地修心。

  339.

  每天修持依止上师,

  然后禅修菩提道次第,从暇满人身到业果。

  在此基础之上,如果你修持密续,就做本尊仪轨的禅修。

  但是主要的心力应该放在菩提道次第。

  如果你将主要的心力放在菩提道次第、菩提心和空正见上,

  会获得非常卓越的密续成就。

  340.

  尽可能的以饶益其他有情之思、菩提心的动机,

  来度过一天当中的其余时间。

  无论你为中心或公司、工厂而工作,

  尽可能的怀著饶益他人之思、菩提心的动机去做。

  这样一来,你的生命毫不浪费。

  如果你怀著菩提心的动机而工作、睡觉、做每件事,

  无论你做什么,全都变成法行。

  341.

  然后,视你有哪些粗重的烦恼,

  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相关的技巧和对治法。

  如果你的心比较没耐性,

  如果嗔心非常容易生起,那么你必须加修安忍。

  342.

  倘若你年复一年地修持,

  心中却什么也没发生,

  那么你必须检查一下,

  你是否遗漏了哪一位你结下法缘的上师而没有依止他。

  如果你因为不喜欢他而漏掉了这样的一个人,不去修依止上师,

  那就是你修持上的错误。

  343.

  也要检查一下,

  你是否对某位上师造了什么沉重的恶业,

  邪见或其他的过失,

  没有净业或发露。

  如果你做了什么干扰圣心的事而没有净业或发露,

  那么就会引生障碍。

  无论你修了多少,什么也没发生。

  344.

  修持净业和积聚功德,

  并不一定是指修持金刚萨埵、礼拜或献曼达。

  也不必然是传统的前行法门。

  当你以强烈的慈悲心为其他有情工作并忍受艰辛,

  那是难以置信、极具威力的净业。

  345.

  如果你依循上师的教导并承事上师,

  这含括了一切,

  从礼拜到献曼达,到金刚萨埵法门。

  所有这一切前行都包括在依循并圆满上师的教诫、承事上师这项行为之中。

  346.

  萨迦班智达说,

  由于承事上师、遵循上师的教诫,

  并圆满上师的愿一秒钟,

  你累积的功德等同一千劫修持布施你的头或肢节、身体给其他有情,

  然后再布施那些功德。

  347.

  就好像你到医院就医,

  能否得到医师的帮助,取决于你的业。

  要遇到正确的医生,你需要功德。

  能否得到本尊的帮助,

  和这个医生与病人的例子是一样的。

  它依业而起作用。

  你多迅速获得助益等等,取决于你的功德。

  348.

  把家和办公室当作修行。

  这是很棒的修行,很大的挑战。

  在你到办公室前先思惟:

  我将要去实修佛法:三主要道、六波罗蜜。

  办公室是修行密乘的地方──把每个人看成本尊。

  每件事的体性都散发出大乐!

  没有任何事是烦人或混乱的。

  349.

  一天中享受的任何一种五官享受:

  衣服、音乐、美景…等,

  都思惟将它们供养给心轮中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藉由这种方式,不断地供养佛,

  可累积功德,

  亦可藉此减少对五官享受的执著,

  而能以平静的心来受用。

  350.

  上床时思惟自己将修睡眠瑜伽,

  以便利益一切众生而觉悟成佛。

  以吉祥卧姿躺下,此为佛陀圆寂时所躺卧的姿势,

  并回想一切众生的仁慈和痛苦、

  怀著对一切众生的慈心入睡。

  观想释迦牟尼佛在枕头上,

  你则以他的腿为枕,

  佛陀发出柔和的光进入你的身体,

  虔诚地忆念佛陀的智慧、功德入睡。

  351.

  文殊谕示宗喀巴大师离开寺院,隐居起来,

  专修菩提心,视上师为佛,禅修菩提道,净障集资。

  不在这些上面下功夫,

  即使你修一百年,也悟不了道。

  光是想要进步,无济于事。

  必须造下(相应的)因,

  其中之一便是累积功德。

  352.

  献曼达涉及在心理上献上整个宇宙:

  所有的星球及世界、所有的受用物,

  特别是自己非常贪执的对象,

  这一切都供养给资粮田。

  藉由献曼达,

  在今生及来世,你会具足修行所需要的一切顺缘。

  透过观想在曼达上空布满你需要的一切东西,

  然后供养出去,

  你便造下获得这一切东西的因。

  353.

  因为献曼达有大果报,

  应当尽自己能力所及,供养最好的东西。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供应自己生活的舒适品,

  却用低劣的东西供养,

  你的供养唯一的果报是减损自己的功德。

  354.

  我们往往把自己囚禁在自我爱惜的牢狱中,

  爱惜其他有情犹如锁匙,把我们释放出来。

  我们马上会感受到解脱的自由。

  355.

  没有修学佛法、没有任何证量的平常人,

  包括国王和总统,

  事实上是住在监狱里:

  家庭责任的监狱,没有独自修行的自由;

  自我中心的我爱执监狱;

  忌妒心和欲望的监狱;

  嗔恨心的监狱。

  356.

  像身体,只不过是一些秽物的容器,

  相信它是洁净的:这是另一种幻想的牢狱。

  有许多种错误的概念和见解,

  我们陷于这类牢狱当中。

  这些牢狱从无始以来就存在。无始的牢狱。

  357.

  现在,你已经值遇了佛法,

  如果你禅修,尤其是菩提道次第,

  你能让自己从这所有牢狱中解脱。

  358.

  外界的人认为只有犯人知道牢狱,

  但外面的人不知道自己陷于所有其他无始以来就存在的牢狱。

  这是根本的苦,使他们身陷苦趣。

  外在的牢狱跟那些内在的牢狱比起来,

  根本不算什么。

  359.

  你应该将你最主要的心力用于最能利益众生的事情上。

  你可以透过禅思菩提道次第来判断利益为何。

  没有道次第,就没有办法判断什么是对众生最有利益的,

  或为你自己带来迅速的成就。

  360.

  首先要考虑的是圆满上师的心愿或依上师的教诫而行。

  不这样的话,

  假使你认为你为中心或上师工作而漏掉某项功课或学习等等,

  然后去做别的事,

  或许会得不到什么结果。

  361.

  只要能最迅速带来证悟,

  并为众生带来最大的利益,

  那就是最有力的法门。

  并不一定需要闭目端坐几个小时。

  362.

  如果你做得到,

  就做能够带来最大利益者,

  不然就做中等利益者,

  再不然就做利益最少者。

  这并不需要太多技巧。

  善巧有赖智慧。

  363.

  基石有二:善心与依止上师心。

  这两者之中,依止善友是关键。

  缺乏这一点,通常连菩提心也不会生起。

  一切都封锁了。

  364.

  即使你为上师或其他人工作而漏掉自己的功课及禅修也无需后悔,

  因为做这些祈愿文原是为了其他众生,

  为了带领他们达致证悟。

  但如果是因为你懒惰,

  那就变成一大损失。

  不然的话,并无损失可言。

  365.

  无论我们为自己回向什么,同样也回向给一切有情,

  因为一切有情都跟我们一样,

  只想获得安乐,不想受苦。

  通常我们还会回向功德祈请佛法常住世,

  如果实现的话,众生的安乐自然就会来。

  没有实现的话,安乐就不会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