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修习止观之利益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下册 修习止观之利益

 

  「修习止观之利益」

  丑一修习止观的利益:

  大乘和小乘的所有一切世间功德及出世间功德,皆是「止」与「观」的果。(世间。梵:loka。藏:’jig rten。意指loka。意指「毁坏」,亦即世俗、凡俗之义。「世」是有迁流的意思,「间」是间隔的立思。也就是被烦恼绕缚的三界与及有为、有漏诸法。「世间功德」是未离有漏系缚的功德,也就是属于「增上生」范畴的功德。出世间,梵:lokottara。藏:’j ig rten las das。出世间功德即是出离有漏系缚的功德,也就是属于「决定胜」范畴的功德。)《解深密经》(梵:Arya-samdhi- nirmocana-nama-mahayana -sutra )说:

  慈氏,应知道,所有声闻、菩萨、或如来的一切世间功德及出世间功德,皆是修习,「奢摩他」及「毗钵舍那」的成果。

  (问:)「止」和「观」不是行者经由修习而达成的心相续功德吗?怎可能把一切功德说成两者的成果呢?

  (答:)下文将要说明的「真实止」和「真实观」(而非「随顺止」和「随顺观」)才是经由修习而成就的心相续功德,所以并非所有一切大乘和小乘的功德、皆是由它们产生。然而,只要是涉及一念专注善所缘境的「三摩地」,均可以归人「止」的范畴,而但凡抉择「如所有性」或「尽所有性」的善「慧」(藏:rig pa),均可以归入「观」的范围。所以,经文便是就这种意义而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所生(的果),所以没有冲突。《修信大乘经》(梵:Arya-mahayana-prasada-pra bhavana-nama-mahayana-sutra)亦就这种意义而说:

  善男子,这些说法就是要告诉你们,菩萨对大乘的信解与及一切从大乘产生的事情,皆是由无散乱心不颠倒地思维法义而产生。

  「无散乱心」便是「止分」的「一心专注」(心一境性)。「不颠倒地思维法义」(实事及义理)便是「观分」的「观察慧」(藏: so sor rtog pa’i shes pa)。所以,大小二乘的一切功德是由:(1)以观察慧进行思维抉择,及(2)一念专注所修境这两者而达成,而不能单凭修持「观察修」(藏:dpyad sgom) 或「安住修」(藏:’jog sgom) 而获得。《解深密经》又说:

  只要人们能修习「毗钵舍那」及「奢摩他」。便能脱离「粗重缚」和「相缚」。

  文中的「粗重」(藏: gnas ngan Icn)是指一切在心相续之中能增强「非理分别」(藏: tshul bzhin ma yin pa’i rnam rtog,又作「邪分别」)的「习气」(藏:bag chags )。「相」(藏:mtshan ma) 使是对「非理邪境」的持续贪着,它能长养这些「习气」。《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梵:Prajnaparamitopadesa。宝生寂论师造)曾说「毗钵舍那」能断除前者,「奢摩他」能断除后者。虽然这些被认为是「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的利益,但是文中并未使用「奢摩他」或「毗钵舍那」的名称,至于「静虑」和「般若」的利益亦有类似的说法。必须知道,这些说法皆是描述「奢摩他」及「毗钵舍那」的利益。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